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英镇医院可以做b超

投资近2.8亿!芝英打造乡愁记忆风情小镇!
很多人都说永康芝英藏着一个乌镇?大家肯定会很好奇,一个是有名的工业重镇,一个是著名的江南水乡,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怎么能扯到一块呢?
芝英古镇位于永康中部,距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也是永康五金产业的重要发源地,是第一批省级中心镇,当时繁华的富民大街川流不息、…
很多人都说永康芝英藏着一个乌镇?大家肯定会很好奇,一个是有名的工业重镇,一个是著名的江南水乡,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怎么能扯到一块呢? 芝英古镇位于永康中部,距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也是永康五金产业的重要发源地,是第一批省级中心镇,当时繁华的富民大街川流不息、商贾云集。芝英自古就流传着“芝英大,祠堂多”的说法。目前,芝英镇仅0.2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仍保留近百座祠堂,保存完整的祠堂还有52座。集群化的宗祠加上为数不少的古民居、古商铺、池塘、古桥、古井、道观等,让不少学者感叹芝英“简直是藏着一个乌镇”。20年后的今天,芝英镇将投资27970万元依托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再次蓄势腾飞。井头塘本次规划范围为芝英镇核心镇区及北侧三个村庄,包括镇区芝英一村、芝英二村、芝英三村、芝英四村、芝英五村、芝英六村、芝英七村、芝英八村、应南溪村、桑园下村、隔塘村等11各村。总面积约为2.86平方公里。规划重点整治范围包括“一线、两路、两街、一区、三溪”,目标形成城镇环境整治的示范区。一线:217省道(东永一线)两路:环镇南路、环镇西路 两街:后城大街、南市街 一区:核心保护区
三溪:灵溪、华溪、东渠。蓝图已经绘就,幕布已经拉开。通过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我们将看到一个特色凸显、宜居宜游、美丽乡愁的“千年古镇·和美芝英”。天成公祠华溪景观紫霄路局部改造环镇南路局部改造向左滑动图片据了解,芝英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致力于打造以应氏文化、宗祠文化、陈亮文化、五金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经典乡愁记忆风情小镇。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四边三化”结合,针对交通混乱、城镇风貌不佳等问题,以环境卫生、道路交通、沿街沿水景观整治为重点,形成整洁、有序、宜人,四大文化特色突显的城镇空间,为该镇在“全面奔小康,永康新腾飞”征程上贡献芝英力量描绘了路线图。建筑庭院修缮据悉,芝英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已经确定了“1246”集镇框架体系。“1”是指贯通集镇道路网,打通灵溪路、官田路等主干道,构建集镇“二环”线,全面拉开城镇发展空间。“2”是恢复提升两个水系,增强集镇的灵动之美。“4”是着力打造半面街、古麓街、南市街、后城街“两古两新”4条街区。“6”是全面提升6个入镇口,并对主要道路进行“白改黑”,提升集镇档次。灵溪路福泉巷懋勋巷升平巷正街向左滑动图片接下来,芝英镇将全面拉开集镇道路框架,加大集镇道路美化、绿化力度,进一步整治集镇秩序,大力改善集镇道路面貌;加快打造南山岭生态旅游功能区,融合桑椹、果蔬农业观光、农家乐、民宿等产业,打造“运动休闲、观光采摘、充满乡愁”的芝英特色休闲带;探索祠堂古建筑“一屋一品”休闲产业开发利用,结合文化教育、五金传统技艺、民间美食制作等,全力打造芝英休闲体验一条街。公共空间改造向上滑动图片按照“整村推进”模式,芝英对镇中村逐村进行拆改建,既拆出了古镇开发利用空间,又形成新城建设支撑。芝英新城将通过“五乱”整治、区块改造,建设一批街角小品、增设一批停车场、休闲绿道、小公园,让集镇整洁、有序,打造美丽宜居示范带。“芝英行政区域的轮廓形似一只蝴蝶,以华溪为中线,南北两侧是翅膀,集镇是心脏。这只蝴蝶要高飞,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将成为动力源泉。我们将以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勇气和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让芝英实现美丽蝶变,翩翩起舞!”谈起对芝英未来发展的决心,芝英镇党委书记赵斌满满都是信心和期待。领导说了!你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镇、村、民合力打造 芝英古镇焕发生机_永康金报_金华日报_金华新闻网
关注我们:
镇、村、民合力打造 芝英古镇焕发生机
村民自筹资金修缮古民居,民间力量为古镇建设注入活力
提示: 自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以来,永康芝英古镇的修复、保护和开发工作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自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以来,永康芝英古镇的修复、保护和开发工作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从古祠堂的修缮到基础设施的完善,再到民风民俗的传承和发扬,现如今,一个悠然的&古祠芝英&特色小镇已初具雏形。
&把历史和文化装进老房子里,从老房子里挖出产业发展生产力!&为了将丰富的建筑、人文资源加以有效开发,增加其附加值,推动古镇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提升,两年多来,芝英镇做出不少古镇&增效&文章。镇、村积极探索,村民看到了&老房子的生产力&,纷纷转变观念,参与其中,镇、村、民合力打造,千年古镇芝英焕发出勃勃生机。
自筹百万元修缮故居
在芝英八村,方口塘边,有一幢明代建筑&&&尚道故居。历经百年的沧桑岁月,这幢老房子不可避免走向了衰败。为了抢救故居,拥有尚道故居房屋产权的7户人家一合计,决定自筹资金组织修缮。
&修复工程是在6月份启动的,预计9月底将基本完工。&昨天,记者来到尚道故居时,该村党支部书记应立标正在施工现场察看工程进展情况。他说,自开展古镇修复、保护、开发以来,他就在积极推进这一工作。尚道故居是芝英八村的代表性古民居之一,如何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他古民居有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
&这幢老房子是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更是祖祖辈辈生活了几百年的&家&,子孙后代理应保护好它。&应毅峰是户主之一,他率先响应自筹资金修缮故居的号召。接着,应立标联系了其他几户人家,逐一协调,做好思想工作。
应立标说,由于其中有几户人家刚对老屋进行了翻新,此番又要重新修建,造成了一定损失,户主尤其是老人家最初难免有些疑虑。不过,看到芝英镇打造特色小镇的契机,考虑到长远发展,尚道故居7名户主很快达成一致:修缮故居,让它焕发新的生命力。修缮方案经过镇里统一审核后,修建所需的110余万元资金,全部由7户人家分摊。
户主之一的应灵杰是芝英七村人,与尚道故居一角相连的一幢3层小楼房是他们家在上世纪90年代买下的。&占地近40平方米,这个位置地段好,视野、采光都不错,租的人很多,一年能有5000元收入。&应灵杰说,小楼房拆掉后,将改建为与尚道故居风格一致的仿古二层建筑,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古民居的整体美观度,可也为应灵杰带来了十几万元的支出。
同样情况的还有户主应伟东。2000年初与2014年的两次翻新,他总计投入了6万元左右,并常年出租他人。此番修缮,应伟东不仅出资,还意味着放弃了现成的房租收入。
&古民居重新整修开发后,可以借助芝英古镇的发展东风,开发休闲、文化、旅游等产业,这远比收房租有前景。&应灵杰和应伟东以及其他几名户主纷纷表示,他们之所以齐心协力共同筹资修缮故居,除了对家传老宅的感情,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古镇建设给村民带来的机遇和利好。
为古镇建设注入活力
尚道故居的首任主人应尚道被誉为芝英办私塾第一人,也是流传至今的&20条家规&的发起人。自身文化水平并不高的应尚道特别注重教育,他利用自家房屋,请来老师,教育自己和亲戚的孩子。相传,应尚道的儿子应奎中了举人、进士,后来成为主管广西、广东两省乡试的&两广文衡&;应尚道的18个小辈中,有6个当官。解放前,这里曾作为地下党的联络站。此外,故居前的方口塘在芝英镇可谓家喻户晓,&方塘夜月&更被称为芝英十大美景之一。
这样一座人文底蕴深厚的尚道故居在修缮之后应如何开发利用,户主们表示,一切发展将由7户人家共同商讨决定。&大致方向是,立足故居所承载的历史积淀,展览应尚道的事迹,弘扬尊师重教精神,并且引入&创客空间&深度开发。&应毅峰说。
作为芝英八村第一座通过户主自筹资金完成修缮,并将在后续发展中不断摸索&增效&文章的古民居,应立标希望尚道故居的&重生&能为芝英古建筑抢救修复、开发利用提供样板。
&芝英八村有80多幢古民居,整个芝英镇有几百幢。这样的规模加上老宅产权分散等因素,单靠政府部门单枪匹马谋划修缮和发展肯定是不够的,只有民间力量注入,村民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参与建设,才能调动、盘活古镇资源,有效推进芝英千年古镇的发展。&应立标认为,一座古民居就是一本历史书。村民大可依托古民居的历史积淀,开拓现代化、多元化的经营之路。
当然,随着村民观念的转变和进步,民间力量参与古镇建设在芝英镇已不是个例。距离尚道故居不远的&第六速食堂&,芝英六村人俗称的&廿间头&,也是10户人家一起出资修缮。半面街修复工程预计投入将超过2000万元,除了镇财政负担一部分,其他大部分由村民自筹,村民意见已基本达成一致。
镇、村、民
合力打造芝英古镇
芝英一村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坐落在该村的诲爱二公祠,属民国时期建筑。前年,村里出资15万余元修缮后办起了老年食堂,为30多名老年人解决了后顾之忧,受到村民好评。
近些年古建筑修缮投进了多少钱?这个问题让芝英一村村委会主任应美英一愣:&一时还真算不清,几十万元肯定有,还在不停地投进去。&应美英说,古镇保护与开发有需要,村里就要投,毕竟是全村、全镇受益,为此,该村还编制了整村开发利用规划设计,已经完成初步评审。
镇、村积极探索,村民看到了&老房子的生产力&,转变观念,参与其中,镇、村、民合力打造,相信千年古镇芝英很快能够焕发生机。
今年年初,芝英镇把古镇保护与开发和&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组合拳&一并列为重点,细化项目和目标,相互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前期,该镇已针对古镇环境卫生、出店经营、牛皮癣等乱象进行了整治,各项规划改造工程也有序推进。改造工作围绕&两线两点&展开,&两线&即半面街、后街的改造,&两点&即应祖锡故居、小宗祠堂的修缮,再配以古镇外环道路、管网管线&三线落地&、老市基、后城大街以及临溪水系等改造工程。
该镇还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历史文化名镇办公室,专门负责开展相关工作。目前,应祖锡故居修缮工程已经通过初步验收,而小宗祠堂修缮也已进场施工。在俗称后街的古麓街,单街面修复就花了70余万元,还将投入90余万元进行立面改造,其他具体工作也都完成了年初既定目标。
&软实力&传承中,古镇&硬件改善&仍在继续。下半年,要完成古麓街立面改造工程、半面街改造工程年底要完成地下工程、小宗祠堂修缮工程下半年要完成主体工程修复、五金手工艺街工匠入驻正式营业、方口塘改造工程下半年要竣工验收、三间厅修复工程下半年竣工验收&&通过一个个&下半年竣工验收&目标的实现,芝英古镇的魅力也将得以逐渐重现。
来源: 作者:舒珊珊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芝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