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劳解答下,黄岛黄岛看男科哪家医院好个好便宜 ?

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但一般情况是不会传染,这是目前乙肝大三阳最广的传播途径,即带病的血液误输入健康人体内或使用消不完全的医疗器械进行注射、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一般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传播。1。2,因此提倡乙肝大三阳患者性行为时采用安全套引,即患有乙肝大三阳的孕妇通过胎盘对胎儿进行传播和通过产道对新生儿传播。3。接吻的话如果双方都有伤口就有可能传染.通过体液传播。4。参考**.通过胎源性传播.通过医源性传播。曾有对黑猩猩的试验表明,这种途径最需要大家注意:主要指亲密接触,血液透析患者需特别注意:性生活可以传播乙肝大三阳、性接触传播,即皮肤黏膜有破损的健康人接触乙肝大三阳患者的唾液、 接吻、胆汁和乳汁等而被感染,均有受HBV感染的可能。男性乙肝大三阳患者的精液含有乙肝病、口对口喂食等)。5.密切接触传播 、毛巾、茶杯和碗筷你好:慢性乙肝会传染的
•••••
猜你感兴趣1.治乙肝方面,中医唯一的作用就是降转氨酶,说治愈是骗人的&br&2.西医能控制病情,但不能打包票说治愈。&br&现在的干扰素素,治愈率在6%-8%,缺点是副作用大,价格贵。比如最出名的派罗欣,一星期打一针,一针1500块,至少要连续打一年。&br&还有一种就是口服药,这个治愈率更低了,目前大概在1%左右,目前主流药物是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虽然不能确保治愈,但能保证3-6个月把病毒DNA含量降低到阴性,肝功恢复正常,极大减少往肝硬化和肝癌转移的可能性。缺点就是要长期服药,一旦随意停药,立即复发。前面的质量功亏一篑。&br&3.每6个月定期复查B超和甲胎蛋白,如果发生了肝癌,能早发现,早治疗。&br&4.就算不做任何治疗,也有一少部分人会自愈的。中医所谓治愈,就是把自愈的功劳算在了自己头上。
1.治乙肝方面,中医唯一的作用就是降转氨酶,说治愈是骗人的 2.西医能控制病情,但不能打包票说治愈。 现在的干扰素素,治愈率在6%-8%,缺点是副作用大,价格贵。比如最出名的派罗欣,一星期打一针,一针1500块,至少要连续打一年。 还有一种就是口服药,这…
1、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不熬夜,不吸烟,不喝酒。不常吃含油太多的食物,不要吃太辣的食物。每周锻炼一到三次。&br&2、定期去三甲医院做乙肝五项和肝功能等检查,听大夫的话,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br&3、对象和父母等和你一起生活的人,要打疫苗,并根据医嘱定期体检。&br&应该就是这些了,如果想起来别的再补充。&br&不要因为有这个病就觉得不能谈恋爱了,要积极一点。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感情。&br&借此向两位不嫌弃我有乙肝的前女友,和那位因为乙肝嫌弃我的前女友,表达我深深的缅怀之情。祝你们幸福
1、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不熬夜,不吸烟,不喝酒。不常吃含油太多的食物,不要吃太辣的食物。每周锻炼一到三次。 2、定期去三甲医院做乙肝五项和肝功能等检查,听大夫的话,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 3、对象和父母等和你一起生活的人,要打疫苗,并根据医…
我不敢相信这是事实。&br&&br&我是20年前读的大学,那个时候大部分人谈乙肝色变,那个时候的说法是一起吃饭会传染的。就算如此,我查出乙肝大三阳时我宿舍的同学,同班同学,隔壁宿舍的同学都无一人在我面前表现出排斥。&br&&br&我主动不再吃她们碗里的菜,也不再让她们吃我碗里的菜,如此而已。&br&&br&实际上有一个学期我转氨酶还微高,在宿舍里吃中成吃了一年。&br&&br&学校没让我休学,同学没让我跟她们保持距离。&br&&br&==&br&2005年,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发布,确认乙肝日常接触不传染,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正常上学,工作,结婚,生子,指南还给出了乙肝防治主要免疫方案。&br&&br&2010年该指南发布新版本,同年卫生部更新《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而此文件第一次发布是2007年,当时是禁止在入职体检中检查两对半。&br&&br&==&br&所以,我不能想象2015年的今天,竟然还有学校要求乙肝病毒携带者休学。&br&&br&学校是有校医的,校医的知识有多陈旧才能给出如此建议?&br&&br&学校领导法规意识有多淡漠,才可以无视卫生部的通知?&br&&br&2003年,周一超因为乙肝歧视杀人而被死刑。这些年歧视与反歧视的案例一直在网络上流传,这个学校的老师和工作人员该有多闭塞才能对这些消息一无所知?&br&&br&==&br&&br&我一直觉得那些文盲老人愚昧无知是正常的,但这个国家的大学竟然能如此愚昧无知,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可悲的?
我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我是20年前读的大学,那个时候大部分人谈乙肝色变,那个时候的说法是一起吃饭会传染的。就算如此,我查出乙肝大三阳时我宿舍的同学,同班同学,隔壁宿舍的同学都无一人在我面前表现出排斥。 我主动不再吃她们碗里的菜,也不再让她们吃…
对此感同身受。我是很小很小时候家里保姆给传染上的,之后虽然一直相安无事,但总有些禁忌。一直滴酒未沾,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自己学的是工科,毕业后到施工企业工作,在中国的施工企业,不喝酒不抽烟不熬夜简直是怪胎。后来,考公务员进了到了某基层单位仍然是滴酒不沾,为了能与同事们保持良好的关系,自己坚决的践行了眼尖、嘴甜、腿勤、手快,对于工作从不推脱,对于求助尽心相帮,加上自己性格比较开朗,说话比较风趣,也能识大体顾大局,领导和同事都比较喜欢自己。也因此,自己有很强的危机意识,于是很努力的学习、学习、学习,因为在基层公务员队伍,不喝酒基本可以定性为难堪大任。后来,凭借这个扎实的学习,自己考进了某国家部委。在新单位对我进行考察的时候,老东家的一个小领导再次发难,逼迫自己喝酒并在酒桌上扬言要嘛喝酒要嘛出去,在这种情况下我立即起身离开。后来,不喝酒的名声彻底传开。到了新单位,领导虽然不逼迫自己喝酒,但是一次次的解释、一遍遍的推脱仍然不可避免,特别是在去各地出差的时候,比如河南、湖南、新疆、东北、四川等地更是让人糟心。有一次,去湖南出差,当地接待的官员三番五次劝酒,我也不断的推脱,最后他凭着酒劲把酒杯摔在我在的面前,然后用我听不懂的湖南话骂骂咧咧的走了,自己是做好了各种准备的,但是仍然很心酸。中国的文化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其实,这都不算什么,大不了咱们一辈子不升值不加薪呗,最难过的是不知道该如何对自己心爱的人说出自己的情况,每次花到嘴边都又咽下去。我的内心告诉自己,不能瞒着对方,可又没有勇气向对方坦露,于是年近30也不找女朋友,所有的同事都问自己,好奇,介绍了一个又一个,最后对于为什么不找女友的问题,自己只能笑而不语。&br&我的妈妈是护士,这些年来都是她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对于我的感染也是她内心挥之不去的噩梦,她感到无比的内疚。我想我是幸运的,有一个医护工作者的妈妈,她总是告诉我这不影响交朋友谈恋爱,但我还是放不下,真真的放不下,我又不能告诉她,只是说没有遇到心动的,不知道这种状态要持续到什么时候。&br&想开一点吧,难以改变的事实又何必去纠结,自己好好地,另外,不知道自己的回答能被多少人看到,我想拉一帮乙携的兄弟姐妹创业,既然在别人的事业里我们收到了束缚,为何不自己去闯出一片天呢,我觉得咱们不比别人差,咱们也能够成功。如果您看到并有意的话,请私信我好吗?
对此感同身受。我是很小很小时候家里保姆给传染上的,之后虽然一直相安无事,但总有些禁忌。一直滴酒未沾,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自己学的是工科,毕业后到施工企业工作,在中国的施工企业,不喝酒不抽烟不熬夜简直是怪胎。后来,考公务员进了到了某基层…
从我的专栏文章贴过来的。&br&&br&&p&HBsAg(表面抗原)是HBV感染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物,一般来说,HBsAg的存在意味着HBV感染,而HBV感染者若能完全清除病毒,那么HBsAg消失,anti-HBs(表面抗体)逐渐产生,或在HBsAg接近消失前,anti-HBs逐渐升高。&/p&&br&&p&
我们通常认为anti-HBs有中和并清除HBsAg的功能,其出现意味着对HBV的免疫。但临床上确实能见到慢乙肝患者(非急性感染者)在“两对半”检验中HBsAg与anti-HBs共存的情况,1976年Arnold等&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1&&[1]&/a&最早报道了这种现象。据估计,这种共存现象的发生率在2.43-8.9%&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2& data-title=&[2]& class=&&&[2]&/a&,其具体机制尚存在争议,但目前认为,免疫逃避株的出现可能是主要原因。&/p&&br&&p&&b&笔者检索了pubmed&/b&&b&及知网,将可能的HBsAg/anti-HBs&/b&&b&共存的原因列举如下:&/b&&/p&&br&&p&&b&1&/b&&b&)检测误差:&/b&随着酶免疫试剂质量的不断提高,因试剂盒质量因素造成的检验误差逐渐减少。Jang
JS等&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3&&[3]&/a&用三种检测方法(Abbott
Architect,
Dia-Sorin Liaison-XL 和Roche
Modular-Cobas)验证Abbott
Architect发现的HBsAg与anti-HBs共存的样本,提示98%的样本被确证为HBsAg与anti-HBs共存,其中65%的样本三种检测方案的检测结果均一致。&/p&&br&&p&&b&2&/b&&b&)基因突变:&/b&包括前S区及S区(图1&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4&&[4]&/a&)的突变均可能造成野生株诱生的anti-HBs无法中和突变株的HBsAg(体液免疫层面),于是会出现HBsAg与anti-HBs共存的现象。也有证据表明,由于CTL表位的突变,免疫逃逸甚至能发生在T细胞(细胞免疫)层面&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5&&[5]&/a&。&/p&&ul&&li&前S区包括了T细胞和B细胞识别的数个表位(图2&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6&&[6]&/a&),因此前S区的突变可能导致HBV的免疫逃逸,有研究表明HBsAg与anti-HBs共存的患者更常发生前S区的缺失突变&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7&&[7]&/a&&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8&&[8]&/a&
;&br&&/li&&li&S区主要可以分为N端(氨基酸1-99)、主要亲水区域major hydrophilic
region (MHR)(氨基酸100-169)及C段(氨基酸170-226)。&b&主要亲水区域&/b&&b&major hydrophilic region &/b&&b&(MHR&/b&&b&)里的a&/b&&b&抗原决定簇(氨基酸124-147
or 149&/b&,见图3&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9&&[9]&/a&&b&)是HBsAg&/b&&b&被anti-HBs&/b&&b&及免疫细胞识别的主要靶位,有部分研究表明在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共存的患者中,a&/b&&b&决定簇的氨基酸突变置换的发生率更高[2][5][10-13]&/b&,而a抗原决定簇内及周围的氨基酸置换可能改变HBsAg和T细胞表位的构象,进而改变免疫原性。&/li&&li&编码HBV逆转录酶的RT区的第8-236个氨基酸与编码HBsAg的区域重合(图1 和 图3), 特别是RT区与抗病毒药物耐药相关的区域与HBsAg的C端重合,因此HBsAg基因的突变也可能影响HBV的复制能力及对抗病毒药物的反应。&/li&&/ul&&br&&p&图1
&/p&&img src=&/aece2439eff8430bfb6e48cc6512ee57_b.png& data-rawwidth=&499& data-rawheight=&4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9& data-original=&/aece2439eff8430bfb6e48cc6512ee57_r.png&&&p&图2&/p&&img src=&/edaab4e427f8cf2bcc92_b.pn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edaab4e427f8cf2bcc92_r.png&&&p&图3
&/p&&img src=&/23e2d6d74e346de1d71a2c5f01f972ee_b.png& data-rawwidth=&724& data-rawheight=&1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4& data-original=&/23e2d6d74e346de1d71a2c5f01f972ee_r.png&&&br&&p&&b&3&/b&&b&)不同的HBV &/b&&b&亚型共感染&/b&以致于检测到的anti-HBs不是针对共存的HBsAg的中和抗体&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14&&[14]&/a&&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15&&[15]&/a&&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16& data-title=&[16]& class=&&&[16]&/a&。比如Zhang
JM等[16]的研究发现共存组与对照组HBsAg的氨基酸置换率没有统计学差异,血液中没有发现HBsAg-anti-HBs的循环免疫复合物,anti-HBs对共存的HBsAg有反应,但亲和力极低,提示共存的anti
–HBs与HBsAg隶属于不同的HBV亚型。&/p&&br&&p&&b&4&/b&&b&)病情趋向于恢复:&/b&这种情况比较少见&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17&&&b&[17]&/b&&/a&。与急性感染不同,慢乙肝患者的HBsAg
/anti-HBs共存状态往往比较持久和稳定,多数研究都发现延长观察时间这种共存状态并不会改变[2,10,13,16]。&/p&&br&&p&&b&5&/b&&b&)接种了疫苗或注射了HBIG&/b&,这种anti-HBs缺乏对突变株的中和作用&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18&&[18]&/a&。&/p&&br&&br&&p&
虽然慢乙肝患者HBsAg/anti-HBs共存是个老话题,但近几年来仍不断有新文献发表以探讨慢乙肝患者出现这种共存的几率、原因及临床意义。以下是近两年来我国关于这个话题的研究举例:&/p&&ul&&li&2015年,四军大的Pu Z等[5]的一项队列研究共分析了63412份样本,发现HBsAg与anti-HBs共存的比例为&b&2.93%&/b&。共存组HBeAg阳性率及HBV
DN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共存组S基因的突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42
vs 1.33/100个氨基酸,p<0.05),此外,共存组的&b&a&/b&&b&抗原决定簇&/b&、CTL 表位 S
41-49, CTL 表位
S 87-95, CTL 表位
S 207-216 and CTL 表位
S 213-226&b&的突变率均高于对照组&/b&,发生较频繁的突变往往位于HBsAg决定抗原性的肽链里。&/li&&li&2016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Ding F等[13]人发现,中国C基因型患者HBsAg与anti-HBs共存的比例为&b&3.0%&/b&(36/1194)。共存组的&b&MHR&/b&&b&区域&/b&(2.67 vs 0.67/100个氨基酸,p=0.000),特别是&b&a&/b&&b&抗原决定簇&/b&(4.12 vs
1.47/100个氨基酸,p=0.022)、及&b&与&/b&&b&RT&/b&&b&区重叠的区域&/b&的氨基酸多态性均高于对照组。a抗原决定簇内的sI126S/T是发生率最高突变。共存组患者存在sQ129R,
sG130N, sF134I, sG145R等与免疫原性改变有关的突变,而对照组没有。但是,RT区与HBsAg
C端重叠的部分(与抗病毒药物耐药相关的部分),共存组与对照组的氨基酸置换率没有统计学差异。&br&&/li&&li&2016年,南京鼓楼医院的Liu Y等[2]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共分析了13080例样本,HBsAg与anti-HBs共存的比例为&b&3.3%&/b&。该团队发现,共存组的HBV
DNA水平、HBsAg水平及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anti-HBs的确能部分中和HBsAg清除部分循环HBV,但这种作用并不全面)。前S区突变比例在共存组与对照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17.2%
vs 18.6%,p=0.835)。&b&S&/b&&b&区&/b&突变比例共存组要高于对照组(2.96
vs 2.34/100个氨基酸,p=0.001),&b&C&/b&&b&端&/b&(2.93 vs 1.68/100个氨基酸,p<0.05)、&b&MHR&/b&&b&区域&/b&(2.67 vs
1.94/100个氨基酸,p<0.05)、&b&a&/b&&b&抗原决定簇&/b&(4.36
vs 2.32/100个氨基酸,p<0.01)、&b&逆转录酶区&/b&(1.82
1.43/100个氨基酸,p=0.007)&b&共存组的突变率均高于对照组&/b&。此外,a抗原决定簇区域的点突变率共存组高于对照组(57.8%
vs 38.6%,p<0.05),但这种差异只在C基因型的患者中显著(68.3%
vs 36.9%,p<0.01),第126、129、131、133位氨基酸是常见的a抗原决定簇内的突变位点,但G145R/A这种能导致对抗-HBS免疫逃逸致使接种过疫苗仍能被感染的突变在共存组及对照组中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该团队对共存组中14例患者跟踪随访了平均15.5个月的时间(4-33个月),期间患者不接受抗病毒治疗,发现HBsAg、anti-HBs、HBV DNA、ALT、HBeAg阳性率均无显著变化。&/li&&/ul&&p&
此外,有部分回顾性研究提示,HBsAg/anti-HBs共存的患者发生肝细胞肝癌的风险增加[7,19],然而这种相关性是否直接?这让我们想起之前有研究提示的“肝细胞肝癌的发生与更年长的患者相关”“ HBsAg/anti-HBs共存与更年长的患者相关”,“前S区缺失突变与肝细胞肝癌相关”“HBsAg与anti-HBs共存和前S区突变相关”,“肝细胞肝癌与积累更多的突变相关”“ HBsAg/anti-HBs共存与积累更多的突变相关”(A与B有关,B与C有关,那么A与C是否相关?)。不论如何,这种报道至少让临床工作者对HBsAg/anti-HBs共存患者有了新的关注。&/p&&br&&p&
总的来说,在慢乙肝患者中,HBsAg/anti-HBs共存的现象的确真实存在。其共存的原因目前尚存在争议,但近来诸多研究均表明这种共存可能与HBV基因的前S区及S区,特别是S区的a抗原决定簇周围的基因突变所导致的氨基酸置换相关。目前这种共存是否影响口服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及是否增加肝硬化、肝癌的风险证据尚不充分,但值得临床研究者进一步关注和探讨。 &/p&&br&&br&
参考文献&br&&p&&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ref1&&[1]&/a&
Arnold W, Hess G, Meyer zum Buschenfelde KH et al. Simultaneous occurrence in
the serum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and antibodies against HBsAg
(Anti-HBs) of different subtypes. Serologic and fluorescence histologic studies.
Verh Dtsch Ges Inn Med 1976; 82(Pt 1): 405–407.&/p&&br&&p&&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ref2&&[2]&/a&Liu Y, Zhang L, Zhou JY, et al. Clinical and Vi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Coexistence of HBsAg and Anti-HBs. PLoS One. 2016 Jan 11;11(1):e0146980.&/p&&br&&p&&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ref3&&[3]&/a&
Pancher M, Désiré N, Ngo Y, et al. Coexistence of circulating HBsAg and
anti-HBs antibodies in chronic hepatitis B carriers is not a simple analytical
artifact and does not influence HBsAg quantification. J Clin Virol. 2015
J62:32-7.&/p&&br&&p&&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ref4&&[4]&/a& Nassal
M. HBV cccDNA: viral persistence reservoir and key obstacle for a cure of
chronic hepatitis B. Gut. ):1972-84.&/p&&br&&p&&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ref5&&[5]&/a& Pu
Z, Li D, Wang A, et 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riers with
coexistence of HBsAg and anti-HBs based on a community cohort study. J Viral
Hepat. 2015 Dec 14&/p&&br&&p&&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ref6&&[6]&/a&
Datta S, Chatterjee S, Veer V, et al.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hepatitis B
virus for clinicians. J Clin Exp Hepatol. ):353-65.&/p&&br&&p&&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ref7&&[7]&/a&
Jang JS, Kim HS, Kim HJ, et al. Association of concurrent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and antibody to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J Med Virol. 2009
S81(9):1531-8&/p&&br&&p&&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ref8&&[8]&/a&
Huang X, Qin Y, Zhang P, et al. PreS deletion mutation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
chronically infected patients with simultaneous seropositivity for hepatitis-B
surface antigen and anti-HBS antibodies. J Med Virol. ):23-31.&/p&&br&&p&&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ref9&&[9]&/a& Romanò
L, Paladini S, Galli C, et al.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Hum Vaccin Immunother.
):53-7.&/p&&br&&p&&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ref10&&[10]&/a&
Lada O, Benhamou Y, Poynard T, Thibault V. Coexistence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 Ag) and anti-HBs antibodies in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carriers:
influence of “a”
determinant variants. J Virol ): .&/p&&br&&p&&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ref11&&[11]&/a&
Liu W, Hu T, Wang X et al. Coexistence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and
anti-HBs in Chinese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patients relating to genotype C
and mutations in the S and P gene reverse transcriptase region. Arch Virol
):627–634.&/p&&br&&p&&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ref12&&[12]&/a&
Chen Y, Qian F, Yuan Q et al. Mutations in hepatitis B virus DNA from patients
with coexisting HBsAg and anti-HBs. J Clin Virol ):198–203&/p&&br&&p&&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ref13&&[13]&/a&
Ding F, Miao XL, Li YX, et al. Mutations in the S gene and in the overlapping
reverse transcriptase region in chronic hepatitis B Chinese patients with
coexistence of HBsAg and anti-HBs. Braz J Infect Dis. 2016 Jan-F20(1):1-7.&/p&&br&&p&&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ref14&&[14]&/a&
Tsang TK, Blei AT, O’Reilly DJ,Decker R.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oncurrent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and antibody positivity. Dig Dis Sci ):
620–624&/p&&br&&p&&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ref15&&[15]&/a&
Hayashi J, Noguchi A, Nakashima K, Morofuji M, Kashiwagi S. Frequency of
concurrence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and antibody in a large number of
carriers in Okinawa, Japan. Gastroenterol Jpn ): 593–597.&/p&&br&&p&&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ref16&&[16]&/a&
Zhang JM, Xu Y, Wang XY et al. Coexistence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and heterologous subtype-specific antibodies to HBsAg amo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Clin Infect Dis ):
&/p&&br&&p&&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ref17&&[17]&/a& 肖征, 周光,对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表面抗体同时阳性现象的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1 期&/p&&br&&p&&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ref18&&[18]&/a& 王珍光,邓芝云,郭建巍 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与表面抗体同时阳性的血清学模式初步研究,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8月第32卷第13期&/p&&br&&p&&a href=&file:///C:/Users/eyl93487/Desktop/%E7%9F%A5%E4%B9%8E1.docx#_ednref19&&[19]&/a&
Seo SI, Choi HS, Choi BY, Kim HS, Kim HY, Jang MK. Coexistence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and antibody to hepatitis B surface 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 Med Virol ): 124–130.&/p&
从我的专栏文章贴过来的。 HBsAg(表面抗原)是HBV感染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物,一般来说,HBsAg的存在意味着HBV感染,而HBV感染者若能完全清除病毒,那么HBsAg消失,anti-HBs(表面抗体)逐渐产生,或在HBsAg接近消失前,anti-HBs逐渐升高。 我们通常认…
&blockquote&陈小玲说,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强告诉她,&b&学院按先例,提出让吴昕怡休学半年,和新一级学生入学重读。&/b&&br&&br&马强不认为她遭到同学排斥,他说,吴昕怡检查出大三阳后,&b&学院曾向她的室友们普及常识&/b&。&br&对于学院建议吴昕怡“休学或跟下年级学生重新入学”,张莉称,这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如果学生在某种疾病的发病期,&b&肯定会建议他休学、回家治病休息&/b&,“我们也要对其他学生负责。”&br&&br&&p&&b&但由于学生一再坚持&/b&,学院考虑“学生申请不能空口无凭”,申请性质的说明书也是在履行程序上要求她写的。&br&&/p&&/blockquote&&br&&blockquote&多位同学说,班上“大多数同学&b&不知道她得了什么病&/b&”。很多人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住单间,同学刘畅问她,得到的答案是“我喜欢一个人住。”&br&&br&“室友不敢碰我的衣架,我的手机放在别人桌上,大家会把她们的东西赶快收走。”&br&&p&陈小玲的通话记录显示,15时55分,她给辅导员吴老师打了第一个电话,拜托吴去女儿宿舍看看。&/p&&p&&b&辅导员吴思没有去吴昕怡的宿舍&/b&。她对陈小玲解释,“学生说在图书馆,老师也不好打扰。”&/p&&/blockquote&&br&&br&我从没见过这么多人一起厚颜无耻。&br&&br&====&br&&br&补充一下吧,卫生部已经明确规定就业入学不再查乙肝,而且怕你们不知道还发布了这个&a href=&///?target=http%3A///view/3254403.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i class=&icon-external&&&/i&&/a&。&br&所以这不是宣传到不到位的问题,学校明知有规定还要求学生退学休养,逼迫学生写什么自愿的申请书...无耻到什么程度了...&br&通篇都见到学校推卸责任,前后借口自相矛盾。&br&身为一个天津人真觉得臊得慌。
陈小玲说,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强告诉她,学院按先例,提出让吴昕怡休学半年,和新一级学生入学重读。 马强不认为她遭到同学排斥,他说,吴昕怡检查出大三阳后,学院曾向她的室友们普及常识。 对于学院建议吴昕怡“休学或跟下年级学生重新入学”,张莉称,这要…
首先,感情问题,你们自己解决,我不参与。&br&
其次,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目前15个答案没有一个专业的。我先mark,等会儿电脑拿过来查了数据再来!&br&----------------------------------------这是时光机留下的分割线------------------------------------------&br&&br&
本来我只是想做乙肝方面的科普,但是拿到电脑,仔细阅读题主的标题以及内容后,发现了一些问题。我先把这些思路理清楚再做科普。&br&
原文截图如下&br&&img src=&/v2-eecf38bdb027ff_b.png& data-rawwidth=&591& data-rawheight=&3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1& data-original=&/v2-eecf38bdb027ff_r.png&&&br&&br&&br&
下面以“我”为第一人称,来做一个恶意的猜测:&br&&br&
1、在订婚之前,我们(双方责任)因为总总原因都没有时间或者意识进行详细地交流双方的疾病史以及对另一半患疾病的看法。&br&&br&
2、因为我家人非常介意女方患乙肝、我也知道我家人非常介意女方患乙肝,而坚决不谈我自己是否在意女方患乙肝。&br&&br&3、我觉得未婚妻作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你是有责任和义务告诉我这些的,但是你没有,所以我感觉受到了欺骗(女方责任)。&br&&br&
以上恶意猜测内容根据截图正文描述而来,如果题主及其他知友有任何质疑,可以在评论区交流。&br&&br&&b&其实,我想告诉题主的是,有些人不幸患了某些疾病,后来或因为对疾病的无知或轻视(如你女友描述,以为只是通过血液传播)、或通过对相关知识的获取,对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是可以不介意、或不是非常介意的。&/b&&br&&br&&b&
题主把自己家人非常介意的事物,没有主动告知女方,现在得知女方存在“家人非常介意的东西”,就开始责怪女方隐瞒事实真相。然后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无辜的受害者。&/b&&br&&br&&br&以上内容以我自己为例,总结如下:&br&&b&
我不喜欢吃肥肉,甚至每次说到&/b&&b&“肥肉”两个字就会出现干呕的情况&/b&&b&(包括现在打字)&/b&&b&。我对“肥肉”非常介意,但是如果我未来的妻子在不知道我非常介意“肥肉”的情况下,提起“肥肉”二字,甚至做了一盘以肥肉为主的红烧肉,我有资格理直气壮地去指责她吗?我有非常介意的东西,难道不应该是我自己先主动提出来吗?&/b&&br&&br&&br&&br&&b&
题主可能会认为感染乙肝病毒和吃肥肉没有可比性。她是乙肝携带,她有责任和义务主动提出来。我们来算一下,你们一共才认识10个月,除去吃喝玩乐,工作、学习等时间,一般能静下心来好好交流各种事情的时间真的不多,如果非医学相关或者因为家里人生病住院而去了解,一般年轻人很少会涉及医疗相关的话题,一来沉重,二来因为不懂,所以即使聊,也聊不深。(其实很多非感染科医务人员,对“乙肝”的具体内容,也不甚了解。所谓“隔行如隔山”。)&/b&&br&&b&更何况你未婚妻对“乙肝病毒的传染途径”还存在错误的认知。&/b&&br&&b&&br&
这也是我能理解,为什么你们会是在女方大伯肝CA的情况下才聊到乙肝这个话题的原因。&/b&&br&&b&&br&
你现在能明白为什么你不能“只是责怪你未婚妻隐瞒你”了吗?&/b&&br&&br&&br&&br&&br&&br&&br&&b&
只有在你们曾经经过交流,她没有说。那才是真正的“隐瞒、欺骗”。&/b&&br&&b&&br&
你真正介意的,是你不知道如何向你的家人交代、你及你的孩子是否会受到影响,以及你对疾病的无知所造成的恐惧。&/b&&br&&br&其实我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这里送你一句话,&b&你愿不愿意跟一个人结婚,这要你自己决定,请不要把锅甩给你家人。&/b&&br&&br&&b&
这是作为男人需要有的担当。&/b&&br&&br&&b&------------------------------------这依然是时光机留下的分割线--------------------------------------&/b&&br&&br&
关于题主最后提到“如果瞒着家人和她结婚,再和家人在一起生活而不告知家人她的情况又觉得对家人不负责任的,我该怎么办?” 我简单翻译一下就是:&b&如果我瞒着家人和她结婚,那么家人可能会面临何种风险?额外加译:以后生育的子女将面临着感染乙肝的风险如何?&/b&&br&
这里就不翻译“乙肝携带者的生活、工作、治疗、预后等情况”了。&br&&br&&br&下面是根据题主的疑问,做一些乙肝方面的科普。&br&&br&先写点题外话:&br&&br&
在医院里,常常会看到一些年轻夫妻(或情侣)因一方被乙肝病毒感染,另一方未被感染而两人一起来咨询、就诊的情况。他们是“一方患病,另一方没有患病,但针对疾病双方愿意共同面对并进行积极治疗”的典型代表,他们双方都愿意去正视所面临的问题,去正规医院专科门诊寻求帮助。而非主要依靠“百度”,或者甩锅。从感情的角度讲,&b&我其实挺羡慕这一类人的,因为这就是真爱。&/b&&br&&br&&br&关于为什么咨询专业人士而不是自行百度,下面我简单讲一下。&br&&br&百度是把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预后等不分重点地全部写出来。而这些内容,在没有专业医学背景的情况下,是很难知道侧重点的。而且,&b&百度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b&但是当你遇到了问题,你最关心的问题在哪里,这些如果你去问专科医生,他们会从专业角度跟你讲解。&br&&br&
以下图“黄疸”为例,重点在于“&b&病情较重时&/b&”会出现“&b&黄疸&/b&”的症状,病毒携带者或者病情较轻的慢乙肝患者是不会出现黄疸的。&img src=&/v2-33d1811efc89e6fac3cf1ec427c433ac_b.png& data-rawwidth=&835& data-rawheight=&7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5& data-original=&/v2-33d1811efc89e6fac3cf1ec427c433ac_r.png&&&br&&br&题主最关心的莫过于两点:&br&&br&&b&1、自己和自己家人在与乙肝病毒感染者生活在一起时,需要注意什么,需要做哪一些防范措施?&/b&&br&
我就不提“乙肝携带者或者慢乙肝患者在生活上需要注意哪些?”了。&br&&br&
下面截图来自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版。&br&
这是主要传播途径,我已经把题主需要的重点画出来了,同时还涉及到题主未婚妻需不需要“单独一副碗筷”的老梗:&br&&img src=&/v2-047fbff2f299be50d4aae9_b.png& data-rawwidth=&636& data-rawheight=&5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6& data-original=&/v2-047fbff2f299be50d4aae9_r.png&&&br&&img src=&/v2-aedead909dbcfd1e103af5d_b.png& data-rawwidth=&461& data-rawheight=&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1& data-original=&/v2-aedead909dbcfd1e103af5d_r.png&&&br&&br&预防:&img src=&/v2-d56e733e477e44f51cf62_b.png& data-rawwidth=&488& data-rawheight=&2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8& data-original=&/v2-d56e733e477e44f51cf62_r.png&&&br&&br&&br&&br&2、母亲HBsAg阳性,子女被感染的几率有多大?&br&&br&&img src=&/v2-ce6afaae2125_b.pn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1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v2-ce6afaae2125_r.png&&下面这张题主不一定读得懂,我稍作讲解:&br&A:单独使用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87.8%。【12】&br&B:乙肝疫苗+免疫球蛋白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95%。【14】PMID:&a href=&tel:465706&/a&&br&&br&&img src=&/v2-3d90b30a6b580adabf76f17_b.png& data-rawwidth=&481& data-rawheight=&1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1& data-original=&/v2-3d90b30a6b580adabf76f17_r.png&&&br&&br&
关于这个概率,题主及题主家人愿意接受的程度,由你们自己决定。&br&&br&&img src=&/v2-1d79e9dfb3a08fbbfdf1_b.png& data-rawwidth=&494&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4& data-original=&/v2-1d79e9dfb3a08fbbfdf1_r.png&&&br&&br&
我只希望题主向未婚妻提出分手时,不要以“隐瞒、家人反对”作为理由,而要像个堂堂正正的男人一样。&br&&br&------------------------------------这是凌晨四点时光机留下的分割线----------------------------------&br&&br&
至于为何我不科普“HBV感染者”相关的一些内容呢!&br&
那是因为针对这个题主所涉及到的问题,以及我能理解和解读出来的问题,我没有发现他对他的未婚妻“HBV感染者”有一丝的关心啊,而且他也不是来寻求这方面的帮助的,所以,为了不偏题太严重,我只能写这些了。所以,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会对题主三次笑而不语了吗?&br&
但是,未婚的乙肝携带者、慢乙肝患者们,如果你们求知若渴,更权威地了解乙肝相关的知识,不希望引起他人的误会(类似于“乙肝患者需要单独备碗筷”)。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在搜索引擎里输入“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下载pdf全文。&br&
如果出现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的专科进行诊治。&br&&br&&br&
最后,我鄙视所有对自己的言行不负责任的成年人。
首先,感情问题,你们自己解决,我不参与。 其次,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目前15个答案没有一个专业的。我先mark,等会儿电脑拿过来查了数据再来! ----------------------------------------这是时光机留下的分割线----------------------------------------…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我就匿名啦。&br&&br&其实从小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估计是母婴传染?我也没有去考证过。&br&一家子除了我爸和我弟弟(90年后的婴儿出生后第二天就要打疫苗),我妈我姐和我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br&我第一次知晓这事是我高中的时候,高三上学期或者高二下学期吧,我妈突然很神秘地叫我陪她去一个阿姨家。那个阿姨我也很熟,是在卫生防疫站工作的医生。去到她家,她就把准备好的针筒拿出来抽血,当时还没有现在的真空采血管,我身体棒棒的一年感冒不到一次看见针筒肯定是吓了一跳,忙问我妈这是干嘛,我妈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帮你检查身体。&br&几天后,我妈沉重地跟我说,孩子,你有乙肝。&br&当时吓了一大跳,第一反应就是还能活多久,哈哈哈哈,我当时还不知道乙肝是什么病。知道不会像韩剧一样很快就挂了之后,我也没多想,也没有去查查乙肝是什么病,就快快乐乐地生活下去啦,高考超常发挥,上大学,泡妹子……&br&&br&但!是!&br&&br&后面我才发现,&u&原来有乙肝,是我母亲赋予我的原罪&/u&。&br&正如这个问题所问的,有如此多的人对乙肝这么恐惧,了解甚少,万分歧视!连公共场合吃个饭都是身边未知的炸弹。但是,当然,我不怪他们。他们对我的鄙视,正如我也会小心翼翼地保持跟一个已知HIV携带者一样,一样的。&br&&br&1、当时宿舍四个人,当我天真地、不以为然地认为乙肝携带病毒,又不是乙肝发病,应该不会有太多影响,称兄道弟啊我们,这点破事儿没必要瞒着。但是他们知道了之后,我就被『隔离』了。从大二开始到大四,宿舍这三位『兄弟』,一次也没有跟我吃过饭,宁可发短信发QQ打电话叫隔壁同学带饭也不要我帮他打个包,而且很快全班都知道了。&br&&br&2、后来和一个女孩好上了,我心有余悸,想着正常交往,还没进一步动作(你懂的)就不会有事的,等到感情稳定了之后才告诉她。结果换来一个愤怒的咆哮,她哭着去做体检了,结果出来之后她并未被感染,看她长吁一口气的样子虽然我也放心了,但是毕竟心里很难过,我不是妖怪啊。这段感情自然是悲剧收场,我问这女孩,她当初向我表白的时候,我是不是应该回答『你好,谢谢你喜欢我,但是我有乙肝,介意请转身?』&br&&br&3、大四找工作,我实力还是OK的,大四上学期就妥妥地5个offer在手,班内号称面霸,到处传授面试经验。但是乙肝的事我已经有心理准备了,我专门打听了,几个公司都是有『专人』带着应届生去做体检。如果不信有专人带体检的事,可以问问在广州普华永道、雀巢、深发展银行(当时尚未变成平安银行)等公司的HR朋友。于是我打消去这些公司的念头了,去了另一家公司。因为这家公司只要求自带体检表,而我找了上面讲到的在卫生防疫站工作的阿姨帮我开了一个假的健康证,蒙混过关。&br&&br&4、后面工作期间,公司有要求年年体检。第一年,我假意工作繁忙,就推脱不去了。但是,另一个朋友查出是乙肝携带者,按法律规定不能辞退,可是他仍然待不下去辞职了。因为公司要求他不能到公司饭堂吃饭,连我直接领导都叫我注意一点,不要跟该同事接触太多。我还装得很惊讶,说是啊,不要接触太多,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我真特么憎恨当时的自己!)。&br&&br&5、还是公司体检的事情,我第二年的体检就错开跟大家一起,叫了一个朋友顶替我去做了体检。&br&&br&6、来个正能量吧。我现在的太太,我们还在恋爱中时我就告诉她我乙肝病毒携带。她告诉我『我爱你,不会受这个影响。』&br&&br&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个名字几乎就是我身上的罪。&br&是的,我憎恨这个病毒,带给我太多太多的困扰!&br&题主,我现在告诉你,在学校食堂也好,公共餐厅也好,你正常使用餐具,被传染的机会很小很小!小到你几乎不需要怎么去预防!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我就匿名啦。 其实从小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估计是母婴传染?我也没有去考证过。 一家子除了我爸和我弟弟(90年后的婴儿出生后第二天就要打疫苗),我妈我姐和我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我第一次知晓这事是我高中的时候,高三上学期或…
如果他刚认识你的时候对你说了,那时候已经就失去你了。&br&社会对乙肝歧视是普遍的,显然他无意于欺骗或者伤害你(他得知你有抗体的事情确定你的安全);他想让你对他有足够了解之后再告诉你,而不是一开始就因此拒绝他。&br&可以说他是为了自己而隐瞒(欺骗和隐瞒不是一个概念,隐瞒是不告诉对方一些事情。欺骗是告诉对方事情但说的是假话),但是也可以说他很爱你,怕失去你。&br&设想你是他的处境,你怎么做?如果你有什么受歧视的缺陷,你会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就自揭家底坦白来显示自己的诚实吗?你能做到吗?&br&所以,我不认为这件事情可以作为判断信任感的依据,你应该回想一下你和他交往这么长时间,他到底有没有对你欺骗撒谎过,这些更可靠;&br&&br&建议:&br&多了解一下相关知识,思考他对你的价值和感情,然后再做判断,任何抉择都是你的自由。&br&我只是觉得如果他真的很爱你,也是个值得你爱的人的话,那么因为这件事情,彼此失去了,会非常遗憾的。
如果他刚认识你的时候对你说了,那时候已经就失去你了。 社会对乙肝歧视是普遍的,显然他无意于欺骗或者伤害你(他得知你有抗体的事情确定你的安全);他想让你对他有足够了解之后再告诉你,而不是一开始就因此拒绝他。 可以说他是为了自己而隐瞒(欺骗和隐…
今天我来跟大家讲讲喜闻乐见的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核苷(酸)类似物是最大的一类抗病毒药物,也是最重要的抗病毒药物。治疗疱疹(HSV)的阿昔洛韦(Acyclovir),第一种治疗艾滋病(HIV)的药物齐多夫定(Zidovudine),治疗乙肝(HBV)的恩替卡韦(Entecavir)以及Gilead的明星丙肝药(HCV),史上最贵的药片索菲布韦(Sofosbuvir)都属于这一类药物。除了抗病毒,核苷(酸)类似物还可以用于治疗癌症。但这里我只介绍它抗病毒的原理。&br&&br&核苷(酸)类似物针对的是病毒的聚合酶(Polymerase)。RNA病毒复制所需的RNA复制过程和逆转录病毒复制所需的逆转录过程在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因此病毒如果要复制,必须用自己的聚合酶,如RNA病毒的RNA复制酶(RdRp)和逆转录病毒的逆转录酶(RT)。而核苷(酸)类似物通过选择性的抑制病毒的聚合酶来阻止病毒的复制。&br&&br&在讲解核苷(酸)类似物的原理之前先介绍什么是核苷酸(Nucleotide)。核苷酸是核酸,也就是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它由磷酸,五碳糖,碱基构成。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结构。&img src=&/c3fdbdf13f2fc221e79cdcfad8397c9f_b.png& data-rawwidth=&331& data-rawheight=&25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1&&其中,只含五碳糖和碱基的部分叫核苷(Nucleoside)。核苷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和核苷酸类似物(Nucleotide Analogue)的区别后面会讲到。&br&&br&核苷(酸)类似物就是一种结构修饰过的核苷(酸),这种修饰通常对五碳糖进行。比如齐多夫定就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修饰,拉米夫定(Lamivudine)就是胞嘧啶脱氧核苷的修饰。下图是它们和对应的核苷的对比图,可以看出它们的结构其实是非常相似的,只是做了一点小小的修改。然而不要小看这小小的修改,背后可能是数十人的努力和数亿美元的研发成本。&br&&img data-rawheight=&602& data-rawwidth=&552& src=&/ed62e8ee9c6bdb113d55a54c9d4897cb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2& data-original=&/ed62e8ee9c6bdb113d55a54c9d4897cb_r.png&&当然,这种修饰不仅仅发生在五碳糖上,有时候碱基也是可以修饰的。比如恩曲它滨(Emtricitabine),它是一种胞嘧啶核苷类似物:&img src=&/e53c4f64e7f_b.png& data-rawwidth=&342&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2&&核苷(酸)类似物这种药物在药学上被归类为竞争性抑制剂(Competitive Inhibitor)。竞争性抑制剂的原理就是设计一种和底物(Substrate)结构相似的药物,让它“欺骗”病毒的酶,代替底物和酶结合,使酶不能和底物结合。然而,核苷(酸)类似物是一种特殊的竞争性抑制剂,它不仅能与病毒的聚合酶结合,还能作为反应物参与到反应当中。&br&&br&无论是人体的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还是病毒的RdRp和RT,它们核酸合成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沿着核酸的5’端到3‘端进行合成。作为原料的核苷酸,首先被三磷酸化(Triphosphorylation),变成三磷酸核苷(NTP),如图所示。除了ATP,其它的NTP都是细胞中的激酶(kinase)合成的。&br&&img data-rawheight=&253& data-rawwidth=&576& src=&/d38ac91780eab8fb870a7d6e663d7deb_b.pn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d38ac91780eab8fb870a7d6e663d7deb_r.png&&三磷酸核苷与模板链发生配对,之后聚合酶水解掉两个磷酸,并利用释放出的能量连接磷酸和上一个核苷酸的羟基,使核酸链延长,如图所示:&br&&img data-rawheight=&506& data-rawwidth=&824& src=&/0b2cb53dad0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4& data-original=&/0b2cb53dad06_r.jpg&&核苷(酸)类似物要想发挥作用,首先也要被三磷酸化,因为三磷酸化合物不稳定,不能直接服用。三磷酸化的核苷(酸)类似物也能像三磷酸核苷那样,被病毒聚合酶添加到核酸链上。&br&&br&然而,当病毒聚合酶试图加入下一个核苷酸时,问题出现了。像Zidovudine,Lamivudine由于在3‘碳原子的位置上缺乏羟基,下一个核苷酸无法添加到上面。这导致病毒聚合酶无法继续延长核酸链,于是反应中止。如图所示:&br&&img data-rawheight=&338& data-rawwidth=&600& src=&/e0e17fcb34b66ce68aef1b3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0e17fcb34b66ce68aef1b35_r.jpg&&因此,一个核苷(酸)类似物要产生效果,需要满足三个条件:&br&&b&能被细胞的酶三磷酸化(Triphosphorylation)&br&能作为反应物加入到新合成的核酸链上(Incorporation)&br&能阻止下一个核苷酸的加入(Chain Termination)&br&&/b&由于核苷(酸)类似物的这些特点,这使得它们相比一般的竞争性抑制剂有更强的效果。它能直接中止反应的进行,而不是减缓反应的速度。因此,核苷(酸)类似物是高效抗逆转录治疗(HAART)的主体。HAART就是由两种核苷(酸)类似物搭配另一种药物组成的。&br&&br&当然,由于病毒聚合酶和细胞聚合酶的相似性,核苷(酸)类似物也可能影响细胞正常的DNA,RNA合成,这也是毒副作用的来源。然而,由于病毒聚合酶和细胞聚合酶的结构的不同,核苷(酸)类似物可以选择性的抑制病毒的聚合酶。此外,细胞的聚合酶有一种修补机制,如果细胞聚合酶误把核苷(酸)类似物加入到核酸链中,它可以切除掉核苷(酸)类似物,使反应继续进行。这使得Zidovudine对HIV逆转录酶的抑制性达到正常细胞DNA聚合酶的100倍以上。&br&&br&然而,病毒并不会坐以待毙。病毒可以通过改变聚合酶的结构,使它的特异性加强,能识别核苷(酸)类似物。此外,病毒也学会了细胞DNA聚合酶的修补机制,可以把已经加入的核苷(酸)类似物切除掉,这也是HIV对Zidovudine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因此,要想避免产生抗药性,避免药物的滥用是必要的,不然人类为了研发药物投入的巨大成本都会付诸东流。另外,对于像HIV,HCV这种变异能力很强的病毒,往往会搭配其它的药物,进一步减少抗药性产生的机会。&br&&br&最后,设计出一款有抗病毒活性的核苷(酸)类似物并非是万事大吉了,因为很多核苷(酸)类似物的吸收效率并不好。这样它的抗病毒活性再高也没意义。为了提高核苷(酸)类似物的吸收率,研究人员会在周围加上很多保护性的基团,这也是为什么某些药物如Sofosbuvir(下图)左边会带&img src=&/bd085c5a25d7dd3ab06eceb_b.png& data-rawwidth=&321& data-rawheight=&24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1&&上一大坨原子团。当药物进入人体后,这些原子团会在细胞的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掉,留下带有活性的药物(Active Drug)。这种设计在药学上被称为前体药(Prodrug)。下图就是Sofosbuvir在人体代谢的示意图:&br&&img src=&/ca6d961aa0a7a7f34e7d9dd_b.pn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ca6d961aa0a7a7f34e7d9dd_r.png&&有些前体药自身会携带一个磷酸基团,这样代谢后就是核苷酸,这种药物就叫核苷酸类似物(Nucleotide Analogue)。不含磷酸的药物就叫核苷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这就是核苷类似物和核苷酸类似物的区别。但不管是核苷类似物还是核苷酸类似物,其实都是同一种药物,它们最终的有效产物都是三磷酸核苷。Sofosbuvir就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由于细胞对Sofosbuvir添加第一个磷酸的效率很低,前体药携带磷酸基团可以跳过第一步磷酸化,显著提高代谢的效率。设计活性药属于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而根据活性药设计前体药属于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不要小看前体药的设计,药代动力学往往比药效学更需要技术。一个好的前体药可以显著提高药效,减少副作用,往往决定了一款药物的成败。&br&&br&药代动力学对药效的影响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Gilead的抗逆转录药替诺福韦(Tenofovir)。最初的Tenofovir采用的是这种结构,也就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img src=&/cf6fdd1318_b.png& data-rawwidth=&520& data-rawheight=&2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0& data-original=&/cf6fdd1318_r.png&&这种药物在治疗HIV上显示出惊人的疗效,但也表现出肾脏毒性,骨质疏松等一系列副作用。后来Gilead改进了前体药的设计,这就是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enofovir Alafenamide(TAF)),它的结构如下图,可以看出它和Sofosbuvir的相似性:&img src=&/f8bbf5ac2f_b.png& data-rawwidth=&408& data-rawheight=&27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8&&新药的有效成分仍然是Tenofovir,但只需要1/10的剂量就可以达到同等的效果,这样大大减少了副作用。&br&&br&说了这么多核苷(酸)类似物的好处,也该说说它的局限性了。核苷(酸)类似物的局限性主要有两点:&br&一、核苷(酸)类似物针对的是病毒的聚合酶,因此必须是自带聚合酶的病毒才有效果。如果病毒完全是用细胞的聚合酶进行复制,我们是无法用核苷(酸)类似物的,不然会有严重的副作用。逆转录病毒和绝大部分RNA病毒都是用自己的RT和RdRp进行复制的,所以可以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治疗。例外的是丁型肝炎病毒(HDV),这种病毒是用细胞的RNA聚合酶来复制自己的RNA的(是的,你没看错,细胞的RNA聚合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RNA作为模板合成RNA的)。HSV虽然是DNA病毒,但它是用自己的DNA聚合酶进行DNA复制的,所以我们可以用Acyclovir治疗。而HPV就是完全用细胞的聚合酶进行复制,转录的。所以得尖锐湿疣的请老老实实的打激光,不要用Acyclovir之类的抗病毒药,没用的。&br&&br&二、核苷(酸)类似物只能针对病毒的聚合酶,而对病毒的DNA没有作用。这也是所有抗病毒药物的局限性,只能针对病毒的蛋白,而不能破坏病毒的DNA。因此抗病毒药物只能抑制病毒的复制,而对已经合成的DNA毫无办法。HBV和HIV都能在细胞核中以DNA的形式稳定存在,因此核苷(酸)类似物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降低病毒载量,却不能清除病毒,一旦停药病毒就会反弹。例外的是HCV,由于HCV是RNA病毒,RNA在细胞中会不断被分解,所以HCV必须不停复制才能保持存在。这也是为什么Sofosbuvir在治疗HCV上取得惊人的疗效,治愈率高达98%。
今天我来跟大家讲讲喜闻乐见的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核苷(酸)类似物是最大的一类抗病毒药物,也是最重要的抗病毒药物。治疗疱疹(HSV)的阿昔洛韦(Acyclovir),第一种治疗艾滋病(HIV)的药物齐多夫定(Zidovudine),治疗乙肝…
我是乙肝病毒携带者,97年生,现在大一。小学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是携带者,我妈也一直很愧疚因为母婴遗传使得我也是携带者。但是我从未因此自卑,甚至经常忘记自己是携带者…因为对日常生活没有影响。我们全家每年做两次全身检查,很幸运的是,我的身体一直很好,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上一次吃药是什么时候了。家里也从不分碗筷,亲戚朋友还是有人知道我们家的情况的,但是没啥影响。麻麻跟我说就我身体的状况不适合剧烈运动,但我还是参加各种长跑短跑还是跑得很快! 但是,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和睡眠!冷 辣和熬夜是无形的杀手啊!我就想总结一句,没什么大不了的,携带者还不是要好好地认真地生活!况且在我的身体里,还有亿万个健康的细胞为我而活,可不能辜负了它们呀。反正我就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自信!!&br&&br&&br&&br&&br&&br&&br&&br&虽然看到那些对乙肝携带者们带有偏见甚至是歧视的人时候我还是有点伤心的。&br&哈哈 偏题不怪我&br&&br&对于以后找工作某些单位会歧视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但是依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有些观念在人们的脑海里是已经根植的了。我回家如果想做家教,大多时候家长会要求做体检(当然体检费家长出)。有些家长人很好,愿意听我说,在我说明了情况之后接受我(当然我估计他们也自己去查了资料),但是有些人在得知我是携带者后就直接拒绝了,态度也180°转变,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嘛。&br&&br&&br&&br&现在大二了,感觉已经不能很好地控制作息时间了(虽然可能也比大多数年轻人好哈哈)。原因很多。但是在穿衣、饮食方面越来越“保守”了,可能也有点骚不动了…趁这次寒假回去好好做个检查,自己研究一下。就不匿名了,也没人认识我,就算有,那也算了。
我是乙肝病毒携带者,97年生,现在大一。小学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是携带者,我妈也一直很愧疚因为母婴遗传使得我也是携带者。但是我从未因此自卑,甚至经常忘记自己是携带者…因为对日常生活没有影响。我们全家每年做两次全身检查,很幸运的是,我的身体一直很…
我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上世纪80年代末高考前体检才发现的。&br&&br&查出来后,还去打疫苗,这实际上是无效的。&br&&br&乙肝的传播途径是主要是体液(主要是血液),并且据说是在幼年抵抗力低的时候被感染,从此与病毒相处终身。&br&&br&所以现在新生儿都要注射乙肝疫苗。&br&&br&我是70后,那个年代,温饱问题优先于健康,人们不知乙肝为何物,一次性针头未普及。针头消毒不彻底、血液制品污染,都可能是我父母没有乙肝、而我和我哥都是病毒携带者的原因。中国乙肝携带者据说有一亿多,应该大多是存量而非增量。&br&&br&另外,据说成人得了乙肝,就算没打过疫苗,也会依靠自身抵抗力痊愈,从此免疫,效果相当于打疫苗(这点我记得在哪里看过,有待查证)。&br&&br&我已婚,并有一个健康的女儿,家人也都打了疫苗。&br&&br&乙肝只有在病毒复制率高(大三阳?)的时候传染性强。我99年考研体检时候发现了肝功能不正常(转氨酶高),后来住院治疗,把相关指标给控制了下来,处于人们通常所说的“小三阳”状态(与病毒和平相处状态)。&br&&br&体检时我通常查肝功、甲胎蛋白(和肝癌有关的指标),而不查“两对半”,因为知道结果肯定是那样。&br&&br&乙肝携带者得肝硬化、肝癌的危险比一般人高。&br&&br&乙肝携带者,必须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戒烟酒(特别是戒酒,因为酒精是通过肝脏分解的)。&br&&br&做到这些,生活基本和正常人无异,平日我们一家人都在一起吃饭,因为知道乙肝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不过,出去吃饭时,我会主张用公筷公勺,即使他人不知道我是乙肝病毒携携带者。&br&&br&乙肝的体液传播,除了血液,可能还包括唾液和精液。但唾液传播我想应该是口腔溃疡等情况下才让病毒进入血液循环;另外病毒也正处于高度复制期才具有传染性,这种情况的概率低。配偶如果打了疫苗,这个渠道应该被杜绝了。通过精液传播,我想道理亦差不多。&br&&br&最重要的事情还有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定期体检(重复三遍),我哥现在日本生活和工作,他每三个月体检一次。他的太太在日本从事的是护士工作,对这个问题的应对会更专业。他们目前有两个可爱健康的小孩。&br&&br&我一年体检一次。&br&&br&还有,乙肝的治愈是世界性难题。不要相信各种神医神药,大都是想骗钱的,不仅治不好甚至加重肝脏负担(所有的药都要通过肝脏分解)。&br&&br&最后,我很感谢我太太为我付出的一切(包括她克服对病毒的无知,对传染的恐惧)。&br&&br&如果你想明白以上的一切,仍愿意陪伴你男友终身,我衷心祝你们幸福。
我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上世纪80年代末高考前体检才发现的。 查出来后,还去打疫苗,这实际上是无效的。 乙肝的传播途径是主要是体液(主要是血液),并且据说是在幼年抵抗力低的时候被感染,从此与病毒相处终身。 所以现在新生儿都要注射乙肝疫苗。 我是70后…
唉,以我家为例现身说法,我和我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遗传我妈的(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我爸生活这么多年没有乙肝(应该有抗体了),我大学舍友,没有一个有乙肝的。所以您放心,乙肝传染性很差,一起吃饭、喝水、都没问题。如果确实担心,我建议你去医院打抗体针。个人体验:不专业。&br&PS:最有意思的事,中国如此高比例的乙肝感染率,社会对乙肝的了解却如此至少,歧视如此之深。本人有经历面试通过结果体检刷下来的(当然单位不会告诉你为什么),有妹子听说我有乙肝不敢同我一起吃饭的。本人倒是无所谓,我会告诉周围的朋友我是乙肝感染者。偏见源于无知啊
唉,以我家为例现身说法,我和我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遗传我妈的(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我爸生活这么多年没有乙肝(应该有抗体了),我大学舍友,没有一个有乙肝的。所以您放心,乙肝传染性很差,一起吃饭、喝水、都没问题。如果确实担心,我建议你去医院…
&p&由于乙肝的两个特点,首先是成年人并不太容易感染乙肝病毒,其次是感染之后绝大部分也不会发展为慢性感染。所以成年人并不是乙肝疫苗的重点人群。&/p&&p&不过不是重点人群,也不代表着不需要接种。对相对高危的成年人(根据 2015 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规定,高危指的是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HBsAg 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男同性、有多个性伴侣者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确实需要定期进行乙肝抗体检查,低于 10mIU/mL 时,要强化免疫。个人认为「&b&医务人员、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男男同性、有多个性伴侣者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b&」又是高危里的高危。&/p&&p&对于其他非高危人群,这种检查和强化免疫根本是不推荐的,除了慢性乙肝的患病风险较低以外,另外也基于「免疫记忆」现象。当我们婴幼儿接受了正规的乙肝疫苗接种以后,除了能检测出的乙肝抗体,还有不能检测的细胞免疫存在。即便抗体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低甚至检测不出,这种保留在记忆里的免疫效应一样会在再次乙肝病毒病原体入侵后产生反应,达到防御的目的。正因为如此,&b&乙肝感染的非高危人群并不需要常规进行乙肝抗体检查及后续的强化免疫&/b&。&/p&
由于乙肝的两个特点,首先是成年人并不太容易感染乙肝病毒,其次是感染之后绝大部分也不会发展为慢性感染。所以成年人并不是乙肝疫苗的重点人群。不过不是重点人群,也不代表着不需要接种。对相对高危的成年人(根据 2015 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规…
首先,从一个女生的角度我想说的是:两个人再一起不是一切的终点,能不能一起勇敢面对未来生活的酸甜苦辣,共同成长携手相伴需要通过时间来印证,遇到问题就换人,每次你都会发现有不可逾越的问题。当然,你提到经常吵架这件事我个人是不太能理解也不喜欢吵架式的感情。&br&其次,从非典型的医药圈人士角度我想说的是:相信目前的医疗水平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身上有哪些疾病的危险因素存在,遗传、传染、积劳成疾、心理疾病,没有发病之前谁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危险因素。除了疾病,人生还有谁都无法预知的意外会出现。想想这些,可通过干预使传染危险降低的乙肝会是您需要担心的最危险的事情吗?&br&最后,最终的决定在你,你在意或者不在意都是你自己的决定,有人告诉过我,如果那个男孩犹豫,就不要和他在一起。是的,我是被放弃过的一个携带者,我理解那种因为认知差距引起的恐惧和残忍,我也知道两个人能不能走到最后,携带只是众多考验中的一个,不能在一起多走一步,我祝他找到更合适的。
首先,从一个女生的角度我想说的是:两个人再一起不是一切的终点,能不能一起勇敢面对未来生活的酸甜苦辣,共同成长携手相伴需要通过时间来印证,遇到问题就换人,每次你都会发现有不可逾越的问题。当然,你提到经常吵架这件事我个人是不太能理解也不喜欢吵…
首先我想说的是,一切在真正的感情面前都是苍白的。&br&第二,一楼的评论毫无根据,他根本不懂。&br&下面,根据你说的,你男友如果转氨酶一直偏高的话,就会损伤肝脏。肝功能正常,也有可能是慢性肝炎,只是暂时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而已。但这不代表你男友仅仅是携带者。所以,一定要长期做好检查和随访,并且要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大三阳经过治疗是可以转化为小三阳的,大三阳传染性要高于小三阳。希望,你建议你男友持续接受合理的治疗。同时建议你男友多自己了解这方面的东西,具体可以查看著名肝病专家骆抗先先生的博客。&br&再者,对于你而言。你因该有两种情况。从你的叙述中你应该是一个健康的人。所以,一种是你已经接种疫苗或者自身已经产生对乙肝的免疫能力。另一种就是你是健康的,但是你本身没有乙肝病毒的抗体。第一种情况,你会比较强安全。但是第二种情况,希望你尽快到医院接种疫苗。再就是你可以和你的家人做一次检测,看一下年的家人是否体内有乙肝抗体,具有免疫能力。&br&乙肝作为一种病,是病就是可怕的,但是人人都会得病。乙肝仅仅是疾病中的一种。而且,在现实中存在众多临床治愈的案例。对于乙肝,一定要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正规的的去治疗。你男友肝功能正常,像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是没有问题的&br&关于以后小孩的问题。如果你自身具有乙肝的免疫能力,而且你男友肝功能正常,基本的夫妻生活是可以进行的。你完全可以怀孕生子。孩子出生时及时接种疫苗并注射免疫蛋白就可以了。很多患有肝炎的家庭都有了健康的宝宝。我国这些年进行免费的乙肝疫苗接种,是我国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概率大大降低了。&br&我现在就回答你这么多。如果有其他疑问,你可以下载我们专业为乙肝患者服务的APP易诊。上面有更多您需要的专业信息。&br&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希望你们能够跨过所有难关,拥有美好的幸福生活。&br&&br&------------------------------------------------------------------------&br&鉴于一楼补充的回答,我再说明几点。&br&我是做APP的,这个我承认。而且我们做的APP专门为乙肝患者服务。我希望在能帮助到乙肝患者的同时,也为大家推荐我们的APP易诊。这不丢人,而且我觉得这是应该的。我们的APP的确是可以帮到乙肝患者的。何乐而不为。&br&乙肝的传播途径有三种。但是和艾滋病是不可混为一谈的。。&b&第一,艾滋病死亡率高。第二,艾滋病不能接种疫苗。第三,艾滋病人康复的可能性很小。&/b&乙肝病毒经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对于已经接种的楼主,&b&我想说的是,以后的生活中你被感染的概率几乎为零,但你要没过2~5年做一次抗体检测&/b&。如果你的家人也能进行疫苗接种,你们家人也会很安全。所以,只要你们的身体是健康的,其他夫妻做的,你们一样可以。关于母婴传播,现在即使父母是健康的,国家也在推行乙肝疫苗接种。出于预防某些疾病的目的,&b&再健康的父母一般也会给新生儿做很多种疾病的疫苗接种,不仅仅是乙肝。所以孩子被针头扎几次是不可避免的。&/b&这可以让他在以后的人生中抵御很多的疾病,减少很多的困扰。做父母的除了是爱孩子的,更应该是明智的。&br&人生总是无常的。有人说,后面得肝癌怎么办。有乙型肝炎的人,患肝癌的概率是高于常人,但也会更爱惜自己的肝脏。所以长期的随访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更容易在你们身上养成。所以,你们的身体反而可能比别人更健康。再说,我们不能因为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车祸就不出门。除了肝癌,肺癌,胃癌,皮肤癌,淋巴癌还有那么多的癌症。如果每天为这个担心,其实活着就太累了,那是精神癌症。&br&结婚的生活会遇到问题这是普遍存在的,不仅仅只是你们。遇到问题解决问题。靠担心是没有用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问题。即使你们以后组建家庭,这也不仅仅是你们家庭存在的问题。&br&我们需要更多的问题解决者,更多能给出建设性意见的人。这个社会对乙肝患者的歧视都多了。2000万的乙肝慢性肝炎患者,是不能被这个社会抛弃的。我们需要有一种共识:一定要战胜这种疾病。&br&&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第一关boss 回复 i辰晞
回复 i辰晞 :作为一个了两岁孩子的父亲,你一定知道轮状病毒。所有孩子都会感染造成秋季腹泻,成年人因为多次感染形成免疫,免疫系统可以把病毒清除掉。而且,轮状病毒也是可以打疫苗的。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小孩打了疫苗,还是会感染,而且病发时还会传染全家,秋季腹泻一窝端。在你家发生过没?保持通风,勤洗手,打流感疫苗,健康饮食作息,可以让人们远离感冒。可是你家里有一个流感病人呢?再多带个口罩,板蓝根白加黑灌进去,就能不感染了么?脱离接触频繁程度和病毒浓度,谈免疫,那就是耍流氓。@小易,你怎么看?这两种病毒不死亡、可疫苗、能康复,如何是好?别说传播途径不一样,避重就轻也是耍流氓。
&/code&&/pre&&/div&上面是&第一关boss&做的评论。&br&我对肝病有些了解。对其他的病种说实话了解并不多。所以不敢妄言。但我还是觉得可以谈一谈。&br&没有任何人说过打了疫苗就一定能避免疾病。轮状病毒疫苗的介绍您看过么?你还是没有了解。这个疫苗从诞生到使用一直说的是都是可以降低感染。再者,轮状病毒的种类很多,和乙肝病毒并不同,所以没有特异性和稳定性,所以这个病毒疫苗作用仅仅是降低感染率。同样的,感冒病毒的种类就更多了,变异速度也是特别快,你打再多的疫苗也不能避免感冒。连这样的基本常识都没有,谈论肝炎这个问题你觉得有意义么?什么避重就轻?接触频繁度和病毒浓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别人也没忽略这个问题。现在已经证明了,无论是科学上还是临床上都表明,生活感染的概率并不高。不然以乙肝2000万患者9000万携带者的基数,我想感染的人数就更多了。再说,你认为重要的就要别人认为同样是重要的么?你可以更正别人的错误,但别绑架别人的思维。别谈耍流氓这样的说法,我们是来帮助群主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病放在一起乱扯的意义是什么,别把无知当常识。&br&类比是一个好的方式。但是猪鼻子上插葱那也仅仅是装象,而不是类比。&br&对不起。给您做这样的回复也不是我的本意。我看不下去。后面也请您不要再@ 我了。谢谢
首先我想说的是,一切在真正的感情面前都是苍白的。 第二,一楼的评论毫无根据,他根本不懂。 下面,根据你说的,你男友如果转氨酶一直偏高的话,就会损伤肝脏。肝功能正常,也有可能是慢性肝炎,只是暂时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而已。但这不代表你男友仅仅是携带…
非本人同意,不得转载&br&作为一个已经和乙肝携带者女友共同生活了两年的人来回答你。&br&女友是高中同学,当时就知道她有乙肝,一直在吃中药调养,但因为当时没有感觉,平时也就是同学间的接触。&br&后来,感觉来了。两个人第一次情不自禁地接吻了。当时是意乱情迷,后来是吓尿了。第二天马上去医院检查了。乙肝五项为阴性,意思是既没有被感染,也没有乙肝表面抗体(对乙肝的免疫力)。&br&然后马上接种了进口的乙肝疫苗(国外的有效率是96%,国产疫苗有效率只有80%)。&br&因为接吻了,她也知道自己的病情,所以很直接坦荡地问我要不要在一起。那天晚上在知网上阅读了大量的关于乙肝的文献和报告。出于自己内心的感情和对现代疫苗的信心,我决定确立这场感情。&br&一个月后,第二次乙肝五项报告出来了,显示我的乙肝表面抗体浓度为870miu/ml(10miu/ml就可以有效保护人体不受感染)。自然就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了。&br&所以,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乙肝疫苗,在全程接种完成后(三次接种),检测抗体浓度,只要达到10miu/ml就可以保护自己了。当然,我是因为体质特殊,只接种了一次保护抗体就达到了870miu/ml&br&ps:在这确定关系的两年以来,用自己的身体做过多次实验,比如说用她的唾液接触自己的口腔溃疡(唾液中有乙肝病毒),汗液接触裸露的伤口。都没有被感染,我简直是花样作死,为大家提供宝贵的数据啊&br&————分割线——————&br&感谢大家,已见家长,准备结婚
非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作为一个已经和乙肝携带者女友共同生活了两年的人来回答你。 女友是高中同学,当时就知道她有乙肝,一直在吃中药调养,但因为当时没有感觉,平时也就是同学间的接触。 后来,感觉来了。两个人第一次情不自禁地接吻了。当时是意乱情迷…
我上初中的时候就知道了。&br&母婴传播,据我妈说是生下来之后打的阻断针没成功。&br&&br&小学时候参加过几次长跑三千米越野赛,那个时候我爸我妈总和我说不要去参加那个,太累,但是他们也没阻止我。&br&初中的时候体检查出来的,那个时候还查两对半,所幸学校和老师都非常有操守,悄悄地把这个事情通知了家里,我妈才跟我说的。一直没觉得自己是病人,每天该干啥干啥。&br&高中时候天天去打篮球,半夜熬夜写作业&br&大学的时候天天出去玩,抽烟喝酒,大二几乎一整年天天喝酒,流连于各种饭店酒吧大排档,醉生梦死,白酒喝八两,还能接着干啤酒,最凶的时候可以连干三杯tomorrow后接着吹牛逼。&br&这期间转氨酶病毒数一直都是正常的。&br&武汉的冬天很冷,大四上学期的时候十一月份得了感冒,不在意,有时发烧咳嗽气管疼,一直不打针,自己给自己看病配药吃,加上找工作心情不好,天天喝酒,也是醉。&br&挺了两个月才好&br&过年的时候病毒数就到七次方了,转氨酶42。被我妈拉去打针,打的全是护肝的药,一边打一边吃,结果,半个月之后转氨酶直接一百二,呵呵了,庸医要命啊。那个时候就把酒戒了。&br&后来去三零二,老专家挺厉害的,说是发病了,已经是乙肝患者了,让吃恩替卡韦,现在吃了一年半了。半年指标什么的就全部正常了,最近忙,好久没去检查了。&br&中间有偷喝过好多次酒,白酒不敢多喝,啤酒和红酒喝多过好几次,现在偶尔也会偷喝啤酒,一般喝了酒当天就不吃药,也不知道有没有啥影响。&br&我妈经常会觉得对不起我,但是我从不这么觉得,还要感谢他们这么多年把我保护得这么好。自己从不自卑,绝不会委屈自己。上班第一次聚餐就告诉大家肝不好,不 能喝酒。偶尔会和相识的旧友喝点酒,以前都是喝醉了一起倒在路边草丛里的哥们,他们知道我的病之后,都不劝我喝,大多时候我都要和他们意思一下,老友相见,不喝点酒总感觉缺了点啥。从来没人嘲笑过我,敢笑我一巴掌就呼丫脸上。&br&就是贪玩总熬夜不睡觉,我妈最担心的就是这点。&br&在和每个女朋友正式交往之前,都会告诉人家我的真实情况,绝不隐瞒。好在遇到的姑娘们都明白怎么回事,没有歧视过我,有几次太激动,t都没带。事后想想很后怕,倒不是怕怀,是怕传染给人家姑娘,索性后来带去检查,艹,比我都健康。&br&从来不在乎所谓的不要过度劳累,爱好体育运动,一零年正式进入健身房,一直到现在,每周三次以上,开始练块头,后来练力量,都是往死里折磨自己,经常练完疼好几天。现在无保护卧推一百公斤可以轻松完成4乘12的,最大重量没试过。&br&活的还是挺开心的。&br&像我这种没办法,生下来就有的。但是我总觉得我是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给我关了这扇窗一定还会打开一扇门。&br&不知道啥时候会发作,只想每天开心地生活,保护好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br&开心最重要&br&最后上一张照片吧,印证一下病魔从没让我停下脚步&br&&img data-rawwidth=&1836& data-rawheight=&2448& src=&/0eab9c4de7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36& data-original=&/0eab9c4de79_r.jpg&&&br&各位加油&br&晚安!
我上初中的时候就知道了。 母婴传播,据我妈说是生下来之后打的阻断针没成功。 小学时候参加过几次长跑三千米越野赛,那个时候我爸我妈总和我说不要去参加那个,太累,但是他们也没阻止我。 初中的时候体检查出来的,那个时候还查两对半,所幸学校和老师都…
从十层以上高楼跳下可有效杀死全身癌细胞
从十层以上高楼跳下可有效杀死全身癌细胞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岛男科那个医院专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