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和夏利n5换空调滤芯教程的空调一不一样

客户端下载
第一车网App
夏利轿车质量好,还是羚羊轿车质量好
两个品牌都已停产了,但都是比较经典的车型,在国内车市也销售了十几、二十多年了,生产制造方面是很成熟的,配件和维修也都不是问题,要说质量,其实二者从技术角度来看,差别并不大,较晚上市的羚羊(大概在2000年)相对来说略好一些。不过现在两个品牌都在2013年前后停产了,现在就算旧车市场也不多见了,作为二手车的话,还是要看当前的车辆状况最关键。
问题字数太少了
问题提交成功!
下载App及时获得回复,随时与专家互动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获取动态码
59秒后重发
微信公众号
400-822-0321羚羊汽车空调不凉和排量有关系吗
羚羊汽车空调不凉和排量有关系吗
09-09-06 &匿名提问
羚羊,是长安铃木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更高的性价比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的全新力作。羚羊1300有3种不同规格:普通型(cdb)、舒适型(cdj和crj)及豪华型(cdc和crc)3种。其舒适型和豪华型车又包括自动档和手动档两款车。豪华款车装备有4轮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双安全气囊、后座3点式安全带、助力转向、中控门锁、4门电动车窗、电动调节外后视镜、安全碰撞吸能区和安全碰撞吸能式转向柱、豪华铝轮毂等,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在生产羚羊ok款舒适型手动标准配置:         环保型无氟空调    高位刹车灯  
  abs刹车系统    开门报警蜂鸣器  
  三点约束式后座安全带    浅色门内饰板面料  
  浅色豪华内饰    四辐条方向盘  
  浅色豪华座椅面料    带腰部支撑的可升降式驾驶员座椅  
  vfd大屏幕显示6碟cd    四喇叭扬声器  
  绿色玻璃    铝合金车轮  
  四门电动车窗    后围镀铬立体字标  
  后窗除霜器    前雾灯  
  碰撞吸能式转向柱    前部及后尾部安全碰撞吸能区  
  电子式前排单 安全气囊    三元催化净化装置  
  后排下部空调出风口    动力转向  
  中央门锁    搁物板喇叭装饰盖  
  行李厢盖装饰件    一体式t形中控面板  
  消音器口不锈钢装饰筒    中立柱黑色贴膜  
  内置天线 羚羊ok款实用型手动...羚羊ok款标准型手动...优点:不错的经济型小车,油耗低,动力在同级车算上充沛,品质也还过的去。 缺点:车外观较老,车身给人感觉不够扎实,车身铁皮厚度过薄。 关于羚羊的一切:  动力强,功率大,油耗低。有自动档型号,有单安全气囊,绿色玻璃,排放达到欧洲2号标准。无abs是个遗憾。五辐条铝车轮。   羚羊ok版的内饰采用了全新的浅色调,但在选料和做工上还有待改进。浅咖啡色的仪表板台和米色座椅、黑色方向盘等还存在着不小的色差,算不上和谐。而各板块之间明显的缝隙更是说明了注塑件的做工还需要提高。   ok版在内饰上另外一个变化就是增加了不少配置:如同样全新设计的一体式中控面板、旋扭式空调开关、以及高保真6喇叭和vfd大屏幕显示屏等,也让整车的内饰配置提升了一个档次。   前排座椅可根据个人需要上下升降,类似内置行李箱及加油口盖的开启拉手、可拉出式的饮料杯托架,后座有取暖系统、安全气囊、车内后视镜的防眩晕挡、真空助力制动装置、abs防抱死制动装置、儿童安全锁、报警蜂鸣器和后玻璃除霜器等,进一步增强了整车安全性。   如果单纯从动力性能上来评判,羚羊的表现只能算作一般,没有什么亮点,但其表现出来的稳定性能却给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款家用经济型轿车,动力似乎不是其最主要的追求目标。162km/h的最高时速应该称得上出色,搭载日本铃本原装1.3l排量发动机,表现可谓灵敏。   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发动机噪音较大,特别是起步加速时最为明显。这可能与发动机舱所选用的隔音材料有关,因为相对而言,路噪和风噪并没有如此明显。   稳定性出色是 此次试驾羚羊的又一发现。有的小型车以极速行驶时会出现打飘等状况,而羚羊在极速时的表现却相当稳定,无论是在超车、过弯还是上下坡时,它都给 一种稳健的感觉。   四幅带助力方向盘手感舒适,再加上布局合理的中央控制台,让羚羊的操控舒适性及灵活性不亚于任何一款同级车型,驾驶起来相当轻松。无论是在市内高架道路密集车流中自由穿梭还是在高速公路上提速超车,都会给 一种从容不迫的操控感受。   abs四轮制动防抱死系统让羚羊的制动性得到了保障,制动表现几乎与国产中级轿车不相上下。   超低的油耗也是羚羊不可比拟的一个优势,在高速公路上,百公里油耗小于6升,的确相当省油。从家庭用车的角度来看,羚羊应该是一款不错的选择。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停车开空调休息——错最近,记者发现,有的人为了缓解疲劳,或是停车等人,便把车停放在马路边上,紧闭门窗,打开空调,“享受”凉爽带来的舒适。更有甚者,有的人干脆开着空调躺在车座椅上睡起了大觉。可是你知道吗?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汽修专家李进民介绍说,汽车的发动机在工作时,如果汽缸中的汽油燃烧不完全,就会产生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汽车在行驶时,由于空气通过空调设备产生对流,所以车内一氧化碳的浓度很低。但当车子停驶而空调继续开放,车门窗又密闭时,车内空气不能对流,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如果漏进车内,就会逐渐积聚而使其浓度升高,从而发生中毒,甚至死亡。有的车主说,我开空调时,同时打开窗子透气就可以安然无恙了吧?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你把车停在车库里,开着空调打盹的话,即便开着窗子也很可能发生危险,因为车库实际上也是一个相对密封的场所,也有可能发生一氧化碳浓度过高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提示:车主最好经常检查一下发动机盖和底盘是否漏气,当发现车内有废气泄漏时,不宜打开空调,更不要开着空调在车内睡觉,以免发生危险。2、开空调在车内吸烟——错有些人停车休息或是在车上等人时,打开空调,点上一支烟,似乎是清爽无比。可是这样做对你的健康是有害的,道理很简单,因为门窗是紧闭的,所以烟雾一下子排不出去,很自然地会刺激你的眼睛和呼吸系统。可是如果你犯了“烟瘾”,此时不吸烟,你会十分难受,那好,给你一个小建议,将空调通风控制调整到“排出”位置,这时,车厢内的烟雾便可顺利排出车外了。提示:停车开空调本来有害,你再吸烟,真是错上加错,还是戒了吧。如果忍不住非要吸烟,记住一定要将空调通风控制调整到“排出”位置。3、随意选择空调温度——错有的人为了图凉快,把温度开得很低,似乎感觉很爽。可是这样做,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容易调节不过来,容易得病,如关节炎、肩周炎、感冒等。当室内温度调控得过低,如20℃以下,就会引发多种不适症,如下肢酸痛、全身乏力发冷、头痛、咽喉痛、腹痛、腰酸、四肢神经痛,严重者甚至还会发生嘴眼歪斜等症状。如果车上有老人或小孩,则应把温度定在27℃较好。提示:正常情况下,车厢内温度以与外界温度相差5℃-6℃为宜,所以车主调整温度时最好对照一下室外气温。4、空调总开在低挡——错在车内开空调,一般人都不会开到最大挡,以为那样做会费油,而且风扇的噪音太大,让人心烦。当然这种想法没有错,可是如果你总是这样不开到最大挡,也会生病的。你别急,事情是这样的,空调在使用的时候,会吸进很多灰尘,形成污垢,时间一长,发生霉变,再通过空调散发至车内,在车上很容易吸入体内,这还不生病吗?所以,应经常把空调开到最大挡,通过强劲的风力,把空调内的积垢给吹出来。提示:每隔一段时间,将空调开到最大挡,吹上半小时可以有效杜绝灰尘积聚。5、一进车厢就开空调——错外面天气热,车厢内更热,一坐进车内,一股热浪袭来,燥热难耐,你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打开空调,盼凉风驱散热浪——你又错了。这样不仅制冷效果不好,而且还会增加引擎在初始运转时的压力。所以热是热,你还是要先忍耐一下,上车后先把所有车窗打开,启动空调的外循环系统,把热气都排出去,等车厢内温度下降之后,再关闭车窗,这个时候再开启空调,并调节到适合温度。提示:车里很热,上车的第一个动作应该是打开车窗,启动空调的外循环,排出热气。6、开启内循环一开到底——错车主都知道,空调有一个“循环”按钮,按下这个按钮,车厢内的空气只作内部循环,当门窗全部关闭时空调制冷效率会全部“吸收”,可以节省能源。这样做似乎无可厚非,但是却有一个弊端,时间长了,车厢内空气会变得越来越混浊,甚至会有缺氧的感觉。怎么办呢?内循环系统可以开启,但不能长时间用,空调刚开的时候,最好先用外循环,温度降低后,再切换至内循环,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切换一下内、外循环。特别是停车的时候最好切换到“外循环”功能。提示:记住每隔一段时间切换一下内、外循环,别开了空调以后就不管了。7、低速行驶也用空调——错有些人为了图凉快,不管是低速行驶,还是高速行驶,反正上车就开启空调,这样做又错了。低速行驶时如果还使用空调,在行车中遇到交通堵塞,发动机会人为地以较高转速运转,这样做会降低发动机和空调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所以,低速行驶时最好不要使用空调。提示:当遇到堵车时,车自然减速,这时记住关闭空调。8、进气口附近堆放物品——错有的人习惯于把车厢弄得十分凌乱,比如在空气进气口附近堆放着各种物品,看似随意的举动,其实很不好,这样做能把进气口堵上,空调系统空气流通受阻。有的人会抱怨开着空调还不凉快,看看进气口是不是被堵上了。提示:把车厢收拾利落一点,特别注意把进气口附近的物品搬走,确保空气流通正常。9、空调的风向随意吹——错有的人不太注意,开启空调后,任凭空调的风向随意吹,甚至选择吹风挡的那种模式,这样做也不对,因为风挡玻璃的温度高,会抵消大部分制冷效果。所以最好选择向上吹,符合冷空气向下沉的规律,风向挡位最好选择吹面挡,调节出风口向上效果最好。提示:别嫌麻烦,开启空调选择风向口向上吹,这样制冷效果好。10、熄火后再关闭空调——错开启空调,哼着小调,一路上感觉很舒服,到达目的地,熄了火,才想起关闭空调,这是不少车主的习惯。可是这样做的后果是会导致因潮湿造成霉菌在空调内的大量繁殖,而且,当你第二天发动爱车时,会带着空调启动的压力点火,因此这样带来的高负荷会给发动机造成损伤。正确的做法是,开着空调上路,在你停车前的几分钟,要想着关闭空调的冷气,稍后开启自然风。因为,停车前使空调管道内的温度回升,会消除与外界的温差,这样可以保持空调系统的相对干燥,也避免霉菌的繁殖。提示:开启空调后,快要抵达目的地时,要想着先关闭空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如果你相信我请耐心看我写的内容:我本人开的是美系车蒙迪欧2.5v6,我老婆的车是飞度1.5,这两个车我是比较了解的了。当然这两个车不在一个档次上,但美日两种车的造车风格我还是有发言权的。一、如果你主要是在城区开车,平时车速基本上维持在4、5十公里的话,我觉得就买飞度吧,理由如下:1、经济,平均油耗可以保持在6升以下;2、人性化做的很好,座椅高度可调,可以保证身材娇小的女士不至于看不清前方;3、离合、刹车、油门、换挡、转向都很轻,很顺畅,适合力量相对小的女性开;4、做工细致,给人的感觉很温馨;5、有很多针对女性的人性化设计,比如驾驶席遮阳板上有化妆镜;6、车子内部空间大,很适合家庭使用;7、保有量大,维修方便,服务好8、发动机先进,1.5排量达到79kw再说说缺点:1、如果速度超过100,确实有飘的感觉2、小磕小碰对车车的伤害相对要明显(我老婆倒车不小心碰了一个灯杆,结果后保险都快掉了)如果你需要经常在高速公路或者国道上开,那么买辆美系车吧。理由如下:1、高速下操控稳定。我的蒙迪欧经常在高速上160到180速度开,普桑开到140也没问题,给人的感觉就是有信心,稳!2、高速上美国车的油耗并没有高到吓人的地步,我车蒙迪欧在100公里时速下,油耗只有不到9个,我甚至有一箱油跑到720公里的记录(邮箱58.5升),然而在城区平均油耗却要13个左右。3、好像发动机比较皮实,也就是经折腾。我跟我的一个朋友从天津走高速去济南,对方是雅阁3.0,一路180公里时速狂飙,不到300公里,对方发送机变音,不得不恢复到120公里时速,而我的车没有任何异样。缺点是:1、内饰太粗糙2、由于车门太厚,车内空间缩水不少3、服务相对不够人性化(仅指我的车,不知道其他美系如何)4、很多设计不够人性化(车内放东西的小格眼太小了啊!)不知我的叙述是否有帮助。
从质量可靠、经济省油和让内行人称赞的角度看,在POLO、雨燕、马2中选择一款,这几款小车都是同档次最好的车。本人首先推荐POLO。
我强烈地向你推荐上海大众的POLO,因为买了它不后悔!绝对不能买国产的日本车啊!         我见过对日本车最详细的分析 大多数的日本车的价格比欧美车的价格高同时不省油,只有一少部分省油车是因为这款车很小,如丰田威驰,如果同排量车相撞的话,小车要比大车的安全性差。另外要值得一提的是本田的VTEC发动机是可变气门发动机,在低速时省油,而在高速时比目前的所有同排量的不可变气门发动机都要费油,并且噪音大、震动大,所以就会存在本田的说明书省油而实际费油的现象,以及人们在本田车上加装静音或隔音装置的现象,因此我说的是用欧美车不仅结实耐用,而且当你的车比日本车费一点油时,你是在为你的生命和安全在买保险,如:林肯车与丰田车相撞,林肯车要安全得多,同时地位和档次也不一样。以下我再通过实例和事实来说明不买日本车的理由。 就目前来说,中国国内有很多家日本汽车合资企业,这其中就有丰田、日产、三菱、本田、马自达等,其中广州本田系列2.0~3.0的排量为20多万至30多万不等,雅阁系列和奥得塞系列,以及10万元以上的飞度系列 9.98万元~10.98万元,丰田威驰系列从12万元~17.5万元不等,以及花冠系列17.5万元~20.38万元。日产的阳光和新蓝鸟系列以及帕拉丁系列都是20多万元左右。马自达M6的价格也为21.88万元~26万元,三菱帕杰罗的速跑也是29.9万元。 我们再来看看以下欧美车的系列。具有百年品牌的别克系列也是从20万至30万不等,而质量可靠的大众的帕萨特系列也不过是20万左右,我们知道着重汽车安全设计的先导者有沃尔沃和雪铁龙,而雪铁龙的塞纳2.0也不过18万左右,同时具有百年品牌的另一个美国品牌福特蒙迪欧2.0,此款车据说在汽车的发源地欧洲是最热销的车型之一,而且全部是美国散件组装,也只不过卖个23万元左右,而福特嘉年华只有8万元左右却也很少有人问津. 再从越野车说起,北京jeep2.5只卖13万元左右,要知道越野车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创造出来的,在我们国家的词典中吉普车就是越野车,它是来源于美国克莱斯勒的jeep越野车的译音,而它却受到中国人的冷落,让我们看一看三菱帕杰罗速跑和本田CR-V和帕拉丁哪一款的车不是20多万元,有些人会说北京jeep是老车型,它们却是刚刚上市,那么大切诺基又怎么说呢,据说大切诺基的销售价格应该卖到70多万,由于中国人的误解以及种种原因,价格被定到了50多万元,很多中国人识货的人并不多,有人会说美国的大切诺基贵,也就是美国车贵,其实不言,要知道帕杰罗和帕拉丁和本田CR-V以及丰田的陆地巡洋舰与大切诺基比并不是一个档次和同一个级别的产品,风格也不一样,另外还有沈阳的金杯通用的雪佛兰系列“开拓者”中的一款车才卖到17万元左右,要知道美国的雪佛兰“开拓者”等系列在美国和欧洲都是销量看好的车型,难道美国人和欧洲人都是傻子,还是他们没有中国人精明,我认为非也,有些人说日本车在美国和欧洲卖得都特别好,要让我说这是一种误解,我来向你们说一说为什么日本车在美国卖得还可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据有关资料统计,日本的所有品牌(包括丰田、日产、三菱、本田、马自达、五十铃、大发等)2001年在欧洲的销量不如德国大众一家在欧洲的销量,只与法国的百年品牌雷诺的销量的 10.4%相当,其原因主要是世界名车尽在欧洲,所以日本车蒙不了欧洲人,欧洲车是各具特色,并且欧洲没有美国那么多的外来移民,以及欧洲各地也不像美国政府那样照顾日本汽车业。 让我们再讲个真实的笑话,以前我家门口有一条马路的支线,有一天有一列结婚的车队从门前路过,邻居们就在路旁观看,其中一个带小孩的邻居也在看,当这一队婚车慢慢开过之后(全部是各种轿车),后面跟着一辆运货的拖拉机,孩子的母亲问小孩说:“儿子,哪个车好?”就看那个小孩用手一指那个拖拉机说:“这个车好。”逗的大伙是哈哈大笑。我们笑小孩的无知,是因为我们这些大人知道拖拉机和轿车的价格,但是小孩不知道它们的价格,他只知道他喜欢拖拉机的外型和它的声音,这说明了这些大人们能从外型来分辨车的种类和等级,如果让他们更进一步地来分辨汽车的品牌,他们也会分辨不出好坏和等级,这也说明了我们不要被日本汽车的外型所迷惑。 从质量来说,我们从夏利与桑塔纳、富康或捷达比,夏利比桑塔纳的质量差多了,这说明日本车比欧洲(德国)车差多了。因为夏利的原型车(厂商)是日本的大发汽车公司,而捷达是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往下就不用我说,只要略懂一点车的人都说:夏利车是特别囊,而捷达却是特别耐用,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夏利的质量时,我与一位正在修理夏利的二佰伍修理工闲谈,我试着问他夏利好还是桑塔纳好,这位换件工(所谓的修理工)说夏利好,我问为什么,他说夏利是日本车(言外之意,日本车比德国车好)。可见人们盲目崇拜日本车到达什么程度,修理工都如此,何况老百姓了。以下用例证和实事来说明日本车的质量。 日本三菱的帕杰罗的刹车油管事件(设计问题),帕杰罗挡风玻璃在高速时破碎把人吓死事件(质量问题),美国的消费杂志做过的试验证明,帕杰罗在高速转弯时容易翻车以及中国很多帕杰罗翻车的事实(设计问题),原因是三菱帕杰罗为了追求造型美,把它设计得比其它越野车车身高而忽略了安全性。我们知道,越高的物体运动时越重心不稳。各位朋友可以看看切诺基和雪佛兰SUV以及越野车中的劳斯莱斯、英国的陆虎都不把车身设计得很高的主要原因,还有丰田的霸道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后车轴断裂事件(质量问题),还有五十铃的转向部件磨车体事件(设计问题),三菱大货T850的后桥断裂和发动机易损等各种事实(质量问题),丰田跑车在沈阳撞墙之后安全气囊并未打开事件(质量问题),以及早期的本田雅阁不叫雅阁而叫阿科德,早期的阿科德在欧美人们把它叫做事故车,因为这款车常常翻车,原因是本田公司把这款车的速度提上来了,但是稳定性和安全性他们却做不到,所以常发生翻车事故。就像著名的杭州婚礼门时间,杭州南兜庄一辆本田雅阁轿车(沪D25627)在发生碰撞后像被刀切似的从中间断了两节,从而造成了3死2伤悲惨结局。最近也有类似的一起事故,今年2月5日,南京江宁一辆本田雅阁轿车(沪GB6995)在和一辆大客车相撞后也是一样的断成了两节,造成1死1重伤。还有今年北京的一起雅阁翻车案,在车速并不高的情况下翻车后在地下滑行一段距离后,该车顶部钢板几乎全部没有了,只剩下了骨架。请问大家有见过别的车会是这样吗?就算是自主品牌的也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啊!这能说明什么呢?就是日本的汽车根本就是偷工减料,质量一点也没有保障。还有我要说的是日本人以为中国人好糊弄,专门卖给我们淘汰货,像什么丰田新皇冠,说什么全球同步发行,其实呢?用的还是老款的凌志ES300的发动机。锐志号称后驱高档车,但是连ESP都没有,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普瑞斯卖得比别人的3.0排量的车还贵,据说日本卖到中国的产品都是3等品,也就是最差的,因为他们瞧不起中国人,以为中国人的钱好赚。 再就是本田汽车的VTEC发动机所带来的噪音是世人皆知的,有些外行人把本田汽车加装了隔音装置,还无知的说自己的车有隔音装置,他哪里知道他的本田车再加装了隔音装置之后,才能达到如别克和奥迪没有加装隔音装置的静音效果,真是外行如“大头”。据本人了解,中国人对待本田汽车还情有独钟,主要原因来源于人们早期使用的本田摩托车。我想说的是本田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商,他们每年投入的广告费用要比美国的通用投入的广告费用还要多,如本田公司会跳舞的机器人以及本田公司的太阳能汽车以及世界摩托车大赛的冠军夺取,其目的就是让人们误认为本田公司拥有最尖端的高科技领域,能够领导汽车技术新潮,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日本汽车公司不像欧美汽车公司那样卖车就是卖车,他们在卖车的同时还创造出一种气氛,就是让人们误认为他们的车快还省油,这个部门只有日本本土的厂方设有的部门俗称(蒙人部)。本田公司经常会花巨资购买其它厂家或某研究部门生产出来的尖端产品,经过交易打上自己的HONDA来骗取民众,同时还经常发布虚假信息。有证据如下,在德国大众生产出三升路波的柴油轿车时,本田和丰田几乎同时向全世界发布他们生产出来了百公里油耗三升的汽油轿车,其目的就是让中国人认为只有日本的车才是最省油的,这个地位不能让别的厂家取代和改变,否则他们的销量将会大减,另外日本丰田和本田为了提高自己的档次,竟然让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加了他们的蒙人行列,如本田生产的燃料电池SUV车则是“小泉”的专用车,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本田汽车没有豪门使用的历史,因为日本首相坐尼桑(如德国总统坐大众、法国总统坐标志、美国总统坐凯迪拉克、英国女王坐宾利或劳斯莱斯等现象)。 我们国家以前的国宾开路摩托车竟用的是本田 650,要知道宝马摩托车才是世界很多国家元首的真正开路车(除本国有能力生产国宾开道车),这种现象是给本田做的最好的免费广告,我认为就是本田公司白给摩托车和给钱的情况下都不能这么做的,这可真让外国元首笑话,几年之后换了宝马850摩托车。另外还有在中国北京某国家重要机关竟然采购100辆广州本田作为迎接宾客的专用车,再次为本田做了免费的广告,我认为就是白送也轮不到广州本田的头上,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本田的一贯作法是把美国的哈雷或意大利的度卡迪摩托车打上自己的本田商标去参加世界摩托车大赛,采用一群狼的方式来夺取世界冠军,通过夺冠来骗取民众的购买力,要知道经典摩托车已成定局,如太子车是美国的哈雷,开路车是德国的宝马,赛车是意大利的度卡迪,旅行摩托车是英国的凯旋(日本的直列四缸也是仿照此车),我警告日本本田公司,你们现在摩托车世界老大的地位是捡来的,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二战以后和80年代以前的摩托车行业是强国家不愿意干,穷国家干不了的行业,所以让你这个亚洲的日本国捡个便宜,但是你们要想拿F-1的老大,那你们是做梦,因为这个行业强手如林,你小日本车再想捡这方面的便宜那是不可能,他们不会给这个机会,有可能你们偶尔会捡个冠军,但是你们不会也不可能像摩托车那样别无对手,本田的最终结果是露馅,并且落得身败名裂,如在2003年的F-1的大赛中本田的F-1赛车出现了12次的爆缸现象,如此,有人说本田摩托车某某人用了多少年从来也没有坏过,而国产车不知修过多少回,我承认日本摩托早期时确实比国产车质量好得多,但是这只能说明,日本车达到了一定的质量标准,如ISO9001,另一方面,也是这些人保养的好,例如他们换好得机油,换好的零件,坏路不跑等,曾经有这么一个人把日本摩托车保养得确实好,就像新车一样,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就是借媳妇也不能借别人摩托,可见保养和爱护是日本车耐用的主要原因,另外本田汽车还会选时机发布虚假信息,有一次奔驰刹车油管事件之后,奔驰不同意换车,而本田却在这时发布了召回广本汽车点火有缺点的新闻,其目的就是让人们认为我们比奔驰的服务还要好,为什么说他是骗子,本田比奔驰更可恨,因为本田的点火毛病他们本田自己早就知道,只是不对外公布,为什么早不召回,晚不召回,偏偏在奔驰事件出现之后他们才召回,其用意可想而知,本田汽车骗人的技术已经达到把狗屎打上本田商标,中国的傻子消费者也会排队购买的,很少有人知道本田汽车在欧美是最没有地位和没有钱的人才去购买,而一些中国人却把它当“宝”开,我认为本田雅阁应该与中华是同一档次和价位,因为汽车是艺术品,既然是艺术品就应该讲究个名人设计,中华是意大利名人设计的,而且中华的造型比本田美,中华的速度与本田差不多,中华的油耗比本田(手动)省,中华的安全性比本田好,中华的发动机是日本三菱的发动机,与本田雅阁的本田发动机属于同一档次,本田虽然是日本品牌,但它不是世界名牌,它是日本本田设计的,远不如世界顶级设计大师乔治• 亚罗设计的好,中华虽然是中国品牌,但却是出自名人之手,而且二者都是采用日本发动机,所以他俩的档次和价位应该相当。 从造型来说,现在的欧美车已经着手汽车的外型设计,并且实力要比日本车强,如通用的别克,福特的蒙迪欧,大众的帕萨特、宝来和奥迪,而本田的新雅阁和日产阳光像个乌龟壳,而本田的飞度和夏利2000像个大头鞋。另外日本汽车常常以专为中国人设计来蒙骗中国人,如本田的飞度、雅阁以及丰田的威驰等,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其产品在中国卖高价,想一想,朋友们,如果不是打着专为中国人设计这一旗号,而是把在日本就有的车型引进到中国来再卖高价,中国人就会发现在中国生产的日本车比来自日本的原装车的价格还要贵,所以骗人的日本车常常把汽车略加修改,加一点所谓的配置,再在中国高价销售,再打上专为中国人设计的旗号来欺骗中国人,这是日本人的一贯做法,所以从以上各个例子来看,日本车造型不美,价格不便宜,质量不耐用,也不省油,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日本车的价格会暴跌。 因此为了您的利益,为了民族的利益,请各位朋友不要盲目跟风。本田汽车的利润最大、骗局最多,就连美国某企业的一位高官也曾经说过:日本的汽车要数本田汽车最有个性。什么是个性?我看就是变相的骗人!举个例子,如本田摩托车100S,当人们挂上一档,猛加油门时,这个车加速特别好,如果车后面再坐个人,摩托车有可能站起来,而到了四档后这个车的加速和极速就很一般了。本田雅阁也是在0~100公里/小时的表现很好,而到了三四档的速度时,表现就不那么优越,他们为什么这么设计,就是让人们认为本田车有力、速度好,说白了他们把车低速的变速比加大,顾此失彼,所以高速时就表现一般了。因为他们知道,人们经常进行低速行驶和进行急加速,而高速时人们都很少有机会用,就像有两个人分100元钱一样,如果一个人分多了钱,另外一个人肯定要少分钱是同一个道理。 另外我要说的是宝来1.8T,它的加速比任何一款 2.0~3.0的广本雅阁的加速性都要快,还比它们省油,极限速度也比他们高,质量也比它们强。还有一个有力的事实说明,日本车的设计水准并不行。因为日本目前最好的车是凌志汽车,而它是由意大利人设计的,我要问一问日本的汽车技术人员,你们的技术力量这么强,怎么最好、最高级的车是意大利人设计。有一个现象是在高速公路上日本本田和丰田车常常是超过其它车,这不能说明它们的车快,只能说明这些司机常常把油门踩到底了,如果开欧洲车的司机你们也把油门踩到底,速度不比他们差,我认为同排量的欧洲车几乎可以超越所有同排量的日本车,而且安全性要高于日本车,如捷达王1.8、帕萨特1.8T、宝来1.8T、奥迪1.8T、和塞纳2.0的极限速度都高于本田雅阁2.0,而且本田雅阁还是可变气门的VTEC发动机。 第三个问题我们再谈一谈日本车到底省不省油。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就出现日本车省油这一错误的观点,原因是中国的所谓汽车专家不懂车。我们知道决定汽车省油有四大因素:第一,车的重量;第二,排量;第三,设计先进;第四,进排气的开启时间和点火时间。当时的日本车省油的原因是他们设计不出大排量的豪华轿车,普遍为小排量车,如夏利、奥拓等车型,他们与美国的凯迪拉克和奔驰车比肯定省油,原因不是他们车设计先进,而是他们的车小、排量低,如今同排量、同等重量的日本车与欧美车(1.6升以上)相比不但不省油而且费油。另外我们通过下面的实例来说明即使个别日本小排量车比欧美车省油也不能买的道理(省的油钱不够修车)。 以塞欧、羚羊和夏利 2000为例,它们的油耗分别为百公里5.1、5.0和4.9,即百公里的油耗相差为0.1升、每千公里差1升、每万公里差10升、每十万公里差100 升,我们知道轿车如果开到10万公里就得大修,而10万公里相差的油钱为100×3.26=326元钱,想一想,朋友们,如果你们选的车省油而质量不行, 326元钱远远不够修车的,如夏利10万公里早已零散了,远不够修车的,而捷达和富康这种车虽然费一点油,但是人家这种车10万公里几乎不用修,我的观点是省的油钱不够修车的,所以这种车是不能购买的。另外汽车的安全性也不一样,也就是开日本车的司机被撞死的几率要大,此外档次、地位和挣钱额也不如欧美车,使用寿命也不如人家,到最后汽车报废时夏利的价格为2~3千元,而捷达却是1.5~2.0万元,算来算去怎么也是使用欧洲车划算。 另外汽车百公里油耗的60公里/小时与90公里/小时的等速油耗是不一样的,日本车往往把60公里而不是90公里的等速写上,让人们误认为它们省油,例如雅阁2.0在60公里/小时为6.9升/100公里、90公里/小时为7.4升/100公里。另外要说的是,欧美汽车更新换代速度慢的原因是他们设计出汽车后并不是马上推向市场,而是经过长时间的多少万公里的测试,发现毛病后再修改,直到完美之后才推向市场,如奔驰和宝马车,而日本的汽车只要设计出来就会马上推向市场,所以他们的更新速度快,而中国的百姓却成了日本车的牺牲品,而当你们发现他们的车有一定缺陷时,他们已经生产出第二代,可见坑人不浅。忠告中国民众不要成为日本汽车厂商的“大头”消费者。 如今有些日本厂家自己已经活不下去,纷纷黄了或投靠了其它的厂家,如大发(生产夏利的)和日野让丰田收购,富士投靠尼桑,而尼桑却投靠了法国雷诺,三菱投靠了美国的克莱斯勒,五十铃和马自达投靠了美国福特,原来的日本十几大汽车公司,如今只剩下丰田和本田,丰田还可以活一段时间,而本田的好时光只有十几年,主要原因是捡来的和骗来的不会长久。 可能有人说:你的目的是什么?我说:我的最大目的就是让中国民众不要过了十年以后才发现日本车不过如此,如果再给日本车十年机会,那么中国民众的损失也太大了,不要把日本汽车神化了,试想一下,如果日本汽车垮台了,日本的钢铁业、机械加工业、电子业、化工业等将受到重创,从而将给中国带来机会,到那时日本的经济将严重滑坡(有可能因为我的这篇文章日本的汽车相关产业十年之后失业近10万人,中国的汽车相关产业有可能上岗百万人,中国的经济将特别繁荣)。如果日本的经济像朝鲜那样,到那时再有十个小泉纯一郎他也不敢再去参拜靖国神社,把日本的经济搞垮是防止日本人猖狂和发动战争(一个不承认错误的民族早晚还会犯错误)的最有力办法。 所以我们要坚决抵制日货,支持国货,支持自主品牌的发展,让自主品牌超越日本的发展水平搞垮日本的汽车工业它不后悔!
不能赞同上面那位下笔千言的朋友的大部分说法,许多地方严重失实。其实,没有哪个国家生产的哪个品牌的哪款车型是绝对的好车,都各有优缺点。关于抵制什么货的问题。购车就是购车,每个购车者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谁都希望选择一款适合自己且性价比较高的车,最不希望买来一款车常去修理部,这与爱不爱国没有关系。关于安全问题。许多关于“皮簿皮厚”的说法,也有许多日系车不安全的传言,事实上,不应该相信个别另类的编造,应该相信国内外权威部门的NCAP或C-NCAP安全碰撞试验结果。拿夏利与桑塔纳、捷达比,本身就没有可比性。关于故障率和油耗问题。日系车故障率及油耗最低,韩系车排名第二,而欧美车虽然车身技术与工艺不错,但机械、电子方面的故障率偏高。特别是发动机技术相对落后,油耗和动力性不占优势。日韩车普遍偏轻,省油的同时,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也不够好,这方面不如欧美车。本人同意上面“车迷哥哥”的推荐。
POLO比雨燕、马2的用材与做工方面有优势,而雨燕、马2比POLO的质量稳定性要好且省油。还有新威驰和不被许多人看好的利亚纳,其技术必须先进。这几款车值得推荐。本人之见,还是在POLO和新威驰中选择一款比较好。上面有篇“大文章”,纯属胡编,与事实不符。其中讲到涡轮增压发动机,其实,涡轮增压机的动力十分强劲,驾驶起来让人感到刺激,但是,涡轮增压机的维修、养护费用要比普通自然吸气发动机要高,并不是很经济很耐用。建议朋友们去查看一下亚太公司的J.D.P质量评测,这个评测比较权威也比较公道。还有网上有许多车主们的购车用车体会,你应该看一看。
雨燕1.5。]多的不介绍,给你一个数据:SWIFT雨燕荣誉榜2007年  JWRC世界汽车拉力赛 年度总冠军2006年  JWRC世界汽车拉力赛 年度总冠军2006年  CCTV节油英雄挑战赛1.4L(含1.3L)冠军
polo 可以说是最佳选择/不介意日本车的话,马2不错(特别是外观适合女性),要不飞度,现在价格便宜,实惠.
女士我推荐骐达和polo1、骐达:空间大、安静、驾乘舒适、温和美观、省油、做工好2、polo:比骐达小一号,不闲小的话,polo是相当不错的小车。做工好、省油、操控性好、空间够用、安全性好、质量好。3、天语也不错,但对于白领来说,这车多少粗野了一点,不能展示白领女性的温柔贤惠之感!4、尤其是您在外企工作,前两款还都适于选择。5、前两款车都不错,根据他们的特点,选择一款适合您的。要分析清楚自己的体貌特征、性格特点、行为特性、年龄、实际需求,根据这几项,配一辆和您这个“人”最相近的车子就是最好的选择。从哪部车子里走出来,更能显示您的特性和身份呢?就按照这些标准选择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真的没有关系不只是羚羊汽车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夏利加装空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