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共享”共享充电宝公司是条死路

1、9天内3亿美金投入共享充电宝这个行业,我认为资本不是疯子。很大的一个可能性,是因为充电宝的商业模型测算,显示这个生意能够快速回收投资。这个事情很有的说,它给投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无论市场最后怎么样,在资本红利期以前,一定可以回收投资本金。这是炒股常用的思维,要么赚钱,要么赚股份,最后不论公司怎么走,这个局值得做。2、但要纠正一个概念,跟共享单车一样,所谓的共享充电宝,也不是类似Uber、Airbnb这样的原生共享生意。它的实质,就是个充电宝租赁生意。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很重要,形态有差别,市场的估值,肯定不一样。原生的共享生意,是通过互联网组织闲散资源和生产力对接,租赁生意,最后比的是资本投入和出租效率。3、现在研究的文章,把充电宝分了三类。但,无论是桌面式、小机柜式、大机柜式充电宝,本质上没区别,只是布置的场景不同。有场景,才能植入充电宝——这个背后可以说到的就很多。最显而易见的是,用户不是为了充电来这里,而是来这里顺便充电。说一千道一万,有主营服务,充电宝在这些场景里,就是附加服务。一个场景出现主营和附加两种服务,那它就会面临更多的资源错配可能。对商家来说,不管你主营服务也好附加服务也好,在我眼里,服务就分两种,赚钱的和不赚钱的。不赚钱的服务也有它的价值,用更互联网的说法,叫做赚用户口碑、引流。举个例子,A咖啡店桌面上摆花钱充电宝,B咖啡店为了竞争,就给客户提供免费的充电插座,用户喝哪儿的咖啡都是喝,但B咖啡店打个招牌说我这里充电不要钱,A咖啡店这场景还布置得下去吗?&这个概念,就是互联网这帮人原来提出来的『免费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天天搞互联网模式,搞到充电宝这里,把祖宗忘了。4、另外一种说法是,共享充电宝市场,最终的形态是,可能谁也吃不了谁,多家共存。我还是举个手,反对。这个说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欺骗投资人。上面说了,租赁生意,最后比的是资本投入力度和出租效率。资本投入,决定的是什么呢——先是扩张速度,然后是布局密度,谁钱多谁说了算。拿投资人钱用充电宝满世界得瑟,但哪些场景用的人多,哪些场景用的人少,这个是场景本身决定了。问题来了,你的出租效率低,充电宝摆在这里,还要给渠道交保护费,你继续摆还是不摆?渠道的费用是固定成本,没效果没出租效率的场景,必然会筛掉一大部分充电宝。而且出租效率还真就是个纯变量:服务的好坏,决定了这个场景的出租效率未来走势,再加一个,手机行业的升级——那你做充电宝的是在跟苹果三星索尼小米竞争电池容量和充电速度了,你觉得你一个做充电宝的比这些公司都牛?5、上面说了两件事,其实是在说,共享充电宝的竞争对手是谁?一、服务业,二、手机业。但这个行业其实还面临很深的水。中国打着共享旗号的几个公司,本质都是租赁。那既然是租赁生意,一定会面临两个非常核心的问题:一、租售比,二、便携性。这两个概念不是跟共享企业说的,而是跟用户说的。滴滴打车为什么能做起来,第一,租售比太低。用户买一辆车的成本和打一次车的成本,是天壤之别。这个租售比足够低,所以用户可以不买车、选择继续打车。第二,便携性,而且这个比前者重要性更高。因为开车在大城市最大的问题,是停车难,滴滴打车把汽车的便携问题解决了——你不用找停车场,到目的地就走人。这两个需求的叠加,才导致了滴滴的爆发。那同样用这个逻辑去看共享单车,也是一样。杭州市政府最早做这件事,把公交车站都铺满了有桩自行车,支付用公交卡,但其实也没多少人用,因为你还车必须在公交车站的桩子上,骑不回家。摩拜OFO一来,这件事情立刻火了,因为我骑到哪儿算哪儿,该扔哪儿扔哪儿,人解放了。那回头在看充电宝,我不能说这两个原因致命,但它们在逻辑上,不支持共享充电宝这个事儿做起来。小米把10000毫安的充电宝做到99块钱,巴掌大,如果经常有充电需求的人还不愿意带,还愿意去扫码用充电宝1块钱1次,充99次的钱就够买一个新的,那我觉得这个事儿,起码在逻辑上,是比较荒谬的。6、今天我办公室的小姑娘,还跟我说了个事情:她手机没电了,看见有共享充电宝可用,结果要求扫。人家都没电了,你还要求人家扫码,那我就真想问问,你这是几个意思啊大哥?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为什么“共享”充电宝是条死路?虎嗅注: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强说1、9天内3亿美金投入共享充电宝这个行业,我认为资本不是疯子。很大的一个可能性,是因为充电宝的商业模型测算,显示这个生意能够快速回收投资。这个事情很有的说,它给投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无论市场最后怎么样,在资本红利期以前,一定可以回收投资本金。这是炒股常用的思维,要么赚钱,要么赚股份,最后不论公司怎么走,这个局值得做。2、但要纠正一个概念,跟共享单车一样,所谓的共享充电宝,也不是类似Uber、Airbnb这样的原生共享生意。它的实质,就是个充电宝租赁生意。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很重要,形态有差别,市场的估值,肯定不一样。原生的共享生意,是通过互联网组织闲散资源和生产力对接,租赁生意,最后比的是资本投入和出租效率。3、现在研究的文章,把充电宝分了三类。但,无论是桌面式、小机柜式、大机柜式充电宝,本质上没区别,只是布置的场景不同。有场景,才能植入充电宝——这个背后可以说到的就很多。最显而易见的是,用户不是为了充电来这里,而是来这里顺便充电。说一千道一万,有主营服务,充电宝在这些场景里,就是附加服务。一个场景出现主营和附加两种服务,那它就会面临更多的资源错配可能。对商家来说,不管你主营服务也好附加服务也好,在我眼里,服务就分两种,赚钱的和不赚钱的。不赚钱的服务也有它的价值,用更互联网的说法,叫做赚用户口碑、引流。举个例子,A咖啡店桌面上摆花钱充电宝,B咖啡店为了竞争,就给客户提供免费的充电插座,用户喝哪儿的咖啡都是喝,但B咖啡店打个招牌说我这里充电不要钱,A咖啡店这场景还布置得下去吗? 这个概念,就是互联网这帮人原来提出来的『免费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天天搞互联网模式,搞到充电宝这里,把祖宗忘了。4、另外一种说法是,共享充电宝市场,最终的形态是,可能谁也吃不了谁,多家共存。我还是举个手,反对。这个说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欺骗投资人。上面说了,租赁生意,最后比的是资本投入力度和出租效率。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游戏相关新闻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为什么共享充电宝是条死路? - 知乎专栏
{"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为什么共享充电宝是条死路?","author":"xie-qiang","content":"1、9天内3亿美金投入共享充电宝这个行业,我认为资本不是疯子。很大的一个可能性,是因为充电宝的商业模型测算,显示这个生意能够快速回收投资。这个事情很有的说,它给投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无论市场最后怎么样,在资本红利期以前,一定可以回收投资本金。这是炒股常用的思维,要么赚钱,要么赚股份,最后不论公司怎么走,这个局值得做。2、但要纠正一个概念,跟共享单车一样,所谓的共享充电宝,也不是类似Uber、Airbnb这样的原生共享生意。它的实质,就是个充电宝租赁生意。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很重要,形态有差别,市场的估值,肯定不一样。原生的共享生意,是通过互联网组织闲散资源和生产力对接,租赁生意,最后比的是资本投入和出租效率。3、现在研究的文章,把充电宝分了三类。但,无论是桌面式、小机柜式、大机柜式充电宝,本质上没区别,只是布置的场景不同。有场景,才能植入充电宝——这个背后可以说到的就很多。最显而易见的是,用户不是为了充电来这里,而是来这里顺便充电。说一千道一万,有主营服务,充电宝在这些场景里,就是附加服务。一个场景出现主营和附加两种服务,那它就会面临更多的资源错配可能。对商家来说,不管你主营服务也好附加服务也好,在我眼里,服务就分两种,赚钱的和不赚钱的。不赚钱的服务也有它的价值,用更互联网的说法,叫做赚用户口碑、引流。举个例子,A咖啡店桌面上摆花钱充电宝,B咖啡店为了竞争,就给客户提供免费的充电插座,用户喝哪儿的咖啡都是喝,但B咖啡店打个招牌说我这里充电不要钱,A咖啡店这场景还布置得下去吗? 这个概念,就是互联网这帮人原来提出来的『免费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天天搞互联网模式,搞到充电宝这里,把祖宗忘了。4、另外一种说法是,共享充电宝市场,最终的形态是,可能谁也吃不了谁,多家共存。我还是举个手,反对。这个说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欺骗投资人。上面说了,租赁生意,最后比的是资本投入力度和出租效率。资本投入,决定的是什么呢——先是扩张速度,然后是布局密度,谁钱多谁说了算。但出租效率,是个不受资本投入控制的变量——拿投资人钱用充电宝满世界得瑟,但哪些场景用的人多,哪些场景用的人少,这个是场景本身决定了。问题来了,你的出租效率低,充电宝摆在这里,还要给渠道交保护费,你继续摆还是不摆?渠道的费用是固定成本,没效果没出租效率的场景,必然会筛掉一大部分充电宝。而且这个出租效率还真就是个纯变量:服务的好坏,决定了这个场景的出租效率未来走势,再加一个,手机行业的升级——那你做充电宝的是在跟苹果三星索尼小米竞争电池容量和充电速度了,你觉得你一个做充电宝的比这些公司都牛逼?5、上面说了两件事,其实是在说,共享充电宝的竞争对手是谁?一、服务业,二、手机业。但这个行业其实还面临很深的水。中国打着共享旗号的几个公司,本质都是租赁。那既然是租赁生意,一定会面临两个非常核心的问题:一、租售比,二、便携性。这两个概念不是跟共享企业说的,而是跟用户说的。滴滴打车为什么能做起来,第一,租售比太低。用户买一辆车的成本和打一次车的成本,是天壤之别,这个租售比足够低,所以用户可以不买车选择继续打车。第二,便携性,而且这个比前者重要性更高。因为开车在大城市最大的问题,是停车难,滴滴打车把汽车的便携问题解决了——你不用找停车场,到目的地就走人。这两个需求的叠加,才导致了滴滴的爆发。那同样用这个逻辑去看共享单车,也是一样。杭州市政府最早做这件事,把公交车站都铺满了有桩自行车,支付用公交卡,但其实也没多少人用,因为你还车必须在公交车站的桩子上,骑不回家。摩拜OFO一来,这件事情立刻火了,因为我骑到哪儿算哪儿,该扔哪儿扔哪儿,人解放了。那回头在看充电宝,我不能说这两个原因致命,但它们在逻辑上,不支持共享充电宝这个事儿做起来。小米把10000毫安的充电宝做到99块钱,巴掌大,如果经常有充电需求的人还不愿意带,还愿意去扫码用充电宝1块钱1次,充99次的钱就够买一个新的,那我觉得这个事儿,起码在逻辑上,是比较荒谬的。6、今天我办公室的小姑娘,还跟我说了个事情:她手机没电了,看见有共享充电宝可用,结果要求扫码——人家都没电了,你还要求人家扫码,那我就真想问问,你这是几个意思啊大哥?作者微信公众号『强说』『强说』是专注于互联网金融和房地产的个人自媒体,虎嗅、百度百家、搜狐IT、今日头条、地产经济杂志专栏作者。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请关注我们并提出您的意见。如果您需要我们的帮助,请关注并联系『强说』合作。","updated":"T12:17:1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collapsedCount":0,"likeCount":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v2-14c94f6c7f71d5d5abe5b_r.jp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reviewers":[],"topics":[{"url":"/topic/","id":"","name":"充电宝"},{"url":"/topic/","id":"","name":"分享经济"},{"url":"/topic/","id":"","name":"互联网创业"}],"adminClosedComment":false,"titleImageSize":{"width":640,"height":427},"href":"/api/posts/","excerptTitle":"","column":{"slug":"halfyesterday","name":"强说金融"},"tipjarState":"inactivated","annotationAction":[],"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1,"hasPublishingDraft":false,"snapshotUrl":"","publishedTime":"T20:17:18+08:00","url":"/p/","lastestLikers":[{"bio":"苦逼菜鸟设计师","isFollowing":false,"hash":"36ec9cfa1ea","uid":88,"isOrg":false,"slug":"lin-levin-6","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比你厉害的人都在努力,你凭什么不努力。","name":"levin","profileUrl":"/people/lin-levin-6","avatar":{"id":"da8e974dc","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summary":"1、9天内3亿美金投入共享充电宝这个行业,我认为资本不是疯子。很大的一个可能性,是因为充电宝的商业模型测算,显示这个生意能够快速回收投资。这个事情很有的说,它给投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无论市场最后怎么样,在资本红利期以前,一定可以回收投资本金。…","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v2-ce0befeccfd1_r.jp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topics":[{"url":"/topic/","id":"","name":"房地产"},{"url":"/topic/","id":"","name":"房地产中介"},{"url":"/topic/","id":"","name":"链家"}],"adminClosedComment":false,"href":"/api/posts/","excerptTitle":"","author":{"bio":"创业苦旅","isFollowing":false,"hash":"d250b0aa7aef75ae5dd62","uid":96,"isOrg":false,"slug":"xie-qiang","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谢强byron","profileUrl":"/people/xie-qiang","avatar":{"id":"v2-19b99e0f3376effa690cb15f54d1bb07","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column":{"slug":"halfyesterday","name":"强说金融"},"content":"4月19日晚间,万科确认已与链家集团签订增资协议:万科将以30亿元入股链家集团,并明确表示看好链家集团的未来发展空间。中国房地产市场最重量的两只手,终于握到了一起。这一协议的达成,也意味着二手房市场历经数年的轮番恶斗,终于快要划上句号。链家为什么这时候要拿万科的钱?万科和链家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公布增资合作信息,绝对是老谋深算。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向来是一个政策导向市场。2016年的非理性暴涨,已经引起监管层面的高度重视,从人民日报发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伊始,各地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更多的措施,来促进整个市场回归理性。自日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6个省市相继推出新一轮的限购或升级措施。相较于往年,新一轮的措施细节甚至明确提出“两年内不能上市”这样创新条款,政府整治房地产市场的决心和力度可见一斑。而市场走势也确实如政府所希望,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全国50城新建商品房住宅成交预测报告》预测,全国50典型城市房地产市场在2017年4月的成交预计下跌10%。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在2月接受采访也称:“新一轮为期两年的降温周期已经开始。”从中介公司高管嘴里得出这个结论,更具有里程碑意义——所有中介开始正视即将迎来的新一轮关店寒冬。二手房中介本来就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以链家的市场份额占比,只会承担更多的固定成本。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链家成交超6000亿,录得税后纯利8.09亿,2016年超级牛市链家更是在1-11月一举拿下超过一万亿的销售额。以销售额乘以佣金点数粗略估算佣金,链家的营收已经极为恐怖。说一千到一万,以链家家底之丰,即便关店寒潮陡然来袭,熬过寒冬绝对不是难事。但以链家的精明,未来两年才是真正的黄金发展机会,拿了万科这30亿,买的并不是自己的活路,而是所有中介对手的死路。 逆势扩张在中介行业不是新鲜玩法。房地产市场走好,买家接踵而至,中介公司彼此之间要击垮对手绝无可能。但市场变差,哪家中介撑不下去关店收缩,才是改变牌面的绝佳战机。在运营端,链家一直依靠单位区域内更高的门店密度抢夺房源打垮对手。更多的门店,就意味着更加深厚的社区运作,真实房源和买房者线下流量自然源源不断。自2012年始,链家频频出手,在各大城市以收购竞争对手门店的方式不断扩张——但8000家门店,在链家眼里也就是个起点。新一轮30亿的资金到位,加上中介关店凛冬将至,粮草充足的链家只会以更低的成本继续鲸吞,进入更加迅猛的扩张节奏。等到房地产市场再复苏,市场已经陡然易主。在这个档口,万科链家携手公布融资消息,就是要告诉对手——就算守得云开,你们也见不到月明了。链家的进入新一轮扩张节奏事实上,自2007年开始,链家已历经三轮扩张。 奠定北京市场的绝对领先以后,链家在2007年开始向天津、大连进军。其意图,自然是想验证自己的经营模式,能否在新的市场复制北京市场的辉煌。答案是肯定的,只经两年,链家便从一个新晋来客,成为当地市场的绝对主宰。这两场胜仗,也让链家获益匪浅。以天津市场为例,链家第一年进入后,只盘桓南开一区,一步一脚印当真做到针扎不进水泼不进,绝对性优势压倒对手以后再扩展向天津全城——这在后来,也成为链家在新开城市扩张的标准打法。在这个过程中,链家把经纪人队伍的建设、管理、培训做到同行绝对翘楚,行军打仗宛如倒模,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极易复制。大连和天津之行,链家证明了自己已有模式的切实有效,也拉开了进军全国的序幕。第二轮扩张自然是随后浩浩荡荡的全国收购。中介是劳动密集型的轻资产行业,其核心是经纪人队伍的建设。链家已经成功验证了优质经纪人队伍的建设和复制能力,剩下的自然是全国扩张。但链家并不再自己开店——以链家的能力绝非不能,而是链家等不起也不想等——线下门店的绝对数量和地理优势,已经被链家看清摸透,收购门店,再以自己的管理模式批量复制,反而是最快见效、最低成本的扩张办法。在这种操作思路下,链家开始大范围的进军全国,直接进入上海、成都、广州等一线城市,也正是链家8000门店的由来。对链家来说,这种布局已经锁死了所有线下的流量,以城市社区为中心,将整个二手房行业的竞争带进了另外一个层面。第三轮扩张,是链家朝互联网的靠拢。坊间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信息是,2016年6月,腾讯、百度已经在合计60亿的B轮融资中悄然牵手链家,而随后链家的股东中更是出现58同城、今日头条、美团等身影。中介本来就是个现金流极强的行业,对链家来说,在一个牛市的波峰拿互联网巨头们的钱,盯着的自然不仅仅是现金。链家榜上互联网这条大腿,自然盯着的是在线上的流量支持。从房源信息化本身来说,链家数年深耕,在房源信息真实性和标准化上已经做到足够优秀,但流量入口一直把持在搜房网等房地产传统平台手里。拉上一干新老互联网巨头,从流量上来说,链家确保了自己在线上的安全。即便有人要争夺线上流量,付出的成本也不会比链家更低。至此,链家完成线上与线下的双网融合,将买房者拉入了一个更加完整的业务闭环。数据不会说谎,截止2017年4月,链家官网流量已经高居所有房地产网站第四,如果去掉其他房产平台的新闻、社区以及虚假流量,链家恐怕早已笑傲江湖。而自2017年开始,牵手融创和万科的两轮高调融资,说明链家已经有了非常充足的准备和想法,第四轮扩张正式开始,链家其实只想要尽快解决战斗。二手房市场的战争已经提前结束与链家一路高歌猛进,开启新一轮扩张的宏大场面相比,竞争对手已经极为惨淡。环顾对手,以2016年底搜房网的裁员信为分水岭,自2014年开始从线上向线下侵袭的一干玩家已经彻底偃旗息鼓,爱屋及乌、房多多等名噪一时的新概念房地产网站也已暗淡无声。链家已经用实际成绩,把二手房市场这场经年不息、各种模式层出不穷的、利益诱惑巨大的战争,带入了自己的节奏。握在链家手里的,不光是成熟的经纪人队伍建设模式、线上线下两张网的闭合流量、资本层面的鼎力相助——竞争对手们最害怕的市场寒冬,竟然也是链家可遇不可求的扩张良机,也许这个经过多年轮番恶斗的市场,真的要一统江湖了。当然,链家的脚步绝非止于此。携手融创、万科,意味着链家已经在同时思考存量房和增量房两个市场。这个更大的局,会把房地产一二级市场的所有玩家,卷入了一场进入毛细血管的微观竞争。坊间传闻链家2021年上市,只怕这件小事,链家自己,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作者微信公众号『强说』『强说』是专注于互联网和金融房地产的个人自媒体,虎嗅、百度百家、搜狐IT、今日头条、《地产经济》、《今日财经》、《中国保险报》专栏作者。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请关注我们并提出您的意见。","state":"published","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0,"canComment":false,"snapshotUrl":"","slug":,"publishedTime":"T13:00:44+08:00","url":"/p/","title":"万科30亿元入股链家,二手房市场的战斗结束了","summary":"4月19日晚间,万科确认已与链家集团签订增资协议:万科将以30亿元入股链家集团,并明确表示看好链家集团的未来发展空间。中国房地产市场最重量的两只手,终于握到了一起。这一协议的达成,也意味着二手房市场历经数年的轮番恶斗,终于快要划上句号。链家为…","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sCount":1,"likesCount":0},"next":null},"annotationDetail":nul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1,"FULLINFO":true}},"User":{"xie-qiang":{"isFollowed":false,"name":"谢强byron","headline":"","avatarUrl":"/v2-19b99e0f3376effa690cb15f54d1bb07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xie-qiang","bio":"创业苦旅","hash":"d250b0aa7aef75ae5dd62","uid":96,"isOrg":false,"description":"","profileUrl":"/people/xie-qiang","avatar":{"id":"v2-19b99e0f3376effa690cb15f54d1bb07","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adge":{"identity":null,"bestAnswerer":null}}},"Comment":{},"favlists":{}},"me":{},"global":{},"columns":{"halfyesterday":{"following":false,"canManage":false,"href":"/api/columns/halfyesterday","name":"强说金融","creator":{"slug":"xie-qiang"},"url":"/halfyesterday","slug":"halfyesterday","avatar":{"id":"085e470fe9bcb53fd282b","template":"/{id}_{size}.jpg"}}},"columnPosts":{},"columnSettings":{"colomnAuthor":[],"uploadAvatarDetails":"","contributeRequests":[],"contributeRequestsTotalCount":0,"inviteAuthor":""},"postComments":{},"postReviewComments":{"comments":[],"newComments":[],"hasMore":true},"favlistsByUser":{},"favlistRelations":{},"promotions":{},"switches":{"couldAddVideo":false},"draft":{"titleImage":"","titleImageSize":{},"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can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title":"","titleImageUploading":false,"error":"","content":"","draftLoading":false,"globalLoading":false,"pendingVideo":{"resource":null,"error":null}},"drafts":{"draftsList":[],"next":{}},"config":{"userNotBindPhoneTipString":{}},"recommendPosts":{"articleRecommendations":[],"columnRecommendations":[]},"env":{"isAppView":false,"appViewConfig":{"content_padding_top":128,"content_padding_bottom":56,"content_padding_left":16,"content_padding_right":16,"title_font_size":22,"body_font_size":16,"is_dark_theme":false,"can_auto_load_image":true,"app_info":"OS=iOS"},"isApp":false},"sys":{}}为什么“共享”充电宝是条死路?从99元小米充电宝说开去
1、9天内3亿美金投入共享充电宝这个行业,我认为资本不是疯子。很大的一个可能性,是因为充电宝的商业模型测算,显示这个生意能够快速回收投资。
这个事情很有的说,它给投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无论市场最后怎么样,在资本红利期以前,一定可以回收投资本金。这是炒股常用的思维,要么赚钱,要么赚股份,最后不论公司怎么走,这个局值得做。
2、但要纠正一个概念,跟共享单车一样,所谓的共享充电宝,也不是类似Uber、Airbnb这样的原生共享生意。它的实质,就是个充电宝租赁生意。 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很重要,形态有差别,市场的估值,肯定不一样。原生的共享生意,是通过互联网组织闲散资源和生产力对接,租赁生意,最后比的是资本投入和出租效率。
3、现在研究的文章,把充电宝分了三类。但,无论是桌面式、小机柜式、大机柜式充电宝,本质上没区别,只是布置的场景不同。有场景,才能植入充电宝——这个背后可以说到的就很多。最显而易见的是,用户不是为了充电来这里,而是来这里顺便充电。
说一千道一万,有主营服务,充电宝在这些场景里,就是附加服务。一个场景出现主营和附加两种服务,那它就会面临更多的资源错配可能。对商家来说,不管你主营服务也好附加服务也好,在我眼里,服务就分两种,赚钱的和不赚钱的。不赚钱的服务也有它的价值,用更互联网的说法,叫做赚用户口碑、引流。
举个例子,A咖啡店桌面上摆花钱充电宝,B咖啡店为了竞争,就给客户提供免费的充电插座,用户喝哪儿的咖啡都是喝,但B咖啡店打个招牌说我这里充电不要钱,A咖啡店这场景还布置得下去吗? 这个概念,就是互联网这帮人原来提出来的『免费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天天搞互联网模式,搞到充电宝这里,把祖宗忘了。
4、另外一种说法是,共享充电宝市场,最终的形态是,可能谁也吃不了谁,多家共存。我还是举个手,反对。这个说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欺骗投资人。
上面说了,租赁生意,最后比的是资本投入力度和出租效率。
资本投入,决定的是什么呢——先是扩张速度,然后是布局密度,谁钱多谁说了算。
拿投资人钱用充电宝满世界得瑟,但哪些场景用的人多,哪些场景用的人少,这个是场景本身决定了。问题来了,你的出租效率低,充电宝摆在这里,还要给渠道交保护费,你继续摆还是不摆?渠道的费用是固定成本,没效果没出租效率的场景,必然会筛掉一大部分充电宝。
而且出租效率还真就是个纯变量:服务的好坏,决定了这个场景的出租效率未来走势,再加一个,手机行业的升级——那你做充电宝的是在跟苹果三星索尼小米竞争电池容量和充电速度了,你觉得你一个做充电宝的比这些公司都牛?
5、上面说了两件事,其实是在说,共享充电宝的竞争对手是谁?一、服务业,二、手机业。
但这个行业其实还面临很深的水。打着共享旗号的几个公司,本质都是租赁。那既然是租赁生意,一定会面临两个非常核心的问题:一、租售比,二、便携性。
这两个概念不是跟共享企业说的,而是跟用户说的。
滴滴打车为什么能做起来,第一,租售比太低。用户买一辆车的成本和打一次车的成本,是天壤之别。这个租售比足够低,所以用户可以不买车、选择继续打车。
第二,便携性,而且这个比前者重要性更高。因为开车在大城市最大的问题,是停车难,滴滴打车把汽车的便携问题解决了——你不用找停车场,到目的地就走人。这两个需求的叠加,才导致了滴滴的爆发。
那同样用这个逻辑去看共享单车,也是一样。杭州市政府最早做这件事,把公交车站都铺满了有桩自行车,支付用公交卡,但其实也没多少人用,因为你还车必须在公交车站的桩子上,骑不回家。摩拜OFO一来,这件事情立刻火了,因为我骑到哪儿算哪儿,该扔哪儿扔哪儿,人解放了。那回头在看充电宝,我不能说这两个原因致命,但它们在逻辑上,不支持共享充电宝这个事儿做起来。
小米把10000毫安的充电宝做到99块钱,巴掌大,如果经常有充电需求的人还不愿意带,还愿意去扫码用充电宝1块钱1次,充99次的钱就够买一个新的,那我觉得这个事儿,起码在逻辑上,是比较荒谬的。
6、今天我办公室的小姑娘,还跟我说了个事情:她手机没电了,看见有共享充电宝可用,结果要求扫。人家都没电了,你还要求人家扫码,那我就真想问问,你这是几个意思啊大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享充电宝为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