单反属于数码相机吗已经死了,吗

那个被写死的迪拜王子 你过的还好么?
 作者: 李强 编辑:
  【IT168 资讯】相信大家最近一定都看过“34岁迪拜王子突发心脏病去世”这样一个新闻吧,真是一瞬间这个“迪拜王子去世”就成了全民热搜的一个大热点。  但是为什么一个迪拜王子的去世能在国内引起这么大的影响呢?李老师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真的不是因为他老爸是迪拜的酋长,而且同时兼任阿联酋的副总统、总理、国防部长。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这个已经去世的迪拜王子拉希德有一个网红弟弟!去世的迪拜王子是迪拜酋长的长子,叫谢赫·拉希德·本·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名字太长后面咱就简称拉希德了),而他那个更被世人熟知的弟弟叫做哈姆丹·本·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后面咱就简称哈姆丹)。  ▲弟弟哈姆丹  他这个典型高帅富的弟弟之前就凭借着让无数女性想舔屏的面容、显赫的家室以及高出普通人好几个level的个人爱好(尤其是摄影方面)在朋友圈已经疯狂的刷过屏了,真的火的不行不行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弟弟太有名了,就在9月19日这个“迪拜王子去世”的新闻发出的后这几天里,N多媒体就开始围绕着“迪拜王子”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报道。虽然去世的是哥哥,但是大多数的报道里重点更多的是关于弟弟的事情。  再把弟弟的个人事迹翻出炒一遍也就罢了,但是对于部分媒体写的报道,李老师看了以后真是特么气的实在是忍不下去。你妹的你报道就报道好了,最起码要尊重事实行不行?  对于一些不尊重事实的报道,李老师真的是不得不扒一扒了。  让我们看看某易上的文章是怎么写的。  从题目看就醉了,明明摄影超赞的是弟弟哈姆丹啊,但是内文里写的都是关于哥哥拉希德去世的消息,况且哥哥是的生日,人家还没到34岁呢!(幸好你们的李老师不是处女座)  但是这位作者从第二段就开始不好好说话了,首先直接配了一张弟弟哈姆丹的图,这真的不是哥哥的近照啊。  而且也不知道“迪拜王子”这四个字怎么就戳中了这位作者的G点,当这个作者发现好像去世王子就是之前的刷爆朋友圈的那个有名的迪拜王子的时候,简直就是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的兴奋。  而且稍微查一查就知道史上奖金最多的HIPA(Hamdan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摄影比赛明明是弟弟哈姆丹发起的好么?  然后这位作者就又把弟弟哈姆丹的生平事迹扒了一番,但是!李老师好像又看到了什么不对的地方。&& &也许是李老师孤陋寡闻了,也许哥哥拉希德也是个摄影高手。但是您这配图是怎么回事!金晃晃的EOS 5DSR以及这勾人的小眼神,这明显就是那个摄遍天下,拥有无数牛B器材的哈姆丹啊。  其实这篇文章自从被这位作者认定了去世的“迪拜王子”就是哈姆丹的时候,全文的配图就注定了哥哥拉希德无关了,李老师真是也深深为哥哥拉希德感到悲哀。  最后这位高帅富哈姆丹王子就这么被张冠李戴的生生给写死了,结尾的时候这位作者还不忘为编辑部的众女小编们失去了一个意淫对象而打抱不平,不知道还在世的哈姆丹王子看到这样的文章会不会直接被气死。  当然你们不要以为这件事情到此就告一段落了,李老师今天刚刚在自己的朋友圈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  然后李老师又看了一下文章的内容,机智的各位能看出什么问题么?  没错啊!这不是李老师刚扒的那篇文章么?  最后李老师看到这迷人的阅读量真是心里百感交集,这样一篇扭曲事实真相的文章竟然能有如此高的阅读量和点赞数。虽然李老师不是新闻学科出身,但是最起码我知道作为一个媒体人,实事求是写新闻最根本的要求。  按常理讲因为弟弟哈姆丹玩摄影,整个事件跟摄影更加相关,但是为什么李老师要在之前选择沉默呢?  因为去世的是哥哥拉希德而不是弟弟哈姆丹啊,写那么多关于弟弟的事情干嘛!  李老师真是从心底觉得不是什么热点都值得我们去追,值得我们去变着花样去报道的。尤其是在我们没有搞清楚事情前,错误的缅怀不就更显得像是消费逝者么?今天李老师又当了一回道德婊,下课!▲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会有更多惊喜
有效像素:5060万有效像素
液晶屏尺寸:宽屏,3.2〃(3:2),约104万点
传感器类型:CMOS图像感应器
曝光补偿:手动:在±5级间以1/3或1/2级为单位调节 自动包围曝光:在±3级间以1/3或1/2级为单位调节 (可与手动曝光补偿组合使用)
传感器尺寸:全画幅
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有效像素:5060万有效像素
液晶屏尺寸:宽屏,3.2〃(3:2),约104万点
传感器类型:CMOS图像感应器
曝光补偿:手动:在±5级间以1/3或1/2级为单位调节 自动包围曝光:在±3级间以1/3或1/2级为单位调节 (可与手动曝光补偿组合使用)
传感器尺寸:全画幅
防抖:不支持胆小慎入 摄影师用影像记录人死亡之后
日 04:16&&&编译:&& 作者:photoblog&&
  泡泡网数码频道12月12日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世上最确定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有一死,但最不确定的,却是当我们自己死亡之后,无法肯定会遇上什么事。为什么人类会对死亡恐惧,要忌讳,要逃避,全球已经有很多专家探讨过,至于丹麦女摄影师Cathrine Ertmann则以,去纪录一个人死后,身体将会面对什么命运,并整理成为系列作品“About Dying(关于死亡)”。& & 摄影师获得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的病理学院许可,在隐去死者身份的情况下,进入停尸间、验尸房、火葬场及其他仪式的举行地点拍摄,而且她也见证了,一个人在其死后逐步的分解,并真正的消失于世,在如此直接面对死亡的影像,能否舒解我们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呢?& &在这个“6 hour room”里,死者会在布下躺著6小时,医生会在期间检查他,以在医学上确定其死亡,例如不可逆转的呼吸与心跳停止之类。假如“死者”没有死去反而复生,床边的这条红带可以让他召唤求救,虽然它在这里从来没有被使用过。& &停尸间。& &这位女士被发现死于家中,由于要确定死因,尤其有否涉及罪案,所以其尸体将要被解剖检验。之后她会从新穿好衣服,放进棺木。& & 在死亡后 4 到 12 小时,肌肉会开始僵硬,甚至头发都会竖起。& & 在验尸房的墙上有幅横,以拉丁文写着“Here the dead help the living”,以此提醒医生们这份工作的重要性,一个人死后所留下来的讯息与线索,可以帮助无数生存中的人。& &下图脚掌红色、蓝色的痕跡,是死亡的印记,表示细胞已经停止工作,而血液则冲到身体最底部。& &&在验尸过程中,身体由喉咙垂直剖开到肚,胸腔及腹中内臟都被除去作检验,另外脑袋亦一样会被取走。& & 完成后的清洁。& & 一个男死者在封棺前被梳好头发。& & 医院里有间小教堂,会接收各个整理好、放在棺木里的尸体。& &在教堂里,任何信仰的人都可以进行自己的祷告。面对死亡的无能为力,或许宗教是人们最后的救赎。& &家人来跟死者作最后道别。这个仪式跟中式葬仪有很大分别,但原则却是相同,都是希望让在世之人,能够与死者严肃送行,让生者能够好好放下,继续往前行。& &到了最后,尸体会在这个高达摄氏450°的火化炉中焚烧,直至化为灰烬,而骨灰则会埋在地里、撒到海中,或是像放到骨灰盒。& &&有一门学科叫“生死学”,广域死亡的探讨,不一定是宗教意义的前世来生等信仰,更涉及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詮释、对面临死亡的准备、对送别仪式的思考等。既然死亡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抵达的终点,与其恐惧,不如坦率的面对,正因为预备好了死亡,我们才预备好了要如何生存。■via:
扯扯车精品文章推荐历史一刻:柯达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却死于数码时代历史一刻:柯达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却死于数码时代点灯历史百家号【历史一刻:柯达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却死于数码时代】1975年,一名24岁名叫Steven Sasson的柯达工程师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这数码相机重约3.6公斤,只能拍摄0.01万像素黑白照片,而且只能记录在磁带中,看的话还需要转换成视频信号用电视来看,创造一张照片要23秒。当时的柯达在胶片摄影领域如日中天,其高层根本不屑于这种数码相机,还公开表示,谁会愿意在电视上看照片啊?照片冲印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没有人抱怨过,而且还便宜。结果……柯达就这样死在向数码摄影的转型中。于2012年申请了破产。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点灯历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每晚三分钟,读一篇有趣历史。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数码城相机卖家接连撤柜 卡片机早已死在沙滩上-中新网
数码城相机卖家接连撤柜 卡片机早已死在沙滩上
杭州百脑汇的几家数码相机柜台,都是单反相机和微单的天下,几乎看不到卡片机的身影。记者董旭明摄
  四年前一天卖出70多台,现在一个月只能卖出两三台
  杭州数码市场里的相机卖家接连撤柜
  “前几天一个在百脑汇开相机店的朋友撤柜了,这是今年以来相机类别撤柜的第五个朋友。”近日,曾在杭州百脑汇经营手机店的骆驼向钱江晚报记者爆料,称传统市场相机零售大势已去,其中卡片机更是奄奄一息。
  市场难觅卡片机
  卖家一月只售出两三台
  有卖家总结,对于数码市场来说,每天的销售高峰是上午10点至下午两点。近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百脑汇,冷气十足的店内几乎没有顾客,冷冷清清。
  “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了。”SONY品牌店的店长李智感慨。在陈列柜上,记者发现卡片机的款式并不少,正要了解销售情况,李智就自个儿说开了,“你别看柜台上款式多,其实这12个型号我们一共才存了不到100台的货,卖完就不再进了,因为根本卖不动。”他说,卡片机每周销量才1~2台,即使是网上旗舰店,每月也只能卖出11台左右。
  “我们主要以批发、供货为主,一周只能出货10台。”佳能金牌店的店员也在叫苦,四年前一天能卖出70多台的卡片机,如今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二楼非品牌专柜的相机老板们更郁闷。钱江晚报记者发现,众多店铺中只有三家还在售卖卡片机。“一个月只能卖出两三台,价格都在500元左右,不仅卖不出去,还没钱可赚。”元智数码的小陈说。
  而颐高数码广场、西溪数码广场里的商家,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因为曾经的销售主力卡片机遭受市场冷遇,大部分的相机店都关了。”小陈曾经的东家中恒数码,去年开始就陆续撤离了杭州市场里的8家店铺。
  数码产品更新神速
  卡片机出货量下滑48%
  向来只有新人笑,谁管旧人哭。尤其是更新换代“神速”的数码产品。
  根据东京“相机与影像产品协会”此前公布的数据,全球卡片机今年5月出货量同比下滑了48%,去年较前一年就有很大程度的下滑。而摄影器材商城“锐意网”的销售数据也显示,卡片机销量已连续3年下降30%。
  销量的连续下跌,使得厂家对卡片机也不再看好。尽管品牌们看似固执地坚持每年至少推出一款卡片机,做了多年数码产品销售的小陈表示,此前佳能的卡片机系列,一个系列有6个款式,现在不仅缩减到了4款,还有持续被“打压”的趋势。市场反应也是依旧不冷不热。
  “新推的卡片机一般都走高端路线,只有极少数发烧友会购买。”李智说。
  智能手机和微单热卖
  重创了卡片机市场
  是什么让卡片机变得如此落寞?或许,就像常说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一样,只不过,拍它的浪多了些,在接连遭遇三波猛浪后,终于毫无反抗能力地晕倒在沙滩上。
  “智能手机的出现,是卡片机遭受重创的主要原因,首先冲击卡片机的无疑是iPhone4。”业内人士告诉钱江晚报记者,2010年iPhone4面世,500万像素镜头,能够拍摄720p的短片,支持高分辨率拍摄。“最关键的是,它可以被天天携带,握在手上可比卡片机洋气多了。”
  卡片机的用户群对成像质量本就没太高的要求,尤其对“数码白痴”――女性用户而言,什么是感光元器件、什么叫广角,都不在关心范围内。2011年,随着iPhone4S(800万像素)的推出,卡片机销售更是明显下降。
  除了拿在手上的小巧手机,以单反、微单为代表的专业相机也抢夺了卡片机的市场。
  微单以年轻时尚人士为主要用户,单反则拉拢了专业人士和有钱有闲的老年人。由于这两款相机性价比极高,卡片机的存在就成了鸡肋。功能不及单反,时尚感不及微单。加上2012年开始,不少单反掀起降价潮,卡片机在价格上更是没有优势。
  拿前两年热卖的机型尼康D7000来说,含镜头的上市价是1万多元,去年下降到7700元,而今年上半年已经跌至6500元,目前的促销价更是只要5800元。一个热卖机型如此,普通单反就更不用说了,低至3000元的机型比比皆是。拿2000元买一个卡片机,和花3000元买一个更专业的单反,消费者对哪个更买账也就不言而喻了。
  自拍神器、作图软件出炉
  彻底压垮了卡片机
  去年,“自拍神器”一炮而红,成了压在卡片机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所谓“自拍神器”指的是具有自动美颜功能的相机,例如卡西欧TR系列数码相机,ZR系列数码相机等。
  这些“神器”由于开拓了相机的另一种功能――自拍,而成为相机中的销售黑马。相继的,三星、SONY都推出了带自拍功能的美颜相机,并占了又一部分市场。
  而图片处理APP的不断升级,又抹杀了卡片机的最后一丝生机。照片无需专业相机成像,曝光、锐化、饱和度等PS功能齐全,更牛的是,拍完手机立即就能处理,一按就能发上社交平台。比起用卡片机拍,拍完传电脑PS,再传到手机发朋友圈,要省力多了。
  关键是,即使省了那么多步骤,还是人人都能成为摄影师。何必还要再多花费钱去买个卡片机呢?
【编辑:姜莹】
>IT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数码相机已经死了!吗?
摄影似乎又一次走到了一个拐点。
多年来,随着相机制造商在技术上的不断突破与发展,相机制造业似乎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对于消费者来说,手上的相机已经足够好了,很难再找到什么新的噱头来刺激他们升级手头上的设备了。也正因为如此,数码相机市场的增长正在放缓,相机制造商也在不断的绞尽脑汁思考究竟怎么样的创新才能够使他们的产品保持竞争力。
就在今年二月份,世界第二大相机制造商,尼康发布了一份承认企业正在承受严重亏损的公告。该公告声称在 2016 年的最后九个月中,尼康公司已经亏损了大约 2.6 亿美金。在这份公告发布之后,尼康的股价马上暴跌了 15%,市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我们都知道一旦入了门想要换门就很难,牵手容易分手难,想像一下,你入了一家门,买了这家一堆镜头,然后却发现这家厂商的机身不升级了,宝宝心里苦但是就是说不出来。尼康就是如此,他们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升级自己的全幅设备了。
而对于尼康的忠实用户来说,尼康的这份公告无疑更加加重了他们心中的忧虑,这家百年老店究竟还能撑多久?
2017 年 1 月份的 Promuser 全球数码相机报告指出,数码相机的总产量正在稳步下滑,2016 年的总产量甚至不到最高点时的一半。1 月份的出货月也比上年同比下降了 1.6%,而在 2016 年整年的报告中,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
但是好像除了尼康,并没有其他的相机制造商承认遇到了问题。
尼康甚至取消了在之前备受期待的 DL 系列高端卡片机。而他的老对头,世界第一的相机制造商佳能,则是于去年九月份发布了自己顶级数码相机的升级版本,EOS 5D Mark IV。虽然这款相机用到了现在最强大的功能技术,但是外界的评价好像很多都在说,相对于它的上一代,5D Mark III,这个升级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需要。
相机评测专业人士 Ken Rockwell 对这款相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佳能推出的这款 5D Mark IV,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但是对于佳能来说这个升级好像并不是必须的,5D Mark III 已经涵盖了所需要的大部分的功能,与佳能(消费级)数码单反相比,5D 系列相机销售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我觉得佳能应该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开发新的型号,以给我们更多的相机选择。」
这个回应似乎道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技术创新,长久以来,在数码相机的发展上,似乎一直都只是技术参数的升级而鲜少能看到新技术的出现。与其他停滞不前的技术领域(如笔记本电脑和电视机)不同,目前没有替代品可以完全取代数码相机,它们依然是人们获取影像的重要途径。虽然智能手机的发展突飞猛进,但也只是局限于家庭领域的取代,在专业领域手机想要取代相机的位置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曾经像素成为了相机升级的重要指标,在厂商的大肆宣传下也迷惑了一大票非专业摄影爱好者。于是乎买相机言必称像素成为了一种习惯,像素也成为了一种风向,各个厂商都开始了像素竞赛,甚至连手机厂商也加入了进来。
早在 2015 年,佳能的 EOS 5DS/5DSR 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 5,060 万像素。但是同期富士推出的一系列无反相机却仅仅使用了一块 1600 万像素的传感器(后来大多升级到了 2400 万像素),这些相机依靠良好的设计和体验受到了很多专业人士的青睐,并使得富士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这证明了合理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和相机的整体质量更加重要。
现在的市场上,有佳能和尼康这样的单反传统大厂,还有正在崛起的富士、索尼、奥林巴斯等无反厂商。可是在相机的最重要的部件,传感器上,除了佳能有自己的祖传老底以外,其他厂商,包括富士和尼康,其实大部分用的都是索尼的传感器。一家公司的创新就足以左右其他很多公司。
虽然市场上有不计其数的相机型号,让人眼花缭乱,但是这仅仅是表面的假象,其他绝大多数的数码相机都是相同的,和五年前相比,仅仅只是数据上的升级罢了。可是如果销售市场这样持续低迷的话,厂商也会失去创新的动力,而只会不时推出一些不痛不痒的噱头的刺激一下市场,毕竟创新也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作为支援的。
数码成像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以至于出现了发展停滞。
一个时代停滞不前,人们就会开始去寻找不一样的东西,甚至开始怀念过去的东西。在数码技术停滞不前的同时,胶片似乎有回暖的迹象,今年年初,众多传统胶片厂商都公布了他们的胶片复产计划,甚至老牌王者柯达也从破产重组的阴霾中走出来,积极的开始复产自己的经典胶片。
而据知名胶片生产商 Ilford Photo 在 2015 年的调查,有 30% 的胶片用户的年龄在 35 岁以下,而 60% 的用户在过去五年中才刚刚接触胶片摄影。
富士的转型成功也是一个极佳的例子,富士在胶片没落之前积极转型推出自己的 Instax 系列拍立得相机,虽然在 1998 年就已经推出,但是销售量却在最近狂飙。要知道在 2000 年初,在新兴的手机和数码相机的冲击下,Instax 拍立得相机的年销量一度仅有 10 万台,而在 2015/16 年度,就卖出了超过 500 万台,相纸更是不计其数了。而富士的数码相机,仅仅卖出了 100 万台。
就连徕卡,也按捺不住推出了可乐标的拍立得相机 Leica Sofort,除了比富士的 Instax Mini 90 贵以外,参数上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并且都同样使用 Instax 相纸。
而在近日,富士也发布了最新的 Instax 系列相机的最新型,Instax Square SQ10,这台方形出片的拍立得相机首次支持数码拍摄,虽然只有一块 370 万像素(可以拍摄
分辨率的照片)的 1/4 寸 CMOS,但是对于相纸大小和拍立得的出片素质,这个像素也已经是足够了。不过价格也是 instax 系列最贵的,279.95 美元,究竟是不是物超所值,要看今后的市场表现了。
随着数码相机销售的持续放缓,相机制造商依然会为了刺激消费推出这样那样的噱头。考虑到投资回报率的问题,相信不会有厂商去复产胶片相机,但是一定会推出更多胶片相关的系列产品来刺激消费。
胶片会以特有的一种方式,赢来另一种复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卡片机是数码相机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