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难学的语言学英语,那美国人学什么语言

中国人学哪门外语最容易? - 知乎专栏
{"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中国人学哪门外语最容易?","author":"ayiyayi","content":" 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学外语都算不上是愉快的经历。多数人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十几年,仍然不能熟练、流畅地使用英语。相比之下,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学习语言似乎容易得多,掌握多种语言者司空见惯。西方人学外语真的这么容易吗?为什么中国人学得如此费劲?有没有更适合中国人学习的语言?世界上的各种五花八门的语言,根据语音、词汇、语法结构和规则之间的相似或者对应关系,可以从宏观到微观被归入各种“语系”、“语族”和“语支”之下,并根据各语言之间的系属关系,整理出各种语言的“家谱”。大部分欧洲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可以追溯到大约八千年前的原始印欧语。很多语言还属于同一语族、语支,如马克思的母语德语和他熟练掌握并用来写作的英语,就都归属于印欧语系下的日耳曼语族下的西日耳曼语支,在“家族树”上属于“近亲”。具备这种亲缘关系的语言,往往存在一种被称为“相互理解性”或者叫“语言互通”的现象,也就是说,说某种语言的人,在没有事先了解或学习的前提下,能够听懂或读懂另一种语言。词汇方面,近亲语言间的互通性尤为可观,单词多数都同出一源,且书写和发音形式都十分接近。同样隶属于西日耳曼语支的英语和德语之间,有 56%的词汇有共通性。显然,人们学习与母语系谱接近的语言时,甚至用不着刻意学习、只需保持日常接觸就能大体掌握。而且如前所述,即使语言间没这么接近,只要大体还属于近亲语言,学起来也相对轻松。另外,对欧洲人特别便利的是,世界上学习者最多的几种“主流语言”,大多也正是欧洲人擅长学习的欧洲语言。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中,欧洲语言就占了四席。同样是学这几种语言,中国人的母语系谱差距太远,比起欧洲人自然望尘莫及。不过,中文有没有这样的近亲语言,让中国人学起来比较容易呢?答案是否定的。大部分中国人的母语——现代汉语,在语言家谱里找不到任何“近亲”。现存语言中,与现代汉语亲缘关系最近的,只有藏缅语族的诸语言,如藏语与汉语就可算是远亲。不过,这些语言的祖先,在大约 4000 到 5000 年前,就已经和汉语的祖先“分家另过”了,如今只在数字和人称代词等基础底层词汇上具备同源性。对当代中国人而言,藏语无论听起来还是看起来,都完全是一门外语,会汉语对学习藏语毫无助益。不过,广大中文母语者也无需气馁,因为除了亲族关系外,另一个因素也可能提高语言间的互通性:长期的文化交流。除了巴斯克语等少数“与世隔绝”的语言外,大部分“主流语言”之间都有过一定程度的交流。有些语言之间虽然没什么亲缘关系,但地理上非常接近,也有着长期的双向文化交流,如英语和法语,这两种语言虽然语族不同,因为历史、地理和文化交流等原因,有着27%的词汇共通度。还有些语言,长期受到地理上接近、但语系不同的强势语言及其文化的影响,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汉语对周边的日语、韩语、越南语等语言的影响。日语、韩语和越南语虽然不属于汉藏语系,而是被认为属于阿尔泰语系或者是系属不明的语言,但其文明长期受到中国影响,并从汉语中“进口”了不少词汇,甚至直接用汉字书写。今日的日语、韩语和越南语中都有“汉字词”,即历史上从汉语中借入的词汇,在这些语言的总词汇量中所占的比例大约为 60%,甚至达到 70%,和汉语的词汇共通度相当于近亲语言的水平。这种现象虽然不能让我们对这些语言无师自通,但还是能让我们在记忆单词、甚至猜测文意方面,获得一定程度的轻松。 -END- 作者 | 韩是子来源 | ","updated":"T06:33:5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collapsedCount":0,"likeCount":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v2-86c9c4a8a7c73eb7259d58_r.jpg","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reviewers":[],"topics":[{"url":"/topic/","id":"","name":"阅读"},{"url":"/topic/","id":"","name":"电子阅读应用"},{"url":"/topic/","id":"","name":"杂志"}],"adminClosedComment":false,"titleImageSize":{"width":900,"height":500},"href":"/api/posts/","excerptTitle":"","tipjarState":"closed","annotationAction":[],"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0,"hasPublishingDraft":false,"snapshotUrl":"","publishedTime":"T14:33:53+08:00","url":"/p/","lastestLikers":[],"summary":"
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学外语都算不上是愉快的经历。多数人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十几年,仍然不能熟练、流畅地使用英语。相比之下,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学习语言似乎容易得多,掌握多种语言者司空见惯。 西方人学外语真的这么容易吗…","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annotationDetail":nul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0,"FULLINFO":true}},"User":{"ayiyayi":{"isFollowed":false,"name":"ayiyayi","headline":"","avatarUrl":"/v2-de93c60b955be224ae5ed30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ayiyayi","bio":"喜欢影视剧的杂志爱好者","hash":"be46adcf06abbcc11a3c","uid":676900,"isOrg":false,"description":"","profileUrl":"/people/ayiyayi","avatar":{"id":"v2-de93c60b955be224ae5ed30","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adge":{"identity":null,"bestAnswerer":null}}},"Comment":{},"favlists":{}},"me":{},"global":{},"columns":{},"columnPosts":{},"columnSettings":{"colomnAuthor":[],"uploadAvatarDetails":"","contributeRequests":[],"contributeRequestsTotalCount":0,"inviteAuthor":""},"postComments":{},"postReviewComments":{"comments":[],"newComments":[],"hasMore":true},"favlistsByUser":{},"favlistRelations":{},"promotions":{},"switches":{"couldAddVideo":false},"draft":{"titleImage":"","titleImageSize":{},"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can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title":"","titleImageUploading":false,"error":"","content":"","draftLoading":false,"globalLoading":false,"pendingVideo":{"resource":null,"error":null}},"drafts":{"draftsList":[],"next":{}},"config":{"userNotBindPhoneTipString":{}},"recommendPosts":{"articleRecommendations":[],"columnRecommendations":[]},"env":{"isAppView":false,"appViewConfig":{"content_padding_top":128,"content_padding_bottom":56,"content_padding_left":16,"content_padding_right":16,"title_font_size":22,"body_font_size":16,"is_dark_theme":false,"can_auto_load_image":true,"app_info":"OS=iOS"},"isApp":false},"sys":{}}您所在的位置:
& focus & 正文
中国人学英语究竟错在哪儿?
日16:33  
请不断地拷问自己一个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有超过十亿的人学过(),中国人所学的科目中花时间最多、学得最累的就是英语,可为什么这么去学英语却没出现一个英语作家?而且不要说出现什么英语作家,就连最基本功的英语说话和交流都没解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深想下去、一直想下去,你就会明白一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不可能是我们十几亿人都不是学英语的材料,而肯定是什么人、什么事把我们学英语的整体方向引错了。想通了这个大道理,学英语的出路反而出来了:谁能发现中国人一直以来学英语错在哪儿,不去犯那些错,谁的英语就能学出来,就能学会,就会成为与众不同的成功者。中国人学英语整体方向上究竟错在哪儿,这个问题确实需要认真地反思和觉醒了。本人结合自己多年学英语的体会发现,以往中国人学英语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基本功学习空白。解释如下:什么是英语的基本功?我给英语的基本功下了崭新的定义,它们是四大基本功:1)语音基本功:指地道得和外国人一样或接近的英语发音能力并能解释发音原理;2)造句基本功:指给出若干单词能流利造句的语法能力;3)词汇记忆基本功:指不用死记硬背、按照发音书写单词语音记忆法;4)语言风格:指西方式的语言思维。大家看了这个基本功的定义后可能觉得既新鲜难度又大,没见过谁敢把“发音与外国人一样或逼近”做为学英语的基本功,而其实我要告诉你,这没什么了不起,四大基本功不过是美国英国大街上人人都可做到的事情,中国人没有道理做不到。学英语好比盖楼房。盖楼房要分两个部分盖,一是埋在土里看不见的“地基”,二是地面上可看见的楼层。地基虽然是看不见的,但它是存在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一个良好的地基,是不可能盖出房子的,或者说,不可能盖出像样的高楼。学语言也是这个道理,语言表面上看好像就是“听说读写”,而其实“听说读写”仅是语言能力的外在表现,在听说读写的下面,暗藏着极其隐蔽的语言的基本功,就英语来说,这个隐蔽的基本功就是上面说的四大基本功。听说读写都是四大基本功的组合运用,比如英语口语,它是发音、词汇、造句的组合;比如英语写作,它是英语词汇、造句、思维方式的组合;比如英语阅读,它是词汇和句子结构鉴别的组合;比如英语听力,它是语音鉴别、词汇的组合。一个学英语的人一旦他的语音、造句、词汇记忆、思维风格四大基本功过了关,他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便水到渠成地自动形成了。而反过来,如果他的基本功不过关,甚至他都不知道英语基本功是什么,那么他的英语听说读写一定学得很吃力、很费劲,就像是盖一个没有地基的房子,会怎么也盖不起来。每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的语音、语法等基本功,而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幼儿时期(5-8岁前)不知不觉地感受并学会了母语的基本功,这使得长大的人们(指5-8岁以上的人)感觉不出自己母语里有基本功的存在,便不知不觉地终生保持着母语的基本功。而一旦一个人开始学,基本功“矛盾”的问题就表现出来了。中国同学会发现自己的嘴怎样练习也好像难以发出准确地道的英语音,背再多的单词也好像难以造出正确的句子,学多少年英语也好象找不着英语思维的感觉…… 这一切并不是你用功不够或学得还少,而是暗藏的“基本功矛盾”在做怪,是汉语的基本功占领了你的大脑,控制了你的耳朵、嘴巴、眼睛,它使你的大脑根本无法感受和学会英语的基本功,将英语的基本功牢牢地挡在了大脑之外。而外国人又无法向我们解释清楚英语的基本功是什么,他们甚至完全感受不到自己语言里存在基本功,这就使得英语基本功这么一个最重大的学外语环节,在中国人的英语学习中成了盲区和空白。英语的基本功和汉语的基本功很不一样,甚至有很多相反的地方(比如在发音方面,汉语用口腔前部发音,发出的是一种偏尖偏短偏重的音,英语用口腔后部发音,发出的是一种偏粗偏厚偏粘长的音,两种语言发出的声音在音质、语调、口型、舌位等技术细节上很不一样,在听力辨别上也很不一样。再比如在语法方面,汉语用的是隐形语法,即句子的语法规则通常看不见,一般要先知道了句子的意思后才能确定主谓宾的位置和身份,而英语采用的是显性语法,即句子的语法显露在外面,拿来一个句子,还没等看句子的意思,仅看句中的to, -ing、-ed, that,which等语法符号就可以大致猜出哪里是主语,哪里是动词等情况。再比如在思维方面,中国人说话偏向于含蓄暗示,而英语说话(特别是美国英语)偏向于直白)。汉语和英语的基本功差别造成了中国人学英语基本功的困难,中国人学英语,首先是要“重打地基”,要克服汉语基本功的影响,重打一个和汉语基本功不一样的地基,这是成功的关键。目前一说到学英语,大家想到的都是去学“听说读写”,而没人想到先学基本功,没有基本功去听说读写,就是去盖一个没有地基的房子,这就是你学多少年英语也学不会的原因!中国有句俗语,“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学英语不学基本功,就相当于练拳不练功,最后一场空,学了十几年,一放就忘空。因此,英语真的就那么难学吗?真的要十几亿人学几十年也学不会吗,不是!只要你搞对了“先学基本功后学听说读写”这个大顺序,你就会发现英语是世界上最容易学会的语言,比汉语简单一百倍!有了基本功的概念后,学英语的时间分配就有了重大变化,过去大家学英语,100%的精力都花在了听说读写上,结果一辈子也难以学成英语。现在,请你把80%的精力花在四大基本功的打造上,而只留20%去练听说读写,请相信这样去分配你的学习时间后,你学会英语的目标指日可待!
希望与其他英语爱好者进行交流?
[责任编辑:judycai]
更多关于“”的新闻
( 11:17:35)
( 15:36:25)
( 10:45:10)
( 00:00:00)
( 11:21:16)
( 14:52:52)
( 16:26:30)
( 14:38:12)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频道精彩内容推荐
腾讯微博:
同时更新资讯所属地
暂无更新,休息一会儿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摩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今日运势:
本日可多参与公众事务,将自己的意见与兴趣结合,提供同好们做参考,让欢乐的气氛添加一些趣味性...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中国人学欧洲什么语言?
中国人最容易学的语言 中国人学欧洲什么语言?
相关解答一:中国人学英语很难吗 很多欧洲国家的人有自己的语言为什么他们还都会说英语 关键是词汇量,每天背单词默单词是不能停的,还有每天一定的阅读量,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国内没有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那就要想办法自己创造,多接触,多听,多看,多读相关解答二:本人学了德语,还想再学一门欧洲的语言,不知道选择哪门语言比较好 英语德语同属日耳曼语系,法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属于罗曼语系。所以从相似度当然学英语要比其他语种简单得多 ,而且英文比较大家都学了很多年,学起来轻松点,德语专业的学生在考英语专八,职业发展道路也轻松点。但是如果你想挑战一下自己的能力,学习西班牙语也不错,因为国内和南美的贸易开始密切起来,西班牙语非常吃香。相关解答三:欧洲人都会好几种语言吗? 不一定。欧洲语言太多,能会个2,到3种就不错不浮由于都是拉丁语系,相互之间有联系,学起来比东方人去学习要容易很多相关解答四:欧洲人的语言 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欧洲基本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得语言,当然很多国家还是会说英语的,比如北欧,荷兰,丹麦的英语普及率很高,说得也好。法国肯定是法语,德国是德语,西班牙是西班牙语,意大利是意大利语,希腊是希腊语,大国周边的小国一般会说大国的语言。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都是拉丁语,很相似。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的英语普及都不好,不过旅游地点还是有很多服务人员可以说的。东欧的英语普及率更低。如果想多学一门语言建议从法语,西班牙语里面选,因为说的人还是很多的,比如很多非洲国家说法语,拉丁美洲很多国家说西班牙语。相关解答五:英语不好的人学什么其他小语种能和英语好的人在同一起跑线上?最好是欧洲国家的语言?? 学俄语啊~西班牙语和法语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英语相似的,而想法语的元-过-分比英语还要多,西班牙语就有28个字母,所以相对来说你可以先学俄语。如果你应该好的话学习西班牙语和法语就简单的多,如果你想在西班牙语和法语上面选的话那还是先学西班牙语的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加油!!!!!相关解答六:为什么欧洲没有统一的语言? 首先这个问题问得就有毛病,欧洲——中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拿一个大洲和一个国家去比,显然是不对的。而一楼的回答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三楼说:因为欧洲没有发生中国的秦始皇统一和统治中国那样统治欧洲的事偿那么请问,在中国,有哪位皇帝统一了亚洲???!!!!也只有元朝大了一点,到了北边的北冰洋。欧洲的那么多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奥匈帝国,大英帝国,拿破仑帝国等。都曾曾完成欧洲的统一,但都失败了。原因都是,战线拉得太长,抑或是因为天气或作战失利。所以秦始皇统一中国和欧洲的统一是根本不能放在一起说的!所以提问者的问题,不攻自破。相关解答七:欧洲联盟的语言 截止2014年欧盟共有24种官方语言,分别为: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丹麦语、瑞典语、芬兰语、希腊语、波兰语、斯洛伐克语、马耳他语、匈牙利语、立陶宛语、拉脱维亚语、斯洛文尼亚语、捷克语、爱沙尼亚语、爱尔兰语、保加利亚语、罗马尼亚语、克罗地亚语。上述语言均享有同等权利,欧盟所有官方文件、出版物、重要会议以及官方网站,均须同时使用这些语言。相关解答八:欧洲各国语言有哪些 欧洲各国的官方语言——马耳他 Malta 官方语言:马耳他语Maltese、英语English马其顿 Macedonia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Croatian、斯洛文尼亚语Slovenian 、马其顿语Macedonian丹麦 Denmark 官方语言:丹麦语Danish;其他语言:法罗语 Faroese、格陵兰语乌克兰 Ukraine 官方语言:俄语;通用语言:乌克兰语、波兰语、罗马尼亚语比利时 Belgium 官方语言:佛兰芒语、法语卢森堡 Luxembourg 意大利语、法语French、德语German、卢森堡语圣马力诺 San Marino 官方语言:意大利语Italian白俄罗斯 Byelorussia 官方语言:俄语Russian立陶宛 Lithuania 立陶宛语Lithuanian、波兰语Polish、俄语冰岛 Iceland 冰岛语Icelandic列支敦士登 Liechtenstein 官方语言:德语;通用语言:意大利语、法语匈牙利 Hungary 匈牙利语Hungarian安道尔 Andorra 官方语言:加泰罗尼亚语Catalan;通用语言: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西班牙 Spain 官方语言:西班牙语(即卡斯蒂利亚语);其他语言:加利西亚语、巴斯克语克罗地亚 Croatia 斯洛文尼亚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希腊 Greece 官方语言:希腊语;通用语言:法语芬兰 Finland 官方语言:芬兰语Finnish、瑞典语Swedish;其他语言:拉普兰语、俄语阿尔巴尼亚 Albania 官方语言:阿尔巴尼亚语;通用语言:希腊语Greek拉脱维亚 Latvia 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俄语法国 France 法语、科西嘉方言、加泰罗尼亚语、佛兰芒语、巴斯克语Basque、阿尔萨斯语、普罗旺斯语法罗群岛(丹) 官方语言:法罗语;通用语言:丹麦语、格陵兰语波兰 Poland 官方语言:波兰语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斯洛文尼亚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保加利亚语Bulgarian罗马尼亚 Romania 官方语言:罗马尼亚语;其他语言:匈牙利语、德语英国 Britain 官方语言:英语;威尔士北部:凯尔特语;苏格兰西北高地及北爱尔兰:盖尔语俄罗斯 Russia 俄语保加利亚 Bulgaria 保加利亚语(斯拉夫语系)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挪威 Norway 官方语言:挪威语;其他语言:拉普兰语、芬兰语爱尔兰 Ireland 官方语言:爱尔兰语(盖尔语)、英语爱沙尼亚 Esthonia 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俄语荷兰 Holand 官方语言:荷兰语;弗里斯兰省:弗里斯语捷克 Czech 官方语言: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其他语言:匈牙利语梵蒂冈 Vatican 官方语言:意大利语、拉丁语奥地利 Autria 德语斯洛文尼亚 Slovenia 斯洛文尼亚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伐克 Slovak Rep. 官方语言: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其他语言:匈牙利语葡萄牙 Portugal 葡萄牙语意大利 Italy 官方语言:意大利语Italian;其他语言:德语、法语瑞士 Sw......余下全文>>相关解答九:欧洲通用语言是什么 这里我要说的是目前中国是第二大语言,下面是英语成为通用语的原因,你可以看一下。一百多年前,一位波兰人以超人的智慧和满腔热情发明了超越民族界线的世界通用语言—世界语,希望世界上的各民族将来使用同一种语言,促进各民族的文化和经济交流,消除民族间的猜疑和敌意,实现和保持地球上各善良民族渴望的和平。一百多年过去了,世界语没有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甚至被人遗忘。与此形成对照,一个曾经是民族国家的语言的英语却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使用,在国际间的经济,文化,学术,军事和政治交流中成为通用的语言。在今天,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有十余个,它们是: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几个加勒比国家。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超过七十个,其中包括尼日利亚,加纳,印度和新加坡。这个数字目前还在增加。如1996年,卢旺达宣布给予英语国家官方语言地位。在各国的外语教学中,英语享有的优先地位超过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和汉语。在 100多个国家,英语被列为外语教学中的第一外语。还有更多的国家准备将英语列为外语教学中的第一外语。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例子是,1996年,曾为法国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开始用英语取代法语作为外语教学中的第一外语。据有人统计,90年代后期世界上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即12至15亿人能讲流利的英语或能熟练使用英语。这个数字超过了中国11亿能使用汉语的人口数字。现在,在世界五大洲均有讲英语的国家和人民。在国际交往中,英语的地位更是其他国家的语言望尘末及的。英语正在成为或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 一,历史上的英国殖民×义与语言扩张 从历史根源上说,世界上出现若干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与早期英国殖民×义的扩张有关。当时(16世纪)英国人向海外殖民,建立若干殖民地。随着殖民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殖民地的人民开始形成本土意识,最后宣布独立或建立自治政府,成为独立或半独立的国家。于是,英语成为若干国家的官方语言以及那些国家的人民的母语。英语开始带有某种国际语言的色彩。这种情况和欧洲中世纪前期拉丁语的某些特点相似。古罗马时期罗马人向外扩张,把拉丁语带到欧洲许多地方。后来欧洲封建王国纷纷崛起时,拉丁语成为欧洲的国际语言。这种“语言的扩张”情况也在西班牙语的海外扩张中得到验证。15世纪,西班牙人在拉美建立殖民地,西班牙语在当地取得统治地位。拉美国家独立后,西班牙语成为拉美国家(巴西除外)间通用的语言。但是,和上述两种语言不同的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向外扩张的范围更加广泛。就象英国建立了当时的所谓“日不落帝国”一样,英语也被称为“日不落语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确立英语在本国的官方语言地位。这些国家中的大部分历史上曾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语已经被殖民×义者自上而下地灌输给当地的人民,特别是当地的上层人士和亲英阶层。这就为那些国家独立后确立英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准备了部分条件。 今天,世界上能讲流利英语的人数和能讲流利汉语的人数几乎不相上下。但是,确定国际语言地位的标准不单单是或者根本不是能讲这种语言的人数。罗马帝国鼎盛时期,拉丁语是罗马帝国各地通用的语言。但不是因为罗马人比被他们统治的民族的人数更多,而是因为罗马人在军事上和政治上更强大。罗马帝国衰落后,教育界将拉丁语当作国际语言来使用。这种局面延续了一千年。同理,如果不是英国拥有一度强大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把英语和英国文化输出到其他国家,英语就不可能获得现在的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正象一位英国的语言学专家承认的:语言不能独立存在。语言只存在于使用者的大脑里,嘴巴里,耳朵里,手中和眼睛里。使......余下全文>>相关解答十:欧洲人都讲什么语言 各自的语言。不过,英语基本上都能听懂。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语
原标题: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语
京师同文馆教习丁韪良和几个学生在他的住所
民国时的《实用英语发音学》
1862年同文馆成立,图为同文馆的学生跟洋教头学习外语中国人学英语,在政策层面,开始出现变化。北京,市教委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的意见稿,中、高考的英语考试分数各下调20分和50分;江苏,明年启动高考英语一年两考试点,相当于降低难度;山东,从2014年起,全省取消高考英语听力测试。早在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一号文件,主打“改革”,明确提出要研究高考英语一年多考的实施办法等。前溯30年,在中国英语教学史上,“改革”这个关键词一以贯之:加大高考分值比重、教学法演进、开设小学英语课……一步步将英语推到举国操习的重要位置。若继续追溯至晚清,英语教学更事关国体乃至存亡。晚清:通晓英语事关国家存亡鸦片战争之前,广东沿海已出现民间英语学习班,多是传教士开设的“识字班”。经过数次战争、和谈,外国人懒得在翻译问题上同中国人较劲了。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文书写”,“遇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清政府意识到,通晓英语与否,已事关国家存亡。皇亲国戚开始学习外语。在中南海办过一个英文学习班,上了两堂课后知难而退。第一家官方英文系所,是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10名八旗中挑出的聪慧少年配以外教教学。很快,洋务派、地方官和开明士绅开设的新式学堂遍及全国。当时教学方式以背书、默写和翻译为主,老师们的发音很成问题。任过北大校长和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的蒋梦麟曾就读浙江绍兴中西学堂,他称老师“发音错得一塌糊涂,……竟然把字母Z念成‘鸟才’”。清廷对外语带来的思想冲击深感恐惧。时任管学大臣指出,少年喜欢引用外国名词,如牺牲、社会、组织和运动等字眼,较之旧解,“迥然不同,迂曲难晓”。民国:外语课时多于国文民国成立,教育总长蔡元培主持制订新学制。外语成为课时最多的中学科目,甚至高于国文。天津南开中学,三、四年级学生已开始阅读外文小说原著。上海交大附中开设“公民学”,直接使用美国中小学课本,谈论美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但大多数学校无力聘请外教,中国老师仍延续阅读和翻译为主的教学法。学生听说能力普遍较差。北京外国语大学退休教授杨立民的父亲曾在上虞春晖中学教英语,他拙于口语,竟将“你去不去”说成“You go no go”。民国大学招生亦考英语。季羡林考北大时,汉译英的题目是李后主的词,“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新中国初立:开始“嫌英爱俄”新中国成立后,自清末积累近百年的英语人才、教学法和书籍,不值钱了。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第一部《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在课时安排中,语文、数学最重,外语(主要指俄语)退出课程第一梯队,与历史并列,各占课时10%。全国182所高校,只有北大、复旦等8所学校设英语专业。师范院校中,仅华东师大保留英语系,用以培养全国的中学英语师资。教育部要求,对于各校英语系大一、大二学生,尽可能动员他们转入俄语系,否则,可转入华东师大英语系。学生开始“嫌英爱俄”。1953年7月《人民教育》杂志记录了这段时期。一位安徽中学老师反映,学生对英语无兴趣,认为“俄语学好了可以学习苏联先进经验。英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文化都比我们落后,为什么还要学习他们的语言呢”?英语怎么教,也是苏联专家说了算。当时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教学计划制定者是苏联专家,教材、教学大纲都来自苏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生用英文批斗地主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与苏联外交失和,俄语失宠,英语的重要性凸显。至1964年,英语终于被明确为第一外国语。但在“反右”扩大化和“文革”时期,外语遭受冲击最厉害,被认为是“洋奴或修正主义”的语言。此时的英语教学充满时代特色。开篇先学“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毛主席万岁”等英文里根本不存在的语汇。北外编写《汉英词典》,收到指示“无产阶级专政要落实到每个词条”,遂出现这样的词条解释:拆墙脚:投机倒把是挖社会主义墙脚(Speculation undermines socialism)。根子:错误是他犯的,根子可在阶级敌人那里(He made the mistake,but its source lay with the class enemy)。还有学生用英语斗地主。让地主站好、低头,学生们在台下一本正经地用英文吼出素材来自英语教材里批斗“封资修”的革命语句。地主被斗得满头大汗,什么都听不懂。现在:把英语当GDP来抓“文革”结束,恢复高考,英语先复归中学和大学课堂。1979年,教育部提出要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英语课。从1979年至1983年,高考外语成绩分别按10%、30%、50%、70%和100%计入总分。英语教学法也在改变。上世纪80年代前期的英语教学循旧例,采用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注重词汇、阅读和语法知识的系统性,易学成“哑巴英语”。在新加坡导演Lian Pek的纪录片《Mad about English(我为英语狂)》中,出租车司机孟寒光和同行抢活儿。别人用中文打招呼,老外不理会。孟寒光喊了一组乱七八糟的“Hello,Good morning,How are you”,老外上了车。对“听说”训练的需求,夹杂着对“哑巴英语”的羞愤,推动30多年持续“课改”,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交际法”,到2001年的“任务型教学”。与此同时,互联网、多媒体、出国热等兴起,终结了人们对课堂教学的依赖。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张口来几句英语,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英语。与英语迅速普及相伴的,是对英语考核体制的质疑。取消四六级、考研英语等声音不绝于耳。陈丹青甚至因艺术生也必须考英语而“出走清华”。他说:“学会外语对一个艺术家来说,跟交流毫无关系,哑巴都能交流。这完全是对艺术的无知。”另一方面,杨立民却担忧当前学生的英语水平:“现在学生的听说能力确实比过去强,口头上听起来像回事,但外语的基本功相当差。包括最好的学生在内,写作没有逻辑,没有思想,从头到尾每一句都有问题。”谈及原因,杨立民认为,现在学生很少读书、读原著,只懂得简单规则,一到表达思想的时候,中国式英语都出来了。“跟整个国家抓GDP、贪多图快的风气有关”。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政治挂帅1968年,《英语》课本扉页赫然写着:“外语教学必须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突出战无不胜的思想,用毛泽东思想统帅外语教学。”《A Quotation from Chairman Mao Tse-tung》(毛主席语录)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课后留给学生的练习则往往是大声朗诵“Chairman Mao is our red sun”(毛主席是红太阳)。教的词汇也大多是政治和军事用语,比如ever-red sun(不落的红太阳)、running dog(走狗)、the great forward(大跃进)、We treat prisoners of war well(我们善待俘虏)。谁还在说“How do you do ?”一个从小在美国长大的中国男孩回国上学,在英语考试里看到“How are you?”的问话,他选了“I'm good.”做答案,却被老师打了个叉,因为教科书里的正确答案是“Fine,thanks,and you?”在当年的人教版课本里,Han Meimei和Li Lei不断重复着“H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但英国外教说,这说法偏正式,很少有人会用。相比之下,“Great”、“Perfect”、“Well”倒用得更多。教科书里常见的“How do you do ?”则可算“入土文物”了。王平1986年出生,2008年出国留学,在美国生活的三年里就没听过活人说这话。他总结自己出国后遭遇的语言窘境:“我称我的老师Teacher Scott,后来才发现其实更合适的称呼是Dr. Scott。我在美国高速路上开车,看不懂随处出现的Hwy,不知道那就是课本里写的Highway(高速公路)。当我看到有车道上方写着熟知的四级单词Yield,也并不了解那是告诉我转弯车辆应让直行车辆先行。”他对国内英语教育的评价就三句话:学了用不上、学了也不会用、学了会用但用不到位。“道德正确强迫症”国内的英语考试试题,答案常常模棱两可,有时明明无所谓哪种表达更正确,但在应试教育体系下却非要你选出一个。有20多年教龄的英语老师黄硕,特意举出几道高考英语单选题。I'm terribly sorry I broke your glass.(我很抱歉把你杯子摔碎了。)A. That's rightB. Bad luckC. SorryD. You can forget it这是2005年安徽的英语高考题,答案是D,意为“小事一桩,忘了吧”。黄硕说,其实选B“运气真差呢”也说得通。2006年的辽宁英语高考题也有类似的一道:These books are too heavy for me to carry.(这些书太重了,我搬不动。)A.You may ask for helpB.I'll give you a handC.I will do you a favorD.I'd come to help答案是意为“我会帮你忙”的B。“但为什么不能选A,‘你可以找人帮忙’?”黄硕不解。他给这类情景对话题总结过一个规律:出题人希望答题人特别乐于助人、好脾气,杯子被别人打碎了不能叹气说运气差,别人有困难你一定要伸出援手,而冷淡的态度就不对。这种与生活实际情况脱节的“道德正确强迫症”在教科书里也有反映。1990年代经典的Li Lei和Han Meimei教材中,“May I have your ruler?(我可以借你的尺子用吗?)”下一句的回答永远是“Yes,of course.(当然可以。)”有同学曾就此问黄硕:“我要是不想借尺子怎么办,可以说No吗?”黄硕只能提醒学生,如果在考试时遇到,最好别选拒绝别人那个答案,因为十有八九是错误选项。他回忆自己上世纪80年代末在师范大学读英语专业时的考试,“比现在更死板”。题目里给“Thank you”,你一定得答“You are welcome”,敢答其他,那都是错。他曾拿着这些题目问过外教,外教十分惊讶,“我们国家考试从来不会这么出题”,还特意跟他解释:因为心情、谈话对象、场景的不同,人们说的口语千变万化,怎么会有“正确答案”一说呢?据《壹读》、《Vista看天下》、《东方早报》陆谷孙:我们的英文与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差太远陆谷孙先生是英语教学权威,尤精于莎士比亚文学研究和英汉词典的编纂。现为复旦大学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经担任过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院长。17日,他接受了《东方早报》采访。问:据说很多人觉得现在中国崛起了,不需要通过学习语言向西方学习了。您怎么看?陆谷孙:我看现在权重调整可不是因为“崛起”什么的,我不相信有人会自恋到认为可以不学外语了。不学英语真的行吗?昨晚我看到领导讲话:“中国没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个“中等收入陷阱”就是从英语“middle income trap”照译过来的。虽然世界各国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第一语言是中文,第二是西班牙语,第三才是英语,但是作为世界通用语,英语是第一位的。中文,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可能替代英语。问:文化民族主义者大概会觉得英语是帝国主义的语言?陆谷孙:把语言跟意识形态附着是完全不对的,都说过语言没有阶级性。英美人自己也反对一语独大,主张多样化。现在大概有10亿人在使用英语。英语受重视,当然和英国、美国的影响分不开,此外还有语言本身的因素。祖宗杂,善吸纳,词汇量特别大,英语词汇现在据说有60万,OED(牛津英语词典)收了25万吧。连中国人爱说的“关系”,在英文里就是拼音的“guanxi”,这个词已经被它们吸收接纳并作书名了。英语的地位不是没有人挑战,不是光有中国的民族主义者在挑战,他们内部也大有人挑战。人要有国际视野,知道得越多越不会大惊小怪。问: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说母语教育令人担忧,因为英语教育太盛行了。陆谷孙:这个我不同意,不能把中文和英文或任何外语对立起来。这个权重倾斜政策试行一段时间以后,我倒很想看看我们的中文教育是不是水平就会提高。不过我倒挺同意王旭明说各种训练班办得太多,补课太多。小孩从小被逼学英文,家里来个客人就要做熊猫式表演。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么封闭,学外语的传统倒没有断过,一直坚持下来了。陆谷孙:“文革”的时候复课以后也没断过。生活在21世纪的人,如果没有合格的英文,难称合格。作为一个国家,没有合格的英文,也难有大国之林中的立足之地。再说中国人现在不是英文太好,而是与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差得太远。外国人如何学外语一项研究调查了44个国家的230万个成年人的英语分数,发现在非英语国家中,北欧人的英语最好。中国与印度虽然民间英语教育投入巨大,但排名只居第29与30位。拉美国家垫底,研究者认为,当地已有通用语言西班牙语,会削弱拉美人学英语的兴趣。在欧洲大陆,说英语的熟练程度“自北而南”递减。为什么北欧人能讲好英语?有荷兰人说,荷兰太小,两个小时内就可以到达另一个国家,怎能不学外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语系。丹麦、瑞典、挪威和冰岛语属于日耳曼语族北支,英语、德语和荷兰语属于日耳曼语族西支,这些语言来自同一语族。因此,中日韩三国人在学英语时,比起印欧语系国家的人,处于先天劣势。翻看三国中学英语教育报道,疑似一家:老师发音不标准、语法枯燥、机械练习太多……由于地缘和文化相近,很多日本人愿意学中文,花样频出,比如看电视剧。一个日本青年自述初学时常看《包青天》,老师点名他答“学生在”,跟老师道别说“后会有期”。直到被老师禁止再看《包青天》,该生还应“小的遵命”。中国人在英文单词旁边标注拼音的法子,英美人士在学中文时也用。比如“你好吗”,旁边标注“Knee How Ma”。不过请注意,这种标注是无法体现声调的,而这恰恰是最令外国人困扰之处。那么美国人爱学哪门外语?西班牙语。西班牙语是中小学外语选修课的主流,这是因为很多拉美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而美国的拉美移民非常多。除此之外,西班牙语很多词汇和英语一样,比如restaurant(饭店)、tomato(番茄)。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最容易学的语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