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阿里巴巴和华为的男女力量差距有多大究竟有多大

揭秘华为裁员真相:冬天真的来了!
&&出处:记者论坛
&&阅读:25532次
摘要山雨欲来风满楼,近期,华为裁员的消息满天飞。
&  &老婆,我要派去海外了。&
  &能不去吗?孩子还小呢!&
  &不去我就得辞职了,现在房贷车贷和生活压力这么大,不去怎么养得起!&
  山雨欲来风满楼,类似这样的对话,已开始在华为家庭中上演。
  结局的不同在于,有房贷压力的无可奈何被迫出国,没压力的找个借口先赖着不走,等到辞退或找好下家再说。
  近期,华为裁员的消息满天飞,有人在网上发帖称&目前华为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岁以上的交付工程维护人员,而研发则是清退40岁以上老员工,主要针对程序员。&弄得内部员工人心惶惶。摘要
  华为裁员是真是假?要裁多少人?裁哪些人?为什么要裁员?樱桃对华为多个部门进行了一番调查了解。
  先简单说下背景,华为有三大业务,包括运营商BG、消费者BG、企业BG。
  根据华为内部高管放风的消息,三大业务目前的格局是这样:
  第一,运营商BG(即CNBG)市场空间已经到了天花板,未来增加空间有限,高增长成为历史,求稳健是公司追求目标,作为公司目前最大业务群,调整是难免;
  第二,消费者BG(即CBG)增长空间巨大,但利润是痛点,远没有运营商那样丰厚,利润不能高速增长,这显然不是华为的追求;
  第三,企业BG(即EBG)经过多年发展,没有形成规模,现在看不到大的增长点,依旧难挑大梁,生存仍是目前重任。
  因此,2017年华为准备的变革措施包括:
  1、为保持公司年轻化:退休政策即将微调,从45岁可以退休,变成45岁须退休,想继续工作的,需人力资源部重新审批。
  45岁如果是管理岗,或者对公司有杰出贡献的人才,公司也希望保留,混的不好没有潜力挖掘的老员工,人力资源审批肯定通不过,要强制退休。
  2、股票饱和值改变:随着股价越来越高,以饱和值来匹配岗位方式越来越不适合,微调为定岗定级定数,以股票 TUP数量来衡量饱和度。
  原来华为都是直接分股票,员工掏钱买,这几年股票分的少了,改为分TUP,这是虚拟股份,但不用员工花钱买,可跟股票一样分红。
  3、大调整:业软绝大多数部门划到GTS,仅留研发强相关部门在研发体系。
  业软产品线因为这几年做的不成功,部分组织人员要划到GTS(即交付工程,属于售后)服务部门去。
  4、CBG逐步独立化,大中华区独立只是一个开始,明年全球开始与片联剥离,逐步独立经营。
  独立化意味着消费者BG与运营商BG分开管理,比如原来中国区地区部总裁,管辖的业务包括运营商和消费者业务,独立后,全部分开管理,消费者BG单独设立地区部总裁,直接向余承东汇报,余向CEO汇报。
  5、2000将士出征只是第一步,运营商BG缩身会成为未来几年的主调。
  运营商BG缩身,肯定要减少人员,去年十月2000人去海外划归到别的岗位去,这只是第一批,后面还有很多批员工要转岗去海外自生自灭,不去就走人。
  1、华为裁员是不是谣言?
  谣言来自于一位华为离职员工在知乎上发的帖子,大意是这样:
  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的交付员工,即交付的工程维护人员而非研发程序员。去向是跟海外服务部门交换今年新毕业的校招员工,也就是进新人,出旧人。
  2016年10月底华为召集后方2000名高级研发技术人员出征海外,也是变相裁员。研发开始集中清退40+的老程序员,直接提前辞退或者不续约。华为的新政策是45岁必须退休(领导除外),显然是不希望2-3年后这些人安然退休。研发员工输出之后大部分会自动或被考核离职,能成功转型落地的十有一二就很不错了。
  大规模外派在华为的历史上不是第一次,很多领导也会突击提拔小弟拉出去充数。这次大规模裁员不同于以往,那就是年龄作为一个硬杠杆,体现出华为对于未来几年收益增长的悲观预期,从公司层面来看是一种合理的风险规避。
  因为流传太广,华为官方已辟谣,称华为正在清理34岁以上员工消息纯属谣言。
  根据樱桃的多方了解,华为确实在清理部分老员工,引进年轻新员工,同时瘦身减员,将部分国内员工往国外赶,对他们而言,这就是变相裁员。但并没有34岁以上就一刀切,所以辟谣也没错。
  对企业而言,业务爆发期不容易也不允许做管理变革,利用业务真空期完成一次人员结构的洗牌,十分必要。
  2、要裁多少人?裁哪些人?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2017新年献词就说了,要保持公司有利润的增长,有现金的利润;消费者业务要坚持以利润为中心;要优化人员结构,对外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对内开展不合格调整。
  精简公司人员结构,是华为今年的政治任务,说白了就是三大BG都有裁人任务。
  尤其是运营商BG未完成2016年领导定的目标,成为精简的主要部门,预计华为会对运营商BG未完成目标的主管进行大洗牌,对效益差的部门进行大裁员,而且是持续裁员。
  三大BG具体要裁多少人?樱桃没有打听到具体数,一般部门小领导都不清楚,至少得是地区部总裁,主要通过成本来管控人力,根据各个业务部的年度营收目标,利润目标,来核算成本,一般规模大盈利高的暂时裁的少,收入高利润低,以及收入利润都垫底的,肯定是主要裁的对象。
  樱桃了解的裁员对象有几种:
  第一类,从未外派过的员工,不分年龄。常年呆在国内的首先是研发人员,本来搞研发根本不需要去海外工作,但要减人怎么办,那就赶你去海外,如果你愿意去海外战斗还好,不然就是被清理的高危人群。华为说了要加强人员在部门间的流动,加强老员工能力的再学习、再提升,也要加强不合格老员工的淘汰或者退出。
  第二类,35岁以上的大龄员工,贡献不大,只想留在国内享受家庭乐趣的人赶走,华为2000研发人员出征上战场,声势浩大,华为宣称激活人员,看能不能把你培养成将军,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又不是业务派遣需求,这是解决公司高级专家和干部的一剂猛药。
  因为出去的都是40岁左右老员工,都得转岗,大部分做售前拉业务,能转到其他岗位改造成功的算你厉害,但部门业绩完不成,或者考评到C,就等着走人吧。这还只是第一批,后面还有很多批要被赶到海外去,你不想去的话,那就找个理由辞退。
  第三类,交付工程维护,即售后业务的员工,向来华为只要调整人员,交付的首当其冲,一方面是因为人多了,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不高,岗位的不可替代性也没那么强。
  另外,45岁以上的,基本上除了领导和一些有特别贡献的专家外,混得一般的普通员工,人力资源绝对不会跟你续约,因为华为老员工薪资都较高,而产出不多时,公司就养不起。
  关于华为45岁退休政策的,华为权威人士最近有解释:
  1、早期的内退政策是针对有杰出贡献、身体有疾病、不能在公司继续奋斗员工的一个特殊福利,那时没有严格限制在45岁,退休审批流程是非常严格的,每个退休的人员都要老板亲自审核,就是防止那些混到45岁就想走人,却轻易长期享受公司这项福利。早期大家想内退得想想自己有没有在公司作出过大贡献,不然都不好意思自己提申请,提了申请都不一定审批通过。很多都是自己离职或者选择自己继续奋斗,内退政策早期一直不是普及性福利。
  2、新政策中,大家最重要一点别把HR当作不存在,如果你或还有奋斗激情、或身体还能随时全球奋斗,HR会识别出来的,主动联系你希望你继续留在公司,绝不是大家所说不到45岁就赶你走,所有公司都希望有人才价值的人保留下来,华为也不例外,公司价值都是要靠人才去创造的。但如果你是混在公司或者已经想离开,从公司战略角度上看是欢迎你离开的,同时让你也享受内退公司福利,这是好事啊。公司目标非常明确,我们杜绝混日子,懒散的人留在我们奋斗团队里,通讯行业,只有前进,不然就是淘汰,北电、阿尔卡特、朗讯一大批前辈结局已经告诉我们了。
  3、2000年前入职的员工,能干到45岁,绝大多数财富已经比较自由,同时以公司目前薪酬竞争力,如果你在公司能工作到45岁(20年),随着你的级别和收入增长,45岁的时候绝大多数员工都能达到财富比较自由。不要以自己现在收入水平来规划20年以后的事。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竞争能力是年轻一代人要重点考虑的事,在公司全球这么好的平台上,多&打怪升级&。
  4、最近有可能极个别业务部门,由于业务发展不好或者不明,可能进行少数员工裁员,个别出现40岁左右的人淘汰,这只是个别现象。公司大的方向没有问题,发展也是很稳健,不要以少数人事件就无限放大。像CBG、企业网两大BG,还在快速发展,都在内部池子大量招人,大家可积极去应聘。
  年轻人干劲大,老年人牢骚多。现在华为老员工都在担心要被裁了,最近四处吐槽:&我们对公司贡献多么大,最美的青春年华都给了华为,现在人老珠黄,身体累垮了就被公司抛弃,华为真没良心啊。&
  一代新人换旧人,老员工都把华为当成负心汉,薄情寡义,喜新厌旧,只想把老婆抛弃,让年轻的小三上位。这也难怪他们,人到中年,危机感不是来自于高房贷和生活压力,就是害怕别人对你职业生涯成功与否说三道四,而且普通员工,要找份年薪上百万的工作确实难,工资低了,心里落差大,但关键是心态。两天前樱桃发的文章,就是一位百万年薪的华为员工,还发文抱怨还不起房贷,网友的口水堆积成了汪洋大海。
  站在华为的角度,这也是迫不得已,何况走了还继续保留股份,每年定时分红,已经仁至义尽。而且你在别的公司就不用奋斗吗,钱给的没华为多,年龄大了身子骨的战斗力照样一泻千里。老驴拉不动了,不得让小驴拉吗,不然谁来卖货前进呢?没有小兵去前线打仗,公司就没有利润,到那时候,这帮老兵保留在华为的股票,连分红都没有了。
  3、为什么裁员?
  此次华为裁员瘦身,有三大原因:
  第一,因为去年利润没有随规模相应增加,这跟全球大环境也有关,诺基亚、爱立信等同行都在萎缩,裁员。
  过去20年来,华为业绩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从华为去年的财务数据上,已经感到丝丝凉意,内部员工直呼,华为的冬天真的来了!
  华为2016年的年报,2016年华为总营收为5200亿元,同比增长32%,利润365亿左右。其中,消费者BG营收1780亿元,同比增长42%,华为手机2016年全球出货量达1.39亿部,全球排名第三,但盈利只有20亿美元,同比下滑10%,增产不增收。
  但2016年的利润率只有7%左右,营收比2015年增加了1300多亿人民币,利润却只增加了10亿人民币左右。从年,华为的营业利润率在11%到12%之间,2016年下滑明显。
  根据华为权威人士解释,由于2016年华为两大利润中心(运营商BG,消费者BG)都没有完成目标利润,主要受汇率和2016年下半年原材料涨价,特别是消费者BG的LCD、内存成本价格翻倍,原材料猛涨至少损失4亿美金利润。
  从未来几年的情况来看,华为担心可能会碰到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的局面,运营商业务增长放缓甚至下滑的风险,终端业务风险波动加大、盈利下滑的风险,碰到企业业务增长难以弥补其他业务放缓的风险。华为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开源有限,就必须节流。
  第二个原因,跟华为自身结构臃肿,人员老化有关,华为内部员工都有这种感觉,公司组织太庞大,汇报多,流程长,效率低。裁员是希望向BAT学习,趁机换血,实现公司年轻化,增强战斗力。
  现在除了年轻刚毕业入职华为的,迫于买房压力,会主动申请去海外赚辛苦钱外,其它的都想在集团机关养尊处优混日子。
  华为蓝军也在内部发文说,公司人员的淘汰和流失不易,外面很难挖,在华为更不愿意挪窝,从而带来组织活力的丧失,尤其是部分老员工实现财务自由后,出现&三不现象&(不饥饿、不上进、不离开公司),公司养了一堆闲人。
  华为员工自己打趣的说,这要感谢万恶的高房价,如果不是想着还房贷,谁愿意出去受罪。
  华为过去的业务策略是蚂蚁雄兵,单兵打不过你,用人堆也堆死你。但是未来这样的策略要大打问号了。将来只要是耗人多、业务规模不大的业务都会碰到很大的问题。
  华为现在贫富差距很大,老员工主要是股票多,分红比基本工资和奖金多几倍不等。跟BAT比,华为基本工资不算高,如今刚毕业的本科生月薪1万,研究生1.2万,工作七八年的员工也就一两万,差距主要在于分红,其次是奖金,但新员工三年以内一股都没有。这也就丧失了对于毕业生的吸引力,所以华为未来会逐渐提高基本工资,降低内部贫富差距。
  华为的人力导向是,3个人拿4个人的工资干5个人的活,裁了老员工,才能给剩下的人涨工资。华为员工是按级别来算薪酬,毕业生刚进华为是13级,每年按考评(分A\B+\B\C)计算年终奖,得C的很可能被淘汰。
  从今年开始,13级的每个月增加3000元月度奖金(与考勤相关),14级每个月增加4000元月度奖金。年度奖金计算也更简单化:A 即4个月工资,B+
即3个月工资,B 即2个月工资。以此类推。
  华为2016年度的分红是每股1.53元,相比去年的1.95元,还是降了不少。
  第三个原因:人力成本过高,利润等于收入减成本,降人力成本是增收的重要方式。
  华为蓝军在内网发文称,过去的三年中,华为收入总共增长65%,复合增长率27%;同时,华为的薪酬包总共增长79%,复合增长率34%,人均薪酬增长58%,人均薪酬复合增长率高达26%。可以说过去的三年,是华为业务大发展的三年,更是华为员工薪酬大幅度增长的三年。2016年,预计华为人均薪酬增加进一步到11.3万美元,较上一年继续增长21.5%。
  在这三年内,中兴同期人均薪酬费用基本未增长,到了2016年,华为人均薪酬费用已经是2015年中兴的3.6倍,也就是说,同样做为一个都根植于在中国的公司,在华为养一个员工,可以在中兴养将近四个员工,中兴现在3万研发人员,其研发薪酬支出在华为只能雇佣不到9千人,几乎只相当于我们一个大产品线的研发人数。
  华为的富贵化(高昂的人力成本)就好像一线房价节节高,华为所有产业都要经受其考验,规模小、耗人多的业务在华为生存越来越困难。电信软件、集成服务,甚至华为终端产业,都受到高昂、一致人力成本的严峻考验。揭秘:阿里巴巴和华为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提供留学,移民,理财,培训,美容,整形,高考,外汇,印刷,健康,建材等信息_突袭网
当前位置&:&&&&揭秘:阿里巴巴和华为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热门标签:&
揭秘:阿里巴巴和华为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编辑:王亮
一、有意思的是,中国其实还是有一家企业打破了这个BAT们的格局,那就是华为。华为手机在国内的势头现在已经超越了小米,但是华为真正厉害之处绝对不是一部手机,而是它的海外市场的战斗力,华为才是真正的内战内行,外战也内行。2015年,华为的营收达到3950亿元,净利润369亿元,增速超过30%,营收相当于互联网三巨头BAT的总和,这还不够狠,最厉害的是华为一半以上的营收来自海外,是中国企业中最国际化的一个。《财富》认为,BAT的成功受到了国内市场的保护,反而在海外市场上就创新和竞争力都不足,而华为的成绩恰好说明,中国企业也是有国际战斗力的,而这个战斗力是打出来的。我们期待阿里巴巴的那一天,海外业务占比从5%到40%,希望马云超越任正非。二、作为一个程序员,我站在业内人士的角度举几个例子好了。第一,比如应届生如果能拿到阿里的offer,基本不会选择去华为。第二,我们公司有人去年年底去了隔壁华为,我们都很不解只给加了4000的工资就去了(相比华为的工作强度),但是有人去阿里的时候,在不知道待遇的情况就会透露出满满的羡慕。这就是在业内人士看来的差距三、论市值,阿里2800多亿刀了,而且蚂蚁金服、阿里云、菜鸟物流等金千亿的资产还没上市。华为哪怕三星电子市值都超不过2000亿。论产品生态淘宝天猫→支付宝→菜鸟物流,早就形成完美生态圈用户粘度极强。华为B端全靠一次一次公关运营商,一次一次竞标。而消费者业务是硬件卖手机,现在绝大部分消费者自己都还不确定下一部手机用啥品牌,所以基本没啥“用户粘度”。论盈利能力2016年阿里净利润超过700亿人民币,华为才300多亿。而阿里还在快速增长。最后你问华为跟阿里差距多大?除开“销售收入”和“运营收入”数字游戏,和华为17万员工大包袱跟阿里不到5万的轻包袱……估计华为跟阿里之间差一个“京东+财付通+顺丰”吧。四、不好比啊,不是一个方面的公司。一个是实业,一个是互联网!还有华为很厉害的,手机只是他的一个小的副业罢了,人家主要做的是通讯通信,毕竟世界上1/3的通信设备都是华为的!阿里呢,也很厉害,旗下好几个公司估值都很高,而且都还没上市! 身边很多人听到华为,就只能想到手机,只能说了解的太少! 更多精彩 >>>《华为三十年》:揭秘华为崛起背后鲜为人知的残酷真相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时至今日,如果中国没有像马云、柳传志、任正非这样一些试图改进世界的人物,我们对中国企业在世界商业领域的地位或许仍会有些不知所措。任正非中国商界奇才,他创立“华为”并用三十年时间齐身于世界500强企业。但“华为”在媒体面前显得十分低调而神秘。尤其任正非自己很少接受媒体采访。然而,随着《华为三十年》的出版,华为神秘面纱终被一一揭开。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财经媒体记者程东升。那一年刚从大学毕业的程东升偶然听说了华为。但媒体上关于这家公司的信息很少,这越发激起了程东升的好奇心,于是每次到深圳出差,他都有意地寻找了解华为的机会。那时的华为一贯低调,甚至刻意远离媒体,导致媒体对华为的报道少之又少,更没有一本书完整地讲述华为的发展过程。程东升决定先从已经离职的华为人入手。偶然的机会让程东升认识了华为前副总裁胡红卫,当时他已经离开华为两年时间。胡红卫是华为基本法等重要规章的重要参与者,是前华为财经委员会的负责人,对华为的成长过程有着深刻了解。通过他,程东升开始了解到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华为故事。此后的几年,他逐步认识一大批华为人。他还曾多次利用记者身份,跟随省市领导前去参观。对华为公司有了很多直观感受。到华为公司参观时,他发现华为正式上班的时间,不是从到办公室开始,而是从真正进入工作状态开始。甚至详细了解了华为关于员工要遵守哪些纪律、如何报销差旅费、如何请销假等。通过多年努力,程东升对华为全面了解后,出版了第一本全面反映华为经营历程的作品《华为真相》。该作出版后曾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华为热”。仅在上市当月就连续5次加印,并一度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商业图书之一。由此程东升也被媒体称为“华为研究专家”。但他一直认为,华为是家值得研究和学习的企业,到目前为止对华为的研究也还远远不够。受当时客观条件所限,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尚需挖掘。2016年在众多华为朋友的协助下,程东升最新一本反映华为三十年经营管理的作品《华为三十年》在大陆出版上市。新作中对原先撰写的文章进行了整理,并对超过70%的内容进行了严谨的修订。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华为近年来企业战略的变化、以及当下面临的诸多挑战及应对方法。完整全面的向读者展现了华为三十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书籍信息】[基本信息]书名:《华为三十年》作者:程东升 刘丽丽著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定价:48.00元出版时间:2016年10月ISBN 978-7-221-13547-6[内容简介]
一位低调的商业思想家,数十位40岁出头的企业战略家和几千位30多岁的中高层管理者,率领着十多万20到30岁的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知识型大军,纵横全球五大洲。他们过去三十年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还能继续持续吗?年收入三千多亿元,华为的赚钱密码是什么?下一步华为会走向哪里?会崩溃或消亡吗?严格来说,这是一本讲述华为发展史的新著。作者以坚韧不拔之志,克服种种困难,采访了数百位“华为人”,访谈整理稿多达400余万字,录音材料200小时以上,对原著进行了超过70%的修订,补充了十几万字新内容,历时五年,写就本书。[作者介绍]程东升:就职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著名财经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都市报深圳智库特聘专家,深商研究会成员。具有近10年的媒体工作经历。持续追踪、研究华为,被业内称为华为研究专家。先后出版有《华为真相》、《华为经营管理智慧》等。刘丽丽:《亚太经济时报》编辑。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何可人 PN033]
责任编辑:何可人 PN03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读书官方微信
播放数:449505
播放数:1475116
播放数:1162473
播放数:5808920揭秘:阿里巴巴和华为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揭秘:阿里巴巴和华为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 科技 - 同乐头条网
您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
揭秘:阿里巴巴和华为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所属栏目:
&&&发布时间:
23:59:30&&&文章来源:手机抢鲜评测&&&阅读:6383
有意思的是,中国其实还是有一家企业打破了这个BAT们的格局,那就是华为。华为手机在国内的势头现在已经超越了小米,但是华为真正厉害之处绝对不是一部手机,而是它的海外市场的战斗力,华为才是真正的内战内行,外战也内行。
2015年,华为的营…一、有意思的是,中国其实还是有一家企业打破了这个BAT们的格局,那就是华为。华为手机在国内的势头现在已经超越了小米,但是华为真正厉害之处绝对不是一部手机,而是它的海外市场的战斗力,华为才是真正的内战内行,外战也内行。2015年,华为的营收达到3950亿元,净利润369亿元,增速超过30%,营收相当于互联网三巨头BAT的总和,这还不够狠,最厉害的是华为一半以上的营收来自海外,是中国企业中最国际化的一个。《财富》认为,BAT的成功受到了国内市场的保护,反而在海外市场上就创新和竞争力都不足,而华为的成绩恰好说明,中国企业也是有国际战斗力的,而这个战斗力是打出来的。我们期待阿里巴巴的那一天,海外业务占比从5%到40%,希望马云超越任正非。二、作为一个程序员,我站在业内人士的角度举几个例子好了。第一,比如应届生如果能拿到阿里的offer,基本不会选择去华为。第二,我们公司有人去年年底去了隔壁华为,我们都很不解只给加了4000的工资就去了(相比华为的工作强度),但是有人去阿里的时候,在不知道待遇的情况就会透露出满满的羡慕。这就是在业内人士看来的差距三、论市值,阿里2800多亿刀了,而且蚂蚁金服、阿里云、菜鸟物流等金千亿的资产还没上市。华为哪怕三星电子市值都超不过2000亿。论产品生态淘宝天猫→支付宝→菜鸟物流,早就形成完美生态圈用户粘度极强。华为B端全靠一次一次公关运营商,一次一次竞标。而消费者业务是硬件卖手机,现在绝大部分消费者自己都还不确定下一部手机用啥品牌,所以基本没啥“用户粘度”。论盈利能力2016年阿里净利润超过700亿人民币,华为才300多亿。而阿里还在快速增长。最后你问华为跟阿里差距多大?除开“销售收入”和“运营收入”数字游戏,和华为17万员工大包袱跟阿里不到5万的轻包袱……估计华为跟阿里之间差一个“京东+财付通+顺丰”吧。四、不好比啊,不是一个方面的公司。一个是实业,一个是互联网!还有华为很厉害的,手机只是他的一个小的副业罢了,人家主要做的是通讯通信,毕竟世界上1/3的通信设备都是华为的!阿里呢,也很厉害,旗下好几个公司估值都很高,而且都还没上市! 身边很多人听到华为,就只能想到手机,只能说了解的太少!
以上就是揭秘:阿里巴巴和华为的差距究竟有多大?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华为销售收入等于5个阿里巴巴 任正非都做了什么?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姚冬琴|北京报道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2017年新年献词中透露:2016年华为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52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2%。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和别人比,以销售收入计,5200亿大致相当于1.5个联想、5个格力电器、5个中兴、5个、6个、6.5个小米;超过了BAT的总和;约等于万达+万科;在全球500强可以排前100名。和华为自己比,5200亿相当于2012年销售收入2202亿元的2.36倍。作为一个千亿级企业,华为用5年时间翻了一番还多。从收入构成看,根据华为过去5年年报,华为约有60%营收来自海外。照此计算,2016年,华为在海外创收约3120亿元。2016年,中国经济不景气,全球经济不景气,华为却创造业绩神话。作为华为创始人和掌门人,是神吗?在鲜花和掌声中,任正非却如履薄冰。2017年,是华为成立的第30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的三十年大限快到了。华为公司想不死就得新生,我们的组织、结构、人才……所有一切都要变化。”任正非说。“傻投入”造就5200亿“华为随便抓一个机会就可以挣几百亿,但如果我们为短期利益所困,就会在非战略机会上耽误时间而丧失战略机遇。”2015年底,任正非曾在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华为基本法》起草小组组长彭剑锋的访谈中说,华为多年来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坚持“管道战略”。任正非把通信网络管道比作太平洋、黄河、长江;企业网是城市自来水管网;终端是水龙头,“沿着这个整合,都是管道,对华为都有用”。2016年,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以及消费者业务三大板块共同支持了华为5200亿销售收入。运营商业务是华为的起家之地。在总结2016年战绩时,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表示,2016年,运营商业务在持续做强网络产品与服务的同时,以视频、云化、运营转型等为重大战略方向,做大产业、推动产业发展,在保持高增长的同时,运营资产效率也得到了提升。2016年被称为“4.5G商用元年”。全球4.5G商用/预商用网络数超过90张,其中55张由华为部署。目前,华为已投入重金布局5G网络。2016年还被认为是“视频爆发元年”,视频业务成为运营商的战略业务。 2016年9月,任正非签署了华为与徕卡共同设立麦克斯·别雷克创新实验室的协议。他预计,未来的信息社会将有90%以上的流量来自图像和视频。在另一大板块——企业业务上,徐直军谈到,2016年,通过与全球合作伙伴密切协作,共同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应对数字化转型挑战,构建合作共赢生态圈,实现在智慧城市、能源、金融、交通、制造等重点行业持续有效增长。2016年,华为消费者业务也实现了面向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关键性突破。“华为不是上市公司,不受资本市场的约束和绑架,我们可以为理想和目标‘傻投入’,所以我们可以拒绝短视和机会主义,只抓战略机遇,非战略机会或短期捞钱机会可以放弃,这是资本和股东做不到的。”任正非在与彭剑锋的访谈中说。有分析人士指出,正是因为华为多年来走了“一条比别人更苦一点的路”,专注研发,执着“技术为王”,不搞短平快,才取得了今天的成果。手机业务成“造血利器”手机业务在华为已经从最初的贴牌生产、利润“薄如纸”的边缘部门,成为销售收入的造血利器。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2017新年献词中公布,2016年,预计华为消费者业务销售收入178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2%。消费者业务已经占到华为整个销售收入的34.2%。据IDC预测,智能手机行业增长缓慢,全球年度发货量增速约1%;而华为年度发货预计1.39亿台,整体提升29%。华为已是仅次于、三星的全球第三大手机企业,也是国内首家年发货量过亿的智能手机厂商。日,任正非在华为市场工作大会上指出,华为终端要敢于在5年内超越1000亿美元收入的目标。1000亿美元,相当于再造一个华为,而这在5年前是不可想象的。“5年前华为品牌刚起步时,我们定下挑战目标:‘要让印着华为LOGO的高端智能手机卖到100万台。’大家觉得不可思议。”余承东回忆道。2011年11月,华为召开“三亚会议”,任正非在会上明确提出把最终消费者作为公司客户,这一决定改变了华为手机研发和销售模式。到2012年底,华为实现了从给运营商贴牌定制到自有品牌的转变。2014年,在一次内部讲话中,任正非警醒余承东:“一部手机赚30元人民币,这算什么高科技、高水平?现在赚几亿美元就牛起来了,拿自己的长板去比别人的短板,还沾沾自喜。”任正非说,华为手机的业绩,要以利润为导向,而不是销售收入。此后,华为手机决定脱离价格战,依靠研发实力走高端市场,提升品牌溢价能力。2016年12月,上市8个月后,华为P9/P9 Plus全球发货超过1000万台,成为华为首款出货量破千万的高端旗舰智能手机。2000研发干部再出征在2016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任正非提出:2020年把销售规模提升至1500亿美元(约1万亿人民币)。这相当于在目前的规模上翻一番。对华为来说,又将投入一场战斗。日晚间,华为在深圳总部举办了一场“出征磨砺赢未来”研发将士出征大会,宣布2000名华为高级研发人员和专家将奔赴欧洲、东南亚、中东、美洲、非洲等地,配合一线的市场团队挖掘市场。任正非在出征大会上以“春江水暖鸭先知,不破楼兰誓不还”为题讲话。“在当前行业数字化及网络转型的时机,我们从研发团队集结了2000名高级专家及干部,奔赴战场,与几万名熟悉场景的前线将士,结合在一起,形成一股铁流。在机会窗开启的时间,扑上去,撕开它,纵向发展,横向扩张。”“我们错过了语音时代、数据时代,世界的战略高地我们没有占据,我们再不能错过图像时代。”他还回忆起2000年华为首次出征海外时的情景,“2000年五洲宾馆出征将士的送行大会,我们打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大标语,充满了一种悲壮,其实我们那时连马革也没有”。那次出征的战绩是,截至目前,华为有17万多员工,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展望未来,全球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正在加大,ICT产业处于转型之中。对于华为来说,实现下一次飞跃,“迫切需要更多的专家、将军,建立起对未来复杂网络更巩固的防线”。“度过这轮危机,完成这一次改革,华为就能在世界上真正站起来。”任正非说。精彩视频推荐
正在加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canyan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西部差距有多大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