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妆特写是不是微距镜头如何拍单反拍

内容摘要:  1、用你最大的努力去聚焦  拍摄微距照片,诀窍就是聚焦要精确;因为微距照片的清晰焦点范围很小,只有1英寸的很少一部分。例如,拍摄花朵上蜜蜂的微距影像,必须确保蜜蜂精确聚焦清晰;假设从镜头到蜜蜂的距离变化了哪怕不到1厘米,都会失去清晰焦点。因此,在拍摄奇妙的微距照片过程中,聚焦是极折磨人的。  一般自动对焦在微距的用...
&  1、用你最大的努力去聚焦  拍摄微距照片,诀窍就是聚焦要精确;因为微距照片的清晰焦点范围很小,只有1英寸的很少一部分。例如,拍摄花朵上蜜蜂的微距影像,必须确保蜜蜂精确聚焦清晰;假设从镜头到蜜蜂的距离变化了哪怕不到1厘米,都会失去清晰焦点。因此,在拍摄奇妙的微距照片过程中,聚焦是极折磨人的。  一般自动对焦在微距的用途相当有限。因为当你用自动对焦对好以后,再构图时你已经移动了相机,而对焦亦已经不同。当然最先进的多点对焦相机闪可以解决此问题。  正确的对焦方法是先在镜头上设定大约的放大率,接近主题,构图,再对焦。  紧记的是:先粗略对焦,再构图,再精确对焦。因为若你用自动对焦或对焦指示或裂像对焦而将主题放在画面中央先对焦,当你移动相机时,对焦位已经不同。即使你能保持相机/镜头与主题的距离(极难做到),由于三角关系,在非中央的主题的在中央的主题对焦点仍是不同的!
由于拍摄微距景物手震的影响比一般情况明显得多,除了上下左右的震动被&放大&了外,亦会影响前后对焦;但另一方面由于要得到大景深而要收细光圈;所以如是拍摄静物,脚架是最佳的固定相机方式。  如要拍摄昆虫等会动的东西,其难度相应较高。小心使用的话,脚架仍是可行。但若要使用手持,则需注意当时所用的快门,及拍多些菲林以增加成功机会。当然,高速菲林可以帮助提高快门速度。  在户外拍摄,即使用上脚架仍要注意风的问题。很多拍摄主题都很容易被风吹动,这时除了等以外亦可用对象挡风。从前有些影友会带备黑卡雨伞等以作此用途。  2、使用你能承担得起的最好的镜头  摄影说到底只不过是物体在胶片上成像而已,静态情况下,在光路上对成像起决定因素的就是镜头的素质。一只好的镜头可以在单位面积内表现更多的细节,边缘成像质量与中心相差很小,并且没有明显的色散。微距镜头是拍摄微距的最佳选择,各个品牌的微距镜头都毫无例外地拥有非常高的成像质量。如果对像场是否平直有特殊要求的话,微距镜头更是唯一的选择。  必须指出的是,对于成像来说,镜头无疑是重要的,论坛中很多朋友也热衷于讨论各种镜头的成像差异,但真正把手中镜头发挥出极至的并不在多数。比较不同镜头的素质、甚至要用某款镜头挑战其它,起码要把自己的镜头用好才是。做个简单的算术(也许过于简单了,用不着深究),假如镜头A的实际质量是5,B的实际质量是4,A的使用者发挥了70%的像质,而B的使用者更加细心,发挥了95%,最终的结果还是B取胜了。所以这种比较不能真正说明问题。打这个比方是想说明∶其实我们很多朋友手中的镜头已经足够好了,只是在技术上提高的余地还很大,花更大的耐心研究一下技术恐怕比更新器材更容易获得成功。  3、使用稳定的三脚架  微距摄影一般都需要比较慢的速度。以我们熟悉的阳光16法则为例,该法则适用于晴朗天气下无穷远合焦的情况。对于微距摄影来说,当镜头合焦在比较近的距离时,光线在镜头延伸筒内有一定的损失,所以这个法则要修正为&阳光11法则&。也就是说∶在晴朗的阳光下,在拍摄充分照明的近物时,对应于f11的光圈,速度应为1/ISO。对于100度的胶片来说,上述情况下,应该使用1/125的速度。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为了获得均匀、细致的照片,拍摄微距应该尽量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拍摄的时间大多为清晨和傍晚,多云的天气是最佳选择。比较讲究的摄影师,如果必须在高角度的太阳光下进行拍摄,则有意使用柔光板、遮光伞等设备进行遮挡。何况很多情况下,为了获得更高的放大倍率及特殊效果,还会使用一些额外的微距附件,比如延伸筒、增距镜或者琥珀镜、偏振镜等等。这时实现正常曝光需要的速度就大大降低,根据我的经验,这个速度通常在1/30-4&之间。如果你偏爱使用低感光度的胶片,就要面临更大的挑战。不知道在座的有几位有信心以1/8&手持获得高质量的微距片子,反正我不行。所以,三脚架对于微距摄影来说绝对是必须的。在拍摄了一段时间的微距以后,我现在基本上是没有三脚架就不按快门的。  理论上讲,三脚架越重越好。对于拍摄微距来说,我们必须在重量和便携性上做一个妥协。所以你能抗得动的最重的三脚架是对于你来说最好的选择。如果三脚架本身的重量还不够稳固,在使用的时候还可以附加一些额外的重物,比如石块、摄影包等等。不过必须保证这些附件不能随便晃动,否则只能适得其反。顺便提一下,选择微距用的三脚架,除了重量以外,三脚架能否很方便地降低到地面高度是另一个重要的指标,因为很多情况下,主体的位置是贴近地面高度的。而且重心低的三脚架可以有效减少晃动。  使用三脚架时,尽量不要升高中柱,最好也不伸出最细的腿节,并且一定要确认所有的可活动部位都已完全锁死,任何松动的部位都会把振动放大。选择放置三脚架的位置时也应尽量选择坚固并有一定摩擦力的平面。大家可能都有体会,在家里光滑的瓷砖地面上,用手向下按压三脚架的云台,几乎所有三脚架都会有一定的滑动。如果在野外必须架在松软的土地上时,应该事先把各条腿都压实,尽量戳到底,有脚钉的最好使用脚钉。使用各种云台或者球头时,应该尽量保证相机、镜头的重心在三脚架的中心线上,这样机身上的振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三脚架吸收掉。  4、使用快门线和反光镜锁  按动快门的瞬间动作会使机身产生一定的位移。虽然通过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地减少其影响,但是很难根除,特别是三脚架不够稳定的时候更要小心。如果一定要手动触发快门的话,最好通过某种动作使身体与三脚架、相机形成一个整体。比如∶左手向下压住云台,肘部向内侧夹紧,右手抓紧机身手柄,食指匀速按动快门并且尽量保证用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反光镜升起时的振动过程大约会持续1/15秒,所以反光镜锁的适用范围大约在1/30-1/2秒之间。我个人拍摄微距的时候总是尽量使用MLU功能的,即使速度不在上述敏感范围内。对于长焦镜头来说(看到过有人说135mm以上),MLU功能是很有帮助的。  不知道有没有人曾经测试过电子快门线和机械快门线的区别,反正我比较偏向于使用电子线,因为总觉得机械动作会产生位移,不过没有足够的证据,也许只是心里安慰而已。  如果机身没有反光镜锁或者快门线功能,可以使用自拍。部分机身在自拍时有反光镜预升的功能,实际效果与反光镜锁相似。使用自拍时不要把自拍时间定得太短,保证相机振动完全停止下来以后快门才会开启,一般4&&5秒应该足够了。  5、使用颗粒细腻的反转片  反转片几乎是职业自然摄影师的唯一选择,其色彩绚丽,质感细腻,拥有负片无法比拟的优势。第一次用反转片的朋友,总会&从凳子上掉下来&。  透过正在对近摄物体进行聚伙的镜头,你会发现:随着镜头离机身越来越远,调焦距离变得越来越近。许多变焦镜头具有近摄功能,它可发出常规范围伸长镜头。  微距镜头具有极地扩展聚焦范围的功能,因而被用于高清晰度的微距特写摄影。别的近摄技术包括在机身和镜头之间加用伸缩管或皮腔。微距摄影的照明,可能难度较大,因为照相机,镜头和三脚轲离被摄物太近,很可能在被摄体上投下不必要的阴影。这个问题可能通过在35毫米照相机上使用比50毫米标准镜头更长的100毫米以上的镜头得到部分解决。环形闪光灯能对近摄物体提供最易控制的照明方式。  微距摄影技巧  由于选用大光圈拍摄,蓝色的花同从背景中分离了出来。为了拍摄面,景深 浅,精确聚焦要严格。  在非常近的距离上拍摄时,即使被摄体极其地移动,也会造成十分模糊的影象,为了避免此处画面布局图上的花朵的摇动,在的一边撑起了一块白色卡纸做的反光板,权当防风篱,同时用一条金属比使花茎变得稳固些。  为了拍摄小物体的特写,比如蝴蝶、昆虫、硬币或珠宝等等,你常常需要把照相机镜头安放在距被摄体特别近的位置。这有可能产生是因为照相机
和镜头靠得如此之近,以致于被摄体很难得到它所必需的充足的光线。一只100毫米的微距镜头可使照明变得简便些,因为它能使你在被摄体较远处的地方拍摄。  如果想在微距摄影中获得优良的成像质量,微距镜头是唯一的选择。微距镜头是专门为微距摄影而生的,在设计微距镜头的光学镜组时,是和常规镜头有所不同的。前面说过,常规镜头的拍摄距离都是按几十倍以上的焦距来考虑的。而微距镜头的拍摄距离则要近得多,最近拍摄距离仅有几倍焦距的的距离。更重要的是,还要校正近距离拍摄时的各种像差。尤其是球面像差和畸变,都要经过严格的校正,以保证翻拍平面物体如照片、图纸等时,能够真实地还原其原貌。各个厂家生产的35毫米相机的微距镜头,一般都有三种规格:50mm(含55、60mm);100mm(含90、105mm);180mm(含200mm),放大倍率都能达到1∶1。微距镜头的焦距越长,最近拍摄距离也就越远。因此,长焦距微距镜头更适合于拍摄昆虫,和其他不易接近的物体。上面谈到的微距镜头除了用于微距摄影外,都可以当作成像优良的常规镜头来使用。此外,佳能和美能达公司各有一款高放大倍率的微距专用镜头,这两种专用镜头只能用于微距摄影,放大倍率超过1∶1,胶片上的成像将大于原物。佳能MP-E65mm
F2.8 1-5X Macro Photo,该镜头的放大倍率可达5∶1;而美能达AF Macro Zoom 3X-1X
F1.7-2.8,该镜头最大放大倍率达到3∶1。120单反相机也有相应的微距镜头,如哈苏的配套镜头中,Zeiss Makro-Planna
CF120和Zeiss Makro-Planna CF135就是两款微距镜头,后者加上近摄皮腔可以达到1∶1的放大倍率。  另外,各大相机厂家还有专门的微距闪光灯,供微距摄影专用。微距闪光灯闪光指数比较小,只适于近距离拍摄。专用闪光灯的自动功能,在微距闪光灯上也能实现。另外,微距闪光灯都是套在镜头的前端,可以营造无影的拍摄效果。佳能有微距环形闪光灯MR-14EX和微距双灯闪光灯MT-14EX;美能达有微距双灯闪光灯T-2400和微距环形闪光灯R-1200;尼康有微距环形闪光灯SB-29;哈苏也有一套微距双灯闪光灯。  还有一种近摄附件,这就是近摄接圈。近摄接圈是加装在镜头和机身之间,相当于延长了镜头的像距,从而获得较大的放大倍率。近摄接圈附件通常是由几个接圈组成的,几个接圈各自有不同的长度,比如12毫米、25毫米等等,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起来使用。&&&&&&& 注:更多精彩请关注鹭鹭卓越网photoshop素材网
标签:&&&&
免责申明:
站内素材文件均整理自互联网,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您喜欢请购买正版
站内资源除部分为本站原创外皆由网上搜集和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告之(QQ:),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下载说明★】
  1.冲洗温度不能过高  底片冲洗时,药液和清水的温度都要严格控制。否则,温度过高,会使底片产生...&内容摘要:  我们发过的作品中,其中有很多都是微距拍摄的动物或者风景,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如何拍摄微距照片。微距摄影着重强调被摄体的细节、形态及纹理,是一种非常独特摄影类型。在这个图集中,你可以了解造就一张精彩的微距摄影作品的因素都有哪些,并得到一些如何将你照片变成引人注目的摄影作品的建议。  拍摄建议-1:微距摄影就是放大摄影...
&  我们发过的作品中,其中有很多都是微距拍摄的动物或者风景,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如何拍摄微距照片。微距摄影着重强调被摄体的细节、形态及纹理,是一种非常独特摄影类型。在这个图集中,你可以了解造就一张精彩的微距摄影作品的因素都有哪些,并得到一些如何将你照片变成引人注目的摄影作品的建议。  拍摄建议-1:微距摄影就是放大摄影,可以将照片上物体的大小,从真实尺寸的一半,放大到5倍左右。  拍摄建议-2:作为普遍原则,你应该使用不大于f/16的光圈,以便让被摄体全部或大部分都在景深范围之内。当被摄体无法全部安排在同一平面上时,你需要决定对哪一部分合焦。  拍摄建议-3:尝试大光圈,这样可以将被摄体的大部分置于景深之外,产生令人满意的艺术效果。  这些是蒲公英的种子。尝试以不同方式拍摄蒲公英让我度过了一愉快的下午。随着一阵令人愉快的微风吹来,我最终拍到了这张令人满意的照片。被摄体,布景,和光线完全来自大自然。&&摄影教程  拍摄建议-4:在进行微距摄影时,使用浅景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背景完全在景深之外,所以往往会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而且你可以非常自然地布置拍摄场景。尽管不用考虑背景问题,但还是别忘了检查一下是否有其他任何会分散观众注意力或不和谐的元素。  拍摄建议-5:近摄镜是一个平的,类似滤镜的附件。它装在普通镜头前端令你可以更近地对焦。虽然最大放大倍数取决于镜头的焦距,但你能够从更近的距离对焦。  拍摄建议-6:拍摄花朵、树叶及户外的昆虫等题材很具挑战性。一阵微风就可能毁掉一次完美的构图。必须消除被摄体的抖动和模糊。在拍摄之前,尝试在地上插根棍子,然后将要拍摄的植物固定在棍子上来保持静止。拍摄时应使用最快的快门速度,如果用小光圈拍摄,则还需要使用环闪或闪光灯组。  拍摄建议-7:一个稳定的三脚架是必须的。你有两个选择:买一个支脚能够以最大角度张开,并可达到较低位置的三脚架;或买一个中轴可以倒置,能够允许相机正面朝下悬挂在底部的三脚架。  拍摄建议-8:如果在室外拍摄,明亮的天气会令微距照片效果非凡,因为不必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多云但明亮的天气尤其适合微距摄影,因为此时照射在被摄体上的光线非常均匀。
免责申明:
站内素材文件均整理自互联网,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您喜欢请购买正版
站内资源除部分为本站原创外皆由网上搜集和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告之(QQ:),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下载说明★】
  1.冲洗温度不能过高  底片冲洗时,药液和清水的温度都要严格控制。否则,温度过高,会使底片产生...&内容摘要:  有的摄友有这样的疑问:想拍一朵花的特写,但是没有微距镜头。看看手里的18-55和&小痰盂&,濉D训琅奶匦淳椭荒芸课⒕嗑低仿?错!在接下来的这篇文章里小编给你介绍几样装备,没有百微咱们照样玩微距。  1、近摄镜  这应该是最廉价的微距装备了,在介绍之前咱们先弄懂一个拍摄原理:怎么做才可以拍到...
&  有的摄友有这样的疑问:想拍一朵花的特写,但是没有微距镜头。看看手里的18-55和&小痰盂&,濉D训琅奶匦淳椭荒芸课⒕嗑低仿?错!在接下来的这篇文章里小编给你介绍几样装备,没有百微咱们照样玩微距。  1、近摄镜  这应该是最廉价的微距装备了,在介绍之前咱们先弄懂一个拍摄原理:怎么做才可以拍到微距呢?对于一般的镜头来说,无非是两种方法:在前面装个放大镜或者改变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而近摄镜就是前者,它是一块滤镜,也是一块放大镜,装在镜头前面你就可以拍微距咯。选用不同倍数的近摄镜可以不同的放大倍率。  下面就是试拍的照片了,是不是还不错。
  近摄镜其实就是一片特效滤镜,装上之后相机可以正常测光,自动对焦。但需要说明的是,既然是放大镜,所以镜片会很厚,这不可避免的影响了相机的成像质量。如果你对画质的要求较高,近摄镜不是你最佳的选择。  2、近摄环  这个东东是小编推荐的近摄工具。怎么用呢?看下图吧。   其实就是在你的机身和镜头之间再加个环,这样做就改变了镜头本身的最近对焦距离,可以让你离被摄物更近一步。自然就可以拍到微距了。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近摄环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圈了。现在的近摄环里植入了电子机构,主流品牌的相机都可以实现自动对焦等功能。看看用近摄环拍摄的照片吧。  近摄环的优势是不会影响最终拍摄照片的画质,但是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因为改变了镜头本身自己的对焦行程,所以在无穷远的时候是无法合焦的,如果你此行目的不单单是拍摄花卉的话,那可能就要频繁拆装自己的设备了。  3、CCTV镜头  把这只镜头单拎出来介绍,全因为它实在是太好玩了。这类镜头简直就是微单用户的玩物,小编今天介绍的这只是CCTV 35mm F1.7。  如果你是资深玩家的话肯定不会陌生。这颗镜头可以覆盖APS-C画幅的像场,所以使用E卡口和M43卡口的微单用户都可以使用。这一全套东西买下来还不到200元,比近摄环都要便宜不少。
  由于并不是为拍照而生的镜头,所以这只镜头的焦外二线性很重,还有一种旋转的感觉,但是镜头中心很锐利。真是因为这个成像特点也成为了不少&焦外党&的福音。小编就曾经用这只镜头骗过很多人哦。说道近摄的问题,这只镜头配了两个铁圈,对应不同的放大倍率,拧上去就可以拍微距了。以下是镜头的实拍样片,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注:更多精彩教程请关注三联摄影教程栏目,三联摄影群:欢迎你的加入
标签:&&&&&
免责申明:
站内素材文件均整理自互联网,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您喜欢请购买正版
站内资源除部分为本站原创外皆由网上搜集和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告之(QQ:),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下载说明★】
  1.冲洗温度不能过高  底片冲洗时,药液和清水的温度都要严格控制。否则,温度过高,会使底片产生...&用手机拍彩妆的效果和相机的微距对比
现在的手机上的相机效果越来越好了,那拍彩妆还得另买相机吗?还是手机就能用?写这篇文就想看看究竟区别有多大,尤其是微距的效果。所以昨天拍彩妆时也顺便拿手机拍了几张,今天就把图片整理了出来,比较一下卡片机究竟比手机的效果好多少。卡片机是2007年出的佳能SD750(700万像素CCD,有微距无防抖),手机是去年出的三星Galaxy系列的Captivate,已升级到Android
2.2 Froyo系统软件,带500万像素的CMOS相机,有防抖和微距模式。
因为手机是触屏的,这给手机相机带来一大好处,就是可以点屏幕上任何一个地方进行聚焦,不必被限制为中间聚焦,这个优点在新出的触屏卡片机上也有。一般的卡片机想要在中点以外的地方聚焦必须先瞄准那里,把快门压下一半,镜头移回去再完全压下快门,比较费事。
下图就是在左下角聚焦
来看一些Captivate手机拍出来的效果
黑白对比很清晰强烈 (盒子不是全黑,是黑灰色)
拍出的颜色很纯正&
下面来看看微距效果,是否能和卡片机的效果媲美
由于官方没有微距的距离资料,我只好自己测微距面积了。下图是把手机拿到最近可以清晰聚焦的地方拍的。我量了一下是10cm x
7cm。相当于半个脸的面积,无法让整个眼睛充满镜头,所以拍眼妆特写太大了,不合适,不过拍整脸妆容倒是没问题。
下图就是比较卡片机和手机的微距图片效果差别
左边是卡片机,右边是手机。
手机的颜色还原很不错,跟卡片机没两样,但没有卡片机的层次感-不能把前后都虚掉,这是因为手机的光圈和传感器不如卡片机的大,相对焦距也太短,所以无法拍出空间深度感。
下图是经过裁剪后更清楚地显示图片立体感的区别,左边的卡片机明显更有层次感,亮片的细节看起来也更真实。手机拍出来的则有点暗淡。
又是一组比较
左边相机,右边手机
相机的颜色更真实,虽然手机的对比更强烈,下面的小字也看的更清楚
裁剪之后再看,还是左边相机的效果比较像实物,盒子上毛毛的质感也被保留了下来。
总的来说,现在手机上带的相机的质量变得非常好了,如果不需要拍很近的微距的话,只是想要轮廓清晰,颜色八九不离十,那手机基本可以胜任。但如果追求更加真实的颜色和细节,以及更有空间深度感的图片的话,投资一个好的卡片机还是很必要的。
我的更多文章:
( 08:57:58)( 12:25:51)( 10:23:47)( 11:58:20)( 10:07:12)( 04:15:52)( 01:16:14)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距镜头拍远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