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说宝山泰禾红御上小学有必要选国际化小学吗?

在国际学校上小学的,你们都是什么课程进来说下
帖子1,683&精华&积分4,648&金钱4,548 &贡献100 &在线时间585 小时&
该帖被浏览& 5,516&次,回复&68&次
在国际学校上小学的,你们都是什么课程进来说下
& && &&&在国际学校上小学的,你们给孩子选择是中文部还是英文部?英文部你们是什么课程?将来是直接把孩子送出去读大学吗?读大学完了工作呢?好麻烦。来说说你们怎么想的吧!
帖子2,537&精华&积分9,172&金钱6,722 &贡献2,450 &在线时间854 小时&
国际小学就是全英文授课,哪还有什么中文部,英文部?
你说的是某些私立吧。不太清楚。
我们现在一年级,英文课程主要包括Literacy,Writing,Numeracy和Unit of Interest。此外,体育,音乐,美术也是英文的,一周好像还有一节计算机吧。中文每天2节,一节语文一节数学。
我是打算一路国际学校了,最好高中就出国,不行就大学。大学之后咱就管不了了。孩子自己决定吧。
好多人舍不得孩子离家,我不是,我觉得我还想跟着他们出国呢。嘿嘿。
别的没什么,就是把银子准备好吧。我粗略算过,培养到上大学200万吧,大学如果没有奖学金,按现在物价水平,再准备200万吧。
帖子421&精华&积分1,500&金钱1,250 &贡献250 &在线时间315 小时&
亲,说说你怎么算的?
帖子1,683&精华&积分4,648&金钱4,548 &贡献100 &在线时间585 小时&
回复 2楼 jn885 的帖子
好羡慕你想的开哦。国际学校不都是私立吗?还有公立?
帖子14&精华&积分44&金钱44 &贡献0 &来自北京&在线时间13 小时&
回复 4楼 fanfan妈 的帖子
国际学校不都是私立吗?还有公立?
这个问题问的真好!
帖子2,537&精华&积分9,172&金钱6,722 &贡献2,450 &在线时间854 小时&
看你怎么给学校分类了。
1,公立学校,2,纯国际学校,指外国人开办的,其性质有盈利的,也有非盈利的。最著名的ISB,京西,德威,加拿大国际等,不收中国籍孩子。3,私立学校,中国人开办的,课程设置基本类比公立学校,但加强英语课程,或者在中学开办国际部。收费较高端的如汇佳,王府,新英才,较低端的如精诚国际。4,双语学校,基本类比国际学校(指教学体系和收费),唯一差别是大股东为中方,所以可以收中国籍孩子。这样的据我所知北京只有4个,乐成国际,青苗,海嘉,启明星。其他的如幼儿园就多了,不说了。我家孩子在第4类。
帖子1,683&精华&积分4,648&金钱4,548 &贡献100 &在线时间585 小时&
回复 6楼 jn885 的帖子
看来你考察的比较细。我儿子在的学校分中文部和英文部还有日文部。英文部和日文部是外籍的孩子,可以收20%国内的孩子,全英文教学。中文部是国内孩子,英语和口语(外教课)全英文教学,其他课程和国内学校一样并且有各种考试,只是负担没那么重。
帖子773&精华&积分5,876&金钱4,026 &贡献1,850 &在线时间401 小时&
我们4年级,好像就是homeroom,一天一节外语(我们当然选中文,还有法语,荷兰语,芬兰语,德语之类的选择),一周3节体育课,2节表演艺术课,2节视觉艺术,还有每隔一周有2节课时在集会。Homeroom的时间里老师会教语文,数学和其他。每个月有一个项目要做,比如这学期好像学了公约,人,权和环保。人权那个项目要求学生就儿童人,权问题做一个幻灯片报告,说明为什么这个问题值得重视,要求明确引用数据,还要把数据以各种数字形式表达一下,最好配有插图。我觉得这种方式挺好的--虽然没有不及格,但是想做好也不容易。
柴米油盐嫌累
琴棋书画不会
帖子429&精华&积分1,174&金钱1,124 &贡献50 &在线时间149 小时&
回复 2楼 jn885 的帖子
关于孩子上国际学校,双语学校还是公立学校的问题,我还有一个考量的地方,因为上国际学校和双语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是外籍孩子,很多是third culture kids 所谓第三文化孩子,指的是孩子一直在异国他乡长大,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文化思维既不是自己祖国的文化,也不是所在国家的文化,所以称之为第三文化,那我的孩子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孩子,跟很多的expatriate kids和third culture kids在一起,会受到这个同学圈子的哪种影响?很多孩子在学校里学一年两年就走了,去别的国家或回国了,没有个相对稳定的同学圈子是不是也是一种缺憾? 我也是计划让孩子出国读大学的,但我希望孩子有他自己的民族感和中华文化根基。不知送孩子去国际学校或双语学校的妈妈有没有在这一点有没有什么感受?
帖子2,537&精华&积分9,172&金钱6,722 &贡献2,450 &在线时间854 小时&
楼上妈妈想的好细致啊。我可没这么多顾虑。
而且我们上的双语,还是中国孩子居多,所以没有你说的文化冲击这回事。不过,就算有,我也不在乎,我本来就希望孩子更倾向多元化,而不是中国化。说不定我们还会出国一段时间,自己也变成third culture kids了。哈哈。
至于没有稳定的同学圈子,这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国际学校特意每年重新分班,就是要打破孩子的小圈子。不过,如果你有特别想在一起的好朋友,是可以申请分在同一个班的。我感觉是整个一个年级的100多个孩子用不了多久互相都会认识了,我觉得很好。非常之好,没有“我们班”“他们班”这样的束缚。
民族感和文化根基这回事,就更是三天三夜说不完说不清楚的话题。我只能说,有所得就有所失,看你最看重什么了。
帖子661&精华&积分2,396&金钱1,896 &贡献500 &在线时间467 小时&
帖子1,683&精华&积分4,648&金钱4,548 &贡献100 &在线时间585 小时&
回复 8楼 阳光海水 的帖子
我儿子学校的英文部课程全部是和美国小学同步,那语文就是他们的外语了。我纠结的是:他们的人文历史包括地理等也是美国,根本不会学到中国的历史什么的;那么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的思维还有价值观人生观和国内的环境会不会有冲突,毕竟是国内长大的,肯定要受大环境影响的。最简单的人了,权了什么的。像这些矛盾会不会让他很迷惑,长大后如果在国外生活的话不存在这些,如果还在国内工作,我想就会有这些问题吧。怎么处理这些呢。
帖子2,537&精华&积分9,172&金钱6,722 &贡献2,450 &在线时间854 小时&
中国的历史地理一定要在学校课本里面学吗?
我怎么觉得这是让孩子观博群书就能解决的问题呢。我们的历史书带有严重政治色彩,严重影响孩子的思维和价值观。而且你也太高看学校教育,小看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了吧?孩子生长在中国,周围大部分人的思维行事方式都是中国化的,怎么会有不适应呢?迷惑是肯定有的,咱大人不也迷惑吗?这不更锻炼多元思维方式了吗?
帖子1,683&精华&积分4,648&金钱4,548 &贡献100 &在线时间585 小时&
回复 13楼 jn885 的帖子
看来你说的对。
和你一起成长
帖子29&精华&积分68&金钱68 &贡献0 &在线时间59 小时&
引用:原帖由 jn885 于
12:09 发表
我怎么觉得这是让孩子观博群书就能解决的问题呢。我们的历史书带有严重政治色彩,严重影响孩子的思维和价值观。而且你也太高看学校教育,小看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了吧?孩子生长在中国,周围大部分人的思维行事方式都是 ... 说的好,这种历史书还不如不学
帖子13&精华&积分26&金钱26 &贡献0 &在线时间12 小时&
个人感觉,孩子还是有归属感的好。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非常大,连大人有的时候在一定环境下,面对不同的文化,都会有思想冲突,何况孩子。
也许有些歪楼了。因为有一些时候接触到了一些香蕉人,感觉,怎么说呢,不中不西,没有归宿感。(但是人家自己感觉都很好,实际上生活的也不错)
举个例子,我亲戚的两个不同家庭的不同态度。我姐一家在加拿大,老姐是认为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的那种。前几天跟我说,二女儿现在不会说中文,只会说英语。语气中颇有洋洋得意的感觉。相反,我小叔子一家在美国,老大老二都严格的上课外班补习中文。
对比之下,我是支持我小叔子一家的做法的。
国外有国外的好,中国也有中国的强处。怎么说呢,可能有些言不达意,俺不太会表达。比如,当你走了很多地方,你就会发现自己没有根,没有归属感。也许这就是很多老人为什么要回国的原因。去年我在法国,十分的留恋, 但是呆了一两个月后,就开始有什么时候才回家啊,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亲人啊的感觉。
同样,在美国,很多华人发展的很好,但是俺认为,一般也没办法完全融到人家的社会里去,尤其以后如果咱们的孩子出去,作为第一代移民(也许是俺见的不多,俺只能就俺看见的说) 我在波音和微软,见到的华人,最好的是做到中层,或下层经理了。而我小叔子,在伯克利的建筑系毕业,现在也只是在一家小公司工作。我见到的这些华人,基本都是在华人圈子里活动——即使你做到大公司的中层经理。在华人圈,说的是汉语,讲究的是中国的历史,当然也有美国历史,也许还有中医。其实到了美国,感觉只不过工作是挣美国人的钱,生活的主要圈子还是在华人圈。有时也有跟国外家庭聚会什么的,比如我在波音碰到的中国主管,十几年前移民了。也跟同事有聚会,孩子也是在美国出生。但他自己的感觉,在美国教育孩子,反而比在国内会更重视,尤其历史与中国的归属感。我在美国的房东也中国移民。她儿子和女儿全要求课外上中文班。她有点儿像虎妈的感觉,教育孩子还是严格要求。大儿子很优秀,小学5年级就准本跳过初中课程上高中课程了(不知道他们怎么算的分的初中高中),这位妈妈自信的告诉我,准备让她儿子大学读哈佛去。
说了一堆,感觉就是,俺觉得,如果孩子以后作为第一代移民到国外,个人认为,还是有归宿感更好些。比如跟同学有朋友介绍自己的国家时,至少知道谁里李白杜甫啥的(这个俺经常用来打击俺老姐),还是会有种自豪感的。或者要不就干脆抛去中国人的归属感,比如我一位工作上的姐姐,跟老公移民美国了。她老公是就是典型的香蕉人,十几年前就已经拿到美国CITIZENSHIP了。用她的话说,我老公现在就是一美国人,你不能当他面说一点儿美国的不好,至于中国,那跟我没关系。能做到这种地步,俺也挺佩服滴。
俺家孩子也是打算出去。曾经孩儿他爷打算小学就把他这唯一的孙子送美国去,但是俺拒绝了。俺打算让孩儿正规读国内的小学中学,奥数、四书五经、剑桥、三一都跟其他孩子一样学,该竞争的一样不少。如果他有能力,就争取自己上重点中学,毕竟,像4中这样的,一半的孩子在中学毕业就出国了。
帖子2,537&精华&积分9,172&金钱6,722 &贡献2,450 &在线时间854 小时&
所以,关键是自己感觉好就好了,别人说可怜,可悲或者可惜的,
有什么意义呢?小时候,父母决定他们的时光怎么度过,10几岁以后,就是自己决定了。这本来就没有什么对错,大家都是按自己理想生活和培养孩子罢了。
是有点歪楼了,想知道楼主孩子是什么学校啊?我还没听说过有3个部的学校呢。那这个学校是只有小学,还是一直到高中呢?中间孩子可以转换中文部和英文部吗?
帖子3,971&精华&积分17,014&金钱10,564 &贡献6,450 &在线时间917 小时&
引用:原帖由 jn885 于
11:09 发表
你说的是某些私立吧。不太清楚。
我们现在一年级,英文课程主要包括Literacy,Writing,Numeracy和Unit of Interest。此外,体育,音乐,美术也是英文的,一周好像还有一节计算机吧。中文每天2节,一节语文一节数 ... 亲,你们上的哪家?
一切随心,活在当下~
新浪微博:/zhulinzi1229
新浪博客:.cn/zhuangchenyue
帖子3,971&精华&积分17,014&金钱10,564 &贡献6,450 &在线时间917 小时&
引用:原帖由 朋朋妈妈 于
17:17 发表
关于孩子上国际学校,双语学校还是公立学校的问题,我还有一个考量的地方,因为上国际学校和双语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是外籍孩子,很多是third culture kids 所谓第三文化孩子,指的是孩子一直在异国他乡长大,他们的心理 ... 我觉得双语的还好吧!
国际学校你说的这个要突出一些?
一切随心,活在当下~
新浪微博:/zhulinzi1229
新浪博客:.cn/zhuangchenyue
帖子3,971&精华&积分17,014&金钱10,564 &贡献6,450 &在线时间917 小时&
引用:原帖由 catherine789 于
14:39 发表
个人感觉,孩子还是有归属感的好。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非常大,连大人有的时候在一定环境下,面对不同的文化,都会有思想冲突,何况孩子。
也许有些歪楼了。因为有一些时候接触到了一些香蕉人,感觉,怎么说呢,不中 ... 这个,我觉得,别人看到的好和不好都没啥意义吧,当事人自己觉得滋润就OK。
不过,你说的一些国外华人的现状,也是现实。他们的确挺难容入当地社会的。呵呵,我们公司美国总部很多华人,也不过都是在华人的圈子里混。孩子们之间也会攀比,他们也会学奥数,珠心算啥的,也要买学区房。。。哈哈。。。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奥数,就有学区房。。。。听得我特崩溃。
一切随心,活在当下~
新浪微博:/zhulinzi1229
新浪博客:.cn/zhuangchenyue
帖子2,537&精华&积分9,172&金钱6,722 &贡献2,450 &在线时间854 小时&
回复 18楼 竹林子1229 的帖子
帖子82&精华&积分174&金钱174 &贡献0 &在线时间50 小时&
引用:原帖由 jn885 于
15:04 发表
有什么意义呢?小时候,父母决定他们的时光怎么度过,10几岁以后,就是自己决定了。这本来就没有什么对错,大家都是按自己理想生活和培养孩子罢了。
是有点歪楼了,想知道楼主孩子是什么学校啊?我还没听说过有3个 ...
自己觉得好,那才是真的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帖子1,683&精华&积分4,648&金钱4,548 &贡献100 &在线时间585 小时&
回复 20楼 竹林子1229 的帖子
帖子1,683&精华&积分4,648&金钱4,548 &贡献100 &在线时间585 小时&
回复 17楼 jn885 的帖子
是中芯企业办学,能一直上到初中,高中正在筹备中。中文转英文需要申请。我就是因为英文部的课程设置 比较纠结。
帖子2,537&精华&积分9,172&金钱6,722 &贡献2,450 &在线时间854 小时&
什么样的教育都别想两全,特别是双语教育,
新加坡和香港算是双语成功的例子,还是失败的例子,就有不同说法。所以,双语真的可能会没一种语言都不精,同时每一种语言代表的文化也都涉猎不深,做好这样的准备。个体而言,一定会有很成功的例子,也会有很失败的例子。关键就在于,每个家庭不同,每个孩子也不同。教育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领域。
帖子1,683&精华&积分4,648&金钱4,548 &贡献100 &在线时间585 小时&
帖子82&精华&积分174&金钱174 &贡献0 &在线时间50 小时&
引用:原帖由 fanfan妈 于
20:39 发表
是中芯企业办学,能一直上到初中,高中正在筹备中。中文转英文需要申请。我就是因为英文部的课程设置 比较纠结。 哦,我小姨家的孩子就在中芯的国际部呢,挺好的。
帖子429&精华&积分1,174&金钱1,124 &贡献50 &在线时间149 小时&
回复 10楼 jn885 的帖子
我这几年跟不同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和使馆学校的学生和家长打交道,从不同的侧面,从我看到的和我听到的故事的,我的总结和体会是,孩子是上双语学校,国际学校以及公立学校不仅要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实力,也要看自己的家庭背景与海外有没有联结以及家庭将来长期的打算,是否有将来举家海外定居打算? 是否决定让孩子都美国教育体制的小学,中学,高中和大学? 我认识一些国际学校的美籍华人家长, 小学,读的公立学校,为的是让孩子将来在国外不会丢掉自己的汉语水平和中国文化传统根基,以及打好各门文化课的扎实基础,中学再转到国际学校把英文在几年内跟上。也有家长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让孩子读国际学校直到高中毕业,大学直接到美国读本科。
公立学校的一些学科知识深度及其他强项和优势是国际学校无法比拟的,而国际学校的英文环境,硬件及快乐学习气氛,丰富的社交娱乐课外文艺活动是公立学校无法超越的。所以在我看,公立学校和国际双语学校没有好和不好,只有适合和不适合。
帖子429&精华&积分1,174&金钱1,124 &贡献50 &在线时间149 小时&
回复 19楼 竹林子1229 的帖子
根据我看见的和听到的,双语学校比国际学校的学员变动是要少一点,但每年每个班的学员都会有不少变动,因为双语、国际学校的学员主流是“expatriate children&外籍孩子,所以他们的根不在中国,而在自己的国家。学校就是孩子们的小社会,我看见孩子们玩儿的时候也是有小圈子的,比如韩国孩子的好朋友肯定是韩国孩子,华人孩子的好朋友还是是跟他们的文化气息相仿的孩子。 记得有一个我认识的法国家庭,孩子在法国学校学习两年后不得不因父亲工作的原因离开北京回到法国,孩子非常舍不得离开法国学校的同学,老师们。离开自己的好朋友对他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心理挣扎,即使他们很快能找到新的朋友,适应新的学校,也还是会有很多遗憾和留恋。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所以很多国际学校常常会举办”第三文化孩子“的家长心理辅导讲座。对于有意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或双语学校的中国家长,我想还是很有必要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的。
帖子1,683&精华&积分4,648&金钱4,548 &贡献100 &在线时间585 小时&
回复 29楼 朋朋妈妈 的帖子
考量的都很仔细啊,我这个妈妈不称职了哈!
帖子429&精华&积分1,174&金钱1,124 &贡献50 &在线时间149 小时&
回复 30楼 fanfan妈 的帖子
不能说不称职啊,每个家长选择学校的标准和重心不一样啊,可能很多家长不会介意这些问题的。没有十全十美的学校和教育,看大方面符合自己和孩子的心意就行。
帖子13&精华&积分26&金钱26 &贡献0 &在线时间12 小时&
鹏鹏妈妈,非常专业啊!
看您对公立私立都很了解,想咨询下,如果确定要出国的话,一定要在高中阶段转到双语学校或直接出国吗?在公立读到什么阶段好呢?
想听听您的建议,大约孩子什么阶段转双语或者直接出去比较好?我倾向于本科时让孩子自己考GRE出去,会不会太晚点儿或者太累了,反而得不偿失?因为自己感觉身边能出成绩和最后能留在国外的(当然专业也很重要),还是这种形式的多。
现在拿不准什么时候放弃公立合适,如果能上重点,可能就更舍不得放弃了,怕以后回头看来走弯路啊。
帖子2,537&精华&积分9,172&金钱6,722 &贡献2,450 &在线时间854 小时&
楼上的妈妈,你的前提是孩子足够优秀,能在公立体制中
争到上游,然后才可能走你说的那条路。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你打算怎么办呢?再转国际学校或者国外?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语言适应这一个因素。据我所知,如果在公立体制下没有争到班级前几名,对孩子的自信打击是非常大的,而且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孩子不适合公立学校学习的方法。那么你能确信转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体制下孩子就会抛开原来的观念和学习方法的束缚,树立信心吗?
妈妈的目标如果是能出成绩和留在国外,很显然对孩子的学业要求是很高的,你在拿这个作为成功的标尺的话,感觉和公立学校培养竞争,重视考试和分数的理念是更为契合的。我的想法和你不一样,我孩子学校同学的家长我接触了一些,也和你不一样。我们更多地是考虑孩子的性格不要被扭曲,而并不特别在意以后他们是否能在事业上成功。
帖子1,683&精华&积分4,648&金钱4,548 &贡献100 &在线时间585 小时&
回复 33楼 jn885 的帖子
&更多地是考虑孩子的性格不要被扭曲,而并不特别在意以后他们是否能在事业上成功&这点非常赞同!
帖子3,971&精华&积分17,014&金钱10,564 &贡献6,450 &在线时间917 小时&
引用:原帖由 朋朋妈妈 于
20:01 发表
根据我看见的和听到的,双语学校比国际学校的学员变动是要少一点,但每年每个班的学员都会有不少变动,因为双语、国际学校的学员主流是“expatriate children&外籍孩子,所以他们的根不在中国,而在自己的国家。学校 ... 亲的这一点想得长远啊。
其实任何一个集体都是一个小社会。孩子总会去寻找跟自己脾气、秉性包括亲说的文化气息合得来的人去相处,成为朋友。在哪儿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实都一样。这个,跟我们大人没什么两样的。所谓物以类聚。
一切随心,活在当下~
新浪微博:/zhulinzi1229
新浪博客:.cn/zhuangchenyue
帖子3,971&精华&积分17,014&金钱10,564 &贡献6,450 &在线时间917 小时&
引用:原帖由 jn885 于
10:54 发表
争到上游,然后才可能走你说的那条路。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你打算怎么办呢?再转国际学校或者国外?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语言适应这一个因素。据我所知,如果在公立体制下没有争到班级前几名,对孩子的自信 ... 呵呵,性格不扭曲,同时,情商能高一点。。。这是我所希望的。能不能成材,那是她自己的造化了。
在现在这个社会,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我相信大部分的孩子在智商上都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可是,情商,那就差别太大了。所以,我是希望能在情商培养这条路上,帮她多做一点我能做的铺垫和引领的。
一切随心,活在当下~
新浪微博:/zhulinzi1229
新浪博客:.cn/zhuangchenyue
帖子13&精华&积分26&金钱26 &贡献0 &在线时间12 小时&
嗯,同意性格不扭曲是前提,这个是很重要的啊。
俺是觉得,良性的竞争还是可以培养孩子面做挫折困难的勇气与自信的。即使在学校里第一名,到了外面,不论口才竞还是什么棋类,到以后人际交往,肯定不可能都排在前面。所以,孩子一定是会面对受挫。孩子受挫后是否会自信收到打击,就要看家长如果引导,以及如何教育孩子摆正心态了。比如,俺在初中时一直全校第一,到了高中,发现人才济济,哪儿都有比你强的。假设一个孩子以后如果上了清华北大,如果不摆正心态,还想自己拔尖,不拔尖就没自信,那孩子就完蛋了。如果去了哈弗普林斯顿,岂不更完了。所以,小学时受挫,私下认为,倒没什么。只要引导好了,以后会受益。
刚才刚看了佩蓉的文,好像就是那位美国华裔妈妈,把孩子扔美帝军队锻炼的那位。我比较倾向于她的做法,即使有轻便的路可以走,这条路,也是拿来作为备用。该扔出去锻炼的,竞争的,都去尝试一下。如果能评自己本事闯出来,最好。
俺倒不是一定要孩子成功,即使孩子不成功,估计妈妈们能让孩子留在国外的方法也很多。但是成功感觉还是更完美点。
一直私下以为,私立转公立可能会不太适应,还以为公立转私立,一般孩子都会感觉很幸福,不会有啥不适应的呢 ⊙﹏⊙b汗
让俺再好好研究研究
帖子13&精华&积分26&金钱26 &贡献0 &在线时间12 小时&
也很同意鹏鹏妈妈的话,就是私立学校的氛围,团队合作等各个方面,要好于公立小学。
所以一直犹豫,如果想高中出去,初中是不是就应该转到私立,让孩子有个过渡,因为孩子还算小,出去自己调节会有困难。
如果等孩子大学了再出去,感觉孩子已经成人了,协助他自己平时多搞些社会活动,多去图书馆搜书与练习写摘要一类的,是否就可以直接出去了呢?
帖子13&精华&积分26&金钱26 &贡献0 &在线时间12 小时&
感觉鹏鹏妈妈说的很对,私立的氛围与合作等各个方面,是公立没法弥补的。
所以犹豫,要是孩子小,初高中出去,还是该转到私立过渡一下,毕竟让他自己调节还是有些难。如果大学以后再出去,是不是可以锻炼他自己适应呢?
心心希希的妈妈
帖子161&精华&积分368&金钱368 &贡献0 &在线时间81 小时&
围观, 我还没确定自己的想法呢...
楼上提到的中芯国际的国际学校我以前有同事的孩子在这里上学, 这个同事很满意, 还多次向我推荐.
~~心有灵希 健康快乐~~
帖子3,971&精华&积分17,014&金钱10,564 &贡献6,450 &在线时间917 小时&
引用:原帖由 fanfan妈 于
22:04 发表
&&亲,你182手机不用了?小条我你的另外一个号码吧?前两天短信你来着,好象你没收到呃!
一切随心,活在当下~
新浪微博:/zhulinzi1229
新浪博客:.cn/zhuangchenyue
帖子1,683&精华&积分4,648&金钱4,548 &贡献100 &在线时间585 小时&
回复 41楼 竹林子1229 的帖子
哈哈,前两天孩子发烧,182手机关机了我都不知道,晕了!已短你手机号了亲!
帖子3,472&精华&积分8,685&金钱7,785 &贡献900 &在线时间999 小时&
引用:原帖由 朋朋妈妈 于
20:01 发表
根据我看见的和听到的,双语学校比国际学校的学员变动是要少一点,但每年每个班的学员都会有不少变动,因为双语、国际学校的学员主流是“expatriate children&外籍孩子,所以他们的根不在中国,而在自己的国家。学校 ... 亲说的很对!我有时也担心我家孩子转学或者他们的好朋友转学而面临分离的痛苦。
一粒沙里一个世界,一朵花里一个天堂.
帖子429&精华&积分1,174&金钱1,124 &贡献50 &在线时间149 小时&
回复 43楼 大地妈妈s 的帖子
是啊,虽然孩子们都会很快交到新朋友,最终会适应新学校,但国际学校的学生是每一年一小变,每三年一大变,心理适应力强的孩子也许到没什么负面影响,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通过不断的适应让心灵更坚强,但心理比较敏感脆弱的孩子需要较长的时间调整,需要家长和学校配合做不少心理支持辅导工作。
帖子429&精华&积分1,174&金钱1,124 &贡献50 &在线时间149 小时&
回复 39楼 catherine789 的帖子
个人认为如果初中高中学的是国际课程,其主流是美国或英国教育体制课程,因为学科内容的连续性以及英语阅读写作文法的基础打得比较扎实所以孩子出国读大学时就不会那么吃力,而且如果孩子在国际初中和高中学习成绩都很不错,那么高考时申请读海外名校大学的机会也多一些。如果孩子英文不过关,往往还得在国外再读一年预科或语言才能进大一,而且国外的大学是“宽进严出”,四年学习压力会很大。
所以,对于计划好在国外读大学的孩子,在国际学校或私立学校的国际班读初中和高中,应该说是很可取的。
帖子429&精华&积分1,174&金钱1,124 &贡献50 &在线时间149 小时&
回复 35楼 竹林子1229 的帖子
亲既然说我想得长远那我就说得再长远一点,现在孩子小学,中学和高中的同学圈子对他们将来的事业发展也许还有帮助的呢,如果孩子将来还会在中国工作,那也许儿时公立学校的那帮好友和同学们会比国际学校的欧洲、日韩同学更有价值! 举我自己的例子吧,我小学的一两个校友现在也在北京,偶尔聚会时格外亲切,即使很少联系如果有啥事帮个忙啥的也都是在所不辞的!
帖子2,537&精华&积分9,172&金钱6,722 &贡献2,450 &在线时间854 小时&
我不同,我小学的校友,到现在一个能联系上的都没有了。
功利地讲,对我事业发展最有帮助的是读MBA时候的同学,其次是大学同学,再次是中学同学。
帖子2,537&精华&积分9,172&金钱6,722 &贡献2,450 &在线时间854 小时&
我女儿大概也是对交友不敏感的。
从2岁上幼儿园,前后换了3家,然后上学前班,呆的最长的幼儿园是2年半,但是是蒙氏的,每年也换老师换同学。我女儿都超级适应,很快找到好朋友。对任何小朋友和老师都没有绝对的留恋。再遇到的时候很亲切,偶尔也会想起来,但绝对没有什么伤心失落的。
帖子3,472&精华&积分8,685&金钱7,785 &贡献900 &在线时间999 小时&
引用:原帖由 朋朋妈妈 于
20:14 发表
是啊,虽然孩子们都会很快交到新朋友,最终会适应新学校,但国际学校的学生是每一年一小变,每三年一大变,心理适应力强的孩子也许到没什么负面影响,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通过不断的适应让心灵更坚强,但心 ... 我家老大,幼儿园换了4个,小学现在都换3个了。随着他年龄的增长,经常换朋友不太好,尽管他适应能力还算强。他现在的学校虽然每年换班换老师,但是老师事先都会征询小朋友想跟谁一个班,会把他们安排在一起。其实同年级的小朋友之间大部分都认识的,包括那些他们在别的年级的兄弟姐妹。
一粒沙里一个世界,一朵花里一个天堂.
帖子1,683&精华&积分4,648&金钱4,548 &贡献100 &在线时间585 小时&
看来我家孩子换了3个幼儿园两个小学是很正常的了哈!
填写显示名:
4到16个字符:中文,英文小写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家说说老婆和几个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