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大学生,当初为了买手机,接触了网贷,于是以贷养贷,现在不看负债的网贷app4万多,心好累,我该怎么上岸

目前已有: 454篇贴子,今日0篇,昨日11篇,会员1481人
大学生毕业两年仍在还“校园贷” 自称就像以贷养
蔡森说,毕业近两年来,每个月为了还贷款,“工资几乎没剩的”。最近他将手机上的网贷软件全部删除,“不敢去看了,收拾不了。从四川乐山某高校毕业将近两年的蔡森(化名)至今仍然深陷“校园贷”泥淖,4月17日,他 ...
蔡森说,毕业近两年来,每个月为了还贷款,“工资几乎没剩的”。最近他将手机上的网贷软件全部删除,“不敢去看了,收拾不了。&从四川乐山某高校毕业将近两年的蔡森(化名)至今仍然深陷“校园贷”泥淖,4月17日,他决定暂时“停用”贷款时登记的两个手机号,“受不了天天催,等攒够钱了再说。”&大学期间超前消费、创业失败以及虚荣心作祟……尽管背负的“校园贷”欠款本金仅有4万元左右,不至于像极端案例中“几千元滚成数十万元”那么夸张,但蔡森仍认为,自己就是“大学生身陷‘校园贷’”的一个典型: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毕业两年,一事无成。&根据央视4月19日报道,在23939个大学生调查样本中,对于“你了解‘校园贷’的相关金融和法律风险嘛?”问题,37%的大学生表示完全不知道,26%的大学生表示基本不知道,22%的大学生表示部分知道,仅有15%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了解。&专家建议,针对不良“校园贷”,高校应加强学生理财素养教育,把“校园贷”作为高风险项目加以预警。同时学生需增加维权意识,“如果学生因此受到暴力威胁,甚至被迫做出违法的事,完全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毕业两年仍没还清“校园贷”&4月18日,蔡森告诉澎湃新闻,大学时期初次接触“贷款”是在2013年,“买苹果手机,贷5000元,最后还了7000多。”再次贷款是为“创业”。“和两个朋友开餐厅送外卖,找借款平台借了4000元,最终没有经验,亏了。” 这次失败导致蔡森经济状况变得越来越差,尽管这次欠款由其父母帮忙“填平”,但他逐渐养成了依赖“校园贷”的习惯,最终越陷越深。&“2014年年底,在一个贷款平台上借了3000元钱,每个月还500多元,过了两个月还不上了,又在另一家贷款平台,借了2000元,想着往后几个月都用这笔钱来还账,但到了下个月,早花完了,于是再借,以贷养贷。”&雪球越滚越大,最终,蔡森同时在5家“校园贷”平台欠债,本金近4万元,利息“没算清过”。蔡森称,自己接触的“校园贷”,一般是借3000元,利息是一个月60元,年利率24%,“比较狠的是,有网贷平台借1000元,一个星期利息就60元,到期还不上,得给90元的续贷费。”同时,服务费、放贷费等明目另算,“到手的钱一般比借款金额少几百元”。&“钱还不上的时候,天天给我身边的人发信息,说我欠了1000元钱,一人凑10元,帮忙一起还。” 蔡森告诉澎湃新闻,申请贷款时,对方通常会让他提供手机号一定时间内的“通话单”,一旦出现钱没还上的情况,“就挨个儿给上面的电话号码发信息、打电话”。&“一些同事收到(催债信息)后来问,我也觉得很难堪,只能告诉他们‘发信息的是骗子,别管’。”蔡森称“催债者”最常用的方式“威胁、骚扰”,将贷款时所留的照片和个人信息发到贷款者亲友那里,甚至挂到网上。&央视“新闻1+1”4月19日报道,湖北恩施女生小周(化名)在武汉上学,因为购物时消费能力不足,找到某“校园贷”平台,接受了“裸条”式的高息贷款,每星期需要还200多元利息,但小周一个月的生活费才1000元,于是在借款方的介绍下,小周又找到别的借贷平台,借钱还债。“最终5000元左右的借款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滚到了26万余元。因还不上钱,小周的裸照也被贷款方发了出来。”&蔡森告诉澎湃新闻,毕业近两年来,每个月为了还贷款,“工资几乎没剩的”。最近他将手机上的网贷软件全部删除,“不敢去看了,收拾不了。不是贷款利息年利率不能超过36%么?他们也违规了,等我攒够钱了,该还的本金和利息会还,多的我不管。”&蔡森觉得自己就像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大风厂厂长蔡成功,“用贷款来还贷款,结果陷进去了”。“毕业两年,身边的同学事业有成,也有结婚的,而自己还在还债,活得太压抑。”蔡森承认自己没有财务方面的规划,沉溺于超前消费,“导致今天这种局面”。“现在但凡有学弟来打听某借款软件是否靠谱,我都直接说,你缺钱找家里要,‘校园贷’呢千万别碰。”&高校应加强理财素养教育&大学期间,与蔡森同寝室的5位同学,除两人外,其他人均有贷款。“这东西在学校很流行,我们也没有什么风险意识,最初就是觉得挺方便。”蔡森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工作处老师4月19日向澎湃新闻提供的该校“大学生‘校园贷’使用情况”显示:90%的大学生选择“校园贷”用于个人消费,购买手机、电脑等大件物品;女生主要用于购买衣服、化妆品等;极少数同学用于学业教育、创业。“同时不排除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借贷相关生活费。”&“高校需要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理财教育,把‘校园贷’作为高风险项目加以预警。”&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4月19日告诉澎湃新闻,“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要对自己的投资、借贷行为负责”,但必须认识到,一些学生“攀比消费意识”较重,又缺乏风险防控能力。&教育部2016年10月份发布的《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利用秋季开学一段时间,面向广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集中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专项教育工作,避免“病”急乱投“贷”。此前,教育部也有发文,鼓励高校开设相关课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老师介绍,该校先后开展主题教育活动50多个,“覆盖全校”。“专项整治工作主要包括加强引导、防范教育和贫困扶持三个方面。”另据中国教育报报道,长江大学为此专门开了财经素养课,给学生讲解“校园贷”知识及风险。&近日发生“女生因‘校园贷’欠债数十万烧炭自杀”的厦门华夏学院,此前也组建了一支“防患和规避网贷风险”校园学生督导队,对“校园贷”的清理整治进行专项督导。“那些人都很可怕的,他们贴小广告、发帖,渗透性非常强,我们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每次开班会都会跟同学说,不要接触这些东西(“校园贷”),反复沟通,包括发放书面材料,网站上做一些宣传。” 该校一名辅导员称。但这仍未阻止悲剧的发生。&“建议在校大学生申请任何渠道的贷款,都必须提交家长意见、学校意见,而非学生个体就可申请,这就避免学生被非法机构所骗,而家长和学校也可起到一定的监督和审查作用。”熊丙奇说。&律师:我很纳闷为什么没有学生维权&上海明庭律师事务所律师周铭4月19日告诉澎湃新闻,2016年年底引爆舆论的“校园贷裸条”事件,以及夸张的年利率令人震惊。他认为,诸如“裸条”这样的行为,明显违反了民法的最基本原则,以及公序良俗,通过这种方式“放贷”,“这个合同本身就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还有很多暴力催债行为,这些涉及违法,如果学生因此受到暴力威胁,甚至被迫做出违法的事,完全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据他介绍,法院在对约定的利息认定与处理中,年利率低于24%的,法院支持;在24%~36%的,法院处于中立地位,“(借贷方)给了别想要回,不给(放贷方)也别想要”;超过红线36%的,不论何种情形,一律不予支持。“‘校园贷’多是短期贷,比如一个星期、一个月,利息高低较为隐蔽,算年利率时会折算。”&周铭强调,在计算利息时,应该以实际到手的金额为准。“一些不良‘校园贷’,到手金额远低于借款金额,这是高利贷的惯用手法。” 对“校园贷裸条”、利率违规及暴力催债的报道很多,但周铭从未看到有学生为此维权。“《人民的名义》里大风厂的工人尚且知道打官司,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在我们看来放贷方明显违规、违法的行为,为什么没有人拿法律维权呢?”
说实话,芸芸众生里面,能够进入银行黑名单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自限额令出台,越来越多的平台进入P2P车贷行业,平台间的竞争也...
领投鸟母公司坤鹏科技旗下专注于消费金融业务的App“花无忧”在...
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监管风暴已经来临。4月25日下午,中共中...
扫码下载官方APP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客服在线微信:
资讯活动分享QQ:
网贷达人平台-致力于分享网贷平台信息,会员享受全程语音视频教学,欢迎您的加入哦~
Powered by  网贷的兴起是一把双刃剑,让许多有梦想的人不用再看银行脸色,更容易实现梦想,但也让许多没没自制力的人轻易的背负了超出自身收入的负债,慢慢的,走上了以贷养贷的道路  什么是以贷养贷?说白了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东墙塌了,西墙也没补起来。我把以贷养贷分为5重境界  第一重,无头苍蝇,到处乱撞  眼看着贷款就要到期了,而自己的收入又无法填上漏洞,就开始疯狂的找下款口子,是个口子就想试一试,资料填写不合理,回访电话不专业,申请被拒了一片,慌不择食,不管平台上不上征信,查不查征信  第二重,无处可借,寻找中介  前面瞎借一气,负债征信早就开了花,再不小心逾个期,自己操作更是难上加难,还款日又日渐毕竟,怎么办,只能寻找中介,找人帮你贷,外面广告打的好呀,什么无视一切,来就能下款,我看我也心动啊,但找人下款有个问题,找人干活是要给钱的呀,人家给你下款,你要付百分10左右的点位,下款20000,你就要支付2000,得,又白白的多借了百分之10,运气好的碰到一个后期收费的,运气不好碰到一个前期收费的,说这个行业就是这样,你小白不知道还就相信了,付了钱结局只有被拉黑,真是雪上加霜
楼主发言:29次 发图: | 更多
  第三重,贷无可贷,私人借贷  再牛逼的中介也有给你下不动款的时候,还款日又越逼越紧,及时小贷能下款,你都嫌他速度慢了,这时候,私人放贷似乎成了最“好”的选择,快速,高效,优点很多,优点多的让你能忘记他百分之30的周息!让你能忘记这笔巨款只能借一个星期
  第四重,负债累累,坐等逾期  以贷养贷,就是在滚雪球,滚过雪球的人都知道,滚的太大的时候是会碎裂的,逾期也是必然的结果。刚开始平台会给你打电话,告诉你逾期了,为了不影响征信快点还钱。然后再不还,告诉你的亲朋好友兄弟姐妹领导同学你欠钱不还,丢人不?还是不换?每天一万个电话打在你和你父母家人的手机上,轰炸你的手机,就是不还?银行可能会温柔点,给你寄来一纸诉讼。小贷和私人借贷就没这么温柔了,具体我我也不多说了,影响不好,企鹅,想知道更多可以加我
  第五重,被逼无奈,仓皇跑路  走到这一步的人,我不得不说很蠢,这能根本解决问题吗?你去戒赌吧寻找一下顺路的老哥,然后留下家人每天应对一波又一波上门催债的人?飞机坐不了,火车坐不了,坐个黑车再被宰,明明有很多方法解决却选择了逃避,除非是跑到山里当野人,在这个社会上行走,失了信誉将寸步难行
  找到我的人抱怨,感觉网申帮我没干什么事,就填了填资料,就能收高达15或者20的点位,感觉很不值,甚至感觉被骗了,但我可以告诉你,这就是学过和没学过的区别,也是有资源和没资源的区别,如果相同的口子给你,你可能就下不来,而网申可以,甚至你连这个口子能不能下都不知道,换个角度想,这一行赚钱是多么的简单  
  顶一个,让更多的人看到  
  顶一个
  骗子套路多  
  楼主我加你了,通过下!
  @天ya任我行我看行
17:25:00  楼主我加你了,通过下!  —————————————————  好  
  带我上岸,楼主好人
  可以说是网贷毁了我,但网贷也成就了我,看你怎么选择  
  自己顶一下  
  加加加加加
  @babilu
17:22:00  骗子套路多  —————————————————  自己没什么本事,还爱装大神提醒别人,厉害了  
  @济南阿宝
17:08:00  顶一个  —————————————————  谢谢  
  顶顶顶
  @我要养一窝兔子
18:35:00  顶顶顶  —————————————————  哈哈,可以,回去给加鸡腿  
  顶  
  以贷养贷不是办法 提高收入才是正道  
  麻烦朋友们点个赞,让更多负债的朋友看见  
  顶  
  强势  
  @瑾悦金融888
20:35:00  强势  —————————————————  哈哈  
  祝有缘人早日上岸  
  国足牛逼  
  以卡养卡,很多人估计有不少信用卡。。。  
  @爱的箴言2017
22:17:00  以卡养卡,很多人估计有不少信用卡。。。  —————————————————  能办下信用卡的人,资质都是不错的,收入也可观,利息相对较低,不像以贷养贷死的那么快,不我可以教三无人员怎么下卡,哈哈  
  早上好,老铁们  
  有金融方面的问题可以问我  
  老哥,我不是黑户怎么也下不了款?
  @大雪封心010
10:11:00  老哥,我不是黑户怎么也下不了款?  —————————————————  你问的巧了,我空间今天刚更新一篇日志,就是谈你这个问题的  
  顶  
  祝以贷养贷的人们早日上岸  
  加加加
  顶  
  犀利啊,老铁  
  没有那么多好人的 大家注意骗子
  @hb22sz
23:14:00  没有那么多好人的 大家注意骗子  —————————————————  哦,骗子死全家  
  顶  
  以带养带是加了顶级杠杆,是收益最大的方法,现在基本都是千万富豪了,就不劳楼主瞎鸡巴操心
  顶  
  顶  
  顶  
  顶  
  666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顶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已成为“世外桃源”。
迄今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将全线贯通。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闵芳萍说,她儿子张晓峰每次都是通过微信转账给陈某
  湘潭在线6月30日讯(记者李蓓夏冰)“已经有很多人被骗了,我希望能让大家引起重视,共同打击这些骗子。”近日,闵芳萍(化名)找到湘潭在线记者,讲述了她的烦心事。她正在读大二的儿子被一名网友诱导在12个网络贷款平台贷款,贷来的钱被那名网友骗走,她儿子因此背上了约5万元的债务。闵芳萍对这些网络贷款平台表示质疑:他们根本不考虑贷款人的还贷能力。目前,警方已立案调查。
  网络交友找到“发财门路”
  湘潭伢子张晓峰(化名)是长沙某高校大二的一名学生。半年前,他通过网络游戏认识了网友陈某。在多次聊天中,陈某不断暗示张晓峰很穷,挖苦其过得不好等,刺激张晓峰想发财的欲望。
  陈某告诉张晓峰,有一个发财的机会摆在面前:向网络贷款平台贷款,贷来的钱交给他运营周转,周转所得不仅可以冲掉利息还可以赚钱。陈某还说,这些事情都不需要张晓峰操心,他会办好所有的手续,只需要张晓峰拿着身份证录制一个“点头”的视频就可以了。
  听了陈某诱人的赚钱之道后,张晓峰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贷款需要自己去还。不费力气就可以赚到钱?看似是个不错的生财之道,张晓峰听从了陈某的建议,3月20日在陈某的操作下贷了一笔500元的款项。随后,张晓峰又先后在蚂蚁借呗、花无缺、名校贷、人人分期、花儿朵朵、借贷宝、分期乐等12个不同的平台贷款,最多的1万元,少的几百元不等。
  还款逼近不得已交待实情
  随着还款日期的到来,没有经济来源的张晓峰开始拆东墙补西墙,贷款还另一笔贷款的利息。后来实在支撑不下去,张晓峰只得将贷款一事告诉了父母。
  知道此事后的闵芳萍又急又气,马上去查所有的贷款。闵芳萍发现,张晓峰一共贷了39000余元,不包括以分期付款方式买的苹果手机和摩托车。仔细一算,这些平台贷款的年利率都不低。贷款多数是5月份办理的,过去月余,本金和利息加起来近5万元。
  心急如焚的闵芳萍赶紧去长沙报警,从警察口中得知,像儿子这样被骗的人还不少。
  贷来的钱给了别人如今自己承担本和利
  6月下旬,闵芳萍找到湘潭在线记者,讲述了事件经过。闵芳萍说,每次贷款到手,张晓峰就会通过微信把大部分的钱转给陈某,假如贷了1万元,就转9000元。而张晓峰根本没有见过陈某,连陈某的名字、籍贯、身份证、手机号等信息都不知晓。“现在那个人说投资失败,没有钱了,也不太搭理我儿子。”担心打草惊蛇,闵芳萍要求儿子先不要惊动陈某。
  闵芳萍还说,陈某曾让儿子去做两件让她至今后怕的事情。一是要张晓峰去发展自己的同学来贷款,并承诺贷来的钱可以分一点给他。二是把长沙本地借高利贷的地址和电话给了张晓峰,要张晓峰去贷款。张晓峰表示,他并没有按陈某说的去发展同学贷款,本地高利贷倒是去了,但没有借钱。
  “这些贷款平台给别人贷款时根本不考虑贷款人的还贷能力。我儿子没有社会经验,被别人骗了还蒙在鼓里。而且他现在已经习惯了大手大脚地过日子,也学会了贷款,我担心他今后还会瞒着我们自己去贷款。” 闵芳萍忧心忡忡,找到陈某如大海捞针,而儿子被带上了这条路以后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网贷公司良莠不齐监管存在盲区
  6月30日,记者联系到湘潭市政府金融办金融稳定科科长文治军。文治军介绍,目前的网贷公司良莠不齐,很多是不正规的公司。他们利用网贷平台,借着国家政策的东风,打着正规合法的幌子,从事一些非法的借贷行为。
  文治军表示,正规的公司应向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贷款人可以通过查看相关证件明确其经营范围,如果超范围经营,则属于违法行为。
  “目前国家在这一方面确实还存在一些监管盲区,没有明确具体监管部门。”文治军说,当前国家正在推进互联网金融的管理,湖南省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办法。文治军建议,大学生如有需要最好通过正规的银行去贷款。
  目前,警方已经立案调查。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东方网成立于2000年,是全国重点新闻网站,上海市主流媒体...
207006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正文
毕业两年仍在还“校园贷”,自称就像以贷养贷的蔡成功
  从四川乐山某高校毕业将近两年的蔡森(化名)至今仍然深陷“校园贷”泥淖,4月17日,他决定暂时“停用”贷款时登记的两个手机号,“受不了天天催,等攒够钱了再说。”
  大学期间超前消费、创业失败以及虚荣心作祟……尽管背负的“校园贷”欠款本金仅有4万元左右,不至于像极端案例中“几千元滚成数十万元”那么夸张,但蔡森仍认为,自己就是“大学生身陷‘校园贷’”的一个典型: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毕业两年,一事无成。
  根据央视4月19日报道,在23939个大学生调查样本中,对于“你了解‘校园贷’的相关金融和法律风险嘛?”问题,37%的大学生表示完全不知道,26%的大学生表示基本不知道,22%的大学生表示部分知道,仅有15%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了解。
  专家建议,针对不良“校园贷”,高校应加强学生理财素养教育,把“校园贷”作为高风险项目加以预警。同时学生需增加维权意识,“如果学生因此受到暴力威胁,甚至被迫做出违法的事,完全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毕业两年仍没还清“校园贷”
  4月18日,蔡森告诉澎湃新闻,大学时期初次接触“贷款”是在2013年,“买苹果手机,贷5000元,最后还了7000多。”再次贷款是为“创业”。“和两个朋友开餐厅送外卖,找借款平台借了4000元,最终没有经验,亏了。” 这次失败导致蔡森经济状况变得越来越差,尽管这次欠款由其父母帮忙“填平”,但他逐渐养成了依赖“校园贷”的习惯,最终越陷越深。
  “2014年年底,在一个贷款平台上借了3000元钱,每个月还500多元,过了两个月还不上了,又在另一家贷款平台,借了2000元,想着往后几个月都用这笔钱来还账,但到了下个月,早花完了,于是再借,以贷养贷。”
  雪球越滚越大,最终,蔡森同时在5家“校园贷”平台欠债,本金近4万元,利息“没算清过”。蔡森称,自己接触的“校园贷”,一般是借3000元,利息是一个月60元,年利率24%,“比较狠的是,有网贷平台借1000元,一个星期利息就60元,到期还不上,得给90元的续贷费。”同时,服务费、放贷费等明目另算,“到手的钱一般比借款金额少几百元”。
责任编辑:崔宁宁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视负债的20种网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