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评估表应该评估哪些项目?

请选择栏目:
当前位置: &&&&&&&&& > 正文
糖尿病的护理评估内容
 来源:&&   |
  糖尿病的评估内容包括:
  1.病史、身体评估:病人多有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伤口愈合不良、经常感染等主诉。应详询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食量,有无糖尿病家族史,体重,妊娠次数。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心血管、神经系统等体检可见异常。酮症酸中毒者呼吸深大伴脱水体征和意识改变。
  2.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空腹尿糖阳性,空腹和餐后血糖增高超过正常范围,血甘油三酯、胆固醇、脂蛋白增高;并发酸中毒者可有尿酮阳性,电解质、血PH值、二氧化碳结合力异常改变。
  3.心理、社会资料: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漫长的病程及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和功能障碍对病人身心产生的压力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医学|教育网搜集对疾病缺乏信心,或对疾病抱无所谓的态度而不予重视,以至不能有效地应对慢性疾病。社会环境如病人的亲属、同事等对病人的反应和支持是关系到病人能否适应慢性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应予评估。
护理学考试网络辅导班次介绍
特色通关班
精品无忧班
实验无忧班
650元/人 
1100元/人 
750元/人 
1300元/人 
850元/人 
1600元/人 
<a target="_blank" href="/webhtml/project/hushi/hushi.htm" title="2018年护士资格考试辅导招生方案全新上线!2018年护士资格考试辅导招生方案正在热招!
42大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助考之星--百万题库软件: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12288;&#12288;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
 |  |  | &#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毕业于医学院校,在医院工作,有相对丰富的护理经验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糖尿病健康教育评估表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糖尿病健康教育评估表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43|
上传日期: 06:51:2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xe71b; 1500 积分
&#xe602;下载此文档
阅读此文档的用户还读了
糖尿病健康教育评估表
官方公共微信如何评估糖尿病人的治疗效果?_网易新闻
如何评估糖尿病人的治疗效果?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患者问:我是得病5年的糖尿病患者,医生一直让我打胰岛素治疗,因为工作很忙,我也没太注意监测血糖,但血糖控制得忽高忽低。空腹血糖在8~10mmol/L之间,餐后血糖大多在11~15mmol/L左右。不过每次去医院检查,医生都是让我做糖化血红蛋白,医生告诉我血糖控制不达标,治疗方案要调整。我现在感觉右眼视力模糊,长期大便干燥,血压160/95mmHg,还有脂肪肝,体重超重(身高178cm,体重87kg)。请问王教授,怎样评估我的治疗效果?我的治疗方案应做如何调整?
王执礼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朝阳糖尿病医院院长)答:第一,糖尿病人科学的血糖动态监测,有利于医生对疾病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和规律,并根据所监测的临床资料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是判断治疗方案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糖尿病人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案,应力求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即空腹血糖4.4~5.8mmol/L,餐后血糖4.4~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浓度呈明显正相关。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中葡萄糖结合的产物,糖化血红蛋白越高表示糖与血红蛋白结合越多,血红蛋白携氧能力越低,能供给组织的氧越少,糖尿病病情也就越严重。血糖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过程很缓慢,而且是不可逆的。每一个红细胞内都有血红蛋白,而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平均60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比例,能反应测定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因而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已成为评估糖尿病控制良好与否的重要指标。国际已将糖化血红蛋白监测作为糖尿病疗效判定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金指标”。
第二,就你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我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1.你糖化血红蛋白8.5%,说明3个月以来血糖的总体水平较高,没有达到理想的治疗标准,治疗方案应做调整。2.由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没有达标,在高血糖毒性和高渗性对全身大中小血管和微循环乃至机体组织的长期危害下,你可能已经发生了一些糖尿病的并发症症状:如视力模糊可能是糖尿病的眼底病变;长期的大便秘结可能是糖尿病的肠道植物神经病变;此外,你有高血压、高体重、高血糖、脂肪肝并存,已符合“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而“代谢综合征”说明机体代谢内环境已出现严重不平衡,甚至代谢紊乱。3.关于你的治疗方案如何调整,首先我建议你不妨先做一次系统的糖尿病专业和并发症的检查,尤其是做包括胰岛A细胞和B细胞在内的胰岛功能以及心、脑、肾、神经、血管等方面的检查,这样可对你的病情做一次深入系统的了解,以便为你制定针对性很强即符合你本人疾病特点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其次,糖尿病治疗既要对症治疗,也要从根本上、从病因上治疗,而后者更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对你而言能否很好地治疗“代谢综合征”,这是你疾病能否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
典型病例:康某,男,53岁,身高182cm,体重90kg,理想体重77kg。患者日来我院就医,自诉“反复发作头面部疖肿半年”入院,2005年4月当地医院查血糖,发现空腹血糖16mmol/L,诊为糖尿病,给予诺和锐30早6u、晚6u,餐前皮下注射,查随机血糖16.3mmol/L。血糖难以控制,来院接受系统治疗。入院时查该病人糖化血红蛋白11.8%,胰岛功能检查提示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管彩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硬化。诊断为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症(颈、双下肢)、脂肪肝。入院后,采取“保护胰岛细胞综合疗法”指导其科学饮食及运动,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降低血糖,改善胰岛及全身微循环,并予以药物营养其因高糖毒性损害的全身神经。患者住院2周,胰岛素用量从入院时的每日25个单位,降至出院时的完全停用胰岛素注射和停服口服降糖药,糖化血红蛋白降至5.1%,已理想达标,体力增强,精力充沛出院。出院后,患者坚持科学饮食和运动,停用所有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定期予以改善胰岛及全身微循环及营养神经治疗。经科学治疗,胰岛B细胞得以很好保护和修复,目前糖耐量呈正常状态,早期并发症得以逆转。
糖尿病健康教育
中国医学基金会糖尿病公益宣传项目主办
本文来源:内蒙古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400-(9:00-18:00)投诉热线:7-790
离我最近的医院
康康累计服务会员
全国已开通逾600个城市 4,000家机构
扫一扫 添加您的检后健康管理师微信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体检套餐对比
未添加对比套餐
您填写的反馈内容不能为空
项目解读详情
【—项目简介—】 通过公共卫生系统相关调研,制作出一系列问题,融合成为量表,以问卷自测的形式,通过患者自己的实际回答,评估患者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程度,以指导患者及时干预,有效避免或延缓患者发病。 【—健康资讯—】 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且超过50岁,或在吸烟、肥胖、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因素中占有一项,那么您就属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为降低发病风险,建议遵医嘱实施糖尿病标准治疗方案,坚持每天服用100毫克阿司匹林。这是中华医学会专家今天推出的大众版《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表》的主要内容之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前任主任委员杨文英、副主任委员陆菊明在此间举行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发布会上称,普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知识是最大范围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手段。 杨教授指出,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头号杀手”,约75%患者最终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而对中国糖尿病及并发症经济负担评估发现,81%的直接医疗费用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但目前这一状况还远未引起社会应有的重视。针对中国糖尿病及心血管并发症流行病学现状,中华医学会推出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表,为其在降糖同时展开心血管疾病预防提供了标准。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是指疾病尚未发生或疾病处于亚临床阶段时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群体发病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人群总体健康水平。据知,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近6年内激增2倍多,目前超过9200万,已超越印度成为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 【转载自中国新闻网】
评估糖尿病的风险水平。
评估糖尿病的风险水平。
暂无体检项目:糖尿病风险评估(糖尿病早期风险评估;糖尿病检测;糖尿病及)的诊断标准
您想先找套餐,还是找机构?糖尿病的筛查项目有哪些!
糖尿病的筛查项目有哪些!
大众美食文化
基本每个糖友每隔段时间都会到医院查血液和尿液,其中有些检测是为了查并发症,有些则是为了监测血糖控制情况,还有一些是为了监测特定糖尿病类型常见的病变情况。如果查下来没问题,就可以暂时放心地度过一段时间;如果查到了并发症的早期表现,我们就得采取措施避免并发症进一步发展。一、1型糖尿病筛查项目和频次血压:每3-6个月糖化血红蛋白:评估血糖控制情况,每3-4个月实验室血糖检查:与家用血糖仪结果作对比,检测血糖仪的准确性,每4-5个月甲状腺功能:每2年1次,如果发现甲状腺抗体阳性,每年查一次24小时尿微量蛋白或白蛋白测定、随机尿测定肌酐比例:筛查早期糖尿病肾病,确诊3-5年后查一次,进入青春期后每年查一次眼科检查:筛查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确诊3-5年后检查1次,进入青春期后每年查一次牙科检查:每6个月查一次二、2型糖尿病筛查项目和频次血压:每4-5个月糖化血红蛋白:评估血糖控制情况,每年1-2次实验室血糖检查:与家用血糖仪结果作对比,检测血糖仪的准确性,每3-4个月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每年至少1次糖尿病患者首次去医院应该检查葡萄糖耐量试验,C肽胰岛素释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及肝肾功能,在治疗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用胰岛素时可随时监测血糖,治疗三个月到半年还可以复查肝肾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一年后还可以全面复查上述检查,这样可以全面了解和指导您的整个治疗过程,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防止病情的加重。这些也是最普遍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到你们,以为本人家里父亲也是糖尿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大众美食文化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大众美食文化,中华美食的精华。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评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