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孤单使用SSD

固态硬盘日常应该怎样正确地维护?SSD错误及正确用法介绍
作者:佚名
字体:[ ] 来源:互联网 时间:03-07 09:03:41
随着在机械硬盘价格狂涨及固态硬盘价格下降的双重催化下,不少朋友都将固态硬盘列入配置方案,而SSD中从未使用的存储空间越来越少,很多时候必须先擦除闪存中的数据然后再写入,因此其性能就会明显下降。那么固态硬盘日常应该怎样正确地维护?下面我们来了解下
(SSD)固态硬盘作为如今个人电脑不可或缺的性能提升组件,几乎在所有新出货的PC中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同时大量的老电脑也通过加装或者升级SSD焕发了&第二春&。不过,作为一种全新的存储介质,SSD相对于过去的HDD(机械硬盘)在工作原理方面完全不同,这也就造成了SSD在日常使用中必须要有意识地去进行维护&&否则,轻则使用时间一长就严重掉速,重则缩短磁盘寿命,造成资料丢失、数据损坏甚至是整盘报废&&
看到这里你一定已经吓到了:那固态硬盘日常应该怎样正确地维护呢?别怕,只需要记住,哪些错误的操作特别&伤SSD&,而哪些良好的习惯对我们的SSD有积极的意义,想要用好SSD就很简单了。
要想让SSD用得好 这些错误千万别犯
经常断电,或是非正常关机
大家都知道SSD没有电机和磁碟等机械部件,所以它遇到跌落时远不似过去的机械硬盘那么脆弱,但是SSD也有一个巨大的软肋那就是害怕突然掉电。这是因为SSD一般都有较大的缓存空间(类似电脑的内存),当写入大量数据时,数据并不是直接写到SSD的闪存上的,而是会先暂时存放在缓存里。此时一旦遭遇停电,或是用户通过长按电源键强制关机,那么存放在缓存里,实际上并未真正写入到SSD上的数据就丢失了。万一弄丢的刚好是特别重要的部分(比如文件分配表FTL),那么甚至可能导致整盘的数据都变得无法读出&&
长时间不通电使用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如果你把一块SSD从机箱里拆出来、长时间放置,它上面的数据甚至都有可能发生丢失。这是和闪存的工作机制有关的:在闪存上,最基本的存储单元叫做&晶格&&&它就像一个个小电池,内部封有电子。而闪存读取数据时,就是通过判断每个晶格内是否有电(准确来说是电压的高低)来读出&0&或是&1&的二进制数据。
和干电池一样,闪存的晶格也存在漏电现象&&放着不通电一段时间,晶格里的电子就可能会&逃逸&,电子跑得太多了,晶格里的电压就不够了,原本是&1&的数据就可能会错误地被识别为&0&,最终造成数据错乱、丢失。
现代的SSD主控都具备对晶格电压的智能检测和纠错算法,正常地开关机使用过程中,基本上都可以保证晶格内电压稳定,偶尔长时间关机几天或者数周问题也不大。但是要是数月不使用SSD,建议还是隔一段时间将其通电一次(可以断掉数据线而只连接电源线),每次约半小时就足以维持SSD内数据的完整性了。
当做下载盘进行重负载下载
过去,笔者常听一些朋友劝告:不要在SSD上使用迅雷等下载软件,尽量使用机械硬盘作为下载盘。这种做法也是为了保护SSD,延长其使用寿命。
机械硬盘在工作的时候,中间的电机一直在转动,控制磁头的伸缩悬臂也一直在动作,所以大多数机械硬盘坏掉其实都是电机坏了而不是盘片损坏。固态硬盘没有机械部件,只有在进行读写操作的时候其闪存才会有大电流经过,这就是为什么机械硬盘的寿命一般用小时表示,而固态硬盘的寿命要用写入的数据量衡量。
现阶段的廉价家用SSD多半使用的TLC闪存,此类闪存的写入寿命约为本身容量的300次上下&&换句话说,250G的SSD,写入(包括删除加起来)75TB数据就差不多会挂掉。即使是一贯厚道的Intel,其TLC NVMe SSD 600p在外媒的暴力写入测试中,正常使用写入106TB就挂了&&如果是高负载4K随机写入,更是只坚持了50天就寿命终结。
所以,对于经常使用迅雷的朋友们来说(对我知道你们下的是什么)这个寿命显然是不够用的。为了电脑里其他重要数据着想,还是不要拿SSD做下载盘了罢。
未开启AHCI、4K未对齐、使用xp系统
这三个可以放在一起说,因为它们都更接近系统安装时的注意事项而非日常使用过程中的操作。首先是AHCI&&这个我们之前介绍NVMe SSD的时候已经说过,它是SATA硬盘的一种传输协议。虽然AHCI现在已经很落后,虽然它对于SSD的小文件读写性能优化很渣,但是它对于SATA SSD而言还是足够用的。
不过,AHCI协议的开启与否要在安装系统之前进行,否则会直接导致蓝屏或无法进入系统,现在的NVMe SSD虽然不再需要AHCI协议,但对于那些具备SSD+HDD双硬盘设计的电脑来说,开启AHCI仍然有提升传统硬盘性能的正面意义。
第二条&4K对齐&想必大家都听过对SSD有好处。但是什么是4K对齐?简单来说就是让硬盘从准确的初始位置开始写入,这样尽量减少数据在硬盘上被&拆分&的概率,能有效提升性能和延长磁盘寿命。
虽然4K对齐在系统安装完成之后也可以通过第三方软件进行,但是风险较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空的SSD和干净的系统镜像安装系统,这样系统在分区过程中就自动是4K对齐的了。记住!千万,千万不要使用如Ghost那样的旁门左道安装系统,因为Ghost装好的系统,4K几乎不可能实现对齐,会对SSD的寿命造成很大影响&&当然,盗版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这里就不表了。
最后,如果你的电脑使用了SSD,那就不要再抱着Windows xp系统不放了&&很简单,因为xp系统不支持当今SSD所必备的TRIM指令。没有了TRIM功能,SSD在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就会出现显著的掉速,严重影响使用体验。同理的,如果电脑配备了NVMe SSD,那么系统也要至少从Windows 8起步(建议直接使用Win10),因为Win7也没有原生的NVMe驱动,如果厂商不提供专门的基本驱动的话,用户甚至无法在NVMe SSD上安装Win 7系统。
那么,如何才能用好SSD,让其长保健康快速呢?
给电脑留出&休息&的时间
笔者观察到,家中的老人看待电脑,如同其他传统电器一样&&不用的时候就立刻关机,认为这样可以省电。电确实是节省了,但这样对于SSD来说却并非正确的操作。
传统机械硬盘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内部的数据排布会变得混乱,需要通过&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来进行维护;而SSD由于其工作原理,实际上会产生比HDD更多的&碎片&,但是SSD的&碎片整理&靠的不是应用软件,而是固化在SSD主控内部的&垃圾回收&算法。
大部分SSD为了避免日常使用发生卡顿,会在读写操作不剧烈的时候才自动运行垃圾回收,这样一来,如果有意地在用完电脑之后不关机,或是中途让电脑&休息&一段时间,显然有助于SSD进行自我维护。
给SSD预留OP空间
大家看到&OP空间&可能不理解是什么意思,通俗的说,就是分区的时候,要故意在SSD上留出一部分不格式化的区域&&这个范围最大可以到达SSD总容量的50%,最少建议也应该保留17%-20%。
这可不是在浪费SSD的空间:首先,预留的这部分容量会被SSD的主控作为&后备&使用,如果整个SSD中有部分闪存区块出现损坏,主控会自动使用未分配空间代替,这样就变相延长了SSD的整体寿命。
其次,刚刚说到的SSD的&自我维护&,也就是垃圾回收操作,需要将整盘的数据进行重排&&这自然需要有用于复制暂存的空间。如果一个SSD全部写满,那么垃圾回收将无法再正常工作,SSD的性能也就会大幅下降。
最后,现在不少SSD都支持&SLC工作模式&,即在SSD空余容量较多时,只使用多层闪存(MLC、TLC)的第一层,将它当做SLC闪存来工作。这种模式下SSD的寿命和性能都会有很大提升,但是如果剩余空间少于某个数值,那么SLC模式就会失效,SSD也就出现掉速。这个比率对于MLC来说是50%,对于TLC来说则是33.3%&&也就是说,如果将一个1TB的TLC SSD预留667GB的空间作为OP,只使用其中的333GB,那么它的性能和寿命将会大幅提升&&这当然有些浪费,但如果你很在意SSD的性能和稳定性,这样的做法也不失为一种取巧。
安装官方驱动工具箱
上次笔者介绍SSD的购买注意事项时曾说,如果在意性价比的话,OEM型号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OEM型号相比零售版,除了名称不同职位,其实还是有一个&短板&的,那就是大多不能支持官方的驱动工具箱。
事实上,如闪迪(西数)、OCZ(东芝)、Intel、英睿达(镁光)、三星这几个闪存大厂,都有给自家消费级SSD配套的工具程序,二线厂商中浦科特的工具箱也算是做的不错的。
这些软件工具箱大多都具备固件更新、SSD寿命监控、分区管理、擦除、加密等功能,实用性和易用性都很棒。有的厂牌甚至在工具箱里集成了大幅提高SSD性能的各种内存加速算法&&实际使用中有没有用不好说,但是至少测试中的速度确实是大幅提升了。对于用户来说,没有额外花钱,装个软件,自己的SSD就能更快,何乐而不为呢?
总的来说,SSD确实是当今电脑高性能好体验不可或缺的部件,但是也得通过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来让其发挥出最大化的性能&&懂得技术、正确选购、然后,通过正确科学的使用,享受高速、轻量的计算体验。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  SSD在数据中心领域已经树立起了自己的地位。几乎所有主流厂商都会在它们的最佳实践架构中指定Tier&0存储。服务器端的SSD用于提升服务器性能,而存储端的SSD则解决了启动风暴的瓶颈。就像大多数技术一样,了解什么时候使用它和什么时候不使用是很重要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时候不使用SSD。  对于不是读密集型(read-intensive)的应用不要使用SSD。SSD可以显著提升读访问时间。相比传统HDD硬盘,读取效率可以提升10倍以上。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SSD在写性能上并无优势。写操作不但有延时,而且还会耗尽SSD的存储单元。存储单元有平均写寿命,超过这个寿命时,存储单元会逐渐损坏(具体要查看厂商对指定系统的提供的详细信息)。当存储单元损坏时,SSD总体性能会下降。最终,SSD必须被更换以保证其性能,我们都知道,SSD并不便宜。一些厂商更是提供昂贵的保修服务。  那么理想的读写比率是多少呢?这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字,但90/10是比较理想的。在这点上应用必须做出让步,这需要IT管理者做出合理的决定。如果读写比率低于50/50,那么很明显传统的HDD硬盘是更好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从应用的角度来看SSD对读性能的提升会被其糟糕的写性能抵消。  所以如果你需要使用SSD来提升读性能,但写性能成为了问题,那么你可以考虑采用损耗平衡(wear-leveling)机制和能减少写入放大(write-amplification)的厂商,从而降低性能影响。SSD的大小也是一个因素,便宜的SSD会因为减少了递归读的几率而产生更重的负载。  当数据随机访问过大时不要使用SSD。SSD通常被认为是“缓存层”,这个名字很形象。从根本上说,SSD就是一种用来减少从传统硬盘取数据的缓存。随机访问需求很高的应用不会从SSD上获益—读操作会被阵列控制器定向到HDD,此时昂贵的SSD作用很小。  在高度虚拟化环境中不要使用普通SSD。好吧,这一点会带来一些争论,因为在环境中已经有了一些SSD的成功案例,如启动风暴。然而,许多虚拟机访问同一块SSD时会导致很多随机数据指令,至少从存储的角度来看是这样。当上百个虚拟机对相同的存储进行读写时,一台机器会一直不断的重写其它机器的数据。因此,有专门为虚拟化环境设计的SSD解决方案,这就是之前为什么提到“普通”SSD。  不要在服务器端使用SSD用以解决存储IO瓶颈。服务器端SSD从根本上说就是服务器缓存,用于解决处理性能问题和网络带宽问题。将SSD分布到几百台物理服务器上,每台服务器都配置自身的SSD可能的确会对解决IO瓶颈有帮助,但是并没有将其放置在存储阵列端效率高。  不要使用Tier&0来解决网络瓶颈。如果数据传输被网络控制,在网络后端优化存储系统显然不会有好的效果。服务器端SSD可以减少访问存储系统的需求,因此可以减少网络流量。  不要为企业级应用部署消费品级SSD。SSD有三种等级:单层单元(SLC),多层单元(MLC)和企业级多层单元(eMLC)。MLC被认为是消费品级SSD,通常在打包的应用中使用。每个单元的生命周期是次写操作。SLC是企业级SSD,具有每个单元100000次以上写操作的生命周期。eMLC尝试在价格和性能之间找到平衡点,提供每单元30000次写操作,但价格比SLC低。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的购买力来决定购买哪种等级的SSD。
NASSAN磁盘阵列企业硬盘|  
|  
|  
|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04|回复: 80
辐射4载入时间【机械硬盘 VS 固态硬盘ssd】 谁讲没有区别?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 积分
本帖最后由 真真假假 于
20:47 编辑
首先我之前就发过一贴是载入时间好慢是因为机械硬盘问题,居然还有人说是CPU问题
我测试的都是俩块垃圾硬盘,一块是威刚的SP900 64G& &一块是西数绿盘2T 。载入的场景是室外。 因为室外比室内要长。
威刚的SP900 64G&&【26秒】
西数绿盘2T&&【1分13秒】
这差距真她妈的大。 测试了2次都是一样的结果, 还说不需要SSD? 要知道我这颗SSD还说装了win8.1的。
我相信128G以上的ssd还会更快!!!!
图像 011.png (46.68 KB, 下载次数: 0)
20:41 上传
图像 009.png (42.38 KB, 下载次数: 0)
20:41 上传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0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7 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0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7 积分
没区别的话,SSD还卖得掉?楼主你太较真了吧,死心眼子。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 积分
hanjiabinzu 发表于
没区别的话,SSD还卖得掉?楼主你太较真了吧,死心眼子。
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是没有区别,(TM)有测试过吗?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8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2 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8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2 积分
LZ你的机械硬盘没问题么?
我机械硬盘读条都是不到20秒差不多15秒左右(后来还是觉得好慢,换了120G的SSD,现在10秒内,差距有,但不是很大
我希望的读条是一闪而过,因为兄弟会交一次任务得喝4口水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玩家, 积分 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初级玩家, 积分 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我就想知道是不是要把游戏安装到SSD的盘内才有用?
主题帖子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8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0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8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0 积分
差距有,但不是很大
機械硬盤5-30s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5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5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本帖最后由 ZizI 于
21:09 编辑
SSD肯定比机械要好...
我台式是机械.....笔记本有SSD.....
但我想说的是...LZ...你游戏出问题了~你游戏的材质或者MOD有问题~导致你的读取时间慢~~
我机械比你的SSD读取还要快的说~~
还有~不是LZ你所说的128G以上的SSD就比你64G容量的要载入快~~这东西根本就2码事!!
这要看你的SSD写入和写出的速度是多少而定的~~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0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2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0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9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4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9 积分
240G固态2-5秒飘过
主题帖子积分
辐射4,英雄连,上古5
超级玩家, 积分 8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8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 积分
本帖最后由 辐射、 于
21:56 编辑
绿盘1T 约20秒左右。
你的计算机有问题。要么是碎片太多,要么是内存频率低,要么是选择SATA接口为IDE模式了。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 积分
辐射、 发表于
绿盘1T 约25秒左右。
你的计算机有问题。要么是碎片太多,要么是内存频率低,要么是选择SATA接口为IDE模式 ...
我安装了好多mod, 计算机有问题,哪有问题,
主题帖子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9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89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9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89 积分
趁厂商做活动,149 RMB 搞了块128G的,装了系统和找儿子。
系统测试分数600。
凑合着用吧,跟上千分的肯定没法比。关键在于便宜,还体验了一把。嘿嘿。
具体说到游戏,没拿秒表掐过,感觉当然是SSD比机械快,像小房间基本上很快就能读完条进去。大地图还是感觉慢,罪过是游戏程序设计上的,具体举个例子,比如兄弟会飞船到飞机场,完全可以做到无缝连接,你非要快速旅行也要读个条?每次从飞艇到飞机场,直接穿动力甲跳下比读图快多了。
一个做了多年的游戏,感觉前期是全体程序设计员去夏威夷晒太阳,后半年制作游戏。
至于SSD,价格合适的可以买一块玩玩。
如果你每天玩几小时游戏还在意几秒之差的读图差别和每天看着360开机给你个“五星神机”的提示,也可以买一块SSD玩玩。
至于大神们说装了SSD,秒进,人家那是在用一块比你的主板还要贵的SSD在玩。
_172936.jpg (55.57 KB, 下载次数: 0)
21:42 上传
主题帖子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9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9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我来告诉你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就是SSD比机械硬盘贵很多多多多。。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 积分
cairuxin 发表于
LZ你的机械硬盘没问题么?
我机械硬盘读条都是不到20秒差不多15秒左右(后来还是觉得好慢,换了120G的SSD, ...
问题是你没有安装mod, 我安装了好多,&&水和纹理
主题帖子积分
辐射4,英雄连,上古5
超级玩家, 积分 8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8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 积分
真真假假 发表于
我安装了好多mod, 计算机有问题,哪有问题,
那你还玩个蛋呀,载入总是超过30秒,基本可以放弃了。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4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60 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4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60 积分
刚玩没装材质的时候,机械和固态确实差别不大,固态就快个几秒。现在全4K材质打满,游戏破50个G,差别就很明显了,机械基本在25秒左右,SSD秒进,运动时帧数也比机械高,更没有卡屏和迟钝感。
主题帖子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7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6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7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6 积分
恐怕不仅仅是硬盘的问题吧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2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6 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2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6 积分
实力贴必须顶 觉得时间差不多是因为辐射4 SSD也载入太慢了 所以慢得让人没有时间概念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2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2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 积分
我用机械硬盘的时候载入要80多秒,搬进SSD以后只要48秒,多次实测。我的笔记本CPU没有那么高端,只有I7 4710HQ,所以SSD对于我来说对载入的影响是巨大的。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3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8 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3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8 积分
区别就是反正我是不会放机械硬盘里玩游戏的。
主题帖子积分
Dark Nemesis
游戏达人, 积分 21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23 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1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23 积分
SSD现在不贵了,即便是256GB。其次,游戏的载入时间确实与你当前所应加载的MOD数量有关,每添加一个mod,就要多一道门读取(差不多这个意思)
那当你用大型的MOD时,机械硬盘和SSD的读取速度显然你不会感觉有太大的区别,是的……因为大家都要共同的读取那么多的数据,只是SSD更有点
优势,而且只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能快过机械硬盘……
SSD目前的价格真的不贵了,我三星830——那会还要近500多元,然而现在这个价格已经可以轻松买个256GB的了。Intel的SSD?一直是那么贵吧,但其他
的牌子SSD也足够用了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5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5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 积分
ssd是快还没声音太好了。辐射4加载时,机械硬盘读盘那个声音真不是盖的。
主题帖子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7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4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7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4 积分
本帖最后由 swjpjj 于
22:42 编辑
现在已经很便宜啦~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7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7 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7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7 积分
亲,ssd和机械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还是没有,性能提升是很明显的,如果有自然知道,没有何必强求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2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2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 积分
我不说话,我就静静的在这儿看~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 积分
山胖子 发表于
ssd是快还没声音太好了。辐射4加载时,机械硬盘读盘那个声音真不是盖的。
那是机械硬盘读零碎文件是声音,很正常,不过确实好噪。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 积分
cairuxin 发表于
LZ你的机械硬盘没问题么?
我机械硬盘读条都是不到20秒差不多15秒左右(后来还是觉得好慢,换了120G的SSD, ...
我试把所有mod删除后,SSD 10秒搞定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 积分
liu405125 发表于
恐怕不仅仅是硬盘的问题吧
对,cpu也不行,i3卡成狗,打了mod后,必需i7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9 积分
ZizI 发表于
SSD肯定比机械要好...
我台式是机械.....笔记本有SSD.....
这点我好清楚,我意思是威刚SP 128g 基本读能到500M&&, 我这块才200M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5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5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真真假假 发表于
这点我好清楚,我意思是威刚SP 128g 基本读能到500M&&, 我这块才200M
既然你那么清楚...你还换个180M读取的SSD?? 这货是SSD??
我终于看到你的原因所在了~
本来你的硬盘配置就有问题!!&&完全不能怪机械硬盘...本来你配机的时候就出问题了!!
&西数绿盘2T&&&这货官方都写着 &绿盘是恒定5400转,只适用于仓库盘,不适用于系统盘。&
你本来就拿个5400转的硬盘...能怪谁??& &既然你清楚了...那你又造吗??&&7200转的机械硬盘跟你这所谓的SSD读取速度是一样一样的~!!
SSD不换读取450以上的...我还是建议用机械硬盘吧!! 选7200转的就好~
还有~我还是建议你检查下你的游戏材质和MOD吧~~我现在的机械硬盘读取速度起码比你的SSD快一半!! 可能没一半吧~~第一次载入15秒内绝对完成!!(3年多没重装过系统)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们都不应该讨论爱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