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维的几维智能家居居产品怎样??靠谱吗。听说电子的东西都容易坏

智能家居为什么做不起来?
如果可以选对产品用对人,专业专注口碑快,做智能家居渠道似乎就很容易了。但事实总是太可悲,人心往往太浮躁,急于求成,追求大而全,但面对同质化产品与更优秀的竞争团队往往束手无措,而且通常以为自己好不容易从一个坑里爬起来,又很容易掉进另一个坑做着努力爬起的动作。
智能家居领域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乘除法。产品要选好,团队要强,方向与策略要对,资金成本与运营压力要承受得住,四个环节缺一个就容易出问题。如果是传统领域,好多内容和产品是可借鉴,有参考和对标的。可惜,智能家居领域很难有借鉴参考的内容和对标企业。一切还要靠自身的亲力亲为来探索实践总结,还不能半路扛不住,否则也就算智能家居路上的死尸罢了。
一、智能家居领域难做,员工赚不到钱,离职率高,流动性很强,老板经常亏损或运营资金紧张。
厂家培训很难到位,渠道商又很难提供培训,员工如何能专业一些。如果一个公司员工赚不到钱,一般两个三个月就会离职,那么怎么期待员工可以全身心的投入与给用户提供优质服务,那么有价值的客户就少,有效客户转化率更少,好不容易的保有客户满意度更低,就会陷入离职率高,客户少,客户少,离职率高的死循环中。老板恨铁不成钢,但没有办法。智能家居领域十多年,这个渠道死结,很难无解。
二、智能家居产品参差不齐,渠道商依据表面形式和逻辑选品,经常掉进坑里出不来。
一些渠道商经常参加各种展会,看到一些厂家的展位高上大,产品大而全,外观颜值高,也很难分辨智能家居产品的好坏,迷恋于各种商业模式和加盟代理套路。再经过厂家招商经理的传销式的推销,很容易产生冲动,签了代理,刷了银行卡,交了各种费用。
如果你不知道专业人士或不咨询专业人士,你看了十几家智能家居厂家,自己都分不清东南西北了,这个时候很容易被一些厂家人员的空口承诺被骗了,什么培训指导没问题,产品质量没问题,产品交货库存没问题,市场开拓与潜力很大,谁谁都做了多少销售额了,装了多少楼盘额,和多少知名企业合作过。结果回到家就蒙了,怎么选址?如何销售?怎么培训?如何运营?如何切入?
结果进货一大堆,好不容易给几个朋友安装尝试一下,销售人员不会安装,产品稳定性有问题,连好朋友都得罪了。有些厂家不管下游死活,只管压货,你死了,他在找其他家压货,厂家的初衷压根不在于如何做好智能家居产品与提高专业培训,压根就是借助智能家居的噱头来圈钱。
三、智能家居合伙人靠谱的不多,小心思挺多,同甘容易,共苦难
智能家居领域其实伪专家挺多的,真正深入一线有理解深刻的专家很少的。大部分的智能家居合伙人都是拼凑的,理想宏伟远大,现实骨干残酷,期待大额投资从天而降,坐等身价增值,有资源想资源入股的,有想技术入股的,还有直接想要干股的,更有一些合伙人没干多久,就想自立门户的,偷偷背后互相在客户和投资人面前拆台。
还有很多创业公司分工不明确,战线拉得太长,预期很好,现实一拖再拖,认死理,基本上是挂的。还有一些创业团队的合伙人分工不明确,能力不达标,作为CEO又不果断,产品一拖再拖,员工士气涣散。
四、熟人介绍的产品和客户未必靠谱,因为他可能对产品和客户需求并不了解和清楚
如果有些人想做智能家居,经常会问身边的朋友某某品牌怎么样,或上网看新闻查询哪些品牌比较好?其实这里面基本上有很大问题。我的微信朋友圈就经常有某些领域的大咖在朋友圈晒参与了某某知名智能家居厂家,其实我自己是知道这个厂家真的不咋地。但万一这个大咖的朋友想做智能家居,又看到这个大咖的朋友,他们之间有比较信任,那么他很容易就与这个智能家居厂家合作了。虽然这个大咖是偶然发了一下,可能很久都不关注智能家居了,但一不小心坑了他们的朋友。
还有一些朋友经常向其他介绍一些有智能家居需求的人。经常有人加我微信问我“智能家居前景怎么样,智能家居什么品牌好,怎么做智能家居,”。这些人我现在通常都不会回应了。因为大部分自己都没搞清楚要做什么,怎么做,自己能做什么,自己有什么资源,自己从什么地方切入,自己有什么人员可以配合。简单的宏观问题,很多人只是想了解一下或只是要些资料罢了,或者暂时需求不强,或者感觉智能家居领域问题太多就不想参与了。这种人类型的人太多了。
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老板不愿意投入培养员工,优秀员工容易跳槽或自立门户
智能家居领域入门门槛很低,要做好门槛很高,而且还需要经常较长的时间周期。老板怕培养优秀员工,优秀员工跑掉了,结果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结果身心俱惫,还不容易做好,员工还说老板太独裁,不给成长发挥机会。也有一些老板不愿意分享更多利益和成长空间给员工,不敢用比自己优秀的员工,害怕别人笑话。
一个优秀的公司,可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优胜劣汰,优秀的人可以离开,也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进来,让公司更有竞争力。
还有一些老板不愿意启用优秀的合作伙伴,害怕别人不全部给他做事,害怕别人泄露他们的机密,害怕各种风险。智能家居本身就是跨界多分工的,自身团队做主要的事情,合作伙伴做配合与陪衬或补充或附属功能。既然是附加功能,你又为什么要人家全部配合,这都是心理在作祟,行业本身就需要平衡,你却要控制,但恰恰不能控制。我遇到的很多智能家居的老板身体都不太好,可能与心态和控制欲及压力有较大关系(题外话,身体健康最重要)。
六、全面开花不可能,心太野,给予细分精益求精是核心
智能家居很多应用领域都是空白,需要实践探索,而且各个领域的知识、技能、经验、人员要求、资金要求、资源人脉要求都不尽相同。做智慧社区、普通用户、别墅豪宅、前装后装、单品系统、智慧酒店、智慧园区等要求是不一样的。一个几十个人的公司,就搞一个宏伟的大蓝图,以为自己是华为腾讯阿里呀,你的品牌、资金、人才、影响力有吗?做企业靠口碑,口碑要靠专业度,专业度需要可复制的人员,可复制的人员需要熟悉积累的领域,有较好的的培训案例与实践场景与优秀导师带领。
七、都想做B端大客户,一口气吃个胖子,但经常不小心饿死
一个楼盘几千万没错,一个别墅几百万、几十万没错,但你不知道一个楼盘和别墅有多少个竞争对手再跟进,牵扯多少人脉资源与公关费用。也可能不知道这些项目周期很长,资金压力很大,大客户回款难,公司稍有不慎就容易资金流断裂挂掉或因为坏账更多被供应商追债。并且员工心理压力也很大,平时只能基本工资,要等一年半载才能拿到提成,还可能因为公司挂掉而得不偿失。
在中国或传统领域做得很大的产业,基本上都是消费用户领域的,而不是B端大项目。而且智能家居前期偏工程,后期必将走向大众市场,电子数码科技化。因为项目主要靠公关,不同区域、不同项目的资源人脉不同。不可复制,经常流动性紧缺,对品牌树立影响不大、销售公关费用高、运营压力大、竞争激烈。
而智能家居C端与智能家居后装市场竞争小,从业难度低,可复制强,人员要求低,资金流动性好,有广阔的是市场。
正因为市场做不起来,做不好才有更多机会,才要努力做好,这也是我不断深入一线,参与销售的重要原因,也对如何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改进提供重要反馈,而不是厂家闭门造车或模仿复制。
想了解或深入沟通更多,可以加我微信。谢谢。更多干货私藏中。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从伪智能到真智能 智能家居离我们还有多远?_网易数码
从伪智能到真智能 智能家居离我们还有多远?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从伪智能到真智能 智能家居离我们还有多远?)
回忆一下今年消费电子领域的相关展会,从CES到AWE,再到CES ASIA,智能家居可谓炙手可热。再顺路搭一下VR和AR的舆论顺风车,从厂商到媒体,纷纷鼓吹今年是智能家居的元年。如果你天天看科技资讯,很可能会产生一种“不用多久家里就会变得像Stark大厦(钢铁侠家)那么智能了”的错觉。然而等你回过神来,看看身边,无论是有钱人还是穷人,似乎都没几个在用智能家居产品。就像某段不堪回首的困难岁月,鼓吹高产吹到自己都信了,然后回到家发现一丁点儿能吃的食物都没有。是高产,那产出来的粮食去哪儿了呢?是智能家居的元年,那智能家居为什么又没多少人用呢?真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叫好不叫座,无非就是这么几个原因:用不起,不会用,不好用。用不起和不会用,其实还都是由不好用引起的。回顾一下智能手机的普及过程,虽然已经存在很多年,但真正开始快速普及,还是在我们都知道的那款特别好用的产品推出后。产品一旦好用,市场反映热烈,供应链成本降低,不会用的人也会主动学习使用,问题就迎刃而解。智能家居行业在我国起步并不晚,只是因为当年行业比较混乱,部分企业重营销而轻产品,忽悠消费者买了不少没用的东西,带坏了整个行业的声誉(不懂的可以参考当年的保险行业)。如今,由于越来越多大厂的加入,市场变得更加规范,但不好用这个最致命的问题却仍然存在。协议与标准混乱微软的Windows、谷歌的Android、马云的阿里巴巴,他们的成就让所有创业者都渴望自己的产品成为平台,然后坐收行业发展的红利。如今,手机、平板等平台都已经被瓜分完毕,PC系统连微软自己的升级用户都难以接受,别人就更不用想挤进去了。在这种大背景下,客厅自然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索尼当年推出第一代PlayStation,还有微软推出Xbox时就都曾提出过占领客厅的野心,当然,迄今为止他们谁都没能真正做到,不过某种程度来讲,在一些索粉的家里,索尼已经占领一切了。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国内最早提出生态的其实并不是乐视,而是猴王麾下的粗粮品牌,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年手机的风头太盛,没什么人注意这些细节。乐视的生态虽然一直让人难以捉摸,但它在盗版横行的年代就开始建立内容生态,确实是有着不错的眼光。就连国内Alpha机器人的创始人都说未来可能会有一个机器人的生态。人人都想做入口,人人都想成为平台,所以每一家都在力推自己的软件协议,但是这给我们带来的并不是很多好用的平台,而是很多不好用的平台。我们来看一下纷繁复杂的连接技术。有线技术技术起源年代协议规范/典型应用CresNet,AXLink等等Net或Link1970s私有协议/智能控制CAN-BUS,C-BUS,SCS-BUS,H-BUS,A-BUS,MODBUS等等BUS1970s~1990s行业级或私有/各行各业X-10,PLC-BUS1976行业级/智能家居IEEE802.3 (Ethernet)1980国际级 TCP/IP/互联网RS-4851983无/工业自动化LonWorks1990国际级LONTALK/工业自动化EIB,KNX1999国家级/智能建筑有线连接的应用目前在个人消费领域已不多见,当年在国外使用比较广泛的协议是X-10协议,X-10协议是以电力线为连接介质对电子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通信协议。不过X-10的功能模块安装在开关插座上,且抗干扰能力差,不太符合那个年代中国的国情,因此并没有大规模引进。无线技术技术起源年代协议规范/典型应用RF射频1894无/遥控、门铃IEEE 802.11a/b/g/n (WiFi)1997国际级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Bluetooth蓝牙1998蓝牙技术联盟/鼠标、耳机、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IEEE 802.15.4 (Zigbee)2001国际级IEEE 802.15.4/物联网Z-Wave2005Z-wave联盟/智能家居、消费电子无线技术相对有线技术有很大优势,但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前面说的,各大厂商都希望将自己所提倡或采纳的的协议作为智能家居的统一协议,这就导致了目前智能家居的领域形成了以WiFi、蓝牙、Zigbee为主的“三国鼎立、群雄纷争”的局势。其中蓝牙和WiFi应用已经很广泛,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和它们相比,Zigbee的主要优势在于功耗低、成本低、组网能力强,不过其传输速率不及蓝牙的1/4,也是个硬伤。虽然协议已经够乱的了 ,但各大厂商还是会不断提出新的协议,如三星、ARM、Nest三家公司推出的Thread。至于软件协议,随着这两年智能家电的发展,数量更是呈现井喷之势,除了西门子家电、海尔等老牌家电企业推出自己的软件协议外,京东、腾讯、360等互联网公司也都想分一杯羹,华为也在年初联合Boardlink推出了Hilink协议。协议混乱带来的是使用体验的割裂,举个例子,如果不小心买了5种不同协议的智能家电,那手机里可能就要多了5款APP,不仅使用麻烦,各家电之间也无法进行数据交换,变成了“能联网的,能用手机遥控的普通家电”,完全失去了智能家居本来的意义。智能家居不智能智能家电是智能家居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家电作为传统行业,发展已经达到瓶颈,又遇上经济下行的大环境,即使是老牌大厂,日子过得也没有那么滋润,至于那些小企业,更是面临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家电智能化成了不少企业的救命稻草,一些“伪智能”的智能家电开始在市场上鱼目混珠。我们先来探究一下什么是理想中的智能家居和智能家电。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居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解放人类的双手和大脑。简单地概括人类解放自己双手和大脑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最早出现的是电器,比如电吹风,使用的时候就把它打开,在有意识地操作下满足某种需求,而使用方法则需要额外的学习,也就是说用电吹风能够把头发吹成什么样,全靠操作者自己的技术。第二阶段:紧接着就来到了自动化电器的时代,比如全自动洗衣机,只要按下开关,就可以按照程序自动完成洗衣、漂洗、脱水、烘干等一系列工作,而操作者并不需要知道它是怎么做到的。自动化电器能够在人类有意识地操作下满足人类的一系列相关需求。第三、四阶段:经过上面两个阶段,解放双手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人们开始考虑如何用电器解放大脑,智能电器应运而生。智能电器可以完成一些需要人脑思考才能完成的工作,比如现在的一些智能冰箱,就可以进行食谱推荐、变质食物识别等工作。而我们理想中的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居,则应该在即将到来的第四个阶段,它们可以感受人类需求,经过记忆和思维后,做出相应反馈来满足该需求,比如钢铁侠中的贾维斯,澳门风云中的傻强等。搞清楚什么是我们想要的智能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身边那些伪智能。一盏灯,舍弃了原来的开关,通过WiFi接入互联网,需要通过手机端APP进行远程控制,却不能根据环境光线自动开启关闭和调节亮度,这是不是智能?一个勺子,吃饭时候需要在手机端手动选择食物类别,并且每吃一口都要看一下手机屏幕计算的卡路里,这算不算智能?很多不负责任的厂商,在原有的产品上加个联网功能,加个手机APP遥控,就说这是智能家电,明显是在侮辱消费者的智商。任何消费者都不会为了追求所谓的“伪智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麻烦。若不是建立在产品好的基础上,任何宣传和营销都是徒劳,用脚投票,选择真正好用的产品,才是消费者的本能。安全问题惹人忧安全问题很重要,之所以把它放在最后来说,是因为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今年的3.15晚会上花了不少时间来曝光网络安全问题,让很多普通人也逐渐对这个看起来比较“神秘”的领域有了初步了解。在智能家居安全方面,国内尚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有一种说法是:物联网安全是意识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以电脑安全为例,过去人们并没有觉得自己的个人信息是个有价值的东西,因此大家都不愿意为杀毒软件买单,更不会主动进行电脑维护。安全意识的缺乏在智能家居和智能家电领域影响更大,PC和移动端都有比较完整的软件生态,用户可以在不更换产品的前提下自己选择服务对象。而家电的软件和硬件高度结合,并没有第三方的软件安全解决方案,在消费者更重视价格的前提下,厂商将人力和物力投入到这上面显然是在降低自己产品的性价比,这是违背市场规律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智能家居的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只是一个笑话,当然,现阶段家电的智能程度还不足以让攻击者获取多少有价值的信息。不过,随着行业的发展,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居产品收集的信息肯定会越来越多,如果安全意识不能及时跟上,就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对个人和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钢铁侠的智能生活离我们有多远?说远也远,说近也近,技术在以几何速度进步,达到电影中所描绘的场景,可能也用不了几个“十年”。而让这些智能家居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的,则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真正好用“破冰”产品,我们期待这样的产品早日到来!
本文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责任编辑:郜雪丹_NT5097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智能家电不靠谱!哪些设备可以被“智能”
  第1页:厂商眼里的智能家居产品  智能家居是一个很广泛的词语,尽管它规范了设备的使用范围-家庭环境,但是并不限制于家里的任何一款产品。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所有的设备都可以"被智能"呢?显然,有些厂商盲目将噱头植入其中,笔者好心劝告,您的腰包一定要看牢!  家电厂商眼里的智能家居产品  网友们闹不清到底什么才是智能家居产品,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厂商是如何给您下(套)定义的。从厂商角度出发,一句话解释:凡是可以与手机APP连接、具备远程控制功能的设备就叫智能。听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妥,现在大部分智能家居产品不都是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的吗?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智能吧。智能家电不靠谱!哪些设备可以被"智能"  知识补充不足不是您的错,只怪市场太混乱、厂商太狡猾。正式他们抓住了智能的两大关键词:手机APP、远程,所以才导致N多个智能产品出现,例如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智能水杯...带wifi功能的电器叫"智能"?  但实际用过之后,你会发现这些产品不过是噱头而已。厂家忽悠的智能不过是将实体按钮转移到手机客户端,想洗衣服还得劳烦您自己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里,洗衣液、消毒液、金纺等按量配好。一切搞定后按下启动键,选择洗涤模式。智能电视会上网,传统遥控器变手机叫智能?  等等!这是传统的操作方式啊,智能怎么可以这么low?正确的操作方式应该是把衣服和洗衣液放好后,(站在洗衣机前)拿出手机、进入APP选择相应洗涤模式,这才是高(ruo)大(zhi)上的玩法,别忘了你还可以在单位远程控制洗衣机,前提是出门时家里的路由器别关。  总而言之,这就是家电厂商为您介绍的智能家居产品,当然它不会告诉你用手机APP操作有多愚蠢,而是会告诉你这让方便你洗衣服,回到家后就可以直接晾晒了。此处有掌声,献给"避重就轻"智能电器们,让我们知道他们是有多不靠谱。  第2页:哪些设备可以被"智能"  哪些设备可以被"智能"  除非是利用一些其他的智能检测设备与智能家电互联,大部分电器智能化的思路都如出一辙。当然不靠谱的还有什么智能水杯,可以督促你每天饮水,对于爱喝水的你来说或许不管用,对于笔者不爱喝水的人来说,似乎也起不到什么实质性作用。那么家居里的哪些设备可以被智能呢?多色智能灯泡  智能灯泡?电灯。智能灯泡或电灯大多也采用手机远程控制方式,将开关移动化称不上有多智能,但是可以通过手机APP调节灯光亮度,从某一定程度上来说,实现了节能目标,长期使用也体现了智能。  智能窗帘?窗户。若笔者家里安装了智能窗帘?窗户,那么我希望它可以帮我完成以下几个功能:定时拉开或合上,通过手机APP同步日出日落时间或根据起床和回家时间自定义窗帘打卡或闭合状态。其次智能窗户可以根据外面天气情况自定打开或关闭,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可自行开窗通风,如果天气转阴或出现较强级大风时,自动闭合。如何窗户可以和家里的燃气报警器联动,则最好不过了,这才真正做到了预警并给与相应的解决方案。智能电动窗帘  出了这些固定的家居设备外,还有一些外来产品,如智能摄像头、智能探测器等,需要配合家里的灯、空调等一起使用。这些产品能否真正融入家庭生活,就看与其他电器的关联程度。  现阶段,智能化的家居产品种类繁多,但是真正有需求的智能化产品却寥寥无几。厂家忽悠+智能化概念泛滥,让本不成熟的产品更加混乱。唯有让消费者认清真正需求,才能实现智能家居生活。50万航空意外险 免!费!送!(点击图片领取)十分感谢您阅读本文,我们会因为您的关注做得更好,并持续提供更丰富的全影音资讯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关注智能家居频道微信公共账号“宅客智”:中关村在线智能家居频道微信公共号“宅客智”
(责任编辑:HN666)
03/24 03:5503/23 11:0603/23 07:5903/23 07:4703/19 21:0403/18 18:0903/18 16:4303/18 10:00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家居产品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