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电动单车怎么充电充电怎么火起来的

为什么共享充电宝就这么突然呼啦啦火起来了?
作者:坤鹏论
收取100元押金(芝麻信用分在600分以上免收押金),可免费充电1小时,之后每小时1元钱,每天收费10元。
正像之前坤鹏论分析的,共享充电宝的押金远高于充电宝本身的成本,所以不用太担心用户借后不还,其实不还更好,就当高价卖出了充电宝。
在商业模式和壁垒上,大机柜听上去确实比小机柜更加性感些。
三、为什么说共享充电宝比共享单车还好
1.可能会成为日交易频次超过100万的平台
据袁炳松透露,目前,来电科技的充电宝每台每天被借出0.7~0.8次,单日收益平均2元。一台充电宝成本在90元左右(这个数坤鹏论表示严重怀疑),循环使用次数约为800次。在不考虑充电宝柜台成本、场地费用外,一台充电宝平均45天就能回收成本。
这比为盈利而苦苦挣扎的共享单车们似乎强了不少。
&我的成本比单车更低。虽然租借频率没有单车高,但是每个充电宝每天挣的钱比每台单车多。单车一天平均三次,收入也就1块5到两块,我们一天平均0.7-0.8次,但是我们一个充电宝每天收入是4块多。&袁炳松这样说。
坤鹏论之前曾经说过,成本竞争是商业竞争的核心,谁的成本低谁就更有致胜的机率,单次收费1元的充电宝,在成本上却远远低于共享单车,有了共享单车的教育普及,共享充电宝听上去相当令人向往。
九合创投投资经理许妙成表示,&看到真实的运营情况时,我们就果断决定要投了&。当来电科技在全国还只有几百台机器时,2016年圣诞节当天的租借次数是18000次,&非常吓人&。
&理论上中国有10万个海量用户的点可供布局,那就意味着现有需求量再乘以100,日租借就可以做到200多万次,中国日交易频次能超过100万的平台,可能不超过10个,像饿了么滴滴单车天猫京东等。&
2.比共享单车多了商业模式想象空间
投资来电科技的SIG合伙人张琳娜表示:&大机柜的垄断性场景和专利是公司的壁垒和护城河,且暴露空间大、附带屏幕,在高流量人群场景下广告优势也是营收的现金牛。把充电宝租赁当作入口,基于LBS的线下场景导流、信用消费、广告都是可以承载的业态。&
来电科技创始人袁炳松也这样说过:&现在我们的机器已经升级到第四代,第四代跟第三代比,屏更大了,未来商业想象空间也更大了。第一代机器我不想把屏幕搞太大,让商家一看会说你是靠屏幕赚钱的。屏幕小一点,跟商家的谈判门槛低一点。要是第一代是这样,商家肯定要收我钱的。现在来电在市场认知已经起来了,这个风吹起来了,我拿这个屏幕跟商家做资源交换。比如25%的时间播商家的东西,剩下的我来做主。&
这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分众传媒翻版吗?
有了分众的成功先例,投资人自然趋之若鹜!
另外,像来电科技还采取了城市合伙人的模式,坤鹏论在研读了袁炳松的表述后,发现这家伙真挺贼。
首先,商家要交给他启动资金100万,他给设备和充电宝,&挣钱分成,大头(广告和租金收益)是你的,小头是我的。我做平台。&
或者是租或置换。&你是商家的话,要么你买我机器,要么租,要么置换。&
据袁炳松称,在融到资后,他准备&跟商家说我不收钱了,你给我好位置,咱们签三五年合同行不行?排他,还得让我(在机器大屏幕上)做广告。&
另外,来电准备&先把城市加盟商的钱花完,然后我再上直营。&
这样做的真正意图是&直营就是要上规模了,运维团队还是加盟商的团队,他们在前面把路趟好,我直营给他分成就行。&
这等于让别人花钱花精力帮自己来开拓市场!
套路可真深!
3.有桩模式还有人帮着看守,盗损率很低
共享单车是无桩模式,没人看管,而且随意停放,造成其盗损率比较高。
而共享充电宝一般都要与商家合作,有机柜或是桌面型,属于有桩有值守模式,商家因为要共同分享收益,所以会自觉地进行有效看守、维护,不仅极大降低充电宝和机柜的破损率,而且还节省了大量运营和调度人员的费用。
同时,用户要用就得扫码,个人信息实际就被读取了,如果发生损坏或丢失,押金扣下,相当于100元直接卖出个成本远远不到90元的充电宝,谁不愿意?!
四、商业模式创新&最终还是资本致胜
不管怎么说,共享充电宝主要还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必然壁垒较低,要想取胜关键还是谁的钱多。
和共享单车一模一样!
所以袁炳松感慨:&原来我认为,这个事情是产品驱动型,现在看来是资本驱动型。现在大家都拿到大钱了,必须要舍命狂奔了。&
他在北京见过投资人后,第一印象是&投资人都很野&,接着&我们讲的是产品战略是第一战略。但是资本不这么看。他们觉得所有产品都差不多,只要我给够你钱,铺货速度够快,大不了后面再把产品换掉。钱、规模是最重要的。&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共享充电宝
相关的资讯有:
共享充电宝
相关的博文有:
小米MIX2到底长什么样,应该会比iPhone 8、Note 8更惊艳,你觉得这是吹牛吗?...
今天华为官方宣布亮黑版华为P10 Plus正式开卖,售价4888元。作为P10 Plus的第七款配色...
北京时间23日晚23点,三星将在纽约举办Galaxy新品发布会。
软银前总裁尼克什·阿罗拉(Nikesh Arora)认为,Uber下一任CEO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这...
腾讯公布2017年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报告,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9.63亿,同比...
根据外媒 Apple Insider 的报道,主要为“物联网”设备提供芯片的美国制造商赛普拉斯...
两大游戏主机平台索尼PS和微软XBox都是自己单独开发的系统,其中索尼PS4系列主机最近...
今年4月,在UP 2017腾讯互动娱乐年度发布会上,腾讯宣布TGP平台正式升级为WeGame游戏...
妖刀姬手办虽然目前仍在监修中,不过已经复刻出了十足的英姿和美貌。......
善恶怎么判,正邪亦两难。《梦幻诛仙手游》新版本近日上线。......
八月,新的开始,新的故事,倩女手游全新篇章华丽开启!...
夜雾迷城活动2月22日5:00—2月28日23:59,本次活动新增套装黎明之冠新月之吻,下面为......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请选择一张图片分享
要转发到新浪微博,请
要转发到QQ空间,请共享充电宝会火吗?反正腾讯这样的巨头已经开始投资了
共享充电宝的商业逻辑是什么?会成为下一个共享单车吗?
项也,极致理想主义者,互联网闲杂人员
由于工作原因,上周刚采访过其中的一位新近融资的共享充电宝领域的 CEO,并对其他几家做了些调研,以下是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论证。
先说结论,很有可能,而且未来谁先占领更多的场景入口,谁就最有可能胜出。
众所周知,目前线上流量日益金贵,线下流量入口正在成为众多投资人的关注热点,充电宝之争归根结底是场景之争。目前共享充电宝领域基本是三种场景:机场、火车站、地铁等大场景;商场、电影院、餐饮、酒吧、游乐园等中型场景;已经主打置于桌面小型场景。目前前两种场景都是主打机柜,后一种场景更多的直接是充电宝或者充电接口。后两者的场景目前竞争十分激烈。
那小小充电宝能否吃撑起流量入口呢?
个人 OK。理由有三:一是充电需求本身就是刚需高频,除了在家里 / 办公场所等固定场所之外,其他的移动情况、应急情况等充电都要使用充电宝,加上智能手机电量基本很难完整支撑一天的电量,充电宝本身确实存在非常大的需求量,市场既在、用户成熟、需求量大;第二,充电宝本身重量重、体积也不小,又不像化妆包或者钱包一样有一定的个性化空间和身份标识作用,实用性更加明显,所以被共享的可能性更大;第三,充电宝本身比单车等更容易管理和品控,被破坏、电池使用情况等更容易被检测。而段子里的所谓的共享雨伞,就很难好破坏检测。
基于以上三点,个人认为共享充电宝市场够大、需求够强烈,足够支撑起更大的流量入口。
那流量往何处?说白了就是如何变现、赚钱。目前可见的变现方式有四种: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充电宝本身的租借费用,已经押金可能产生的理财收入,这些在共享单车也常见到,不详谈;其次是充电宝机身的广告位,由于长时间在用户手中,暴露时间长、效果明显,会有不少商机。第三是充电宝机柜的广告,机柜箱体、屏幕都是不错的广告位,类似于分众的楼宇 TV 广告;第四是充电宝链接之后的广告,这个就像链接公用 Wi-Fi 之后弹出的数秒广告形式一样。
以上谈了共享充电宝的现状、市场概况以及商业化。下面谈谈共享充电宝的一些争议与挑战。
1、技术进步:比如手机电池容量大增、快充技术、新能源充电技术等。
不可否认,新技术确实很有吸引力,也非常期待这些新技术能够成熟。不过,坦白的说,这些都是黑天鹅事件,一时半会估计很难出现;
2、门槛低:诸如技术成分低、充电宝成本低,商业模式很容易被复制。
得承认,这些确实存在,共享充电宝确实在技术和成本上都不高,容易被复制。不过门槛低不低跟是不是门生意关联性不大。比如共享单车,除了摩拜的智能锁,其他的有多少技术含量?难道每个人都能做成摩拜、OFO?商业成功有不少切入时机的把握、资本逐利和市场快速占有能力的因素。
3、场景的遍在性:共享单车可以随便停,充电宝还得找机器还,简直就是&有桩的自行车&,麻烦。
这个问题好解决,正如文章开头就说的,主要还是场景的普及性,也就是谁能优先在更多的场景下布局,包括大场景的机场、车站、地铁,中型的餐饮、商场、游乐园。以及小到桌面等全面的布置,让用户有&随时可借,随处可还&的印象,那么共享充电宝就离出现下一个摩拜不远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交流。
扫描二维码下载读读日报
发现更多新奇领域在读读日报,还有上万个主编与日报。共享充电宝都能火起来 小心共享经济泡沫 _网易科技
共享充电宝都能火起来 小心共享经济泡沫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小心共享经济泡沫 )
张绪旺谁也没有料到,被小米、三星打得奄奄一息的充电宝厂商,能够换个共享经济的马甲焕发生命力,姑且不论产值,投资者倒是很疯狂,没错这就是最近异常火爆的共享充电宝项目。从滴滴到摩拜、再加上相对稳定的房屋租赁爱彼迎,共享经济摧枯拉朽。这一幕多像前两年火爆的O2O:上门美甲、上门按摩、上门家政……只不过,难以标准化的服务变成了一个个具象的产品。换个马甲,难道就不是租赁了吗?实际上,把滴滴跟摩拜做类比,是不公平的,摩拜更像首汽约车、神州专车,而滴滴终究是分享的个人车主的运载力,车是必需品,但初衷是既有运力的分享,只不过由于补贴和竞争的残酷性,滴滴客观上推波助澜了“逐利而来”的专职司机,说到底,滴滴拼车对于共享经济的描述要比快车、专车更贴切。摩拜和时兴的共享充电宝当然不服气,在共享经济的定义中,滴滴、爱彼迎是一类模式,而生产、租赁一条龙的互联网模式,也是共享经济,毕竟不再讲究消费者的拥有权,而是使用权,这比买卖那种模式高效很多。
确实,逻辑并不能说服任何人,凡是一丁点儿效率优化都值得提倡,最后还得规模效应说话,折算回来“一些成本浪费”谁都不在意,说到底有钱在互联网还是硬道理。不过,有钱还可能砸出来的是泡沫,相比共享单车、共享房屋、共享网约车,共享充电宝解决的痛点比较单薄,就是外出时间的临时充电需求,这一点最终可能还是要靠手机产品的电能优化解决。但出行、房屋不同,共享打的是地域和社会牌,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车和房,不是每个城市都能无限制地承载每个人都有车和房。但充电宝,惟一的解释就是懒惰作怪:用户不肯或者忘记多拿两个充电宝。这里面的泡沫有点大,我要是共享充电宝创业者,且希望手机电池永远达不到耗能优化。但万一,手机都不是未来最重要的手持设备了呢?
本文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姚立伟_NT6056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当前位置: &
投资人算盘敲得啪啪响,共享充电怎样才会火?
扫描到手机
10:31:46 & &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共享充电宝来了 会像单车一样火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共享单车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已遍布济南大街小巷,成为市民出行必需。近期,共享充电宝也进军济南市场,能否会像共享单车一样火呢?近日,在济南部分超市、餐厅、KTV等场所,“来电”自助租借充电宝设备已经布局30多台,计划8月前增加到100台,市民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租借充电宝。  首小时免费使用  近日,市民小张在泺源大街某餐厅吃饭,发现餐厅里摆放了一台共享充电宝的设备。刚好手机电量低的小张租借了一个充电宝,吃饭的时间刚好给手机充了电。“前一个小时免费,现在手机都是快充,一个小时差不多能冲个50%左右的电量,还挺方便的。”小张说。  “随借随走随时有电”“扫一扫借个充电宝”&&近日,记者在大润发历山路店看到,一台自助租借充电宝的设备摆在服务台旁边。  根据机器提示的操作流程,通过支付宝、微信扫码关注其公众号就可以租借,关注其服务号后,可以在地图上看到设备所在的位置。押金100元(支付宝芝麻分600分以上可免押金),充电宝归还后押金退回。首小时使用免费,超时费用为1元/小时,最高一天10元封顶。  记者用支付宝扫描二维码,通过验证后,设备上的小窗口自动开启,从里面缓缓“吐”出一个充电宝。该充电宝不带数据线,市民可以使用自带数据线,也可从机器上购买,价格为10元/条。  据悉,“来电”自助租借充电宝设备是由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来电科技山东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来电”是3月底进驻济南,如今已经有30多台,主要分布在超市、餐厅、KTV等场所,计划半年内增加到100台。目前“来电”除济南外,还在青岛、威海、淄博、潍坊、泰安等地布局。  相关平台达十多家  事实上,共享充电宝去年以来已经处于风口浪尖。前段时间,共享充电宝更是因为王思聪与聚美优品CEO陈欧互怼,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确实去年开始,共享充电宝搭上“共享经济”的东风,吸引着大量的资金。3月底以来,“小电”、“来电”、“Hi电”、“街电”等相继宣布获得亿元级别的融资,行业火热的势头不亚于共享单车。根据媒体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公开披露融资的共享充电宝平台有12家、融资金额近12亿人民币,40多家机构入局。  虽然大量资本涌入共享充电宝行业,但是对于未来前景,不少人同王思聪一样并不看好。共享充电宝可谓从出生开始,就饱受争议。  共享充电宝能否火起来  那么,共享充电宝是否有市场需求呢?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地区负责人表示,随着手机、平板等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使用,充电成为一种刚需。手机电量低,已经成为不少人最难以忍受的事。市民小王说,他每次出门时间较长都会带着充电宝以防手机没电。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设备用户数已经超过了13亿,每天大概有10亿多次充电行为,其中有1亿多次发生在除了家、办公室之外的区域里。这正是共享充电宝看好的市场空间。不过,共享充电宝砸钱不少,能否赚钱是其可持续的关键。  据来电科技山东地区负责人称,目前共享充电宝主要依靠超时收益、数据线售卖收益、商家设备租赁收益、广告费等方面实现收入。记者看到,“来电”设备上尚且没有广告。不过该负责人称,目前设备在升级,有些大屏上已经附加广告,另外充电宝上也有大量空间可以进行广告运作。  据悉,相比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的产品成本、客单价、运营成本都更低。这决定了其回收成本周期短。根据业内相关人士推算,目前,充电宝每天流转率为0.7-0.8次,单日收益平均约2元,充电宝成本大约在90元一台,循环使用次数约为800次。一个小型机柜的整体成本大约在4500元,不出半年就回本了,加上收取的100元押金,也为丢失损坏提供了保障。  延伸阅读共享充电宝是否安全  不过,目前共享充电宝也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其中之一便是归还问题,借了充电宝之后找不到定点归还,会非常尴尬。  另外,安全问题也是消费者比较关注的问题。有试验称,充电宝在植入芯片后,可以控制手机或者窃取个人信息。对此,来电科技山东地区相关负责人称,来电充电宝前期针对此进行了防范,被植入芯片的充电宝可以被检测为异常,机器是不会租借给消费者的。  另外,消费者在使用共享充电宝时,可以尽量关闭USB调试模式,以确保手机安全。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 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享电动车怎么充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