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时没带练习册怎么和老师说

我的老师练习册答案 【范文十篇】
我的老师练习册答案
范文一:1老师,您好!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茁壮的新苗
衷心地祝愿
理想的丝线
幸福地开放
崇高的理想
茁壮地成长
二、根据课文填空。
1.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老师,您好。
2.用智慧和真理吧人才 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三、读下面的诗句,理解关键的字词,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1、①“铺设大道”和“架起金桥”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意在说明教师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崇高,因为老师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
2、①老师,教学成果,教师的心血,学生。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范文二:苏教版初中七下《我的老师》同步训练题
【基础知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áoxiáng(
kāngkǎi(
支chēng(
3.注音组词。
4.揣摩语言。
(1) “春天又到了。”句中的“又”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
(2)体会加点的词语的精妙之处。
① “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
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②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
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次启发。 ..
(3)“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应怎样理解“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园里的花开得很旺,姹紫嫣红,满园芬芳。 ....
B.刘老师讲课抑扬顿挫,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同学。 ....
C.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暴行,已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
D.在中考誓师大会上,李明信口雌黄地说: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回报父母和老师。 ....
(1)《我的老师》选自《
,作品多次获奖,有四部作品获“
”工程奖。
(2)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补出得体的话。
小明上数学课时,有一个问题没弄懂,下课后,他去问刘老师,敲开办公室的门后,他对刘老师说:“
【能力提升】
(一) 课内精读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长可丈余的娱蚣,而最妙的便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一架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①擎着风筝。他喊声:“起!”.
便不断②抻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人云霄。他仰望白云,.
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那浮在他脸上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我们说笑。甚至于,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他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7.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字。
8.揣摩加点词语的作用。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
9.本文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请你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
(2)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
(3)(他)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4)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10.本文融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记叙、描写、 议论、抒情相结合。请你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
(2)(他)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3)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4) 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拓展延伸】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
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 ,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
11.概括这段文字记叙的“一件小事”。(不得超过15个字)
12.上文第一句中,“占据”这个词很好地表现了
13.“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中的“那样”指的是
14.上文“心清如水的学生”中的“清”是
”划出这段文字中直接抒发“我”对老师敬佩之情的句子。
3. 我的老师
1.qi?ng;wā;gēngy?;zhù;qíng;wūgōng;chēn;piān;xū。2.翱翔;倘若;稚气;慷慨;支撑;酸涩。
3.(1)áo
4.(1)不能。“又”表明已经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春天,每一个春天的到来都会引起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并且暗示出了这种思念在逐渐加深。去掉这个“又”意思就有很大的改变了。
(2)①“腾起”写出了笑声的热烈和突然,“泛起”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在老师的幽默之后涌出的酸涩情感。 ②“瞪大”“关切”“不住”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与体贴,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活画出老师的急切心情。(3)这里的“风筝”已经不再是实指的风筝,而是暗示我们,刘老师的顽强生命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影响了作者的人生理想。5. D(2分)
6.(1)《中华活页文选》;苏叔阳;“五个一”。(2)参考示例:刘老师,(或打搅一下,)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可以吗?) (称呼或礼貌用语1分;事由1分)7.①举;②拉。8.“飘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刘老师抓住线绳后的快乐得意和满足之情。他并未因自己是一个残疾人而放弃生活中的乐趣,他生活得幸福、充实并散发着生命的活力。9.(1)肖像(外貌)描写。(2)动作描写。(3)语言描写。(4)神态描写。10.(1)记叙(2)描写(3)议论(4)抒情。11.老师排除我们的小纠纷。12.这件小事当时在
范文三:3. 我的老师
caijuyudonglixi
[文笔精华]美文中散步,品尝心灵的鸡汤,,,,
◎辛勤的园丁,你是那智慧的工程师, 为祖国的未来架起了一座座坚固的桥梁,,,,
[自主积累]积累中运用,构建知识的殿堂,,,,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áoxiáng(
kāngkǎi(
支chēng(
3.注音组词。
4.揣摩语言。
(1) “春天又到了。”句中的“又”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
(2)体会加点的词语的精妙之处。
① “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
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②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
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次启发。 ..
(3)“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应怎样理解“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随州中考题)
A.校园里的花开得很旺,姹紫嫣红,满园芬芳。 ....
B.刘老师讲课抑扬顿挫,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同学。 ....
C.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暴行,已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
D.在中考誓师大会上,李明信口雌黄地说: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回报父母和老师。 ....
(1)《我的老师》选自《
,作品多次获奖,有四部作品获“
”工程奖。
(2)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补出得体的话。
(湖南株洲中考题)
小明上数学课时,有一个问题没弄懂,下课后,他去问刘老师,敲开办公室的门后,他对刘老师说:“
[阅读探究]品读中探究,体味语言的蕴籍,,,,
(一) 课内精读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长可丈余的娱蚣,而最妙的便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一架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①擎着风筝。他喊声:“起!”.
便不断②抻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人云霄。他仰望白云,.
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那浮在他脸上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我们说笑。甚至于,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他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7.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字。
8.揣摩加点词语的作用。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
9.本文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请你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
(2)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
(3)(他)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4)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10.本文融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记叙、描写、 议论、抒情相结合。请你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
(2)(他)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3)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4) 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二)课外拓展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
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 ,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
11.概括这段文字记叙的“一件小事”。(不得超过15个字)
12.上文第一句中,“占据”这个词很好地表现了
13.“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中的“那样”指的是
14.上文“心清如水的学生”中的“清”是
”划出这段文字中直接抒发“我”对老师敬佩之情的句子。
[中考链接]真题中撷英,把握中考的脉搏,,,,
(一) 阅读链接(上海市中考题)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尽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笋。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⑩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永远陪伴着我的心,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16.请从第②段中找出与画线句“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的修辞方法相同的句子 (2分)
17.第③段画线词语“情不自尽”中的错别字是
,其正确的写法是
18.阅读④—⑦段,完成下表。(10分)
19.为什么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留给“我”的印象最深?
20.将第⑩段与下面一段文字作比较。你认为哪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更好?为什么?(70字左右)(5分)
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倘使他还健在,一定退休了。也许,他这时候仍在放风筝,,,,我曾见过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长者,年复一年地被断腿钉在床上,失去了活动的自由。我希望刘老师不至于如此,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然而,倘使不幸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新题链接(湖北黄石中考题)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写出你的感受。(15分)
21某杂志调查表明,中国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自成。这三句话完全可以涵盖中国的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是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内容。父母的这种期待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三句话不断重复达到的教育效果却是极其片面的,是停留在一个落后于时代精神的低层面上的。
(1)读完以上材料,相信你深有感触。请你就三句话中的某一句话在教育中的负面影响谈谈谈认识。(5分)
(2)你的家庭教育内容或许与以上材料所述类似,或许根本不同。能简单介绍你们家庭的
教育特点吗?请用“,,,,既,,,,又,,,,而且,,,,”的句式表达。(5分)
答:——————————————————————————
(3)教育是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在三年初中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时,请你从教育的角度给班主任写下你的惜别赠言。(5分)
答:————————————————————————————————
[创新写作]共鸣中挥笔,放飞思想的小鸟,,,,
22. “老师,我多想
”补全题目,写写自己的心里话。500字左右。
3. 我的老师
1.qi?ng;wā;gēngy?;zhù;qíng;wūgōng;chēn;piān;xū。2.翱翔;倘若;稚气;慷慨;支撑;酸涩。
3.(1)áo
4.(1)不能。“又”表明已经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春天,每一个春天的到来都会引起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并且暗示出了这种思念在逐渐加深。去掉这个“又”意思就有很大的改变了。
(2)①“腾起”写出了笑声的热烈和突然,“泛起”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在老师的幽默之后涌出的酸涩情感。 ②“瞪大”“关切”“不住”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与体贴,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活画出老师的急切心情。(3)这里的“风筝”已经不再是实指的风筝,而是暗示我们,刘老师的顽强生命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影响了作者的人生理想。5. D(2分)
6.(1)《中华活页文选》;苏叔阳;“五个一”。(2)参考示例:刘老师,(或打搅一下,)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可以吗?) (称呼或礼貌用语1分;事由1分)7.①举;②拉。8.“飘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刘老师抓住线绳后的快乐得意和满足之情。他并未因自己是一个残疾人而放弃生活中的乐趣,他生活得幸福、充实并散发着生命的活力。9.(1)肖像(外貌)描写。(2)动作描写。(3)语言描写。(4)神态描写。10.(1)记叙(2)描写(3)议论(4)抒情。11.老师排除我们的小纠纷。12.这件小事当时在
18.略。19.因为刘老师并不因身体残疾而对人生悲观,他对生活有着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这让我深受感动,所以印象最深。20.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1.(1)扣住三句话中的某一句话在教育中的负面影响(如:扼杀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丧失个性和创造力;使孩子只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其他素质,发展不健全;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自暴自弃)答对某一点的意思即酌情给分。(5分)(2)“,,,,既,,,,又,,,,而且,,,,”句式使用正确给2分,介绍家庭教育特点符合关联词表达的语意关系给3分。(3)符合情境,表达含蓄而得体,扣住话题即可酌情给分。(5分)直白表达或语言不得体也给2分 22.略。
范文四:3. 我的老师
[文笔精华]美文中散步,品尝心灵的鸡汤,,,,
◎辛勤的园丁,你是那智慧的工程师, 为祖国的未来架起了一座座坚固的桥梁,,,,
[自主积累]积累中运用,构建知识的殿堂,,,,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áoxiáng(
kāngkǎi(
支chēng(
3.注音组词。
4.揣摩语言。
(1) “春天又到了。”句中的“又”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
(2)体会加点的词语的精妙之处。
① “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
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②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
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次启发。 ..
(3)“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应怎样理解“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随州中考题)
A.校园里的花开得很旺,姹紫嫣红,满园芬芳。 ....
B.刘老师讲课抑扬顿挫,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同学。 ....
C.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暴行,已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
D.在中考誓师大会上,李明信口雌黄地说: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回报父母和老师。 ....
(1)《我的老师》选自《
,作品多次获奖,有四部作品获“
”工程奖。
(2)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补出得体的话。
(湖南株洲中考题)
小明上数学课时,有一个问题没弄懂,下课后,他去问刘老师,敲开办公室的门后,他对刘老师说:“
[阅读探究]品读中探究,体味语言的蕴籍,,,,
(一) 课内精读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长可丈余的娱蚣,而最妙的便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一架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①擎着风筝。他喊声:“起!”.
便不断②抻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人云霄。他仰望白云,.
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那浮在他脸上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我们说笑。甚至于,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他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7.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字。
8.揣摩加点词语的作用。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
9.本文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请你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
(2)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
(3)(他)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4)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10.本文融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记叙、描写、 议论、抒情相结合。请你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
(2)(他)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3)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4) 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二)课外拓展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
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
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 ,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
11.概括这段文字记叙的“一件小事”。(不得超过15个字)
12.上文第一句中,“占据”这个词很好地表现了
13.“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中的“那样”指的是
14.上文“心清如水的学生”中的“清”是
”划出这段文字中直接抒发“我”对老师敬佩之情的句子。
[中考链接]真题中撷英,把握中考的脉搏,,,,
(一) 阅读链接(上海市中考题)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尽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笋。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
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⑩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永远陪伴着我的心,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16.请从第②段中找出与画线句“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的修辞方法相同的句子 (2分)
17.第③段画线词语“情不自尽”中的错别字是
,其正确的写法是
18.阅读④—⑦段,完成下表。(10分)
19.为什么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留给“我”的印象最深?
20.将第⑩段与下面一段文字作比较。你认为哪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更好?为什么?(70字左右)(5分)
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倘使他还健在,一定退休了。也许,他这时候仍在放风筝,,,,我曾见过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长者,年复一年地被断腿钉在床上,失去了活动的自由。我希望刘老师不至于如此,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然而,倘使不幸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新题链接(湖北黄石中考题)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写出你的感受。(15分)
21某杂志调查表明,中国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自成。这三句话完全可以涵盖中国的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是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内容。父母的这种期待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三句话不断重复达到的教育效果却是极其片面的,是停留在一个落后于时代精神的低层面上的。
(1)读完以上材料,相信你深有感触。请你就三句话中的某一句话在教育中的负面影响谈谈谈认识。(5分)
(2)你的家庭教育内容或许与以上材料所述类似,或许根本不同。能简单介绍你们家庭的教育特点吗?请用“,,,,既,,,,又,,,,而且,,,,”的句式表达。(5分)
答:——————————————————————————
(3)教育是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在三年初中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时,请你从教育的角度给班主任写下你的惜别赠言。(5分)
答:————————————————————————————————
[创新写作]共鸣中挥笔,放飞思想的小鸟,,,,
22. “老师,我多想
”补全题目,写写自己的心里话。500字左右。
3. 我的老师
1.qi?ng;wā;gēngy?;zhù;qíng;wūgōng;chēn;piān;xū。2.翱翔;倘若;稚气;慷慨;支撑;酸涩。
3.(1)áo
4.(1)不能。“又”表明已经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春天,每一个春天的到来都会引起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并且暗示出了这种思念在逐渐加深。去掉这个“又”意思就有很大的改变了。
(2)①“腾起”写出了笑声的热烈和突然,“泛起”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在老师的幽默之后涌出的酸涩情感。 ②“瞪大”“关切”“不住”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与体贴,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活画出老师的急切心情。(3)这里的“风筝”已经不再是实指的风筝,而是暗示我们,刘老师的顽强生命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影响了作者的人生理想。5. D(2分)
6.(1)《中华活页文选》;苏叔阳;“五个一”。(2)参考示例:刘老师,(或打搅一下,)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可以吗?) (称呼或礼貌用语1分;事由1分)7.①举;②拉。8.“飘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刘老师抓住线绳后的快乐得意和满足之情。他并未因自己是一个残疾人而放弃生活中的乐趣,他生活得幸福、充实并散发着生命的活力。9.(1)肖像(外貌)描写。(2)动作描写。(3)语言描写。(4)神态描写。10.(1)记叙(2)描写(3)议论(4)抒情。11.老师排除我们的小纠纷。12.这件小事当时在
18.略。19.因为刘老师并不因身体残疾而对人生悲观,他对生活有着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这让我深受感动,所以印象最深。20.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1.(1)扣住三句话中的某一句话在教育中的负面影响(如:扼杀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丧失个性和创造力;使孩子只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其他素质,发展不健全;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自暴自弃)答对某一点的意思即酌情给分。(5分)(2)“,,,,既,,,,又,,,,而且,,,,”句式使用正确给2分,介绍家庭教育特点符合关联词表达的语意关系给3分。(3)符合情境,表达含蓄而得体,扣住话题即可酌情给分。(5分)直白表达或语言不得体也给2分 22.略。
范文五:趁热打铁·巩固知识
一、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二、补充成语,我能行。
三、送字回家(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1.1942年正月新春,我不(
)6周岁,就到(
)村小学读书。(满
2.田老师17岁就开始了小学教师生(
3.三年级的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
模) 答案:1.满
1.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从大树桩下边掏出四个手榴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被冲锋枪打伤的德国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树木弯着腰。
2.小路穿过树林。
3.他掏出于榴弹。
4.德国兵倒下。
五、开心阅读。
大雨中的景色
顷刻间,雨飘洒下来,真大呀!雨水连成千万条的银线,随风摆动,仿佛全世界都笼罩在雨的帷幔中。眺望远处那高大的建筑物,如同隔了一层无边的珠帘,似明似暗,隐隐约约。那晶莹的雨点在马路上砰然溅开,有趣地形成一簇植物界绝对没有的素色花朵,它在地面如
昙花嫣然一现,便悄然离去。池塘里,雨点滴在水面上,泛起一圈圈小小的圆晕,又像是无数的鱼儿在跳跃。老天爷仿佛是在搞恶作剧,雨铺天盖地,家家屋顶上腾起一股股白烟。
1.这段话从四个方面写大雨中的景色,分别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用“”画出作者运用打比方的句子。
3.你喜欢文中描写的景色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雨水
B.雨中远处的建筑物
D.池塘里落在水面的雨点第3句话。
3.提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
六、综合实践活动。
启蒙老师对人的一生影响真大啊!把你想对启蒙老师说的话写下来。
范文六:对联练习答案(老师)
一、2009年湖南卷新题型对联衔接训练
1、下面是一副励志联,上联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请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A、望梅止渴,何苦煎熬自己
B、守株待兔,还是丰衣足食
C、走马观花,胜若行云流水
D、隔岸观火,莫若前与帮忙
解析:A。在对仗方面,四个选项均较工整,A项略显有诗意,境界高远。因此,可以考虑与上联意思的联系,在意境等方面进行区别。由此可知,除了加强对对联知识的积累外,还须知加强对生活的感悟。
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感世事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寸步优游知远近”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A、一生坎坷知冷暖
B、世事艰辛识人心
C、一生坎坷晓高低
D、人事沧桑见冷暖
解析:C。四个备选项从对联的知识来考虑,一眼可以排除A项,因其犯了重字的错误,上下联同一位置不能重字。B项犯了语法错误,同位置词语词类和结构都要相同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人心”是名词,与远近结构也不同。D项对仗工整,对联音律讲究仄超平收,然“暖”为仄,不妥,且语意也没有C项衔接之自然。
3、以“近月江楼听水韵”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写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临水楼台听涛声
B、逢春枯木又发芽
C、临风野陌醉花香
D、临日山崖观海潮
解析:C。C项属于工对,野是田野,陌是小路。与“江楼”对得上。A项犯重字,B项“又”与“听”字词性对不上;D项“日”与“月”都是仄声,而且“合掌”,即上下联所表达的意思重复了。
4、为上联“莺啼柳影琴声戚”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蝶恋花丛舞步欢
B、蜂鸣花间叫声欢
C、燕舞杨枝倩影赞
D、虎鸣山澜发雄姿
解析:A。这属于反对型对联,情景相反,但又和谐统一。相比较之,A项最符合。B项平仄不对,C项赞是动词,戚是形容词。D项平仄以及词组“发雄姿”不对。
5、为上联“梅花无意分春色”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白雪怎能掩傲骨
B、流水有心歌秋声
C、柳絮含情传风情
D、明月有心照客愁
解析:D。A项还以梅花为内容,就是“合掌对”了。B项“秋”和“春”都是平
声。C项中有两个“情”字,而且“风”与“春”也都是平声。
6、为上联“笔传天下事”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画留尘世情
B、琴抚世间愁
C、棋开胜局行
D、书读无字处
解析:B。其他三项平仄都不对。C项“先”字在词性上与“事”不对。
7、晚上,上旬月忽明忽暗地挂在天空,刘老师家访手,走在乡间的田梗上,诗兴大发,随口说出一联,上联是:“三分月色不嫌瘦”,最合适的下联是(
A、一 片蛙声更觉闹
B、十里清风倍感静
C、一片清幽更觉闹
D、十里清风犹觉幽
解析:D。上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平仄相反。因此备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觉”
字是古入声,是仄声。学生也许知道,但根据最后一字应该选D)
8、为上联“心思淡处如山静”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感情好时似水深
B、情意浓时似水深
C、感情浓时似水动
D、情意浓时似水动
解析:B。A和C项“情”与“思”平仄不对,C与D项“动”是仄声。
9、请为一位曾饱经磨难的成功老者补写下联,上联是“经多风雨已无痛”,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历尽苦难犹有甜
B、历尽沧桑却还伤
C、历尽霜雪犹有香
D、尝遍苦难心已伤
解析:C。首先可以排除D项的对仗有错,“已无痛”难对“心已伤”。A、B项对
仗工整,但缺少“雅”,而且“难”是仄声,而上联“雨”也是仄声。另外,上下联的意义一定要有变化,或相关相承,或相辅相成,或相为因依,或互为表里。D项意义不合语境。
10、以“吟诗”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上联:“笔端山水淬成句”,下联:
下面最合适的一项是(
A、眼中风雨化作诗
B、袖下沧桑演为史
C、管中声律唱作曲
D、梦里风烟熔作诗
解析:D。“淬”对“熔”,绝妙之对,而且对仗又工整,平仄相对。其它三项逊
色多了。A、B、C三项明显平仄有不对的地方。
11、某一名山胜地,石壁上一对联折射岁月之匆匆,“孤峰立做苍颜叟”是上联,依稀可辨,下联已模糊不清,下面补上的几项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A、双溪卧成诱人女
B、明月吟醒瘦老樵
C、碧水流成翠色姑
D、落日归来老苏仙
解析:C。A项“双溪”与上联“孤峰”都是平声,“女”是仄声;B项“醒”和
“做”也都是仄声;B项“瘦老樵”和D项“老苏仙”都与“苍颜叟”有重合之意。
12、一私塾先生在学生的习作后写下一对联提出要求。上联是“囊中诗句少风月。。”为之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笔下文章多患忧
B、杯里酒水缺春秋
C、笔下文章有才华
D、文中豪情冲云霄
解析:A。B项内容不符,且B项“水”是仄声,与上联“句”不合;C项“有”
与 上联“少”都是仄声。D项“中”字与上联重了。
13、为上联“月下孤舟一叶远”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树上秋蝉一只闹
B、乡间弃妇盼夫归
C、诗中意境十分新
D、山下柳树几枝新
解析:C。A项和D项出现重字,且A项平仄相同。B项意境平淡,结构不对。
14、逍遥山位于京畿道东豆川市逍遥洞,虽然规模小但山势奇特,云蒸霞蔚。一网友游历逍遥山后欣然作联。上联是:“逍遥去雾绕”,请你为其找出下联(
A、幽泉水横树
B、幽涧水烟横
C、仙侠人游迷
D、仙侠游人迷 解析:B。“横”对“绕”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境深远,极富想象空间,经典之对。A项“泉”仄声,最后一字是名词;C项除平仄有问题外,“人游”与“云雾”词性不对结构上也不相同;D项“游人”是偏正结构,而“云雾”是并列结构。
15、一茶社高价征联一对,入围上联是:“华灯初上钩如月”,请你为其选定下联(
A、小院新敷雪若诗
B、茶社常开客似云
C、小院新敷雪若梅
D、茶社常开云似客
解析:B。D项明显不合,B项没有A 、C意境深远,但比较合乎对联所要求的情境,虽平淡无奇,但恭维之意,非常得体,老板当然会喜欢。
16、有一书生有一下联,想了好多年都没找到合适的上联。一天傍晚偶见一渔翁垂钓江边,灵感大发,上联顺手拈来,知道他的上联是什么吗?上联:
,下联:落笔意连四海春(
A、收竿肩挂一壶月
B、下竿钩触一江天
C、垂钓江沉一轮月
D、收竿钓起数条鱼
解析:A。B项意境较深,但“触”与“连”都是平声。C项“钓”与“沉”和上联相对应的字平仄一样,不合格律。D项“钓起”与“意连”结构不同,一是动补,一是主谓,意思也大直白。
17、为上联“抚琴弹落西江月”选择下联,最适合的下联是(
A、把酒醉归东山云
B、横笛吹升东方红
C、临水吹开白雪天
D、击剑振飞金凤钩
解析:D。上联是双关联,西江月即是景物,又是词牌。A、B两项意思皆可,而且“东方红”是歌名,但“山”与“红”字与“江”都是平声。C项格律合,意思不明。D项与之语意相连,平淡清新,对仗工稳,“金凤钩”也是词牌名,如果学生不了解,可以从格律和意思角度综合判断。
18、为“一管寒音撕碎夜”选择下联,最适合的下联是(
A、两行秋雁赋新诗
B、数杯淡酒切断月
C、两行秋雁赋成诗
D、数杯淡酒唤醒月
解析:C。上联中“碎”补充说明“撕”的程度,充当补语,这样可以排除A项,A项“新”是“诗”的定语。C项与B项、D项相比,在语意上略显强一些,而且B、D两项第六字都是仄声,不合格律。
19、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20、(2007o浙江卷)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载培桃李满三千株。
21、面的对联,内容不符合高考考场情景的一联是
A十载寒窗天道酬勤九州唯斯多才俊
百万学子壮志凌云社稷于今择栋梁 B盛世重英才问谁可展卷挥毫抒壮志
岭南多俊彦看我能扬鞭策马上征程 C夫子儒雅授业解惑教诲无涯倾厚爱
后生聪敏焚膏继晷书山有路攀高峰 D多年蕴蓄志远功深日日攻坚期获益
一卷推开神驰畅笔科科游刃庆有余
22、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其下联是( C )
上联:风雨一杯酒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A.天涯共此时
B.羁危万里身
C.江山万里心
D.千里共婵娟
二、能力训练:
1、(2010o天津卷)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摄影小组【
2、(2009o安徽卷)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
新春对联:
上联 _翠柳迎春千里绿 _
下联 _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
上联:桃李满园春绣锦
下联 _芝兰绕阶座凝香
3、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_秋山人在画中游__
4、猜猜下列对联的内容或话题。
扫尽早霜缘丽日,拨开云雾见青天。
根根柱柱抽抽扔扔手手人民币,丝丝缕缕吸吸吐吐口口呢古丁(讽吸烟者) 香分花上露
水汲石中泉(茶馆联)
进门都是客
到此即为家(旅舍联)
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联)
聚来千亩雪
化作万家春(棉花店联)
,男到女家无可非议
立新风,婿兼子责不容置疑(上门女婿婚联)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放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石达开送一理发师联) 架上丹丸长生妙药
壶中日月不老仙龄
(药店用联)
树木树人千秋大业 , 爱国爱校一片丹心 (教育界联)
5、写出和下列对联相关的历史人物
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取攻守,岂仅文坛闯将
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嘻笑怒骂,不亏思想权威 ( 鲁迅
风叶四弦秋,根触司马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怨女别离情 ( 白居易
) 六前学种先生柳 岭上长留处士坟
)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诸葛亮
视富贵如浮云,飘然去国尤恋园; 挟奔流到大海,遽尔停杯再举杯(李白 )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李清照 )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杜甫)
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苏武)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屈原)
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陶渊明)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
7、请根据提供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好社会山好水好风光好
下联:新时期地新天新日月新
上联: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试对北大考卷上联) 下联:四海腾龙炎黄儿女遍神州
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全国2004年高考对联试题上联) 下联:春华秋实万顷稻谷映日黄/莺歌燕舞万里江山换新颜
上联:忆峥嵘岁月,意气少年,昔日同来指点;(《沁园春o长沙》)
下联:问寥廓霜天苍茫大地今朝谁主沉浮
上联:赤胆忠心,挽狂澜于既倒;(《烛之武退秦师》)
下联:伶牙俐齿,扶大厦之将倾
上联: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弃;(《荆轲刺秦王》)
小犬无知嫌路窄
大鹏有志恨天低
(明 解缙)
要求真学问
莫做假文章
嫉妒他人功劳,心胸比井蛙小一半
只顾自己利益,目光与老鼠短三分
范文七:张衔老师《资本论》练习题及答案
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C )
A.资本主义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B.一般社会生产关系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D.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2.《资本论》的目的是(A )
A.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B.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C.揭示市场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
D.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一般规律
3.《资本论》科学抽象法的思维行程是(A )
A.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D.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
4.《资本论》体系的叙述方法是( B)
A.从具体到抽象
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C.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D.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5.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经济的细胞形式是(A )
A.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
B.商品的资本形式
C.商品的货币形式
D.剩余劳动的价值形式
6.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应当从(B )
A.分析劳动力的买卖开始
B.分析商品开始
C.分析劳动过程开始
D.分析剩余价值开始
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B.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才成为现实
C.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有质和量的规定
D.使用价值是全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8.价值承担者指的是(A )
A.商品的使用价值
C抽象一般劳动
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A)
A.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
B.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
C.补偿旧价值的劳动时间
D.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
10.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B)
D.关系不确定
11.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各种具体有用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B.各种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表现着社会分工
C.各种具体劳动与社会形式、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关
D.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12.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抽象劳动是撇开各种具体形态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作为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计量单位的
C.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D.抽象劳动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13.在相同的时间内,复杂劳动所以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是因为(A )
A.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数
B.复杂劳动有更高的生产率
C.复杂劳动的需求大于简单劳动
D.复杂劳动的耗费低于平均劳动耗费
14.x量商品A=y量商品B是( A)
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15.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等价形式的发展程度是同相对价值形式的发展程度相适应的
B.等价形式的发展只是相对价值形式发展的表现和结果
C.价值形式发展到什么程度,它的两极即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之间的对立也就发展到什么程度
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必须具有商品世界的统一的从而是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
16.理解货币形式的困难,无非是理解(A )
A.一般等价形式的困难
B.扩大的价值形式的困难
C.简单的价值形式的困难
D.一般相对价值形式的困难
17.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指(A )
A.商品经济关系的颠倒反映
B.一种宗教
C.一种现实的经济关系
D.一种社会意识
18.法权关系的内容是由(A )
A.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B.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决定的
C.交易双方共同的意志行为决定的
D.契约形式决定的
19.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
A.货币是资本的最初的表现形式
B.货币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
C.货币的出现才使商品可以通约
D.货币没有价格
20.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是 ( B)
B.劳动时间
C.抽象一般劳动
D.交换价值
21.商品流通公式是(B )
22.商品价格由( D)
A.供求关系决定
B.商品自身的效用决定
C.商品价值决定
D.商品价值决定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23.马克思用“一起抓住,一起绞死”来比喻如下哪种现象( C)
A.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社会为生产某类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超过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社会为生产某类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4.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 D)
B.生产设备
C.劳动力商品
25.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是( A)
D.W??G?W??
26.就商品流通的物质内容而言,交换( A)
A.使双方都能获得利益
B.使双方都不能获得利益
C.使买方获得利益,而使卖方受到损失
D.使卖方获得利益
27.货币所以能够执行资本职能是因为( C)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生产资料是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态
28.雇佣工人出卖的是( C)
B.劳动时间
C.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权
D.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所有权
29.劳动力的买者与卖者之间是一种(C )
A.自由、平等的法权关系
B.以自己的自由意志为基础的交换关系
C.实际上的强制关系
D.互利、互惠关系
30.必要劳动时间是( B)
A.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时间
B.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C.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时间
D.补偿预付资本价值的劳动时
31.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 D)
A.压低工人工资得到的
B.提高劳动强度得到的
C.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得到的
D.延长工作日得到的
32.商品生产过程是(A )
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旧价值转移过程与新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3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A )
A.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
B.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
C.旧价值的转移过程与新价值的创造过程
D.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
34.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根据是(C )
A.资本周转的不同方式
B.资本形态变化的特点
C.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D.资本损耗的不同方式
35.反映资本剥削程度的精确公式是( B) A. vm
36.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率(C )
B.不存在确定性关系
37.生产商品的资本家所关心的是(D )
A.商品的绝对价值本身
B.商品的社会使用价值
C.生产商品所预付的价值的补偿
D.商品所包含的、在出售时实现的剩余价值
38.资本主义通过发展劳动生产力来节约劳动的目的( D)
A.只是为了缩短工作日
B.是为了延长工作日
C.只是为了延长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D.只是为了缩短生产一定量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39.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也是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
C.相对剩余价值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所以说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
D.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40.工资是 ( D)
A.劳动的价值
B.劳动的价格
C.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
D.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式
41.在劳动过程之外,工人的个人消费(D )
A.表明工人可以独立于资本而存在
B.与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无关
C.是满足工人个人需要的行为
D.仍然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
42.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就是( D)
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C.三种职能形态的统一
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43.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A )
A.丝毫没有触犯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
B.否定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
C.改变了与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
D.违反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
44.资本主义占有方式( C)
A.违反了价值规律
B.触犯了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
C.没有触犯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
D.否定了商品生产和一般规律
45.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 D)
A.违反了价值规律
B.取消了价值规律存在的基础
C.与价值规律相矛盾
D.没有违反价值规律
46.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B )
A.已经被剩余价值规律所取代于
B.仍然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
C.不再对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
D.只对流通过程起调节作用
47.资本积累的直接动机是(A )
A.剩余价值
B.社会进步
C.增加就业
D.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48.相对过剩人口是( A)
A.资本积累的产物
B.工资提高的产物
C.工资降低的产物
D.工人人口绝对增长的产物
49.“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中的“个人所有制”指的是( C)
A.劳动者个体所有制
C.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
D.个体私有制
50.资本是( C)
A.一定量的货币
B.各种机器设备
C.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D.各种投资品
15.D 16.A 17.A
28.C 29.C 30.B 31.D
范文八:我的老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咎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漠大的支持!
②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练!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慢长!
3.下面是专门为老师拟写的一副对联,只有上联,没有下联,你能对出下联吗?
上联: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性学习。
有些新闻图片,常常让人感动不已。一个人、一件
事,被定格在那一瞬间……
(图片1)老人名叫阎琼玛,家住甘肃省迭部县腊子口乡朱立村,今年76岁。虽然每天要打柴背柴,但老太太总是面带笑容。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容,没有丝毫做作,没有丝毫埋怨。几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位老人早已习惯了艰难困苦,习惯了微笑面对人生。
(图片2)在,5·12'大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一位满脸是血的男孩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担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礼感恩的举动,让无数的人深受感动。后来人们知道,这位小男孩名叫郎铮。
(1)给这两幅图片分别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见到阎琼玛老人或者郎铮小朋友,你会对其中的一位说点什么?
范文九:我的老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咎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漠大的支持!
②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练!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慢长!
3.下面是专门为老师拟写的一副对联,只有上联,没有下联,你能对出下联吗?
上联: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性学习。
有些新闻图片,常常让人感动不已。一个人、一件
事,被定格在那一瞬间……
(图片1)老人名叫阎琼玛,家住甘肃省迭部县腊子口乡朱立村,今年76岁。虽然每天要打柴背柴,但老太太总是面带笑容。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容,没有丝毫做作,没有丝毫埋怨。几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位老人早已习惯了艰难困苦,习惯了微笑面对人生。
(图片2)在,5·12'大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一位满脸
是血的男孩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担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礼感恩的举动,让无数的人深受感动。后来人们知道,这位小男孩名叫郎铮。
(1)给这两幅图片分别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见到阎琼玛老人或者郎铮小朋友,你会对其中的一位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分析。
范文十:一分册练习1答案
一、观察《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
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
1、A:国家—— 埃及
位置、河流——
北非、尼罗河
有被誉为古代文明奇迹的——金字塔
最负盛名的是 胡夫和哈夫拉金字塔
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 的象征;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
的具体体现。
金字塔的历史价值:建筑是物化的历史,从金字塔可以折射透视当年生动的历史面貌。可以
研究埃及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宗教信仰、思想观念、建筑技术等。
B:位置、河流(两条名称)—— 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基本位于今天的 伊拉克
共和国境内
两河之间的地方,希腊语称为——美索布达米亚
C:河流名称——印度河
D:河流名称——恒河
CD区域的古代文明国家——古代印度
2、A、B两处古代文明的所创造的文字和主要书写材料分别是
A——象形文字,纸草(复杂难懂,只有祭司、书吏、官员和一些大商人掌握读写能力。强
势文化的冲击,亚历山大征服埃及、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用希腊字母拼写自己的语言和迅速
被阿拉伯化。)
B——楔形文字,泥版(苏美尔人,前3100年前;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古代两河流域最著名的史诗——《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写
成、泥版文书保存
3、CD区域的古代文明国家曾产生过一种制度、一个宗教。请写出这种制度的名称、构成、
特点、影响。并写出宗教的创始人、经典、创立时间。
种姓制度:构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雅利安人)
特点——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法律地位、社会权
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等级森严、贵贱分明、不可逾越。
影响——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佛教:乔答摩悉达多,《大藏经》前6世纪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伊朗古城苏萨遗址发现一根黑色玄武岩石柱,石柱上端是浮雕,下端刻满法典条文。法典分序言、
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正文部分共282条,其中有35条已经磨损,但根据在苏萨及其他地方发现的泥板文书上的法典抄本片断,大部分得以补上。石柱现存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见右图
1、浮雕中站立的人物是法典的颁布者,法典因此得名。根据已有知识判断,这个人物是谁?他的身份是什么?
汉穆拉比,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
2、浮雕中的画面对法典的来源作了什么样的诠释?
法典来自神授
3、石柱上使用的应为何种文字?
材料二:该法典片断
196.如果一自由民毁坏一贵族眼睛,他应将自己眼睛弄瞎。
197.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眼睛或打断他的骨头,该凶犯应赔偿一米纳白银。 198.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
4、法典序言中声称“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你觉得材料二中涉及法典的具体内容与序言宣扬的理念完全相符吗?试用史实说明。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典的特点。
不完全相符,材料二反映法典对于不同等级的人同罪不同罚。
特点(作用)——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私有财产,严格规定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有效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了王国的统治。
5、从史料价值的角度说说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珍藏该石柱的理由。
第一:《汉穆拉比法典》作为历史文献,价值极高,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法典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二:刻有法典的石柱作为考古发掘的实物,充分印证了《汉穆拉比法典》的存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