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子反应炉之间多大距离时表现为斥力

导读:第四节核力与结合能,能够使核子克服库仑斥力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4.结合能与质量亏损,(1)结合能:把原子核拆散为独立的核子,______能量或核力把核子结合在一起______的能量,(2)平均结合能:结合能与________之比称为平均结合能.平均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________,2.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存在很大的万有引力C.核子间存在着强大的核力D.核子第四节 核力与结合能
1.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核力,核力具有以下特点: (1)核力是一种______的作用力,能够使核子克服库仑斥力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核力是________,在约0.5×10-15 m~2×10-15 m的距离内主要表现为引力,大于2×10-15 m核力迅速减小到零. 2.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称为________,排在周期表比较靠后的元素对应的原子核叫________,排在比较靠前的叫________. 3.自然界中较____的原子核,质子数与中子数大致相等,但对于较____的原子核,中子数大于质子数,越重的元素,两者相差就越多. 4.结合能与质量亏损 (1)结合能:把原子核拆散为独立的核子,需要克服强大的核力做功,______能量或核力把核子结合在一起______的能量,称为原子核的________. (2)平均结合能:结合能与________之比称为平均结合能.平均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________,原子核________. (3)质量亏损 ①质量亏损:核反应前与反应后的总质量之差称为________. ②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________. ③核能的计算:ΔE=________,其中Δm是质量亏损.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 核力 1.(双选)对于核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力是弱相互作用,作用力很小 B.核力是强相互作用,是强力 C.核子之间的距离小于0.8×10-15 m时,核力表现为斥力,因此核子不会融合在一起 D.人们对核力的了解很清楚,特别是在小于0.8×10-15 m时核力的变化规律更清楚 2.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都伴随着巨大的能量变化,这是因为(
) A.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荷间存在很大的库仑力 B.核子具有质量且相距很近,存在很大的万有引力 C.核子间存在着强大的核力 D.核子间存在着复杂的电磁力 知识点二 结合能 3.下面关于结合能和平均结合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核子结合成原子核吸收的能量或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放出的能量称为结合能 B.平均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因此它的结合能也一定越大 C.重核与中等质量原子核相比较,重核的结合能和平均结合能都大 D.中等质量原子核的结合能和平均结合能均比轻核的要大 知识点三 质量亏损与质能方程 344.下面是一核反应方程21H+1H→2He+X,用c表示光速,则(
) A.X是质子,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质子质量乘以c2 B.X是中子,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中子质量乘以c2 C.X是质子,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氘核与氚核的质量和减去氦核与质子的质量和,再乘以c2 D.X是中子,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氘核与氚核的质量和减去氦核与中子的质量和,再乘以c2 5.关于质能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就是能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B.由E=mc2可知,能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可以用物体的质量作为它所蕴藏的能量的量度 C.核反应中发现的“质量亏损”是消失的质量转变成了能量 D.因在核反应中产生能量,有质能的转化,所以系统只有质量数守恒,系统的总能量和总质量并不守恒 【方法技巧练】 质量亏损与核能的计算方法 6.一个α粒子击中一个硼核(11 5B)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碳14,还放出0.75 MeV的能量,其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等于________k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7.一个铀核衰变为钍核时释放出一个α粒子,已知铀核的质量为3.853 131×10-25 kg,钍核的质量为3.786 567×10-25 kg,α粒子的质量为6.646 72×10-27 kg.在这个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等于________J.(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组成,这两个质子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库仑力和核力,则3种力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核力、万有引力、库仑力 B.万有引力、库仑力、核力 C.库仑力、核力、万有引力 D.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 2.(双选)关于核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力是电磁力的一种,是核子中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B.核力就是分子力,都属于短程力 C.只有相邻核子之间才存在核力的作用 D.核子间的距离大于0.8×10-15 m时核力表现力引力,距离小于0.8×10-15 m时核力表现为斥力,超过1.5×10-15 m时核力急剧下降几乎消失 3.下列关于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B.稳定的重原子核里,质子数比中子数多 C.原子核都是非常稳定的 D.由于核力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以及核力的饱和性,不可能无节制的增大原子核而仍稳定存在 4.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能结合成氘核,结合这一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一定要放出能量 B.核反应中放出的电磁波,可称之为X射线 C.发生这一反应的过程中,出现了质量亏损,因此核反应前后质量数不守恒 D.这一核反应的过程中,有质量转化为能量,因此总能量增加 5.对于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mc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E=mc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 B.根据ΔE=Δmc2可以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C.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出核能,表明此过程中出现了质量亏损 D.E=mc2中的E是发生的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36.一个氘核21H质量为m1,一个氚核1H质量为m2,它们结合成一个质量为34m3的氦核.核反应方程如下:21H+1H→2He+X.在这一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ΔE.已知光速为c,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X是质子 B.X是正电子 C.X的质量为m1+m2-m3 ΔED.X的质量为m1+m2-m3-c2 7.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氘核,同时辐射一个γ光子.已知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3A.核反应方程是1H+10n→1H+γ B.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Δm=m1+m2-m3 C.辐射出的γ光子的能量E=(m3-m1-m2)c2 D.γ光子的波长λ=h ?m1+m2-m3?c28.对结合能,平均结合能的认识,下列正确的是(
) 1A.除1H外一切原子核均具有结合能 B.自由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可能吸收能量 C.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D.平均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9.原来静止的原子核AZX,质量为m1,处在区域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经α衰变后变成质量为m2的原子核Y,α粒子的质量为m3,已测得α粒子的速度垂直磁场B,且动能为E0,假定原子核X衰变时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则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2 Z-2Z-2B.核Y与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2 A.核Y与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之比为C.此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m1-m2-m3 AE0D.此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 A-4题 号 答 案 1 2 3 4 5 6 7 8 9
10.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加速器实现的核反应,是用加速后动能为0.5 MeV的A4质子1生成两个动能均为8.9 MeV的2He.(1 MeV=1.6×10-13 J) 1H轰击静止的ZX,(1)上述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质量亏损为________kg. 11.已知氮核质量mN=14.007 53 u,氧核质量mO=17.004 54 u,氦核质量4117mHe=4.003 87 u,质子质量mH=1.008 15 u,试判断核反应14+He→+NO21H78是吸能反应还是放能反应?能量变化是多少?(1 u=931.5 MeV)
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教程攻略、考试资料、资格考试、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行业论文以及学年粤教版选修3-5 核力与结合能 作业等内容。本文共3页
相关内容搜索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成果展示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
【赢在课堂】2014年高中物理 19.5 核力与结合能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5
上传时间:
版本版别: |
类别主题: |
年级科目: |
所属地区:
上&&&&&&传:第二教育网
E&&&&&&&币:4
大&&&&&&小:12.32KB
    1.对于核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力是弱相互作用,作用力很小  B.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表现,是强力  C.核子之间的距离小于0.8 ×10-15m时,核力表现为斥力,因此核子不会融合在一起  D.人们对核力的了解很清楚,特别是在小于0.8×10-15m时核力的变化规律更清楚  答案:BC  解析: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它的作用范围在1.5×10-15m之内,核力比库仑力大得多。因此,选项B正确,A错误。核力在大于0.8×10-15 m时表现为吸引力,且随距离增大而减小;在距离小于0.8×10-15 m时,核力表现为斥力,因此核子不会融合在一起,所以选项C正确。人们对核力的了解还不是很清楚,这是科学家们奋力攻克的堡垒,故D项不正确。  2.下面关于结合能和比结合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子结合成原子核吸收的能量或原子核拆解成核子放出的能量称为结合能  B. 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因此它的结合能也越大  C.重核与中等质量的原子核相比较,重核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都大  D.中等质量的原子核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均比轻核的要大  答案:D金沙二中12级高一(2)班物理必修一整合资料班主;第三章相互作用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1力;⑴定义:在物理学中,人们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①力的图示:线段是按一定比例画出的,它的长短表示;②力的示意图:只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2重力;⑴定义:地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⑶方向:竖直向下(切记不是垂直向下!)3重心;⑴定义:一个物体
金沙二中12级高一(2)班物理必修一整合资料
班主任:王淞
日星期五 第三章 相互作用 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1 力 ⑴定义:在物理学中,人们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作力。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⑵矢量性:力是矢量,它不但有大小,还有方向。 ⑶表示方法: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①力的图示:线段是按一定比例画出的,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直线表示力的作用线。
②力的示意图:只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短不是按比例画出的,同样,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直线表示力的作用线。
2 重力 ⑴定义:地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⑵计算公式:G?mg ⑶方向:竖直向下(切记不是垂直向下!) 3 重心 ⑴定义: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⑵影响因素
①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跟形状和物体内质量的分布都有关。
6 4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⑴万有引力相互作用
从天体到宇宙范围的物理世界可称为宇观世界。在宇观世界的物质结构层次,起支配作用的是粒子之间的万有引力相互作用。万有引力常数G?6.67?10-11N?m2kg2
⑵电磁相互作用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这种相互作用称为电磁相互作用。一般地说,粒子间的电磁相互作用,是从微观原子结构到宏观凝聚态这样广大范围的物质结构中占支配地位的相互作用。静电常数k?9.0?109N?m2C2 ⑶强相互作用
原子核是由若干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而带正电的质子之间存在斥力,这种斥力比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得多,似乎质子与质子团聚在一起是不可能的。于是一定有一种未知的强大的相互作用存在,使得原子核紧密地保持在一起,这种相互作用称作强相互作用。核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又称核力。核力当核子间距离较小时为斥力,距离较大时为吸力,并且随距离的增大而很快衰减。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m,即原子核的大小。
⑷弱相互作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家发现,有些原子核能自发地放出射线,这种现象称为放射现象。后来发现,在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还有另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称为弱相互作用。作用范围也只有约10-15m,但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倍。
金沙二中12级高一(2)班物理必修一整合资料
班主任:王淞
日星期五 2 弹力 1 弹性形变和弹力 ⑴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叫做形变。 ⑵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⑶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⑷弹力
①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②产生条件: 物体相互接触;物体发生形变。
③方向:弹力的方向总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2 胡克定律 ⑴内容: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⑵表达式:F?kx. 3 摩擦力 摩擦力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两个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接触面粗糙; 接触处有弹力; 两物体有相对运动。 两个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定义 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产生条件(必要条件) 接触面粗糙; 接触处有弹力; 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仍保持相对静止)。 静摩擦力为被动力,与正压大小 力无关,满足0?F?Fmax
最大静摩擦力Fmax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有关 F??FN(?为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取决于接触面材料及粗糙程度,FN为正压力) 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方向 趋势的方向相反 【误区警示】 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⑴误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物体速度大小有关; m①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单位符号为N小由弹簧本身决定;
②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误区警示】 ;k的大⑵误认为物体所受正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
4 力的合成 1 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力。如下图: ⑴误认为两物体只要接触就存在弹力;⑵误认为杆的弹力方向一定沿杆方向;
金沙二中12级高一(2)班物理必修一整合资料
班主任:王淞
日星期五 ⑶分解方法:①按力产生的效果分解;②正交分解。 实例 分析 地面上物体受斜向上的拉力F,拉力F一方面使物体沿水平地面前进,另一方面向上提物体,因此拉力F可分解为水平向前的力F1和竖直向上的力F2. 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物体具有沿斜面下滑趋势的分力F1;二是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F2,F1=mgsin α,F2=mgcos α.
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而静止于斜面上时,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球压紧板的分力F1;二是使球压紧斜面的分力F2.F1=mgtan α,F2mg=. cos α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被悬线挂靠在竖直墙壁上,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球压紧竖直墙壁的分力F1;二是使球拉紧悬线的分力F2.F1=mgtan α,F2=mg cos αA、B两点位于同一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被AO、BO两线拉住,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物体拉紧AO线的分力F1;二是使物体拉紧BO线的分力mgF2.F1=F2= 2sin α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在物理学中,只研究物体怎样运动而不涉及运动与力的关系的理论,称作运动学;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论,称作动力学。
2 合力与分力
⑴定义: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共点力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⑵逻辑关系: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3 力的合成的运算法则 ⑴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坐平行四边形,这两条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⑵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
力的三角形定则
5 力的分解 1 力的分解 ⑴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的过程。 ⑵遵循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金沙二中12级高一(2)班物理必修一整合资料
班主任:王淞
日星期五 1 牛顿第一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个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5 牛顿第三定律 1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⑴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性质就叫做惯性。 3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4 惯性与质量 ⑴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K。 ⑵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学了牛顿第二定律就能清楚地了解了。
3 牛顿第二定律 1 牛顿第二定律 ⑴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⑵数学表达式:F?ma(F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4 力学单位制 1 基本量: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如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单位叫做基本单位(如米、千克、秒)。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如速度、加速度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2 国际单位制: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制订了一种国际通用的、 另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这个物体也施加了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总结为“三同、三异、三无关” ?同大小?1?三同??同时产生、变化、消失 ??同性质?反向?2???异体 ??不同效果?与物体的种类无关?3???与相互作用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与是否与另外物体相互作用无关2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1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2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1 平衡状态:如果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0. 9
金沙二中12级高一(2)班物理必修一整合资料
班主任:王淞
日星期五 2 超重和失重 ⑴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⑵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3 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有两个条件: 第一,物体是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即运动的初速度是0; 第二,运动过程中它只受重力的作用。
10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各类资格考试、专业论文、中学教育、必修一知识点B451等内容。 
 学考必修二B4 学考必修三B41/2 相关文档推荐 学考必修二B4 暂无评价 5页 ...() A、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 B、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 C、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  清镇市卫城中学2017届高一数学必修1重要知识点总结(最新B4版)_高一数学_数学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清镇市卫城中学 2017 届高一数学必修 1 重要知识点总结★★吴...  生物必修一前4章知识点总结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 ...鉴定蛋白质的注意事项:先 A 1 ml,摇匀;后 B4 滴,摇匀 A 液:0.1g/ml 的...  2017届高一数学必修4重要知识点总结(最新B4版)_数学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清镇...★★清镇市卫城中学 2017 届高一数学必修 1 重要知识点总结 ★★吴忠岭编★...  最新精品必修一全套学案(好)b4版_高一政史地_政史...但 【知识补充】 一、常见的经纬网: 侧视图上的...(3)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一个___,即 365 ...  2017届高一数学必修4重要知识点总结(最新B4版)_数学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高一数学必修 4 重要知识点总结学校: 班级:第一章 三角函数转形成的角; ?正角:按...  B4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3复习提纲 概括性强很不错概括性强很不错隐藏&& 地理必修 I 复习提纲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  新课程高中地理会考复习 必修一 复习缇纲(B4版) 这是我个人的劳动成果,绝对不...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必修 1 地理必修一 复习提纲 必修 ...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2013人教版选修(3-5)《核力与结合能》ppt课件1.ppt.ppt
文档介绍:
§19.5
核力与结合能人教版选修 3—5 一、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一、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①20世纪初,人们知道自然界存在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和电电磁力磁力这两种基本相互作用,你能算出相同的距离上,两质子间的电磁力是万有引力的多少倍? 电磁力是万有引力的多少倍? 质子间的电磁力是万有引力的 10 35倍②是什么作用使是什么作用使质子质子在原子核内在原子核内共存? 共存? 这种作用力有哪些特点?人们对这种相互作用的认识还有哪些有待完善? 原子核中的质子要靠自身的万有引力来抗衡相互间的库仑力是不可能的。猜想: 有第三种力--核力,是核力把核子紧紧地束缚在核内,形成稳定的原子核。一、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②是什么作用使质子在原子核内共存? 是什么作用使质子在原子核内共存? 这种作用这种作用力有哪些特点? 力有哪些特点? 人们对这种相互作用的认识还有哪些有待完善? 2. 核力是短程力。约在 10 -15m 量级时起作用,距离大于 0.8 ×10 -15m 时为引力,
距离为 10×10 -15m 时核力几乎消失,距离小于 0.8 ×10 -15m时为斥力,因此核子不会融合在一起。 1. 核力是四种相互作用中的强相互作用(强力) 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尺度内,核力比库仑力大得多。 3.核力具有饱和性。每个核子只跟相邻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 这种性质称之为核力的饱和性。特点4. 核力具有电荷无关性。对给定的相对运动状态,核力与核子电荷无关。(见书本 P79 图) ②是什么作用使质子在原子核内共存?这种作用是什么作用使质子在原子核内共存?这种作用力有哪些特点? 力有哪些特点? 人们对这种相互作用的认识还有人们对这种相互作用的认识还有哪些有待完善? 哪些有待完善? 小于 0.8 ×10 -15m时核力的变化规律还不清楚。一、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③③第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就是弱相互作用,它第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就是弱相互作用,它有何有何作用?有何特点? 作用?有何特点? 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发生β衰变的原因, 即引起中子→质子转变的原因。弱相互作用也是短程力,其力程比强力更短,为 10 -8m,作用强度比电磁力弱。 1.万有引力: 引力主要在宏观和宇宙尺度上“独领风骚”。是引力使行星绕恒星转动,并且联系着星系团,决定了宇宙的现状和未来。四种相互作用 3.强相互作用: 在原子核内,强力将核子束缚在一起。 2.电磁力: 在原子核外,电磁力使电子结合成分子,使分子结合成液体与固体。电磁力和万有引力都是“长程力”,即它们可以作用到无限远的距离,当然距离越远,力就越小 4.弱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是引起原子核β衰变的原因, 即引起中子-质子转变的原因。弱相互作用也是短程力, 其力程比强力更短,为 10 - 18m,作用强度则比电磁力小。物理学有一条理论:叫做简单才是美。能否将这四条理论统一起来呢? 一、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一、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典例探究例1(A级) .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核反应与化学反应的相同和不同之处(1)它们分别涉及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哪一种? (2)每种反应分别改变了或重新安排了什么? 二、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比例①①稳定的稳定的轻核轻核(原子序数小于(原子序数小于 20 20)的)的质子数和中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子数有何特点?你能分析其中的?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原因吗? 吗? 轻核(原子序数小于 20)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大致相等;对轻核而言, 核子数量相对较小,核子间距处于核力作用范围之内,由于核力远大于电磁力,即使质子和中子成对出现,强大的核力也可以将核子紧紧地束缚在原子核的范围之内, 形成稳定的原子核。②②稳定的稳定的重核重核(原子序数大于(原子序数大于 20 20)的)的质子数和中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子数有何特点?你能分析其中的?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原因吗? 吗? 二、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比例重核(原子序数大于 20)的质子数小于中子数;对于重核而言, 核子数量大,核子间距也大,由于核力的饱和性,核力会因为核子间距的变大而大幅度减小,甚至小于电磁力。如果质子和中子再成对出现,原子核不稳定;如果只增加中子,由于中子之间不存在库仑力, 但有相互吸引的核力,所以有助于维系原子核的稳定,所以重核内中子数会明显大于质子数。二、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比例不能;由于核力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 以及核力的饱和性,如果我们我们继续增大原子核,一些核子间的距离会大到其间根本没有核力的作用,这时即使再增加中子,形成的核也一定是不稳定的。③③若不断若不断增大增大原子核的原子核的中子数中子数,能不断,能不断增大原子增大原子核吗核吗?为什么? ?为什么? 三、结合能①①将一个质子和中子结合在一起,会产生什么现将一个质子和中子结合在一起,会产生什么现象?若要把它们分开,需要什么条件? 象?若要把它们分开,需要什么条件? 宏观模型: 相距很远的两个物体,由于万有引力而相互接近,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引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最后撞在一起,动能变成它们的内能散失掉了。两个物体为了结合而付出了代价--失去了一些能量,如果要把它们分开,还要重新赋予它们这份能量。微观模型: 原子核是核子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要把它们分开,也需要能量,这就是原子核的结合能。类比分析: 要使基态氢原子电离,也就是要从氢原子中把电子剥离, 需要通过碰撞、施加电场、赋予光子等某种途径让它得到 13.6eV
的能量。这个能量实际上就是电子与氢原子核的结合能,不过通常把它叫做氢原子的电离能,而结合能一词只用在原子核中1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辐射4核子世界dlc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