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微信砍价源码上参加了一个砍价赢手机的活动,网上说是骗人,有好多亲朋好友都帮我砍价了,会不会连累他们。

【最新骗局】微信上转发后免费领礼物,你碰到过吗?别被骗了!
我的图书馆
【最新骗局】微信上转发后免费领礼物,你碰到过吗?别被骗了!
提示:点上方↑'快活养生'免费订阅哦!微信上的骗局多是换汤不换药,骗的就是人们的贪心。这两天,又有一种新骗局被曝光,收集了近期已曝光的朋友圈骗局,都擦亮眼睛,别被骗了!!转发图片领手表收恐吓电话威胁付3980元家住南京栖霞区的周女士,三个月前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声称,转发图片可免费领取手表。她照做后确实领到一只手表,但25元邮费自付。12月19日晚,她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男子打来电话威胁,要求她支付3980元手表费用,否则要付出血的代价。周女士吓得只好到派出所报警。19日晚上6点多钟,周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对方凶狠地说,她在微信里购买了一只手表还没付钱。“我当即愣住了,仔细一想,确实有这个事,是三个月前,而且说好是免费领取的呀!”周女士告诉民警,她跟对方表明态度后,对方满口粗话说:“你等着,今晚我会安排手下马仔找到你的,这个钱你不给的话,就让你付出血的代价。”周女士回想,当时手表是通过邮寄到家的,对方肯定也有她家住址,于是赶紧报警了。说起手表的事,周女士说三个月前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信息,表明转发就会得到手表,她就转发了并截图传给对方,后来就有人邮寄一块手表到家。到货后,她支付了25元邮递费。民警看了周女士出示的手表,这手表做工粗糙,地摊上甚至不值25元。民警分析,这只是一种诈骗手段,不法分子打着免费的噱头送一个不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实施诈骗或恐吓。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民警提醒市民,朋友圈里海量真真假假的信息要注意甄别,不要贪图小便宜,以免上当。是的,下面还有更多因为贪图小便宜而被骗的例子,请注意以下几种骗局,别再有人被骗了哈。骗局一:朋友圈低价买iPhone 支付完就拉黑11月30日,广州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专线接到一名男子报警称,他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则“低价销售苹果手机”的信息,联系卖家谈妥价格,以“2000元一台”的价格向卖家购买苹果6手机。他通过“微信支付”多次向对方支付“订金”合计7000元。转账后,对方迅速转变态度,并要求他继续转账,否则不发货。他发现被骗后要求对方退款,对方将其拉黑。骗术解密自称是手机“批发商”、“代理商”,利用微信群、微信朋友圈定期发布各类苹果手机的代购信息,以大幅低于市场价为噱头吸引事主主动联系购买。编造各种理由说明其产品是正规产品,谎称自己是公司“一级代理”,卖的是“直销价”或“走私货”,证明其产品价格的“合理性”,骗取事主信任。诱骗事主通过微信转账支付货款,收到钱后直接拉黑事主。骗局二添加微信号就送名牌眼镜结果付了运费拿到山寨货前段时间,朋友圈出现很多免费赠送「香X儿口红」「明星同款太阳镜」「品牌手表」「品牌耳机」等信息,只需付运费即可免费领取。结果,很多人中招。东西确实是会收到的,但是收到的东西完全不是名牌产品。香奈儿口红实为市面上廉价的三无产品;明星同款太阳镜实为劣质产品;品牌手表则为地摊货。而且,这并非是一张普通的快递运单,而是一张快递代收货款运单。说的更简单一点就是:骗子选择了由快递公司代其向受骗者收取货款费用。受骗者支付的并不是运费,而是货款。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说:如果是长期合作的电商,普通的小件包裹也就5块钱的事。根本不会到十几、二十块!骗局三玩'帮忙砍价'被骗8万元90后女孩小翁参加了福州易行数码科技公司发出的苹果6微信砍价活动,通过微信的大量转发,最后以4300元左右砍得一部苹果6手机。一个星期后,苹果手机如约而至。尝到甜头后,小翁便把这个微信砍价的消息告诉了更多亲朋好友,“因为我有微信支付方便,所以有些亲戚朋友砍价成功后便让我先帮忙垫付,我就先付了。”小翁说,后来她一共付了18部手机的钱,可是没想到一部手机都没收到,自己准备嫁妆的近8万元全都放进去了。“是我拉他们来参加的,现在手机没收到,怎么好意思找他们拿钱。家里人我都不敢告诉。”据悉,和小翁有同样遭遇的还有200来人!骗局四说集赞可以赢奖励 结果搭上了运费集赞赢奖励也能被坑?这并非玩笑!10月上旬,市民李女士参加了微信某公众号集赞赢取“香港3日游”的活动,随后李女士将88个赞的截图发给该公众平台,对方告知以快递的方式接收免费旅游卡。可当李女士收到货时,她才发现所谓的旅游卡,只是一份行程表,来回的交通费、参团费等都要自理,不仅说好的“免费”实现不了,自己还搭进去了快递费。警方提醒,首先要慎重对待集赞赢奖励的活动,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奖励都不会兑现。再者,不要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微信平台,微信上的骗子正是使用了这种方法才轻而易举地套取了用户足够的个人信息,为其进一步诈骗做好了铺垫。其实媒体曝光过的类似骗局还有很多,看似不同,无非就是同种骗局的变形,利用的就是大家贪图便宜的心理。但并非所有微信的福利活动均是骗局,参加微信活动时,一定要搞清楚主办方。天上不会掉馅饼,醒目人也不会总在你耳边提醒,还是看多点,谨慎点吧。觉得不错,底部随手点赞哟↓↓
馆藏&49363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微信“帮忙砍价”需谨慎 防止网络诈骗和个人信息泄露
来源:合肥晚报
&我距离免费拿高清电视就剩下3795元,大家来帮忙啊!&日前,陈女士在微信群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发动朋友们帮忙&砍价&,以便赢取免费获得电视机的机会。经过了&点赞潮&、&红包潮&,近日朋友圈迎来了&砍价潮&,从几千元的手机到上万元的相机,甚至十几万元的车,商家都号称&只要邀请朋友在链接页面中,帮忙&砍价&至零元,即可免费获得该产品&。
通过点击虚拟的按钮帮朋友砍价,一款价值不菲的产品就可以免费拿,从几百元的智能手表到几千元的手机、电视都有。可是,真的有这种好事吗?
砍到0元后 领取键却无法点击
&儿子年底就准备结婚了。买的婚房今年刚刚下来,我们就马不停蹄地把房子装修了,然后开始陆续置办电器。&前阵子,市民陈女士在朋友圈里看见有人转发了一条送电视的消息,点开一看是一家科技公司搞的网络促销活动,页面上有电视、空调、豆浆机等等大小家电。家里正好还差一台大电视,陈女士看有一台价值6847元的电视很不错,就马上参加了这个活动。
陈女士告诉记者,活动的规则是要把这则消息分享到朋友圈,然后让你的好友来帮你点击&砍价&,每点一次都能便宜几十块钱,并且不设最低价,只要砍价团给力,0元就可以抢购。陈女士将信将疑,心想有这样的美事?
不过,心动不如行动,陈女士决定让丈夫试着点了一下,果然页面上的价格显示少了一些。
兴奋的陈女士从上上周开始就四处找人帮&砍价&,进行了快半个月,终于把价砍到了零元。
&活动一结束我就迫不及待地去点击领奖按钮,可一按我却傻了眼,&领奖&的按钮怎么也点不动,反复试了好几次,我发现那个按钮压根就不能点,这下,我才明白过来,一切都是商家设定好的骗局,根本就没有这种白拿的奖品。当时就感觉被骗了,活动结束我又点开看了下,发现又变成0元赢取另一种东西了,就是换汤不换药,我不再相信这种事情了。&陈女士告诉记者,后来朋友还问自己拿没拿到手机,陈女士都觉得很尴尬。
实际上,陈女士并非是唯一有此遭遇的人。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消费者都参加过微信&砍价&活动,费尽力气将商品砍到0元或者低价,到最后均无法领取。苏小姐告诉记者,上半年参加一个类似活动,邀请朋友帮忙砍价免费拿一台价值947元的养生锅,就发动朋友砍到0元后,结果都过去半年了,音讯全无。
游戏规则: &神秘举办方&说了算
根据陈女士提供的微信信息,记者注意到,该页面的活动规则称:&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举办方所有&,但从头至尾都没有说明活动举办方是谁。同时,记者发现,该H5页面的网址链接只能在微信中呈现,若用浏览器打开,就会自动跳转至腾讯首页,让人找不着&真身&。
记者电话联系了电视生产商,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未授权任何机构进行各种形式的&砍价&,微信砍价活动与该公司无关。
那么,这个活动到底是由什么单位举办的呢?记者根据该网址的域名查到了注册商。那么,&免费拿电视&微信砍价活动是这家注册商举办的么?该公司客服否定了该说法:&别人只是用了我们的域名,程序不是我公司的。&
记者调查后发现,除了通过购买域名、设置相应程序,微信砍价活动还可通过微信第三方软件来发起。记者以公司运营者身份致电合肥一家微信托管营销公司了解到,微信公众号可接入该公司的软件,发起砍价、博博乐等活动,且不需要提供营业执照。&如果不希望送出太多产品,就手动在后台设置限制条件,如砍价次数、最高砍价额度等。&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这样的活动可能一次性&吸粉&几千万元。不过,上述的微信第三方软件价格并不便宜,发起一次需要近千元。&但这个成本还是划算的,只需要一个页面即可获得大量的转发和分享,用最少的成本达到最大的扩散效果。&
本报记者 谷薇薇
没有主办方的活动无法维权
砍价活动形式多样,并非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那么,当我们遇到这种被欺骗的情况时,是否可以进行依法维权呢?
对此,记者咨询了合肥天霖律师事务所卜律师。卜律师告诉记者:&如果活动主办方信息明确,他发起活动就相当于发出了邀约,当消费者相信了这种邀约,并做出了相应的回应,那就说明缔约成立了,当他涉嫌欺诈,由于欺诈行为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这样的话,主办方就应该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卜律师强调:&据我所知,微信上很多这种活动是没有主办方的,有些是一些莫名的网站发起的,只是为了转发率而发起的活动,活动发起者也因此获得了一定的利益,比如转发量多了,传播度和声誉可以积累起来,但是消费者也遭受了时间上的损失,但是这只能算是一种侵权,比如说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不算法律意义上的诈骗。& 本报记者 谷薇薇
可疑砍价要防止扩散
对于微信上流行的这股&砍价&风,业内人士提醒,近年来网络诈骗和信息泄露等层出不穷,消费者尤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免被一些钓鱼网站利用。
据介绍,微信上帮忙朋友&砍价&这种方式比较新颖,0元领取商品也是一个很好的噱头。很多人会出于友情或者好奇,帮朋友砍一把,由此也造成其在朋友圈内广泛传播。因为只需要一个页面即可获得大量转发,这帮助商家用最少的成本达到了最大的扩散效果,因此这已经成为一些商家的模式。
如果这种方式用来诈骗的话,危害性更大,一些不法分子将朋友圈的嵌入式广告链接至钓鱼网站,通过免费领取商品来骗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让市民蒙受钱财损失。
业内人士提醒,这种类型的砍价分享活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且目前如QQ、微信、支付宝等手机上的软件都绑定了银行卡,所以市民别在不信任的网站上填写自己的任何个人信息,同时应防止类似可疑信息的扩散。 本报记者 谷薇薇
原标题:微信砍价“0元领电视”领到了没?
编辑:郭羚
[此文系转载,来源于合肥晚报,版权归属原作者]
安徽资讯APP
扫一扫,安徽尽在您手中
万家热线今日合肥
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
每天10分钟,通晓合肥事
十一黄金周,你是否已经拟好出行计划?你是否做好准备...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
童年是一张五彩的照片,载着人们永恒的回忆;照片中 ...
9月16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17年安徽省网络 ...
今日万家热线
扫描关注今日万家热线微信公共号
短信快捷登录
合作账号登录
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万家账号
发送验证码欢迎您,!&
当前位置:&>>&&>>&
微信砍价看着很美 新型诈骗需要小心
  最近一段时间,微信朋友圈少了晒娃晒美食,反倒多了几项不一样的活动内容。比如,不少网友发起“砍价”的热潮,邀请朋友在链接中帮忙“砍价”。自助餐、旅游、酒店住宿都属于砍价的内容,甚至还有手机、手表等比较贵重的物品。
  对于砍价,很多人从一开始保持的小心翼翼,到最后的完全参与,总是有随风而动的趋势,殊不知,我们微信圈里的砍价活动,有的确实给了你实惠,而有的动机却并不单纯。
  0元“砍价”&刷爆朋友圈
  “前一段时间,不知道圈子里谁发起了一个旅游景点的0元免费游的活动,在参与砍价的同时,自己也可以接力砍价,一下子我手机里的朋友圈一个上午都是这个砍价内容了。”家住市区城东的王小姐告诉记者,这样的砍价情形这段时间经常有出现,她说,不仅朋友圈被这样的砍价信息刷屏,就连微信群里也经常会有砍价的信息跳出来,有时候一个群里要帮忙砍十几次价。
  经常参与砍价活动的韩女士说,她就有好几个砍价成功的订单还没有消费过,一开始是觉得实惠所以选择砍价,后来就觉得很有意思,因为砍价可以见证你圈子是否够广阔。她说:“我一般参与的砍价基本都能够成功,身边有些人发了砍价信息而无法成功,我还会帮忙转发,我感觉砍价和点赞差不多,就是证明你朋友圈号召力的时候,也能够证明你朋友够不够多。”
  有人砍价&遭遇欺诈
  近日,云南省公安厅接到来自福建公安机关的消息,福州一“90后”女孩小美遭遇“砍价”骗局,8万元嫁妆全部被骗。小美起初参加了福州易行数码科技公司发出的iphone6&
  Plus“砍价”活动,通过大量微信好友的帮忙“砍价”,最终砍到4800元,并收到一部iPhone。收到手机的小美兴奋不已,确信活动的真实性,赶紧号召身边的亲朋好友来参与,甚至热心地为没开通微信支付的亲人朋友垫付了18部手机的款项,共8万元。当搭进全部嫁妆的小美等待了半个月却一部手机也没收到时,才发觉自己上了当,遂到当地公安部门报了案。
  这个砍价骗局其实在微信活动中并不罕见,在我们身边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市民王越家9月份参与了一个儿童电子手表的砍价活动,砍到78元就可以拿一个市场售价388元的儿童定位手表,由于儿子特别想要,他就参与了活动并砍价成功,谁知道把78元打给对方以后,等待了近一个月都没有收到手表,而且再次打开砍价页面,却已经进不去了。他说:“因为钱不多,所以也没有报警啥的,但以后这样不靠谱的砍价再也不参加了。”
  靠谱商家&“砍价”实惠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对于各种砍价都只是帮别人砍,自己不会参与,因为就怕是欺诈。但也有不少人表示,近半年了,因为砍价活动而尝到了不少实惠的甜头。
  “我参与了市区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砍价活动,一个成人只要68元就可以了,120cm以下的孩子还免费,我们一家三口只花了过去一人团购的价格,就美美地吃了一顿自助餐,非常实惠。”市民张玲说,当时身边不少朋友都砍价了,一开始也以为是骗人的,但后来一出示砍价成功的手机页面,马上就可以消费。
  另外一位市民参与的是奉化溪口推出的“0元二日游”的活动,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砍价到0元,就可以享受原标准998元的二日游行程,其中包括一晚的特色酒店住宿,两张成人门票。这个活动,在不少市民中都掀起了热潮,虽然从近千元砍到0元有一定的难度,但还是有市民成功砍价,并获得了免费旅游的资格。据砍价成功的市民叶小姐说,她特意电话咨询了奉化溪口的官方旅游电话,对方告知确实是他们举办的微信体验游活动,而且全国名额只有100个,所以她才抓紧时间请朋友砍价。
  “我在电话中对于额外消费、差价等都做了很详细的咨询,得到了对方的答复后才参与砍价的,因为以前碰到过砍低价团,但最后有补差价的情况,而这个是自由行,完全是0元就可以旅游了。”叶小姐说。
  微信砍价&要擦亮眼睛
  “微信中诸如砍价的活动越来越多,消费者要擦亮眼睛才不会上当。”绍兴市易宙广告文化传播公司的网络运营负责人表示,一些公众平台推出砍价活动,主要出于几种目的,一是为了吸收公众号的粉丝,二是为了收集客户资料,三是为了积聚消费人气。往往为了最后一个目的的才是一些靠谱的砍价活动,而第一种和第二种会因为出发点不同,而出现一些信息泄露、欺诈等行为。
  砍价达人韩女士说:“我一般参与的都是本地的砍价活动,外地的砍价活动我会事先打电话过去咨询,有些连电话都没有提供,而且还需要预付的砍价活动,我是绝对不会参加的。”对此,该负责人认为,韩女士的做法是最安全的,不通过第三方发布平台预留的电话,而直接找商家咨询砍价的真实性,是对自己非常好的保护。
  此外,他也提醒,有些砍价活动并不名副其实,优惠的力度其实并不大,砍价之前最好先查一下市场价格再对比一番。(转自绍兴网)朋友圈“帮砍价”? 新型骗局需警惕!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微信里现在掀起了“帮忙砍价”的热潮,称邀请朋友在链接中帮忙“砍价”,如果砍到0元,可免费获得iPhone 6s、相机甚至价值十几万的车。殊不知,许多“砍价”链接真实目的是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用户最后不仅不会 收到奖品,反而有可能被骗钱。
  最近,有媒体报道,90后女孩小翁参加了福州易行数码科技公司发出的iphone6手机的微信砍价活动,通过微信的大量转发,最后以4300元左右砍得一部iphone6手机。一个星期后,手机如约寄到了她手中。
  尝到甜头的小翁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更多亲朋好友,小翁表示,因为自己有微信支付方便,所以有些亲戚朋友砍价成功后便让她帮忙垫付。后来她一共付了18部手机的钱,可是没想到一部手机都没收到,自己准备嫁妆的近8万元全都放进去了。据报道,和小翁有同样遭遇的还有200来人。
  除了帮忙砍价,最近还有一种骗局也很流行。梁女士为4岁的女儿报名参加了一个“萌娃大赛”,大赛奖品丰厚,一等奖包括iphone6 plus手机+3000元现金以及家纺、净水器等。
  但是,从充满热情地拉票到被指刷票跌落第一名,梁女士才明白,这个圈子的道道儿可真多,这样的比赛就是个骗局,网站借此拉粉丝,实际上结果早就内定了,梁女士说,“主办方可以随意给选手减票或者增票,没人监督。”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胡钢认为,面对微信圈的骗局,消费者应该有自我保护意识。
  除了消费者的自我保护,作为平台,微信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呢?今天微信向经济之声发来文字回复称,微信作为平台服务提供者,一直以来都对平台上的违法、违规信息依法进行管理,执行包括断开链接、封停帐号等操作。
  同时,微信还表示,对于诱导分享、过度营销等影响用户体验的行为,是微信公众平台以及朋友圈规范明确禁止的,如果收到举报,微信核实后会执行管理措施。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营销委员会专家龚铂洋认为,微信朋友圈过度的营销正在影响微信朋友圈用户的粘性。
  对于微信骗局,很多隐藏在背后的公司成了最大赢家。以微信拉票为例,记者通过一个微信互投的群了解到,刷票参赛者并不少,而幕后的刷票公司更是赚的盆满钵满。
  一位负责刷票的网友介绍,刷票的价钱要看买多少票,如果买100票,每票5毛;如果买1000票,那就可以降到4毛。当被指出价钱太高时,他解释说,他们完全是人工刷票,靠家庭主妇、大学生等会员每天不定时投票,成本高,但是主办方很难查出来;那种便宜的软件投票成本低,很容易被后台监控到,为了保险,还是买人工票好一些。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胡钢表示,目前对于微信朋友圈的监管并不到位,案件侦破难度也非常大。(记者唐明)
[责任编辑: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
版权所有 & 中国网·东海资讯
技术支持: 监督电话:025-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京ICP证 040089号
|法律顾问:|||||||||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朋友圈砍价制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