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马sd quattro h样片使用感受是什么样的

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img STY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43b266cgw1f1af45crdoj20m80go7cd.jpg"
ALT="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TITLE="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
&<img STY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43b266cgw1f1af459s4xj20m80goahu.jpg"
ALT="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TITLE="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
Quattro这台新机在日本的会津工厂看到的,我们是第一批看到真机的摄影师。这台机器目前还是工程样机,还在测试中。
我们在检测车间也看到了相机正在进行对焦精度的测试。这台相机给我们看的时候没有装上电池,没办法开机,所以我们只能先从使用手感和整体印象上跟大家讲一讲。
<img STY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43b266cgw1f1af44xhipj20ih0ihgp6.jpg"
ALT="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TITLE="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
<img STY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43b266cgw1f1afmw1f3wtu.jpg"
ALT="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TITLE="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
一个是手柄这一块比较厚比较大,对于手大的同学来说可能手感会非常的好。可能很多人会觉得DPQ手柄有点外翻有点不习惯,那么这台相机就有点回归到一个正常、实用的效果。
然后在镜头的卡口的位置有一个on/off的开关,这个开关是相机的电源开关,和普通的相机完全不一样,在这里不得不佩服适马的脑洞大开。
&<img STY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43b266cgw1f1af44x1ipj20hc1ypnbm.jpg"
ALT="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TITLE="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
它的开机方式就是左手托着镜头,然后大拇指往前推一下,使用下来还算比较顺手。
然后关于大家比较关心的取景器问题,我特意试了一下。在横拍的时候最好还是用右眼去取景,用左眼的取景还是有些别扭。在竖拍的时候用右眼拍摄也非常的舒服,左眼取景同样有些不舒服。所以习惯用左眼的同学你们要么改习惯,要么就别买了~用左眼取景的朋友在拍摄习惯上面就被适马深深地鄙视了一把。
那块LCD分左右两侧的。靠右小一点的屏幕用来显示相机的参数,左边的用来显示照片的取景范围。
<img STY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43b266cgw1f1af44hm6zj20hc0zkn4g.jpg"
ALT="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TITLE="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
镜头卡口的位置有一片保护膜,然后在后面你能够看到APS-C X3这块COMS,但是我们这次没有看到sd Quattro
H那台APS-H的版本。
<img STY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43b266cgw1f1af44mlymj20hc0zk45e.jpg"
ALT="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TITLE="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
整体的感觉就是机身非常扎实,手感相对来说是还是不错的。说实话我还是挺喜欢它下面斜着的一个设计,但是放在桌面上只要我们稍微碰到就会倒下去,除非镜头足够长能够有一个很好的支撑。
<img STY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43b266cgw1f1afih0ihaee.jpg"
ALT="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TITLE="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
&这台相机由于使用的是单反镜头,所以它最后装上镜头的体积和重量应该都不会太小。所以它其实并不见得是一台大家印象中无反相机那种小巧的感觉。
我个人更倾向于觉得它更像是一台用来拍摄高画质的、有点类似于数码后背的感觉。特别是那一台APS-H版本的相机,如果用来拍摄风光效果应该会非常不错,因为在使用两倍像素输出的时候它可以达到惊人的一亿像素!
<img STY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43b266cgw1f1af44rs91j20y40mw44l.jpg"
ALT="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TITLE="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
<img STY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43b266cgw1f1af44sdikj20y40mwq97.jpg"
ALT="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TITLE="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
<img STY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large/643b266cgw1f1af44mhy7j20m80go424.jpg"
ALT="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TITLE="这可能是最快的适马sd&Quattro新机上手体验!"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忍不住想要一台试试
哎呦,不错哦!
2周内自动登录
没有账号?
第三方账号登录卓尔不群 适马sd Quattro上手试用
一波三折、今天机器到手,开俱乐部,与各位Quattro用户交流。下面谈谈个人使用sdQ的感受:熟悉的红膜熟悉的紫膜为了配这个镜,没有享受到任何优惠排排座 dpQ VS&sd Qsd Q VS sd1m画质对比试用120-300 S的时候,顺便用sd Q和sd1m拍了一下色卡。老掉牙的金贝M-300B造型光全开补光,300mm端、F8光圈,2秒自拍,两机都用多幅面测光,不人工干预,结果sd Q曝光时间0.6,sd1m曝光时间1.6秒,多曝1秒钟,ISO100。SPP中均用吸管在最右列下面第四个灰色色块做白平衡校正,sd1m曝光-0.8,sd Q未到曝光,其他参数均默认,输出为8位Tif,PS中裁图,未做其他处理。全图:中心局部:对焦点处局部:右下角局部:&色彩质感上的区别(非100%局部):sd Q的操控性和速度等比dpQ有了明显的提升。1.最强阳光下,屏幕显示效果远远强过dpQ。2.拍照后反应时间明显缩短,存储速度快了很多,黑屏时间基本不影响下次一取景、拍摄。处理、存储过程中,很快就可以调整机器功能和参数设置。3.AF性能提升,自由选择对焦点的数量和覆盖面积大幅度提升。sd Q的自由点对焦区域面积要远大于dp Q系列,水平49个对焦点,垂直31个对焦点,共约1519个对焦点,对焦点面积和数量是目前最大和最多的机器,全部对焦点都可实现连续对焦。并且,根据使用GH4、EM1、A7R2、NX1等旗舰微单的追焦经验和sd Q追焦时动作特点的比较,推测sd Q的1519个可自由选择的对焦点,可能全部都是相位对焦点,与GH4的反差对焦相比,虽然动作频率和速度没有那么快,但动作方向干脆、利落,没有出现GH4在对焦过程中反复前后寻找方向的情况。&sd Q和dp Q对焦区覆盖面积示意今天又小试了120-300mm S镜头,发现sd Q不动声色的对焦操作中,隐藏着一些目前所有旗舰级微单中最最牛X的对焦硬件指标,而适马只是在sd Q介绍中轻描淡写一笔带过。1).可以确认,全部对焦点及大中小三种组合,全部是相位对焦。 & 2).全部1519个对焦点,都可以自由选择,光线充足、物体细节丰富的条件下,最边角的单个对焦点也可以快速、连续地对焦。 & 3).首次实现300mm的焦段、F2.8的条件下,比较可靠的连续对焦,并且焦点提示清晰。把奥巴、松下和三星远远地抛在后面,索尼目前还没有FE口的300mm、F2.8的炮头。拍了几张sd Q对焦点切换及移动的画面,做成小动画,演示从右下角(49,31)位置移动到左上角(0,0)位置,有机器的朋友,看看还能不能找到其他更快的对角线移动方法。4.放大对焦+峰值对焦,效果比dpq的放大和标尺指示更好。 & 5.30秒长曝不再出现在dpq经常出现的大颗粒红绿噪点的情况,扩展模式下,最长曝光时间达到120秒,并且彩噪能得到比较明显的抑制。不足的是:1.SFD拍摄时,还是会出现长时间存储,机器无反应的故障。 & 2.高温稳定性不够,阳光下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就会出现高温警报。 & 3.点测联动没了。习惯了dpq的点测联动,一时还不能适应sd Q的测光,过曝的多。习惯了dpq的点测联动,一时还不能适应sd Q的测光,都忘了加减曝光动用SPP总是件麻烦事儿。4.果冻效应太强。机身显示屏上看非常明显,特别是使用长焦镜头时,摆动镜头时,画面变形严重。按理垂直排列的感光器果冻效应应该比马赛克的要低才对。说明sd Q的视频显示和输出部分线路指标太低。hdmi输入的是标清规格,铁将军(shogun)录机居然不兼容sd Q的hdmi信号,sd Q机顶evf时滞大,清晰度低,跟这个规格有很大关系。希望sd QH时evf的清晰度和刷新率能够提升规格,至少应达到nx1的水平。镜头兼容性:初试手上的镜头,在sd Q上的工作基本正常,关闭机身对焦灯时:1.120-300 sport表现最好。 & 2.小黑5代表现正常,af、os与sd1m上一致。 & 3.500/4.5 hsm正常工作,AF速度较慢,MF峰值提示清晰。 & 4.70微af很慢,对焦声音大,接上一代2X+1.4X增距镜时拉风箱严重,但有1/3的机会合焦。 & 5.一代30/1.4hsm dc工作正常,得益于1.4的大光圈,af既快又准。 & 6.17-50/2.8 os工作正常,暗光下会拉风箱。下午用小黑五试了sd Q的追焦,取景器刷新率和清晰度比较低,显示时滞、快门时滞都比较大,不过习惯后,握好提前量,至少可以成功一、两张,连拍速度稳定在1秒一张,这比sd1m实用多了,水平达到了适马相机的最高水平。与其他旗舰微单如NX1、EM1等相比,连拍速度差距较大,成功率较接近。追焦点处,100%这种50多公里的速度由远到近的一次跟踪,大概可以连拍到4张。焦点情况10-20mm/3.5比dp0q视角广多了,不过边角几乎崩掉了,优点是光圈比8-16大,可以上滤镜。适马推出一个10/2.8的Art吧。适马抓紧再推下一个固件吧,解决sd Q的死机和暗部小bug。深圳湾,试机的好地方啊。10-20mm拍摄昨晚的成果,公园关闭时间再晚一个小时,效果就更好了。 10-20mm拍摄 单张30秒。尘封多时的适马500mm大炮,准备再次架起来:继续数毛电池续航力:利用延时摄影,测得sd Q的电池可以连续工作2小时整,30秒长时间曝光时可获得112张R+J照片,续航时间比dpq短十几分钟。自动关机后,仍可再开机浏览照片。GH4 or sd Q,代用电池完全一样的充电器,可以相互充电,大约3.5个小时代用电池:GH4和sd Q的电池可以互换使用,充电器也可以相互充电。两种电池在sd Q上各使用过一块,续航时间大致一样,一百多张的样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马的镜头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