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s studio耳机 适合多高的人带,172cm带着会不会显得很大很别扭?

Beats Studio3评测:最适合苹果的降噪耳机,风再大也听得见
Beats Studio3评测:最适合苹果的降噪耳机,风再大也听得见
苹果、欧美流行乐、低频,这些围绕在 Beats 耳机身上的标签,很容易让人把 Beats 的产品归为潮流时尚人群的装饰品。更何况,在国内外众多明星的烘托下,这样的印象就更加深入人心了。
但实际上,在过去两年里,Beats 已经逐渐褪去自身那些“浮夸”的痕迹,慢慢地变得有“苹果味”。一边是不断地提升产品的质量(按照 Beats 的说法,他们在接受苹果更高的品控标准),一边是开始在产品线上植入苹果“芯”(W1 芯片)。
现在,在完成了 PowerBeats 3、Beats Solo 3、BeatsX 等几款产品的 W1 芯片化之后,Beats 还想把另一款经典耳机 Studio 也镶上了苹果“芯”,它便是 Beats Studio 3 Wireless。
说起来,它算是苹果系中第一款“血统纯正”的「降噪耳机」,毕竟在它之前的 Beats Studio 系列产品都并未加入苹果这颗 W1 芯片。那么事不宜迟,爱范儿现在就带你看看苹果系的第一款「降噪耳机」,体验到底如何?
针对风声优化的 Pure ANC 降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在 Studio 3 Wireless 上,Beats 为其搭载了一种称之为 Pure ANC 的降噪技术,这是一种专有的完全自适应降噪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阻隔周围环境噪音。
Beats 表示,Pure ANC 除了能实时以每秒高达 50,000 次运行音频校准来监测用户在不同环境下的噪音并加以消除之外,还能测量到因拨头发、调整眼镜、触碰耳朵以及头部的动作等日常活动引起的噪音泄露,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同时,它会根据不同的环境噪音对用户所聆听的音乐内容进行相应调整,以呈现更好的音频保真度。
不过单从官方的介绍和参数来看,我们很难感受到 Beats Studio 3 降噪效果到底如何。好在,在我体验 Beats Studio 3 Wireless 的那段时间,它刚好横跨了假期和工作日,于是我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和场景,仔细体验 Pure ANC。
相比于索尼 MDR 1000X、索尼 WI 1000X、Bose QC35、Fill Diva Pro 等一些我戴过降噪耳机,Studio 3 的降噪能力称不上是最顶级的,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与降噪效果相对更好的 Bose QC35 不同,Studio 3 就像是逐渐把你带进一个安静的世界。打个比方,它有点像是点击播放器暂停音乐时,音乐声慢慢从有到无的感觉。而不是像 Bose 和索尼的那样,戴上就直接进入一个安静的世界。
为了让大家了解 Studio 3 的降噪效果,我在 6 个不同场景下,4 种不同分贝数下记录了 Studio 3 开启 Pure ANC 后,我的主观感受。本次测试环境分贝数的设备为 iPhone 上的 App——分贝测试仪(因此,鉴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下面的记录仅供参考,与实际可能会有出入)。
在整个降噪的体验过程中,爱范儿注意到 Studio 3 与索尼 MDR 1000X 以及 Bose QC35 一样,对外界人声并不会完全过滤掉,只要你播放音乐的音量没有调到特别大,即便是开启了降噪功能,你还是能留意到外界人声的存在。
同时,Studio 3 对于一些锐利、清脆的声音也无法完全消除。例如马路上车辆鸣喇叭、办公室里的机械键盘敲击声等等,只要你播放音乐的音量还不算大,那么你还有一定几率会察觉到这些类型的环境噪音。
而 Beats Studio 3 的整体降噪效果,比起 Bose QC35,Studio 3 的降噪效果的确要稍逊一些。不过它仍有一些优势。例如它能对风声进行了降噪,而这一点是索尼 MDR 1000X 和 Bose QC35 所没有的。
实际上,在拿到 Beats Studio 3 之前,其实爱范儿就曾前往上海试听过这款耳机。当时,Beats 利用一台大风力的风扇演示了 Studio 3 面对呼呼的风声所进行降噪。在面对风吹的 4~5 秒前,Studio 3 依然会与索尼 MDR 1000X 和 Bose QC35 一样,会听到类似风吹麦克风的声响。而之后,Studio 3 会慢慢过滤掉这种呼呼的声响。
Beats 的负责人表示,Studio 3 之所以需要花费 3~5 秒的时间后才对风声进行噪音过滤,并不是因为每秒 50,000 次的实时音频校准没有奏效,而是为了空出一点时间,让用户在一些场景下,预先了解环境声,避免出现一些安全问题。
W1 芯片带来的音质改变&“远距离”的无线音乐
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真正的科技体现在让产品更简单、更优雅,而这两点在 Beats Studio 3 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得益于苹果 W1 芯片的植入,Studio 3 在配对 iPhone 等苹果设备时,就十分简单。W1 芯片的配对优势这里就不赘述,我们着重讲一讲 Studio 3 在蓝牙连接距离的表现。
实际上,当用户在使用大多数蓝牙耳机的时候,都会担忧其连接稳定性,有时候稍短一点的距离,稍厚的一堵水泥墙,都会让你的耳机在播放音乐的时候,出现卡顿甚至失联。但这些问题却比较难在 Beats Studio 3 身上出现,因为它的蓝牙连接距离实在是远得令人惊叹。
以我的体验情况为例,我在大约 150 平米的空间里,有几堵墙隔开了几个区域,我的 iPhone 就放置在左下角这个区域里,但无论我在这个 150 平米的空间身处何处,头顶上戴的 Studio 3 都没有出现过一次播放音乐卡顿的情况。
而更大面积的空间,我没有再进行尝试,不过这样的表现已经足以令人折服。也就是说,一旦戴上 Studio 3 听音乐,至少在普通面积的生活空间里,你都不必担心蓝牙连接距离的问题,可以真正“优雅”地享受无线音乐,不必揣着手机一起走动。
然而,对于 Beats 来说,为了 Studio 3 植入 W1 芯片,不仅仅是为了无线传输方面的便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 Studio 3 具备更好的音质。
说实话,一提到 Beats 的音质,或许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但实际情况是,Studio 3 的确改变了很多,如果不跟其他耳机做比较,单纯跟自己的产品比的话,我认为它是有进步的。
相较于上一代的 Beats Studio 耳机,Studio 3 的音质的确因 W1 芯片的加入以及一些调音而变得更加成熟。在过去 Beats 耳机一听欧美流行乐那种轰头和混浊感,已经在 Studio 3 身上褪去。
以 Pitbull 的歌曲《Can’t Have》为例,歌曲开头约 0:33 秒处“Boom”的音效在 Studio 3 上并没有引起一股特别强的震荡感,这种震荡感甚至略弱于苹果的 EarPods 以及 Bose QC35。除此之外,它的人声也比上一代 Studio 要更加清晰。
这样的清晰感,即便是在 Calvin Harris 这首人声混电音的歌曲《Sweet Nothing》里,依然表现得很明显。(注:体验过程中,所有音源皆自 Apple Music)
不过总的来说,Studio 3 更适合那些像我一样喜欢听欧美流行乐的用户,一旦跳出这样的听曲风格,很难说,它能不能取悦到你耳朵。
Studio 3 的综合体验:令人印象深刻,但仍有不足
说起来,即便是一口气拿出了针对风声优化的 Pure ANC 降噪、W1 芯片加持的远距离无线连接以及向良性发展的调音风格等卖点后,Studio 3 身上仍然还留有一些足以让人津津乐道的优势。
比如,Studio 3 的续航表现还算不错。它能够在开启降噪功能的情况下,提供长达 22 小时的续航。相比之下,同样开启降噪功能的 Bose QC35 只能达到 20 小时的续航。而关闭了降噪功能后,Studio 3 能达到 40 小时的续航。
续航之外,它的 Fast Fuel 快充功能也是颇为实用。Beats 表示,Studio 3 可以充电 10 分钟,开启降噪功能听歌 2 小时,或关闭降噪功能听歌 3 小时。在实际体验中,快充功能的确很快。我从 Studio 3 亮红灯开不了机的状态下,充电 9 分钟,耳机的电量从 0 升至 14% 。而从 0 充满的时间约为 57 分钟。
不过,Studio 3 佩戴起来的舒适感还有待提升。在耳机设计上,它没有 Bose QC35 少、薄、软的耳垫,也没有给耳朵留下更大的空间。同时,整个耳机的重量也没有 QC35 那么轻巧。因此,在以舒适性著称的 Bose QC35 面前,Studio 3 的佩戴感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优势的。
如果刚戴上 Studio 3,你或许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感知。不过一旦你把耳机摘下来,或者是换上 QC35,你就会察觉到刚刚 Studio 3 戴起来其实是有一点点不适。而这样的情况随着佩戴时间的推移,会变得更加明显,沉、闷热和压耳的感觉会越来越强烈。
这也就意味着,在炎热的天气,你戴着 Studio 3 出门可能不是一个乐观的决定。
综合来看,Beats Studio 3 Wireless 算得上是一款与其 2888 元定价相符的无线降噪耳机。尽管 Studio 3 在基础功能上,对比普通无线降噪耳机,是几乎完全相同的。但无论是降噪水准、远距离蓝牙连接、电池续航和快充都算得上是降噪耳机中少有的亮点。
而正是这些小细节,让 Studio 3 在主打音质的索尼 MDR 1000X 以及主打舒适和降噪的 Bose QC35 面前,仍具有自己独特的竞争力。
同时,作为苹果系里的第一款“血统纯正”的降噪耳机,Studio 3 凭借着 W1 芯片的优势,让 Beats Studio 3 堂而皇之地成为了目前最适合苹果设备的降噪耳机。
回归到购买建议上,我认为 Studio 3 是值得肯定的一款产品,但它可能不适合所有人。如果你是一个经常出差坐飞机的人,爱听欧美流行乐,且同时也是一名 iPhone 用户的话,我认为 Studio 3 是比较适合你的。
但如果以上几个情况没有一个符合你的话,说实话,我的确也找不到更合适的理由来安利你去购买这款耳机。在下刚入的solo2,红色,本人男,带着出街会不会很奇怪【beats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35,601贴子:
在下刚入的solo2,红色,本人男,带着出街会不会很奇怪收藏
苏宁易购beats耳机,正品行货+百城半日达,全国联保,服务一站式,全场为你而省!苏宁易购beats耳机,支持货到付款,让您省钱省心!
我的也是骚红
那会不会很装逼
我想低调一些
海外购&苏宁海外购&汇聚国际品牌,全球热卖好货,海外直供,急速发货!来苏宁逛全球,购物新风尚,邀您来体验,网购有惊喜哦!
就害怕走一走有人要打我
对了凡哥你的什么型号
我有个同学现在也回去了
吧里大神帮着回答一下谢谢
自己喜欢就好……
不会,我自己粉色ur
我常戴,没事,
不会的 这配色男生带很帅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明星出街的最强杀器:Beats 为何有那么多定制款(多图)
明星效应,无疑是就目前来看品牌宣传效果最好的一种形式。明星们相互之间的推荐及口碑,往往能够赋予这个品牌更「高端」的意味。而今天要说的&Beats&所自带的那种似乎与生俱来的王者气场,就是通过特别的营销手段达成的。 先来看看经典的 Beats Studio。流线型的头戴装置,巨大的耳帽,以及上面能让你一眼就记住的「b」字。相比其他耳机,Beats&显然在外表上做出了只属于自己的特色,而这样的造型,也更能彰显佩戴者的个性。 大 家都知道的是,Beats&的创始人是&Dr.&Dre&和吉米&艾欧文(Jimmy&Iovine,环球唱片旗下&Interscope&唱片公司的董 事长),两位流行音乐领域的大亨。当时,魔声(Monster,当时只是一个小众线材厂商)的创始人李美圣(Noel&Lee)看到了耳机巨大的市场机 遇,并想在音乐人中寻求合作人选,阴错阳差地与两位音乐人建立了联系。在李美圣向&Dr.&Dre&与艾欧文介绍一众新技术之后,他们打算做一款高端耳 机。但由于魔声并不能满足&Interscope&的财务要求,合作以失败收尾。然而,在&Beats&by&Dre.&这个品牌 由&Interscope&和当时另一家公司&SLS&推出后,耳机出现很多漏洞,让艾欧文和&Dr.&Dre&又找回了魔声。Beats&和魔声建立了 合作关系:2009&至&2012&年间,魔声独家制造&Beats&耳机。
Jimmy Iovine(左)和 Dr. Dre(右)
Noel Lee(李美圣) 两位音乐人的丰富资源和聪明头脑得到了发挥。他们巧妙地把耳机植入众多当时的&MV&当中,一时间&Beats&就以时尚的风头艳压群芳。2012年,Beats&获得了「高端」耳机市场(100美元及更高价位)64%&的份额。与此同时,他们抛弃了更弱小的魔声。一直尽心参与&Beats&耳机的音响工程和工业设计的魔声并没有办法平等地谈判,而所有魔声在音频方面的作品、所有专利、注册商标的设计,以及最重要的,Beats&By&Dre这个名字,都和魔声没有了任何关系。 听完这段&Beats&和魔声的恩怨史后,小癖将为你如数家珍,回顾一下 Beats 的那些让人过目不忘的产品。让我们一起看看在&Beats&品牌打向世界的过程中一直到今天,都有哪些明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 Beats Studio 录音师头戴式耳机 1.0 & 2.0 从不能再经典的&1.0,到更加出色的&2.0,虽然名字叫做&Beats&Studio&录音师,但它得到了很多非专业人士的青睐。在专业人士眼中,Beats&并不是性能最好的,但是它妙就妙在反其道而行之,从外观上进行突破,把声音变「酷」。先把品牌高端化,再实现高昂的定价,当然就不是那么难了。当然,这款录音师也是性能极好的。大单元、大功放,主动式降噪技术、舒适的头戴设计、方便的可折叠设计,还可满足换线需求。它能为用户带来「美国声」:低音强劲、人声靠前、快速动态响应、现场感真实。 改进后,它更加轻盈,20&小时可充电电池以及&Remote&Talk(TM)&音频线都让日常音乐享受更自如。
孙杨在赛场佩戴红色录音师
韩国组合 2NE1 佩戴 Beats Studio 录音师 1.1 明星定制款
Kobe Bryant(科比)戴着他的定制款耳机出现在各大场合
GD&TOP 在 2010 以小分队的形式发行专辑,佩戴 Monster Beats For Dr.Dre Studio 为他们量身打造的定制耳机 &1.2 品牌合作款 &a. Beats x MCM Studio Wireless (2015),皮革加身,Beats Studio 无疑更加霸气侧漏。
Rain 在 Beats x MCM 的发布会上
Serena Williams(小威廉姆斯)在今年 5 月底开赛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上佩戴新款耳机 b. Alexander Wang x Beats by Dre
c. 魔声阶段的 Beats by Dre 和 Ferrari(法拉利)以及 Lamborghini(兰博基尼)的合作款
定价:2498 元
2. Beats Pro 录音师专业版头戴式耳机 对比 Studio 录音师,Pro 录音师专业版显然更加能达到录音室监听级别的使用。它可以弥补如今的音频压缩文件格式带来的音质损失,高低音表现都更出色,带厚实衬垫的旋转式耳杯隔绝外部噪音,无需打开电源或使用电池。
2.1 明星合作款:Nicki Minaj & Beats by Dre
粉色是 Nicki Minaj(麻辣鸡)最爱的颜色,Beats by Dre 在出完 Lady Gaga 的同名耳机之后,也为麻辣鸡女王出了她的同名粉粉耳机以及音箱。 2.2 品牌合作款:Fendi x Beats by Dre Fendi 的合作款使用皮革包裹,红黑蓝绿黄纯色加身,极简时尚。单作为一件时尚单品来讲,可搭配率是极高的。
春春戴着 Fendi x Beats 出席活动 定价:2498 元
3. Beats Solo 独奏者 HD(第一代),第二代头戴式耳机 轻盈无疑是独奏者 HD 的优点。在所有的 Beats 头戴耳机中,这款是看起来最便携的,也没有其他的显得那么硕大。
鹿晗佩戴 Solo HD
超模 Cara Delevingne(卡拉迪瓦伊)佩戴轻巧的 Solo HD,她是 Beats 的狂粉,不管去拍什么品牌的广告,都能常看到她戴着 Beats 耳机 相比下来,升级款 Solo 2 看起来更大,机身变成了流线型,更有弧度,且佩戴更紧凑。音质方面更具活力,传递出音域更广、更加清晰的声音。
3.1 明星合作款 Justin Bieber(贾斯汀比伯)定制款(HD) 紫色是比伯的应援色。虽然那个可爱少年已不再,但这款耳机好歹还是「永存」的,就像是一个见证,见证他也曾纯纯的,萌萌的。当时 Dr. Dre 还为比伯写了两首歌。这款合作款的顶部写着「justbeats」,把两家特色都融入了,好不特别。
Neymar(内马尔)与众球星代言 Beats Solo 2
FIFA 与 SONY 还是官方合作伙伴的时候,具体到 2014 年世界杯的时候,国际足联曾因为 Beats 在球员之间太过流行而对他们发出通告:禁止球员在场地内进行比赛或参与媒体发布会时佩戴 Beats 耳机。但是这样治标不治本,Beats 在世界杯影响力的扩展根本停不下脚步,因为球迷依然会在非比赛时间看到球星佩戴 Beats 耳机。 3.2 品牌合作款:Hello Kitty x Beats by Dre
定价(Solo HD):699 元 定价(Solo):1598 元
4. Beats Pill 胶囊蓝牙音箱 Beats Pill 胶囊音箱小身材,大音量。它的特色功能包括:NFC 触碰连接蓝牙设备,两台 Pill 轻碰一下播放同一首歌,轻碰两下能够分别变为左右声道,播放立体声。Beats 还为它设计了可爱的大嘴玩偶支架,以表达 Pill 大音量的特点。
麻辣鸡代言同名产品
Miley Cyrus 和红色 Beats Pills
Beats by Dre x MCM 里就有一款萌萌的 Pill 音箱 定价:1198 元
5. Beats Lady Gaga Heartbeats(心动)入耳式耳机
Lady Gaga 本身,已经足够吸精。Beats Lady Gaga Heartbeat 的这两款产品,由 Beats 和 Lady Gaga 合作推出,在线控处甚至别具一格地设计上了 Gaga 的签名。具备如此个性的耳机,多得到 Lady Gaga 粉丝以及风格前卫的年轻人的青睐。 6. Beats Powerbeats 运动耳机 1.0 & 2.0
在第一代的基础上,第二代从有线升级至蓝牙无线,并推出多种荧光色,Powerbeats 对运动人士的时尚要求也一一满足。价钱也翻了一翻。 定价:1598 元
Note: There is a poll embedded within this post, please visit the site to participate in this post's poll.
除非特别声明,本文版权归设计癖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添加(微信/手机)申请授权。
您将要订阅:
120570位用户
设计癖是一个关注设计的网站,致力于为设计师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平台,帮助他们把设计概念变成产品。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eats studio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