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对种植业信心不坚定信心 共谋发展怎么看

江苏省统计局
2003年农民种植意向简析
发布时间: 11:27:32
 作者:江苏省统计局  
今年是我国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决策的第一年,“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农民如何调整种植业结构,对农业生产有何打算?最近省农调队在全省的45个县200个村对2000户农民的种植意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03年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但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继续调减;棉花、油料、蔬菜瓜类等经济类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一、种植意向
1、粮食播种面积全面调减
粮食播种面积在经历了2000年和2001年连续两年大幅调减和2002年维持基本稳定后,今年又将呈全面下降态势,全部调查农户的意向种植粮食面积11505.2亩,比上年实际播种面积减少2.35%。其中:夏粮种植面积减少较多,种植小麦4497.7亩,下降3.87%;种植大麦541.3亩,下降9.33%。而秋粮种植面积为5989.7亩,只比去年下降1.28%,其中水稻面积略降0.23%,玉米和秋收豆类下降1.40%和6.65%,薯类播种面积下降2.43%。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仅据此比例推算,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将在7150万亩左右,其主要品种小麦面积2474万亩,水稻面积2966万亩,玉米面积645万亩。
分地区看,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区域粮食播种面积均呈下降态势,其中,苏南降幅最高,苏北其次,苏中最低,分别下降3.74%、1.45%、0.70%;三地区小麦面积下降趋势与此相同,预计降幅分别为10.10%、4.59%、1.88%;大麦种植主要集中在苏中和苏北地区,两地区的播种面积均大幅度下降,预计降幅分别为10.07%和4.52%;蚕豌豆播种面积在上年下降的基础上略有回升,其主产地苏中地区增幅为5.47%,苏南、苏北分别为4.49%、2.88%。水稻面积预计苏南地区基本持平,苏中地区下降1.94%,苏北地区略增0.81%;玉米面积在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呈现不同的增减趋势,苏南、苏北预计分别减少16.55%和2.27%,而苏中增长3.13%;秋收豆类主要是大豆,苏南、苏中、苏北分别下降4.39%、9.14%、3.26%;薯类播种面积在其主产地苏北地区继续下降3.3%,苏中下降6.57%,苏南则增加16.24%;
2、棉花播种面积将有较大幅度的回升
棉花播种面积在上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今年将有大幅度的回升,今年全部调查农户意向种植棉花1078.1亩,比上年增加13.17%。分地区看,在棉花种植规模最大的苏北地区,增幅预计达12.85%,苏中地区增幅预计达15.15%,在棉花种植规模最小的苏南地区增幅也可达3.57%。
3、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继续增加
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在连续6年增加的基础上,今年仍将继续增长,农民种植油料作物的积极性持续高涨。全部调查农户意向种植油料1470.3亩,比上年增长7.71%,其中油菜籽播种面积增长9.42%,芝麻在油料作物中的比重虽很小,但增幅较大,预计增长幅度可达48.28%。分地区看,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主要增在苏北地区,该地区的增幅将达到20.40%,苏中地区的增幅为3.53%,苏南地区将比上年增长8.01%。油菜籽播种面积主要增在苏北地区,该地区的增幅预计可达28.28%,苏中地区将比上年增加6.76%,苏南地区将比上年增长7.56%;花生播种面积主要增在主产地苏北地区,该地区的增幅预计为3.89%,其它两地区的花生种植面积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4、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将稳中有升,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将有大幅回落
蔬菜瓜类种植面积在经历了几年大幅增长后,今年将继续保持这一增长态势,但增幅有所下降,预计增幅为5.12%,其中蔬菜比上年增加4.01%,瓜类比上年增加12.04%。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在上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将大幅回落,预计降幅达11.72%,其中青饲料增加35.29%,绿肥下降41.24%。分地区看,苏南、苏北的蔬菜瓜类种植面积均有所增加,预计增幅分别达2.55%和8.18%,苏中则与上年持平。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在三地区全面下降,苏南、苏中、苏北预计降幅分别为5.64%、27.8%、30.17%。
二、主要特点
1、优良品种的播种面积占有较大比重
在调查的全部农户中,优质小麦的种植面积比重达73.95%,优质粳稻的种植面积比重达61.75%。在调查的1985户种粮户中,有408户农户扩大了粮食种植规模,占总户数的20.55%,这些农户今年小麦和水稻的种植面积分别比上年增长10.78%和10.43%,其中优质小麦和粳稻的种植面积比重分别比上年增加0.16个百分点和0.25个百分点,,其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此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今年优质双低油菜,高品质棉花、抗虫棉的比重均将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相当一部分农户粮棉种植规模维持上年水平,但其种植结构调整力度不同
&&& 在1985户种粮户中,有1058户农户的粮食种植规模维持去年水平,占去年种粮户数的53.30%。这部分农户今年意向种植棉花面积比上年增长1.80%,油料种植面积比上年上升1.76%,蔬菜种植面积比上年增长2.20%,变动幅度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489户植棉户中,有196户农户的棉花种植规模维持去年水平,占今年种棉户数的40.08%。这部分农户今年粮食种植面积比上年下降0.89%,油料种植面积比上年增长10.56%,蔬菜种植面积比上年增长6.58%,变动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部分农户不种夏收粮食,土地利用率不高
2000户调查户中,有171户未种夏收粮食,占8.55%。这部分农户土地利用率不高,耕地复种指数只有1.85,低于全部调查户的平均水平1.98。不种植夏收粮食的农户主要在其经营的耕地上种植油料和蔬菜,但其中也有不少农户在夏收作物生长期间,将耕地闲置。分地区看,171户不种植夏收粮食作物的农户中,苏南地区有120户,占70.18%;苏中29户,占16.96%;苏北22户,占12.86%。在各地区调查户中,苏北、苏中、苏南地区不种植夏粮的农户比例分别为2.10%、4.83%、34.29%。苏南地区不种植夏粮的农户最多,耕地的复种指数也最低,只有1.76,而苏中、苏北地区调查户的耕地复种指数分别达到1.98、2.10。
4、各地区种植结构调整的活跃度差异较大在我省三大经济区域中,苏中地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最为活跃,苏北地区次之,苏南地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活跃度最低。苏中地区有53.96%的种粮户增加或减少了粮食种植,有65.67%的种棉户增加或减少了棉花种植,而在苏北地区,增加或减少粮食和棉花种植的农户比例要比苏中地区低,分别为46.37%和57.01%,苏南地区增加或减少粮食和棉花种植的农户比例更低,分别只有36.92%和50.00%。
三、主要成因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特别是粮食价格放开后,市场已成为影响农民“种什么、怎么种”的最重要因素,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已能清楚的看到这一点。无论粮食播种面积下降,还是棉花油料蔬菜等播种面积增加,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已在发挥其指挥棒的作用。
1、2002年我省粮食价格逐步下滑,平均价格为1.02元/公斤,比2001年下降4.7%,其中小麦平均价格0.88元/公斤,比2001年下降12%;水稻平均价格与2001年持平,为1.10元/公斤;玉米平均价格为0.96元/公斤,比2001年下降11.9%。和油料、蔬菜等经济类作物相比,种植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继续下降,有些甚至到了无利可图的地步。近年来粮食价格的持续低迷,造成了农民对其市场前景信心不足,其播种面积必然减少。
2、受国际国内棉花供求格局变化的影响,棉花价格大幅回升。〖HTF2002年世界棉花消费量超过生产量,致使棉花存用比达到1994年来的最低值。同时,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减少,总产下降,而纺织品出口增加,棉花消费旺盛,致使棉花价格大幅上涨。2002年籽棉全年的平均价格达3.64元/公斤,比2001年增长28.6%,棉农植棉效益增长,农民种棉积极性显著提高,棉花的种植面积也将明显增长。
3、受2002年世界油菜籽减产,油菜籽食用和加工消费量却不断扩大,市场供求矛盾突出的影响,尽管成品油销售价格不高,但油菜籽价格却持续上涨,2002年夏季我省油菜籽平均价格为1.81元/公斤,比2001年增长1.7%。由于油菜籽种植比较效益较高,加之油菜籽藤茬早,肥田养地,各地农民种植热情较高,促使我省的油菜籽种植面积持续数年扩张。
4、增加蔬菜等经济类作物种植是各地调整种植业结构的主攻方向,广大农民对此积极响应,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城乡居民对蔬菜的消费也较快增长,而我省的蔬菜价格一直较为稳定,一些反季节蔬菜的市场行情相当好。价格的稳定,需求的增长,增强了农民种植的信心,促使我省蔬菜等经济类作物生产的持续扩张。
总之,我省农民种植的方向已呈现市场化、优质化的态势,目的是增加收入,种植结构调整已呈现较好势头。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在农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农业技术开发推广等方面采取措施,提供支持,使我省种植业真正实现优质高效。
撰稿:沈旦& 核稿:康长进
主 办:江苏省统计局 版权所有  
电 话: 传 真: E-mail:xxb.d@
地 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 邮 编:210013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农民创业路上带头人-张凤鸣.doc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农民创业路上的带头人 ――扎兰屯市雅尔根楚凤鸣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提起扎兰屯市雅尔根楚办事处凤鸣合作社,就会认识扎兰屯市雅尔根楚凤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凤鸣。
凤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12月,注册资金84万元,是自治区第一家种植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自愿、有偿、合法”的原则,依法选举产生了以村党支部书记张凤鸣为理事长的理事会、监事会和社员代表大会,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凤鸣合作社打破一家一户的土地界线,对全社耕地进行分区整合,以土地入股的形式集中农民268户,土地7010亩,实施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强化黑土地综合治理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主导产业,起步早、基础好、发展快,形成了以玉米、大豆、甜菜为主的农产品,以小笨鸡、奶牛、生猪为主的畜产品,榛子、黑木耳、蘑菇为主的林产品等产业链条,是雅尔根楚重要的粮食基地。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种分散经营的方式已不适应目前的发展需要。张凤鸣书记大胆尝试,推陈出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上带领农民探索适合本村发展的新途径―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土地入股方式把土地集中起来,实行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节约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农业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同时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新的产业。合作社运行总的原则是: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规定,遵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引导农民在自愿有偿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认清形势 坚定信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