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比和同同比环比的区别别略议“同比”与“环比”的翻译

第一期;1卷首语1;2翻译研究之用及其可能的出路许钧;5-12+12;3新时代语境期待中国翻译研究的新突破谢天振;13;4本刊稿约15;5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策略孙艺风;16-23+122;6产业化视域下的翻译硕士培养模式杨朝军;24-2;7高校MTI翻译与本地化课程教学实践崔启亮;29;8基于问题学习的翻译教学研究――以MTI文化翻译;9早期英文法律词语的汉译
2 翻译研究之用及其可能的出路
3 新时代语境期待中国翻译研究的新突破
4 本刊稿约
5 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策略
6 产业化视域下的翻译硕士培养模式
7 高校MTI翻译与本地化课程教学实践
8 基于问题学习的翻译教学研究――以MTI文化翻译课程为例
9 早期英文法律词语的汉译研究――以19世纪中叶前后若干传教士著译书为考察对象
10 中哲西传,一代宗师――陈荣捷先生的翻译事业
刘敬国;项东;
11 文学翻译研究新视角――王东风《连贯与翻译》述评
12 一部中国语料库翻译学的教科书――评胡开宝《语料库翻译学概论》
13 中国文学英译的合作、协商与文化传播――汉英翻译家葛浩文与林丽君访谈录
14 对一些常用英汉词语对译用法的辨析
15 “国民财富”不可改作“国家财富”――就《国富论》译名与谢祖钧先生商榷
包振宇;曹斌;
16 2011年企业语言服务人才需求分析及启示
17 出版翻译中的项目管理
徐彬;郭红梅;
18 翻译行业的未来与维护人民的语言权利――第19届世界翻译大会侧记
19 英汉翻译实践中的词义误区
20 《中国名园》英译策略探讨
21 党政文献汉英翻译中搭配冲突的调查
22 中美网站企业概况的文本对比与外宣英译
23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论汉英旅游翻译过程中思维的转换与重写
24 翻译还是重命名――语用翻译中的主体性
何自然;李捷;
25 电话口译在我国的一次重要实践――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的电话口译
詹成;索若楠;
26 《中国翻译》订阅、邮购信息
27 中国法律体系用语选译
28 本刊文内引文标注、注释及文后参考文献体例
29 信息广角
30 It's Time to Rethink ‘Temporary'
31 语言与社会身份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J]. 中国翻译,2012,v.33;No.21202:3.
[2]穆雷. 也论翻译研究之用[J]. 中国翻译,2012,v.33;No..
[3]高乾,钟守满. 本雅明翻译思想的寓言视角解读[J]. 中国翻译,2012,v.33;No.+128.
[4]朱纯深. 一“名”之立:读/译散文《读画》――The Reading of a Painting[J]. 中国翻译,2012,v.33;No.+128.
[5]何三宁. 再探翻译质量评估参数[J]. 中国翻译,2012,v.33;No..
[6]贺爱军,王文斌. 浙籍译家群的生发及其缘由索隐[J]. 中国翻译,2012,v.33;No..
[7]张政,张少哲. 真项目 真实践 真环境 真体验――基于北京师范大学MTICAT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翻译,2012,v.33;No..
[8]王建华. 语块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会议口译准确性的实验研究[J]. 中国翻译,2012,v.33;No..
[9]徐莉娜. 从译者失语看翻译教学的缺失环节[J]. 中国翻译,2012,v.33;No.+128.
[10]黄焰结. 接受与影响:《翻译论集》经典之路考察[J]. 中国翻译,2012,v.33;No..
[11]曾文雄. 当代翻译研究的界面前瞻――《翻译研究批评性读本》述评[J]. 中国翻译,2012,v.33;No..
[12]宋志平,孟凡君,刘爱华. 总结、反思与探索――第二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综述[J]. 中国翻译,2012,v.33;No..
[13]. 本刊稿约[J]. 中国翻译,2012,v.33;No.21202:72.
[14]王惠,雷艳妮. 翻译风险识别[J]. 中国翻译,2012,v.33;No..
[15]张文,沈小燕. 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主席Hannelore Lee-Jahnke教授访谈[J]. 中国翻译,2012,v.33;No..
[16]陈来元. 我译《大唐狄公案》的酸甜苦辣[J]. 中国翻译,2012,v.33;No..
[17]臧夏雨. 从翻译伦理视角论译者有意识的“不忠”――以电影《叶问Ⅰ》和《翻译风波》为例[J]. 中国翻译,2012,v.33;No..
[18]蒋骁华. 翻译中的西方主义──以18─19世纪中国的政治、外交文献翻译为例[J]. 中国翻译,2012,v.33;No.+128.
[19]章学清. 我同许渊冲在译杜问题上的两次论战[J]. 中国翻译,2012,v.33;No..
[20]方梦之. 翻译伦理与翻译实践――谈我国部分英文版专业期刊的编辑和翻译质量[J]. 中国翻译,2012,v.33;No..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J]. 中国翻译,2012,v.33;No.21202:3.
[2]张保红,刘士聪. 文学翻译中绘画因子的借用[J]. 中国翻译,2012,v.33;No..
[3]穆雷. 也论翻译研究之用[J]. 中国翻译,2012,v.33;No..
[4]高乾,钟守满. 本雅明翻译思想的寓言视角解读[J]. 中国翻译,2012,v.33;No.+128.
[5]朱纯深. 一“名”之立:读/译散文《读画》――The Reading of a Painting[J]. 中国翻译,2012,v.33;No.+128.
[6]何三宁. 再探翻译质量评估参数[J]. 中国翻译,2012,v.33;No..
[7]贺爱军,王文斌. 浙籍译家群的生发及其缘由索隐[J]. 中国翻译,2012,v.33;No..
[8]张政,张少哲. 真项目 真实践 真环境 真体验――基于北京师范大学MTICAT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翻译,2012,v.33;No..
[9]王建华. 语块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会议口译准确性的实验研究[J]. 中国翻译,2012,v.33;No..
[10]徐莉娜. 从译者失语看翻译教学的缺失环节[J]. 中国翻译,2012,v.33;No.+128.
[11]黄焰结. 接受与影响:《翻译论集》经典之路考察[J]. 中国翻译,2012,v.33;No..
[12]曾文雄. 当代翻译研究的界面前瞻――《翻译研究批评性读本》述评[J]. 中国翻译,2012,v.33;No..
[13]宋志平,孟凡君,刘爱华. 总结、反思与探索――第二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综述[J]. 中国翻译,2012,v.33;No..
[14]. 本刊稿约[J]. 中国翻译,2012,v.33;No.21202:72.
[15]王惠,雷艳妮. 翻译风险识别[J]. 中国翻译,2012,v.33;No..
[16]张文,沈小燕. 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主席Hannelore Lee-Jahnke教授访谈[J]. 中国翻译,2012,v.33;No..
[17]陈来元. 我译《大唐狄公案》的酸甜苦辣[J]. 中国翻译,2012,v.33;No..
[18]臧夏雨. 从翻译伦理视角论译者有意识的“不忠”――以电影《叶问Ⅰ》和《翻译风波》为例[J]. 中国翻译,2012,v.33;No..
[19]石春让,王江超. 西方哲学经典文本的翻译目标和策略――《谈谈方法》一书的翻译体会
[J]. 中国翻译,2012,v.33;No.7.
[20]. 通知[J]. 中国翻译,2012,v.33;No..
[21]林巍. 比较文化视阈下的语境斟酌[J]. 中国翻译,2012,v.33;No.5.
[22]. 行业信息[J]. 中国翻译,2012,v.33;No..
[23]. 书讯快递[J]. 中国翻译,2012,v.33;No..
[24]. 第二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公报[J]. 中国翻译,2012,v.33;No..
[25]. 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江苏人文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 第二十四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二号公报[J]. 中国翻译,2012,v.33;No..
[26]蒋骁华. 翻译中的西方主义──以18─19世纪中国的政治、外交文献翻译为例[J]. 中国翻译,2012,v.33;No.+128.
[27]章学清. 我同许渊冲在译杜问题上的两次论战[J]. 中国翻译,2012,v.33;No..
[28]方梦之. 翻译伦理与翻译实践――谈我国部分英文版专业期刊的编辑和翻译质量[J]. 中国翻译,2012,v.33;No..
[29]田传茂. 略议“同比”与“环比”的翻译[J]. 中国翻译,2012,v.33;No.2.
[30]郭辉. “加法”技巧在中国文化内容编译中的运用[J]. 中国翻译,2012,v.33;No.5.
[31]休?哈贝尔,刘士聪. 午后的幼虫[J]. 中国翻译,2012,v.33;No.8.
[32]刘士聪. 翻译细节[J]. 中国翻译,2012,v.33;No.9.
[33]林巍. 典籍中的“天”意[J]. 中国翻译,2012,v.33;No.1.
[34]. 文化体制改革词语选译[J]. 中国翻译,2012,v.33;No..
[35]. 《中国翻译》订阅、邮购信息[J]. 中国翻译,2012,v.33;No.21202:91.
1 民族主义、世界主义与翻译的文化协调作用
2 口译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困惑与出路
3 道不同,亦相与谋――西方翻译研究范式与口译研究范式流变之比较
李德超;唐芳;
4 晚清时期关于翻译政策的讨论
黄立波;朱志瑜;
5 十七、十八世纪“四书”在欧洲的译介与出版
6 《口译认知研究》述评――兼谈博士论文的研究与写作
7 翻译学:一个认知诗学的视角――《翻译学批判性导论》评介
8 文学译介、文化交流与中国文化“走出去”――作家毕飞宇访谈录
高方;毕飞宇;
9 办好翻译专业学位教育,服务国家发展需求――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2年年会纪实报道
10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翻译技术教学实践
11 技以载道,道器并举――对地方高校MTI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学的思考
12 厘清认识,接轨产业――参加2012年MTI专业师资翻译与本地化技术培训有感
13 现代信息技术与翻译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14 2012年及未来几年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
15 译本的历史记忆: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解读
王东风;李宁;
16 报刊新词典型误译现象透视
17 也谈“Cabbages and Kings”的汉译
18 如何做好联合国的笔译工作
19 试论戏剧翻译的特色
20 中国当代文学译介伦理探讨――以白睿文、陈毓贤英译《长恨歌》为例
21 典籍英译中深度翻译的类型与功能――以《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上)为例
王雪明;杨子;
22 全球化视阈下的服饰文化翻译研究从“头”谈起
张慧琴;徐B;
23 翻译程序之为用大矣――以第23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汉译英一等奖译文为例
24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用语选译
1 本期聚焦
2 从国家文化发展的角度谈谈翻译研究和学科建设问题
3 学术品格?文化战略?行业发展
4 中国翻译研究:回望?反思?前瞻
5 拓展翻译研究的视野与空间 推进翻译专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6 “梦圆”之后的忧思
7 当前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8 超越“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国际化
9 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翻译教育
10 翻译批评的现状、问题与发展
11 数字化时代翻译研究面对的新现象新课题
12 认知翻译研究
13 词汇翻译提取效率和操作机制的认知研究――基于不同二语水平者的实证调查
刘绍龙;胡爱梅;
14 玄奘《道德经》梵译思想研究
15 翻译人才兴衰的历史反思――以清代满汉翻译人才为例
16 探索案例教学法在翻译硕士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7 基于情境建构的口译教学观研究
刘育红;李向东;
18 中国翻译行业立法之路:来自德国的借鉴
蒋莉华;王化平;严荔;
19 摇摆――翻译中的非理性和理性力量――读道格拉斯?罗宾逊的《翻译和“摇摆”问题》
20 科技英语:文体、范式与翻译――方梦之《英语科技文体:范式与翻译》评述
21 五十年心血译中国――翻译大家沙博理先生访谈录
22 元剧《赵氏孤儿》翻译与改写的文化调适
23 译名与义理:“是学”、“象(相)”和“抽象主义”
24 安乐哲、郝大维《中庸》译本与美国实用主义
25 海运提单常见翻译错误述评
26 再谈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
27 对“互文性”理论运用于国内翻译批评的反思
28 同一性? 身份? 认同?――克罗宁和根茨勒近作中Identity汉译之“辩正”
29 论法律文本中“权利”和“权力”的表述和翻译
30 体育文本的类型与翻译探析
31 从言语幽默概论视角探讨汉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围城》原著及英译本为例
戈玲玲;何元建;
32 美国主流媒体上的“中国英语”样本分析――基于《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一项实证研究
33 中国译协对外传播翻译委员会暨外事翻译委员会第23届中译英研讨会讨论词汇选登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专业论文、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95中国翻译-2012总目录等内容。 
 《上海翻译》期刊目录 2012 年第 01 期国家机构对外翻译规范研究――以 “熊猫丛书” 英译中国文学为例 会讯 文化研究与翻译研究 英语科技文体:范式与...  2012中国翻译最新词汇 隐藏&&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economy strengthen the position of agriculture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make progress in integrating economic and...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英文对照(2012版)_教育学...中国共产党历史 History of Communist Party of ...翻译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050262 商务英语 ...  (版)国内公认的权威期刊目录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CSSCI 权威...中国语文 世界汉语教学 当代语言学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 现代外语 中国翻译 ...  2012年考研英语真题及答案 23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2012年阅读翻译 2012年阅读翻译2012年...  它规定:如果 组合作用没有使材料超出它的弹性限制的话, 那么由一组荷载产生的 总弯矩,剪力,应力和挠曲等于单独荷载的作用之和。 ...  学期汉英翻译讲义_英语学习_外语...叶红卫
目录 1 (一) 英汉对比...9 (四)公示语翻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中国...  2012版教育部最新专业目录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古典文献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翻译 商务英语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 广播电视学 ...  2012版公共英语翻译_英语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公共...11. 中国已经顺利完成两次载人航天任务。 The space...33.你不能总是不表态,你必须对此事做出决定。 You...中国翻译协会
当前位置:
2012年第2期
来源:中国译协网
&&发布时间:
理论研究&&
也论翻译研究之用& 穆雷& 5
本雅明翻译思想的寓言视角解读& 高乾 钟守满& 12
一&名&之立:读/译散文《读画》─The Reading of a Painting& 朱纯深 18
再探翻译质量评估参数& 何三宁 27
译史纵横&&&&&&&&&&&&&&&&
&&&&&&&&&&&&&&&&&&&&&&&&&&&&&&&&&&&&&&&&&&&&&&&&&&&&&& &&
翻译中的西方主义──以18─19世纪中国的政治、外交文献翻译为例& 蒋骁华 32
浙籍译家群的生发及其缘由索隐& 贺爱军 王文斌 38
翻译教学&&&&&&&&&&&&&&
&&&&&&&&&&&&&&&&&&&&&&&&&&&&&&&&&&&&&&&&&&&&&&&&&&&&&&&& &&
真项目& 真实践& 真环境& 真体验&&基于北京师范大学MTI CAT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张政 张少哲 43
语块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会议口译准确性的实验研究& 王建华 47
从译者失语看翻译教学的缺失环节& 徐莉娜 52
书刊评介&&&
&&&&&&& &&&&&&&&&&&&&&&&&&&&&&&&&&&&&&&&&&&&&&&&&&&&&&&&&&&&&&&&&&&&&&
接受与影响:《翻译论集》经典之路考察& 黄焰结 59
当代翻译研究的界面前瞻&&《翻译研究批评性读本》述评& 曾文雄 65
会议综述&&&&&&&&
&&&&&&&&&&&&&&&&&&&&&&&&&&&&&&&&&&&&&&&&&&&&&&&&&&&&&&&&&&&&&& &&
总结、反思与探索&&第二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综述& 宋志平 孟凡君 刘爱华 69
行业翻译&&&&&& &&&
&&&&&&&&&&&&&&&&&&&&&&&&&&&&&&&&&&&&&&&&&&&&&&&&&&&&&&&&&&&&&&&
翻译风险识别& 王惠 雷艳妮 73
学人访谈&&&&&&&&&&&&&
&&&&&&&&&&&&&&&&&&&&&&&&&&&&&&&&&&&&&&&&&&&&&&&&&&&&&&&&& &&
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主席Hannelore Lee-Jahnke教授访谈& 张文 沈小燕 78
译家译事&&&&&
&&&&&&&&&&&&&&&&&&&&&&&&&&&&&&&&&& &&&&&&&&&&&&&&&&&&&&&&&&&&&&&&&&&
我译《大唐狄公案》的酸甜苦辣& 陈来元 82
翻译评论&&&&&&&&&&&&&&&&&
&&&&&&&&&&&&&&&&&&&&&&&&&&&&&&&&&&&&&&&&&&&&&&&&&&&&& &&
我同许渊冲在译杜问题上的两次论战& 章学清 86
翻译伦理与翻译实践&&谈我国部分英文版专业期刊的编辑和翻译质量& 方梦之 92
从翻译伦理视角论译者有意识的&不忠&&&以电影《叶问Ⅰ》和《翻译风波》为例& 臧夏雨 95
译技探讨&&&
&& &&&&&&&&&&&&&&&&&&&&&&&&&&&&&&&&&&&&&&&&&&&&&&&&&&&&&&&&&&&&&&&&&&&
文学翻译中绘画因子的借用& 张保红 刘士聪 98
西方哲学经典文本的翻译目标和策略&&《谈谈方法》一书的翻译体会& 石春让 王江超 104
略议&同比&与&环比&的翻译& 田传茂 108
&加法&技巧在中国文化内容编译中的运用& 郭辉 113
&自学之友&&
英译汉:Caterpillar Afternoon(Sue Hubbell)& 刘士聪 译 116
翻译导读:翻译细节& 刘士聪 118
汉译英:典籍中的&天&意(林巍)& 林巍译 120
翻译导读:比较文化视阈下的语境斟酌& 林巍 122
&词语选译&&
文化体制改革词语选译& 126
信息广角& &
本刊稿约(72)&&& 本刊邮购信息(91)&
行业信息(127)& 书讯快递(127)&
英文摘要& 128
也论翻译研究之用
穆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 要: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在体制内获得了认可,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就在理论建设上。本文从翻译研究的历史责任、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翻译研究与翻译学、翻 译研究与理论资源以及翻译研究与翻译行业的发展等方面入手,进一步讨论翻译理论、翻译研究和翻译学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翻译研究;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行业;学科建设
本雅明翻译思想的寓言视角解读
高乾&& 钟守满&& 杭州师范大学
摘要:寓言概念是本雅明哲学思想和文论思想的集中体现。借助寓言概念,可以从现实语言的本质、翻译的本质和译者的任务等三方面剖析本雅明翻译思想的内涵。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本雅明将翻译视为原文的寓言化过程,并赋予翻译社会批判性。
关键词:寓言化;纯语言;逐字直译;社会批判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X& (2-06
一&名&之立:读/译散文《读画》The Reading of a Painting
朱纯深 香港城市大学
摘要:本文旨在联系本雅明1916年论述&语言&与&定名&及&过分定名&的文章,讨论他有关&纯语言&的概念,探讨这些观念对翻译的意义,并据此指出翻译的吊诡性:因为人类语言内在的不纯粹,翻译在处理所涉及的两套体现在各自语言和文化的认知模式时,一边将二者之间的交流连接一边又将其阻断。在这一连接/阻断的吊诡中,翻译将意义分流进入目标系统,译文向目标系统开放,在目标读者心中开启一幅新的记忆拼图。因此,一个&文学地&翻 译的文本成就了原作的后续生命,但在本质上是独立于原作的一个自足的艺术品。在普罗大众的阅读中,译作文本作为艺术品,其使命不是要将读者带回原作,而是 要以自己回应、融汇原作的言说方式所成就的独特的言说方式,而非所传递的题材内容,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自身的文本性上来。因此,每一个翻译都代表着通向 人类语言全部互补的微小一步。本文以梁实秋艺术小品《读画》的英文翻译作为实证,支持其理论探索。
关键词:本雅明;定名;纯语言;文学翻译;梁实秋&
再探翻译质量评估参数
何三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摘 要:翻译是有文本参照的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始终贯穿着人类思维的一种认知与推理过程,其目的是在不断追求意义的最大趋同。翻译的本质为译文 质量评价构成了语言、实体、思维等参数,其中语言与文本是翻译的依托,效果是译文的体现,而文本特征、功能与交际者的关系彰显着译文的实体以及交际者的思 维过程,恰当处理原文与译文在形式、内容、效果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全面考虑影响译文质量的各种因素。其原则是依据翻译的本质来寻求和确定科学、理性的理 据,以及客观、准确的评价参数,这会为译文质量评估模式的重新构建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翻译质量评估;参数;语言;实体;思维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X& (7-05
翻译中的西方主义──以18─19世纪中国的政治、外交文献翻译为例
蒋骁华& 澳门理工学院
摘要:西方主义一般有两重含义:一是对&西方世界&的成见,如,认为&西方世界&是一个丧失人性的(dehumanizing)的世界等。此含义下的&西方世界&包括欧美及所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这种成见主要存在于伊斯兰世界。二是指西方或非西方世界产生的意识形态或理念。此含义含正反两个方面:正的一面指&亲西方、美化西方&的理念;反的一面指&排斥西方、贬损西方&的理念。本文以18─19世纪中国的政治、外交文献的翻译为例,探讨并总结了中国翻译中的&贬损西方&和&美化西方&的西方主义现象,认为&贬损西方&是因为中国数千年形成的&天朝上国&心态、根深蒂固的文化优越感及对西方的&他者&想象;&美化西方&是因为后来对西方的认可和真诚赞赏。本文还认为,其它&东方&国家(如,印、日等)的翻译中也存在着西方主义现象。
关键词:西方主义;丑化西方;美化西方;翻译
浙籍译家群的生发及其缘由索隐
贺爱军 王文斌 宁波大学
摘 要:在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清的科技翻译以及五四的西学翻译中,浙江形成了一支独特的翻译家群体,构成了特色鲜明的翻译历史画卷。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审 视,浙籍译家群的生发是面海的地域小传统与中国大传统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深厚的地域文化积淀、频繁的对外交流、兴盛的留学教育和教会教育交互影响的产物。
关键词:浙籍译家群;&面海&小传统;地域文化
真项目& 真实践& 真环境& 真体验
─基于北京师范大学MTI CAT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张政 张少哲&& 北京师范大学
摘要: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MTI 计算机辅助翻译(CAT)案例教学为基础,在CAT课堂教学上完成《管理信息系统》的翻译项目,探究项目进课堂的具体实施过程。通过教学实践和探索,作者认为项目进课堂能达到翻译硕士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学员的翻译相关能力、职业精神、心理素养等提高大有裨益。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CAT);项目;翻译硕士(MTI)
语块教学策略对提高学生会议口译准确性的实验研究
王建华 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准确性是口译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会议口译中语块使用频率较高,因此,语块教学策略对提高会议口译准确性的作用值得探究。本研究通过对某大学两个口译班学生进行为期9周左右的跟踪实验,考察语块教学策略的影响作用。两个班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24位被试进行有效实验数据采集,对实验组进行4次语块记忆跟踪实验,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结果的T 检验、相关检验均发现两组学生在口译准确性方面产生了显著差异。不同被试重复实验产生了同样的结果。两轮实验结果的回归检验表明语块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口译准确性有正向预测性。
关键词:语块教学策略;口译准确性;实验研究&
从译者失语看翻译教学的缺失环节
徐莉娜 青岛大学
摘要:译者失当的言语行为与病理性失语症状之间有诸多相似点。本文基于神经病理学和神经语言学对失语症状的描述及病因的解释提出&翻译失语症&这一概念。此研究从语义学角度解释了在翻译理解和表达方面出现的失语现象,指出对大脑加工信息过程不敏感可导致认知缺陷,即认知盲点,认知缺陷导致失语。对翻译失语症的探讨旨在引起人们关注翻译教学的缺失环节,重视将语义知识体系引入教学过程的问题。
关键词:翻译失语症;认知盲点;语义知识;翻译教学&
接受与影响:《翻译论集》经典之路考察
黄焰结& 安徽工程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摘 要:罗新璋所编《翻译论集》是一部综合性的翻译通史史料集,出版至今较高频次的被引率和广泛的影响展现了其作为传统译论代表的经典身份。《论集》在国内接 受情况的发展轨迹显示了曲折的经典化过程:从出版之初的备受关注,到西方译论冲击下的沉寂,再到世纪之交以来的复苏及奠定经典地位。《论集》走向经典的道 路与中国翻译研究的发展走势息息相关,世纪之交以来的社会文化语境、当代多元的译学研究范式以及编者的学术探求,共同作用下催生了经典。本文对《论集》经 典之路的考察,不仅旨在透视中国翻译研究与历史文化的互动关联,也希望学界进一步保护和发掘传统译论这一丰富的理论资源宝库。
关键词:《翻译论集》;中国传统译论;经典;接受;影响
当代翻译研究的界面前瞻&&《翻译研究批评性读本》述评
曾文雄 广东商学院
摘要:基于对莫娜&贝克(Mona Baker)编著《翻译研究批评性读本》的评析,展现当代翻译研究的前瞻性与多元的界面,包括机构场所的声音、小语种和战争等新议题及&虚&&实&结合的研究方法,启发未来翻译研究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翻译研究;批评性读本;前瞻性;界面&&
翻译风险识别
王惠 香港中文大学 雷艳妮 中山大学
摘 要:由于翻译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和客户的多样性,可能导致译者翻译收益受损,甚至被告上法庭的翻译风险日渐增多。虽然如此,翻译风险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 在翻译研究中仍然少人触及,而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翻译活动的顺利完成。本文以风险理论和批评性话语分析为指导,试图在定义和识别翻译活动可能面临的 风险上作出贡献,为系统的翻译风险管理奠定基础。在翻译风险识别方面,本文利用风险理论中的流程图法,分析翻译流程中可能招致的翻译风险的细节,并利用批 评性话语分析来识别引起风险的原因,以期提高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风险的警觉,做好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关键词:翻译风险;风险识别;流程图法&
翻译伦理与翻译实践&&谈我国部分英文版专业期刊的编辑和翻译质量
方梦之& 上海大学
摘要:作者对上海出版的部分英文版学术期刊的编辑和翻译质量作了调查。在此基础上,从翻译伦理的视角,对语言转换、专业期待、服务意识和译德诸方面举例进行分析。文章认为,我国英文版期刊译者和编辑的伦理素养有待提高,期刊的质量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关键词:英文版期刊;翻译;翻译伦理&
从翻译伦理视角论译者有意识的&不忠&&&以电影《叶问Ⅰ》和《翻译风波》为例
臧夏雨&&&& 河南师范大学
摘要:翻译伦理关注伦理道德如何影响译者以及整个翻译过程。它不仅影响到翻译动机,还干预具体翻译实践。本文以两部电影为例,从语言和伦理两个层面解析译者有意识的不忠实行为。
关键词:翻译伦理;操控;《叶问Ⅰ》;《翻译风波》
文学翻译中绘画因子的借用
张保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刘士聪&& 南开大学
摘要:人们常以绘画来类比阐释文学翻译的理解过程、表达方法与译文评赏,但文学翻译中有无可能或如何利用绘画艺术的相关因子来表情达意,则少有探讨。本文从符际翻译的启示、&图画&的创造以及绘画技法的借用三大维面,对文学翻译中如何借用绘画因子及其美学效果进行了探讨,旨在阐明跨学科研究之于文学翻译以及跨文化交流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文学翻译;绘画因子;借用&
西方哲学经典文本的翻译目标和策略&&《谈谈方法》一书的翻译体会
石春让&&&& 王江超&&& 西安外国语大学
摘 要:西方哲学经典译本的目标读者应该设定为学习、研究哲学的读者和学习、研究英汉翻译的读者。翻译策略应该是内容力求忠实、通顺,风格力求清新、隽永。内 容方面,力求精确传达原文信息,包括整个语篇意义和每一个单词的意义;风格方面,尽量保持原文风貌,即西方哲学严谨的思辨逻辑,同时使译文简洁、不生涩。 文字表达尽量句式多样,长短相间,繁简搭配,适度地在通俗语体中夹带少许文言表述。
关键词:西方哲学经典;翻译目标;策略&
略议&同比&与&环比&的翻译
田传茂& 长江大学
摘要:结合有关资料和几个权威新闻媒介网站的中英双语新闻材料,本文首先介绍了&同比&和&环比&的内涵,然后总结出&同比&和&环比&的翻译方法,并对这些翻译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准确地翻译&同比&和&环比&离不开语境分析和对其内涵的透彻理解,同时主张from a year earlier之类的表达最好译为&同比&。最后本文结合定量分析,找出了英文中最常用的表达&同比&和&环比&的方法。
关键词:同比;环比;内涵;翻译;方法
An Allegorical Re-interpretation of Benjamin's Conception of Translation& Gao Qian & Zhong Shouman& 12
Naming, Over-naming, and Pure Language: Reading/Translating《读画》(&The Reading of a Painting&?& Zhu Chunshen& 18
Occidentalism and the Translation in 18th- and 19th-century China& Jiang Xiaohua& 32
The Translator's Aphasia and the Missing Link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Xu Lina& 52
E/C Translation Practice: Caterpillar Afternoon (Sue Hubbell)& Liu Shicong& 116
C/E Translation Practice:Connotations of Tian (Heaven) in Classic Chinese (Lin Wei)& Lin Wei &120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128
English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An Allegorical Re-interpretation of Benjamin&s Conception of Translation
by Gao Qian & Zhong Shouman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Zhejiang, China) p. 12
Abstract: Since allegory is the concept on which Walter Bejamin&s philosophy and literary theories center, an alleg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his thoughts on translation promises to shed new light on what he regards as the nature of real languages,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 and the translator&s task. Adopting such an approach to a re-reading of Benjamin, 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at for him, translation is a process of turning original texts into allegories and should be imbued with a socially critical spirit.&
Key words: word-for- social criticism
Naming, Over-naming, and Pure Language: Reading/Translating《读画》(&The Reading of a Painting?
By Zhu Chunshen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p. 18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thinks Walter Benjamin&s conception of&pure language&in reference to his (1916) essay on language, naming, and over-naming. A discussion of what these Benjaminian notions imply directs attention to translation&s paradoxical move simultaneously to enabl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modes of cognition it deals with and to block such communication because of the inherent impurity of human languages. By at once facilitating and hindering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re-channels signification into the target system and opens up in the reader a new collage of memories. As such, a literarily translated text is by definition independent of the source text when it is viewed as the latter&s afterlife, and hence should be taken for a work of art in its own right. Instead of taking its general readers back to the source text&s domain through the subject content it transfers, such a translation would, and indeed should, draw their attention to its own textuality, i.e., its unique ways of saying as achieved in its response to, and incorporation of, those of the source text. In this sense, every translation represents a tiny step towards&linguistic complementation&in Benjamin&s words. For an illustration of this line of thought,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n artistic essay by Liang Shih-ch&iu, namely《读画》(&The Reading of a Painting&) is offered.
Key words: Walter B
Liang Shih-ch&iu
Occidentalism and the Translation in 18th- and 19th-century China
&Jiang Xiaohua (Macao Polytechnic Institute, Macao, China) p.32
Abstract: The term Occidentalism has two salient implications: a) the biases that the non-Westerners hold against the W and b) a kind of ideology coming from the Western world or the non-Western world, which has two sides opposite to each other, one &pro-Western& and the other &anti-Western.& This paper examines both the &anti-Western& and the &pro-Western& mode of Occidentalism in China&s translations during the 18th and the 19th century. It argues that the &anti-Western& Occidentalism in China&s translations originated from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al prominence and the Chinese sense of superiority as a thousands-year-old superpower, while the &pro-Western& Occidentalism came into being as a result of China&s embrace of the Western cultural model. A similar manifestation of Occidentalism can also be detected in translations conducted in other oriental countries, such as India and Japan.
Key words:O the W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s Aphasia and the Missing Link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by Xu Lina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Qingdao University, Shandong, China) p.52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al aphasia& draws our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many of the translator&s language problems bear a strong similarity to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aphasic patients. Adopting a semantic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the errors and language disorders in translation,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translator&s aphasia results from a cognitive deficit or cognitive blindness induced by unawareness of inter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that paying a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onal aphasia would point us to a missing link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mendable only through a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of semantic knowledge to students of translation.
Key words: t translation teachi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价同比和环比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