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正常了,糖尿病足溃疡还继续发展怎么办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袁敏琴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血糖正常为什么糖尿病足还是不愈合?
血糖正常为什么足还是一直治不好?以前的一个病人,来我院治疗前一直在当地医院治疗,但是脚上的创面一直得不到愈合。这样的病人真不在少数,他们都搞不清楚,带上了动态血糖设备,显示血糖控制很好,都在正常范围,但是为什么脚上的伤口总是不好呢?其实这些是有原因的。首先,对于足患者,下肢已经出现了,如果不对创面进行有效的清创,及时血糖控制再好,下面的炎性组织得不到有效控制,必定进一步加重和蔓延。第二,对于足的治疗,不应该片面追求血糖的正常,而是要结合患者的整体状况做出整体化的治疗,清创、抗、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和祛腐生肌等,这些环节都要在控制血糖时一起做。况且,这里面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一直在控糖治疗,可是患者的血糖总控制不好,一直较高,但这些并不影响足的治疗。只要治疗方法每一步都做好,血糖不稳定也能有效控制继续发展。如果血糖一直降不下来,下面的创面就不治疗了吗?特别是很多内分泌科治疗足,都有这样一个误区,还有的医生认为血糖正常了下肢的也就好了。这些都只是自己的定性思维障碍,也是足治疗现状中最需要改变的地方。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5:35
袁敏琴大夫的信息
袁敏琴大夫电话咨询
袁敏琴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袁敏琴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袁敏琴大夫提问
袁敏琴的咨询范围:
糖尿病足、褥疮、骨髓炎、老烂腿、脉管炎、手术后刀口不愈合、坏疽性脓皮病、烧伤、狼疮、丹毒等难愈合性创面恢复与治疗。
袁敏琴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内分泌科好评科室
内分泌科分类问答→ 血糖正常还用继续打胰岛素吗?
血糖正常还用继续打胰岛素吗?
女 | 0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急性血糖增高,半月前去协和看过,确认2型糖尿病,没有酮体,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经过半月调理(早上空腹12个单位胰岛素,晚上饭后10个单位)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现在早上餐前血糖值在6以下,请问还有继续打胰岛素吗?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副主任医师
擅长: 中医,肾科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3257次
&&&&&&病情分析:&&&&&&暂时性高血糖可能是人体的应急反应引起的,血糖稳定后可以口服降糖药治疗,同时加强饮食控制,多运动&&&&&&指导意见:&&&&&&建议定期测量血糖,特别是更换治疗方案时,以免血糖波动明显,影响身体健康&&&&&&医生询问:
擅长: 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8721次
&&&&&&您好,是否继续用药是需要根据胰岛的分泌情况决定的,不建议盲的停药的,以免出现血糖波动,加快并发症的出现的,糖尿病的治疗,要根据糖尿病病人的个体情况来定,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血糖,胰岛功能,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才能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不要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糖尿病的治疗要从5方面着手,就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糖尿病教育、血糖的监测,有一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疗效,建议要到糖尿病专科医院正规治疗。祝您健康H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温馨提示: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
好发人群:中老年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乏力、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
参考价格:3.6
参考价格:16
参考价格:75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2型糖尿病。...
参考价格:¥25.8
本品适用于单用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Ⅱ型糖...
参考价格:¥25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赞赏:医生
医生,随时向其咨询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1元血糖低好还是血糖高好_糖尿病_养生之道网
///文章正文
血糖低好还是血糖高好
养生之道网导读:血糖低好还是血糖高好?很多糖尿病患者担心危害大,于是在治疗时一味追求,但实践时会发现血糖太低也会出现其他不良症状。那么,血糖低好还是血糖高好呢?看看下文的回答。
一、血糖低好还是血糖高好?
1、高血糖容易出现并发症
致使大量葡萄糖随尿排泄,引起渗透性利尿,导致机体脱水。脱水使得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水分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引起细胞内失水,脑细胞失水可引起脑功能紊乱直至昏迷,临床上称之为高渗性昏迷。
高血糖时,病人的尿量明显增加,并从尿中带走大量,导致电解质紊乱。同时,由于高血糖病人存在糖的利用障碍,转而通过分解脂肪产生能量,伴随着脂肪分解,酮体生成增加,导致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包括大血管及微血管)及神经(主要是感觉神经及自主神经),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坏疽等慢性的发生与发展。
2、血糖低容易发生低血糖
已引起大家的重视,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可能出现的低血糖及其危害,特别对于中来说,持续的可导致脑功能障碍,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外,还可危及生命。
&3.9mmol/L,为低血糖。低血糖的表现主要为心慌出汗、精神不振、饥饿无力、手抖头昏、视物模糊、面色苍白、思维迟钝等;严重者可、躁动、行为怪癖、舞蹈样动作、肌张力增高、痉挛、昏迷等;持续时间长者(一般认为&6小时)甚至不可逆转成为植物人或死亡。
有低血糖症状时(尽可能检测血糖以确定),应补充吸收快的含糖食品,比如饮料50~100ml,糖果2~3个,饼干2~3块,馒头半两至1两。如果进食后还没有纠正,或发生严重低血糖昏迷时,需上医院静脉注射静推50%葡萄糖溶液60~100ml以上,继之以滴注10%葡萄糖直至病人清醒。
二、控制血糖要因人而异:
实际上,血糖控制得高与低应因人而异。目前的各种糖尿病临床指南都明确提出,血糖有控制良好、一般、较差的情况。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糖尿病病人,医生在治疗中要分别考虑其具体情况。
比如,对年轻的糖尿病患者,我们主张其血糖应控制得严格一些。对年龄偏大的病友,有些人可能已出现了心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及一些基础疾病,他们往往对低血糖无警戒和防御能力,其血糖控制在&尚可&的范围就够了,医生并不建议他们将血糖控制得过低,以防止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
看了以上的介绍,现在你了解好还是血糖高好了吧,治疗糖尿病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哦。
08/0408/0408/0408/0408/0408/0407/2107/2107/2107/21
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
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
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
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
养生之道网夏至养生专题,为您详细介绍夏至习俗、夏至吃什么、夏至养生食疗、夏至节气饮食等与夏至节气有关的饮食养生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与夏至节气有关的养生知识,请关注养生之道网夏至养生专题。...血糖控制住了为什么糖尿病足还会发展
血糖控制住了为什么糖尿病足还会发展
一个月前,第二脚指头破了个小口,特别疼,为什么血糖正常了,糖尿病足还继续发展?而且发展很快,能不能治疗好?
赶紧去医院处理吧,越拖越麻烦的!拖到最后搞不好会截肢的!
请遵守网上公德,勿发布广告信息
相关问答:
你好,糖尿病患者伤口本身不易愈合,血糖控制好有助于糖尿病患者伤口的愈合,但是像患者现在的情况来说,治疗不当溃疡的部位还会发展.
糖尿病足的患者在疾病进展中,并不是因为血糖的升高直接导致的,是因为糖尿病的周围血管和神经病变导致的。现在应该是注意营养下周血管和神经,同时加强抗感染和局部换药,不然血糖控制好了,糖尿病还是要继续发展的。
建议选择胃转流手术治疗糖尿病,胃转流手术是2004年从美国引进、经卫生部门审核批准运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手术,胃转流手术的作用就是使患者血糖恢复正常值,以后无需服用降糖药物,也可恢复正常饮食。
开展这项手术的医院要有较强的资质才行,目前武警广西总队医院和武警重庆总队医院糖尿病中心都有开展这项手术。空腹血糖正常未必健康 国人血糖高多在餐后_网易亲子
空腹血糖正常未必健康 国人血糖高多在餐后(全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图/东方IC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副院长、科主任医师 翁建平
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邝健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张丹娜 许健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目前有糖尿病9240万,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高达1.5亿。内分泌专家指出,在我国为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中,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单纯空腹血糖升高的比例仅不足20%,以及70.7%的糖尿病前期漏诊。因此,筛查糖尿病一定不要只顾空腹血糖,最好能够查一查餐后2小时血糖。
只查空腹血糖漏诊率高
餐后2小时血糖值介于7.8 -11.1mmol/L即属糖尿病前期
通常,我们筛查糖尿病就查一查空腹血糖,如果空腹血糖正常(小于5.6mmol/L)就以为自己处于安全状况,不会患上糖尿病。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翁建平说,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的血糖升高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常规体检中只检查空腹血糖,许多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的人群得以“蒙混过关”,就此造成的漏诊率相当高。
翁建平进一步指出,在我国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中,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单纯空腹血糖升高的比例仅不足20%。如果单纯使用空腹血糖对人群进行筛查,将使46.6%的糖尿病患者及70.7%的糖尿病前期漏诊。因此,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对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对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而言,餐后血糖升高比空腹血糖升高来得更早。如果已经查到空腹血糖超标,说明糖尿病已经进展到一定的程度了。因为在空腹血糖正常的情况下,而餐后2小时血糖值介于7.8 -11.1mmol/L,这可以被诊断为糖耐量减低,即属于糖尿病前期。研究表明,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要经过糖尿病前期的“糖耐量受损”阶段,且在这一阶段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或已经发生。
高危人群关注餐后血糖
、、有、合并心脑疾病、妊娠糖尿病史、运动少等人
据2007年-2008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有近1.5亿人属于糖尿病的后备军——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升高介于正常与糖尿病的中间状态,其中70%以上的糖尿病前期为空腹血糖正常,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的糖耐量受损人群。
7.8mmol/L是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的上限。餐后血糖一旦超过此值,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即使空腹血糖正常(小于5.6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一旦超过7.8mmol/L,若小于11.1mmol/L,可以诊断为糖耐量减低。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于11.1mmol/L,则表明已经步入糖尿病的行列。
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邝健指出,为降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像老年人、肥胖、超重、有家族病史、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妊娠糖尿病史、运动少等高危人群均应特别关注餐后血糖。此类人群在常规体检检测空腹血糖之余,应定期检测餐后血糖,以便尽早发现高血糖,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先从生活方式开始干预
一年还降不了血糖需药物治疗
对于糖耐量减低人群,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也就是说当发现餐后血糖在7.8-11.1mmol/L时,还可以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来降低血糖,从而让自己不得糖尿病。
翁建平指出,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饮食控制和运动。包括保证膳食平衡,限制摄入的总热量和脂肪成分,限制饮酒,多食蔬菜及高纤维食物以及进行规律持久的体育运动等。具体的目标是:第一,肥胖或超重者体重指数BMI,即体重(kg)/身高( )达到或接近24kg/m2,或体重至少减少5%-10%;第二,至少减少每日饮食总热量400-500千卡;第三,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第四,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分钟/周。
一般来说,如果坚持饮食和运动疗法一年时间,基本可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然而,健康的生活方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患者往往坚持不了一个月就半途而废了,而且仅仅依靠生活方式干预,对某一些人来说,还远不足以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研究数据显示,仅接受生活方式干预,仍有半数的糖耐量异常的人群会发展为糖尿病,因此,对于这些懒于运动,无法控制饮食,血糖还容易升高的人群来说,只能采取药物治疗,如阿卡波糖等。
本文来源:金羊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热门搜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足怎么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