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的极度依赖也许腿肥也是另一种美迷信 对吗

新哲学点评 《公安部回应救援处置程序质疑:肯定是科学的》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人性造化三字歌人之初,有自我;性不善,也不恶。自然化,父母合;肢体全,男女别。惑自然,乱思维;信鬼神,难作为。蔑自然,想非非;信自我,乱作为。笃自然,无思维;信守道,不作为。知自然,勤思维;调正道,准作为。讲公理,无自我;善待人,人善我。讲私理,唯自我;恶待人,人恶我。善报善,增生善;善报恶,善更善。恶报恶,增生恶;恶报善,恶更恶。共享有,公平立;互关爱,奉献实。亲实践,真知求;理得安,健长寿。哲学停滞不前的原因:一、谬论哲学湮灭了否定了真理哲学而大行其道。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分离。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不去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的人不去研究自然科学。三、哲学者脱离社会实践。四、统治者的客观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混沌哲学思想阻碍了真理哲学的发展。
>太重感情的人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感情依赖” 心的独立才是真正的独立  太重感情的人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感情依赖”。情感依赖是一种心理障碍。患有这种障碍的人总想帮助别人,并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但从人的潜意识分析,患有感情依赖的人并不是真心喜欢帮助人,只是想在帮助人之后得到别人的赞美和夸奖。对这样人怎么办呢?说实话,没有太好的办法,但记住,在帮助别人做什么事之前要问一问自己,我这么干他高兴吗?如果对方高兴,你也高兴,那是两好合一好,你何乐而不为,如果你自问得到答案是否定的,这就叫得不偿失,那你干的还有什么意义呢?摆脱情感依赖,通过纯粹的性要求来表达。人在感情上越不依赖,在性方面就越好奇。这好奇心是和情感独立而又相关联的,由强烈的性冲动来维持,它通向寻找真正性爱的路。费特曼,法国临床心理学家,擅长性心理治疗和心理病理学,著有《性爱入门》一书。他在该书中将自己从业20年来对无意识的构成、性发展的目的性和充分实现的可能性所进行的研究做了总结。与让·米歇尔-费特曼的对话心理月刊: 您认为什么是“真正做爱”?费特曼:就是通过像动物那样强悍地做爱,来寻求肉体快感。让自己整个被不断升腾的、一浪接一浪的性快感淹没。在其中,人能体会到一种充满活力的性爱。那时候,所有的神经都集中在感官上,人的大脑里是空的。只有当我们不是(或不再)处于情感依赖中时,才能实现那种身体与身体产生的“无限快感”。假如仅仅是幼稚的性爱,人们会通过性关系掩盖其他的要求。比如说,有的女人只是为了留住伴侣而接受性,而有些男人则企图通过性来减轻过重的工作或家庭压力。这样做的结果是无法拥有真正的性爱——就像是有另一个自己在观看自己做爱,没有完全投入。如何知道自己处于幼稚的性关系中?这会带来什么后果?当一个人处于对感情的过度需求中时(就是处于幼稚的性关系中)。这与童年缺乏对母亲的依恋有关。这种人特别需要依恋某个人,经常与对方有身体接触,任何分离对他/她来讲都是痛苦的……他/她不是去寻找令自己产生性兴奋的伴侣,而是等待那个能让自己全面占有、满足自己全部需要的“理想对象”出现。这样,占据头脑的便不是真实,而是幻想(这就是那个能爱我一生的人!)、投射(对方要我对他/她这么做)和推测(如果他/她后来不说话了,那是因为我“不好”)。感情过分依赖的人会对来自他人的补偿充满无限期待,无休止地要求别人爱抚,以至于忘了两性关系中需要有些“动物性”的因素。他们可能会有强烈的情感体验,但却很难体验到强烈的性。情感依赖弱化了性快感。成熟的性爱又是怎样的?摆脱情感依赖,通过纯粹的性要求来表达。人在感情上越不依赖,在性方面就越好奇。这好奇心是和情感独立而又相关联的,由强烈的性冲动来维持,它通向寻找真正性爱的路。具体地讲,当一个人在情感方面更成熟时,就会寻找能热烈回应自己性冲动的伴侣,也就会因为拥有一个在性方面懂得很好交流的身体而感觉更自由。每个人都能实现这种充分的性体验吗?第一条规则是告诉自己:变化!在生活中,应该说服自己相信,如果我们不学会推动,事情不会自行变化。在性方面更是如此。其次,在性爱过程当中,要让自己摆脱限制,忘掉一切现有模式,一边寻找属于自己的真正的性体验。再则,要接受“性是自主的”这一概念,接受“它是能自足的”,做到这两点只需要一个很自由的头脑。另外,很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体也很重要,要弄清楚他/她如何运转,和谁一起能很好运转……您认为强度是由感情带来的吗?起初产生的是冲动、对性的渴望,然后,感情与彼此的认可和继续做下去的愿望一起产生。不过,不要机械地把“有没有感情”当作性行为对错的标准。没有对另一方的柔情,人们是不会做爱的。即便在一夜情中也是如此!很多人对放任自己“以动物的方式做爱”感到担心,因为他们把追求身体的强烈感受和没有感情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一种非人化的体验。其实正相反,当你和伴侣以动物的方式做爱,允许自己完全忘我,摆脱各种阻碍和先入为主的东西时,便说明你真正选择并认可了自己的伴侣,即便是无意识地这么做的。男人和女人对强烈地性爱的看法会一致吗?很难在两性间划定明确的界限,一切取决于个人的背景。通过咨询实践,我更愿意把人们分成三个群组。首先是“完全依赖型”,这些人在情感中寻求安全感,对爱抚比对性更看重;其次是“幻觉派”,他们从自己的性幻想出发,在独特的色情行为中寻找具体的感受——通常女人从中寻找能平息过度丰富的情绪的东西,而男人追求的是无需情感投入的单纯的性行为;最后,是“生殖器化”的一派,他们希望对方拥有令自己兴奋、战栗的身体,回应自己,让他们彻底地放任自己,期望性能吞没整个身体。强度能培养吗?不能,因为性冲动是不可预见的。一种成功经历只能做到一次。我的临床经验证明,有同样性欲的一对总是渴望走得更远。这种能量是不可以通过某种技术或实践来培养的。充分的性爱产生于人们投入其中的欲望和能量,来自精神阻碍和外部干扰的消失和全身心迎接冲动的渴望。这时候,你只有一个冲动的身体,它要,它给予,而且要的很多。人们感到能自由呼吸、自由扭动。这是非常欢快的事情。心的独立才是真正的独立——关于“情感依赖症”摘要: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认为:一个人如果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达到统一地去关爱别人,是最高级的爱的表现形式。一句话,他们疯了,为爱而疯,认定世界都是可以相爱的,无论哪里。达尔文先生出版了那部旷世奇作《物种起源》,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几百年后的新世界,人们开始变得聒噪而激烈,越发地没有安全感,然后开始自私地寻求他人身上的慰籍与精神支持,这是否是物种的“蜕变”呢?我们都不是生物学家,不会搞清楚这个现象,但有一点可以鉴定,那就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情感依赖,真的是需要被控制的一种不安情绪。查尔斯·达尔文曾经说过:物种均有依赖症,以促其生长。如果人不是依赖环境,就会在情感上依赖另一个人。依赖母亲的叫做“恋母情结”,依赖父亲的叫做“恋父情结”,“情感依赖症”还可以表现为依赖朋友、依赖上司、依赖下属、依赖单位、依赖宠物,甚至依赖玩偶静物。而在职场上,有一些人因为习惯了由上司发号施令,而变成了几乎丧失思考能力和自主意识的行动机器,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情感依赖”。依赖型人人格的人对亲近和归属有种盲目地、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非理性的。为了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对方的温情,他/她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人生观和个人趣味,但这种行为模式会使他/她自己越来越脆弱、懒惰、缺乏自主性。因为处处委曲求全,有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人会越来越压抑,这种压抑会进一步阻止他/她为自己干点什么或者有个人爱好,可引发焦虑和抑郁。“情感依赖症”有以下具体表现:包揽责任:在配偶和家人遇到问题时,无法控制的包揽责任,并不断提出自以为是的意见。为博得关注而作践自己。认为别人非常需要自己,只有给予时,心里才舒坦。热衷与控制:处处控制家人的行为或习惯,处处提出指正意见,事无巨细的包办代替。过度知晓:对配偶和子女的私人空间过度知晓和干涉。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情感依赖倾向?检查自己有没有如下行为:每天出门前花至少30-60分钟搭配衣服,反复换几次才肯出门,否则一天都感觉怪怪的;和他(她)在一起的时候,不停的说自己的事,好像汇报工作;一直坚信,自己对他(她)的爱是不可取代的;最近,除了他(她)以外,你几乎不跟其他人一起出去玩;强烈希望他(她)时时刻刻想着自己,因为怕错过他(她)的短信,连睡觉时也把手机放在枕边;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总是想先得到他(她)的建议和保证,即使只是一件日常小事;独处时经常被“遭人抛弃”的念头所折磨,竭尽全力逃避孤独;过度容忍,为了维持你们的关系,愿意做很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有一件事,虽然计划了很久,但迟迟没有开展,实际上你心里并不太想独立实施这个计划;很容易因为他(她)对你的评价而受到伤害;当亲密关系突然终止,你觉得自己无助得近于崩溃……(说明:假如在这些症状里具备3条以上,恭喜你,你有情感依赖倾向;假如你有5项以上,那说明你已经中标了——你得了情感依赖症!)另外,情感中的共同依赖现象(附测试)你会不会用沉默来避免争执?你是否总是担心或在意别人怎么看你?你有没有和酒精或药物成瘾者共同生活过?你有没有和打你或轻视,蔑视你的人共同生活过?别人的意见是不是比你的更重要?你适应工作或家里的变化有没有困难?当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人把时间与他的朋友而不是你共渡时,你会不会有被拒绝的感觉?你会不会怀疑自己成为你想成为的人的能力?你向别人表达自己真实地感受有没有困难?你有没有无力感(在精神病学里的意思是,没有什么明显的生理上的或精神上的问题,但是不能有效的对情绪、社交、智力或生理上的需要做出反应,自己无力满足自己的这些需求)?当你做错了事,你会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坏人”?接受别人的赞扬或礼物你会不会觉得困难?如果你的孩子或者伴侣做了错事,你会不会觉得非常的失望伤心?你会不会觉得你生活中的其他人如果没有你不听的帮助就会走下坡路?你会不会经常希望会有人来帮你把事情做好?你是否对有权威的人谈话有困难,比如警察或者老板?你是否困惑自己是谁或者你将在人生道路走向何处?在被人求助时,你是否有困难说”不”?你是否有困难向人开口求助?你是否有很多事同时要做,却难以确定主次关系,所以你无法适当处理其中任何一件?算算你有几个答案为肯定的?得分越高,关系成瘾的倾向也越高哦。进一步检阅自己是否为“情感依赖症”其实很简单,你需要做15件事情即“爱的15次方”就可以了:在心中默念你可能依赖的人的名字你和她(他)之间,是否你听从对方的指令更多你爱她(他)你爱她(他)的程度,连你自己都觉得惊讶你性格有内向的因子你无法客观接受别人对自己以及她(他)的负面评论你容易情绪激动你没有安全感你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为她(他)做任何事你无法忍受孤独你会把“同事和你吃午餐吃出蟑螂”这等事经常说给她(他)听你宁愿对自己差一点,对她(他)却卑躬屈膝,或者即听即从你总有给她(他)买礼物的冲动你关注她(他)的一切她(他)知道你90%的秘密如果你有一半以上都是肯定的答案,那么你确实是一名“情感依赖症家族”成员。爱的15次方,充分说明这个人有多么的善良,多么的在意自己爱的人,这是美德,这是高尚。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认为:一个人如果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达到统一地去关爱别人,是最高级的爱的表现形式。一句话,他们疯了,为爱而疯,认定世界都是可以相爱的,无论哪里。假设你真的在原基础上,给予你爱的人15倍以上的加载,她(他)会承受得住吗?而你本身亦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崭新的世界所淘汰。形成的原因:专家认为,女性之所以会产生依赖症,与她们温顺、柔弱的个性有关。这些女性的生活往往比较单调,生活空间比较狭窄,生活中接触到的人和事物都不多。因此,当她们通过某种事物排解了压力,获得了安全感,或者愉悦的心情后,往往容易对这种事物或者人产生迷信的心态———以后每逢需要安全感,或者需要排解烦恼就向这一事物寻求帮助。然而,依赖症产生后,另一种情绪也会随之而来,这就是害怕失去这种事物。在这种情绪下,得了依赖症的女性会显得非常不安,精神常常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下,严重者还会出现失眠、头晕、头痛、心慌等焦虑的症状。一个人的社交圈子太窄,把所有情感和快乐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依赖症往往就会乘虚而入。而另一方面,情感依赖症的范畴很广,不仅体现为某个人或某种动物,有时候也表现为对某件喜爱的物品的依赖。但是,对于被依赖的人来说,常常会有不堪重负的感觉。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婚姻生活中,对两个人的感情会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习惯了依赖的女性,她们所依赖的对象一旦不再存在或者突然不再起作用,那么这些女性同样也会陷入一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中。有的人则会通过压抑自己的情绪来缓解依赖得不到满足时的痛苦。慢慢的,这种情绪有可能会演变成抑郁症。因此专家提醒,女性一旦发现自己对某一事物产生了依赖,应该及早摆脱这种不健康的寄托情感的办法。从非专业的角度看,他(她)确实是值得同情的,但解决这类问题,却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入手。1、当事人的自我察觉和自我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只有当事人在分析自己人格成长轨迹之后,全面认识自己,正视成长中的缺失,调整自我评价,才能实现这一次人格的飞跃性成长。2、配偶和家人的理解、接纳和关爱。童年时亲长之爱的缺失虽然是无可挽回和替代的,但婚姻生活中的配偶的理解、接纳和关爱却能适时填补这种“空白”,让他(她)知道你是爱他(她)的。,让他(她)相信你们情感的稳定性。精神虐待这东西,国内一般不怎么提及,但是西方对此重视程度很高,长期反复的讽刺挖苦,不尊重,冷漠,忽视,羞辱,刺激,贬损,嘲笑,压制,威胁等,都算是精神虐待,也称为冷暴力。如果是在家庭里,也是家庭暴力的一种情况。在英国,如果丈夫对妻子有身体或精神的虐待,只要有人报警,无论被害者本人是否承认,一旦经法律认定确有其事,丈夫就会被判刑。在北美,如果是家长如此对待儿童,政府的工作人员会来立即把孩子领走,然后再核实情况,如果确凿,家长会被剥夺监护权,由政府或社会机构负责抚养孩子。而且判断的标准不是行为者本人是否故意或恶意,而是对受害者的影响。说句不好听的,很多中国的家长要是在别的国家,肯定要被警察和政府部门调查,接受监督和教育是铁定逃不了了。换了法律,换了社会行为标准,得出的评价也不一样了。3、长期良性的互动和自我感悟。根治“情感依赖症”需要家庭成员长期的良性互动和当事人充分的自省和自我感悟。人格实现“破茧成蝶”的成长,过程是痛苦的,结果是美好的。请达尔文先生上演一出“扑火秀”吧,扑灭某某某情感的过于炽热、扑灭懒惰、扑灭幼稚、也扑灭自私的爱的表达。对于想走出“情感依赖症”的人来说,如何了解自己的感情弱点显得很重要,那么通彻的清楚“灭火降温”吧,别把自己的感情烧得太热烈,万一灼伤自己,吓跑他人,就得不偿失了。1、“递进式扑火秀”——如果你过于依赖某人,那么你要立刻跳出这种重围是有难度的。你不妨选择“递进式”的一点点冷却自己:你要锐减和她(他)的交流次数,分散精力,多去认识新的朋友,这样做会令你在短时间内逐渐恢复清醒的头脑。你可以给自己规定一个月的时间,看看你如法炮制一个月后是否凑效,情况好转的话,你再加大力度,令下一个月里的你,更活跃轻松,逐渐从“依赖”里自主起来。2、“以毒攻毒式扑火秀”彻底把你依赖的感觉和情绪告诉对方,然后很可能你会和对方大吵一架,吵过后要么她(他)彻底不再理睬你,你正好趁这个机会痛定思痛地反省与清醒,要么就是得到对方第一次的正视,然后她(他)便开始用公平的交流对待你了。3、“冷淡式扑火秀”——你可以试着冷淡对方,冷淡虽有点难度,但是就算你装,也要装得像才可以。你故意不给她(他)打电话,等对方给你打;接了电话也不是太久,让对方感觉你理智起来;对于对方提出的建议和想法,你不再情绪激动或者是立刻雀跃,你保持着冷静的语气,这不得不令你所依赖的她(他)学会换位思考。4、“照镜式扑火秀”——所谓“照镜式”就是指你要认真地审视自己,看待自己的不足与优点,然后再整装待发。你在镜子里告诉自己:你可以不依赖任何人,只需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自己解决了曾经“棘手”的一切,你自主了,你重新获得了自信,灭火成功!摆脱依赖症的五个关键词一、承认依赖症患上依赖症的人,往往会很难把握自己,不知道正常状态应该是怎样的。这时候可以对照以下几条标准,看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出现?“不管怎样,这件事都要先做”,在你的生活里,就有这样的一件事。这件事会对身体或者经济带来不良影响;自己已经发现了它的坏影响,可就是没法放弃,总是重蹈覆辙。以上这些,哪怕只有一条符合,你就已经在依赖症的边缘了。如果你认识到这一点,并承认自己有依赖的倾向,就可以找到对症下药的解决办法。二、不自责患上依赖症的人,有时会对自己苛求,希望自己能在拒绝依赖的过程中变得更坚强些,但这种过度的自我控制有时反而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有的甚至越陷越深。如果有什么事情是自己想去做的,但是实践过程中却没能办到,这也没什么关系。不要责怪自己,更不要强迫自己,要学会经常自我表扬。三、寻求他人帮助要想从依赖症中解脱出来,单靠一个人是不够的,个人的过度努力反而会产生新的压力。有的患者原先依赖症的情况确实有所好转,却又很快陷入了努力过程中产生的新依赖症中。但如果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医生会从谈话中发现患者本人可能从未察觉的一些情况,并有针对性地作出指引。四、培养忍受孤独的能力一个人呆着,并不等于被别人孤立。患上依赖症的人要学会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不依赖别人,也不依赖某种东西或行为。独处的时间能够帮助你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也是形成自己独立个性所必需要的,这是改善依赖症的关键一步。五、转移注意力最后,要摆脱依赖就是要学会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例如认识一些新朋友,学习一些新的技能,培养一些新的爱好等,反正就不要将自己的兴趣太过长久地固定在某一种事物上,帮助自己建立更多排解烦恼,获得安全感的方法。想要彻底摆脱它的纠缠,你需要做如下几项练习:坚持写日记,一周后看看自己最近都做了些什么;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哪怕看起来有点惊世骇俗;清除童年时代的阴影;财富不是朋友,但朋友一定是财富,当你依赖症有所反复时,就把所有的朋友都烦到要死为止;执行一项自己制定的计划。忽然觉得,我们在感情上好像从来没有真正的独立过。小时候依赖父母,长大了依赖爱情。人害怕孤独,有多少爱情是因为在孤独寂寞时无法排遣的产物,你真的爱他吗?他真的适合你吗?而爱情也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现代社会文字,影音充斥的爱情主题变相地在给我们洗脑。而感情的独立,心的独立才是真正的独立。情感的交流应该是“对等”的,这是从人们希望的角度出发;但往往事与愿违,无论爱情、友情、抑或亲情,都很难做到完全均衡付出。人,习惯把爱升级。以平等心爱自己和别人,所以能保持正面能量。没有人需要多为别人做什么。能量平和后,付出的能量也是平衡和从容的,还原自我,尊重别人。外面的各种关系大多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有时先理顺了和自我的关系,这个时候再去看待所面对的很多事情处理起来就变的从容了!!要爱自己爱得正确健康,首先要让自己自由,时时倾听自己,和内在的自我对话,诚实地面对内心深处的各种欲念。这样,当我们置身于各种人、事物中,才不受约束,才能完全保持平衡。当我们能用这样的态度爱自己时,就能真正了解爱的意义,而且有能力去爱其他人。灵魂匹配,也不一定能很好地在一起摘要: 如果要孤注一掷,为了追求灵魂伴侣不惜放弃很多已有的东西,最后的成功率也是极低的,绝大多数也是鸡飞蛋打。“聪慧狡黠、出身平凡的爱玛,与俊美自恋的花花公子德克斯特原本像两道平行线,不会有任何交集。大学毕业前夕的一天,两人短暂邂逅,称不上甜蜜,却深深印入彼此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此后每年同一天,伦敦、罗马、巴黎、爱丁堡,时空变换,他们焦灼、倾诉、挂念、幻想、安慰、伤害,总是在最需要彼此的时刻,一再错过……”小说《One Day》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段美丽的爱恋——男女主人公用20年的时间奔向对方终是永远错过,“一个20个'一天’的最美命题,无关柴米油盐的俗世,只关灵魂交汇的真心。”对于浪漫主义者来说,灵魂伴侣就是《飘》中斯嘉丽小姐跌宕起伏的爱情;或者是宝莱坞的歌舞中,女主角接受了一个她并不爱的男人后,最终遇到了梦中情人的美好剧情。“通常情况下,我们说灵魂伴侣指的是完美契合我们的品味、价值观的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我们希望爱情能够天长地久,充满幸福、温存、愉悦……”法国种族精神专家托比·纳当在其著作《爱情春药》中说道。而灵魂伴侣其实一直存在于想象中:对刚出生时与母亲关系的怀念,终其一生只为找回那份感觉,于是我们创造出这个完美的另一个自己的形象,和他/她之间不需要言语沟通,他/她会永远保护我们不受缺失。先问问自己的灵魂“我老开玩笑问人,那你有soul吗?你连soul都没有你就别求什么soul mate了。”吴迪说,“如果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都很一般,自己都不了解自己,那如何追求灵魂伴侣呢?”在临床心理学博士、心理专家朱建军教授看来,所谓“有没有灵魂”也是一种生活的理念和态度。比如说,一个绝对的达尔文主义者,似乎就是没有灵魂的,因为他们只把人看做一个更高级的生物而已,归根结底就是个裸猿,那在这样一种信仰或者人生态度下,他们就会觉得灵魂本身就是不存在的,那灵魂伴侣也就不存在了。“灵魂伴侣”来源于古希腊,传说女人们如被附身般,奔跑在大山里、森林中,以表对葡萄酒之神狄俄尼索斯的崇拜。我们的祖先们乞求伊南娜、阿佛洛狄忒、维纳斯众神,把渴望的人带到他们的床上:“让我爱的人来到我身边,让他/她也同样渴望我。”“实际上,灵代表了人们渴望成为最好的自己,因而对灵的这种追求更是对人的一个精神世界最核心部分、生命的源头和力量的追求,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那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有这个需要的,都想成为最好的自己。因为婚姻/伴侣关系都是通过对方、在和对方互动的过程中看到自己、感受到自己和对方。而魂实际上就是一种关系,在宗教里,意味着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而对于没有信仰的人,我们可能也是把它当做一种对于关系的期待。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灵魂伴侣的需要还是应该普遍存在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孟馥老师解释道。缺失的另一半自我?圣经中,一个男人被创造出来时,他的女性伴侣也同时被创造出来。不一定是一男一女,也有可能是两个男人或两个女人,因为男性的部分可能存在于女性中,反之亦然。由此,便出现了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那个完美的另一半是谁呢?那个我们不停到处寻找——甚至在遍地开花的相亲网站上寻找的灵魂伴侣,到底是谁呢?“有些人他说想要找灵魂伴侣,那他要找的人就更像一个异性的自我,为了打破自己的存在性孤独(人性最深处的孤独感),这个就像自体心理学里所讲的'孪生’的自我一样,除了性别不同,他/她就像另外一个我,所以特别能理解我;有些时候我们在寻找的就是一个相反的,在某些方面是互补,就好像是他/她正好是我没有实现的那一部分自我。通过这样另外一个人,可以把我的这一面去实现出来。那这样就会表现出来是互补的,就像荣格心理学里所讲的,男人心中的阿尼玛,和女人心中的阿尼姆斯,那个就更像是一种互补性的,而不是一种相似性的。”朱建军说道,“但我认为在他们的精神最深处都是相似的,如果没有这个相似性,他们就没有灵魂相互联系的基点,就谈不上什么灵魂伴侣。”因此,最广义上的灵魂伴侣不一定只存在异性间,可以像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因为最深层的灵魂伴侣可能与性别无关。“有时,我恨我自己不是个同性恋!”吴迪不无“麻辣”地开着玩笑。因为她觉得同性之间的共鸣会更容易,理解得更好。“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导致的婚姻一定是有世俗的部分,不可能成俩僧人,天天在那里谈谈佛吧?只要是有身体的接触、有性爱,甚至有婚姻,那就完了。因为需要支持婚姻的,可不仅仅是精神啊。有了杂念,对灵性来说就会有一定的困扰。”得知,我幸;不得,我命遇见灵魂伴侣的感觉有时候和地震一样,颠覆我们的深层心理状态,超越超自然的界线。“当那个男人走近我所在的地方时,我感到一阵难以名状的不适:我认为我是心脏病犯了,”法国临床心理医生、夫妻专家萨博丽娜·菲利普(Sabrina Philippe)分享,“交谈了之后,我感觉早就认识他。他和我的type完全不符合,但好像我已经等了他一生。言语、眼神、手势都是多余的,迅速地身体亲近反而毫无用处,甚至有些滑稽。一些奇怪的现象也随之出现:预知的画面回闪、有前兆的梦境。我'看见’他拿起了电话,而我的电话铃响证明我是对的;在来到他公寓前,我已经'看见’了里面的样子……我感觉自己疯了。而他也有相似的感觉。他很害怕。我觉得是我们被附身了,失去了一切控制。我的思维速度是平时的两倍,各种念头如狂风般向我袭来。我的心理学知识不足以分析发生的这一切并作出判断……”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这种既焦虑又兴奋、思维飞速运转的状态称为“躁狂”。这种心灵感应的现象,与他们与母亲的最初连结有关,还是婴孩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情绪的直接影响。“但真的不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我觉得那是个非常少的比例。”朱建军教授说:“因为首先你得有灵魂,其次你得找到你自己的灵魂,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往往人们真正的自己的灵魂都未必能够找到。”当我们看到一个人,觉得“哦,那个就是我的灵魂伴侣”。然后就会对他/她很有感觉,一见钟情……但这些大多都是一些早期情结留下来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说,你可以追溯到童年经验,最终发现这只是移情,而因这种移情而建立起来的关系,被误以为是灵魂伴侣,但它根本不能滋养你的灵魂。“所以如果一个人真能找到灵魂伴侣,我觉得他/她具备一个条件,就是他/她已经把自己早期的一些情结处理得比较好了,这样他才能不受移情的影响,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很深的、灵魂的一些需求。”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个人如果要把自己的这些情结处理到这种程度,那需要很长地时间,而到那个时候,他/她还是不是真有机会遇到自己的灵魂伴侣,或者说当灵魂伴侣就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能否认得出来?的确不是容易的事情,有的人宁死也要追求;有的人更理智地去选择更理智的人生。灵魂匹配,不一定能很好地在一起“很多真正意义上的灵性伴侣,并没有好结果。而且彼此也充满着不忠、谎言,甚至灵性伴侣不一定是好的性伴侣,也不一定是好的生活伴侣。”吴迪补充道。萨特、波伏娃没有一对一地忠诚过,大野洋子跟列侬并没有孕育爱情的结晶……“世人憧憬的美好关系无非是想把精神、肉体、经济利益三者结合,但总是顾此失彼嘛。所以不要以为灵魂伴侣可以替代性和经济利益。”在朱建军看来,有些人就会很自欺地说“我可以过两方面的生活,灵魂归灵魂,身体归身体,社会现实归社会现实,同时我又在我的灵性层面有一个自己的世界”,但这些试图投机取巧的人,会发现到头来不一定能有一个不着地的灵魂生活;同时一个着地的灵魂生活也有可能毁掉他/她很多浪漫的想象。如果要孤注一掷,为了追求灵魂伴侣不惜放弃很多已有的东西,最后的成功率也是极低的,绝大多数也是鸡飞蛋打。“大部分情况下,这些伴侣到最后都会分开。”收集了许多对伴侣见证的精神学家托比·纳当观察到,“因为,通常来说,总有一方还没有准备好颠覆自己的生活。”确实太奇怪了!这些灵魂伴侣们怎么会认不出对方从而错过了彼此呢?托比说:“太简单了,因为这些故事都是想象出来的。两个人当中,必须有一方沉浸在情节中,说服自己找到了那个人,而另一方并没有爱得那么深,甚至一点都不。”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两个灵魂伴侣遇见,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那么,为什么要排斥这样的美梦呢?真爱面前,我们都是单纯的人摘要: 真爱跟情欲并没有印象里那么难于区分,男人对女人的情感也不完全是靠着腰带下面的那个大脑决定。恋爱的人们请认真考虑去携手做个功能性磁共振或者抽血测量下催产素水平。这样再遇到女朋友问你到底爱不爱她的时候,除 ...经验说:哪里有什么真爱,不过是欲望换了一副面孔。实验说:不,爱情真的存在,相爱的人也确实单纯。前些日子,一则关于京东和奶茶、关于“单纯善良”的八卦,掀起了很多波澜。每当和有钱人相关的八卦消息传来,总会有人不屑地说:什么爱情,不过是为了钱而已。究竟为了什么,也许只有当事人才会知道——但至少心理学研究说,真爱还是有的,而无论外人如何冷眼旁观,热恋中的人也许真的很单纯很善良。至于用情欲的外表骗取金钱?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问世间情是何物?情侣之间提问频率最高的问题是什么? A.我和你妈都落水先救谁。B.你有多少个前男/女友。C.你到底是不是真的爱我。问了一圈身边朋友,选C的占绝大多数。看来质疑真爱是否存在的人从古到今都不少,而且谁也说服不了谁。好在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终于给这个问题找到了一个比较靠谱的答案。科学家们用数据证明了真爱不仅存在,而且还是跟性欲完全不同的两个过程。事情要从功能性磁共振检查开始说起。有那么一批恶趣味的科学家,要求被试在磁共振的检查床上看裸体照片,性幻想或者自慰,然后动态扫描记录他们的脑部血流信号。这些坚强的被试们克服了被人围观,空间狭小,噪音干扰等等困难后终于揭示了大脑面对性刺激时都有哪些部分激动了。另外有一批文艺的科学家们,他们让被试们呆在昏暗的检查舱里默念心爱的人的名字。结果发现,大脑在处理爱和性刺激信号时真有差异。尽管确实有重叠的部分,但是最关键的真爱证据——尾状核与腹侧被盖区(VTA)激活却没有出现在以性为刺激源的脑扫描磁共振图片上。同样,加州大学几位心理研究者们为了证明爱并非做出来的,决定把实验室拿来供人谈情说爱。他们要求情侣们在镜头前回忆一件让他们觉得最能感到爱的事情,然后尽量让自己再重新体验那种感受。在情侣们忙着回忆品味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抽取11个不同时间点的血液标本,用来检测血液中催产素(Oxytocin)的水平变化。之后,工作人员回放录像,让几位评委通过观察是否出现特征性的表情动作(比如开怀的笑象征恩爱,舔嘴唇是情欲象征动作等)来评判他们正在追忆的爱情故事里到底几多恩爱几多情欲。结果证明,恩爱的小动作与催产素水平增高密切相关,而表达情欲的动作跟催产素水平变化没有什么关联。看来,真爱跟情欲并没有印象里那么难于区分,男人对女人的情感也不完全是靠着腰带下面的那个大脑决定。恋爱的人们请认真考虑去携手做个功能性磁共振或者抽血测量下催产素水平。这样再遇到女朋友问你到底爱不爱她的时候,除了紧紧抱住,还可以有理有据的给她展示检验结果,定量化的告诉她你有多爱她。情人眼里出美德心灵鸡汤里我们听得已经厌烦的那句“爱一个人就是通过他爱上整个世界”,真不幸,它居然是真的。研究发现,相爱的人会表现出更多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他们眼中的世界,也确实更温情更美好。还记得刚才说过的催产素吗?催产素看名字貌似只跟女性哺乳期有关,但其实它还有一个外号叫“爱的激素”,在几乎所有牵扯到感情的人类互动中都有其踪影。研究显示,热恋伊始的情侣(无论男女)就显示出比单身对照组高的多的催产素分泌水平,这个效应可以一直持续六个月都不消退。催产素让恋爱中的两个人放松下来享受柔情蜜意,也让他们打量世界的时候多了一份善意。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改良的博弈游戏是观察人类决策方式的一个常用手段。为了观察催产素到底能怎么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让他们做出不一样的决定,有研究者设计了这么一个游戏。参与实验者一部分扮演投资者,一部分扮演托管人。开始游戏时投资者和托管人双方手上都有一笔钱。投资者可以选择四种不同金额投资给托管人。托管人收到的除了投资本金之外,还有研究人员给的三倍利息,然后他可以决定返还给投资者多少。如果托管人诚实正直,那么两人都可以从交易中获利;但风险也同时存在,不负责任的托管人可以拿着利息和本金直接卷款走人,让投资者承担损失。实验开始前,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被随机分组,研究人员给一组被试注射催产素,一组注射安慰剂,然后用两种玩法测试,结果显示,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上,注射催产素的那一组有45%的人选择彼此信任对方,拿出最高的投资金额,而在安慰剂组这个数字只有21%。为什么催产素会让人与人之间更加信任?凭借视觉跟踪装置,科学家们发现相比对照组,接受催产素处理的实验组在看人时注视眼睛区域的时间会更长,而这个地方包含了许多关于情感的信息,互动中的目光接触让人们更容易记住对方的长相,帮助人们更好的互相理解,也更倾向于信任对方。真爱让人慷慨?看性别这个有真爱出没的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为别人做点好事的倾向。这个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利他。经济学家早就发现,给一个人一笔钱,让他决定怎么跟陌生人分配,相当比例的人会选择均分来保证公平。之后的研究利用类似游戏发现,如果事先给被试注射催产素,他们会表现的更为慷慨。但同样是利他,男性和女性做出决策的出发点却不同。男性更多从效益出发,试图找到一个让彼此利益能最大化的方案。而女性采用关系导向,更倾向于从对方的角度考虑。威斯康星大学和衣阿华州立大学的研究者们证明了这种差异确实存在。他们要求参加实验的男女们为自己和随机选出的任一他人分配一批筹码,做决定的人可以自己留着,也可以给别人、只是每次分配条件不同,同样的筹码,选择自己留着和给别人时代表的价格不一样。这之间的差别就是利他行为需要付出的代价。显然,当筹码对自己价值不多而对别人意义重大时,大部分人都会乐意成人之美把筹码给出。而筹码握在自己手里价值更高时,被试们不愿把筹码送出也是人之常情。在实验中,男性对分配方案导致的整体效益变化相当敏感,当分给别人更多的钱反而导致总体价值减少时,男性就更倾向于把钱留在自己手里。而女性的利他行为更单纯,无论价格高低,她们都倾向于公平分配。当然,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女性天性更善良,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差异取决于两性乐善好施之后对他人回报的不同期待,女性把利他行为更多看做是一种“关系投资”。当无论怎么做回报都相同的条件下,男女双方的利他行为是一样的。这么说来,真爱虽然让人乐于奉献,但也不是单纯到完全不求回报。真惦记别人口袋里的钱,美人计实在没太大用,还是老老实实想个正当理由比较靠谱。为你停下的人示弱是勇气,是信任,更是柔软摘要: 示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也是一种灵动的智慧。坚强独立和示弱依赖不是矛盾对立的,坚强独立并不代表完全不依赖他人。一个成熟的人是灵动的,他有的时候可以坚强独立,有时候也允许自己示弱依赖。而且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都处在关系中,彼此独立又依赖才能促进每一个个体更好地发展。一、示弱是门要好好学习的功课几个月前,我写了一篇稿费2500元的稿子,因为坑爹的稿酬个税缴纳标准(超过800元要缴14%的税),约稿方比较同情作者,想帮助我避税,但需要签订四份劳动合同(几百元一份),和四个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或者扫描件。这时,我忽然不知道如何开口向别人借身份证复印件。在城市里,很多人还是比较在意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身份证复印件这个东西别人也不会轻易借给你使用。我身边也没有家人,多年来建立起来的只是往来并不密切的同事、同学和朋友关系。更要命的是,就在不久前,我还向三个比较要好的朋友借过身份证复印件,实在不好意思再开口让朋友再帮忙。我有一个闺蜜群,是从高中时代就结识并一直保持联络至今的几个朋友,大家身处天南海北,通过这个群联络感情。我先在群里提了自己的事情,她们给我拍了各自的身份证照片发给我,可是发现派不上用场。就这样,这个事情困扰我好几天,也拖延了好几天没有处理,因为这个事情我感到焦虑,也感觉自己做人挺失败,居然没能力多交几个可以向他随便借用身份证复印件的朋友!一向只愿意展现自己坚强一面的我那一天鼓起很大勇气,在群里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这一刻我感觉很无助,很孤独,觉得自己在上海这几年做人很失败,现在不知道开口向谁借身份证复印件。”我以为大家会跟以前一样相互打趣一番,然后这事情就过去了。没想到群里的几个朋友先是很真挚地安慰我,然后积极地寻找单位里的机器扫描自己的身份证,或者找他们的同事帮忙我扫描身份证。几分钟后,她们就将电子版的身份证复印件发给我,迅速地解决了我的难题。当时,我的感受可以用震惊来形容,内心也很感动,再次意识到自己要继续学会一门很重要的功课:示弱。一直以来,我都以自己的独立、自信和坚强为傲,一个人在都市生活,能将自己照顾得很好。小的时候,我会和男生打架,常常能打过他们,并感到洋洋自得。再大一点,我可以通过获得好成绩和当班干部继续展现自己强大的一面。在恋爱关系中,也表现出很明显的争强好胜和过分独立。在工作上,我想收入比伴侣高。在一起玩乐时,比如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时,我会想打败他。在生活上,很多事情我都自己搞定,不需要男友帮忙。过去我几段恋情的失败有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即是对方跟我相处的过程中,觉得我并不需要他。记得有一次,我和男友在高原徒步旅行时,他由于不适应环境,背着40L的登山包气喘如牛,而身高只有158,体重88斤的我却接过他的背包,健步如飞地走了很长时间。还有一回,我和男友一起去买大米,我居然和他抢着扛大米,然后真的自己扛着一袋大米回家,他跟在我身后好气又好笑。我是那么刚硬,一直懂得的是示强而不是示弱,争强好胜和过分独立是我的标签。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努力想微笑的样子,好像什么困境都知道该怎么办。我和男友的这段恋情能够维持,关键是因为,他承受住了那种“我不需要他”带给他的焦虑和不安,让我有机会在我们的关系中修行,让我有时间去学习示弱的功课,变得柔软。二、你为什么不会示弱?我们的社会和从小接受的教育都在极力推崇“竞争”、“胜利”和“强大”,因为资源的有限和人口众多,“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我们极力认可的生存准则,这是我们的生存策略和保护机制,它们一方面让我们能够活下去,变得更强大,活得更安全,更舒服,另一方面它们就像铠甲一样一层层地将我们包裹,将自己与情绪、情感隔离,时间久了,甚至无法去表达自己的情绪,让我们的内心变得麻木,变得刚硬,缺乏敏锐和柔软,无法体验和感知到许多真实、快乐、幸福,甚至无法触碰到真实的自己,无法过上一种更真实的生活。现代都市中,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身上都缺乏一种柔软的物质,他们丧失了轻盈的生存姿态,拖着重重的铠甲,活得辛苦又疲惫。男人们被教育“男人有泪不轻弹”“男人流血不流泪”。我问过好多位男性朋友,当他们感到孤独、受伤、无助、脆弱的时候会怎么处理?会不会找同性或者异性朋友倾诉?会不会找个肩膀依靠?答案都是自己一个人默默承担,默默消化。因为找人倾诉、依靠、示弱等都太羞耻,太难以开口,太婆婆妈妈,太不像男人了。而原本充满阴性特质的女性也活得越来越“男人”。我们的成长团体中有很多单身的女孩,她们在工作上能力很强,很出色,人也长得漂亮,落落大方,生活上也自主独立,能够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去旅行,但是她们找不到男朋友。她们很难开口向他人请求帮忙,哪怕只是一件小事,她们也难以向别人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情感,也无法展现自己脆弱和无助的一面,尤其在亲密关系中。如果男朋友不接她的电话,她心里想的是:“不接就不接,我还不想理你呢!”虽然也会有伤心难过,但是她坚决不再给对方打电话。如果男朋友有事不能来赴约,她心里想的是:“我自己也有其他的活动,又不是没你不能活。”尽管内心有失落,却还要装成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如果她和男朋友好几天未见面了,她的内心明明很想念对方,这时恰好男朋友来找她,她既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也不会对见面表现主动和期待的样子,而是表现出那种“我都快忘了你”的冷淡……她们不会撒娇,不会示弱,过分独立,在与恋爱对象相处时,总给人一种强势,“我不需要你”和极力证明自己的感觉,如果有人帮助她,会让她浑身不自在。我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女生,也看到身边这样的女生越来越多。不懂示弱,过分独立阻碍了她们去健康地依赖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也使得她们的内心日益孤独和悲伤。为什么三岁小孩都会的撒娇和示弱,我们学不会?这些过分独立,不懂示弱的女性有的是从小家庭条件不好,或者是家中老大,被迫坚强,主动承担,照顾弟妹和分担家庭压力。有的是从小缺乏亲密和充满依恋感的母婴关系,没有向妈妈撒娇的机会,或者撒娇不成功,无法完成安全的依恋,长大后变得过分独立。有的是不甘示弱,从小看到母亲被父亲欺辱,怨恨并同情母亲的软弱,觉得女性被压迫,是弱者,所以她们非常努力,希望和男人一样强大,不被欺负和伤害,觉得柔弱是可耻的,极力证明自己的坚强。还有的是受到父母的期待和重男轻女观念的伤害,父母希望自己的女儿独立、强大、优秀,不输给别人家的儿子,甚至给她们起的名字中都有“男”“强”等字眼,所以女孩们像男孩一样成长,一样被训练,通过击败男性获得个人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女性获得发展的机会,能够更大限度的展现自己的价值。很多女性以为女人独立和平等就是像男人一样,如像男人一样强硬、残酷、推崇竞争、承担很多的不属于她们的责任,争夺权力不择手段,所以她们变得非常独立、强势、遇到困难从不肯示弱,甚至要求自己连体力上也像男人一样,肩能扛大米,手能拎起桶装水。这样的独立是一种“阳刚味”很重的独立,有一层非常坚硬的壳,她们的独立缺乏女性自己的阴性特质,感觉是在模仿男性,或者说像男人一样。她们的内在还是虚弱,不自信,不安全的,需要通过这些方式刻意地去证明自己的价值。我特别想对她们说,其实也是对我自己说:你不必成为男人,你只需要成为你自己。三、示弱是勇气,是信任,更是柔软在接受心理咨询师培训的时候,关于面试的环节,好几位带教的老师一再强调我们要学会示弱,如果考官指出我们的问题,也不要进行申辩和解释。当时,我认为,这样要求是因为学员面对考官示弱,展现自己谦逊的一面,考官们会有高高在上,被人尊重的良好感觉,有利于我们这些学员通过考试。后来我才体会,老师让我们示弱并不仅仅是面对考官,而是面对来访者也要学会示弱。在咨询过程中,你做不做得到不抢来访者的话,不打断对方讲话,而是耐心真诚地倾听,不以自己为中心,而是以来访者为中心?如果来访者让你帮他解决一个问题,你一时想不到办法,你做不做得到说:“我现在也不知道怎样可以帮助你,但是我愿意陪着你,和你一起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是相信来访者是自己问题的专家,他能够处理好自己的问题,还是相信自己能力很强,技术能牛,能够搞定一切问题?如果你能做得到这些,就是一种示弱,一种勇气,一种信任,也是内在的真诚与柔软。来访者在你面前,他会更愿意打开自己,与你有更深的联结,然后获得更好的成长。在做个案和参与成长团体活动的过程中,我也发现示弱是现代人普遍缺乏的能力,示弱是一件困难又值得认真学习的任务,如同你学习爱一样困难又重要。有个男性来访者对我说,他在表现自己脆弱的时候感到非常羞愧,在我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他感到不安和害怕。我说,当你在表达自己脆弱的时候,你就不脆弱了,尽管你充满不安,但是你还是向我暴露自己的弱点,展现了一种非凡的勇气,勇气不是没有害怕,而是尽管害怕还是愿意尝试。也很感谢你对我的信任,愿意将自己的弱点呈现给我,相信我不会伤害你。听了我的这番话,他的羞愧感少了一些,人也放松下来。继续告诉我,他一直都想大哭一场,觉得自己哭出来内心压抑的感觉就会释放很多,但是他就是哭不出来,不知道为什么。我想他的状态很多人都会有,那种无法哭泣,无法变柔软的状态,不分男女。以前看过一段话,很有趣。“自称‘人家’的女生,啥工作都不用做;自称‘偶’的,能省去一半工作量;自称‘我’的,工作都是自己的;自称‘姐’或者‘爷’,连男人的活都是你的。”这里面有玩笑的成分,不过也展现了部分真实的情况。你怎么称呼自己呢?是称呼自己为“人家”,还是“女汉子”“X爷”呢?当然,学会示弱并不是推卸责任,躲懒,贪图安逸。假设面临这样一个情况:原本定好的约会,男朋友因为工作上有事不能来赴约,一个女生说:“亲爱的,人家很期待见到你,特意打扮得漂亮点,你不来,人家感觉好失落,好伤心啊。”另一个女生就像前文提到的那些过分独立的女生一样,尽管内心有失落,却还要装成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男朋友说:“哦,没事,我自己刚好也有其他的活动,我又不是专门等着和你见面。”相信任何一个男人都会更愿意亲近那个会撒娇,会示弱的女生,会更愿意去保护那样的女生。如果你是一个男生,当女生向你撒娇,向你示弱时,不仅惹人怜爱,激起你男性的保护欲,让你觉得自己很强大,也让你感觉对方信任自己,相信自己值得依赖。其实,任何人都喜欢那种觉得自己强大的感觉,也喜欢那种被人信赖的感觉。示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也是一种灵动的智慧。坚强独立和示弱依赖不是矛盾对立的,坚强独立并不代表完全不依赖他人。一个成熟的人是灵动的,他有的时候可以坚强独立,有时候也允许自己示弱依赖。而且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都处在关系中,彼此独立又依赖才能促进每一个个体更好地发展。我以前不懂得向男友示弱,然后开始慢慢学习。遇到需要自己费一番努力才能解决的事情,以前都自己搞定,现在会经常向他请求帮助;下班回家很晚,或者遇到下雨天,也会向他撒娇,要他来接我;买油买米这样的重活我都不逞强了,交给他搞定;两个人吵架相互不理会的时候,我会先主动去亲近他,去示弱,去撒娇;经常会向他表达自己很需要他,有他可以依赖感觉很快乐这样的感受……渐渐的,我发现我们更加依恋彼此,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我有个来访者,是个女孩,一直害怕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真实的情感,尤其是脆弱的部分,无论是同事还是家人,她认为当自己展现脆弱时,别人会嘲笑她,会打击她,会看不起她,甚至会借此伤害她。直到有一天,她鼓起勇气和自己的妹妹表达了内心的感受,那些压力,那些遇到的困难,那些无助和脆弱的感觉。没想到她的妹妹特别理解她,很真诚地帮助她,让她很感动,同时,也拉近了姐妹俩之间的距离,让两颗心更加靠近了。有个很懂企业管理的老师曾和我说过,当一个公司老板或者老总懂得示弱,敢于示弱,能够对自己的下属说: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其实是一种内心强大的表现,不害怕展现自己的无知会被人嘲笑,不在意下属会怎么评断自己,也是对自己下属全然的信任,表达愿意向他们学习的善意。这样反而能够拉近他和下属之间的关系,大家更愿意跟着这样的老板工作。另外,身心医学方面也得出结论,过分独立,什么压力都独自扛着会影响身体健康,使人容易患上消化性溃疡。台湾许添盛医师说:“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面对压力时,往往不愿意求援、示弱,并刻意忽略、否认、抑制内在渴求支持与爱的声音,独自扛下所有成败。他们不接受自己内在的阴性面,甚至嘲弄这份柔软、内向、好依赖的特质,于是身体也听从了这样的内在语言,促使胃以模仿子宫出血的形式嘲弄子宫的本质。”示弱常常也表明了一个人自我接纳的态度,允许自己不强大,允许自己不完美,允许自己可以有弱点。他还说:“每个人不论性别为何,内在同时都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意即阴阳两个部分都渴求被满足,被接纳。我们内在的男性渴求冒险、创造和自由,内在的女性则渴求被爱、依赖与包容,两者对我们的身体都有好处。”所以,平衡好独立与依赖,坚强与软弱会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人的一生有两个重要能力需要学习,一个是独立自主的能力,一个是依赖他人的能力。你会不会示弱,会不会健康地依赖他人,其实衡量的是你内在的安全感是否充分。示弱、撒娇、依赖他人是一种勇气,是一种信任,更是一份柔软。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安全感,他可以将自己柔软的部分向别人敞开,他相信别人,相信自己,也能够共情别人,感受到别人的感受,也能够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感受,从而与人很好地建立起爱的有意义的连接,让自己内心充满活力,情感丰富而不再孤独无助。哭泣,是为了让你看见摘要: 不过无论什么年代,大众都相信哭泣具有宣泄情绪的作用。但是在温格霍伊斯看来,就连这个作用都可能是社会建构出来的。虽然常有人说自己的心情会在和朋友一同观看好莱坞“催泪片”之后变好,但是当研究者要求他们在实 ...论及揭晓孔雀开屏的秘密,达尔文演化论的推理能力首屈一指——雄孔雀的尾羽越是绚丽,就越是能吸引雌孔雀的注意。但是要解释人类为什么爱哭,达尔文就有一点词穷了。他在1872年写道:“哭泣必须看作一个偶然的结果,就像眼睛吹到了风就会流泪,哭也是没有目的的行为。”在这一点上,达尔文几乎肯定是错了。过去几十年里,科学家对哭泣提出了多种解释,他们认为流泪的能力或许为早期人科动物赋予了一种适应性优势。这些科学家中,有的提出了“水猿理论”(aquatic ape theory),认为眼泪是对咸水环境的适应;还有的认为眼泪模糊视线,相当于在向可能的袭击者“举白旗”——哭表示无法伤害对方。另外还有比较直接的生物学解释,认为流泪是为了湿润眼球、防止有害细菌而演化出来的。不过,现在流传最广的理论或许是这个:眼泪是一种社交信号系统,它是从哺乳动物的求救呼叫中演化而来的。眼泪是一个清晰的视觉信号,它表示有人正在遭受痛苦或是遇到了危险,需要别人帮助。过去二十年里,荷兰心理学家阿德·温格霍伊斯(Ad Vingerhoets)一直在研究我们为什么要哭、什么时候会哭的问题。“眼泪具有很强的符号意义,”他说,“它传达出无助,尤其是在人类最脆弱的童年时代。”在别人怀中哭泣往往是象征亲密关系的有效手段……指出眼泪的社会意义,并不只有温格霍伊斯一个人。精神病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早就主张,哭泣能在母亲和儿童之间引发依恋情绪。不久之前,英国神经学家迈克尔·特林布尔(Michael Trimble)又发现哭泣和人类的移情能力密切相关——我们在听到感人的音乐时落泪,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温格霍伊斯却在他的新书《为什么只有人会哭》(Why Only Humans Weep)中提出,以上的解释没有一个是充分的。虽然我们观察到猿、大象、甚至骆驼都会哭,但目前看来,只有人类才会流下带感情的泪水,而且只有在人类当中,哭泣行为才会保留到成年之后。现在的难题就是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尤其是我们的哭泣还可能向捕食者暴露自身的位置,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哭呢?温格霍伊斯提出了相当新颖的解释: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哭泣可能造成危险,但是和尖叫或其他响亮的声音信号相比,它可要安全多了。这一点在近距离的交流中尤其明显,比如在人类漫长的童年时代,孩子只要流一滴泪,母亲多半就知道他在难受了。温格霍伊斯还指出:“其他动物在成年后,多数都不再发出求救信号,这或许是因为那太危险。人类却不一样,人类经历了一种转变,从传播四方的声音信号,转变到了眼泪这种视觉信号,这对于近距离的亲密交流是特别合适的。”为了证明这个理论,温格霍伊斯举出人类和旧世界灵长类的硕大视皮层作为例证。他指出,我们之所以演化出了这么大的视觉皮层,很可能就是为了解读同类脸部肌群的细微变化和其他视觉线索,比如落泪和脸红之类。另外,哭泣也是成年人表达和解与恳求的表情,他认为,在早期人类社会,这个举动是增强互相信任和社会联系的有利手段。因此,在爱情故事中哭泣虽然俗套,但却每每能打动人心。这些说法都很有道理,但哭泣当然不仅仅与人类的依恋需要有关。眼泪还可以关乎道德,传达出我们对别人遭受不义的同情。此外,正如文化史学家托马斯·迪克逊(Thomas Dixon)指出的那样,眼泪有时候是和欢乐狂喜、而非悲伤难过联系在一起的——伦敦奥运会上的群情激动,就是这个原因。眼泪之复杂,在于它们总是伴随着成堆的形容词。“眼泪是智力的产物,”迪克逊说道,“它们是思想和泪腺共同制造出来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本会和不同的实体结合,制造出具有不同意义的泪水。”公平地说,温格霍伊斯的确非常赞同哭泣是不由自主的神经生理过程和认知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的眼泪没有任何意义,比如我们切洋葱的时候;但也有的时候,它们可以传达出深切的悲哀和伤痛。问题是,眼泪常常会突如其来,正如温格霍伊斯指出,常有人在独自驾车的时候哭出来。这样的眼泪使我们不安,虽然不安不是我们的本意。在这些例子中,眼泪倒似乎是情绪的母亲,而不是相反。眼泪的意义会在变动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中发生变化,这个特征比其他情绪表现都要显著,它在有的年代表示虔诚和敏感,在别的年代又表示狂躁和软弱。不过无论什么年代,大众都相信哭泣具有宣泄情绪的作用。但是在温格霍伊斯看来,就连这个作用都可能是社会建构出来的。虽然常有人说自己的心情会在和朋友一同观看好莱坞“催泪片”之后变好,但是当研究者要求他们在实验室里观看同类影片之后,他们却往往不觉得情绪有所好转。温格霍伊斯认为,这更加说明了哭泣的社交功能。“眼泪在你独自一人时并不怎么重要,因为没有人在看你流泪。”他说。此外,虽然我们大多喜欢在亲友面前哭泣,但也未必人人都是如此。僧侣在冥想上帝时会掉下虔诚的泪,可见在遥远、抽象的依恋对象面前,我们一样哭得出来。看来,在无助的时候感觉有人倾听,这样的情感才是哭泣的关键。藏家的其他藏品本周阅读榜最新发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上帝也是一种迷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