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硬盘只显示盘符符,没显示容量

新买的 1 TB 硬盘为什么接到电脑上只显示不足 800 GB 的总容量? - 知乎20被浏览6593分享邀请回答3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 个回答被折叠()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谁偷了硬盘容量? 揭秘看不到的隐藏文件
隐藏文件 硬盘容量
  电脑用久了很多用户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硬盘空间越来越拥挤。长时间使用,并没有过多下载,而且很多文件也是及时删除也会如此。硬盘空间与标称容量不符,而且有巨大差异。这些问题在刚刚使用电脑时候不会体现,而是随着硬盘空间越来越紧张,逐渐引起用户的关注。
  在经过简单了解后,硬盘标称容量与实际容量都会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的计算方式是什么样的呢。新买的硬盘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又是什么在慢慢吞噬了可用空间呢?今天的文章就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使用中容易忽略的重要问题。
  谁偷了硬盘容量? 揭秘看不到的隐藏文件
  早期接触PC的用户一定不会忘记定期的清理碎片、系统缓存和临时文件。事实上这种“清理”能够带来多大的效果呢?也许真正影响系统速度的并不是这些,但它日积月累占用了不小的空间成为了用户公认的一大诟病。
  在很早以前我们就学会了一项基础知识,那就是定期清理我们的系统缓存和临时文件。但事实上这种操作起到的帮助效果有多大呢?也许真正影响我们系统运行速度的关键并不是这些临时文件,但对于它日积月累占用的空间却成为了我们公认的诟病。今天的文章中我们也会一起来关于系统C盘对于系统占用的一些侧面信息。
  定期清理看来很有必要
  这些问题点是硬盘容量被系统私自占用,而普通用户平时根本就不会注意到,尤其是随着硬盘容量越来越大,在TB级存储器上,这点容量根本不易被察觉到,但长时间日积月累就变成了一种“负担”。
  第2页:隐藏分区占用空间还没用
  很多品牌电脑以及都会搭配隐藏分区,用于备份还原,也就是一键恢复功能的“藏身处”。
  要是你没有自行安装过系统,那么在你的系统内永远会隐藏这么一个分区。以便以后每一次系统还原,计算机都会自动从这个隐藏分区中提取数据,就相当于在你的磁盘中划分出一部分做系统安装盘一样。
  在“磁盘管理”中可以看到一切识别到的存储器 包括读卡器
  当然,是否删除完全看用户的需求,对于不熟悉系统安装的用户,厂商提供的一键恢复功能还是很有用的。可以通过厂商注明的快捷键进行恢复,无论系统故障,还是太慢恢复,并且特别方便。
  但你想给它清楚点也十分简单,直接在“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中右键点击“删除卷”即可”。
  除了系统分区外的可支配分区都可以删除
  也有个别厂商用了特殊保护区域,使用以上方式就不太可行了,比如HPA还原技术,它集成在BIOS中,对磁盘操作不可行。但并非没有办法,简单而暴力的方法就是直接删除硬盘上的全部分区,然后进行重新分区格式化和安装系统。
  即便是也没能逃过换算的厄运
  硬盘容量因为进制的存在变得“难以琢磨”,购买的硬盘都会存在容量差,这一点大部分消费者都知道,1TB硬盘到手成938GB。同样,也存在这种情况,而固态硬盘购买时就有120GB和128GB之分,但并非用了不同的进制单位,而是厂商屏蔽了其中的8GB空间用于冗余,来加强硬盘的耐久性。
  第3页:进制换算是大头 容量越大损失越多
  一块3TB硬盘的实际容量只有2.72TB,剩下的200多GB去哪儿了呢?硬盘厂商表示:是由于二进制算法所导致!到底是真是假呢?厂商总有自己的一套说辞。
  存储厂商普遍采用十进制:(10的三次方)
  1TB=10^3 GB=1000GB
  1GB=10^3 MB=1000MB
  1MB=10^3 KB=1000KB
  1KB=10^3 Byte=1000Byte
  Windows采用二进制:(2的十次方)
  1TB=2^10 GB=1024GB
  1GB=2^10 MB=1024MB
  1MB=2^10 KB=1024KB
  1KB=2^10 Byte=1024Byte
  显而易见,不同的算法算出来的结果肯定有所出入,也导致了存储产品标称容量和实际容量出现差值,并且随着容量的增大,这种“损失”也就越大,3TB在Windows下显示2.72TB,4TB则显示3.63TB。
  从TB到Byte,中间存在四级运算,以TB级硬盘为例,则需要进行四级换算;如果是GB级优盘,则需要三级换算,依次类推。我们通过换算得出存储产品在Windows显示的相应容量:
  4TB硬盘的实际容量为3.63TB
  相关存储产品的换算结果
  小结:经过了以上的了解,十进制和二进制的算法带来的损失是容量越大损失越大,TB级的损失率高达9.95%,GB级存储也有7.37%的损失,如果PB级来到,它的容量差将达到12.5%,1PB的硬盘实际只有875TB,这个是不是很让人无语呢?
  其实我国早有规定,国家GB/T《信息技术移动存储闪存盘通用规范》里注明了“产品实际可使用容量应大于标称容量的90%或者在产品包装上明示可使用容量”。也就是1PB不能标注为1PB了,因为它的容量差已经超过了10%,不过买的没有卖的精,到时候厂商一定有办法解决。
  第4页:不看不知道 C盘藏有大秘密
  下面这点也很容易被用户忽略,而且是绝大部分用户。不信试试看,用右键点击系统盘,查看已用容量,可能真的就是实际使用热容量了。但我们换一种方式来看看,注意下图中标注的值。
  这个你一定不知道,而且占用比例也很大。如果现在右键点击你的系统盘,查看已用容量,你可能真的已经这就是你实际使用的容量了,那好,我们在用另外一种方法来看看,下图红圈中标注的容量是否存在偏差呢?
  关闭系统还原之前
  下面我们进入C盘,圈起所有文件,再次右键点击属性查看,你会发现已用容量和C盘文件所占用的空间真的不一样!而且有着10多GB的差距,这是为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刨根问底的追查一下。
  占用空间而且找不到根源用户的第一反应也许是隐藏文件夹和系统还原这样“传统钉子户”,其实发展到.1后,两者占用的空间在这个TB级时代里可以忽略不计了,那是什么偷了我们的已用空间?
  C盘内所有文件的实际占用
  有资料表示,某些类型的文件是不会显示在资源管理器当中,这些看不见的文件就包括系统还原所产生的备份文件,如果你希望查看这些看不见的文件占据了磁盘中多少空间,可以通过命令提示符来查看。
  首先是以管理员身份运行cdm,然后输入指令vssadmin shadowstorage后回车。
  通过指令查看到的副本存储空间
  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文件占用磁盘空间的时候,磁盘格式化最小磁盘单元是,就算没被沾满,也会被认为已经被占用,最终导致了文件占的磁盘空间比实际的容量要打。尤其是零碎小文件越多就越显著。解决办法是格式化硬盘的时候降低磁盘最小“可分配单元大小”,不过这种做法也会导致磁盘性能下降,所以大部分人都是选择默认值。
  小结:无论是以上哪种解释,磁盘容量都确实受到了这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额外的占用,给本来就缺斤短两的容量造成一定的浪费。而第二种说法中,随着小型文件的日积月累,会导致占用比例越来越大,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一个文件夹会变得越来越大。
  第5页:系统分区最无奈 只要装就得有
  从Windows vista时代开始,引入了系统保留分区这么一项技术,并且它还将会被延续着。虽然过了几年,依然有很多用户不知道它的存在,有的则是不理解这个分区究竟用途,但并不代表它的存在没有意义。
  那么Windows究竟是为了让大家在关键时刻使用它的功能,还是作为保障性的技术为系统提供保障呢,我们先来看看系统保留空间的意义。
  系统保留空间的由来
  系统保留分区指的是Windows系统在第一次管理硬盘的时候,保留用于存放系统引导文件的分区。Windows出于安全考虑,在新装Windows系统过程中,如果利用光盘等介质中的分区工具给硬盘分区时,系统默认的将一部分的空间划分出来,不分配盘符,作为隐藏分区(你在系统下看到的诸如C、D、E之类的盘符),用于存放系统引导文件(电脑启动时需要首先读取的一部分具有特殊功能的文件)。
  分区后出现了350MB的“系统保留”空间
  系统保留的官方解释
  一、BitLocker功能需要的引导文件会和Windows文件分开。此外,该系统分区可能会使用的实用软件,例如备份的问题,支持双启动的情况。
  二、防止意外删除。如果恢复文件保存在其它系统分区,重新安装安装或恢复系统时,很容易失去的引导文件,造成启动丢失。而保留分区提供进一步的保护,防止意外删除的引导文件的驱动器盘符。
  UEFI引导会产生更多的“隐藏分区”
  在早期的Windows Vista/7系统时期,隐藏分区仅仅是100MB保留空间,从Windows8开始增至到350MB,这也容易让用户心理疑惑,是否有必要设立这个隐藏分区,要知道十多年前350MB的空间足足可以装下一个Windows98了。
  而UEFI引导模式则会带来更大的空间损耗,带来的优势却微乎其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小结:以上我们通过不同角度浅见的分析了硬盘相关的一些隐藏空间。其实这些问题在当前并没有真正危及到我们的使用,只是好奇心使然让我们一定要知道为什么。
  第6页:清理备份不能少 良好习惯很重要
  定期归纳清理常用文件
  为了寻求更快捷高效的工作方式,我个人习惯把文件存放在桌面,然后不定期的进行清理、归纳、备份和删除,加上平时使用,等软件,收取的文件、下载文件、临时文件等,对C盘空间的要求就比较高了。
  即便是长期清理桌面也经常盘踞着大量文件
  近两年“安全软件”的概念逐步普及,它不仅有杀毒、等功能,还能够清理系统所产生的垃圾,可谓是集大成于一身,最关键的是它们绝大部分都是免费的,比起早期动辄二三百元的某顿牌,免费显然更适合国人的胃口。
  清理软件能够彻底根除你找不到的垃圾文件
  有清理软件势必会有垃圾软件,在选择安装软件时,用户一定要谨慎。另外一些网站也会生成大量垃圾文件,尤其是一些下载网站,各种链接点了就下,很容易让初级用户下载大量垃圾文件,占用存储空间。
  全文总结:以上所说更多的是了解系统的尝试,同时让用户更了解硬盘空间去哪儿了。从中我们也总结出来了一些小经验。这些问题虽然看似不大,但日积月累所产生的诟病却不容小视,很容易就会给系统带来致命伤。
  平时使用电脑有7,8成的常用数据都会集中在系统盘下的个人文件夹内,及时的清理、备份对系统和用户来说都是有利无害的,这样也可以避免外界因素导致的系统故障来不及导出数据的尴尬,总之,千万别因小失大。
相关文章:
[ 责任编辑:杨瑗嘉 ]
去年,手机江湖里的竞争格局还是…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 最好的系统光盘下载网站!
当前位置: >
> 详细页面
U盘有盘符却提示插入磁盘的解决办法
来源:系统之家
作者:咕噜噜
  U盘的问题多种多样,今天我们要来解决的问题是:U盘插入电脑后可以看到U盘盘符,但是双击打开U盘时,却提示你&请将磁盘插入驱动器G:&。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处理。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众多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原因分析1:U盘自身或者读卡器的问题,可能已经损坏或者USB插口接触不良的原因。
  解决方案1:我们可以尝试重新拔插U盘,或者换另外一台电脑尝试插拔。
  原因分析2:估计是电压不稳定的原因。
  解决方案2:如果您是把U盘插入到电脑主机前置的USB接口的话,那建议您把U盘插入到主机后置的USB接口试试,如果还不行,那就可能是电压不稳定造成u盘被烧毁,还是系统检测不到u盘,那么估计要重新买个U盘了。
  原因分析3:u盘已经损坏了。
  解决方案3:通常U盘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很高,那是因为U盘是通过存储芯片和控制芯片来运作的,而当芯片被损坏以后,系统就检测不到U盘芯片的信息了,当然,我们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个&芯片精灵&,然后检测下U盘存储卡的主控芯片,如果检测不到那就表示U盘已经坏了。坏了那就不能用了,只能重新买一个了!
  原因分析4:如果出现的提示是&请将磁盘插入驱动器 D&的话,那就不是U盘或者USB接口的问题。
  解决方案4:鼠标依次点击&开始&菜单 - &运行& - 在输入框内输入&CMD--chkdsk d:/f& - 按回车键。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其它辅助方法:类似这种请将磁盘插入驱动器G:&其中的&G&表示无法打开的磁盘盘符,例如您的G盘打不开了,那么就在输入框内输入&chkdsk g:/g&然后按回车键,最后是重启电脑,重启后再查看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下面还要向大家讲一个稍微麻烦一些的解决方案,但是它可以使U盘起死回生,不过存在U盘容量变小的危险。修复好以后我们可以下载一个专门的数据恢复工具(FINALDATA)修复即可。
  使用工具解决问题:U盘修复工具(PortFree Production Program 3.27)
  一、首先运行PortFree Production Program 3.27软件,然后点击软件右下角的&OPTION&。
  二、选择&Others&,再依次选择&Type& - &Removable&
  三、选择&Capacity Adjust&,在此处选择您U盘的容量,要是在此处没有您所要的容量,请单击&ADD&,输入您所需的容量。
  四、依次选择&Flash Test& - &Low Level Format&,有两个参数,一个是&All Blocks&(表示低格式化整个盘),另外一个是&Good Blocks&(表示只低格式化好的区块,此参数适合于含有坏区的U盘)
  五、我们按照以上操作选择好以后后,最后单击 &OK&,保存设置,然后再把U盘查到电脑上主机上,点击&RUN&,开始低格式化即可。
  当U盘插入电脑后,表面上,U盘盘符也能显示出来,但是双击打开U盘时就是提示插入磁盘,让人哭笑不得,我们首先要借助一个U盘修复工具,运行之后,进行选项设置,就可以恢复正常了。
  以上众多解决方案,你看好哪一种呢?相信这些对策一定会有适合你的。如果确认是U盘坏了,现在U盘这么便宜,真坏的话还是换一个吧,推荐使用金士顿的,在正规的U盘专卖店卖,质量还是想当不错的哦。拥有一个好的U盘,至少不会让你整天遇到各种无法打开的问题,你说是不是?今天的教程就到这里,相信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栏目热门教程
人气教程排行
热门系统下载
本站发布的系统与软件仅为个人学习测试使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请支持购买微软正版软件!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Copyright&2011 系统之家(www.xitongzhijia.net) 版权所有 闽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盘符不显示容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