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医挂号五百元的专家预约挂号

父亲骑车千里, 带儿子进城看病, 五十元挂号费, 号贩子卖他五百元|男人|陈三|儿子_新浪网
父亲骑车千里, 带儿子进城看病, 五十元挂号费, 号贩子卖他五百元
父亲骑车千里, 带儿子进城看病, 五十元挂号费, 号贩子卖他五百元
天还没亮,“号贩子”陈三就赶到了医院。医院的挂号窗口前已经排了几个人,都是和陈三一伙的,只等窗口一开,几个人一拥而上,就把专家号全包圆儿了。剩下的时间,陈三若无其事地在门诊大厅里转悠,瞅准那些没挂到号的病人,一转手用几倍的高价把号卖出去。今天的“生意”很顺利,没多大工夫,陈三手里只剩下最后一张专家号。他心想:嘿嘿,这最后一笔,可要狠狠地宰上一刀。这时,一个中年男人急匆匆走进了门诊大厅,怀里还抱着个小男孩。看他们风尘仆仆的样子,显然是从外地赶来的。那孩子病得很严重,背向后弓,胸廓却向前突,好像一个漏斗似的,腰都直不起来。陈三扫了一眼,心想:都病成这样了,多半是冲着最有名的专家大夫来的。他凑上去一打听,果然,这男人要挂骨科张教授的号。得知号已经挂满了,男人顿时一脸茫然。陈三趁机问道:“我有张教授的号,要不要?”男人大喜,说:“要,要,好人啊,又遇到好人了!”说着掏出五十块钱。陈三狡黠地摇摇头,慢吞吞地说:“再加一个零。”“五百……一个号?”男人吃了一惊,这才明白陈三是干什么的,他狠狠地摇了摇头。陈三笑了,没再多说什么,站在一旁冷眼观看。只见中年男人把孩子放在椅子上,就要去窗口询问。那小孩一把拉住他,从怀里掏出一沓折好的信纸,塞进男人的上衣内侧口袋里,说:“爸,拿上介绍信!”男人用手重重地压了压口袋,说:“放心!有了介绍信,张教授一定能治好你的病。”陈三感到很奇怪:这对父子看上去挺落魄的,居然认识张教授,还有什么介绍信?男人来到挂号窗口前,希望有人来退号。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眼看上午门诊的时间过去了一大半,还是没有等到号,男人不禁愧疚地扭头看了看儿子。陈三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他见火候差不多了,又凑上去问:“大哥,这孩子的病是先天的吧?张教授可是这方面的权威,治好了不少人,比你儿子严重的有的是。”男人明白陈三的意图,又生气又无奈地说:“我真的没有钱。给孩子看病已经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这次来的钱都是大伙儿帮忙凑的,还要留着做手术呢。”陈三听了,又装出一副仗义的样子,说把价格“降”到三百元。男人瞪着他,气得怔了半天才说:“本来一个号才五十元,你加了六倍,还说是‘降价’?心真是黑透了,这病我们不看了!”说着,他俯身背起孩子向门外走。陈三知道男人的心思,冷笑道:“你明天来,我在这儿;后天来,我还在。我在挂号处有熟人,我说让你挂不到,你就挂不到。”男人呆了,不知这话是真是假。陈三左手把号在男人眼前晃了晃,右手伸出去做了个收钱的手势。男人犹豫了一下,慢慢把手探到怀里,正要掏钱,碰到一样东西,突然又收了回来,一转身,背着儿子径直朝骨科走去。孩子问:“爸,你挂到号了吗?”男人说:“放心,咱有介绍信,一定能见到张教授。”陈三急了,没想到这人这么倔。如果他那封介绍信真的灵验,自己岂不是白白跟他耗了几个小时?陈三紧跟着这对父子,价格从“三百”一直喊到“一百五”,男人只是充耳不闻。到了骨科,男人背着儿子就往里面闯,被护士长一把揪住:“挂号了吗?”男人横了陈三一眼,说:“没挂到,”又央求道,“您给我们加个号吧,您看……”说着,他侧过身,给护士长看背上的男孩,“小孩九岁了,因为这个病,到现在还没进过学校的门,这辈子不能就这么毁了。我们这趟来,骑三轮车走了一千多里地呢,您就通融一下吧!”护士长虽然同情,但也很为难,说:“可医院有医院的规矩,没挂号不能看病。您看看这里的病人,来看专家门诊的,哪个不是重病号啊?”男人听了这话,一时没了主意。这时,背上的孩子开口了:“爸,咱有介绍信,您给阿姨看看!”此言一出,在场候诊的病人都警觉起来:介绍信?难道他们是关系户?到大医院排队看病本来就是麻烦事,最反感有人托关系加塞儿了。男人这时也很尴尬,他没料到儿子会童言无忌嚷嚷出来。护士长犹豫了一下,众目睽睽之下她挺为难,就说:“信呢?我看看。”男人看看儿子,迟疑地从内侧口袋里掏出信,那信已经给捂得热热的了。护士长打开看了半天,困惑地说:“这得让张教授自己看。但是,你们还是得先挂号,这么多病人都等着呢,我不能给你们走后门。”陈三一听来了精神,故意在男人眼前晃来晃去。男人无可奈何,咬着牙一张一张往外掏孩子的救命钱。护士长看了看男人,又看了看陈三,一下明白了。她一把拦住了男人,又指着墙上的挂钟,对陈三说:“再过半小时,上午的门诊时间就结束了,你这号怕是要‘砸’在手里了吧?”一听这话,男人赶紧又把钱紧紧攥在手里。陈三看着秒针滴答滴答地走,五脏六腑都跟着疼了起来:现在重新寻找买家怕是来不及了,千万别亏了本。想到这里,他一拍大腿,说:“我好人做到底,八十块钱给你了。”男人怕他反悔,立刻掏钱买了号。这笔生意白耽误了一上午,没赚到多少钱。陈三心里有些恼怒,他也不着急走,躲到一个角落里探头朝骨科这边瞧,脸上带着坏笑。看完的病人一个一个地离开了,那对父子是最后一个就诊的。过了一会儿,诊室里突然传出惊呼声,男人冲了出来,后面还跟着张教授。“信呢?我的信呢?”男人焦急地问护士长,“看见我的介绍信了吗?”护士长说:“刚才我看完以后,明明还给你了,你是不是没收好,掉在地上了?”说着,两人弯着腰里里外外地找起来。陈三在一边看着,差点笑出声来,心里的怨气一扫而光。原来,刚才护士长把信还给男人时,男人往兜里一揣,结果一大意没揣进去,落在地上了。陈三眼尖,趁没人注意捡了起来。张教授见男人急得满头大汗,就问护士长:“信上怎么说?”护士长摇头道:“我没看懂,上面有好多的人名。”两人一齐看向中年男人,只见他低着头,一言不发,张教授便安慰道:“没关系,慢慢说,记不住内容也不要紧,告诉我信是谁写的?”男人支吾了半天,突然说:“其实那根本不是介绍信,我们住在小地方的人,哪里认识张教授?”男人又叹了口气,终于交了底:原来,他听人说省城医院有个张教授,能治孩子的病,就七拼八凑了一笔钱,骑着三轮车带孩子上了路。那时候,天已经很冷了,路又远,男人怕孩子吃不了苦,就骗他说有封介绍信,张教授看了一定会答应做手术的。孩子真的相信了,一路把信捂在怀里,再苦都咬牙挺着。说到这里,男人激动起来:“那可是护身符啊!要是没有它,我们怕是还在路上呢,也不知道能不能到这里。”这话是怎么说呢?张教授和护士长面面相觑,陈三也忍不住打开信纸,上面果然写了很多人名,名字后面还记着一些字。陈三一边看,一边竖着耳朵听那男人解释:“上路前,隔壁老赵帮了五百,李叔给了二百……骑到黄村时,车坏了,一位刘大哥帮忙换了轮子……到桐县后,赶上入冬第一场大雪,一位曾大姐用卡车捎了我们好长一段路……每一次遇到困难了,总有好心人帮我们一把,于是这名单就越记越长,是这些好心人一路把我们送到这里的!”男人顿了顿又说:“刚才,张教授说要帮我们减免手术费,我刚想掏出信纸记下来,就发现信不见了。噢,还有,多亏了护士长帮我说话,不然我就让那黑心肠的号贩子给坑了!”听到这里,陈三的心突然一激灵,手里捏着信,就像捏了块烧红的铁板。趁着没人注意,他把信放在候诊室的椅子上,悄悄地走了出去。没走多远,身后传来男人惊喜的声音:“原来信在这呢,又不知是哪个好心人捡到了放在这里的。”陈三听了,羞得一溜烟逃掉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100元挂号费炒到500元 号贩子用什么“药”来治
  100元的挂号费炒到500元,组建微信群互通号源
  《法制周报》记者多次进入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湘雅二医院蹲守暗访——
  号贩子,用什么“药”来治
  湖南中医附一医院为解决挂号难,想出了很多办法。
  近日,长沙市民陈女士致电本报新闻热线7报料称:她在长沙一家三甲医院排队挂号,有手持户口簿的号贩子前来搭讪倒号。陈女士疑惑:“我挂不到的号,难道号贩子能挂到?这背后是否有猫腻?”
  在湖南的三甲医院,是否存在号贩子倒号现象?连日来,《法制周报》记者多次进入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湘雅二医院蹲守暗访。
  暗访:号贩子随口开价,直接发名片拉业务
  3月25日上午9时许,湖南省中医药大学附一医院门诊大厅挂号窗口。不长的队伍秩序井然。队伍边有两名保安巡查,看起来并无号贩子的踪迹。
  而在大厅门口,一名头发斑白、身材矮小的中年妇女,正与一名牵着孩子的女士商谈价格,疑似倒号。
  记者佯装需要挂号,询问该妇女是否有张涤医师当日的号源,以及价格。
  “380块,不能再少。”中年妇女小心地展示一张小纸片,上有看诊日期、领取号源时间、张涤的名字等字样,并称当天就可以求诊。记者从医院门诊办了解到,张涤的挂号费为100元。
  记者询问,挂号人与求诊人证件名字不一,是否会影响看诊。该妇女打包票说,绝对不会有问题。随后她转身向另一名求号的患儿家长开出了500元的价格。
  为进一步了解倒号现象,3月28日上午8时许,记者再次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一医院。
  记者拨打号贩子留下的电话,表示要买张涤医师的号源。一名中年妇女约定在该院住院部门口见面。
  电话约定见面地点后,本报另一名暗访记者马上来到了住院部门口蹲守。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暗访记者来到住院部门口后,见到一名红衣中年妇女也随即到来并与医院保安进行交谈。红衣中年妇女有说有笑,看起来与保安并不陌生。记者拍下了两人交谈的画面。
  待拨打号贩子电话的记者到来后确认:红衣中年妇女就是号贩子。
  红衣中年妇女向记者展示了一张7时55分取得的号源,并开出了500元的价格,“不要就算了,今天的号已经抢光了。”记者以需要考虑为由离开。
  与此同时,本报第二路记者来到位于长沙市人民中路的湘雅二医院的挂号大厅。记者拿着手机,在门诊厅进进出出打了好几趟电话。“阿姨,您要的专家号没有挂到,怎么办?噢,您别急,我再给您想想办法。”
  正当记者“焦虑万分”时,一名约摸40岁的男子走过来,说道:“现在,这种大医院,专家号可难挂了。我也给亲戚挂号呢。你是哪里人?”
  闲聊5分钟,男子从右边口袋摸出一沓诊疗卡,约有30来张,“这都是别人托我给挂号的。你现在把诊疗卡给我。不论谁的号,我都能挂上。”男子说。
  “怎么收费?”
  “100元,不议价,包你挂上。”男子胸有成竹地说。“下周一上午,让你亲戚给我打电话。”说完,该男子神神秘秘地给记者塞了一张名片。
  名片显示,该男子姓曾。名片上面印有所谓的“健康服务热线”,服务项目备注为:代办挂号服务,代办检查提前,代办应急床位,CD、B超、彩超、核磁共振、各项检查优先。
[责任编辑:
Copyright (C) 2000 - 201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版权所有 新华网500元以上的药最多降75元没问题
10年前国家出台文件,超过500元的药品加价不超过75元,不存在比例加成
日  来源:生活日报
  1日凌晨,记者在山大二院打出的收费票据中还有“挂号费”一项;当天下午再次体验,发现挂号费已经没有了。 记者 董昊骞 摄
  □记者 董昊骞  自6月1日零时起,我省33家驻济省部属公立医院和国有企业、行业、部队医院与济南市一起,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改革首日,患者感受如何?医院各项工作是否已经做到位?1日,记者走访多家医院发现,500元以下的药品,都在原价基础上便宜了15%。而500元以上的药大都只降了75元。对此,省城一位三甲医院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国家规定,超过500元的药品最高加价75元。  进行过内脏移植手术的盛先生,由于术后需要终身服用抗排斥药物,吗替麦考酚酯胶囊便成了他无法“摆脱”的枷锁。以往,如果在医院拿吗替麦考酚酯胶囊治疗抗排斥反应,每盒就要花费掉666.6元,听说6月1日起药品普遍下降15%,盛先生颇为高兴,这意味着每盒药囊的价格降到了566.6元,相当于每盒减少了100块钱。  然而,拿药时却发现每盒仅下降了75元,万般不解的盛先生找到医院才了解到,由于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在此次医改降价前每盒价格超过了500元,因而此次只能下调75元。“不是说医改后医院药品零加成,普降15%吗?那为什么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我要买的药只降了75元,下降比例仅为11.25%?”  就盛先生的疑惑,1日记者咨询了数家参与此次医改的省属医院才知道,500元以下的药品,都在原价基础上便宜了15%。而500元以上的药大都只降了75元。以甲磺酸伊马替尼片为例,由瑞士生产的该种药物每盒价格为12200.79元,如果按照15%比例下调售价,则降价后应该变成10370元,然而实际上,其调价后为12125.79元,相当于下调了0.615%。  盛先生不禁疑惑,越是价格昂贵的药品越是下降得少,“这还是真正惠民吗?为什么医院要实行这样的政策?”  “这是因为国家规定,超过500元的药品最高加价75元。”省城一位三甲医院工作人员说。6月1日,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发改委在2006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里规定: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销售药品,以实际购进价为基础,顺加不超过15%的加价率作价,在加价率基础上的加成收入为药品加成。在具体执行中,各地制定了明确细则,部分省市要求医院售药以500元为线:单价为500元以下的药品加成15%;单价超过500元的只加价75元。  山东省有无此细则?当日16时许,记者拨通了山东省卫计委电话,其工作人员表示相关负责人正在出差,无法接受采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生活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生活日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美国来的专家,挂号费500元这样的门诊,你看不看_网易新闻
美国来的专家,挂号费500元这样的门诊,你看不看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昨天下午,宁波市第一医院国际医疗保健中心二楼的一间病房里,在翻译人员的帮助下,一位高鼻梁的“洋医生”耐心地与一位糖尿病患者聊关于胰岛素泵的使用情况。
这位“洋医生”叫Clark教授,是美国著名内分泌专家、医学博士,曾担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目前,他是宁波市第一医院“中—美糖尿病中心”宁波分中心美方医疗总监。
半个月前,Clark教授将来宁波坐诊5天的消息传出,尽管挂号费高达500元,每天5人的名额还是眨眼间就被预约一空。一位抢到名额的患者说,半天时间只接待5位患者,沟通会比较细致,这钱花得还是值的。
钱江晚报记者来到第一医院时,Clark教授正在为一位80多岁的患者诊治。患者蔡老伯患糖尿病30多年,目前正在使用胰岛素泵。
Clark教授说,蔡老伯胰岛素吸收的情况不是很理想,主要和使用方式有关。他建议,将更换胰岛素泵的周期由原来的5天改为3天,并反复强调,要蔡老伯多到医院学习关于血糖及胰岛素泵使用的知识。
本报通讯员 俞水白 本报记者 李竹青
作者:李竹青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名医多点执业调查:坐诊公立3000元黄牛号有人抢 私立500元敞开挂号乏人问
医改进入深水区后,推进多点执业的呼声一直不断。在中央政策不断完善,地方落实细则不断推出的情况下,实际的成效究竟如何?
◎每经记者 周程程
全国两会将至,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医疗话题预计又将成为热点。
医改进入深水区后,推进多点执业的呼声一直不断。在中央政策不断完善,地方落实细则不断推出的情况下,实际的成效究竟如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地方&多点执业&医师数据时发现,尽管多地的试点已实行多年,但现有的&多点执业&医师人数占总医生比例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影响&多点执业&推进的原因,除现有的医疗体制问题及医生精力有限的个人原因外,一些先走出去&多点执业&的医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使得其他医生开始慎重地考虑进行&多点执业&的时机。
一位上海三甲医院医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个公立医院的医生,他的专家号在医院里被票贩子以3000元的价格倒卖也有许多人愿意买,但当他到私立医院执业,将挂号敞开并定价为500元,但是却没有那么多的病人。
&走出去&之难:北京多点执业注册仅1/10
事实上,早在2009年,原卫生部发布《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始推动多点执业。当年,广东16家医院成为了试点单位,截至2014年的数据显示,广东有医生21.7万人,办理多点执业注册的医师仅4000多名。
同样,其他地区的数据也不理想。如,河南的&多点执业&政策已经实行4年多,今年1月,河南省卫计委统计数据显示,河南注册执业医师数共159043人,注册多点执业医师数共288人。
此外,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的北京,自2011年启动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但近期的数据显示,目前北京执业医师有8万多名,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市医师多点执业注册数累计为8000多人。
这意味着,目前北京多点执业注册数为现有执业医师的十分之一,不过与全国相比,推进的效果相对较好。但此前医客有调查显示,77%的医生希望抛弃仅为一家医院工作的状态,尝试多点执业、自主创业等其他执业方式。
对于影响医生多点执业的原因,多位医疗界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大医院中的医师已经在超负荷工作,很难有精力和时间去多点执业。
此外,在国家卫计委法制司司长张春生看来,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管办不分,医院自主权小,事业单位体制有很大问题,医生自由执业一步到位很难。
央视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超过60%的有多点执业意愿的受调查医生担心原单位的阻挠,一般的医生担心多点执业会影响到自己在本单位的晋升和职业发展。
而2015年1月,国家卫计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已明确提出,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应当支持医师多点执业并完善内部管理,不能因医师多点执业而影响其职称晋升、学术地位等。
一位三甲医院副院长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直言,其作为领导层,有人提出要多点执业,原则上是可以。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容易遇到问题,例如一个其他医院的大夫想要过来多点执业,社保等其他的福利问题应该按怎样的比例分配、出事了又该怎么管都还未明确。
据记者了解,在现行的人事制度下,公立医院医生仍然是&单位人&,领全职员工的工资,担负着全职员工的工作量,编制、晋升、养老、科研等全与公立医院息息相关,目前医生的工资、福利、社保都由原单位出。
这种情况下,在一些医院管理者看来,医生在其他医院多点执业,原单位显得有些&不太划算&,这也成为医院不愿意放人的原因。
&走出去&之后:缺少人气需重塑医生品牌
但也有医院管理层人士一直倡导医生&走出去&多点执业。做过18年院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原院长郑树森对于多点执业的态度就比较开明。
2月28日,郑树森在2016中国品牌医生风云汇暨好大夫年度盛典上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家提出的多点执业等措施,能够让医生在公立医院的平台上不断提升技术的同时,又能深入基层为百姓服务,培养了基层的医护人员。同时又通过多点执业的方式提高了自己的待遇,这是合理的。
已有基层因为医生的&多点执业&而获得利好。例如,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房颤中心主任刘兴鹏,将其医生集团的多点执业点选在了河北燕达医院,这家医院同时和刘兴鹏的第一执业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是对口合作单位。
刘兴鹏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过去那里的老百姓来北京市中心看病有40公里,从早上五点半排队到医院挂号,到看完病回家都将近一天的时间。医生集团在燕达医院出诊后,方便了周围的百姓。
目前有一些医生已经像刘兴鹏一样,获得了医院的理解与支持,名正言顺地&走出去&,并取得一定成就。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医生在&多点执业&时却又会面临新的考验,这也是目前许多医生担心的。
章行动(化名)是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立医院的名医真遇到过这种情况,该医生的专家号在医院里被号贩子抬至3000元倒卖,许多病人还愿意买,但当他到私立医院执业,将挂号敞开并定价为500元,但却没有那么多病人。
章表示,这也是目前部分医生有多点执业的想法,但是没有实践的&胆子&的原因。现在的公立医院品牌远远大于医生的品牌,一些溢价的产生是来自于医院的品牌,而非医生本人。
&例如北京协和医院的知名度非常高,许多病人慕名而来挂专家号。&章行动分析说,问题在于,当这个协和医院的医生去其他民营医院进行多点执业,甚至完全就离开公立医院,是否还有病人愿意跟随他就值得商榷。
他认为,打造医院品牌的同时,医生自身的品牌建设也很重要,大医生的品牌对医院也是相当加分,这是相互依靠且互助的。
对于如何建立医生品牌,郑树森认为,这是一种经验长期积累,口碑传播的慢速建立模式。医生的技术要领先、服务要到位是前提,同时好医生既可以通过传统的口碑相传,也要借助互联网传播到更多的老百姓和群众中去。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Copyright (C) 2018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华西医院专家挂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