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后第四周 ig.ice vs my跟老公吵架很厉害,一天一夜没睡,起床吃饭就大出血,检查出

&p&3月11日晚上10点,温习一下书本,给老婆按摩完准备睡觉。因为第二天要参加一个很重要的考试,于是心里还在暗暗祈祷:“只要别明天发动,哪一天都可以。”带着这样的心情,与老婆聊聊天,便睡了。&/p&&p&&b&一、发动了!&/b&&/p&&p&在睡梦中,隐约觉得有人开灯,随之听到一声刺耳的开门声:老婆进卧室在门口看着我,眼神的信息量很大……等等!老婆睡前不是在我身边么,这么晚开着灯,还从外面进来,眼神还超复杂,难不成?!?!?!?正在我强睁开眼,刚要张开嘴问老婆怎么回事,是不是不舒服的时候,老婆幽幽的说:“该去医院了,阵痛2小时了。”卧槽!!!!无力吐槽,最不想来的来了!不过没办法,夹杂着兴奋和紧张的心情,翻身下床,一看手表,3月12日凌晨3点。出门到客厅,看到老婆已经收拾好了待产包。我惊奇的转身问老婆:“很早就阵痛了吗?!”老婆还是很镇定,但是已经可以看出无法掩饰的痛苦的表情,慢慢地的说:“是,阵痛2小时了,想让你多睡会,就没叫你……现在阵痛很规律了。”行了,啥也不说了,面对这么伟大、淡定的母亲,做老公的只要踏实做事就好了。于是抓起车钥匙,扶着老婆出门,慢慢挪向车库……&/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d7ddcf9abb1d_b.jpg& data-rawwidth=&597& data-rawheight=&793& width=&59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dd7ddcf9abb1d_r.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figure&&p&&b&二、待产室不是想进就进的!&/b&&/p&&p&因为我们在很久之前就做好了一些理论知识的储备,上了妇幼保健院的育儿课程(免费的,建议大家都去自己城市的妇幼保健院多去了解一下,都会有一些科普的系列讲座,根本不用购买外面机构的课程),将《西尔斯怀孕百科》研读了一遍,所以基本上知道整个生产流程是什么样子,所以才会有上文我老婆那样的淡定。&/p&&p&这里跟大家说一下,妈妈开始发动的时候,宫口从0公分开到3公分一般时间需要8小时,所以如果前期产检没有什么异常、羊水没有破、见红不严重,而且阵痛不是规律,基本上不用特别着急。我老婆就是阵痛开始之后,洗了个澡,吃了点东西,阵痛开始很规律的时候并且见红了之后才叫醒我准备去医院的。&/p&&p&当然,建议那些特别大条而且储备知识不足的准妈妈们,遇到不舒服,且条件允许,还是尽早去医院看一下。&/p&&p&好了,言归正传,我们走走停停(痛的时候就歇一会,不痛的时候继续往前走),不多久,就气定神闲的到了待产室。&/p&&p&“医生,我老婆要生了!”估计各位看客会预计我们进门之后的第一句话是这样的。兔样兔森破!我是这样说的:“医生,我老婆2个半小时前开始宫缩,半小时前开始规律性宫缩,伴有见红,羊水没破,估计宫口开了1公分,麻烦帮忙检查一下。”之前还有些嘈杂的门诊办公室顿时安静了下来,医生和其他准爸爸妈妈都在看着我。当时的我昂首挺胸,骄傲的目视前方,毕竟装X的人生完全不需要解释和理会别人崇拜的目光。可是,这种装X姿态没有保持超过1分钟就被医生的话击打的粉碎:“门口等着!这里人太多了!”,果然装X死得快。于是我又扶着老婆灰溜溜出去了……等了大半天,才把我们叫进去做记录,检查和预约待产室。&/p&&p&是的,一般公立医院由于待产人员较多,待产室是要预约的。所以如果宫口还没打开,也没有紧急情况的准妈妈要在去医院之前做好被“退回”的准备——待产室不一定有空位,肯定要先给更需要的准妈妈了(比如宫口已经打开的、羊水已经破了的,或者其他紧急情况的)。没什么紧急情况的产妇可能都会被医生建议先回家,若干小时之后再过来。还好,我老婆确实已经发动,宫口打开了1公分,符合进入待产室的条件。&/p&&p&&b&三、纠结的等待和老公的支持&/b&&/p&&p&待产室里的时光并不好过,阵痛会一次比一次剧烈。而这时,作为老公,需要做什么呢?其实不多,但很重要,就三件事:1. 吃饭 2. 上厕所 3. 坐在旁边&/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79dda4ebff9_b.jpg& data-rawwidth=&947& data-rawheight=&637& width=&94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79dda4ebff9_r.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figure&&br&&p&&b&(一)吃饭&/b&&/p&&p&不比平时,待产妈妈的吃饭是一门学问。坊间流行的喝蜂蜜水、吃香蕉、吃蛋糕、喝红牛等都被否了。蜂蜜水因为太甜腻,由于准妈妈很痛可能会因为喝了甜腻的蜂蜜水而呕吐;香蕉会破坏妈妈体内的电解质;这时候喝红牛还太早,不如让妈妈在阵痛间隙多睡一会来的实在。那这时候该吃什么呢?流食、面食。吸收快,能量足。还好,医院门口一般不缺这些,毕竟有市场就会有人来做。我买了白米粥和汤粉。但因为老婆太痛,阵痛间隙我们还是选择先睡觉恢复体力,以免发生呕吐。&/p&&p&&b&(二)上厕所&/b&&/p&&p&在待产室里呆那么久,肯定难免去洗手间。但是这里要告诉准爸爸们,当准妈妈想去厕所的时候,一定要告知一下护士。然后如果护士准许去洗手间,准妈妈们要记住,一定别!太!用!力!考虑一下你肚子里脆弱的羊水~~~~~&/p&&p&&b&(三)丈夫的支持&/b&&/p&&p&我在待产室因为看到老婆痛,便很着急,刚开始会问寒问暖,来回走动照顾。最后发现我这样的焦虑会让老婆更不安和烦躁,有些老公会很不理解,那我在这里举个例子:如果你每隔一分钟都会有人用中等的力量踢一下你的小弟弟,旁边还要有人一直唠叨向你嘘寒问暖,你觉得会因此感到好受吗?没打他就不错了吧?&/p&&p&是的,这时候一般老公不需要说话,而是准备好一切之后,安静的坐在旁边握着她的手,让她尽快安心的睡去以准备下一次阵痛才是最佳的策略。&/p&&p&&b&(四)关于放松呼吸&/b&&/p&&p&
这个真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我是心理学专业,平日我会用催眠疗法帮助老婆放松肌肉和舒缓精神;也上了产前辅导课,学会了放松呼吸减痛法。但实战中,后者没有感到多有用。对于我老婆(经她自己口述),在阵痛时,憋住气忍住是最舒服的。因此,尽管理论知识储备挺多,但在实战中还是要临场发挥、随机应变,不要照本宣科为好。&/p&&p&而在待产室里要呆多久这个问题,真的不好说。之前说过,宫口从0开到3公分可能需要8小时左右的时间,但是我老婆只用了2小时便开到了3指。第二天我一个同事的家里人在待产室待了18小时才推进产房。所以别管时间长短,切勿着急,按照医生的指令来就好了。&/p&&p&&b&四、产房的最后一战&/b&&/p&&p&这最后一站可能需要准妈妈自己来了,因为心理阴影和法律问题,公立医院一般不允许准爸爸陪产。准妈妈和准爸爸虽然一门之隔但却同样焦虑万分。但这时候除了等待,其实准爸爸还有一些可以做的:&/p&&p&&b&(一)安抚其他家人&/b&&/p&&p& 往往孩子一发动,全家都会触动,七大姑八大姨的都会过来在外面你一言我一语。因为大家都紧张,所以都会很烦躁。这时候可以安排可靠的亲戚带大家去吃个早点或者出去散散心,并安抚一下他们。毕竟产房外面人太多,准爸爸自己也会更焦虑,不是什么好事。&/p&&p&&b&(二)送食和保暖&/b&&/p&&p& 尽管不允许陪产,但是允许外面送东西进产房。那么刚才说喝的太早的红牛现在就可以排上用场了。一般的,红牛和巧克力是产房标配,多少都要送进去一点,会有护士喂给准妈妈吃。&/p&&p&保暖方面,因为产房的空调都会开的很足,而准妈妈进产房前都要换上医院的单薄的产妇服。准爸爸这时候送进去一个毯子可能会让准妈妈暖和一些。&/p&&p&
生产还算顺利,此处省略一万字……&/p&&p&生了!9点30分,我的小公主呱呱坠地!刚出生时候是这样的:&/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ccbcc46781d1db_b.jpg& data-rawwidth=&362& data-rawheight=&484& width=&362&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注:本文首发于网络平台:丁香园,内容和图片略有改动。&/p&
3月11日晚上10点,温习一下书本,给老婆按摩完准备睡觉。因为第二天要参加一个很重要的考试,于是心里还在暗暗祈祷:“只要别明天发动,哪一天都可以。”带着这样的心情,与老婆聊聊天,便睡了。一、发动了!在睡梦中,隐约觉得有人开灯,随之听到一声刺耳…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f5c0c1f02aa2b6779bbc_b.jpg& data-rawwidth=&354& data-rawheight=&5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4&&&/figure&上篇说到怀孕压力很大的问题。我想说,是的,很大,非常大,真的非常大!并不是因为单纯担心母子安慰、生活状态改变和生理荷尔蒙紊乱产生的压力。&b&很可能压力最大的那一部分来自于“家里人觉得你冷”。&/b&今天就跟大家说道说道我们遇到的那些熊亲戚,和我们的做法。不一定是最好的,大家仁者见仁图个乐子吧。&p&&b&一、不能养狗!&/b&&/p&&p&家里有只小柯基,就下图这货:&/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cee30432b_b.jpg& data-rawwidth=&1836&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36& data-original=&http://pic4.zhimg.com/cee30432b_r.jpg&&&/figure&&p&虽然平日偶尔有点小调皮,但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但自从父母、亲戚们知道了我老婆怀孕这件事情,就对这只小东西打起了算盘:&/p&&p&&b&“把它送人吧~你要照顾孕妇还要照顾它”;&/b&&/p&&p&&b&“别养它啦,好脏的”;&/b&&/p&&p&&b&“真的,孕妇不能养狗的,你爷爷说的”;&/b&&/p&&p&&b&“我听七大姑的二舅子的三外甥他同事说他们隔壁村的谁谁谁怀孕了,养了一只狗,然后死了!”‘&/b&&br&&/p&&p&父母拉拢亲戚各种电话、上门,软硬兼施,为的就是让这个“危险”,“不卫生”的小东西远离孕妇。其实我们之前在准备怀孕的时候就咨询过医生,也查过大量的资料。先说说怀孕养狗狗的风险:&/p&&p&&b&1.弓形虫&/b&&/p&&p&要想因为宠物人得弓形虫,首先得从来不洗手,然后让自家猫猫出去野那么十天半个月,等猫猫真的得了弓形虫,再生吃了它24小时以内的新鲜便便,你才能有40%的几率得弓形虫病,还不能保证一定进入胎儿体内。”&/p&&b&好吧好吧,正经点,医生是这样说的:&/b&“人类感染弓形虫的几种途径可以总结为:食用未熟的肉类、接触猫咪粪便等其他弓形虫最终宿主排出的粪便。正常与宠物接触并不会感染。”&p&&b&2.各种寄生虫&/b&&/p&&p&定期洗澡和去正规宠物医院体检,可以大幅降低人感染寄生虫的概率。&/p&&p&&b&3.宠物咬人&/b&&/p&&p&疯了吗?谁养条不认主人的疯狗在家,还要摸他?再说,你见谁家疯狗带那么帅的领结的?!&/p&&p&那么怀孕期间养宠物的好处呢?不用多说了吧,&b&&u&首先,他已经是我们的家庭成员了。其二,狗狗在的时候能缓解孕妇不良的精神和思绪,尤其是老公不在的时候,能有效降低产前抑郁症的概率。&/u&&/b&&/p&&p&于是我们狗狗做了弓形虫检查、全面寄生虫体检等工作,确保无误之后便决定留下这个小东西。&/p&&p&&b&二、不能吃辣!&/b&&/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9b925dfd83e54f077dde3eb_b.jp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figure&&br&&p&广东湿热,人吃辣会感觉“热气”(其他地方叫“上火”),所以一般人都不怎么吃辣,更别说孕妇了。不过我和我老婆是无辣不欢的主,又偏偏是个吃货。于是乎,在研究了中医、逛了论坛,看了一些权威书籍之后,惊喜的发现我老婆是胃寒体质。所以,吃辣——没!问!题!&/p&&br&&p&&b&三、不能吃螃蟹!&/b&&/p&&figure&&img src=&http://pic4.zhimg.com/94f5a6da27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pic4.zhimg.com/94f5a6da27_r.jpg&&&/figure&&br&&p&秋天的大闸蟹肥美的很,身为吃货的我不可能那么不讲义气的自己吃而不让同为吃货的老婆吃吧。于是,为了表达同志情谊,贯彻老婆大人的一贯精神。我的做法是——大家~~~一!起!吃!不过这里有点讲究了,老婆胃寒,淡水蟹本身就性寒。所以要有一些措施来预防身体出现问题:&/p&&p&1.每次不能吃多过2个大闸蟹&/p&&p&2.每次必须沾姜末吃,吃完半小时后要饮红糖姜茶做保暖&/p&&p&结果证明,老婆9-10月份吃了不下四五次,完全没有问题。不知是我们憨大胆幸运,还是真的确实对症下药了,不过结果是喜人的。&/p&&p&&b&注:所以在这里,不是怂恿大家都跟我们家一样,关键是要调查清楚,慎重行事,吃什么也都不要贪多,这样才能最安全。&/b&&/p&&br&&p&&b&四、与爸妈和亲戚的斗争&/b&&/p&&p&好了,言归正传,上面讲的是我们怎么破除“四旧”,肆无忌惮的屡屡触犯孕期“禁忌”的。这些其实不难,作为新一代80后新手爸妈,理性与智慧并存简直是历史新标配了,只要做的不过分,吃的不多,什么大闸蟹啦、可乐啦、辣椒啦之类的其实都没什么问题。&b&(不过具体情况不同,还是要遵医嘱,没做过慎重的考量千万不要贸然行事)&/b&&/p&&p&但是&/p&&p&&b&世界上有一种“正确”是“老祖宗觉得这是正确&/b&”。真正的问题是,你做了这些在家里人看来“大逆不道的事情”之后是不可能拍拍屁股全身而退的,自然会有七大姑八大姨拉着你“奉劝”你要怎样怎样,不能怎样怎样呀。这时候,肯定是要反抗。不过,反抗重了,家人伤心;反抗轻了,他们会反复找你说道,自己也觉得闹腾。于是,如何应对亲戚们,就成了一个必须考虑的事情:&br&&/p&&p&&b&(一)对付开明的亲戚——据理力争&/b&&/p&&p&这种亲戚最好摆平,一般是关系很好的小姨啦,小叔啦之类岁数差距不大的家长,他们比较容易站在晚辈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也比较容易沟通。那么当受到反对的时候,拿出权威资料给他们看一下,说:“现在理念不一样啦,医学也先进啦,不能一概而论啦”种种,基本上他们都会用惊恐的眼睛祝福你“牙好胃口好”的。&/p&&p&&b&(二)对付温柔的亲戚——晓之以情&/b&&/p&&p&一般姑妈、姨妈、奶奶们代表了这样一群群体。他们温柔体贴,说话不会武断,但是会百般关爱,会在你上班的路上、上班的过程中、下班的路上、晚上在家的时候打电话询问你此时此刻的状态、心情和情感。这时候如果她\他打电话来嘱咐:“可千万别吃辣,别吃螃蟹啦!我听你妈说啦,可不能在这样了,为了你孩子你就忍忍呗!”如果这时候你义正词严、大义凛然的告诉她\他科学是这样这样解释的,我们做过了好多调查,证明没事的等等。你可能会听到电话那头颤抖的声音说:“我这都是为你好啊,姑妈(或者姨妈、小姑、大姑、等等等等……)这是心疼你啊,你知道啊,姑妈最心疼你啦,你可千万别吃啊,我知道,你嫌我烦,但是……(此时电话那头可能传来了令人不知所措的啜泣声)” 哦~~~麦~~~~噶~~~~&/p&&p&所以遇到这样的亲戚,绝对不能据理力争,&b&因为你讲理的时候,他们给你讲情,当你认为说过他们的时候,他们的眼泪可以一秒钟击败你的一切看似严谨的无懈可击的逻辑。&/b&&/p&&p&于是,要转变战术,遇到这样的亲戚,善意的谎言有时候是必要的,&b&可以说:“知道啦姑妈,你最疼我啦,别听他们的,我没怎么吃,下次也绝对不吃了,你说的我都听!我也很担心你的,下次我过去看你~~~~(然后开始思考如何转移话题,移开注意力)哎?你闺女,我姐怎么样啦?公务员考上了没啊?”&/b&&/p&&p&&b&(三)武断决绝的亲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b&&/p&&p&一般,管的比较宽的父亲、比较严厉的母亲或者大姐之类的亲近长辈,从小看着你光屁股长大的,你动一点什么心思他们都知道,所以前面两招在他们面前应该都没用了。&b&这时候“两面派”的功夫就要发挥到极致才能对得起你吃货的荣耀。&/b&&/p&&p&平时吃饭,遇到家长的管教甚至训斥,一定要做到“逆来顺受”。但是在外面的时候,就可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了~~~~这一招对待严格的家长来说,自然是最管用的。&b&对他们的教训,你只要记住这一点——多说无益,低头认错,坚决不改就好&/b&。真的。&/p&&p&&b&五、小结——丈夫的支持是关键&/b&&/p&&figure&&img src=&http://pic1.zhimg.com/6a1f9e34f98c959dc574e3d8bdf015f4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pic1.zhimg.com/6a1f9e34f98c959dc574e3d8bdf015f4_r.jpg&&&/figure&&br&&p&篇幅关系,与“熊亲戚”们的斗争就写到这里。不过,当然,这场斗争是持久战、艰难的阵地战,所以需要坚韧不拔、坚定地一直站在你这一边的盟友的支持——就是老公,我所在的角色!&/p&&p&老婆不能太任性,实在身体不允许,也千万不要碰禁忌。&/p&&p&老公也要在自己爸妈,甚至是老婆爸妈面前挺直腰杆,表示支持老婆。毕竟老公的支持才是老婆最大的动力。这些生活琐事可能对于一些直男癌的小伙伴们来说不算什么大事,但是累加起来可能会给孕妇有较为沉重的压力,让她们自己一人承受我认为是不公平,效率也是很低的。为了整个小家的和谐和幸福,我认为老公在这点上的付出和鼓励是值得的。至少,在我们家,我会负责平衡大家之间因为理念不合的争吵,但是也会温柔而坚定的站在老婆那一边。一般亲戚会说:“你管管XXX(我老婆的名字),那么不听话,千万别让她吃啊!”我都会温柔的说:“好,知道了”然后坚定的说,“不过我老婆开心就好,问题不大的!”&/p&
上篇说到怀孕压力很大的问题。我想说,是的,很大,非常大,真的非常大!并不是因为单纯担心母子安慰、生活状态改变和生理荷尔蒙紊乱产生的压力。很可能压力最大的那一部分来自于“家里人觉得你冷”。今天就跟大家说道说道我们遇到的那些熊亲戚,和我们的做…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b2a9a6ec9fa67ddd57dd4d2fa702336d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2a9a6ec9fa67ddd57dd4d2fa702336d_r.jpg&&&/figure&&p&&b&一、不就是怀孕嘛,没事~~~&/b&&/p&2015年6月,我们的婚姻生活才刚开始没多久,正沉浸在甜蜜之,有一天,刚从巴厘岛度完蜜月正在收拾行李,老婆神秘的告诉我:“我好像怀孕了。”&p&“不会吧?你怎么知道的?”我故作镇定的说。&/p&&p&“直觉,相信我,女人直觉很准的”老婆依旧盯着我,眼睛转都不转,好想是哪怕我眼里有意思疑虑都能被她深挖出来一样。&/p&&p&“好,我信你,没关系,我有信心当好爸爸!你也没问题的!恩!”我深吸一口气,睁大眼睛死死盯回她,打算用自信和支持打消老婆的不安。&/p&&p&老婆把目光从我脸上移开,这让我偷偷长舒一口气,警报暂时解除,准备转身去拿验孕棒(因为早有讨论过这件事情,所以之前有备着一些)。老婆先是在那里呆了一会,然后忽然拉住我说:“先别测,我们先去吃寿司,晚餐吃小龙虾和烧烤,然后明天我自己测一下就好啦!”那双呆萌的双眼让我感觉里面深不可测地在忖度着什么不可告人的预谋~~~&/p&&p&虽然我有反对,不过还是敌不过老婆的哀求。还是去带着老婆大快朵颐了一番。&/p&&p&结果第二天,当然不出意料的(我一直很信任女人的直觉,认为这是超越现代科学的事实存在),真的怀孕了。没有想象中的惊喜,也没有电视里演的那样惊恐或者狂欢。我们俩很淡定,她盯着验孕棒,在伤心未来一年将面临无法吃川菜和生鱼片的厄运,而我,在思量该如何辞职的问题。是的,我要辞职!&/p&&p&&b&二、真的辞职了!&/b&&/p&&p&是的。这不是意气用事,而是我个人的价值观。&/p&&p&这里要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背景。自从05年大学那年进入心理学这个大坑,就一直没舍得跳出来,虽然后来出国留学第一专业修的是商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但一直没有放弃要做一名心理咨询师这个梦想。本科在大学接管心理咨询室,不知天高地厚的开始亲子为来访者咨询,到后来08年去国家体育总局工作为国家跳水队做心理训练工作,再到后来留学归国后阴差阳错在深圳兼职开办了自己的小工作室。零星算下来也有累及2000多小时的心理咨询经历和3万多字的咨询日志。&/p&&p&以我个人的经验和看法。花费尽量多的时间去陪伴妻子和孩子是极其珍贵的,尤其是在我认为人生最重要的这个阶段——孕育和生产阶段。于是,我第二天便到我的正职工作(那时候心理咨询还算兼职)的公司向老板递交辞呈,一个月后,顺利成为无业游民,到老婆那里报到,申请奶爸见习生的“职务”。&/p&&p&&b&三、要做好奶爸,先学会照顾老婆&/b&&/p&&p&标题这句话不是经验之谈,而是血淋淋的教训。孕育生命的女人在电影和小说中,可能大多都是这样一幅场景:安静的在夕阳下,站在窗台边,温情的抚摸着自己的肚子,美丽温存~~&/p&&p&&figure&&img src=&http://pic1.zhimg.com/2f5d24feca523c4e9708effdf3881820_b.jpg& data-rawwidth=&370&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0&&&/figure&可实际上,刚开始的几周,甚至几个月里,我们家里都经常会看到下面这幅场景:&/p&&figure&&img src=&http://pic3.zhimg.com/9cade47142_b.jpg& data-rawwidth=&376& data-rawheight=&37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6&&&/figure&&p&是的,虽然我是学心理学的,虽然我老婆在怀孕,但是仍然无法避免怀孕初期无休止的争吵。可以说是女性荷尔蒙使然,可以说是我不够大度,但终归是当事者迷,即使心理学专业出身却还是没有避免这一并不突然的情况发生——老婆患上了孕期抑郁。&/p&&p&没错,就算学了心理学,对很多奇怪的来访者都能静心而谈,却无法hold住自己情绪激动的老婆。当时的自己感觉特别绝望、无助。甚至我们两个都在思考是不是现在要孩子是个错误的决定。不过还好,我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人生需要正能量,岂能被一个小不点打败了呢?!&/p&&p&让我很感动的是,老婆先于我开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也很积极的愿意去配合。我去找业界同僚寻求咨询,我们去听妇幼保健院生产生育方面的讲座,去看希尔斯的孕期百科全书……更多知识的获得消除了我们相当一部分的焦虑和压力。待境况好些之后,我给她做催眠,舒缓她的紧张情绪,给她按摩,增添夫妻间的情感融合。一段风波过后,我们又成为了目标一致、团结一致的一对好战友。不过别太天真,这整个过程还是很漫长的,大概5个多月之后我们俩才磨合的差不多,从此再也没有大争吵了,甚至连小摩擦都很少。&/p&&p&很多人可能到这里会问我:“找到了什么方法吗?”我这里总结一下,其实就2点:&/p&&p&&b&①对方烦的时候不要去接对方的挑衅的语言。&/b&怀孕在中国是件大事,尤其是对于新手夫妻。婚姻生活的种种都还未适应就又扑面而来了一个那么大的挑战,老婆自然压力很大,但同样的,老公压力也小不到哪里去。因此,没有谁更辛苦,谁更应该谦让谁,而是大家都要往好的方向去努力。当然,作为男士,本身就要谦让一下女士。&b&那么当有一方较为疲劳,压力也很大的时候,很可能会因为心烦说一些挑衅对方的话语,包括口气不好、用词不好听、动作较平时更粗暴一些等等。对方如果能表示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例如:关切的询问、安抚、至少不说话都有帮助)那么等冷静之后,挑衅的那一方会心存感激的表示抱歉,大家就会比之前更加团结和睦。&/b&&br&&br&&/p&&p&&b&②丈夫多去陪伴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b&&u&因为有了陪伴,我有更多时间和机会摸清老婆怀孕后变的有些古怪的脾气,思考应对方法&/u&;&u&因为有了陪伴,老婆会更安心,因为有了陪伴和照顾,不会有过多精力去乱想孩子的安危、自己的安危等等。&/u&(毕竟女人的心思是很发散的,可以从一个豌豆发散开去,最终思考到宇宙的和平。男同胞们千万不要不服气。不然你现在就可以试一下,看谁能边给自己的好朋友打电话聊天,同时还能看完一篇短篇小说。女人大部分就可以做到。这是大脑的结构问题,不是能力问题。);&u&因为有了陪伴,我才有更多机会去跟老婆一起学习怀孕甚至是将来带孩子的知识。有了这些知识,我们的焦虑程度会降低很多。&/u&&/p&&p&&b&四、陪伴不在乎时间,而在乎关注对方的程度&/b&&/p&&p&有些准爸爸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我大言不惭,心想:“你倒好,辞职在家当然有大把时间。我们这些天天早起搬砖的人,回到家全身都跟散了架一样,哪还有心力关心老婆啊,不跟她吵架已经是最大的容忍了!”&/p&&p&这就错了。其实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在一起,但却从来没有陪伴。而有些人虽然见面时间短,但陪伴质量很高。&b&&u&所以,陪伴不在乎时间,而在乎关注!&/u&&/b&&/p&&p&下班很累,但哪怕你轻轻抚摸一下疲劳的老婆的后背,真切的望着她,询问今天发生了什么,心情好嘛?晚上想吃什么?需不需要我帮你做点什么?这几个问题问完立刻走开说:“我先去干活了,有事你叫我。”都可能会给老婆带来一丝温暖。更别提晚上陪陪老婆散散步聊一下人生,不仅是生命的梳理,也能帮助二人强身健体,舒缓内心的压力。而做到这些,不需要花费老公多少时间。&/p&&p&又有人说,这些我做不来,我们夫妻俩比较含蓄。好了,我这里要有点“厚黑学”了——&b&人生如戏,全靠演技!&/b&为了达到大家都安心的目的,做出这点牺牲,比老婆先摆低一点姿态,真的没什么,而且好处那么多,那么明显,何乐而不为呢?&/p&&p&&b&五、产前抑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后抑郁&/b&&/p&&p&现在老婆已经安全生产完毕,我的小公主也在一天一天安静的成长。老婆经常会在晚上睡前热泪盈眶的感谢我对她如此的好,如果没有我这么一段时间的陪伴,她会多么不安心,而现在她是多么的幸福(八成也是坐月子恢复期的荷尔蒙紊乱造成的……不过比吵架好太多了)。听到这些我别提有多幸福了~哈哈哈哈&/p&&p&&figure&&img src=&http://pic1.zhimg.com/6faeff88a0af0fadd2dc0_b.jpg& data-rawwidth=&1836&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36& data-original=&http://pic1.zhimg.com/6faeff88a0af0fadd2dc0_r.jpg&&&/figure&(骄傲的炫耀一下先~嘻嘻~)&/p&&p&不过回想起来,也是后背一身冷汗。——如果没有孕期的觉悟和改变,产后以我老婆的脾气,八成会延续之前的坏情绪,还会因为荷尔蒙继续紊乱而放大这种糟糕的状况。那我就倒大霉了——学术上称之为“产后抑郁症”。&/p&&p&所以,读到这里,如果还有&b&准爸爸&/b&有兴趣读下去。&b&那就请记住:尽早去尝试理解自己的妻子,给予你所能给予的一切支持,这样,不管是眼前还是长远来讲,对整个家庭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b&而且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千万不要羞于向可信赖的朋友表达自己的困惑,倾诉这本身就是一种宣泄和梳理,我相信你的朋友一定可以给你很好的支持和建议的。&/p&&p&好了,要给孩子喂奶了,今天先写到这,明天写一下如何跟亲戚们传统观念的战斗和如何与老婆共同探讨怀孕吃什么这个问题。&/p&&p&六、孕妇生气对孩子的影响&/p&&p&。。。。。未完待续&/p&&br&&p&声明:文中一切图片(除了我自家宝贝的照片)全部来源于网络&/p&
一、不就是怀孕嘛,没事~~~2015年6月,我们的婚姻生活才刚开始没多久,正沉浸在甜蜜之,有一天,刚从巴厘岛度完蜜月正在收拾行李,老婆神秘的告诉我:“我好像怀孕了。”“不会吧?你怎么知道的?”我故作镇定的说。“直觉,相信我,女人直觉很准的”老婆依…
认识的朋友都知道我孕期爱运动,看着很轻松,转眼宝宝五个月了,时不时还有朋友询问,就想不如写出来给后来的准妈妈们参考,一起轻松好孕。&br&&br&先生曾开玩笑说我很适合做秘书,因为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很好。确实每当遇到问题,我的刨根问底强迫症便会爆发,书本,孕妇学校,微博,知乎,公众号,朋友都成为我的资料库,幸运的是,因此也颇有受益:&br&&br&1. 孕期体重增长二十二斤,宝宝出生时六斤二两,宝宝非常健康,自己减肥压力不大;&br&&br&2.
整个怀孕期间没长一根妊娠纹;&br&&br&3.
没有腰酸背痛腿肿,身体非常灵活;&br&&br&4. 整个怀孕期间没有生病,各种孕检轻松过关,不缺任何营养。&br&&br&当然也有教训,因为怀孕过程的自在轻松对生产疼痛预估不足;因为脸皮太薄痛起来也忍着不叫犹豫中错误打无痛的时机;因为第一产程贪嘴吃了草莓奶昔,导致呕吐以致产程乏力产后出血,这些我也会作为教训也写出来。&br&&br&一:孕前准备&br&&br&我是没有特别备孕的人,宝宝的到来比原计划提早了半年,虽然现在宝宝身体健康,事实上宝宝的成长也有一个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过程,只要过了前三个月,一般就没有问题了,但是孕前准备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br&&br&孕前准备备什么,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孕前检查,运动作息,心态调整。&br&&br&1.双方都进行一次孕前身体检查,不必要的麻烦可以先行排除,养宠物的朋友,要提前带宠物做个寄生虫检查,宠物身上的弓形虫如果感染到宝宝会有很大的危险;&br&&br&2.检查牙齿,这个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很重要,这条来自于朋友分享的教训,自己也深有体会,孕期激素变化,骨骼也会有一个松动恢复的过程,牙齿健康的妈妈很多产后也有些小问题,所以智齿,虫牙等问题最好都及早治疗,万一有问题孕期无法处理,会非常痛苦;&br&&br&3.检查自己的化妆品保养品,注意看成分,含水杨酸、维A酸、果酸、香精之类的不要用,简单点说,避开美白去皱祛痘等功能性产品,选择基础保湿系列基本没问题,当然如果担心,那就什么都不要用,“担心”这个情绪的影响比什么都大;&br&&br&4.补充叶酸,国产的斯利安即可,如果饮食均衡,身体检查不缺不需要额外补充其它,如果缺乏,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r&&br&5.规律运动,我没有特别备孕,但孕前恰好准备了半年的半程马拉松,想来后来的好状态应该也是得益于此;&br&&br&6.准爸爸准妈妈要戒烟戒酒规律作息,这个相信地球人都知道了。&br&&br&二:怀孕初期(前三个月)&br&&br&怀孕的前三个月,这时候由于宝宝在妈妈的子宫内膜里还没有长稳,是准妈妈们心情最为忐忑不安的阶段,特殊情况注意听医生嘱咐,对于普通人也要小心,当然这个小心不是指要什么都不做,而是比以前要适当注意一些:&br&&br&1.及时发现怀孕,怀孕表现因人而异,大多数会小腹有轻微胀痛,容易嗜睡疲劳,容易出现感冒症状,我当时恰好在拍婚纱照到一半感觉累,中间还额外吃了几次士力架提劲,半个月后例假没来才知道宝宝那时候就在提醒我了,准妈妈们感觉异常可以用早孕试纸在家检测,不能确定的也可以去医院检测孕酮;&br&&br&2.如果感冒了尽量不要吃药,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十天左右会自行痊愈,在跟病毒斗争时期需要大量的水,所以注意多喝水多休息室内通风就好;&br&&br&3.继续补充叶酸到孕三月结束,个人建议国产的斯利安就好;&br&&br&4.
孕初很多准妈妈会有早孕反应,吃什么吐什么,我那时候没有呕吐之类但胃口也不佳,有几次看着桌上的菜肚子饿的咕咕叫又没胃口眼泪都吧嗒吧嗒掉下来,这时候最好的做法是抛开那些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的念头,想吃什么只要能吃下去自己能有个好心情就开开心心去吃,很多东西确实吃了不好,但抛开剂量谈副作用就是耍流氓,偶尔吃吃都没关系,妈妈的好心情永远是第一位的。实在吃不下的妈妈们也不需要特别担心,其实宝宝前三个月主要神经发育,对营养要求不高;&br&&br&&br&5.孕期千万别加任何孕妇群,千万别加,虽然孕妇群好像可以分享怀孕的知识,但很多人太过紧张,情绪紧绷,反而容易心情波动,而怀孕,最重要的就是好心情;&br&&br&6.不加育儿群,知识哪里来呢,买两本孕期和育儿的书籍,爸爸妈妈们孕期育儿知识可以储备起来了,推荐《怀孕圣经》《西尔斯育儿百科》。&br&&br&二:怀孕中期(中间四个月)&br&&br&小心注意了前三个月,最最最舒服的孕中期终于来了,早孕反应这时候一般都消失了,宝宝也在肚子里长稳了,旅行,运动……平时喜欢做的事情都可以捡起来了(当然在旅行运动之前,准妈妈们最好咨询下产检医生的意见,尤其是存在某些危险情况时)。&br&&br&回想起来孕中期过的真的很舒服,那时候一般会每天快走个七八公里,长途回了趟老家,短途游了几次,五个半月时候肚子还不怎么显,在去周庄的公交车上还站了一路(或许因为自己精力不错,也不太喜欢把怀孕当特权,让所有人都迁就自己,不会特意亮出孕妇特征,私以为这也是一种礼貌),七个月时候去爬了神仙居走索道,步履还算轻盈,朋友过来陪玩暴走个十多公里也有几次,感谢老公给我细心呵护下的充分自由,现在宝宝五个月了,想出门玩总是困难很多,所以准妈妈们要好好珍惜孕中期。&br&&br&前三个月静养保胎的妈妈们也可以咨询下产检医生的意见,孕中期了,肚子中的宝宝状态稳定了吗,我能不能做些简单的运动呢?孕前和孕早期没有运动的妈妈从散步开始就好了,运动能够分泌多巴胺,使人保持好心情,拥有好睡眠,你快乐,你的宝宝更快乐呢。&br&&br&另一个是关于饮食,度过了吃什么吐什么的孕早期很多妈妈开始了大吃特吃的孕中期,以为这样宝宝才能吸收到足够的营养,其实这是传统的错误观念了,妈妈胖和宝宝有足够的营养是不相干的。现在的人,只要不特别挑食,营养一般只有过剩没有不够的,孕期增重不宜太多,妈妈们不要假借宝宝之名不控制自己的饮食哦。不过虽然控制饮食,偶尔半夜好饿的时候也会有,次数不多,突然想吃酸辣粉,剁椒鱼头,炒栗子了,这时候坦然的对老公行使孕期特权让他去买吧,在节制的基础上适度任性是我比较喜欢的饮食方式。&br&&br&让我意外的是,自以为体重控制很好的我五月体检的时候医生居然说宝宝偏大要注意饮食了,后来才知是水果吃太多了,有没有妈妈跟我一样呢,吃货水果三四斤无压力,完全无节制。水果吃了是很好,可是吃多了没法通过葡萄糖耐量测试,甚至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哦。所以准妈妈们要注意啦,孕期水果宜小份量多样化,每天400g左右比较好。&br&&br&四:孕晚期(最后三个月)&br&&br&进入孕晚期宝宝发育基本差不多了,最后的任务就是长体重,妈妈会越来越辛苦,加上随时有生产的可能,科学对待的基础上放松心情是第一位的。&br&&br&放松心情有个方式就是买买买了,给宝宝的,给自己的,都必须备起来了。海淘,跨境电商,淘宝京东都是不错的选择。&br&&br&饮食方面,因为宝宝在长身体,营养要注意跟上,但一定注意,不要吃太多,一般来说每天鸡蛋一到两个,牛奶一斤左右,蔬菜三到四种,水果两三种,核桃三五个,肉类二三两。种类要丰富,数量一定要控制,能在家里吃最好,可以保证食材品种和卫生,不长胖,营养又充足。&br&&br&身体上的变化这个时候的睡眠会变得越来越难,孕妇枕用起来会有所缓解,建议有时间的准爸爸可以学习下按摩手法,多为爱人服务。另外个人认为,虽然孕晚期行动多有不便,但不用太娇气,我在孕晚期也一直运动,经常还自己做饭,做卫生,生宝宝的时候反而顺利,反倒孕期太过娇气的妈妈,想顺产产力不足。&br&&br&预防妊娠纹是重中之重,这个时候一定要橄榄油勤抹腹部和大腿,一天两次,杜绝妊娠纹的出现。&br&&br&到生产前我的体重长了二十二斤,对于这个数字我认为是恰恰好的。最为重要的是,我觉得我整个孕期很健康,充满活力,除了肚子大起来,其余与正常人差别不大。六个月的时候慢慢才有人看出我怀孕,快生之前很多人问是不是六七八个月了,其实马上宝宝就要出生了,每次惊讶到人的感觉也是很过瘾哦。&br&&br&接下来就是孕晚期最重要的一件事了:临产征兆的了解。见红加有规则腹痛就要去医院了,如果是少量见红不需要着急;破水的话马上平躺,不能自行去医院,一定要打120叫救护车。&br&&br&五:一些补充&br&&br&关于饮食:营养要注重但一定不要贪多,尽量杂事,少食多餐,吃喜欢吃的东西,但千万不要一个人吃两个人的量,以为要生个大胖小子,结果只带来妊娠糖尿症和大胖自己;&br&&br&关于饮食禁忌:应该尽量避免吃半生的牛肉,鸡蛋,生鱼片和未经消毒的牛奶,因为这些都是李氏杆菌的感染源,可能导致胎停;&br&&br&关于运动:注意遵医嘱量力而行。在身体允许的前提下,散步,孕妇瑜伽,游泳尽可能的多参与,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持体型,运动可以很好的舒缓孕期腰酸背痛腿肿,运动分泌的多巴胺也有助于妈妈保持好心情也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br&&br&关于妊娠纹:整个孕期,我没有长妊娠纹,有很多人说,长不长是由体质决定的,其实不完全是。妊娠纹是因为皮下组织被撑开而断裂产生,因此预防的方式主要是增加皮肤弹性提供更强拉伸能力和控制体重让肚皮慢慢撑大,外涂可以增加皮肤弹性,经济条件好的妈妈可以选择娇韵诗防妊娠纹套装,超市的初榨可食用橄榄油效果也一样,只是会有一点菜味,哈哈;&br&&br&关于睡眠:部分准妈妈肚子长的快孕六七月晚上睡觉就不舒服了,强烈推荐孕妇枕,可以很好的支撑肚子,睡眠质量会提升很多,宝宝出生以后还可以做哺乳枕,唯一的问题是,太好用了小心老公跟你抢,哈哈;&br&&br&关于母乳准备:孕五六月很多妈妈开始有乳垢,准备母乳的话可以每星期热敷清理乳头,然后用橄榄油涂敷,以后乳腺通的更快,也可以预防乳头皲裂之苦哦,但要注意不要过度刺激,过度刺激容易引发宫缩;&br&&br&关于减痛方式:有条件的可以选择家庭产房,有亲人在的力量不容小觑;进产房之前我感觉痛可以忍受加上网上有人对无痛有所诟病我没有选择,进产房真正生的时候因为前期疼痛消耗太大已经没力了,导致后面产程乏力产后出血,如果重来我会选择无痛;拉梅兹呼吸法,正确的呼吸方式可以减缓产程疼痛,我第一产程用了呼吸法感觉痛感可以忍受,没有叫出声。&br&&br&关于生产方式:顺产还是剖腹产个人体质不同,还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医生建议来选择。如果想要顺产的妈妈,孕期要多多运动,保证体力和肌肉力量,注意饮食,不要让宝宝太大。产前要吃饱,注意休息,生产时可以带五瓶红牛,效果不错,也有人说巧克力好,但我感觉黏黏的还要费力吃不建议;&br&&br&关于心态:在这个资讯爆炸的年代,好好学习孕期和育儿知识可以避免很多焦虑,建议不要下载宝宝树和辣妈帮,崔玉涛开发的育学园比较专业。适当的保持感恩的心,不因为自己是孕妇,就让任何人迁就自己,不把怀孕当特权,不要因为一点点小事生气,妈妈的情绪对宝宝的性格影响最大;&br&&br&总而言之,孕期就是这样, 要小心,又不要太过小心,我孕期火锅,酸辣粉,冰淇淋都有吃,很多人说这不能吃那不能吃,弄得心情极其郁闷。其实心情是最重要的,除了绝对禁忌的其它的少量尝试都没问题;&br&&br&前面提过我也有一些教训,因为面子极薄,极其怕痛,在病房的时候我叫都没叫过,因为不好意思叫,也因为一叫医生又会来要内检很疼,我在犹豫中错过了打无痛的时机。另外很多妈妈在生产时受到荷尔蒙的影响会呕吐,所以要注意第一产程时吃的东西一定是要便于消化的食物,我就因为那时候吃了草莓奶昔在产床上吐了非常难受,老公太惯着也不好,偶尔也要管得住老婆的任性。&br&&br&生孩子痛吗?我的体验好像是电锯在我的身体上钻洞,痛感来临时排山倒海。生完第二天在医院老公看着我眼泪掉下来:太疼了,我们就要这一个,再也不要了,再也不要生了。那一刻痛楚已慢慢过去,身边是宝宝嘹亮的哭声,老公温柔的陪伴,幸福感一阵阵袭来,在心里,我跟自己说:或许,再要一个孩子也可以呢。&br&&br&新更新的答案,因为追求科学育儿,感觉自己化身整理狂,都非常实用,推荐每一位新手爸妈看看&br&&br&关于要不要做全职妈妈,可乐妈的切身体会,有意向的可以看看&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生小孩后辞职在家还是继续工作呢? - 妈妈可乐的回答&/a&&br&准妈妈产前购物清单 &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准妈妈产前购物清单(包括准妈妈和宝宝用的),最好能附品牌? - 妈妈可乐的回答&/a&&br&家用实用月子餐&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求全套月子食谱? - 妈妈可乐的回答&/a&&br&母乳喂养相关问题一网打尽&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 妈妈可乐的回答&/a&&br&新手爸妈必读:科学坐月子大盘点后&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为什么西方女人不坐月子,中国女人必须坐月子? - 妈妈可乐的回答&/a&&br&新生儿湿疹大作战:病因、护理、治疗方法全面整理&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新生儿如何防止湿疹?如果有湿疹了怎么办? - 妈妈可乐的回答&/a&&br&有哪些亲子育儿类公众号可以推荐?&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育儿知识、亲子方面的微信公众号比较好?比较专业? - 妈妈可乐的回答&/a&&br&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哦
认识的朋友都知道我孕期爱运动,看着很轻松,转眼宝宝五个月了,时不时还有朋友询问,就想不如写出来给后来的准妈妈们参考,一起轻松好孕。 先生曾开玩笑说我很适合做秘书,因为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很好。确实每当遇到问题,我的刨根问底强迫症便会爆发,书…
&div& &/div&&a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ODAwNDk3NQ==&mid=&idx=1&sn=44f8a6fe3aa&scene=1&srcid=NLPwamdtCRMBXp&key=b410def593de137c36eefdfc86e9bbbe986f534febbd4fbd4dafa1bc4&ascene=1&uin=NTEyNjY5MTc1&devicetype=webwx&version=&pass_ticket=uCDZLOWxDwf2rUv9mrtrDGrYulrmmEoEv6m6%2BA5gOkQuSeAe4NRVTAOm6SxJW%2FY6& class=&link-box&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2d9ceed78978badf52f685b50ced44c6_bh.jpg& class=&thumbnail&&&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辣妈是怎样炼成的 | 孕期热量控制与营养秘籍&/span&
&span class=&url&&mp.weixin.qq.com&/span&
作者:米粒妈&br&链接:&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宝宝周岁前不能吃盐? - 米粒妈的回答 - 知乎&/a&&br&来源:知乎&br&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br&&br&&p&带孩子的老人总是念叨“宝宝不吃盐没力气”,或者“饭菜淡了吧唧宝宝哪能吃得下去”。前不久有条新闻也挺耸人听闻——“妈妈在粥里加盐害死未满周岁宝宝”。盐,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调味品。&/p&&br&&p&&strong&高盐饮食危害多多,比如发育迟缓啊,降低宝宝抵抗力啊,增加慎重负担啊,还有就是容易患上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strong&米粒妈带着米粒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去体检时,医生就再三嘱咐:一定少吃咸的,少吃腌制食品,降低盐分摄入量。&/p&&br&&br&&br&&p&&strong&WHO(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在6g以下,也就是一个啤酒瓶盖那么多的盐。&/strong&宝宝每日摄入量有多少呢?米粒妈结合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大家算算。&/p&&br&&p&不同年龄的宝宝,每天摄入多少盐&/p&&p&根据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不同年龄的宝宝每日钠推荐摄入量如下&/p&&ul&&li&&p&0-6个月:170mg&/p&&/li&&li&&p&7-12个月:350mg&/p&&/li&&li&&p&1-3岁:700mg&/p&&/li&&li&&p&4-6岁:900mg&/p&&/li&&/ul&&p&按照“1g钠=2.5g食盐”公式换算出来,从上到下依次是0.4g,0.9g,1.8g,2.3g。亲爱的们按照宝宝的年龄对号入座,算下宝宝日常盐分摄入量。&/p&&p& 1岁以前都不用加盐&/p&&p&食用盐,也就是氯化钠,吃盐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钠。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渗透压平衡,保证人体正常机能和运作。&/p&&br&&p&不同年龄的宝宝都需要钠元素,但是&strong&补充钠可不等于吃盐&/strong&。钠广泛存在于很多天然食物当中。&/p&&br&&p&&strong&0-6个月的宝宝&/strong&以母乳或者配方粉为主。母乳能够完全满足宝宝对钠的需求,而配方粉中钠的含量更高,所以这个阶段的宝宝只要吃饱喝足就好啦。&/p&&br&&p&&strong&7-12个月&/strong&可以添加辅食的宝宝依然不用吃盐。婴儿米粉、宝宝面条,鸡鱼肉蛋、水果蔬菜里都含有丰富的钠,不需要额外补充。如果添加过量,反倒会加重肾脏负担,毕竟,宝宝的肾脏发育还不健全。&/p&&p&钠元素跟其他营养元素不同,一般情况下,人体很少会缺钠。除非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比如高温,少食,过量出汗,或者腹泻等情况下才会发生。对宝宝来说,钠缺乏更为罕见,亲爱的们不用过分担心。如果身体真的缺少钠,也应该注意在食物中获取,而不是盐。&/p&&br&&br&&br&&p&1-3岁可以少量加盐,前提是控制“隐形盐”的摄入&br&&/p&&p&上面说过,1-3岁的宝宝每天可以摄入700mg钠,相当于1.8g盐。但是米粒妈认为,&strong&钠完全可以从食物中获取,如奶类,主食,肉类,绿叶蔬菜,水果等等&/strong&。所以,米粒妈总是跟身边的妈妈不厌其烦地叨叨叨:都说1岁以内不要加盐,其实3岁以内最好都不要加盐啊喂!&/p&&br&&p&还有一个原因是,&strong&除了正常饮食,宝宝的零食里也私藏了大量的盐&/strong&,一个不留神,多吃了一块面包或者几口番茄酱,这一天的钠摄入量就超标了!&br&&/p&&br&&p&米粒妈随手搜了一下,结果真是把我自己惊呆了,原来我们日常给宝宝吃的东西里,居然含有这么多的盐。&/p&&br&&p&像前面说过的,钠广泛存在于大量的食物当中,鱼类,肉类,紫菜,空心菜,香蕉,芒果,橙子,钠都无处不在。另外,饼干,全麦面包,这些用来加餐的小点心里,钠的含量都不低;至于海苔,果冻之类的小零食就更不用说了。&/p&&br&&p&除了食材,家里常用的调料,如酱油,味精,豆豉,蚝油,鸡精,番茄酱,沙拉酱,花生酱里,统统是隐形盐的居所。&/p&&br&&p&最意想不到的是,甜食是隐形盐的重灾区。不要觉得口感甜甜的东西就不含盐,举个例子,米粒妈买了一包话梅,每100g的钠含量居然是13000mg,当场吓尿!吃上100g话梅,就等于吃进去13g盐!敢情我这么多年吃的不是零食,是盐啊啊啊啊!OMG!&/p&&br&&p&给宝宝“控盐”,你该这样做&/p&&p&1岁以下的宝宝,一定不能吃盐;&br&&/p&&br&&p&1岁以上的宝宝,尽量单独给TA备餐,以清淡,少盐为主,让宝宝习惯和适应清淡饮食。实在没办法,和大人一起吃饭,妈妈做菜时一定少加盐——不仅仅是为了迁就宝宝,对全家人都有益。&/p&&br&&p&加餐时选择健康的零食,比如水果,酸奶,乳酪等等。&/p&&br&&p&学会看食物外包装上的标签,注意钠含量这一栏,1g钠=2.5g盐,大家自行计算哈。&/p&&br&&p&做菜时试着改变口味,少放酱油和盐,坚决不放味精、鸡精。其实很多菜可以用醋、柠檬汁来调味。&br&&/p&&br&&br&米粒妈写过一篇文章,&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wNjQ1NTkxNw%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8c5a9846a2afbc803fb56%26chksm%3D9f679cd4f25c88ee18ccad122c2f66bbb81a0eb154c116dc1326c%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惊呆了!香蕉治疗便秘、纯中药无毒无副作用、多剃头发能长密…这些都是谣言!深扒20个最坑娃的育儿陷阱,快看看你掉进去过几次?&i class=&icon-external&&&/i&&/a&闺蜜读完了一副生无可恋的姿态,表示我的关注点太细了,带娃还是粗枝大叶,顺其自然比较好。&br&&br&米粒妈却不这么想(认真脸),话说我还是一枚呆萌萝莉的时候,偶尔会有过敏啊,湿疹啊之类的问题,不过都没有得到重视,导致现在依然被这些恼人的事儿困扰。所以我对米粒生长发育中的每一处细节都很重视,生怕哪个环节没处理好,影响了孩子一生。&br&我们为了把娃带好,努力学习科学育儿知识,是对自己孩子负责。科学育儿是让孩子好,对妈妈也好,谁要是不理解,吐槽我们”矫情“,咱们就轻轻说一声:拜拜,以后别再一起玩耍啦。哈哈。
作者:米粒妈 链接: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带孩子的老人总是念叨“宝宝不吃盐没力气”,或者“饭菜淡了吧唧宝宝哪能吃得下去”。前不久有条新闻也挺耸人听闻——“妈妈…
前几天恰好写了一篇把屎把尿的文章,发在我的微信公众号:奶爸de自我修养&br&收集了不少资料,我觉得把屎把尿这个事情看我写的这篇就够了。&br&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AwOTE5NDgzNQ%3D%3D%26mid%3Didx%3D1%26sn%3D02c66f7f7bd0f3f0e3ca%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把屎把尿的江湖恩仇录&i class=&icon-external&&&/i&&/a&&br&现在调整少量文字,发在知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br&==============================================================&br&&br&&p&近年来,随着西方育儿知识的进入,把屎把尿成为一个很火爆的话题!&/p&&br&&p&网上家长们分成两派彼此攻击,反对的人痛心疾首,支持的人呲之以鼻。&/p&&br&&p&这边家长们吵得热闹,那边医生们也互相不服。&/p&&br&&p&江湖恩仇只怕一时难以算清,可我们的宝宝不能停止生长等大家先吵出个结果,我们该怎么办呢?&/p&&br&&p&奶爸我决定把你没时间看的东西,统统帮你看了,然后提炼出来告诉你。相信你看完本文就不用再看其他把屎把尿的文章了!&/p&&br&&p&本文后面分为4个部分:三种代表性观点的整理展示、50名儿科医生的统计数据、来自国外的一些资料、我个人的结论。&/p&&br&&p&前三个部分我尽可能保证客观,最后一个部分是我的主观意见。如果没耐心可以直接跳到最后看结论。&/p&&br&&p&下面干货来袭,长文多图预警!&/p&&br&&b&1 三个代表&br&&/b&&br&&p&我从微博儿科医生分类下,选出排名分别为第一的崔玉涛(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第三的张思莱(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儿科主任)、第四的鲍秀兰(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三位医生,作为三个代表,整理汇总他们的观点。&/p&&br&&p&这三位医生相信很多家长朋友都已如雷贯耳,硬实力、知名度自不必说。但是最有趣的一点是,在把屎把尿上,他们三位的观点不尽相同,甚至互相矛盾!&/p&&br&&p&其他医生的观点基本都可归入三位之一。&/p&&br&&p&顺便一说,排第二那位没能入选的原因是她对把屎把尿的发言不够多。&/p&&br&&p&&b&1.1 鲍秀兰医生——支持把屎把尿&/b&&/p&&br&&p&鲍秀兰医生的态度是很明确的,支持把屎把尿。下面先上几张截图,表明她的立场:&/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19&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1.zhimg.com/25cbddb74e55b000dff2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25cbddb74e55b000dff2c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502& data-rawwidth=&1184& src=&https://pic3.zhimg.com/ff66ec2b716aab9730aff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ff66ec2b716aab9730aff6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256&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3.zhimg.com/a07efefad3bd276ea323ec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a07efefad3bd276ea323ec5_r.jpg&&&/figure&&br&&p&从上面三张截图不难看出,鲍秀兰医生对把屎把尿的态度是十分干脆的。&/p&&br&&p&具体如何把,鲍秀兰医生多次回答了如下答案:&/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49&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2.zhimg.com/5bf03905bce4df7a60fc9de4e81278e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bf03905bce4df7a60fc9de4e81278ed_r.jpg&&&/figure&&br&&p&这段话说明了把尿的几个要点:&/p&&ol&&li&&p&训练方法:嘘嘘声,多次重复;&/p&&/li&&li&&p&训练原理:可使宝宝形成条件反射;&/p&&/li&&li&&p&适用年纪:3、4个月开始,7、8个月结束;&/p&&/li&&li&&p&把尿时机:吃完奶十分钟一次,然后每隔1~1.5小时一次;&/p&&/li&&li&&p&把尿时长:不超过1~2分钟。&/p&&/li&&/ol&&br&&p&此外,鲍秀兰医生还就一些特殊的把尿时机问题发表了观点:&/p&&figure&&img data-rawheight=&618& data-rawwidth=&1178& src=&https://pic1.zhimg.com/da744149affd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a744149affd0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316& data-rawwidth=&1174& src=&https://pic2.zhimg.com/9bae0a705bb82e0a96efe17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9bae0a705bb82e0a96efe17d_r.jpg&&&/figure&&br&&p&可以看到,鲍秀兰医生认可睡前把尿和夜间把尿。这和我们传统的做法是一致的。&/p&&br&&p&关于把尿是否会造成一些危害,鲍秀兰医生也有表述:&/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23&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3.zhimg.com/971214ecd5c1b75da641f96d9b6aed5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971214ecd5c1b75da641f96d9b6aed52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142&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3.zhimg.com/ec8ccdc552cdd2192b3cffb1f989ae0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c8ccdc552cdd2192b3cffb1f989ae0a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149&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1.zhimg.com/4d928fe8953d84edc393bec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4d928fe8953d84edc393becc_r.jpg&&&/figure&&br&&p&所述三个网传的危害,鲍秀兰医生都是不认可的。&/p&&br&&p&综上,鲍秀兰医生基本上认可传统的一贯做法,表述的多数观点也和常见的传统方法一致,最大的不同在于把尿适用年纪比生活中常见的短很多(生活中常见把到两三岁)。&/p&&br&&p&&b&1.2 崔玉涛医生——反对把屎把尿&/b&&/p&&br&&p&崔玉涛医生的态度是反对把屎把尿,先来一张截图表明态度:&/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04& data-rawwidth=&597& src=&https://pic3.zhimg.com/c042a76bd1fdac5f52085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042a76bd1fdac5f52085e_r.jpg&&&/figure&&br&&p&可以看出崔玉涛医生认为把屎把尿的坏处显著胜过好处。&/p&&br&&p&再来看一下崔玉涛医生的另外两条表述:&/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75& data-rawwidth=&594& src=&https://pic3.zhimg.com/bf592c32bc631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f592c32bc631e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301& data-rawwidth=&591& src=&https://pic3.zhimg.com/84bdaf860c39356cbdbfa3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84bdaf860c39356cbdbfa36_r.jpg&&&/figure&&br&&p&可见崔医生对把屎把尿的反对是全年龄段的,同时他也反对夜间把尿。这和鲍秀兰医生都是不同的。&/p&&br&&p&崔玉涛医生多次强调了把屎把尿的害处,从前面的图片中就能看出来。崔医生有一个案例是对把便造成肛门异常的一个描述,来龙去脉讲得比较清楚:&/p&&p&&figure&&img data-rawheight=&448& data-rawwidth=&591& src=&https://pic3.zhimg.com/bfdbaa9ec35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fdbaa9ec35e_r.jpg&&&/figure&此外,崔医生还提到的缺点有:&/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85& data-rawwidth=&592& src=&https://pic2.zhimg.com/8cbb10bcaff8ae994a7d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8cbb10bcaff8ae994a7d1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404& data-rawwidth=&586& src=&https://pic1.zhimg.com/8c47cd48e3b23d6de17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8c47cd48e3b23d6de178_r.jpg&&&/figure&&br&&p&总结一下,崔玉涛医生认为把屎把尿的缺点如下:&/p&&ol&&li&&p&不尊重婴儿;&/p&&/li&&li&&p&对髋关节有异常刺激;&/p&&/li&&li&&p&易造成肛门括约肌松弛;&/p&&/li&&li&&p&易造成脱肛;&/p&&/li&&li&&p&易造成肛裂;&/p&&/li&&li&&p&对膀胱功能的成熟不力;&/p&&/li&&li&&p&提高了成年后的痔疮发病率。&/p&&br&&/li&&/ol&&p&最后看一条崔医生总结性的表述:&/p&&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84& data-rawwidth=&589& src=&https://pic1.zhimg.com/4484fafc23a8ff8d96a8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4484fafc23a8ff8d96a8c_r.jpg&&&/figure&综上,崔玉涛医生反对把屎把尿,认为其坏处很多,同时强调大小便训练要符合生长发育规律,因势利导(训练时间从一岁半到两岁开始)。&/p&&br&&p&&b&1.3 张思莱医生——支持把屎,反对把尿&/b&&/p&&br&&p&张思莱医生的观点可以说是位于鲍秀兰医生和崔玉涛医生之间,下面先来看她的表态:&/p&&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78& data-rawwidth=&591& src=&https://pic1.zhimg.com/1cbdec506debce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1cbdec506debcec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229& data-rawwidth=&591& src=&https://pic1.zhimg.com/071ea60778fb84ecc4ebb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071ea60778fb84ecc4ebb8_r.jpg&&&/figure&上面两张截图已经很清楚的描述了张思莱医生的观点,为了更好地解读她的观点,我们再来看3张截图:&/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54& data-rawwidth=&587& src=&https://pic3.zhimg.com/cf50cd36cee7bde5e54bd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f50cd36cee7bde5e54bd6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247& data-rawwidth=&592& src=&https://pic2.zhimg.com/a1d870a388bf9a5b8133e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1d870a388bf9a5b8133e1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275& data-rawwidth=&592& src=&https://pic1.zhimg.com/e72ca523d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e72ca523d4_r.jpg&&&/figure&&br&&p&综上,我们总结一下张思莱医生关于把屎把尿的态度:&/p&&ol&&li&&p&全年龄段反对把尿;&/p&&/li&&li&&p&一岁以内,支持把屎,但要方法正确,一岁左右开始训练坐盆。&/p&&/li&&/ol&&br&&p&特别注意,张思莱医生不管对把屎还是把尿,都有一个与鲍秀兰医生很重要的不同,就是张思莱医生并不把“把”这件事作为大小便训练,而是作为临门一脚。&/p&&br&&p&张思莱医生主张先有迹象,再用“把”完成,家长是被动的,宝宝是主动的。鲍秀兰医生主张定时“把”,先“把”,然后形成条件反射,完成排便,家长是主动的,宝宝是被动的。&/p&&br&&p&因为宝宝大便之前有明显的外在表现,所以可以通过“把”完成临门一脚。因为宝宝小便之前没有外在表现,所以无法知道临门一脚的时机。&/p&&br&&p&因为目的不同,所以导致结论和操作方法不同。这个区别是十分重要的!&/p&&br&&p&前面的截图中,张思莱医生已经提到了一些把屎把尿的坏处,下面再提供一些坏处的表述:&/p&&figure&&img data-rawheight=&273& data-rawwidth=&592& src=&https://pic3.zhimg.com/e2dd577bc77d844d403a15387acb8e1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2dd577bc77d844d403a15387acb8e16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207& data-rawwidth=&594& src=&https://pic1.zhimg.com/eb0c5049ccf15a1f2cfd7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eb0c5049ccf15a1f2cfd70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230& data-rawwidth=&598& src=&https://pic2.zhimg.com/acf64ac7a20c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cf64ac7a20cd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253& data-rawwidth=&591& src=&https://pic4.zhimg.com/59b2a433f74cb602e72bf9c4640d32f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9b2a433f74cb602e72bf9c4640d32fb_r.jpg&&&/figure&&br&&p&张思莱医生认可一些坏处,不认可另外一些(直接质疑崔玉涛医生),总结如下:&/p&&ol&&li&&p&把尿不利于膀胱功能成熟;&/p&&/li&&li&&p&把尿容易引起宝宝抗拒;&/p&&/li&&li&&p&把尿有可能造成肛门括约肌损伤;&/p&&/li&&li&&p&把尿有可能跟肛裂有关系;&/p&&/li&&li&&p&夜间把尿影响宝宝睡眠;&/p&&/li&&li&&p&不认可把便和痔疮高发有关系。&/p&&/li&&/ol&&br&&p&以上即是张思莱医生的核心观点。&/p&&br&&p&另外,我必须指出,张思莱医生以2011年6月为分界线,之前的观点和之后的观点有前后不一甚至矛盾的地方。&/p&&br&&p&在那之前,她提出过延迟大小便训练是错误的,要尽早进行大小便训练的观点(注意是大小便训练,不是把屎把尿),甚至以自己的外孙为例支持1个月开始把屎把尿。在那之后,她再也没有提及这些内容,还否定了自己的部分说法。&/p&&br&&p&我截取她关于外孙的说法作为示例:&/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8& data-rawwidth=&590& src=&https://pic1.zhimg.com/df75ed0df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f75ed0df8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263& data-rawwidth=&592& src=&https://pic1.zhimg.com/bf5fa0c31a2059f1aac8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bf5fa0c31a2059f1aac84_r.jpg&&&/figure&&br&&p&注意上面两张截图的时间,2011年6月时她表示她的外孙从1个月开始把屎把尿,但后来她在微博上变更了说法,引起了粉丝的迷惑,2012年8月她明确否认了之前的说法。&/p&&br&&p&综上,我认为张思莱医生2011年之前持有一种观点,2012年至今持有另外一种观点。这种改变也许是因为她接受了更多的信息,从而做出了新的判断。本文采信她2012年至今的观点,也即本节前半部分描述的内容。&/p&&br&&p&&b&2 儿科医生Top 50&/b&&/p&&br&&p&我从微博儿科医生分类按排名从前往后,剔除掉不相关的专科医生(如儿童牙科),再剔除不活跃的医生(发帖少于100)。这样筛选下来,排名最靠前的50名医生即进入统计范畴。样本数确实不够多,不过基本上也能看出趋势。&/p&&br&&p&首先,我对他们的态度进行分类,分为支持、不提倡、反对、未表态四类。所谓不提倡是指不赞成不鼓励把屎把尿,但对其坏处又不够明确,态度处于中性。&/p&&br&&p&50名医生的表态比例如下:&/p&&figure&&img data-rawheight=&647&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2.zhimg.com/85ca8c4ccdd9d644e7f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85ca8c4ccdd9d644e7f9_r.jpg&&&/figure&&br&&p&50名医生中未表态的29名,表态的21名,再看一下是否表态和排名的关系,下图横轴是医生排名从高到低,纵轴有蓝条表示该医生表态了:&/p&&figure&&img data-rawheight=&498&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1.zhimg.com/35b54fe9a45abd03496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35b54fe9a45abd034964_r.jpg&&&/figure&&br&&p&可见排名越靠前的医生,对此问题的关注度越高。我认为这说明把屎把尿的讨论对医生圈来说也算一个较新的话题,还未在医生圈形成共识。&/p&&br&&p&后文的统计中,我们将把未表态的29名医生剔除。下面先来看看剔除后的表态统计:&/p&&figure&&img data-rawheight=&700&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4.zhimg.com/e0be5c13f468a226c4d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0be5c13f468a226c4d3_r.jpg&&&/figure&&br&&p&基本上三足鼎立,但如果把不提倡和反对算在一起,就明显优势了。&/p&&br&&p&关于把屎把尿有什么坏处,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见解,下面我们看看每一个被提到的坏处,在21名表态医生中,有多少医生认可:&/p&&figure&&img data-rawheight=&517& data-rawwidth=&640& src=&https://pic4.zhimg.com/efc1d4a69b2f2cc0d50c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fc1d4a69b2f2cc0d50cb_r.jpg&&&/figure&&br&&p&对肛门的影响得到了最多医生的认可,达到了38.1%,其次是精神方面的影响达到了33.3%,第三是违背生长发育规律达到了28.6%。&/p&&br&&p&我们再把数据综合一下,认可把屎把尿有坏处的医生占21名表态医生的比例如何:&/p&&figure&&img data-rawheight=&784& data-rawwidth=&732& src=&https://pic3.zhimg.com/6fafbe4bfe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6fafbe4bfea_r.jpg&&&/figure&&br&&p&统计结果是明显的。&/p&&br&&p&综上,TOP 50儿科医生中,排名越高的越关注把屎把尿问题,在表态的21名医生中,反对和不提倡的占大多数,认可把屎把尿有坏处的占大多数。&/p&&br&&p&&b&3 国外怎么说&/b&&/p&&br&&p&欧美并不把把屎把尿作为大小便训练,所以我查了半天也不知道把屎把尿英文怎么说?老外常说的potty training和toilet training是指的坐儿童便盆,是这个样子的:&/p&&figure&&img data-rawheight=&587& data-rawwidth=&440& src=&https://pic1.zhimg.com/dedac70ef8f0fde66de5a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edac70ef8f0fde66de5a4_r.jpg&&&/figure&&br&&p&所以,本节主要谈一下,国外人士在如厕训练上的一些观点。&/p&&br&&p&&b&3.1 日本&/b&&/p&&br&&p&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在这方面和我们有惊人的相似,他们传统上也是把屎把尿的。&/p&&br&&p&松田道雄医生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小儿科专业,1967年写就的《育儿百科》畅销几十年,最后一次修订定版是1999年。本书一岁以前是一个月一章,一岁到两岁是半岁一章,两岁以后是一岁一章。关于大小便训练从4个月到5岁,每章都有专门介绍。&/p&&br&&p&首先,关于训练时间作者认为:&/p&&br&&p&『教会4个月婴儿按时排便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婴儿最早也要在1周岁以后才能告诉大人自己想小便。一般是在1周岁半至两周岁才开始不用尿布。』&/p&&br&&p&『让周岁前的孩子定时小便,其意义只在于节省尿布。到了1~2岁这个年龄的孩子,只要条件具备了,就可以开始训练孩子有尿时告诉母亲。』&/p&&br&&p&『训练孩子排便的第一条件是气候要暖和;第二是孩子的小便时间要相对长一些;第三则是孩子的性格必须老实。』&/p&&br&&p&显然,作者是主张1岁以后才开始大小便训练,不但要年龄足够,还要等其他条件满足。&/p&&br&&p&特别注意,作者所说的大小便训练不是把屎把尿,而是坐便盆。&/p&&br&&p&关于1周岁内的孩子,作者认为由于宝宝大小便都不会主动示意,所以训练没有意义,也不会影响以后的学习过程。便硬的孩子大便前有所表现,有的孩子可以定时小便,有的孩子夜里可以不尿床,诸如此类现象作者认为都跟训练无关,而是个体生理差异。有的孩子能顺利把出尿来,作者认为是巧合。作者对这个年纪所谓的训练几乎都持不支持的态度。&/p&&br&&p&『每小时取下1次尿布,让婴儿坐2分钟或3分钟便盆,嘴里发出“嘘……”的声音给婴儿把尿,可以说是母亲的排尿神经症。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顶多在早晨和午睡醒来后让婴儿坐便盆就足可以了。』&/p&&br&&p&松田道雄医生在书中反复宽慰家长,希望父母能对大小便训练抱以轻松宽容的心态,不能觉得小孩进度慢是其主观错误,不能觉得小孩注意一点就能不尿床,不能因为小孩抗拒使用便盆就采取强制措施,更不能因为尿裤子尿床对小孩子进行责骂体罚。&/p&&br&&p&他认可在小孩表现出大便迹象之后,用坐盆来完成临门一脚,不能坐时把便也可,但不能超过1分钟。一岁以后条件成熟再进行大小便训练,训练过程要循序渐进,需持续漫长的时间。&/p&&br&&p&&b&3.2 美国&/b&&/p&&br&&p&美国部分我将引用三本书。美国某些医疗育儿网站上的文章我也看过一些,基本上观点和这三本书一致。&/p&&br&&p&&b&3.2.1 斯波克医生&/b&&/p&&br&&p&第一本是《斯波克育儿经》第八版,该书1946年出版以来,已被译为39种语言,全球销量5500万册,不断修订再版。我手上的是第八版,于2007年出版,目前已出到第九版。&/p&&br&&p&本书被公认为20世纪最可信赖的育儿手册,凝结了“育儿之父”斯波克医生经60年考验行之有效的育儿经验。曾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波伏娃的《第二性》等入选《时代》周刊“影响20世纪人类思想进程的10本书”。&/p&&br&&p&斯波克博士先后在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医学。年担任儿科医生。他还长期研究心理分析学。1947年之后,在国际顶尖的临床医学中心——梅约医学中心以及匹兹堡大学、凯斯西储大学担任医学教师和学者。&/p&&br&&p&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p&&br&&p&『大多数12~18个月的孩子都还不适合进行上厕所的训练,因为他们意识不到什么时候应该上厕所,或者还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让它在合适的时间收放自如。』&/p&&br&&p&『在18个月以前接受过多训练,注定会十分困难,而且效果也不见得令人满意。有很多孩子要到2岁或者2岁半的时候才能接受这些训练。』&/p&&br&&p&『我建议大多数父母,还是等孩子长到2岁或者2岁半的时候再进行训练。』&/p&&br&&p&斯波克的观点是将大小便训练延迟到2岁或2岁半再进行,相比前文所引用其他医生的观点是比较晚的。&/p&&br&&p&斯波克在书中有专门一节,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讲大小便训练。他认为宝宝在1岁半以后才会变现出乐于接受大小便训练,2岁时才在生理上具备控制大小便的能力。&/p&&br&&p&斯波克推荐了一种温和的训练方式(有别于以往的强迫式训练),因为研究表明过早的、强迫的训练反而会延长训练周期。而在2岁生理成熟后,再开始采取温和的训练方式,反而可以缩短训练周期。&/p&&br&&p&&b&3.2.2 西尔斯医生&/b&&/p&&br&&p&第二本是《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我手里的版本是2009年出版的。该书有完整的一章描述如何进行大小便训练。&/p&&br&&p&威廉·西尔斯,医学博士,美国儿科学会会员,全美最知名的儿科医生之一。儿科从医经历近40年,曾撰写过《西尔斯怀孕百科》等40余本怀孕育儿类畅销书,是《宝贝说话》和《养育》杂志的育儿医学顾问。他在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创造了“亲密育儿法”,提倡通过母乳喂养、和宝宝同睡等方式让父母和幼儿及早建立亲密关系。威廉·西尔斯现为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医学院的儿科学临床副教授。 威廉·西尔斯的妻子是注册护士,也是育儿顾问和母乳喂养咨询师,与人合著有25本育儿书,两人育有8个孩子。&/p&&br&&p&书中强调了一个观点:晚训练比早训练好。&/p&&br&&p&『我们现在知道,大部分宝宝18~24个月时,控制排泄的肌肉才成熟。还有一个支持晚些开始训练的理由:较晚接受训练的宝宝比早早接受训练的宝宝学得快。』&/p&&br&&p&此外,西尔斯强调要通过观察宝宝的举动,而非简单通过月龄来判断训练时机:&/p&&br&&p&『你要观察宝宝的状态,而不是去数日历上的日期。下面这些信号说明宝宝已经准备好了:模仿你上厕所;能口头表达其他的感觉,如肚子饿了;能理解简单的要求,如“去拿球”;尿布湿了或脏了之后,会把尿布拉开,或爬过来告诉你尿布脏了;爬到儿童马桶或成人马桶上;尿湿尿布的时间间隔长了,至少3小时;会研究自己的身体器官。』&/p&&br&&p&西尔斯指出,由于大小便控制肌肉不同,难易程度不同,所以宝宝学会控制大小便的通常顺序是:&/p&&br&&ol&&li&&p&夜间的大便控制;&/p&&/li&&li&&p&白天的大便控制;&/p&&/li&&li&&p&白天的小便控制;&/p&&/li&&li&&p&夜间的小便控制。&/p&&/li&&/ol&&br&&p&『大部分孩子在3岁时能够学会日间大小便自理。如果到那个时候,你和你的孩子还没有进步,请咨询医生。』&/p&&br&&p&关于训练方法,西尔斯写了很长的篇幅,总结要点,就是要逐步训练、方法得当、父母放轻松不能着急。&/p&&br&&p&&b&3.2.3 美国儿科学会&/b&&/p&&br&&p&第三本书是《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0~5岁》第5次修订版,2012年出版。本书由美国儿科学会的超过100名专家编著和审阅。&/p&&br&&p&美国儿科学会是一个由60000名儿科专科医生、儿科次专科医生和初级护理医生构成的健康机构,主要致力于婴儿、幼儿、青少年的健康、安全和幸福事业。美国儿科学会拥有全美最优秀的儿科医生、育儿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水平和最丰富的实践经验,其科学、先进的育儿理念在这本权威著作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家长可从书中得到科学的、紧跟时代的育儿指导。&/p&&br&&p&直接来看训练年纪方面的描述:&/p&&br&&p&『当孩子快2岁的时候,应该开始考虑训练他上厕所……不过,在开始训练孩子之前,你要知道,当孩子年龄更大一些时,训练其上厕所才会更加容易且更快达成。当然,早期的训练也是可以的,但不是必须这么做,因为它可能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孩子目前可能还没有足够的大小便控制能力,而且上厕所前迅速脱衣服所需要的运动协调技能也比较缺乏。』&/p&&br&&p&『一般而言,如果采取恰当的方式,孩子在接近18个月大时就可以开始学习自己上厕所,不会有什么危险。家长需要做的是,摒弃揠苗助长、希望速成的心态,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慢慢适应。』&/p&&br&&p&『研究表明,在18个月大之前就学习上厕所的孩子通常要到4岁之后才能完全掌握相关技能。相反,那些2岁左右才开始训练的孩子只需要1年时间就可以独立上厕所了。训练完成的平均年龄为2岁半左右。』&/p&&br&&p&以上描述,观点是十分清晰的。&/p&&br&&p&本书关于如何训练,也有大量的篇幅,总结要点就是要循序渐进,方法得当,父母保持宽容轻松的心态,不能嘲笑惩罚孩子。&/p&&br&&p&&b&3.3 国外小节&/b&&/p&&br&&p&综合来看,国外的态度是比较统一的,尤其是美国的医生。&/p&&br&&p&首先,把宝宝的生理发育规律放在首位;其次,要求家长保持宽容轻松的心态;第三要循序渐进,方法得当。&/p&&br&&p&&b&4 我的结论&/b&&/p&&br&&p&写到这里,资料整理工作告一段落。国内医生对把屎把尿各执一词,美国医生对此倒是统一,不过他们统一的是大小便训练,他们不把屎把尿,也就没这烦恼。&/p&&br&&p&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想任何人都可以基于前文所引述的内容做出自己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以下是我的分析,供大家参考:&/p&&br&&p&既然医生们有些观点是矛盾的,那我就尽可能选择他们都认可的观点作为论据进行推导。&br&&/p&&br&&p&首先,我认为要考虑是否把把屎把尿作为大小便训练的手段。&/p&&br&&p&我们传统上认为把屎把尿是大小便训练的开始,从出生没多久持续到两三岁。而从前面的资料可以看出,宝宝18个月以前,大小便相关机能尚未发育足够,想控制都控制不了,谈何训练?因此,我采信在18个月以前,大小便训练没有什么意义的观点。所以,在18个月以前用把屎把尿作为大小便训练手段是不对的。&/p&&br&&p&那18个月以后呢?&/p&&br&&p&所有的医生都认可宝宝能坐之后,就可以坐便盆,18个月都会跑了,自然不再需要用把屎把尿进行训练,直接训练坐便盆即可。事实上,几乎所有医生建议的坐便盆年纪都在1岁以内,不管是出于训练的目的,还是出于临门一脚的目的。&/p&&br&&p&此外,现在的医生普遍认同,大小便训练的目标是指宝宝在大小便之前,能自己感受到,并语言提示大人,然后自己到厕所或便盆上解决。几乎没有医生认同,大小便训练的目标是家长一把,宝宝就条件反射开始大小便。&/p&&br&&p&综上,把把屎把尿作为大小便训练的手段在全年龄段都是不必要的。&/p&&br&&p&那如果把屎把尿不作为训练手段,只作为临门一脚呢?&/p&&br&&p&定性地说,我认为没问题。宝宝马上或者已经开始拉了,把TA把起来,让这一过程完成,尚没有医生明确反对这样做。&/p&&br&&p&几乎所有把屎把尿的坏处,都建立在三点之上——把的时间过长、频率过高、大人的主观预测。&/p&&br&&p&那么,既然是临门一脚,就规避了大人的主观预测。如果操作方法上再注意时间和频率,就可以认为是安全的。&/p&&br&&p&定性说完,再说定量。&/p&&br&&p&首先,宝宝年纪太小时,是不适合把的,即使临门一脚也不行,这是所有医生都认可的。医生给的建议普遍是3~4个月之内不适合。&/p&&br&&p&其次,当宝宝能坐之后,所有的医生都建议坐便盆,不管出于训练还是临门一脚的目的。因此,一旦开始坐便盆,把屎把尿的意义就没有了。&/p&&br&&p&第三,小便是不可预测的,也没有提前的表现,所以是无法对小便采取任何临门一脚措施的。现实中,很多家长朋友认为小便是可以长时间预测的,或者认为肚子里有小便需尽快排出,从前文引用的医生表述来看,这两种观点显然都是错误的,肚子里的小便什么时候需要排出应该由宝宝的身体来决定才是最合适的。&/p&&br&&p&所以,把尿作为临门一脚的手段是不合适的,也做不到。把屎作为临门一脚的手段是可以的,适合3、4个月到能坐便盆(1周岁左右)之间,但需要注意时间要短。&/p&&br&&p&总结一下我的结论:&/p&&ol&&li&&p&&b&把屎把尿不等同于大小便训练,全年龄段都不可用作训练手段;&/b&&/p&&/li&&li&&p&&b&3、4个月到1岁的宝宝,如果在大便前有外在表现,在观察到这些表现后,可以把便以完成排便过程,但注意时间要短(两三分钟之内);&/b&&/p&&/li&&li&&p&&b&宝宝小便之前是没有外在表现的,也无法预测,所以无法把尿,极少数特殊时间点可以把尿(睡醒之后),绝大多数时间不应把尿,不应定时把尿;&/b&&/p&&/li&&li&&p&&b&宝宝能坐之后,建议采取坐便盆,但此时不是进行大小便训练,而是前面两条描述情形中,把屎把尿的替代方式;&/b&&/p&&/li&&li&&p&&b&18个月以后可以开始真正的如厕训练,也有很多医生认为2岁开始更好,具体需视宝宝的表现而定。&/b&&br&&/p&&/li&&/ol&&br&&p&至于说真正的如厕训练应该如何进行?虽然国内外医生基本没有大的矛盾,但是其方法要领还是颇为精妙。本文已经够长,诸位欲知详情,可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奶爸de自我修养,微信号:daddygrowup。&/p&&br&&p&本文到此行将结束,为写此文,我花了不少时间,虽看了许多材料,但很可能仍不全面。我特别希望有读者朋友能告诉我一些其他的论据,能够支持某种观点或者反驳某种观点,抑或是提出新的观点更妙。&/p&&br&&p&但是,我希望不要是“因为我家宝宝的现象和医生说的不同,所以医生错了”这种逻辑。一来你作为普通人对事情的解读和医生的解读不可相提并论,二来孤证不能立论。也不要是“因为千百年多少人都这么过来了,所以新的观点站不住脚”,我们人类的进步,不正是不断地改变自己么?&/p&&br&&br&=========================&br&&b&未经授权,禁止转载!&/b&&br&&b&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奶爸de自我修养&/b&&br&&b&微信号:DaddyGrowUp&/b&&br&&b&不爱鸡汤,只有干货!&/b&
前几天恰好写了一篇把屎把尿的文章,发在我的微信公众号:奶爸de自我修养 收集了不少资料,我觉得把屎把尿这个事情看我写的这篇就够了。 链接: 现在调整少量文字,发在知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有朋友从审计所中层退下来,生完宝宝过了一年重新找工作,她top2毕业,多年专业从业经历,但是也只能贱卖。因为以前的公司连休假都难,可有了宝宝只能找相对清闲的,生病发烧总归是妈妈要出现的。保姆和老人只能应对平时。&br&还有朋友从她们华东区负责人的位置退下来,薪水虽然保留,但是职务掉到基层。等她生完二宝,又颇拼了几年才重回高层。以前没事就去台湾见大老板,中间折腾了八年,前段时间才又去台湾跟大老板一起吃顿饭。其中辛酸不足对外人言。&br&还有妹子从外企采购部中层退下来的,因为一下生了个双胞胎。跟老人带小孩的冲突剧烈,于是自己带。目前打算带到小孩读小学,最少还有四年。她也说她打算过几年重回职场,但是以前的供应链人脉这些早就断了,重回也是难度较高。&br&也有妹子从政府部门退下来的。领导挽留,升迁在即啊,这种辞职了就是不可能再回去了。她犹豫了犹豫,说我得回家陪孩子们。&br&上面四个,一个国内企业技术的,一个台企销售的,一个外企采购的,一个政府公务员。&br&耽误职业的不只是生,还有生完之后,尤其是在二胎政策之后。这是女人的情况。&br&说个男人的。&br&闺密的老公在国外一家大公司,去年他们项目组招人,有个男的资历还是不错的,但是中间因为一些原因一年半空档了,没上班。&br&投了简历大家面试后,闺密老公开了个价,薪水比这个男的之前工作时的薪水低了不少。&br&闺密说,你压他的价啊!&br&她老公很无奈的说,他只能拿到这个价了,我已经给的不错了。&br&果然,这个人去了。&br&在他能拿到的价里,这个价已经算不错的了。&br&女人的工作有多好生娃就耽误了?&br&现实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怀孕第四周新妈妈小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