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 Moto 360 moto 360智能手表评测

Apple Watch和Moto360全方面对比测评:智能手表怎么用?
我的图书馆
Apple Watch和Moto360全方面对比测评:智能手表怎么用?
Apple Watch和Moto360哪个好呢?下文小编就为大家带来Apple Watch和Moto360区别对比的详情,AppleWatch的亮点十分多,你有没有想入手呢?和Moto360相比,到底哪款更值得购买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看下吧。
  Apple Watch和Moto360哪个好呢?下文小编就为大家带来Apple Watch和Moto360区别对比的详情,Apple Watch的亮点十分多,你有没有想入手呢?和Moto360相比,到底哪款更值得购买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看下吧。  Apple Watch和Moto360参数对比:  外观设计:圆形表盘和方形表盘之间的对决  想必AppleWatch发布时,大部分人都没有想到AppleWatch会采用方形表盘的设计,导致了一眼看上去会觉得AppleWatch有点难以接受。与AppleWatch不同的是Moto360采用了和传统手表一样的圆形表盘设计,不会有太多的突兀感,对于传统手表佩戴者来说明显圆形表盘更容易让人觉得亲切。  在表壳和表带的选择上,AppleWatch明显比Moto360来的多得多,除了推出1.5寸(38mm)和1.65寸(42mm)两款尺寸的表盘可选择之外,还为不同用户提供了Apple Watch、Apple Watch Sport和Apple Watch Edition三种款式,分别为不锈钢、阳极氧化铝和18K金三种材质。表带的搭配上也具有六款可供选择,涵盖了金属、皮质、和橡胶等材质。综合起来,苹果官方一共提供了18种搭配,网友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不同的表带使用。  比起Apple Watch丰富的表壳和表带搭配,Moto360就显得简单的多,表盘尺寸只有一种,颜色也仅只有银色和黑色两款可以选择。表带方面除了上市之初的皮质表带之外,另外还添加了类似传统手表的金属表带可以选择。  虽然AppleWatch配备了蓝宝石玻璃,并且在可搭配自定义上比Moto360丰富不少,但是由于采用的是方形表盘的设计,第一眼看上去就会令传统手表佩戴者难以接受。而Moto360虽然在材质和规格上稍稍弱于AppleWatch但是由于Moto360在外观设计上还是遵循着传统手表的设计风格,采用了圆形表盘,并且后期加入的金属表带也令Moto360的外观更接近于传统手表。  表盘界面:各具特色,你更喜欢哪一个?  AppleWatch和Moto360均配备了丰富的表盘可以选择,相比起刚刚推出时,更新至5.0后的AndroidWear的表盘也有了更多的选择。这点来说,两者可谓不分上下。Apple WatchMoto360  应用:对于本土化应用的支持十分重要  本次发布会上,因为中国和香港也作为Apple Watch的首发地区,所以国内多款App也亮相于发布会现场,包括支付宝钱包、微博、微信、美拍等。并且传闻中国银联也将于3月24日开始支持ApplePay。Apple Watch内置微信 点击手表即可发信息Moto360受限于在中国的使用  和踏入中国市场的苹果相反,Moto360由于受限于Android Wear在中国的使用,加上专属App的缺失,目前来看在国内使用Moto360还是十分麻烦的,光是解决谷歌服务问题就得花上不少时间。所以在应用支持上,AppleWatch是优于Moto360的。  充电方式:无线充电更方便  Apple Watch充电需要使用苹果独有的磁性充电头,虽然官方宣称可以充满电之后可以连续使用18小时,但是如果出行在外还需要多带一个不通用的充电器多少还是会增加负担的。  Moto360则是采用了通用的Qi无线标准,这也就意味着它可兼容目前市场上所有的Qi无线充电器。并且无线充电这种方式还是方便过使用线材,所以在充电上还是Moto360更胜一筹。  售价:想购买AppleWatch的网友请看好自己的肾  Moto360由于已经上市了一段时间了,所以目前价格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趋势,约1500元上下。而AppleWatch将于4月10日在国内接受预定,Sprot版349美元起(约2185元人民币),标准版549美元起(约3438元人民币),Edition版10000美元起(约62635元人民币)。相比之下,Moto360在价格方面还是有不少优势的。  总结:各有千秋,本土使用才是王道  从MWC2015各大厂商分别推出各种智能穿戴设备以及这次苹果以Apple Watch作为压轴来看,2015年各大厂商将会主打智能穿戴设备,来争取我们手腕上的这点空间。而作为两大阵营之中的佼佼者,Apple Watch和Moto360都有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Moto360具有经典的圆形表盘设计,在智能手表中可谓是十分美型,但是由于谷歌服务的缺失,导致Android Wear在国内使用起来十分困难,令Moto360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而AppleWatch独树一帜,采用了方形的表盘设计,单从视觉上不如Moto360来的欣喜。但是软件方面,从苹果这次发布会来看,库克还是十分重视中国市场的,中国也将作为AppleWatch的首发地区之一,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App将会支持AppleWatch。  至于售价方面,Moto360因为上市有一段时间了,现在也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价位,1500元左右就可以入手。而AppleWatch将于4月10日在国内接受预定,349美元起的价格还是贵过Moto360不少的,如果有想要入手的网友,可要捂好自己的肾了。看完上面的对比,网友们会把自己手腕上的这块空间留给AppleWatch还是Moto360呢?
TA的最新馆藏播放列表加载中...
正在载入...
分享视频:
嵌入代码:
拍下二维码,随时随地看视频
MOTO 360智能手表详细体验评测
上 传 者:
内容介绍:
雷科技经历20多天时间对MOTO 360智能手表进行深度使用后,跟大家一起分享这块智能手机的全新体验和评测。
我来说点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网文[0号 |
| 京公网安备: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403号
<img src="" width="34" height="34"/>
<img src=""/>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width="132" height="99" src=""/>
在线人数: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http://"/>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没有数据!
{upload_level_name}
粉丝 {fans_count}
{video_count}
{description}中看不中用? 细数Moto 360的五大硬伤_网易手机
中看不中用? 细数Moto 360的五大硬伤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们本文意在针对网上一些对它相对负面的评价进行纠错或者驳斥,具体就是以上五类差评。其实对任何产品,当我们怀着敬畏之心去深入体验和用心感受的时候,它都会让我们挖掘出更多值得赞美的地方。
最近患上了严重的拖延症,白天脑子里像一片荒凉的原野,毫无生气。只有到了晚上八九点钟、人去楼空之时,才能听着键盘的敲打乐安静、走心地写出点儿内心想往外倾吐的东西。前阵子,看过我评测的朋友,应该记得我拿到了Moto&360那款比逼格更逼格的智能手表。当时体验了10天就匆匆出了一篇评测,实在有些赧颜。围绕这款产品,周围同事、网友留言质疑它只是一个好看的“花瓶”,功能先天性不足。那么,到底是不是如此呢?在这夜深人静时,我有点不吐不快的想驳一驳这种观点。在延伸到下面的话题之前,我们想先说一下那些对Moto&360成立的差评:1、续航时间短。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正常操作一天一充,频繁操作不到一天,只当表使能撑两天左右,所以【差评成立】。2、表身太厚。有网友表示Moto&360的表身太厚了。而根据我实际体验来说,也存在这样的感想。它的重量倒是能让人接受,58g的重要要比Apple&Watch&75g轻很多,但是其表身厚度需要再降低1mm—2mm,【差评成立】。3、国内没法上网。与续航时间短、功能应用少相比,Moto&360最遭人诟病的其实是谷歌服务在大陆被拒之于长城之外。这不是世上最遥远的距离的那种浪漫式忧伤,而是科技爱好者的心痛和无奈。这个问题可能是最严重的问题,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科学上网要比越狱难度高多了。哪怕你翻过去了,也会根据你科学上网软件的不同而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所以我同样认为该【差评成立】。4、不支持中文。假如你的英语不那么灵光的话,建议你在选择语言时选择日语,基本上看字能了解个七七八八。不过我们依然认为这条【差评成立】,原因你懂的,有很多网友对岛国的喜爱仅埋藏在珍藏的1TB爱情动作片里。其实除了以上这些因素会给国内网友体验Moto&360这款当前最好看的智能手表造成障碍外,绝大多数情况下我认为,这依然是最值得购买的智能手表,当然,这是在Apple&Watch上市之前。下面着重列举一下那些不成立的差评。▲Moto&360是一款不会让你手腕掉价的智能手表差评一:价格昂贵。Moto&360在美国的零售价为24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24元),远低于我们此前预测的300美元左右的售价,个人认为已经非常业界良心了,尤其考虑到其它Android&Wear同类的售价。如果Moto&360进入国内市场,必然还要缴纳各种税。
国庆前,我到中关村卖场了解到的市场行情是,Moto&360当时售价大概在元,这要高出美国价格接近1倍。而我前两天再去咨询的时候,一位相熟的商家告诉我,现在元就能拿到现货。他告诉我,之所以前段时间售价那么高,是因为他们从渠道拿货的价格就特别高。还有很多网友表示,与其花2000多人民币买智能手表,不如海淘一块更加装逼的传统腕表,还能各种高大上。我想说的是,智能手表已经摆在这儿了,摆在这儿的是趋势、是未来,别老拿过去说事儿。所以,如果Moto&360最终拿货价能够在2200元以内,高出美国售价600多元,我们认为该售价是不贵的,【差评不成立】。
本文来源:中关村在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oto智能手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