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吓人性凶猛,任何动物都不中,有朝一日虎归山发了怒,小小动物保不住。

我妈也上知乎,我下午试了试,没法屏蔽这个回答。但是我也不删了。这件事我们很多年以后沟通过。希望妈妈你看了也不要难过。&br&&br&&br&&br&说一件小事吧。&br&&br&我初中在北京市名列前茅的一所中学。当时按照教委要求,为了平衡教育资源,市重点中学一律不许办初中部。于是重点中学的初高中分离,初中部从性质上变成了民办中学,每年要交一笔不菲的学费。&br&&br&我初一、初二的成绩不错,基本稳定在年级前三。到了初三前的暑假,重点班开始提前上化学课,而我不合时宜地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女生。早恋来的如此突然,以至于补课我是一节都没听进去。到开学,连续两次摸底考试,我从年级第二直线跌落到一百多名,重点班倒数。&br&&br&我们班当时基本上聚集了全区最好的学生。当时除了每年北京市东城区教委的全区期末统考,学校还要单独自己举行一次难度远高于统考的摸底考,所以统考对我们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当时区统考成绩,我们班的平均分大概要领先全区第二名一百三十分左右,也就是说少考一门也比别人高的水平。中考的时候,班里前十五名基本都被学校用保送的方式招揽到了本校高中,最后班里倒数反而全都考去了北京四中。&br&&br&我至今印象最深的,就是班级的墙壁上随时贴满了各种测验考试的年级排名,密密麻麻没有空隙。在这样一个群体里,望子成龙和对成绩的严苛要求基本是每一个家长的本能。而我成绩大滑坡的时间段,恰好又是决定初三保送的关键时间。&br&&br&失去了成绩的保护,本来就纪律散漫的我成了老师嘴里的反面典型,除了可惜,更多的是可恨。我每天上学除了上课,就是不停地因为各种原因写检查。一个学期我的检查积累了厚厚的一沓。最讽刺的是,用老师的话说,这孩子文笔不错,每次写检查居然都有新意。回家以后,我面对的就是母亲无止境的数落。为什么这么不争气,家里花了这么多钱,从小陪着你上各种补习班,等等等等。&br&&br&在那个唯成绩论的学校里,考场按成绩排座位,周六的补习班按成绩分班。每到周末,同班同学都去了A1和A2班上课,而我连降三等,自己去B2班,像是个被抛弃的孤儿。普通班的学生像看怪物一样打量我,球场上的难兄难弟还会调侃几句:原来高材生也会来我们这儿上课啊。老师嘴里我是最好的反面典型,初三这种关键时刻不努力,就是这个结果。&br&&br&那一个学期,我整个人像魔怔了一样。现是拼死拼活的自己补习化学,可是不知道为啥以前觉得很简单的东西根本看不懂。努力了半天,月考从一百一十名爬到了可怜的九十名。期中考试到了四十名,勉强回到了尖子生的考场,可是接着期末模拟考试,又跌回了九十名。&br&&br&我记得特别清楚,模拟考结束后的家长会,北京那时候还会下大雪。我在学校一直等到天黑,我妈是最后一个离开老师办公室的。&br&&br&走在厚厚的积雪上,踩得嘎吱嘎吱作响。我妈只说了一句:老师说你没戏了。再努力,也就是考个四十多名的水平,被落下了,回不到前三了。&br&&br&整整一个学期,活在老师的白眼里,自诩聪明的我,现在变成了一个没希望的学生。在这个过程里,我苦苦挣扎,可是希望总是差一点,我没得到过任何人的鼓励,所有的人都跟我说,你不行。&br&&br&而给这个结论敲上最后一根钉子的,是我的母亲。&br&&br&我在回家路上跟小伙伴说,我明白两件事,第一,你一定要知道你的立身之本,别人为什么看重你喜欢你,你看我成绩不好了,马上就什么都不是了。第二,啥事情都得靠自己,别指望别人同情你帮助你,父母也不行。&br&&br&我14岁的时候,明白了这样血淋淋的道理。论遭遇,我这点事情不算什么。但是我依然觉得很凄凉。&br&&br&在那天以后,我突然对成绩这件事没所谓了。也可能是这种近乎自暴自弃的心态反而起了作用,我的期末考试一下子回到了年级前列,并且从此以后又恢复了过去的状态,最后没耽误中考,也没耽误保送。&br&&br&期末考试结束的那天,我去地坛公园打球到很晚,顶着西北风骑车回家,一进门腿就抽筋了摔在地上。我妈又开始数落我的时候,我心里却觉得特别痛快。&br&&br&再后来,班主任看到我的期末成绩,惊喜地打电话到家里给我报讯,大意是我真没想到你还能考得这么好。但是我反而一点喜悦都没有了。&br&&br&“哦。就是这样”。&br&&br&大多数父母总是不明白,一个孩子小的时候收到的教育和对待,可以在他们心里留下多么大的影响。回想起来,我人生一大半的时间都在和父母教育留下的东西对抗。老师的权威可以被蔑视,但是父母的权威反抗起来却要难上十倍。&br&&br&因为即便腿摔折了,我父母见到我的第一句话都是,你怎么又不听话去打球了?而不是问问我疼不疼。所以我习惯于从不向家人求助。也从来没指望从父母那里得到什么鼓励和支持。&br&&br&因为父母几乎从来没有表扬过我,而批评我的时候又什么话都说得出口,所以我的性格里多了很多自卑和谨小慎微。看事物总是偏向阴暗面,又习惯性的过度在意别人的感受,直到很多年后才慢慢改变。&br&&br&因为父母总是跟我说为了你我们花了多少钱,所以我对钱格外敏感。一方面对消费有畏惧感,一方面有时候又花钱大手大脚。我庆幸自己工作之后就完全做到了经济独立,而这之后,我就更加强烈抗拒父母过问我的事情,大有一种“我现在不花你们一分钱,所以你们也无权干涉我”的心态。&br&&br&人的性格不能全都怪在父母身上,但是我真的很用力地在重新塑造自我了,以至于有时候努力得喘不上气。我有时候也会想,如果我性格里张扬恣肆的东西被多保留下来一点,也许我能做成很多更厉害的事情吧。也许有一天我再把他们挖出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br&&br&但是至少我还觉醒过。&br&&br&希望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别再把孩子的事情当成小事。教他们做人,帮他们成长,也要给他们足够多的爱。让你的孩子知道,世界上总是有人信任你,愿意站在你的背后,推你一把。&br&&br&以上。&br&&br&&b&PS:&/b&我传播点正能量吧。&br&&br&就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沟通,我母亲已经有很大进步了。慢慢开始体谅我的想法。虽然童年的很多东西现在说已经晚了,但是我知道,要论父母有多糟糕,我排不上号。中国的父母和家庭教育是一种现实,某种程度上,只能克服,只能妥协。&br&&br&所以反过来说,别放弃你的父母,也别放弃你自己。&br&&br&给那些和我有相似经历的人。&br&&br&&b&再PS:&/b&这个问题的点赞数有点多,我就补充两句。&br&&br&一些人在评论里说感同身受,另一些人在评论里说你心理素质太差啦,这些事司空见惯了。何况父母不督促你,你后来能成材么?&br&&br&这话也对,也不对。&br&&br&我写这篇回答,其实并不是想单独讨论这么一件事,只是这篇事印象深,也很容易写出来。我从父母那里受到的伤害何止这一件事,反过来说,我从父母受到的帮助也绝对不是一两件事。&br&&br&我在上面说,轮糟糕,我的父母绝对排不上号。也像很多人说的一样,他们其实都是为我好。&br&&br&但是被很多人讨论过的,为我好,并不代表不会伤害我。做过帮助我成长的事,不代表很多伤痛就自然愈合。我讨论这个问题不是来声讨谁的,没有意义。父母为我牺牲过,我现在也会为我的父母牺牲我的人生选择。我不需要谁来对我鞠躬道歉。&br&&br&我希望的是,中国的下一代父母,可以改变一些和子女相处的逻辑。一些我们的父母觉得再正常不过的言行并不是对的,就像曾经人人都随地吐痰,那也不是对的。&br&&br&所以做一件很少在知乎做的事,附上我的另一篇回答:&br&&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275776#comment-& class=&internal&&父母有哪些常见的逻辑、思维令人难以接受? - skiptomylou 的回答 - 知乎&/a&&br&&br&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理解、尊重,一定都是相互的,单方面去聊父母的恩情毫无意义,单方面去聊子女的理解毫无意义,单方面去说父母为你好的动机毫无意义。&br&&br&这些相互,和爱情需要相互,友谊需要相互,都是一样的。区别是血缘不可选择不可抛弃,所以才产生了这么多不得已的悲剧。区别是爱情和友谊里双方天然的对等,而东方家庭文化天然的君臣父子尊卑有别。&br&&br&当父母跟你说,我养活了你,所以如何如何,这家里就是老子说了算,不听话你可以滚的时候,潜意识里认同的东西,就是饿死你犯法,但是我供你上学催你上进,其他的帮助,都是额外的恩情。&br&&br&那是不是我长大之后,每一分超过法律规定赡养费用的红包,给父母买的东西,也都是对父母的恩情?&br&&br&大家一笔一笔算清楚?&br&&br&如果因为父母的恩情在前,没有他们的恩何来我的报恩,那我天生就要无条件的服从父母吗?&br&&br&秉持着这些想法的人,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伦理关系?健康吗?&br&&br&请大家不要再纠结于我本来的故事到底有什么价值。在你们发问评论的时候,想想这些事情,也许对你们的子女都更有意义。&br&&br&感谢!祝大家新年快乐!&br&&br&以上。
我妈也上知乎,我下午试了试,没法屏蔽这个回答。但是我也不删了。这件事我们很多年以后沟通过。希望妈妈你看了也不要难过。 说一件小事吧。 我初中在北京市名列前茅的一所中学。当时按照教委要求,为了平衡教育资源,市重点中学一律不许办初中部。于是重点…
&p&这两天看了一句话,说美国的教育讲究的是输在起点,赢在终点,而中国的教育是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美国是世界上对基础教育投入最多的国家,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美国人是傻子,傻子是无法建立一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的(对不起我又跪舔美爹了),美国的基础教育是建立在大量对儿童心理和生理的研究之上的,而中国所谓成功的基础教育,是违背儿童发展规律的。
第一,对于儿童来说,运动比学习知识更重要。近年来国际学术界提出了儿童发展“感觉处理”的概念,也就是说,孩子只有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才能更好的感受世界,获得并且良好的整理的感觉输入,这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孩子如何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呢?说白了,就是运动,孩子能跑,能跳,能翻跟斗,会荡秋千,爬高,会拍皮球,踢足球,就是孩子了解,并且运用自己身体的重要方式,有一些特殊儿童,比如自闭症的孩子,还应该专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叫“感统培训”。而且特别要注意,这种培训是有窗口期的。
我在日本出差的时候,去过一个体育馆,看到很多家长把一些八九岁的孩子送来训练,训练什么呢?就是走一段平衡木,然后翻一个跟头。我当时非常不理解这是在练啥,专业练体操又好像太简单了。后来自己有了孩子,看了一些书,才知道翻跟头,走平衡木这些训练,能够很好的刺激孩子的前庭,对孩子集中注意力有好处。而且,这种对身体的训练对孩子的一辈子都有好处。我们的同龄孩子在学什么呢?在学奥数,非常痛苦的学几年,学完了这辈子 恐怕都用不上(初高中学习的初等代数完全是另外一个体系),孩子还小,为什么我们就那么着急出发呢?为什么不能让孩子把身体锻炼好,四肢协调,能够集中注意力之后,再去学习呢?
所以说,我们孩子所谓的数学成绩好,完全是以剥夺孩子运动和户外活动的时间换来的,让孩子掌握了很多无用的知识,却错过了发展身体和大脑的窗口期,非常不值得。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期,花时间运动,把大脑和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再开始高强度的学习,难道不好吗?
第二,我们完全不顾孩子的发展特点。中国人总有一种说法,说小孩子学东西容易,这是大错特错的。小孩子学东西很难,哪怕是成年人眼中最简单的事情。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孩子发展是有阶段性的。这个阶段不可能做下一阶段的事情。但反过来,高阶段的孩子做初级别孩子的事情,就觉得很简单。比如,你让6岁的孩子做二十以内的加减法都很困难,无论你怎么练,孩子可能会有点进步,但始终会觉得困难,而且你无论怎么练,怎么教,孩子也不可能掌握两位数的加法或者简单的乘法(神童不在考虑范围内)。但是,你让三年级的孩子做这些,可能就很简单。
再举一个例子,我自己读书时就发现,其实班上小学的时候最差的学生,只要升到初中,也会做小学阶段的拼音,算数和阅读。但这些学生在读小学的时候,学的非常痛苦,老师天天逼,父母天天骂。我当时就觉得,其实这些打骂完全是不必要的,孩子长大了之后,这些东西其实都能掌握。
但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就特别着急,一定要孩子必须立刻,马上,完美的掌握现阶段的知识。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甚至三四年级的学生始终有一个教学任务,就是不停的做口算。大篇大篇的做。但实际上有必要么?孩子现在做这些题觉得困难,甚至做错事正常的,这是他发展年龄决定了的,再怎么练,提高不会很多,其实你让孩子大一点再去做这些题,自然就好了。其实这种枯燥的,重复的训练对儿童能力的提升非常小,你做的再熟练,能熟练过计算器么?但机会成本非常高,因为他过多占用了孩子的时间,让孩子失去了了解信息,探索世界,发展兴趣爱好的可能。
第三,始终有淘汰思想。我们的教育始终有一种选拔机制,认为不合格的孩子就是要淘汰掉,而孩子为了避免被淘汰,必须要花大量的时间在考试上面。而考试为了选拔,就可以用非常简单的知识,出非常难的题。其实这些刁难人的难题做不出来,并没有什么,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是失去了追求知识的资格。世界上老师做不出来的难题多了去,也没见老师主动辞职的。但老师却主观(当然,也是被这个体制逼的)的认为,做不出来这些题,就没有资格升高中,升大学,这就逼着孩子做难题。我高中三年最大的感悟就是,我们不是在学知识,其实是在和出题老师搞斗争,光懂得知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搞清楚出题人的套路。这样 给孩子造成一个非常不好的后果。第一,不会提出问题。整个学生年代就在不停的解决老师出的题,压根没有办法自己提出问题。第二,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表面上看我们做题时在解决问题,其实不是的,我们是在出题老师的规定和引导下解决问题。第三,认为知识是无用的,只能用来做题,不会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第四,对于有些发展较慢的孩子,很早就被淘汰出局了。
第四,文科教育极其失败。整个教育阶段,中国学生的阅读量是眼中不足的,如果只读那么薄薄的基本语文书,基本上等同于文盲。更重要的是,历史和政治教育的缺失(我们现在那叫灌输,不叫教育),让孩子基本上失去了对世界的框架性认识。他们基本上不了解,我们社会为什么要这样运行,是什么导致了我们这种运行方式,以及这种运行方式是否合理。
这些弊端都导致,我们的孩子学到后面,就后劲不足。大部分大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之后,整个人就散架了,完全失去了追求知识的动力。而事实上,二十岁开始,人才真正进入了学习的黄金时期,因为个人在生理上,心理上都发展成熟了,学习起来效率特别高,心理状态特别好。但可惜,大部分中国学生在这一阶段放弃了。所以说我们的教育是一种输在终点的教育。&/p&
这两天看了一句话,说美国的教育讲究的是输在起点,赢在终点,而中国的教育是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美国是世界上对基础教育投入最多的国家,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美国人是傻子,傻子是无法建立一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的(对不起我又跪舔美爹了),美国的基础…
因为&b&所有游戏的设计&/b&都是&b&冲着“人性的弱点”&/b&来的。&br&&br&&u&1、即时反馈&/u&&br&你在游戏中的任何操作,都会立马&b&视觉化&/b&、&b&数据化&/b&地显示出来。&br&&br&不要小看每次砍怪物头上飚出的数字,不要小看出招的音效,不要小看伤血的红字和加魔的蓝字,它们都给玩家提供了最最直观即时的反馈。&br&为什么即时反馈是有效的?因为,&b&即时反馈提供给玩家一种可控感&/b&。(有个段子说:电梯里的关门键其实根本无效,但光是这个装饰用的按键却实实在在可以增加乘客的可控感,进而产生心理上的安抚效应,不易烦躁。——感谢&a data-hash=&eb1ad61d77dfb610073d& href=&//www.zhihu.com/people/eb1ad61d77dfb610073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地铁风& data-hovercard=&p$b$eb1ad61d77dfb610073d&&@地铁风&/a& 提供的信息:美国的电梯门规定必须是那样的,见&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Placebo_butt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lacebo button&i class=&icon-external&&&/i&&/a& 但中国的大部分电梯门按钮是实际有效的。)&br&&br&对比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听课并不能让你直观看到经验值增长,看书也听不到书本被砍翻的惨叫,被游戏吊高胃口的学生自然觉得无聊、没劲。&br&&br&&u&2、多重系统,多样玩法,小目标渐进&/u&&br&相信你一定有这样的体验:哎呀,今天先玩到这样吧。但只差7%就升级了,要不就想打到升级吧!啊呀,打到稀有宝石,可以镶嵌武器了,赶紧去收集一下需要的素材。好朋友上线了,约了去打副本……打完了正好零点,又有新任务!……&br&&br&无穷循环。&br&&br&为了将玩家牢牢栓在游戏里,游戏不止提供升级体验,还提供各种全方位多角度的玩法。总能让你找到一个10分钟左右的小目标,不断去完成它,获得完成时的成就感。一旦得到这个成就感,为了维持这种欣快的感觉,玩家又迫不及待地投入了下一个小目标。&br&&br&如此算来,平均10分钟一个小高潮,学习又怎么比得过它?&br&&br&&u&3、成就感&/u&&br&&ul&&li&内在激励&/li&&/ul&内在激励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自我能力的确认——这件事我喜欢,我做了,我克服了困难,我完成,我开心。&br&为什么简单的小游戏,比如扫雷、连连看会让人上瘾一般一盘又一盘玩下去?&br&因为它设置了&b&恰到好处的困难让你证明你有能力破解它&/b&。感受到这种力量,你就想一再体验。(还记得刚才那个电梯按钮的例子么?对,这也是一种可控感的体现。)&br&&ul&&li&称号&/li&&/ul&完成了某种成就就会被记录。除了网游,现在还有谁会拼命找理由就为了给你发小红花?&br&&ul&&li&展示&br&&/li&&/ul&可能生活中一个普通小职员在游戏里就是一呼百应的公会老大。&br&这种权力和万众仰慕的感觉也是现实生活中的“稀缺资源”。&br&举个栗子:史玉柱在《我的营销心得》中提到,《征途》在情人节推出1元的虚拟玫瑰花,最后卖了可能有5000万。为什么?因为他提供了“展示”——只要送99朵以上,就上公告。&br&&br&&u&4、协作和献身&/u&&br&俗话说:人生有四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说的就是,&b&当人和人一起经历过情绪的大起伏,就会产生更亲密的关系&/b&。&br&&br&但大学生活能提供的供人情绪起伏的活动太少,导致同窗关系质量严重下降。取而代之的,变成“&b&一起上过网&/b&”,在游戏里组队、团战、城战、洗白、pvp……虽然所有活动都建立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上,但产生的&b&情感联系&/b&却是真实的。&br&甚至,游戏还能提供现代社会稀缺的“庄严”和“意义”感。呵呵,为自己公会牺牲过的童鞋都懂的。&br&&br&一边是活色生香的鲜活情感,一边按部就班的麻木生活,大学又怎么跟剑三或者魔兽比呢?&br&&br&===============================================&br&另外再补充一点:&br&&br&&u&5、简化世界,路径清晰&/u&&br&据说现代的关键词是“迷茫”,游戏的设计就是为了&b&解除“迷茫”&/b&。&br&&br&游戏体系在不断的研究和发展演进中,已经形成一套&b&将现实生活总结简化的图谱、话语体系&/b&。&br&你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后有什么结果,全部都清楚地向你敞开。只需照着地图、攻略,就能达到你所期望的目标。&br&&br&往大里说,所有人都追求“&b&对世界的理解&/b&”,而这种欲望,在游戏中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甚至已经反过来影响现实。&br&请看下图,这是一张微博上流传滴现实职业进阶图,or技能树。&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4eec28661baa39a13c544d8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4eec28661baa39a13c544d8_r.jpg&&&/figure&&br&&br&有木有突然觉得“一切尽在掌握”?^++++^&br&&br&=================================&br&以上,是我的粗浅分析。&br&&br&如果对这个问题有兴趣,强烈推荐一本神书!&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游戏改变世界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f636cc05c7b8c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br&&br&本书前言就提出:&br&&br&&blockquote&游戏满足了现实世界无法满足的真实人类需求,带来了现实世界提供不了的奖励,它们以现实世界做不到的方式教育我们,鼓励我们,打动我们,以现实世界实现不了的方式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我们很“饥渴”,游戏填饱了我们,对更满意工作的饥渴,对强烈族群感的饥渴以及对更有意义的人生的饥渴。&/blockquote&&br&书中的分析和例子都十分精彩,推荐阅读。&br&&br&=====================================&br&本来看到&a data-hash=&fce9a5f852b0ba& href=&//www.zhihu.com/people/fce9a5f852b0b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吴遇安& data-hovercard=&p$b$fce9a5f852b0ba&&@吴遇安&/a&的答案,觉得已经不再需要回答了。&br&不过感觉对于提主提出的“心理学角度”有欠缺,斗胆补充了这篇答案。&br&=====================================&br&十分感谢大家的点赞。&br&作为知乎新人能得到接近三位数的赞,实在是……太赞了!~\(≧▽≦)/~&br&=====================================&br&~~下面是更新~~&br&&br&一开始我读《游戏改变世界》,完全只是想了解一下游戏设计中针对人类心理机制的原理,没想到,读完后,发现这本书,其实是一本谈“如何用&b&游戏设计中的珍贵经验&/b&来&b&改造现实生活&/b&”的未来学著作。&br&&br&也就是说,当我们分析完游戏针对“人性弱点”的设计原理后,并不是要唾弃一口“万恶的游戏”,然后就能认清它的“丑恶”面目从此幡然醒悟天天向上了。&br&&br&我们应该从中学习,&b&学习游戏设计的精神、精髓&/b&,将它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上,&b&让生活、学习也借此变得让人上瘾&/b&——这才是我们做此长篇大论分析的原因所在!(下面这部分特别想写给评论中的&a data-hash=&f31b277fa45e6b6c9b520e9d2dbf6df9& href=&//www.zhihu.com/people/f31b277fa45e6b6c9b520e9d2dbf6df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贺Cancy& data-hovercard=&p$b$f31b277fa45e6b6c9b520e9d2dbf6df9&&@贺Cancy&/a& 童鞋,让我们一起奔向让人上瘾的学习生活吧!~\(≧▽≦)/~)&br&&br&书中作者举了个很有趣的栗子,我尽量用最简单的话描述一下:&br&&br&作者在一次演讲中说:“要是在这场演讲中我每次冒出一个聪明设想,都能加1点智力就好了,或者至少在当众演讲方面能多加几点。哪怕我喜欢喜欢演讲,演讲本身还是一件让人精疲力竭的活动。要是能在这个时候,看到PPT上弹出一些“+1”的提示框,一定能带给我不少激励。”&br&&br&几天后,作者收到了一份电子邮件。你猜上面写着什么?&br&&blockquote&“你的一位朋友XX,承认你的一些强项,并为之+1点。具体来说,他们认可的是以下这些属性:&br&+1智力&br&+1公众演讲&br&+1启发&br&恭喜!日安。”&/blockquote&原来是一位听众,受了作者的启发,在网上做了一个小程序,让每个人都可以为别人送上“+1”,还可以附上理由。你可以在网站上内建的37种不同的个人强项中选择一项或者几项“+1”,网站就会自动给对方发一封电子邮件。如果对方在网站上注册,别人赠送的分数就会累加。&br&&br&&br&看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如果腾讯把“朋友标签”改成这个“+1”系统该多么好玩?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的QQ好友打分。这样,当你听一个失恋的朋友打电话跟你哭诉1小时后,你就可以期待她会记得送你一个“爱心”的“+1”。&br&&br&如此一来,在游戏之外,在现实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游戏规则的设定和帮助来将我们的行动、成绩、效果可视化、数值化,建立即时反馈,形成一系列能满足成就感的小任务,建立联系……也就是说,能让现实变得跟游戏一样一样的!&br&&br&事实上,知乎不已经成功地应用了“+1”这个系统吗?&br&&br&如果没有知乎系统中提供的“+1赞同”,我想,我恐怕是无法静下心来花两三个小时梳理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将之系统表述出来的吧?&br&正是由于每个人点点鼠标,花时间阅读、评论,知乎才有游戏上瘾般的魔力,吸引大家来分享知识和见解,产生高质量的回答啊:)&br&&br&但,我认为这还不是现实游戏化的最终形态。&br&&br&还记得我一直在强调游戏提供给人“控制感”这一条吗?&br&&br&是的,最终形态,就是:&b&你来设计游戏,你来设计目标,你来设计进程、系统、称号、奖励,你来给自己发小红花,你来给自己“+1”。&/b&&br&&br&下面是我的一个尝试的企图,抛砖引玉一下哈:&br&&br&——————&br&&blockquote&【成为写作之神 游戏设计】&br&目标:攒够10000分,成为写作之神!&br&计分方式:&br&&ul&&li&写作书1000字5分&br&&/li&&li&小说1000字5分&br&&/li&&li&回答知乎问题2分&br&&/li&&li&读书半个小时写笔记2分,光读书要一个小时1分&br&&/li&&li&观影笔记,3分&br&&/li&&li&一条原创微博1分&br&&/li&&li&把最近总结的理论说给一个人听 2分&br&&/li&&li&其他特殊任务,特殊计分(比如突然要写个书评、写个歌词什么的)&br&&/li&&li&看电影看休闲小说要用分数来购买时间,1分半小时。&br&&/li&&/ul&每天基本分数是10分,达到就可以解锁成就。&br&每累计到100分,可抽奖一次,用两个骰子,抽到数字就是粉丝数,粉丝数代表地位称号。&/blockquote&——————&br&&br&在给自己设计游戏的时候,关键并不在于设计的系统有多完美,最关键的是,给自己另一种看待现实、掌握现实的方式。&br&&br&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幼儿园老师发现一个小朋友在厕所门口憋着不肯进,老师很奇怪,就问小朋友怎么回事。小朋友脸涨得通红,委屈地说“在家里上完厕所,妈妈都会给我鼓掌。”老师怎么劝小朋友,都木有用,最后老师突然灵机一动说:“这里没有妈妈给你鼓掌,那你自己给自己鼓掌好吗?”小朋友一听,就高高兴兴进去了。出来后,自豪地给自己用力鼓了三下掌。&br&&br&你是那个等着妈妈给你鼓掌,别人给你点赞的人呢?还是那个,学会用力给自己鼓掌的小朋友?&br&结果如何先不去管,做了就先给自己点个赞如何?&br&&br&以上。&br&希望能带给大家一点启发。&br&&br&===================&br&&br&ps:哪怕只是改变一下词语系统,都可以让我们转换思维、调整心态——&br&&br&我会告诉你,自从我们公司把去办公室请老板签字叫做“去刷boss”后,整个气氛都欢乐了很多、积极了很多吗?哈哈~&br&&br& 修改&br&&br&【增加一个课堂运用游戏化思维的案例,from《游戏化思维》p172-173,略有改写】&br&受到《魔兽世界》的启发,印第安纳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爱德华·卡斯特纳瓦开始改革课程。&br&他宣布,所有来上课的学生都可以获得“经验值”,课堂陈述被称为“游戏任务”,考试被称为“打怪”,而家庭作业则变成了“锻造”。学生被分为不同的合作小组,简称“游戏公会”。&br&&br&结果,这门课称为学校的明星课程,学生的出勤率和学习效果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br&&br&学校的课程协调官员感慨道:“这门课程所包含的元素是学生们熟悉、喜爱并且更加容易接受的,它给平常的过程换上了崭新的面貌,可以说真正地做到了寓教于乐。作为教育工作者,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b&你的学生是游戏的一代、社交媒体的一代&/b&。”&br&&br& 修改&br&&br&【 感谢知乎日报推荐,再补充一点】&br&&br&&u&6、随机性&/u&&br&为什么卡牌游戏风靡日本,抽卡已经变成了“氪金”?因为它运用了&b&随机性。&/b&&br&&br&&br&关于随机性的强大魔力,有个实验是这样的,具体资料恕我暂时没找到,全凭记忆写下,欢迎大家给我提供:&br&科学家给鸟一个按钮,只要它按下就能吃到饲料,而另外一只鸟得到的按钮,产生的结果是随机性的,也就是说,可能有饲料,也可能没饲料。结果,比起前者的淡定,后者完全对按钮&b&上瘾&/b&了,不断去按按钮,甚至都不为了吃饲料。&br&仔细想想,从进化角度来说,对随机性上瘾也是符合逻辑的——对于生物延续来说,食物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一旦得到就意味着生命可以延续,因此,生命机制本身的首要命令就是要最大限度保证食物来源。随机性,就好比草原上的花豹去追羚羊,可能追得到也可能追不到,也好比猴子去果树上找果子,可能找得到也可能找不到,于是,就需要生命体付出更多努力,来确保最终获得食物。为了防止生物体太容易放弃努力,生物基因中直接刻印了对随机性的偏好,也就是上瘾机制,让生物对此乐此不疲——也成了现在游戏性中的一大杀手锏。&br&抽卡让人上瘾的原因中,隐藏着随机性这个杀手,同样的,在“开宝箱”“抽奖”“牌类”游戏中,无不隐藏着随机性的惊喜。&br&这也是游戏让人上瘾的重要原因之一。&br&&br&ps:在这里推荐一下《创造力》这本书。本书中提到的创造过程中的“心流”概念,也很适合用在游戏上瘾的迷狂状态上。&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80cf5a19223cbac41a9edd4f341cb68d_b.jpg& data-rawwidth=&324& data-rawheight=&40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4&&&/figure&&br&下面是书中提到的“心流”状态9个特征,也回答了“创造性为什么产生愉悦”这个问题,和我上面提出的5条游戏上瘾机制基本都能对应上,也附在这里,给大家做个参考。更具体的内容,欢迎大家自主阅读:&br&&ol&&li&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li&&li&对行动有迅速的反馈。&/li&&li&在挑战和技巧之间有一种平衡。&/li&&li&行动和意识相融合。即全神贯注,意识和行动都只有一个共同目标。&/li&&li&摒除杂念,只有当下,使我们摆脱了在日常生活中导致压抑和焦虑的害怕。&/li&&li&根本不担心失败。&/li&&li&自我意识消失。自我通过创造这种全神贯注进而遗忘自我的活动得到扩展。&/li&&li&时间感被歪曲。&/li&&li&行为具有自身的目的。做一件事最大的报酬就是做它时获得的体验。&/li&&/ol&&br&======这里是补充结束的分割线======
因为所有游戏的设计都是冲着“人性的弱点”来的。 1、即时反馈 你在游戏中的任何操作,都会立马视觉化、数据化地显示出来。 不要小看每次砍怪物头上飚出的数字,不要小看出招的音效,不要小看伤血的红字和加魔的蓝字,它们都给玩家提供了最最直观即时的反馈…
&strong&感谢所有阅读、赞同和评论这个答案的同学,不过你们中的许多人夸我分析得好,让我非常惭愧!因为这个答案分割线以上的部分不是我写的啊,它的来源是一位名叫周令瑜的作者的博客,她还写了一本书,名叫《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二者的内容有很多重合的部分,推荐大家阅读她的书或浏览她的博客。而我只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而已~&/strong&&br&&br&&b&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b&&br&&br&-----------------------------正文开始的分割线---------------------------------------&br&经常看到大人逗孩子,那种“逗”实际是一种戏弄。他们把孩子逗得出错,或者惊慌、害怕甚至哭泣,大人们便笑了。逗孩子的那些成人并没有恶意,甚至还是出于对孩子的喜爱,但对孩子来说这真是一种残忍的行为,因为孩子不懂大人们的玩笑,他们会当真,成人的“逗”往往会让他们感到愤怒、惊恐、不安、被欺骗、不被尊重,让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br&&br&一次在餐馆吃饭,我看到一群大人逗孩子,那一幕看得我难受极了。&br&首先是孩子的爸爸指着他的朋友(大约30多岁)笑着对孩子说:儿子,叫哥哥!&br&爸爸的朋友则笑着对孩子说:不能叫哥哥,叫伯伯!&br&孩子爸爸继续逗孩子:叫哥哥!&br&在这一声声“叫哥哥”、“叫伯伯”中,孩子茫然不知所措。&br&爸爸的朋友掏出一个红包在孩子眼前晃了晃说:叫声伯伯,这个红包便给你。&br&孩子不知道到底该叫眼前这个男人“伯伯”还是“哥哥”,犹疑着不吭声,也不伸手接红包。&br&爸爸的朋友作势要把红包收起来:不叫伯伯啊,那这个红包不给你了。&br&孩子不吭声。&br&旁边一位阿姨笑着说:这孩子胆子可真小,一直不说话,哈哈。&br&我在旁边看着,为这个孩子感到难过。由于大人们之间的玩笑,他不确定到底该叫那位男士“伯伯”还是“哥哥”,由于怕叫错,索性他不开口叫人,却被贴上了“胆小”的标签!孩子此刻一定觉得自己不够好,胆子不够大,这是多么糟糕的事!&br&男士们喝酒去了。过了一会,一位女士接过了接力棒。&br&她走到男孩身边,蹲下来问道:xx,你是男孩还是女孩?我猜你是女孩。&br&本来情绪缓和了一点的孩子不高兴了,沉默。孩子明明是男孩,这位女士却故意说他是女孩,孩子感受到了女士提问的虚假,所以他不回答。&br&女士继续逗,你不说啊,那你就是女孩啦!&br&孩子有点着急,趴到妈妈腿上,仍然不说话。显然他心里既着急又愤怒,愤怒的是明明自己不是女孩,那个阿姨却乱说自己是女孩;着急的是,他不知道如何辩解。对于孩子而言,每一位大人都是一个巨人,孩子要反抗陌生的“巨人”需要一定的勇气,尤其对于那些内心力量弱小的孩子而言,他们往往没有勇气去反抗、拒绝和辩解,他们只能默默忍受“巨人”对他们的捉弄,内心却感到无比害怕和愤怒。&br&这时,孩子的爸爸笑着说,再这样下去他一会儿会哭的。孩子的妈妈只是笑着,并不阻止那位女士逗孩子的行为。&br&女士并没放过孩子,对孩子说,来,阿姨抱抱你,行不行?&br&孩子缩到妈妈怀里,不说话。前面的捉弄让孩子对女士毫无好感,怎么可能让她抱呢?&br&女士笑着说,你不说话啊,那我就强行抱你啦!边说边伸手假装要抱孩子。&br&孩子终于“哇”的一声,吓哭了,一桌子大人全笑了…&br&&br&以这个案例为例,我用图表的形式来分析“逗”孩子的实质、孩子的感受及可能造成的后果&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91a9c631ee069bac55836_b.jpg& data-rawheight=&213& data-rawwidth=&6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91a9c631ee069bac55836_r.jpg&&&/figure&&br&&p& 我难受的不是别人怎样逗孩子,周周从小到大遇到过多次这样的经历,我难受的是孩子的父母全然未能意识到孩子的内心变化,未能给孩子提供保护和支持。这个过程中大人们是得到了快乐,但这种快乐建立在孩子的痛苦的基础上。孩子得到了什么呢?他被大人们欺骗、引诱、愚弄和吓唬,他小小的心感到疑惑、受挫、不被尊重和害怕,这让他感到不安,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不敢相信别人,对他今后的人际交往可能造成障碍.&/p&&br&&p&逗孩子的实质是成人居高临下以孩子的天真幼稚来取乐,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不同方式的“逗”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不一样,吓唬孩子让孩子感到不安和恐惧,欺骗孩子让孩子不敢信任别人,逗孩子做出不好的行为譬如吐口水、踢人会让孩子是非不分。不管是什么形式的“逗”对孩子的影响都是长远甚至终身的。&/p&&p&因为亲戚不当的“逗”,我的小侄女晓晓曾经产生了心理阴影。&/p&&p&一次晓晓来我们家做客,晚上一起吃饭的时候,她突然问道:姑姑,你说我妈妈还爱不爱我?&/p&&p&我说:你妈妈当然爱你啊。&/p&&p&晓晓满脸担忧的说:可是姨妈说妈妈以后不爱我了,只爱弟弟。&/p&&p&我问晓晓,姨妈是什么时候说这话的。晓晓说,是家里来了“100个人”的那一天。&/p&&p&我马上打电话找晓晓的妈妈和奶奶了解清楚情况,原来是在她弟弟的满月酒上,一位姨妈对她说,晓晓,你妈妈有了你弟弟,今后只爱你弟弟,不爱你了。&/p&&p&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恐惧的事情莫过于失去妈妈的爱了。一句“你妈妈只爱弟弟,不爱你了”对于孩子来说无异于是晴天霹雳。此时事情已经过去了几个月,这个疑问让晓晓纠结了几个月,这几个月里她该是多么的恐惧和不安啊。难怪这几个月里,晓晓经常打弟弟,她是恨这个小小的婴儿夺走了妈妈的爱呢。成人以为逗一下孩子取取乐无关紧要,却不知道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痛苦。&/p&&p&看着晓晓充满担忧的样子,我心痛极了,我捧着她的小脸,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晓晓,姑姑郑重的告诉你,姨妈是逗你的,这种逗是一种欺骗,是不对的。我敢保证:你妈妈和以前一样爱你。&/p&&p&晓晓半信半疑的说:姑姑,你说的是真的吗?我妈妈真的和以前一样爱我吗?&/p&&p&我说:你可以打电话问妈妈,让妈妈亲口告诉你。&/p&&p&后来,我们做了一些努力,晓晓才重新相信妈妈还是爱她的。&/p&&p&经常有家长写信问我,当别人逗得孩子哭、害怕或者打人的时候不知该怎么办,他们明知愚弄孩子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但常常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得罪熟人或者朋友,不阻止、不拒绝,甚至会帮对方解释或者劝说自己的孩子。&/p&&p&下面这位妈妈就为这个问题而困惑:&/p&&p&我家宝宝现在2岁10个月,最近两个月,特别喜欢打人。我观察了一下,大概是这样:&br&去亲戚家,他把自己带来的玩具打开放在椅子上玩。亲戚们围过来看,还有带小孩的。别人扶住他放玩具的椅子,他不愿意,让别人别扶他的椅子。然后,亲戚们逗他,让他拿玩具和站在旁边的弟弟一起玩,他不肯,说:不行!我说,弟弟喜欢你,所以想和你一起玩。他说,我不喜欢和弟弟一起玩。我说你看弟弟站在一旁,没有拿你的玩具,要你同意弟弟才会拿。他就说:同意我也不拿给他玩!&/p&&p&这时,旁边有人逗他假装拿他的玩具。他生气的打人家。我说,你不喜欢别人拿你的玩具,你就说:请不要拿我的玩具。他说,我说了的,人家还是要拿。拿了我就要打。&/p&&p&这时有亲戚说,你这么小气,我们不和你玩了!他说:我自己玩!&/p&&p&其实如果过几分钟他还是愿意跟别人玩,我觉得他可能是排斥一群人围着他逗呢。换成是我,我也很烦。但是打人还是不对的。我告诉他不要打人,有话好好说,他说,我说了他们还是要拿。&/p&&p&他还跟我说:“我又不是奶娃子,我都是哥哥了,他们还要逗我,讨厌的很!&/p&&p&这个孩子为什么会打人,原因妈妈已经说到了,孩子也说出来了----不喜欢别人逗他。孩子感受到别人逗他的时候是不真诚、不尊重他的,这让他反感。譬如故意拿走他的玩具给弟弟或者妹妹玩,这是成人在试探这个孩子,孩子感受得到这是成人在试探他。孩子直接的抗议就是“打”。 可能是碍于面子,妈妈接下来的处理在孩子看来是替别人解释,他觉得妈妈不理解他,于是更加愤怒,和妈妈杠上了。很多时候,我们也和这位妈妈一样,可能照顾了亲友的情绪、照顾了站在孩子旁边的弟弟的情绪,唯独没有照顾自己孩子的情绪。妈妈的态度比亲友的“逗”更让孩子感到愤怒和伤心。&/p&&p&&br&那么,家长在孩子被“逗”的时候该怎么做呢?当孩子被愚弄的时候,家长要第一时间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被愚弄。不要因为碍于面子保持沉默或者陪笑,更不要劝自己的孩子,或者去替那些逗孩子的人解释,那样会让孩子感觉到孤立,连父母都不能理解和支持他。以这个案例为例,家长可以先平和的把孩子的感受说出来:xx,你是不喜欢大家这样逗你是吗?孩子听到这句话,便知道爸爸(妈妈)理解他,愤怒、不安的情绪可以得到安抚。接着,家长可以平静的对孩子说:大家其实是喜欢你,不过这种方式让你不舒服了是不是?如果他们换一种方式表达对你的喜欢,你能接受的对吗?这句话一方面说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大家对他并没有恶意;一方面也说给亲友听,让亲友明白孩子不喜欢大家用这种方式对他,换一种尊重孩子的方式孩子能够接受。说这话的时候不能带情绪,不能有指责的口气,开明的亲友听到家长和孩子这样的对话一般能理解孩子为何会愤怒,至少能意识到家长不喜欢别人这么逗他的孩子,大多数人会识趣的打住。如果亲友们还是不知趣,继续逗孩子,那么家长要果断地对亲友们说“不”:各位,我知道大家是喜欢我的孩子才逗他,不过这种方式孩子不能接受,请大家换种方式和孩子交流,谢谢。&/p&&p&必要的时候可以带孩子暂时离开一会,先照顾孩子的情绪,事后再跟亲友沟通。只要家长得体的处理,可以做到既保护了孩子又不会得罪亲友,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宁可得罪亲友,也不能牺牲孩子的心理健康。&/p&&p&对于大一点可以表达的孩子,可以教会孩子怎么面对别人的“逗”。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周周从小到大经历过不少亲友们的“逗”,小的时候我替她说出她被逗时的不舒服、不安等感受,会表达后我便鼓励她自己说出感受,鼓励她勇敢地拒绝别人逗她。为了让她敢于大胆拒绝别人的逗,我还和她进行演练。我扮演逗她的大人,她扮演被逗的小孩,我记得一些有趣的对话是这样的:&/p&&p&我:叫我阿姨,我给你吃糖。&/p&&p&周周:我不吃你的糖。&/p&&p&我:真的不吃吗?你不吃我就给晓晓吃了哦!&/p&&p&周周:给她吧,我不稀罕。&/p&&p&我:踢你爸爸一脚,我带你去游乐场玩。&/p&&p&周周:踢人是不好的行为,我不会踢的。&/p&&p&我:可是你不想去游乐场玩吗?&/p&&p&周周:我不喜欢你这样逗我。&/p&&p&晓晓那个案例,我也用演练的方式帮她消除阴影。起初,晓晓对姨妈说的“妈妈只爱弟弟,不爱你了”深信不疑,我和家人演示了一遍当时的场景,我扮演晓晓,家人扮演姨妈:&/p&&p&家人:晓晓,你妈妈有了弟弟,今后只爱你弟弟,不爱你了!&/p&&p&我:你骗人,我妈妈一直都很爱我。&/p&&p&家人:是真的,你妈妈有了弟弟后就只去照顾你弟弟,没时间照顾你了。这不是说明她不爱你了吗?(大多数老大就是因为这一点而担心妈妈不爱她了,在此我设计了这句话,打消孩子的疑虑)&/p&&p&我:那是因为弟弟太小,不会照顾自己。&/p&&p&家人:你妈妈亲口跟我说,她不爱你了。&/p&&p&我(大声):请不要逗我,我不喜欢你这样逗我。&/p&&p&我们演示的时候,晓晓看得非常认真,眼里有泪光闪烁。接下来,我邀请晓晓一起演练,我扮演姨妈,她扮演她自己。在演练过程中,她居然咯咯的笑了,反复要玩“这个游戏”,我知道她已经相信姨妈是骗她的,并觉得这种“逗”很可笑,她对这个事释怀了。&/p&&p&孩子始终不是活在真空中,总是要面对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的,所以遇到别人逗孩子并非完全是坏事,家长处理得当,坏事也能变成好事。这个过程中,家长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勇敢地拒绝别人“逗”他,孩子的内心力量便会慢慢增强,这就是好事。如果家长能够理性而得体的处理“逗”孩子的问题,孩子会潜移默化的效仿家长,学习如何应对自己不喜欢的场景,学习如何为人处世,这不是生动的一课吗?&/p&&br&&p&—————原文结束的分割线————&/p&&br&&p&看了问题补充,再说点自己的内容吧。我没有孩子,也没有兄弟姐妹外甥外甥女侄子侄女,将来会不会有孩子不好说,但上面那些伤人的事情是一定不会做的,而且我的父母在我小时候也从不“逗”我,这一点非常感谢他们。&/p&&br&&p&不过他们也说过杀伤力很强的话,而且还是一击必杀——&/p&&br&&p&“其实本来没打算那么早要孩子的,当时想做人流的,都走到医院门口了,没狠下心就回来了,不然要是没有你,我跟你爸那会儿就离婚了。”&/p&&br&&p&虽然这是个事实,但是当真不怪我啊……&/p&&br&&p&好在我性格比较豁达吧~&/p&
感谢所有阅读、赞同和评论这个答案的同学,不过你们中的许多人夸我分析得好,让我非常惭愧!因为这个答案分割线以上的部分不是我写的啊,它的来源是一位名叫周令瑜的作者的博客,她还写了一本书,名叫《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二者的内容有很多重合的部分,…
在一个度假村,儿童网球课结束了,年轻的女工作人员带孩子离开时,少算了一个。年轻的女工作人员发现赶回时,孩子的母亲也赶去了。这个孩子4岁,因孤零零地留在那里,被吓坏了,见到她们时大哭。&br&&br&孩子的母亲见到孩子时说:“已经没事了,那位姐姐因为找不到你,非常紧张难过,她不是有意的。现在你必须去亲亲那位姐姐,安慰她一下。”&br&&br&这位年轻的女工作人员俯下身,孩子踮起脚,亲了她一下,并说:“不要害怕,我已经没事了。”&br&&br&这件事,发生在澳大利亚,是我一朋友多年前从报上看来的,他最近在刊物上写文章,说到了此事。这位母亲及她的瞬间表现,让我肃然起敬。&br&&br&这位母亲的表现,是一种修养,此种修养,很可能来自她所成长家庭的教养,如今,她通过这样的表现,教孩子宽容地处理他人的失误。我乐于相信,她的表现不是一种刻意,而是文化教养的自然结果。孩子的危险虽然解除了,她却想到年轻的女工作人员,此时可能仍深陷内疚,孩子的一亲一说,能给她送去安慰。有这样母亲的孩子,身上会逐渐形成一些高贵的品质,日后可能会成为一种可贵的风度,事实上,小小年纪的他,已经在这样做了。&br&&br&至于这位年轻女工作人员,按度假村的规定,该不该或会不会受到什么处罚,这和本文要说的无关。或许其他妈妈在遇到这样的事时,厉害些的,会责骂这位年轻的女工作人员,宽容些的,会说以后小心点,万一把孩子弄丢了,就不是小事了,这都在情理之中。但是,对于这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却再没有比这位母亲的表现,更有教益的了。&br&&br&谢邀。
在一个度假村,儿童网球课结束了,年轻的女工作人员带孩子离开时,少算了一个。年轻的女工作人员发现赶回时,孩子的母亲也赶去了。这个孩子4岁,因孤零零地留在那里,被吓坏了,见到她们时大哭。 孩子的母亲见到孩子时说:“已经没事了,那位姐姐因为找不到…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看完大多数的答案之后,我发现许多知友简化了它。&br&&br&&br&&blockquote&他们宁从事于探讨何事为社会所当好所当恶,而不去究问社会的好恶对于个人是否应当成为法律。他们宁愿就着他们自己持有异说的某些特定之点努力去改变人类的感想,而不把保卫自由、保障一切异端作为一般性的主张。&br&&br&——《论自由》&/blockquote&&br&&br&首先,我们要讨论的,正是自由的边界。&br&&br&《论自由》是一本指引我们在现实的世界里探索一切浪漫的可能性的教材,尤其是引论部分,字字珠玑,荡气回肠。每隔几年,我都会翻出来重读一遍,籍以自省。&br&&br&&blockquote&本文的目的是要力主一条极其简单的原则,使凡属社会以强制和控制方法对付个人之事,不论所用手段是法律惩罚方式下的物质力量或者是公众意见下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以它为准绳。这条原则就是:&b&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各别地或者集体地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b&&br&&br&——《论自由》&/blockquote&&br&当题主戴着白色头带出门打球的时候,他伤害了谁?&br&&br&运动头带与孝带的设计思路和视觉差异是极其明显的,有谁见过印着logo的孝带么?&br&以我本人在国内伪装阳光少年、佩戴白色头带多次的个人经历来看,还没有遇到过任何一个人将它误认为是孝带,并进而推理出我哪个长辈新近去世了的结论。&br&&br&更何况题主生活在墨尔本,大城市、发达国家,头带这种商品的存在感那么低吗,收看nba的时候人们真的会觉得半个球场的运动员都死了爹吗?打篮球的运动伤害居然包括死亲戚吗?这球还能打吗?&br&如果哪些好友或邻居看到张三带着一条运动头带上街,就能奔走相告说张三死爹啦张三死爹啦,就能在24小时内无比热情地给张三家里送上一具花圈的话,错在张三吗?这群天残眼和脑补狂难道不该修正自己的无知和欠扁吗?&br&&br&题主有犯罪动机吗,他戴白色头带是为了诅咒他的父亲吗?&br&作案有切实的成效吗,他的父亲因此而遭遇过什么不幸吗?&br&&br&可见,如果要说题主的父亲真的受到了什么伤害的话,那就是他自己拓展了孝带的定义和头带的威力,他这是在自己伤害自己。&br&&br&人要活得轻松,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小题大做。&br&朋友们都知道,我是那种可以戴着绿色帽子狂笑着上街的弱智儿童,我有女朋友她也会跟我一起狂笑的,但如果她爸突然扑上来说「梁边你这个畜生你这是诅咒我女儿要被别人操啊,我辛辛苦苦把她养大为什么你们都要操她啊,哇呀呀呀呀呀呀我受不了了叔叔我死给你看啊,我死了我死了我死了」……&br&&br&看着这样一具尸体,我想我很难敬他是一条好汉。&br&&br&&br&那么,在整个白色头带事件中,真正受伤害的人是谁呢?&br&&br&很显然,是题主。是自残的爹地和所谓的「社会秩序与文化」剥夺了他这一项无害的自由。&br&&br&&br&&blockquote&对于得势舆论和得势感想的暴虐,对于社会要借行政处罚以外的办法来把它自己的观念和行事当作行为准则来强加于所见不同的人,以束缚任何与它的方式不相协调的个性的发展,甚至,假如可能的话,阻止这种个性的形成,从而迫使一切人物都按照它自己的模型来剪裁他们自己的这种趋势——对于这些,也都需要加以防御。 &b&关于集体意见对个人独立的合法干涉,是有一个限度的;要找出这个限度并维持它不遭侵蚀,这对于获致人类事务的良好情况,正同防御政治专制一样,是必不可少的&/b&。&br&&br&——《论自由》&/blockquote&&br&剥夺任何一个自然人的任何一种自由,我们都要慎重、慎重、再慎重。&br&&br&题主真的没有权利戴白色的运动头带上街吗?大家真的不再考虑一下下吗?&br&这起码也得被归类到“可商榷”吧?&br&从有限干涉到生杀予夺,要提防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有个四字口诀,叫「防微杜渐」。&br&&br&混在天朝这个不太让人满意的环境里,我们仿佛每天都在抱怨,我们人人都在试图抗争,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br&&br&不要事不关己,开口和下手就没有轻重。&br&&br&&br&&br&&br&其次,我们要讨论的是教育的方式。&br&&br&接下来的内容看似夹缠着大量的私货,其实不是,相信我,所有的情绪都沉没在了我多年来的理性思考中。&br&&br&题主有这样一段描述:「本来我戴头带他们是不知道的,但是有一次正好被他们俩看到了,爹勃然大怒,一把抓下来就扔到垃圾桶里。」&br&&br&这样做家长,是不对的。不让戴可以说,可以谈。大怒大吼,简单粗暴,对孩子、对这个世界,有一丁点好处吗?&br&我可以简单粗暴地下这个结论,没有。&br&&br&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年轻的时候是个拳击运动员,善于用拳头解决问题,也确实用拳头解决了很多问题,所以到最后他迷恋于用拳头解决所有问题,解决我。&br&&br&他这样胡来真的困扰了我很多年啊。&br&举个例子——大概是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吧,有一天傍晚我要出门去玩,走在路上正好碰到他醉酒归来,他要我陪他回家、陪他玩,神经病啊,我出门是去约会啊,他有老婆我还没有啊,我出门前打扮了多久他知道吗?&br&&br&我说,我要出去玩。&br&&br&他把我拦住,说,陪爸爸回家。&br&&br&我说,我要出去玩。&br&&br&他把我抓住,说,陪爸爸回家。&br&&br&我说,我要出去玩。&br&&br&他把我搂住,我以为他又要重复「陪爸爸回家」了,他没有,他搂着我,开始往家的反方向跑,他绕过我腋下搂得很紧,我脚虚沾着地被迫跟着跑,前运动员身体素质真好,搂着我跑脚步还那么轻盈,他越跑越快,越跑越快,我脚尖点着地面飞,像是在走凌波微步。剧情太突兀了,我真的不懂,我一边跟着跑一边在分析这神经病到底想干嘛,很快,速度到达最高点的时候,他把我扔了出去。&br&又高,又远——答案揭晓了,他说,「你去玩吧」。&br&&br&在天上的这段时间并不短,我的心情非常复杂:&br&1,我靠这一招好帅啊!&br&2,他怎么想到的啊?真是天才啊!高智商犯罪啊!&br&3,没必要吧,意见有分歧可以谈啊!&br&4,烦死人了啊,早知道你要这样,我tm还约什么会啊,什么样的女朋友有你这样的爸重要啊,爸!!&br&……&br&&br&地面不是水泥就是沥青,落地以后我整个人滑行了很久,一身的骨头都摔散了,躺在地上十几分钟都动不了。他早就走了,我颤颤巍巍站起来蹭了一个多小时才挪回家去。半身擦伤,左手肘的疤痕到今天还在呢。&br&&br&伤口愈合之后我其实并不生气的。不仅不生气,还觉得很风趣,用知乎的话说我觉得这位大叔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我想,别的爸爸打小孩肯定没有这种信手拈来的莽汉风流,再说,作为男人,有点伤痕、有点奇特的人生经历我觉得挺好的,况且这也没什么真正的生命危险。换个国家他说不定拿机枪扫射我了,那我肯定不高兴的。&br&&br&最重要的是,这个人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个真正讨厌的人,我记得他的老领导和我妈都很花痴地跟我说过他解下自己的皮带做武器,甩起来十几个人不能近身的仙侠故事。&br&跟他一起做生意的兄弟也跟我八卦过,他跟我爸出门在外跟当地人发生冲突,对方有几十个人,己方只有七八个人、没有一个敢出头,唯独我爸默默地脱下外套丢给他,就冲了上去。&br&&br&也许整个太阳系在我爸这种激素比较混乱的人眼里都是个大沙袋吧。&br&&br&&br&不过我小时候很怕他就对了,跟这种人怎么交流嘛?&br&一旦犯错,为了不被打,就只能够离家出走了,有时候离家出走几个月也是平常事。&br&躲起来关上房间门没用的,为了打我,那道门都不知道被他打爆多少次了。&br&他还好意思怪我离家出走,神经病。&br&&br&&br&所以呢,我觉得题主老爸一直这么粗鲁下去,对题主是没好处的。&br&&br&戴不戴运动头带本身是一件小事,小孩子屈从一下也没有关系。但是,如果有想法有能力,不要停留在没有关系。&br&题主,你要是想清楚了,觉得戴白色运动头带是没有错的,你就做好一切理论准备,去找你老爸谈。&br&两个人和和气气,用脑子,讲道理。&br&等你成功地说服了他,你再告诉他:爸,虽然道理是这样,但是为了你,我可以不戴。&br&&br&&br&&br&&br&&br&&br&&br&最后,我们要讨论的是成长与成熟。&br&&br&题主原话:「我本质上还是个小孩子,很想顾及父母的感受,不想让他们伤心,所以想说服他们而不是瞒着他们...…..」&br&&br&不要把自己当小孩子。「小孩子」这种用来逃避责任的职业,是不可能有能力做到「顾及」与「说服」的。&br&&br&&br&「小孩子」版的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对付我的父亲。&br&&br&我还记得这兄弟最后一次打我,是因为我说我要写书、拍电影,他说我做梦,要我按照他的安排,做点正经的事情,我说你懂个屁,他就用筷子插我,杀伤力很强的,他不是前运动员嘛,那威力跟指虎差不多。&br&我那时好像已经为反攻行动心理建设了很久了,我中了几筷子之后立马抄起椅子就往他头上砸去,当然了,没砸到,小乔揍张飞,怎么可能嘛。&br&我表情严肃地又丢了一张椅子,然后说了一句:xxx,我已经成年了,你以后再敢动我一下,就不要怪我了。&br&&br&他想了想,叫我滚。&br&&br&我想了想,就滚啦。&br&&br&那之后,我跟他一两年最多见一两面,见面也就不过是握握手的远方朋友,相互不留电话号码。&br&&br&很幼稚的。&br&&br&我真的观察了好多人好多年,翻来覆去想了好久好久,熬过了好多苦日子,才拥有了足够跟他相处的情商,才拥有了不被他鄙夷的事业,才找到了一套可以跟他交流的语言。&br&简单归纳这种成长,就是对别人的爱憎做到理解与引导,对自己的爱憎做到克制与隐藏。(细说并不容易,改日再叙。)&br&&br&以前我总觉得这个暴力狂太不可理喻了,后来我觉得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br&以前我看他就是一团乱码,后来我觉得他挺简单挺透明的。&br&理解了,就可以感觉到他想要什么,预测到他听了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以前我说得少他怒的多,后来我说得越多他就越不怒了。&br&&br&以前我只会说,我想要什么,我想做什么,不管他作何反应,我会说我懒得解释,我会说你不配知道。&br&后来偶尔聊起天来,我学会了跟他讲,这件事,我为什么想做,我为什么可以做,风险可不可控,做砸了有没有补救计划,我做成了会有多少收益,有了收益下一步我会如何如何、下两步我会如何如何……&br&&br&以前一起吃饭的时候,我总是冷着脸斜着眼,看起来很严肃,其实很轻浮,心里想的是赶紧吃完,出门找哪堆朋友打牌去;后来我笑得越来越多了,其实态度越来越严肃,愿意坐在那多跟他说说话,最好说到让他误以为我有多牛逼,他也好放心一点点。&br&&br&前运动员的白头发一年比一年多了,我偶尔会让母亲转达一句「大哥你还好吗,还好就行,别回复了」,他便会打电话来跟我说一段重复过很多遍的告诫,饮食规律注意休息。&br&&br&这么着,几年后,有一次,两父子单独喝酒的时候,我笑着跟他提到我左手肘上伤疤的来历,他摸了一摸之后,认真地跟我说:「是爸爸不对。」&br&那是他第一次跟我道歉。&br&接着他突然给我背诵我的出生年月日时分秒,对,精确到秒;还有我出生时的体重,精确到克。听得出来,他是一直记得,不是临时抱佛脚。跟着还回忆了好多啊,从出生到我记事起的很多事情,我都是第一次听。&br&完了他说:xx,其实爸爸是很爱你的。&br&&br&神经病。&br&&br&&br&我想我和他都成长了,我变成了比较成熟的儿子,他变成了比较成熟的爸爸。&br&&br&&br&&br&爱是相互的,教育也是相互的。&br&&br&时代在进步,你拥有比你父亲更好的教育条件,你能接触到的是比他所拥有的更好的更先进的三观。&br&妥协有两种,一种弱者对强者的让步,一种是强者给弱者的温柔。&br&&br&为了引导他成为一个更可爱的爸爸,你可以试着以身作则成为一个更可爱的儿子。&br&&br&然后你才能有立场问他,为什么在你想成为一个更可爱的儿子的时候,他没有试着成为一个更可爱的爸爸?&br&&br&&br&如果他看不起你,如果他说他养着你你有什么资格跟他进行平等的对话,如果他每次都用冷冷的一巴掌来干涉你合理的自由……你就要努力了,坚持努力。&br&&br&你要知对错、明事理,但不为此而沾沾自喜;&br&你要赚到足够养得起自己的钱,获得独立;&br&再进一步,或者能够养家、反哺,或者一不小心获得了更大的成功,给社会创造了若干个工作岗位,依法纳税,没有人可以看不起你。&br&&br&你要趁他还没有老去,好好地研究一下自由搏击,然后拉他去拳馆,把手套丢给他。&br&把那个不懂事的父亲打倒在脚下,告诉他,你很爱他,但是他可以做得更好,他应该试一下;你很爱他,但是你教育自己的孩子,会用比他更好的方法。&br&&br&&br&如果这些小事你都办不到,那就只有忍着啦,没有实力,就没有童话。&br&&br&加油 :)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看完大多数的答案之后,我发现许多知友简化了它。 他们宁从事于探讨何事为社会所当好所当恶,而不去究问社会的好恶对于个人是否应当成为法律。他们宁愿就着他们自己持有异说的某些特定之点努力去改变人类的感想,而不把保卫自由、保…
谈一下我理解的“不用功的聪明人”的特质。&br&&br&聪明不仅体现在“我努力是你的5%,可是成就是你的95%”,还应该在某些领域,有着“我的成就,是你的上限的110%”。&br&相当高的比例的聪明人,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带来巨大的精力内耗(有些知友说真正聪明人一定会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利用自己的能力创造有意义的东西,这种观点我是不认同的——事实上混日子的人太多了,到老到死也没努力的人也太多了,心理健康与智商没有正相关),题主大概认为自己是属于这部分人,因为种种证据表明,你在学习以及其他很多方面,都有特别大的潜力。看上去,你没考上清北,那是因为某种原因(比如小时养成的不听课的习惯),内耗了,没用上。&br&不用功、成绩普通的聪明人的确不少,可是题主我跟你说,这些人可以在学校不用功,甚至可以有点自闭,但是,就算内耗烧剩下的脑子,如果不被用在什么地方,也还是跳得难受的,闲着会闲死。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无法忍受,世上没有一个过硬的证据证明自己的高点,这是他们感受自我存在的基石。他们的人生可以充满了各种奇葩的短板,但是&b&&u&长板一定超过普通人的上限。这是我认为区分真假聪明人的界限&/u&。&/b&就是说,他们用百分之一到五的脑子,也能在某些领域做出常人做不到的成就。我认识一个师兄,在闭塞的农村长大,还患有ADD(注意力缺失症,无法集中精力,严重拖延、读写困难),算是一种学习障碍了,可是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在毫无竞赛培训、农村学校连老师都算不懂题的情况下,稀里糊涂一路进了国家冬令营,保送清华。后来去美国,还是晃来晃去不学习,整天在ebay上开网店玩,几乎是在梦游状态下又轻松拿了数学和计算机的两个PHD.&br&&br&那么题主,不提努力程度,仅从成绩论,你的最高点是什么呢?高考超出一本线30分,这个分数,你还是努力学习了两个月才达到的。就是说,你的长板离常人的上限还有很远。在我看来,真的高智商的人,同样是在十二年不听课、沉迷游戏的情况下,应该不需要高考才对,竞赛裸考直接保送,就算不保清华,也会保个重点,比你现在的学校强。就算不竞赛,在高中教室里洗了三年耳朵(题主你也只是不用功、并没有休学吧,每次考试测验你也跟着、别人做卷子你也不是全不做吧),高考低于重点分都是不可想象的。你玩游戏,不知道你玩得好不好,你的程度,有没有一些普通人,他们没有天赋异禀,只是经常玩经常玩,也和你是一个等级的?&br&我见过的“不用功的聪明人”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在几乎任何团体里,总是处于一个大概稳定的位置,一般就是“第二梯队”,在县级的普通中学拿年级十几的名次,省级重点高中也是年级十几的名次,努力程度没有变化,一样是玩着就过了。可是题主你,在市重点就已经要做学渣了。&br&所以我很遗憾地告诉题主,你不见得有过人的天赋,只是这些年你为了满足外界的期待,为了得到一点点关注,应该卬得很累了。&br&&br&80后90后这一代人,有一种典型的家庭环境,就是父母通过奋斗,获得了还不错的社会地位、财富和资源,可是内心的不安全感并没有消失,这种隐形的不安全感,就被传递给了家庭里最弱小的成员——孩子。这一代家长特别“重视教育”,对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我年轻时什么条件也没有,创造了现在这些,那么你拥有如此丰富的条件,应该做到更好”。其实这种“重视”的实质,是一种焦虑的投射,无力感的投射。孩子觉得自己的真实存在被忽视了,只有当我漂亮/可爱/聪明/优秀时,才会得到关注。那么颜这件事,基本是无从遮掩的,9分就是9分,5分就是5分。然而智商不是,一个人表现出来的智商可以有很多的伪装成分。因此,很多家长就把强烈的“聪明”的幻觉投射到孩子身上,夸他聪明,以他聪明为荣,可能还会苦恼地向别人吐槽:“我家孩子最大的毛病就是不用功”,其实吐这个槽时心里有一个角落是暗暗得意的。孩子为了得到关注,就俞发去迎合这种夸奖和期待。可是如果我努力,总有一天会碰到比我更强的人,那时,在父母的眼里,我岂不是变成了毫无价值?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稍稍遇到一点点困难的时候,这个“聪明的孩子”,不出意料地,不用功了。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归咎于天赋,“这是老天给的,我也没办法”,这是多么方便的一种解释。如此之好用,以致于孩子们的潜意识集中了几乎是一切的能量,来继续发展和繁荣这个谎言。他们真的变得更机灵,学什么都快,对于任何知识的浅显层面,总是一点就透;作为外行接触一个领域,总是好像预装了系统自带功能;用一个晚上学完一本教科书足以应付考试,他们不知怎的,练就了一番寻找考试题目规律的本事,一切有利于“少努力拿高分”的技能,他们基本都点全了。&b&&u&这些都是潜意识玩的心理游戏,不是天赋。&/u&&/b&&br&可是这些技能,在比较简单的知识上面还有用,越到后来,越无能为力。一个复杂的学科,知识点都是成网状的,越来越难牵着一个点把整张网都拎起来。看你的取巧技能练得有多好,有的人是在高中、有的人到研究生、有的人在工作中,终究有无法保持前列的时候。当这个现象出现,这个取巧的孩子就慌了,这一生惟一有用的保命技巧,如果被证明是没用的,他又会回到那种被抛弃、不被关注、没有价值感的冰河世纪去,那太可怕了。这个时候,他只好放弃“拿高分”,保持“不努力”,这样反正我不用功,学习再渣,也不影响“聪明”这顶保命的桂冠。这时,成绩就会一落千丈,既然无法保持前列,那么索性自暴自弃吧,至少还可以玩世不恭,强于被证明是个庸才。&br&&br&我刚才说的那一类聪明人,他们很多也来自这样的家庭,经历了这样的困境,到长大成人后,如果是愿意探索自己的,通常会面临两个极端拉扯的困惑:我的“聪明”,有多大成分是因为心理问题而产生的防御机制,又有多大成分是真实的?原来以为自己是天才,现在知道这个认识里面有水分,那么也许我其实和别人一点区别也没有、什么成绩全都是假象?这个时候,判断的标准就是,你是否有那么一两项,你的成就,超过了常人的上限。&br&人的潜意识再狡猾,也只能运用已有的资源,如果你某一件事超过普通人的上限,那就证明是天赋的作用了。我把这件事提出来讲是因为,人还是要面对事实,如果的确有略高于常人的头脑,当然那不一定是blessing,可也不一定就是坏事;过高估计自己无益,刻意否定天赋也无益。如果有什么东西是自己实在的特质,也要苦笑着接受,给予它认可。&br&&br&题主现在的情况,谈天赋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天赋没什么特别,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好观察好思考。反倒是这些年你强加了太多东西在这个概念上面,好像其他方面没有什么你能做的、而天赋又是一项天生的东西,是你无可奈何的。照这样归因,那么你现在遇到的困境,就是无解的了,你又可以免于思考、面对问题的责任。因此,把问题归到天赋上实在是没意思,你应该放下这个执念、准备好失望和受打击、去认真观察你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比如你时间管理差吗?很多天才有这个毛病,很多笨蛋也有这个毛病,与智商没有关系,只是去看这个毛病。你无法集中精力吗?别管“就算这样我也能考几分几分”,你考了几分那又怎样?重点是你连集中精力半个小时看书都做不到,那你还能认真享受什么?这样的人生你不觉得空虚痛苦?&br&&br&关于高考成绩,采用&a href=&//www.zhihu.com/people/225273fdba6b& data-hash=&225273fdba6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225273fdba6b& data-hovercard=&p$b$225273fdba6b&&@孟飞升&/a& 的答案评论里的假设,如果一本线是530分,那从160提高到560不难啊(话说低到160才真的好难,怎么做到的),你没想过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最后两个月才发愤考560,敢不敢试提前半年发愤冲刺660?因为你的潜意识知道,560很安全,正常学习可以考到;660就不一定了,所以不能给机会挑战。你觉得小学和初中的老师讲课太无聊吗?你知不知道很多普通学生其实也觉得无聊,只是他们没有必须证明自己聪明的这个强迫的需求,所以可以正常地走一会神、再听一会课,不像你这么疯狂地不听课;他们到了高中也还是有差不多稳定的感觉,不会像你一样突然觉得难了起来。这就是普通人,其实他们并不是天赋比你差,只是能量用在了不同的地方。他们也上了一本,可是他们在人生的其他方面,是踏实的、填充好了的,他们准备好了进入社会、执行社会功能、扮演各种人生角色,他们是真的平平坦坦长到20岁,是成年人了。可是你,你面对学习的心态,和一个7岁孩子,没有本质区别,你甚至都没有意识到,20岁的人生,除了学习以外,还有那么大片的地图是黑的呢。&b&&u&你只是把别人用来生活的时间和能量用来营造“聪明”的形象了。&/u&&/b&&br&&br&你想知道如何克服读书时的坏毛病,要我说,只要你还把它归因于“由于天赋太高”,那你就永远也克服不了。多高算“过高”呢?&br&&br&&br&你读书时“潜意识抗拒新知识”,因为它害怕暴露真正的天赋的值:低于假象、低于期待,当然会失落,会觉得“我这辈子什么都没有,只剩下聪明了,不可以连这都拿走”;又高于你现在所取得的成就,这会逼你意识到,之前的二十年,没有错,的确是胡逼了。。。如果没有胡逼,那能去到一个更好的学校,你的潜意识也拒绝承认自己吃了这么大的一个亏。&br&&b&&u&不过,说真的,除了暴露它、观察它、面对它,还能有什么别的路可走呢?&/u&&/b&&br&&b&&u&不过,说真的,除了暴露它、观察它、面对它,还能有什么别的&/u&&/b&&b&&u&路可走&/u&&/b&&b&&u&呢?&/u&&/b&&br&&b&&u&不过,说真的,除了暴露它、观察它、面对它,还能有什么别的&/u&&/b&&b&&u&路可走&/u&&/b&&b&&u&呢?&/u&&/b&&br&&b&重要的事情说三遍。&br&&/b&&br&题主,你还年轻,大概听不进去我说的这些话,但是总要在某些时候、总得有人说。况且知乎是一个公众平台,关注这个问题的人,也许有人到了想要听到的那个点,刚好有用呢。因此我还是说了。&br&&br&Wish you have a good rest of your life.&br&&br&-------------------------------------------------&br&&br&日更新:&br&&br&好多朋友有共鸣,我谢谢大家愿意看完我的唠叨。想澄清一点:这篇答案花了不少篇幅试图说明“题主天赋并不特别”,还描述了一点我认为的“聪明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我害怕这样会造成一些知友的误解:“好啊,我符合你的描述,我比题主聪明,我是真聪明人”,那就违背了这篇答案的初衷了。我提到聪明人,目的不是想要打脸,只是想破除题主的一个迷思,提醒他现在应该focus的主要问题,造成他困扰的问题,不在于天赋。&br&&br&事实上我是反对“天赋优越感”的。天赋这东西是客观存在,它本身是中立的,没有好坏,能有什么光荣,又怎么可能成为“问题”。小草不会觉得自己长得太矮、被人踩,就去羡慕大树;树木也不会因为自己太高、总是最先承受风吹日晒,就去抱怨。他们只是各自生长。那灌木呢?果树呢?不高不矮,没什么“之最”,还不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各自过自己的。&br&&br&天赋智商180的人,和天赋智商100的人,当然不同,他们的生活很可能也因此而走上不同的道路。但是,也就是不同而已,又怎么样呢,都很好。180难道就不要努力吗?那该有多无聊。你看那些智商爆表的天才,他们玩得多high,一直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抓紧时间做有意思的事,他们才不肯浪费一分钟。100难道就不要生活了吗,自己的体验是什么也换不来的。别人玩什么,和我有什么相干。我想玩什么,和别人又有什么相干。140夹在中间,也没什么不好吖。
谈一下我理解的“不用功的聪明人”的特质。 聪明不仅体现在“我努力是你的5%,可是成就是你的95%”,还应该在某些领域,有着“我的成就,是你的上限的110%”。 相当高的比例的聪明人,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带来巨大的精力内耗(有些知友说真正聪…
心理学上有一种名词,叫抱持。要看故事的人往后翻。&br&&br&以下为引用:&br&婴儿体验到的最初的感觉是被抱持或被放在地上的感觉。离开了子宫中安全而且紧密的保护,婴儿落到了广阔的空间中。在这个空间中,摔落在地是一种令人恐惧的危险。被抱持的体验是感到“双臂环绕”的体验。&br&&br&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baidu.com/s%3Fword%3D%25E6%25B8%25A9%25E5%25B0%25BC%25E7%25A7%%%26from%3D1011904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温尼科特&i class=&icon-external&&&/i&&/a&(1965c)关于“足够好”的母亲所必需的条件的观点中,抱持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婴儿最需要的是一个充分的“抱持环境”,一个能够使他们自身内在潜能的出现成为可能的环境。这是关系背景中最基本的部分,在这部分中,心理的成长逐渐展开。&u&抱持的结果是婴儿逐渐可以承担他(她)的抚养者的部分功能,成为一个“生活在一起”的分离的人。&/u&&br&&br&“&u&抱持”的母亲依靠直觉安排环境,使婴儿有一个充分的体验空间,而不让需求、情感或刺激过于大量或过于频繁地出现(&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baidu.com/from%3D844b/bd_page_type%3D1/ssid%3D0/uid%3D0/pu%3Dusm%Csz%1%252Cta%2540iphone_1_8.3_3_600/baiduid%3D61B2AA87A88C2EC77A5F0/w%3D0_10_%25E6%258A%25B1%25E6%258C%2581/t%3Diphone/l%3D3/tc%3Fm%3D8%26srd%3D1%26dict%3D20%26title%3D%%25u8C%%2u4EBA%25uCFB%25u89E3%25u4E66%-%%25u5B66%A%%26src%3Dhttp%253A%252F%252Fwww.psychspace.com%252Fpsych%252Faction-tag-tagname-Winnicott.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innicott&i class=&icon-external&&&/i&&/a&,1975)。&/u&&br&&br&抱持的结果会产生这样一个婴儿:既被充分地喂养又感到很真实。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baidu.com/s%3Fword%3D%25E6%25B8%25A9%25E5%25B0%25BC%25E7%25A7%%%26from%3D1011904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温尼科特&i class=&icon-external&&&/i&&/a&的话来说,&u&这样的婴儿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1975c)。婴儿要作为自体而存在必须被充分地抱持。&/u&&br&&br&这种边界的体验形成了一个安全的圈,个体可以生存在这个圈里。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发展的进行,这个圈会扩大,但抑郁的成人可能仍会需要身体上的抱持。然而,我们极少讨论成年人对抱持的需要。&br&我们会拥抱或抱着那些遭遇痛苦或感到害怕的人(我试图通过我的胳膊不让你陷入失望之中)。&br&以上。&br&&br&以下。&br&&br&(我有修改本文的权利。经过考虑,有关蝙蝠侠与小丑的例子,已被我删除。了解小丑的人,懂你的意思,不了解小丑的人,懂我的意思。又何必动怒。对于小丑的解读,不管是怎样,我同你一样尊重他,包括演员、电影作品。让joker 粉生气于我对人物的“曲解”,我很惶恐,我愿意充满诚意的道歉,只为我让你们不开心而道歉。&br&我保留个人观点。不争论。多言无益。)&br&&br&无知的婴儿在吮吸母亲的乳头的时候,无意啮咬了一下母亲。如果这个时候,母亲并没有生气,反而会拍拍婴儿,哄哄婴儿,那么婴儿便会感受到母亲给的安全感不再吵闹,相安无事;相反,如果母亲狠狠给了婴儿一巴掌,婴儿会再想咬的,并且越来越过分,直到母亲愿意包容它原谅它,直到它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无条件包容。&br&&br&成年人或多或少有这种需求,只不过有的可以自己通过理智来控制和化解,有的比较严重。可能是小时候没有得到家庭足够的爱导致的。&br&&br&这就是“为什么小时候家庭幸福完整的孩子长大后更有安全感更能很好的爱别人”的原因。从小得到父母足够多的抱持,安全感爆棚,长大后不会轻易的猜疑对方,懂得给对方空间,&b&心里仿佛有一颗种子,不管有没有黏人的对象陪伴,都会源源不断的给自己生出安全感。&/b&&br&&br&&b&举母婴的例子,说明对抱持的需求。后面应用抱持理论在恋人之间的实际交往的应用。&/b&&br&&br&异地的情侣之间,有的时候她感觉到缺乏安全感了,这是很正常的。请主动用&b&&u&超出她需求的大&/u&量&/b&的安慰和耐心去淹没她,基本上会有好转。比如主动的告诉她,自己有多么努力的工作,此外还自觉远离狂蜂浪蝶,刚刚还傻乎乎地想她了一口气发个满屏的消息,你看看她心里开不开心。(以她爱你为前提)。&b&一旦给了不安的人足够的抱持,她就会自己生出安全感,不会再一直向你无理取闹索求安慰。&/b&&br&&br&而不是,她怯生生的表达了“我不安,我难受”你还冷冷的质问她怎么这么无理取闹?你怎么自己不知道安分一点?你怎么整天想这些有的没的?她只会更加不安更加没有安全感。&b&试图去压制住她的不安,敷衍塞责,无异于饮鸩止渴,扬汤止沸。&/b&&br&&br&你想让孩子学会爱,你作为大人,要先让孩子感受到爱。(这句话不适用于所有情况。)&br&&br&恋人的心理很多时候跟孩子很像,细细体会。&br&&br&当然,&b&心理是很微妙的东西。我只是没有提到其他的原因,单纯从抱持的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实际情况要综合多种因素考虑。并不是任何情况你完全照我说的这样做就会奏效的。&/b&&br&&br&掌握好度,莫将溺爱与抱持混为一谈。它们的区别还是很大的。&br&&br&她是想着你让她一下来开启接下来对你的稳定的好,还是就只是以折磨你为乐。这两种情况,你能区分么?&br&&br&&br&&b&也就是说,抱持中的退让,能得到她的配合和感激,改善甚至治愈她的焦躁,获得比当前更好的效果。而溺爱中的退让使她的行为变本加厉,性格越来越骄纵乖张。&/b&&br&&br&在抱持这种行为中,有的时候需要恋人做的退让,甚至是无关紧要的,就看另一方愿不愿意去做。&br&&br&因为是体谅恋人的,所以根本不会想用很难的方式去刁难ta,甚至看到你做出退让,自己也会心疼。只要看到另一方去做,就好了。&br&&br&有的时候甚至发出的讯号也是一再减弱。举个简单例子,详细分析一下。&br&&br&比如现在很晚了,临睡前,可是就是很想打电话,三十秒不行,那十秒好不好,十秒也不行,那,那就打通一下,你就对我说一句话好不好。我也不想打破你的作息规律,但你能不能让我知道,只要我需要你,你就愿意来陪着我。&br&&br&而我是不是真的舍得让你通宵达旦的陪着我zuo 呢?不会的。自己心里得到了抱持,便会自己安慰自己。以后我再也不提要求临睡前电话了。&br&&br&况且,她为什么非要晚上不该打电话的时候打电话?因为白天你没有让她觉得“够”。&br&&br&男生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是你适当的主动提出,要不我晚上给你个电话吧或者白天的时候你主动去烦一烦你的女朋友。&br&&br&懂事的女朋友是不是很有可能会说,不了,我们都该睡啦!明天还要早起!或者就不再想晚上要打电话了。就因为你不给,就造成了这样愈发严重的后果。你若是总是不主动给对方安全感,再懂事的女生也会焦躁任性。&br&&br&所以有的女生就急了,你到底是不是在跟我谈恋爱啊?怎么跟陌生人没两样?那这样吧,我就使劲找你有什么时候是主动找我的,剩下的努力,我来!无奈怎么找也找不到你爱我的证明,只好耍赖撒娇甚至任性来希望你发出开始的讯号。&br&&br&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说,假如我们之间隔着一千步,你只要朝我走一步,剩下的九百九十九步,我甘之如饴的狂奔。我的心里有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你快告诉我你要!你说你要我就给!&br&&br&这种心理状态中,就有抱持的存在。“你主动提出想在深夜给我一个电话”这就是一种抱持的行为。而结果,往往以女生的通情达理和理智拒绝收尾。&br&&br&而溺爱呢?溺爱中,退让的就是另一方了,明知道她提的是越来越过分的要求,还是忍不住答应。被满足了一个又一个无理的要求以后,却仍然填不满心底空虚的无底洞。每一次被溺爱,只能尽兴一时,很快又有新的zuo法。常虐常新。这是不可取的。&br&&br&也就是说,&b&抱持的本质,是你给我一点,我还你更多。&/b&&br&&br&这就像,你给抽水机一碗水,抽水机就会回馈给你更多源源不断的水一样。你若不给一碗水作引子,抽水机就会不停的呜咽打嗝,什么都抽不出来,过会儿说不定还得报销。&br&&br&恋人终究不是你的父母,但在某个层面上,寻求能够呼应的爱的需求更多。因为父母爱你理所当然,但是恋人不是啊。亲爱的,我想要努力的爱你,你怎么毫无表示?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也是愿意爱我的,你需要我的爱,你就告诉我一句,以后,以后我就知道了,我会等你,我可以只要你,你给很少的回应也没关系。时间不是问题,距离不是差距,你只要放宽我的心,我就要来好好的爱你。&br&&br&&b&男生女生,成年人,孩子都可能需要抱持。跟性别,年龄无关。&/b&&br&&br&不同的人需要抱持的频率不同,严重程度不同,方式也不尽相同。被认为是任性或者矫情。其实都是有原因的。&b&有问题,我们仔细分析原因,不要那么简单粗暴的一概论为这人有病,好么?爱惜自己的内心,尊重自己的感受。也尊重别人的感受。&/b&&br&&br&有的人从小就没被父母抱持够,这种安全感的缺乏,是很难在长大后被恋人弥补的。&br&&br&毕竟解铃还须系铃人。&br&&br&有的人也许,也许从来没发出过对抱持的需求,也许也从来没被抱持过,然后说,抱持就是莫须有!对这种言论,我不做评价。&br&&br&&b&正文到此结束。觉得上面是胡扯的人就莫要浪费时间在此了。&/b&&br&&br&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小时候的例子。&br&&br&小时候我喜欢妈妈,不喜欢爸爸。&br&&br&妈妈抱我抱累了,把我放下来。说自己走。&br&&br&可是我当时心里没有做好准备,我说,不,你再把我抱起来。【&b&我的想法是,你听我的把我抱起来,我只会让你走两步,然后我就主动要求下来自己走。我知道你累了,可是你就抱一下就再抱一下,让我感受到你非常非常爱我包容我】&br&&/b&&br&我妈妈是坚决不抱。&br&&br&我就坚决不走。&br&&br&奶奶说,我来抱。&br&&br&我挣扎,不许。就要妈妈抱。【&b&妈妈,我就要你抱持我一小下,你顺着我,你只要表现出你顺着我,我不舍得让你累的,我不是不懂事不体谅的小孩。但是一定要是你,我就要你接住我,不要让我坠落。别人不可以替代。】&br&&/b&&br&爸爸打我。&br&&br&我还是不走,就要妈妈抱。&br&&br&爸爸把我拎起来就走。【&b&这个时候我非常非常的痛苦,因为我原谅妈妈的机会没有了。让妈妈再抱着我走两步的机会没有了。我会一直得不到我要的小小的抱持。我很绝望的大哭。&/b&】&br&&br&我死命的挣扎。&br&&br&爸爸把我放下来。&br&&br&我跑回原地。妈妈来抱。就抱一下。【&b&我还在试图等到和请求妈妈的抱持。我创造这个机会,是在拯救自己。让时间回到刚才,让被爸爸打断的请求抱持过程恢复。虽然在这个时候被爸爸抱让我很不爽,但是我试图无视,甚至把我心里的请求抱持的小小计划说了出来,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背叛,但是,为了能得到妈妈的理解和退让,我还是说出来了。】&/b&&br&&br&妈妈暴怒,怒视着我。&br&&br&爸爸则痛快得打我。&br&&br&我哭着。却不知道该怎么办。【&b&我不害怕,只是等待妈妈的抱持,可是我感觉,这次我是等不到这份抱持的。我不知道该如何让我下坠的心不要继续坠落,回到安全之地。&/b&】&br&&br&在莫愁湖公园门口。&br&&br&最后他们走了,我就在原地一直站到天黑。&br&&br&&b&在我大约十岁的时候,我回想这件事(这句话的意思是,十岁的时候回想,不是说十岁的时候发生这个故事啊。)。&/b&满心的悲伤与无奈。我的确不会再做这样的事了,人的确是会渐渐长大的。可是对于那个在公园门口伤心地哭得快昏厥的小孩子,我永远不会觉得它有什么错。&br&&br&这个故事,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想,以后我的孩子,我一定一定,要给她足够的抱持,让她的心里全是阳光和信任。哪怕一派天真。&br&&br&“我的确不会再做这样的事了”的意思是,寻求他人的抱持,我再也不会了。&br&&br&&br&&br&&br&我虽然也还是长成了我自己期待的样子,但这与正常人是有不一样的,这不一样,只有我自己能感受到。&br&独立坚强,乐观开朗,愿意对别人好,愿意对世界温柔。&br&&br&其实这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朝一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