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医嘱级别未按医嘱执行原因是什么

> 问题详情
在护理实践中,护士有权拒绝执行医嘱的情形是()。A.护理程序太繁琐B.医嘱中需要监测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在护理实践中,护士有权拒绝执行医嘱的情形是()。A.护理程序太繁琐B.医嘱中需要监测的生理指标太多C.需要额外的劳动和支出D.医嘱有错误E.费用太昂贵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网友回答(共2条)
匿名网友&&&&lv1&&&&提问收益:0.00&答案豆
匿名网友&&&&lv1&&&&提问收益:0.00&答案豆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一老年患者以肺气肿、Ⅱ型呼衰收入院,入院第一天晚上,因咳嗽、痰多,呼吸困难,并对医院环境不适应而不能人睡,不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给镇咳和镇静药,帮助入睡B.减少夜间操作,保证患者睡眠C.给低流量持续吸氧D.减少白天睡眠时间和次数E.和患者一同制定白天活动计划2患者,女性,16岁,支气管哮喘发作1小时,烦躁,发绀,呼吸26次/分,心率120次/分,律齐,以下哪项措施不当?(
)A.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座位B.给予吸氧3L/分C.守候患者床旁,安慰患者D.忌用心得安E.禁用氨茶碱3患者,男,72岁,因冠心病慢性全心衰竭入院,入院后3天未解大便。患者感到腹胀难受,责任护士利用润肠剂使患者顺利排便,下列对发生便秘的原因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住院后环境变化,使排便习惯发生改变B.疾病使患者规律排便受抑制C.长时间卧床,缺少活动,使肠蠕动减慢D.胃肠道反应,食欲减退,进食少E.大肠排便反射障碍4患者,男,48岁,工人,近1个月发现过度劳累时心前区疼痛,确诊为心绞痛,患者吸烟多年,进食不规律,喜欢浓茶,检查发现甘油三酯增高,责任护士向该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中,下列哪项不妥?(
)A.戒烟、限酒,不饮浓茶B.含服硝酸甘油1片后心绞痛疼痛仍不缓解,可间隔1小时后再服一片C.低盐、低脂饮食不宜过饱D.平日随身带硝酸甘油按医嘱服药,定期检查E.患者用过的餐具和用品要进行消毒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享三项特权
享三项特权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免费资源网站
灰信网(freesion)
浅谈护理纠纷的成因与对策
【关键词】& 护理纠纷
  随着社会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维权意识明显增高。而护理工作直接面向临床活动,必然会成为纠纷的因素之一。投诉和付诸于的医护纠纷呈上升趋势,处理难度也越来越大,严重干扰了的正常工作秩序,也困扰着临床护理工作者。本文近年来有关医疗护理纠纷的,分析了当前护理纠纷的成因及防范对策。
&&& 1& 护理纠纷的成因
&&& 1.1& 法制观念淡薄,法律保护意识缺乏
&&& 1.1.1& 对证据重视不够& 如对病历书写和事件的现场、实物的及时保护不够。有些病历往往对重要的细节记录不全或漏记,如:医嘱上护理人员已执行了医嘱而未签名,或一名护士在医嘱单上签名执行,另一护士执行后漏填结果等;有些特护记录的病情与医生的病程记录不相符。
&&& 1.1.2& 涉及行为的有所忽略& 如大小便标本放在过道或卫生间处;有些车上放好已配备好的液体和药液等,一旦被盗或被更换极易引起纠纷。
&&& 1.1.3& 评论同行太随意& 个别护理人员有意或无意在患者及家属面前议论其他医生或护士的诊疗不足或谈论有关易发生医疗纠纷的事宜,这对患者的心理伤害很大,往往容易挑起事端而引起纠纷。
&&& 1.2& 责任心不强,护理制度、操作常规执行不严& (1)不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对患者病情、隐私随意谈论,造成扩散等。(2)护士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而发错药、打错针;不按交接班制度办事,连患者病情变化都不了解;急救物品器材交接不清;危重患者巡视观察不仔细,未按护理级别进行观察护理,使变化了的病情被忽略、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岗位责任等制度落实不严;医嘱执行有误等,从而导致不良后果。
&&& 1.3& 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 护理人员各种操作技术掌握不熟练,如:静脉穿刺操作失败,输氧找不到工具,未及时打开开关等,就可能给患者及家属造成贻误抢救的印象,这些都是引发纠纷苗头。
&&& 1.4& 缺乏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差及语言生、冷、硬& 由于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素养,服务态度不好,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若出现意外或负反应时,由于潜伏了护理人员服务不周,态度生、冷、硬,解释不耐心或不全面,致使患者及家属往往难以接受而引发纠纷。
&&& 1.5& 缺乏主动沟通,告知不充分& 患者对医疗过程不了解,容易产生误解。若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未及时答疑,或敷衍了事、简单应付,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未充分告知,一旦出现意外时,家属毫无思想准备,容易产生误解,诱发纠纷。
&&& 2& 防范对策
&&& 2.1& 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随着国家制度的完善,以及全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医务人员更应该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学好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使每位护理人员学法、懂法、守法,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和患者权利。(2)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医疗保护性医疗,由于医护人员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的特殊性,有机会接触到患者的隐私,对患者的隐私应持慎重态度为之保密。避免在患者及家属面前谈论其他医务有人员的诊疗不足或有关易发医疗纠纷的事宜。(3)做好证据的保全工作,妥善保管病历资料。护理文书是医疗证据之一,在护理活动过程中要准确及时地完善各项护理文书,对因输液、注射、药物产生质疑的,医患双方应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做好证据的保全。
&&& 2.2& 严格遵守各项护理制度、操作规程,提高护理安全& 护理质量高低是直接影响患者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引发纠纷的原因之一。在工作中进一步健全各种护理规章制度,狠抓护理质量,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护理安全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建立和完善护理业务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制度,以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安全。
&&& 2.3& 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整体操作技术水平& 强化“三基三严”的培训,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操作技术的培训及专科理论的,鼓励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护及社会、人文科学等知识,同时有计划地选派具有临床经验、工作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外出学习进修,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使护理工作逐步向高层次、高文化水平迈进,以娴熟的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 2.4& 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 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互相依赖的关系。作为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慎独精神,以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患者,具体表现在:工作中,言行举止要谨慎,护理操作要谨慎。牢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不断改善服务态度,真正做到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以良好的服务质量留住患者。
&&& 2.5& 加强主动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患沟通是增加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渠道,而患者的满意度又是减少护患纠纷和投诉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注意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用通俗易懂、温和的语言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耐心地解答疑问,同时要讲究语言和效果,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态度。这样有利于建立融洽、友好的护患关系,从而减少护患纠纷。
赞助商广告
赞助商广告
联系我们:QQ: 邮箱: 
网站版权:&
灰信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开发:灰信团队[]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380份精神科护理文件书写调查及分析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380份精神科护理文件书写调查及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 &&
&& 医嘱与处理
医嘱与处理
医嘱是医生为病人制定的各种检查、治疗、护理等具体措施,是护士完成诊治计划查核的依据;由医生开写,医护人员共同执行。
(一)医嘱的内容
医嘱内容包括医嘱日期、时间、床号、姓名,护理常规,护理级别,饮食,卧位,种类,药物治疗及其它治疗(药物治疗应写明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手术治疗应写明手术时间,种类、手术名称、等),特殊检查与化验,医生签名等。
(二)医嘱的种类
1.长期医嘱 有效期在24小时以上,当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失效。
2.24小时以内,只执行一次。应在短时间内执行,有的须立即执行。
3.备用医嘱 分长期备用医嘱(prn)和临时备用医嘱(sos)。
(1)长期备用医嘱有效期在24小时以上,无停止医嘱一直有效;需要时使用。如氧气吸入prn.有的长期备用医嘱必须说明每次用药的间隔时间,如50mg im q6h prn。
(2)临时备用医嘱必要时用,仅在12小时内有效,过期尚未执行即失效。如50mg imsos.。
(三)与医嘱有关的记录表格与书写要求
1.医嘱本(见附录)医嘱本由医嘱单装订而成。是病人疹疗、护理措施的准确记录。病区内每一医疗小组病人共用一本,或分“日间医嘱本”与“夜间医嘱本”,或分“长期医嘱本”与“临时医嘱本”。
(1)每晨交班前由办公室护士用蓝笔写“日间医嘱×年-×月-×日由晚班护士用红笔写“夜间医嘱×年-×月-×日”。
(2)所有医嘱均由医生直接书写,并签名方有效。在紧急情况下可使用口头医嘱,但护士必须复诵一遍, 确认无误,方可执行,事后仍须由医生及时补写医嘱,执行护士也必须在医嘱单上签名。
(3)两项医嘱之间不得留有。写错或取消医嘱时,不能任意涂改,应在该医嘱后用红笔写“作废”二字。
(4)护士执行或抄写医嘱,以及对尚未执行或须次日执行的医嘱,均须在相应医嘱前做标记,避免遗漏。医嘱前打钩标记的顺序、大小要规范,不能超格、涂改。
(5)严格执行医嘱核对制度。医嘱须每日进行核对,核对医嘱者用红笔签名于最后一条医嘱“核对者”一格内;每班护士必须核对上一班护士已处理的医嘱,并用红笔签名于下一格,每周应进行总核对。
(6)日间医嘱结束,用红笔划两条斜线,夜间医嘱结束用蓝笔划两条斜线。斜线间距要统一,斜线上下占两格,以示分隔。
(7)医嘱本用完后需保存一年,以备查用。
2.医嘱记录单(见附录)医嘱记录单是病人住院期间全部医嘱的记录,为病历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重要的参考资料,也是入帐收费的凭据,应长久保留。
医嘱记录单有“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两栏,按医嘱开写顺序转抄,两栏的日期应对齐。
医嘱及执行治疗时间的写法,以24小时计,如上午7时写作7:00,中午12时写作12:00,午夜12时写作24:00,午夜12时5分,则写作第二天的日期,时间为0:05。
长期住院病人医嘱记录单页数超过3张,必须整理医嘱(系统及抢救病人可酌情6张整理一次),其方法;在临时医嘱栏内用蓝笔写明整理以上医嘱及日期、时间,并在其下划一红线,将未停止的医嘱按原先写的顺序抄于红线下面的长期医嘱栏内。如有空格应用红笔从左到右顶格划一斜线。
3.执行单(本)包括注射单、服药单、护理单、饮食单等。其内容抄自长期医嘱,是护士工作的依据。
(1)按性质将长期医嘱分别抄至注射、服药、护理、饮食单。未注明用法的医嘱,均属于范畴。
(2)按床号顺序抄写,两床间隔3-5行以便增删。
(3)床号、药液浓度、剂量、夜间执行时间均须用红笔书写。
(4)医嘱执行时间按24 小时计算安排,如为1/日,写8;2/日写8-16;3/日写8-12;4/日,写8-12-16-20;1/8h,写成8-16-24;1/6h,写8-14-20-2;1/晚,写20;1/隔日,写8/双日或8/单日。
(5)饮食单每个病人一份,通知营养室配膳后,按床号顺序排序,病区集中保管。
(四)医嘱的处理方法
处理原则 先急后缓,先执行后抄写。即先执行临时医嘱,再执行长期医嘱,最后转抄到医嘱记录单上。
1.临时医嘱 执行时在医嘱本标记栏内用铅笔画对等钩,注明执行时间并签名;执行后将医嘱抄至医嘱记录单的临时医嘱栏内、写上执行时间并签名,在医嘱本标记栏内用蓝笔画对等钩。
尚未执行或须次日执行的临时医嘱,应在医嘱本标记栏内用铅笔画“△”并在护理交班记录上注明,执行后擦去铅笔“△”按临时医嘱处理,执行时间的写法为时间/日期,如7:20/4-30。
2.长期医嘱 将其分别抄至执行单上,每项医嘱处理后,立即在医嘱本标记栏内用红笔画对等钩;将已处理过的医嘱抄至医嘱记录单的长期医嘱栏内,在医嘱本标记栏内用蓝笔画对等钩。
3.备用医嘱
(1)长期备用医嘱按长期医嘱处理,须注明每次用药的间隔时间,护士每次执行后在临时医嘱栏内记录,供下一班参考。
(2)临时备用医嘱 12小时内有效。也有以日间和夜间备用医嘱之分,即日间备用医嘱仅于日间有效,若日间未用则下午7时失效,夜间备用医嘱仅于夜间有效,若夜间未用至次日晨7时后失效。注销时由护士在医嘱后用红笔写“未用”;执行后按临时医嘱处理。
4.停止医嘱 在有关执行单或小卡片该医嘱上划一红线,写明停止日期,以示注销(饮食单上不划线,只需在原饮食种类下续写新开饮食,则表示原饮食已作废,执行新开饮食),并在医嘱本标记栏内用红笔画对等钩;在医嘱记录单长期医嘱栏内原医嘱后面的停止栏上写明停止日期和时间,并在医嘱本标记栏内用蓝笔画对等钩。
5.手术、、转科医嘱 将各执行单原有医嘱上划一红线,并写明日期,在医嘱本标记栏内用红笔画对等钩;在临时医嘱栏内写明日期、时间、原因,并在其下划一红线,表示以前医嘱全部作废,在医嘱本标记栏内用蓝笔画对等钩。
6.出院、转院、死亡医嘱 将执行单上所有医嘱划红线注销,写明日期、在医嘱本标记栏内用红笔画对等钩;在临时医嘱栏内写明日期、时间、原因,在医嘱本标记栏内用蓝笔画对等钩。
7.执行的医嘱,试验结果为阳性反应,在该医嘱后打括号、用红笔在括号内写“+”;阴性反应,用蓝笔在括号内写“Ο”表示。转抄至医嘱记录单临时医嘱栏内也应标明其试验结果,对阳性反应者应在其病历夹左上方用红笔标明对××。长期医嘱须在试验结果阴性后转抄。
出自A+医学百科 “护理学/医嘱与处理”条目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护理学/医嘱与处理”的留言:
目前暂无留言医嘱书写规范
医嘱书写规范
一、医嘱和医嘱单的书写内容
医嘱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为病人制定各种诊疗的具体措施,医嘱单必须经治医师亲自填写,如实习医生填写需代教老师批准审查后方可有效。
(一)医嘱内容及起始、停止时间应当由医师书写。
(二)医嘱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并注明下达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三)医嘱不得涂改,需要取消时,应当使用红笔在医嘱第二个字上重叠书写“取消”字样并签名。
(四)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口头医嘱。因抢救急危重患者或手术时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经医生核对无误后方能执行。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当即刻据实补记医嘱.
(五)医嘱单种类:
1、长期医嘱--指两次以上的定期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医师注明停止时间后即失效。
2、临时医嘱--指一次完成的医嘱,诊断性的一次检查、处置、临时用药,有效时间在24小时内。临时医嘱单内容包括医嘱时间、临时医嘱内容、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护士签名等。
3、备用医嘱--又叫"预测医嘱",依病情需要,分长期备用医嘱(prn医嘱)和临时备用医嘱(sos医嘱)。长期备用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需由医师注明停止时间后方为失效。临时备用医嘱,仅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过期尚未执行则失效。
(六)医嘱书写顺序:
1、长期医嘱:
第一项&& 护理常规,如内科护理,儿科护理
第二项&& 护理级别,如一级护理,二级护理
第三项&& 饮食,如普食,半流食
第四项&& 病重病危,如一般疾病不用写
第五项&& 卧位,如半卧位,绝对卧床
特殊处理,如测Bp、R、P半小时一次,雾化吸入
第七项&& 各种药物,按静脉、肌肉、口服顺序书写。
2、临时医嘱:按处理的时间顺序书写。
长期医嘱内容的顺序为:护理常规,护理级别,病危或病重,隔离种类,饮食种类,体位,各种检查和治疗,药物名称、剂量和用法。
(七)医嘱单书写要求
⑴、医嘱应紧靠日期线书写,不得空格,各行对齐;一行不够另起一行时,前面应空一格;若只余下剂量和时间,则与未尾排齐写于第二行。同一患者若有数条医嘱,且时间相同,只需第一行及最后一行写明时间,余项用直线连接。
⑵、同一患者若有数条医嘱,且时间相同,签名者只需第一行及最后一行采用封头、封尾签名,余项用直线连接;临时医嘱执行后,执行者必须签名并注明执行时间。
⑶、长期医嘱:有效时间24小时以上,医师注明停止时间后即失效。一般宜在上午10时前可开出,然后集中处理,如转科、手术、出院、死亡,其医嘱则自动停止。
⑷、临时医嘱:有效时间24小时以内。临时医嘱是医师根据病情随时决定的一次性治疗或抢救医嘱,包括出院带药。
临时医嘱只限执行一次,包括内服药、注射剂、术前用药、特殊治疗、检查和皮试等。除术前准备第一项医嘱,例如“明日上午8时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外,均应写明具体执行时间。&&
⑸、药名用英文、中文、不许用化学分子式,
⑹、可用全药名或规定的缩写药名,不可用自编药名缩写,并标明剂型。
⑺、液体必须写浓度,合剂不用写浓度。
⑻、液体以毫升(ml)表示,固体以克(g)或毫克(mg)、微克(ug)表示。以克为单位时,单位克可以省略。
⑼、药物名称、剂量、单位、用法的字体要一致,即用英文都用英文,用中文都用中文,不能中英文混合应用。
⑽、静脉给药数药并用时,先写溶药的溶剂名,后按主次顺序排写药名。用法另起一行,并注明滴数。
⑾、凡试敏药物,应记录在临时医嘱单上,医生在药物后画以蓝色括号,试敏后由操作者等两人判定结果结果,用红色"+""-"号记录在“()”
中,表示"过敏""不过敏"。两人笔签全名。表示方法:协助判断者/操作者。
⑿、取消医嘱在医嘱执行时间栏里以红色标记"取消"字样。&&&&
⒀、手术、分娩、转科医嘱时,应在最后一项医嘱下面用红笔划线,表示以前医嘱一律作废;线下正中用蓝黑(碳素)墨水笔标明“手术后医嘱”“转科医嘱”、,在日期时间栏内写明当天日期时间。
⒁、长期医嘱单超过三张应及时整理。重整医嘱应抄录有效的长期医嘱及原医嘱起始日期和时间,医师签名栏均由重整医嘱的医师签名。
二、医嘱的书写格式 (一)长期医嘱 项目 内容
整形外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
普通外科护理常规
心外科护理常规
昏迷护理常规
“假体隆乳术后” 护理常规
静脉复合麻醉后护理
护理级别 特别护理 I级护理
*病危或病重通知 告病重 告病危
*隔离种类 呼吸道隔离 眼、鼻、口腔护理(皮肤护理)
半流质饮食或半流食
麻醉清醒6h后改半流质饮食
糖尿病饮食
鼻饲流质饮食
高蛋白饮食
低盐、高蛋白饮食
半流质、高蛋白饮食
*是否留陪 留陪一人
平卧位 半卧位
*特殊检查和治疗
&测T R P BP,每小时一次
持续低流量吸氧
记24h出入量
限制水入量(&1500毫升/日)
吸痰 必要时
鼻导管吸氧 3~5升/分钟
测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 1次/2小时
留置导尿管
留置导尿管接负压瓶
留置镇痛泵
留置胃管接负压瓶
*药物名称、剂量和用法
先开口服用药,后开注射用药
Penicillini&& 640万u
&&&&&&&&&&&&
iv drip 60gtt/min Q.d
维生素C片&&&&
(二)临时医嘱 血液分析+血型
全胸片(正位)
凝血四项(PT + APTT + TT + Fbg)
乙肝两对半
艾滋病抗体
电解质(K+&&&
消化内科会诊
中抢救一次
皮试(&& )
备“O“型浓缩红细胞2U
与患者谈话并签字
拟于今日14:00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假体植入式隆乳术
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0.1&&&&&&&&&&&&
术前30‘&&&
0.5mg&&&&&&&&&
(三)输血医嘱的开具:
输血前检查:
1、血液分析+血型(必需),如为“O”型血病人
2、骨髓穿刺检查
3、骨髓铁染色检查
4、血清铁蛋白测定
5、转铁蛋白受体测定
6、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测定
7、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
8、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形态
9、肝功能(必需)
10、乙肝两对半(必需)
11、丙肝抗体(必需)
12、梅毒血清学试验(必需)
13、艾滋病抗体(必需)
14、巨细胞病毒抗体(可选)
15、EB病毒检测(可选)
16、备“O”型浓缩红细胞 2单位
17、交叉配血
18、输“O”型浓缩红细胞 2单位&& iv
30gtt/min&&
三、护理级别规定
住院病人的病情千差万别,生活自理的能力也有不同。为了对不同病人给予不同的护理和照顾,在长期护理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把病人分为等级,按等级进行护理的做法,国家卫生部已将其定为制度,即“分级护理制度”。这就是说,等级护理就是按照国家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分级护理标准和要求,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和照顾的制度。
(一)分级护理标志:
I级护理——红色
II级护理——绿色
III级护理——黄色&&&&&&&&&&&&&&&&&&&&&&&&&&&&&
 等级护理共分为4级,
即特别护理(特别专护)、I级护理、II级护理和III级护理(普通护理)。
病人入院后,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下达医嘱,并分别在住院病人一览表和病人床头卡上设不同标记,提示护士根据医嘱和标记具体落实,护士长进行督促检查。下面分别讲一讲不同护理级别的不同要求。
&分级护理 护理分级依据 护理内容
① 病情危重,需时抢救的病人
② 各种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
③ 严重外伤或烧伤等 ① 设专业护理,周密制定护理计划; ② 守护病员身旁,密切观测病员BP.P.R,瞳孔的变化 ③
备齐各种急求药品器材
在心电图和监护仪的监测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抢救
⑤ 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作好护理记录
⑥ 作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一级护理 ① 病重、病危病人
② 较大手术或新开展的手术
③ 休克、昏迷、高热、心衰等极度虚弱者
④ 瘫痪、惊劂、子痫、早产儿、晚期癌症、癌症化疗期
① 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各种生活护理
② 按时做好口腔护理、控浴、洗头、翻身、按摩及心理护理
③ 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定时测T.P.R.BP,制定护理计划,认真书写各项护理记录
④ 观察药物疗效及反应
⑤ 注意各种导管护理,如静脉输液、吸氧导管留置导尿管、鼻饲管、引流管等。要及时更换,保持导管通畅
①& 低能、低智儿童
② 慢性病或年老体弱不宜过多活动者
③ 一般手术后,如骨折牵引、会阴侧切等
④ 病重、病危、大手术后病情已基本稳定而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 ① 卧床休息,可酌情在床上坐起
② 观察病情变化,每1—2小时巡视一次,定时侧T.P.R.BP。
③ 协助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④ 给予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三级护理 ① 正常特产孕妇
② 择期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的病人
③ 一般慢性病、轻症、可下床活动,生活能自理者
④ 各种疾病或手术恢复期,或即将出院者 ①&&
每日巡视一次
②&& 每日侧T.P.R二次
督促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休息,注意饮食,做&&&
好心理护理。
④&& 进行卫生宣教等
四、告病重、病危标准 1、 普通内科
严重贫血,Hb<50g/L;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膜炎;急性脊髓炎;慢性功能衰竭;白血病前期表现者;Ⅲ期高血压持续增高至26.7/14.7Kpa以上者;各种心脏病伴Ⅱ度以下心衰者;心肌炎、心包填塞,不稳定型、变异型心绞痛频繁发作;频发、多源性房室早博,较长时间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未引起严重血液动力学改变者。
严重贫血,Hb<30g/L;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出血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伴出血感染倾向者,急性白血病伴感染出血倾向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干脑炎;颅内高压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综合症;多发性神经炎(脑干型);各种心脏病并Ⅱ度以下心衰者;各种心脏病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新近有栓塞表现者;急性心肌梗塞或自发性心绞痛者;各种原因的心律失常并有血液动力学改变者;心率缓慢并有阿斯二氏综合症者;急性肺水肿,哮喘持续状态;自发性张力性气胸;慢性肺心病;呼吸功能衰竭;肺性脑病;急性咯血量在500ml以上者;电击、溺水、自缢等各种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各种重症急性中毒;严重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上消化道不出血在500ml以下者;慢性肾功能衰竭伴心包炎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恶性肿瘤的晚期恶变病质。
2、 外科疾病 病重标准
各种中等手术以后,如肠部分切除、胆囊切除、脾切除、胃肠吻合术、甲状腺术后;开胸术后;各种类型肾切除术后;前列腺肥大摘除术后;肾切开取石术;急性浓胸;肝脓肿;脑脓肿;弥漫性腹膜炎;化脓性髋关节炎;颅脑挫裂伤(闭合性);腰椎骨折并截瘫;脊柱粉碎性骨折。
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循环衰竭,呼吸衰竭;败血症,特殊感染,中毒性胆管炎,化浓性担管炎;脑挫裂伤,骨盆骨折,严重血气胸,损伤性气胸伴纵隔摆动,颈椎半脱位,多发性肋骨骨折,多处骨折或骨折并有内脏损伤,骨折有脂肪栓塞,胸腹脑综合性损伤,外伤性肾破裂,肾蒂断裂,颅脑损伤昏迷期;颅内占位性病变,高位截瘫,心脏直视手术后,甲状腺危象,心包填塞,肝叶切除,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在500ml以上者。
3、妇产科疾病
子宫扭转,卵巢囊肿扭转,腹膜下血肿,产褥感染,急性盆腔炎,败血症,盆腔脓肿破裂,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心、肾、肺器质性病变较重者,葡萄胎,先兆子痫,羊水过多,多胎妊娠,死胎,宫颈癌,卵巢癌,绒癌,外阴癌。
子宫内翻,卵巢囊肿破裂,复杂性子宫穿孔,子宫破裂,中毒性休克,出血性休克,化脓性腹膜炎,胎盘早期剥离,中央性前置胎盘大出血,子痫,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出血,羊水栓塞症,妊娠合并心脏病,脐带脱垂,妇科恶性肿瘤晚期。胎儿、新生儿危症,胎儿宫内窒息,早产儿,新生吸入性肺炎,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脑积水,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感染中毒,新生儿高热惊劂,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畸形,肺透明膜变。
4、 儿科疾病 病重标准
Ⅲ度营养不良,发热待查,高热40度以上,高热三天以上,高热惊厥,慢性出血性疾病Hb<40g/L者,风湿热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长、诊断不明、一般情况较差者,心包炎,重症肺炎,败血症,肾病综合征,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
新生儿颅内血肿,各种休克,重症肺炎合并败血症,法乐氏四联症合并心衰,肾病综合征合并尿毒症,肠套叠并发肠坏死,嵌顿性疝并发疝内容物坏死。
5、 耳、鼻、咽喉科疾病 病重标准
咽喉部脓肿,鼻部感染并面部广泛性蜂窝组织炎,急性会厌炎,扁桃体周围脓肿高热38度以上者,耳鼻咽喉部严重外伤,鼻部大出血,颈部外伤,大手术后,耳鼻咽喉部大肿瘤,美尼尔病眩晕不能起床者。
支气管、食道、气管异物,急性咽喉脓肿,术后大出血,鼻部大出血并休克者,耳源性颅内并发症。
6、 肺眼科疾病 病重标准
急性虹睫炎,葡萄膜炎,眼眶蜂窝组织炎,急性视网膜脉络膜炎,深层角膜异物,眼球钝挫伤,球后视神经炎,视网膜静脉炎,角膜软化症,角膜重度软化症,角膜重度化学伤,黄斑部出血,真菌性角膜溃疡。
7、 口腔科疾病 病重标准
口腔颌面部蜂窝组织炎;颜面部疖肿有并发症者;急性颌骨骨髓炎;腭裂术后;上、下颌骨切除术后;口腔颌面部中等以上手术后;小儿急性感染性口腔炎症状较重者。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严重外伤;上、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合并颅脑外伤;口腔颌面部感染、外伤并呼吸阻塞;海棉窦栓塞;口腔颌面炎症致败血症;麻醉、拔牙等原因引起的休克;各种原因引起的口腔出血
8、 传染性 病重标准
流行性及脊髓膜炎(普通型);麻疹合并肺炎;细菌性痢疾;高热、失水、严重中毒症状者;伤寒重型合并胆囊炎;病毒性肝炎(亚急性重型、慢性重型、妊娠合并黄疸肝炎、合并心血管疾病时);猩红热合并肺炎、中耳炎、风显热、肾炎者;百日咳合并肺炎、肺不张、气脑、支气管扩张;乙脑高热、反复惊厥者;脊髓灰质炎诊治过程中瘫痪进行性加重者;白喉、弥漫性咽白喉;炭疽病、皮肤炭疽;流行性出血热(普通型以上者);多功能体病;肋腺炎合并脑腺炎合并脑膜炎;水痘继发皮肤感染、肺炎;阿米巴痢疾合并阿米巴肝病;流行性斑疹伤寒合并肺炎、化脓性腮腺炎、中耳炎、肾炎者;肺结核合并气胸、心衰、脑膜炎等。
流脑的暴发型、休克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麻诊致肺炎合并心衰、喉炎;中毒性菌痢;伤寒合并肠穿孔、肠出血;病毒性肝炎的暴发型、亚急型重型、慢性重型合并肝肾综合症、肝昏迷、严重出血倾向者;猩红热合并心肌炎、败血症;百日咳合并中毒性脑病、脑出血、惊厥、窒息;乙脑有高热惊厥、反复的抽搐及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昏迷、呼吸衰竭者;脊髓灰质炎的脊髓型有腹肌、肋间肌、膈肌麻痹者、脑干型累及第九、十一、十二对颅神劲者,出现球麻痹和延髓麻痹者;咽白喉中毒型、喉白喉;出血热合并感染、高血容量综合症、DIC、出血倾向严重者、急性肾功衰、尿毒症;狂犬病;黄疸型、肺出血型、肾型或合并严重感染的钩体病;合并败血症的水痘;肺结核并大咯血者;凡传染病合并败血症、休克、DIC、心律失常、心衰、呼衰、水电解质失调者,均参照普内病危标准执行。
五、隔离种类
(一)严格隔离&&
凡具有强烈传染病,其病原体进经飞沫,分泌物,或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他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应执行严密隔离,如鼠疫,霍乱。
(二)呼吸道隔离&&
凡由病员的飞沫和鼻咽部分泌物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须进行呼吸道隔离,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三)肠道隔离&&
凡由病员的排泄物直接或间接污染食物或水源而引起传播的疾病须执行肠道隔离,如伤寒,痢疾,传染性肝炎。&&&
(四)接触隔离&&&
(五)抗酸杆菌隔离
(六)肠道隔离
(七)引流物/分泌物隔离
(八)血液-体液隔离
(九)昆虫隔离&&&&
(十)保护性隔离
六、病人饮食:
(一)基本饮食:一般分为普通饮食、软食、半流饮食、流质饮食、要素饮食、小儿饮食、产后饮食、少数民族饮食、照顾饮食及特别饮食10种。
⑴普通饮食 一日三餐、适用于一般病人;
⑵软食 一日四餐,适用于疾病恢复期消化能力较差者,此类饮食细、软、易消化,无刺激性、不会引起胀气、含纤维素少;
⑶半流食
适用于高热、消化不良、手术后的病人。又分为普通半流质、口腔半流质、无渣半流质和糊状半流质。半流体食物易嚼、易咽、易消化。
⑷流食 一日六餐,比半流食更易消化和吞咽,还可以从胃管管饲;
⑸要素饮食 适用于消化道瘘、消化吸收不良的特殊病人。要素饮食为粉状,食用前用水冲服;
⑹小儿饮食 适用7岁以下的小儿,又分婴儿奶、婴儿辅助食品、幼儿饮食和小儿饮食;
⑺产后饮食 适于产后1-2天,为清淡、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饮食,除一日三餐主食外,下午和晚上各加一餐;
⑻少数民族饮食 根据不同民族饮食习惯和病情需要制作;
⑼照顾饮食 特殊病人自己选择的食物;
⑽特别饮食 对于特殊危重患者,如癌症晚期病人,高干和外宾等。
饮食类型 普通饮食 软食 半流质饮食 流质饮食
病情轻、不发热、消化功能正常、治疗不爱饮食限制 消化能力弱、低热、幼儿、咀嚼不便的老人、术后恢复期限病人
口腔疾病、消化道疾病、发热、体弱者 口腔疾病、急性消化道疾病、吞咽困难、大手术后、高热、病重
营养平衡、一日三餐,成人热量卡/日,小儿因年龄而异。也应限制油煎、胀气和辛辣饮食
要求质软、无刺激、含纤维素少,肉剁碎、菜切细易于消化,一日三餐。成人热量200—2600卡/日,小儿卡/日。
营养丰富、呈半流质状、纤维素含量少,如粥、面条、蒸鸡蛋等,少量多餐,每日5次,热量卡/日。14、19点加餐。
营养不足、呈液状,如乳类、豆浆、肉汁、果汁、米汤等。每日6—7次,每次200—300ml,卡/日,9、14、19点加餐。
(二)治疗饮食
饮食类型:高蛋白饮食,低蛋白饮食,低脂饮食,低盐饮食,少、无渣饮食,低胆固醇饮食、高热饮食、糖尿病饮食、贫血饮食、要素饮食等
⑴高蛋白饮食:营养不良、体弱消瘦、贫血、大手术前后、消耗性疾病等
⑵低蛋白饮食:急性肾炎、尿毒症、肝性脑病、肾功能不全如肾病综合症等
⑶低脂饮食:高脂血症的病人、动脉硬化、脂肪泻等
⑷低盐饮食: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高血压伴水肿
饮食类型 高蛋白饮食 低蛋白饮食 低脂饮食 无盐低钠饮食
营养不良、体弱消瘦、贫血、烧伤、大手术前后、消耗性疾病、晚期癌症 急性肾炎、尿毒症、肝性脑病、肾功能不全如肾病综合症等限制蛋白质摄入者
脂肪代谢障碍和高血脂的病人,如冠心病、肥胖症、高血脂症、动脉硬化、脂肪泻等
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腹水、重度高血压伴严重水肿者
在基本饮食上加高蛋白食物如鱼、肉、乳制品、豆制品等,按2g/kg/d,总热量卡
蛋白质限量为0.6—0.8g/kg/d可多补充蔬菜和含糖量高的食物
禁用动物油、肥肉、蛋黄、动物内脏等,少用油。每日脂肪限量40g。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病人不必限植物油
不加盐、禁用含钠高的食物如发酵粉制品和含钠高的药物如碳酸氢钠等。钠限制在0.5g/d以下
(三)试验饮食
饮食类型:大便潜血试验饮食、胆囊造影饮食、肌酐试验饮食等
潜血试验饮食
试验前三天禁食肉类、动物血、肝、大量绿色蔬菜及含钠丰富的食物和药物。
胆囊造影饮食
(1)造影前一天进高脂肪餐使胆囊排空;晚餐进无脂肪饮食。
(2)造影当天不吃早餐进行造影检查;
(3)如果造影摄片显影良好,吃脂肪餐,半小时至1小时后再摄片观察胆囊收缩情况。
七、体位规定
体位 适应症
仰卧位 ① 去枕仰卧位:适用于全麻后或昏迷未清醒的病人;脊椎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
② ②休克时卧位:休克病人;
③ ③屈膝仰卧位:腹部检查或导尿。
侧卧位 腰肾手术、腰麻及连硬外麻操作时(抱膝)、昏迷病人。
半坐卧位 面部及颈部手术如鼻部手术、口腔手术;腹部、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者;心肺疾病所致呼吸困难病人。
俯卧位 脊椎、腰背部、臀部手术时及手术后;腰背部检查。
膝胸卧位 肛门、直肠、乙状结肠检查、治疗或手术;矫正胎儿臀或子宫后倾。
截石位 会阴部、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正常分娩等。
头高足低位 颈椎骨折行颅骨牵引;脑水肿、颅内高压者、开颅术后。
头低足高位 咽喉部手术;股骨牵引;肺部及十二指肠引流;产妇胎膜早破防脐脱出。
八、抢救医嘱
(一)大抢救:成立整套班子,医生专人不离现场,有1~2名护士三班特护,疾病涉及三科以上,须进行院内会诊。
(二)中抢救:成立整套班子,医生专人不离现场,有三班特护,疾病涉及二科以上,须进行院内会诊。
(三)小抢救:医生专人不离现场,有三班特护,须进行院内会诊。
九、留陪规定
1、各科陪护率应控制在25%以下
2、7岁以下的儿童和70岁以上的老人,原则上留陪,但不计陪护率。以下留陪计陪护率:
3、以下留陪计陪护率:
①病情急、重、危的病人;
②二类以上手术的术后病人。
③特殊治疗如化疗、放疗的病人。
④产科有严重并发症的病人。7—70岁的自理能力差、智力低下的病人。
十、家庭病床管理规定
(一)家庭病床收治标准&&&
①长期慢性病人。
②晚期癌症病人。
③各种恢复期病人。
④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经济困难、无人照顾的病人。
⑤经治疗病情已稳定,但仍需继续观察治疗的康复期病人。
⑥需住院治疗但医院暂时无床不能收治的非危、急、疑难病病人。
⑦可在家隔离治疗的传染病人。
⑧需临终关怀的病人。
(二)家庭病床管理规定&&&
①诊断及时、治疗正确,用药合理,无差错事故。
②每周上门不少于一次。注射、针灸、灌肠、导尿、常规护理、三大常规、心电图、X线透视尽量上门服务。
③不接受病人吃请,不接受病人礼物,不滥收费,不加重病人负担。
④关心体贴病人,文明礼貌服务。
⑤家庭病床的病人因病情加重需转入内治疗的,应优先安排住院。好转后再转入家庭病床继续治疗。
⑥家庭病床病人的病案书写同住院病人一样。
⑦传染病人要做好登记,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并指导家属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嘱执行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