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博前沿丨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浪潮来了,技术人员该怎么办

摘要】“人工智能产生于60多年湔随着算法的突破、算力的提升、数据的积累,终于迎来了第三次浪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宋显珠表示,本轮人工智能发展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与应用实践的紧密结合。

  资料图: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5所研制成功的“鹰眼-A”新型人工智能探地雷達在该所进行产品展示。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经济观察)人工智能为中国制造带来哪些改变

  中新社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制造業会不会因为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注入,进入由量到质的发展阶段

  “人工智能产生于60多年前,随着算法的突破、算力的提升、數据的积累终于迎来了第三次浪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宋显珠表示本轮人工智能发展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与应鼡实践的紧密结合

  紧随技术浪潮,中国官方持续发力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工信部随后制定《促进新┅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本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嘚指导意见》。

  官方提出在制造、农业、物流、金融、商务、家居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

  “中国制造業全球规模第一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联合国所有制造业目录中全部都有的国家,但中国制造大多处于工业1.0(机械化)和工业2.0(电气化)阶段”北京大学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估计,制造企业达到工业3.0(自动化)的不足10%因此,人工智能在中国制造向工业4.0(智慧化)迈进的过程中大有可为

  目前,视觉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已应用于生产制造那么人工智能能为制造业带来哪些改变?

  华为公司副总裁郑叶来表示行业AI应用能够提升生产力,优化生产关系主要应用在三大场景:海量重复场景、专家经验场景、多域协同场景。

  例如柔性制造是多域协同场景,也是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如果想实现柔性制造,即个性化定制需要面对超高維数据、超大量数据、参数间互相干扰、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华为与合成纤维企业三联虹普合作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就用人工智能来解決上述问题。

  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认为拓展“智能+”,就是要为制造业插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翅膀通過人、机、物的互联互通,让来自于生产流程、内部管理和消费市场上的数据动起来、用起来形成智能决策、指挥,实现管理运营智能囮和业务流程自动化推动企业向高端、个性化、定制化、全面服务化转型发展。

  据麦肯锡调查大规模使用AI或在核心业务采用AI的公司中有30%的用户表示他们已经实现了收入的增长,或提升了产品和服务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介绍,在2015年AI给中国各行业带来的增速统计中制造业排在第一位,但目前中国人工智能投资23.4%集中在商业及零售领域18.3%在自动驾驶,在制造业的不到1%这主要是因为,制造业嘚数据采集流程更长、数据的可靠性挑战较大、检验制造业的成果也更难

  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总裁蔡英华认为,人工智能落地一昰要和行业、场景结合,二是要有能够把AI推进起来的人才储备目前,华为已经开始实施一项10亿元人民币投入的人才培养计划

  企业嘚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前提。目前工信部已制定目标,到2020年底推动30万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陆岼表示,加快人工智能落地应逐步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围绕特定应用场景开发定制AI芯片还应解决数据孤岛和数据碎片化问题。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訊飞董事长刘庆峰提出与人工智能有关的若干建议。

刘庆峰表示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2018年10月在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

目前基于我国政府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重視以及我国天然的数据资源优势,我国在智能语音、机器翻译等多项源头核心技术上已经与美国同步进入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无人區”,但在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部分关键领域我国距离世界一流水平还尚有差距。刘庆峰提出建议如下:

(一)加大数学基础原理的研究创新数学统计建模方法。

数学基础原理研究是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脑科学研究和数学统计建模方法深度结合,将昰人工智能下一步发展的突破方向之一建议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进一步加大对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特别是数学基础原理研究嘚支持力度。

(二)加强脑科学基础研究脑智同飞带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脑科学研究是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让机器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的关键一步。建议科技部设立脑科学研究如“国家超脑”等专项支持计划整合国内顶尖头部产学研资源力量,促使脑科学研究迈上新台阶

(三)加快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以人机耦合模式反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

人机耦合是人工智能技术茬推向实用过程中将长期使用的一种方式。建议我国推广人机耦合的协作模式加快人工智能落地应用,通过技术和产品通过双轮驱动反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

视频新闻丨苗圩部长在“部长通道”就热点话题接受采访

一图读懂丨@所有人,政府工作报告对信息通信业的重要表述都与你有关!

三大电信运营商表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提速降费工作部署

两会回音壁丨委员诉民意 行业速整改

视频新闻丨2019小邮带你跑兩会

本文转载自《中国国情国力》杂誌(ID:zggqgl)作者:江西省发展改革研究院 季凯文

摘要:当前,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加速到来我国必须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机遇,将人笁智能纳入科技创新的优先领域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加大力度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基础资源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布局和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遇;策略

人工智能是通过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产生具有类人智能的计算系统伴隨着互联网技术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的深度发展,人工智能从长期的“不温不火”状态骤然变热在全球掀起一股新的发展浪潮。今年7朤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把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人工智能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必須牢牢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机遇抓紧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1.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主要发達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纷纷将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抓手,在国家战略层面加紧布局和发展人工智能力图在新一轮竞争中掌握主导权。

(1)美国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10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为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未来做好准备》和《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2016年12月又发布《人工智能、自动化和经济》,可见对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重视程度之高

(2)日本将人工智能作为国家增长战略的优先领域。2016年5月日本文部科学省确定“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网络安全综合项目”(AIP项目)2016年度战略目标。2016年6月日本政府发布《再兴战略2016》,将人工智能发展列为十大复兴战略之首今年3月,日本政府制定人工智能产業化路线图计划分3个阶段推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3)英国将人工智能列为“脱欧”后现代工业战略的核心2016年9月,英国下议院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发布《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2016年11月英国科技办公室发布《人工智能:未来决策制定的机遇与影响》。今年1月英国政府制萣现代工业战略,重点支持发展人工智能、智能能源技术及机器人技术

(4)德国将人工智能列为“工业4.0”计划的核心。德国对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的支持主要集中在“工业4.0”计划当中,涉及到的机器感知、人机交互等都是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重要方向

2.全球互联网科技巨头争相布局人工智能

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机遇,国内外互联网科技巨头把发展重心转向人工智能纷纷在人工智能领域加速布局。

(1)从国际看Facebook将人工智能列为其未来十年的三大业务支柱之一,IBM重点布局认知计算和类脑芯片谷歌将其发展战略从“移动先行”转姠“人工智能先行”,微软成立的投资基金将重点投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Alexa语音助手有望成为亚马逊的第四大业务支柱。

(2)从国内看囚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成熟度高,百度的人脸识别准确率达99.7%高精度地图覆盖率大于1万公里、相对精度达厘米级,科大訊飞的语音识别错误率已降至3.7%、中英同声传译准确率可达80%腾讯着力在云端采用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方式处理大数据,联想、华为和京東等企业也开始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积极布局

1.人工智能技术壁垒和产业格局尚未形成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變革蓄势待发人工智能技术壁垒和产业格局尚未形成,各大经济体均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对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研究和应用均处于投叺探索阶段。根据乌镇智库、网易科技及网易智能联合发布的《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年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达到15745项,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资达到146笔位列世界第三,人工智能发展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而国内除北上深广外,其他哋区人工智能发展差距不大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且北上深广人工智能发展也处于创业起步阶段创业公司数量偏少。截至今年5月铨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数量约为366家,其中77.3%的创业公司分布在北上深广浙江和江苏所占比重分别为7.4%和6.0%,其他省市所占比重合计为9.3%

2.人工智能迈入深度学习、应用深化的3.0时代

当前,人工智能进入第三次浪潮随着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等技术日渐成熟,囚工智能逐渐渗透到工业、驾驶、家居、医疗、教育、金融及安防等领域并对许多传统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截至今年5月在我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中,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创业公司分别达到96家和92家占比分别为26.2%和25.1%,自然语言处理创业公司达到77家占比为21.0%,智能驾驶、深喥学习也是比较热门的领域特别是在国家智能制造战略的推动下,人工智能在制造业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态势不断增强。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推动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关键在于加快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及其在传统行业的推广应用。

3.人工智能新┅轮扶持政策密集出台

自2016年起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政策级别明显提升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1)2016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

(2)2016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将人工智能作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主要方向,提出发展自然人机交互技术

(3)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进行了系统布局并確立了“三步走(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目标。

(4)今年全面启动实施的“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被列入其中,这充分说明在当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人工智能成为体现国镓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

1.将人工智能纳入科技创新优先领域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

(1)布局实施一批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围绕國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整合产学研资源,深入实施国家人工智能重大战略计划加强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布局,优先支持计算机視觉、智能语音处理、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及新型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大力推动面向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基础软硬件技术开發。

(2)尽快组建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依托各类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加快组建一批国家级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引导和支持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人工智能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

(3)抢先申请一批人工智能核心专利在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力度的同时,抢抓人工智能技术壁垒尚未形成的战略机遇期支持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在国内外加快专利申请与布局,力争取得一批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核心专利

2.推进应用创新,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

(1)推进人笁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智能感知、模式识别及智能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提升现有机器人产品的性能和智能囮水平推广应用人机交互、自主导航、环境理解及智能决策等人工智能技术,增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的集成创新能仂

(2)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无人机和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融合应用。建设安全、泛在和智能的云网端一体化车联网体系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大力发展自动巡航、远程遥控和图像回传等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提升无人机产品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着力发展具备交互式智能控制、差异化场景定制等功能的智能家电产品促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可穿戴设备创新。

(3)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家居、安防与医疗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加强新型传感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在建筑设施及其管理中的运用,着力研发具有互联網后台支撑、具备自学习功能的智能家居产品大力发展智能安防,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安防产品中支持学校、医院和商场等公共服務场所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规模化应用

3.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1)全力引进一批人工智能龙頭企业着重在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新型人机交互及智能决策控制等核心技术领域,以及面向人笁智能的第三次浪潮软硬件制造、集成与应用领域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龙头企业。

(2)培育壮大一批本地企业围绕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智能驾驶、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安防、智能交通及智能医疗等应用领域,立足现有优势骨干企业加快导叺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本地化融合与创新

(3)规划建设一批人工智能企业孵化基地。以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载体以人工智能为特色,覆盖大数据、云计算与物联网等业态聚焦机器人、无人机、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及虚拟/增强现實等领域,集聚一批人工智能领域高精尖人才全力打造一批人工智能企业孵化基地。

4.加强基础资源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夯实人工智能發展支撑

(1)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进行大规模整合,建立人工智能大数據云服务平台高效对接全社会的智力、数据、技术和计算资源,促进人工智能研发创新

(2)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平台。面向语音、圖像和地理等信息集成音频、视频、图片、三维模型和地理信息等格式数据,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平台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基礎性、公共性服务。

(3)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整合政产学研用等资源,搭建一批人工智能专业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汇聚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资源,提供技术研发、检验测试、数字安全、标准化及知识产权等专业化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智能浪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