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位使用酷派的大侠,帮忙在你的短信提示音音里下载个啤酒泡沫,然后给我

如何清洗瓷砖3个回答zhou204112
用钢丝球和小刀清除地板上的污迹,会造成划痕,暂时可能看不出,时间一长就格外明显了。最好用稀料擦洗,稀料是稀释油漆的,但是稀料有味,且有毒,用后要开窗凉几天。也可用汽油或去污迹,但效果不如稀料好。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3个回答hnsxxy
1、给瓷砖“敷面膜”
将卫生纸或纸巾贴在磁砖上,在上面喷洒清洁剂再放置一会儿,清洁剂不但不会滴得到处都是,且油垢会全部粘上来。只要将卫生纸撕掉,再用干净的抹布蘸清水擦洗,瓷砖即可焕然一新。至于油污较重的瓷砖,可将卫生纸或纸巾贴在磁砖上过一晚,或用棉布取代卫生纸,等油渍被纸巾充分吸收后,再用湿抹布擦。抽油烟机内侧的通风扇,也可使用此法。
2、瓷砖保养从日常做起
其实每天坚持简单的控油清洁,可以减少工作量和降低工作难度。因为,这样油污面积相对比较小,而且程度浅,更容易清洁。在日常的小范围油渍,可以巧用旧牙刷进行清理,这样不仅洁净,而且方面省力。此外,磁砖缝等较难清洗的地方,也可以借助旧牙刷,因为牙刷的齿比较小,可以深入缝隙,进行深层清洗。
3. 用蜡烛做瓷砖的保护层
由于蜡烛的表面很光滑,即使上面沾染了油污,只要轻轻一擦蜡烛就干净了。往后再清洗瓷砖和瓷砖接缝处的油污时,只需要用一般的洗涤剂正常擦洗就可以了。因此,为瓷砖的洁净做好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把蜡烛轻轻的涂抹在瓷砖接缝处,首先是纵向地涂,这样能把蜡烛均匀地涂抹在接缝处;然后再横向地涂,让瓷砖的厚度和蜡烛的厚度持平,最后,要用干净的抹布将灶台表面的残迹清理干净的。
3个回答心灵的旅行_4841
1、瓷砖日常清洗可选用洗洁精即可。
2、用肥皂加少许氨水和松节油的混合液清洗瓷砖,可使瓷砖更干净透亮。
3、如有茶水、咖啡、啤酒、冰淇淋、油脂等污染物附着在瓷砖表面应及时擦洗,必要时使用次氯酸钠稀释液(漂白剂),使用时浸泡20-30分钟后用布擦净;有些渗入砖内时间较长的污渍,浸泡时间需几个小时。墨水、水泥等污染物可使用盐酸、硝酸的稀释溶液,而油漆、涂料等污染物最好使用专用清洁剂。
4、清洁瓷砖的接缝处或划痕处时,可在接缝处或划痕处涂上牙膏,然后用用柔软的干布用力擦拭便可修复,擦拭时应顺接缝或划痕的方向。若破损严重则应及时更换或请专业人士修补,以免对人身造成伤害。对于灶台及后面的最容易粘上油污的瓷砖,为避免清洗麻烦,可把蜡烛轻轻涂抹在瓷砖接缝处,首先是纵向的涂,这样是为了让接缝处都能均匀涂抹上蜡烛;然后再横向的涂,这样可以让蜡烛的厚度和瓷砖的厚度持平,油污沾染在上面时,只要用洗涤剂轻轻一擦就干净啦。
5、抛光砖应定期打蜡处理,2—3个月一次为宜。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处可不定期用去污膏清洁,然后用毛笔在缝隙刷一层防水剂,可防霉菌生长。
6、胶锤印去污使用方法:先使用20%-40%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浸泡二十四小时后用布擦净,然后再用30%-50%的盐酸(Hcl)溶液浸泡三十分钟后用布擦净。
7、冰淇淋 碱性清洁剂。
8、石灰垢 酸性清洁剂。
9、水泥、水垢、水锈、锈斑使用盐酸或磷酸溶液,多擦几遍。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3个回答户互动哥
表面如有污物,一般用不滴水的潮湿拖把擦干即可。2用地板专用清洁剂清除斑点和污渍。不可用有损伤性能的物品清洁,例如金属工具、尼龙摩擦垫和漂渍粉。谢谢。。。。
其实清洁方法与普通木地板是一致的啦。。。。你也可以叫买的那家地板商家定期过来保养等等,我家铺了永吉的,他们家拼花超漂亮的,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让他们过来打蜡保养,平时的话你就照下面方法做好了
3个回答831911gzm
1、瓷砖日常清洗可选用洗洁精、肥皂等清洗。
2、用肥皂加少许氨水与松节油的混合液,清洗瓷砖可使瓷砖更有光泽。
3、抛光砖应定期对其打蜡处理,时间间隔为2-3个月为宜。
4、砖面如出现划痕,可在划痕处涂抹牙膏,用干布擦试可修复。
5、砖与砖缝隙处可不定期用去污膏去污垢,再在缝隙刷一层防水剂,可防霉菌生长。
6、茶水、咖啡、啤酒、冰淇淋、油脂等污染物使用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钾溶液。
7、墨水、水泥等污染物使用盐酸、硝酸等稀溶液。
8、油漆、涂料等污染物使用专用清洁剂
3个回答哈密伊利
瓷砖是一种耐磨、防水、美观又易清洁的材料,可选的种类也非常丰富。1.瓷砖清洁剂有些家居装修没多久,就发现卫生间瓷砖成为了“花脸”,污渍渗入之后,怎么擦也擦洗不干净,各种卫生间瓷砖清洗方法妙招都使用了也没看见什么效果。现如今市场中有专门销售瓷砖清洁剂一类的产品,针对卫生间瓷砖清洗,也非常的有帮助。而且这个卫生间瓷砖清洗方法也是人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拖把擦拭为了更加的方便,也可以采用干净的拖把进行卫生间瓷砖清洗。其实在购买选择瓷砖的时候,专业品牌的瓷砖往往会配以专门的清洁剂,如果要使用拖把进行擦拭的话,首先你要确定该拖把是否擦拭了打蜡的地板,如果是这样的话,千万不能用来卫生间瓷砖清洗,因为污垢或者是污渍,一旦沾上蜡,就会很难清除,否则就要用专业的清洁剂处理。3.干布擦拭不论是何种卫生间瓷砖,都要掌握一些特定的卫生间瓷砖清洗方法,对于一般的污渍,用抹布擦拭比用湿布擦拭要好得多。湿布擦拭对于某些瓷砖来说,会留下一些污点,如果用干布擦拭的话,反而就会越擦越亮。关于瓷砖清洗方法就介绍到这了,相信阿加都了解了吧!瓷砖经常清洗才会保持它的光鲜亮丽,以上的方法值得大家借鉴哦!
2个回答machuang0406
抛釉地板砖可以用多久主要看你怎用了,这个和地砖的质量也是有关系的,一般来说,用个十几年是没有问题的。下面我给您说说如何清洁保养抛釉地板砖吧。1、瓷砖日常清洗可选用洗洁精、肥皂等进行清洗;2、用肥皂加少许氨水与松节油的混合液,清洗瓷砖可使瓷砖更有光洁;3、生活中,如有茶水或其它日常生活用品附着在瓷砖上面应及时擦洗干净,必要时应用相应清洁用品清洗。4、抛光砖应定期对其打蜡处理,时间处理为2―3个月为宜;砖面如出现划痕,可在划痕处涂抹牙膏。用干布擦拭可修复。砖与砖缝隙处可不定期用去污膏去污垢,再在缝隙刷一层防水剂可防霉菌生长。5、另外房间内可以买些吸尘的植物回来摆放,这样可以减少室内的灰尘污染。6、定时的给室内各个部分的装饰、柜子、墙面、天花吊顶、装饰品等进行清洁,湿抹布抹就可以了。7、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会减少室内灰尘的污染。关于这个问题就与您分享到这里,给您做个参考!如果您有更多的问题,可以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1个回答青春期匨5e
具体如下:1.当外墙瓷砖表面被水泥污染时如何清理?如果沾染的水泥不多,可以采取直接铲除的方法来清除。如果沾染的水泥过多,可使用专业的混凝土清洗剂来清理。2、外墙瓷砖遇到泛碱如何清理?可用去碱剂来清理。去碱剂可分别清洗瓷砖、清水砖、陶土制品、天然石材和混凝土制品表面的自然泛白物和因不科学清洗后形成的泛白物。3、外墙瓷砖如果灰尘污染较多如何清理?可用拖把沾清水直接清理,省事省力。4、当外墙瓷砖表面遇到锈斑污染如何清理?对这样的污染要用专业的除锈剂清洗即可。5、外墙瓷砖上的有油漆如何清理?建议采用去油剂类涂料清除剂进行清理。6、石灰垢使用酸性清洁剂。希望可以帮到你!~
3个回答马月月_5224
你好。瓷砖表面比较容易清理,只要用湿抹布沾上清洁剂擦拭就可以清理干净。但是瓷砖与瓷砖之间的缝隙是用腻子和水泥填充的,用抹布沾上清洁剂就不行了。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用废旧牙刷和牙膏就可以了。
先把要清理的瓷砖缝隙用水清洗一遍,把能清洗掉的油污清洗掉。清洗完后你会发现,瓷砖缝隙还是黑乎乎的和洁白的瓷砖形成了很强的反差,看着非常不舒服。下面就该牙刷和牙膏出马了,把牙膏挤出适量到牙刷上,顺着瓷砖缝隙的方向反复刷,然后用水冲一下,瓷砖缝隙就会洁白如初了。
3个回答以殆142
1、应用一些水胶的一小部分。如果是有机胶粘剂使用的胶粘剂,水将开始软化,让你刮掉。如果一个强硬的胶粘剂,水不会是有效的,测试只是一个小区域,以避免潜在的浪费你的时间。
2、寻找一个方式,为瓷砖胶粘剂或柠檬酸或大豆基地;这些产品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挥发量),需要通风比化工产品。戴手套和采取预防措施,如在工作区域放置塑料薄膜,当使用这样的消毒剂。
3、让软化墙上粘贴胶。经常检查胶;一些粘合剂需要比其他人再溶解粘结剂。从来没有离开这个产品太长,因为它可能会再次重淬火。当胶软化,可以很容易地穿过油灰刀,它已准备好。
4、墙壁用油灰刀把软胶刮下来。如果仍顽固的斑点,应用一个额外的层粘附剂,或用锤子和凿子轻轻打破硬点。
热门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年的这段时间,大学本科就业的「鄙视链」的顶点已经从早先的「四大」(指普华永道、德勤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到后来的外企(指 P&G、壳牌、Mars 这些国际化的消费型企业)的管理培训生,来到了「投行」。其中标志性的事件,应该是证监会在 2004 年 12 月批准了高盛集团在中国组建合资的投资银行,也就是后来的「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br&&br&进入中国不久后,以高盛、摩根士丹利为代表的外资大型投行们就开始实行了所谓「Global Pay」的薪资制度。也就是,不管你驻扎在哪个城市——伦敦、纽约、香港还是北京—— front office(前台部门,基本上指直接创造收入的部门,比如 IBD、Trading 等等)的 entry level (指刚一进入公司的入门级职位)的年薪都是基本一致的。在那个年代,这个数字大概是 8 万美金左右。&br&&br&于是,在拿到 offer 的时刻,一个之前月生活费只有七八百块钱的普通大学生(那个年代真的够花啦),就一跃成为了每个月可以挣 4-5 万人民币的职业金领——这还只是基本工资。如果你对那个「黄金时代」有所了解的话,当其他行业还在探索「十三薪」或者「十五薪」的奖金制度的时候,投行在年底就可以发出睥睨众生的 12-36 个月的奖金来——具体数额视当个年度整个公司和你个人的表现而定。所以,如果你来自于一个普通家庭,大学毕业进入投行工作,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小型的「阶级跃迁」。&br&&br&当年外资投行对员工「血统」的执着程度人尽皆知,不管是在美国英国还是中国,每年毕业进入投行的学生一定都来自于全国最好的大学。美国的常春藤+斯坦福+MIT 是标配,在中国一度只有「清北复交」的学生有资格入选。这个状况直到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 iPhone 引领的第二波互联网浪潮的兴起,使得很多名校学生转战硅谷和互联网行业之后,才有所改变。时至今日,硅谷能给毕业生 10-15 万美金年薪+期权的公司已经比比皆是,弄得华尔街的老牌金主们也纷纷开始提高基本工资和减少员工加班的举动,不过这是后话了。&br&&br&对于这些学生来讲,这是一次实实在在的,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绝佳实例。中国的高考难度人尽皆知,能考入清华北大的都不是等闲之辈,而投行每年又只在这几所学校遴选那么几个可怜的名额......最终能进去的,无一不是机遇、实力和运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终究,寒窗十数载,算是有了一个非常完满的结果。所以这些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教育的拥护者。阶级的跃迁、生活环境的改变、人脉圈子的升级,让「知识改变命运」的逻辑深深地镌刻在了 TA 们的心里。当然,这个逻辑在当今中国是否仍然成立,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br&&br&「突如其来」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还带来了其他事情上的一些冲击。大学时候一个学期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几千块钱买的一台相机,工作之后一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上三台。这种「挣钱 && 存钱」的财务观念,也会伴随这个人群相当长的一段时间——TA 们相信: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期待,就应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而不是攒钱到天荒地老,然后有一天发现,该做的事没有做,存的钱好像也不值钱了。投资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br&&br&然后,你自然开始尝试一些「符合自身阶级」的事情:登山、潜水、冲浪或者不太低 buy-in 的德州扑克......直至你发现哪个好像都不真正喜欢。工作提供了高级餐厅和五星级酒店的出入权,让你又习惯于将生活维持在某个水准之上。想起描写次贷危机的电影《Margin Call》里饰演 Sam 的凯文·斯派西说:(为什么赚这么多钱还不够?)...因为我真的很缺钱啊。要交好多房子的房产税、老婆要购物、孩子要上私立学校......&br&&br&另外,当你得到了远超社会平均水平的回报时,心里总会隐隐有个声音是:「我真的有这么好么?我真的配得上别人付给我的报酬么?这样的状态能持续么?」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 imposter syndrome (冒充者综合症)说得就是这个现象。如果你在高盛,别人自然高看你一头,而如果离开了呢? 「狐假虎威」的阴影会一直如影随形,直至你离开的一刻。&br&&br&所有这些东西,都无形中推高了 TA 们选择的机会成本。在这个行业里,我看过太多并不开心,但又无法离开的人们。Ayn Rand 说,自由的定义是「To ask nothing. To expect nothing. To depend on nothing.」(无所求、无所待、无所依)。当无法舍弃太多的时候,你就失去了自由。&br&&br&最终,一切又回到了那个著名的斯坦福 MBA 的面试题:What matters most to you, and why?
年的这段时间,大学本科就业的「鄙视链」的顶点已经从早先的「四大」(指普华永道、德勤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到后来的外企(指 P&G、壳牌、Mars 这些国际化的消费型企业)的管理培训生,来到了「投行」。其中标志性的事件,应该是证监会在 2004…
我发现很多人有个误区,就是过分高估了中国的制造业水平。&br&&br&比如觉得国外高端品牌就是营销牛逼,找个中国工厂贴牌制造然后出口转内销赚取高额利润。&br&甚至有不少人觉得苹果是富士康造出来的。&br&包括某网易法务人员也写道——“你是一个做袜子的,设计了一个很棒的袜子,成本一双2块。&br&岛国的朋友看到了,说这不错,你打我的标,我给你2块5,然后转身卖了20块。”&br&&br&但是,事实是残酷的,如果你接触中国制造业多了以后,你会发现,其实中国的工厂远远比你想象的懂得少。&br&你以为,你去找一家工厂,然后说我要做一双袜子,什么样式的,然后工厂就帮你搞定了?&br&看看iphone背后写的是什么“assembled in china”。&br&陈年搞了那么多年服装搞明白了吗,做一件好衬衫那么容易?&br&&br&就说做一个包包,涉及几十种原材料的采购,你别指望工厂帮你搞定,全部需要你自己搞定,什么?你不知道供应商是谁在哪里,当然了这是人家的竞争力,lv这样的公司有几百个遍布全球的供应商,你根本不知道人家是谁。&br&了解细分材料行业的规则玩法,找到供应商都是哪些,各自手里面的货色都是啥样,和普通市面上的区别在哪里,采购价格如何,供应周期如何,配送方式如何,供应链管理那么容易库克能执掌苹果?&br&&br&中国工厂能干的事情:你把所有的原材料采购好送到他那里(不要以为一个包包的原材料就仅仅是皮和线),把设计方案清清楚楚告诉他,把产品需求用工厂能听得懂的语言描述清楚(产品经理已经哭成狗),给足让工厂满意的价格,并且谈好谁来抗库存,满足以上所有工厂能帮你把东西“制造”出来。&br&&br&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好多杀入制造业的“互联网创业者”都死得很惨。&br&商人都很聪明的,大家都知道消费者要什么样的产品,也都知道好的产品是什么样子,但是可惜,你造不出来。&br&&br&回到题目,网易涉足电商其实已经很久了,用网易邮箱的都知道很早以前网易就开始给用户推送各种电商广告信息。不花个几年时间把供应链和工厂吃透根本玩不转,现在网易严选算是国内做得不错的,但仍然差很远,只能说开始起步了。&br&&br&所以我们看到网易严选的产品品类扩张速度是非常慎重的,一双袜子,一条毛巾想要做好都是不容易的,今治毛巾只靠毛巾一年卖33亿,这是淘宝9.9包邮的毛巾能比的?你去找今治的工厂看能不能做得出来一样品质的毛巾?&br&&br&网易严选是一个很好的电商思路,但你要说影响产业链那是扯了。&br&现在国内根本不缺流量和渠道,缺的是靠谱的产品,你要真的有好的产品,有的是人和资源帮你卖,有的是工厂愿意帮你制造帮你抗下库存,问题就在之前说的,原材料采购和产品设计以及吃透工厂语言这方面,还差得太远。
我发现很多人有个误区,就是过分高估了中国的制造业水平。 比如觉得国外高端品牌就是营销牛逼,找个中国工厂贴牌制造然后出口转内销赚取高额利润。 甚至有不少人觉得苹果是富士康造出来的。 包括某网易法务人员也写道——“你是一个做袜子的,设计了一个很…
为什么广州/深圳能够晋身为一线城市,而天津、重庆、苏州这些GDP相近的城市不能?&br&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线城市的标准是什么。&br&肯定不是GDP,也不是政治层级。&br&在我看来,一线城市,和二线的区别就是:在重要的产业经济领域内,是否具有全国性的影响力。&br&比如说,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经济金融中心,而各地省会就仅仅是各省的经济中心,或者华东、华北、东北、华中等区域的中心。&br&&br&首先看广州,广州是广东的省会,华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广州的地位和武汉、沈阳、成都就没有什么分别了。&br&广州最大的优势是:这里是中国的商业中心。什么?不是上海吗?还真不是。&br&广州有一个外号,“黑人之都”,说的是广州目前生活有30万非洲黑人。这些黑人为什么来广州,而不是去上海?因为广州是中国商品的贸易中心,在这里,他们能够一站式采购到销往亚非拉地区的绝大部分商品。&br&对外:广交会,又名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每年两次,万商云集。&br&对内:遍布广州大街小巷的批发集市,衣服鞋袜、五金日杂,无数的商品从沿海的加工厂汇集到这里,然后批发到内陆的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对于仍然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的中国制造来说,广州的中转贸易中心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br&&br&然后看深圳,深圳的gdp老四的位置已经岌岌可危,又不是直辖市,很多人就不服气了。但是在我看来,即使未来天津、重庆、苏州的GDP统统超过,深圳的一线城市地位依然牢固。&br&因为深圳是中国的科技产业中心。深圳就是中国的硅谷。什么?不是北京吗?还真不是。&br&深圳有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腾讯,有中国最大的通讯制造商华为和中兴,有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有中国最大的手机触摸屏制造商欧菲光,有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企业迈瑞,有中国最大的激光器械企业大族激光……有A股上市公司中最多的民营科技企业。&br&由于深圳的创业风气,创业板的金融支持,在IT制造业领域内的强大产业生态,在迈向产业升级的中国经济地图中,深圳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br&&br&&b&北京,政治文化中心;上海,经济金融中心;广州,商业贸易中心;深圳,科技创新中心。这就是北上广深位居一线城市的主要竞争力所在。&/b&&br&&br&&br&————————&br&广州VS上海&br&有一个常见的说法是,随着长三角的崛起,上海拥有更广阔的腹地,广东将无可避免的被边缘化。&br&真的是这样吗?&br&上海是中国的金融和经济中心,的确是这样。她依靠的主要是以下四根支柱:中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上交所,中国最大的物流港口上海港,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上汽集团,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以及在这四根支柱之上的一个屋顶:外资跨国公司总部基地。&br&总的来说,上海的强项在于:金融、工业、高端服务业。广州在这几个领域无疑是逊了一筹的,没有证交所,港口、汽车、钢铁都只是小跟班,外资企业比较大的也只有一个宝洁。&br&&br&那么广州有什么知名的本土企业吗?&br&广州最知名,并且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企业全部集中于房地产行业:恒大地产、保利地产、碧桂园地产、富力地产、雅居乐地产、合景泰富地产、合生创展地产、星河湾地产,他们组成的“华南军团”开创了大盘开发模式,开创了高周转高效率的地产运作模式,是中国房地产业最市场化的地区。&br&(与广州相比,深圳的房地产行业竞争力也很强,万科、中海、招商、金地、华侨城,在业内名声显赫)&br&&b&房地产不但是中国的第一大产业,具有类金融行业的特征,更是现代城市的平台运营者。他们不但建房子,更有物业管理,运营写字楼、shopping mall、酒店、批发市场、零售专卖,提供城市运行的各种专业服务。&/b&&br&强大的房地产行业对于一个城市的意义,就相当于淘宝平台对于电子商务的意义一般。淘宝平台的专业服务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电商生态系统,使得每一个淘宝店主虽然并不知名,但是仍然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商品交易。因此,广州并没有什么知名的商业连锁企业,但是数十百万的批发市场档口、高品质的CBD商业区在恒大地产们的运营下,成就了广州的商业贸易中心地位。&br&近十年来,在恒大、富力等地产企业的强力运作下,珠江新城CBD开始成为广州的一张新名片。截止2013年,广州已建成和在建的300米以上摩天大厦数量全国第一,超过了上海。现代化和高效率的中央商业区,将使得广州的商业中心地位更加稳固。&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6db99a2ea362e8f3bcba_b.jpg& data-rawwidth=&970& data-rawheight=&4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6db99a2ea362e8f3bcba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f1e6dc105ef4a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f1e6dc105ef4ad_r.jpg&&&/figure&&br&广州与上海的关系,在我看来,更像是美国洛杉矶和纽约的关系,洛杉矶同样没有广阔的平原腹地,但是纽约再繁华,也掩盖不了洛杉矶的光芒。&br&ps:关于评论区里童鞋们讨论比较热烈的美食之都的问题,我在&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group_id=#answer-3051272& class=&internal&&中国的吃货圣地在哪里?&/a&这篇答问里尝试做出回答,欢迎移步探讨。&br&&br&————————&br&深圳VS北京&br&最常见的说法是,北京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br&北京的科技企业集中在两个领域——&br&一派是以联想和小米为代表的PC和手机企业,他们的竞争力体现在品牌、渠道和营销,技术上并无过人之处。&br&联想和小米,就是美国的惠普和戴尔的翻版。惠普和联想都是通过终端渠道的广泛覆盖实现规模优势,戴尔通过电话直销渠道崛起,小米通过互联网直销渠道崛起,缩短供应链获得成本优势,内涵上是一样的。因此,他们只有科技之名,并不能体现北京科技产业的实力。&br&&br&另一派是名声在外的互联网企业。&br&百度、奇虎、新浪、搜狐、优酷、爱奇异、京东、当当、人人、搜房、汽车之家、易车、58同城、去哪儿、蚂蜂窝、完美世界、智联招聘、豆瓣、知乎、美团、拉手、窝窝团等等。&br&数量非常多,但是我们细细分析就会发现,除了京东、当当、完美世界这三家属于电商和游戏的企业以外,数量众多的企业几乎都是新媒体企业。&br&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抢的是报纸的生意,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抢的是电视台的生意,搜房汽车之家易车蚂蜂窝等垂直媒体抢的是杂志的生意,智联招聘58同城抢的是分类信息广告的生意,人人豆瓣知乎抢的是社区投递广告的生意,美团拉手窝窝团抢的是促销传单的生意,百度和去哪儿是信息入口,抢的是其他所有媒体的生意,奇虎虽然是安全平台,但主要收入也是靠网址导航和搜索,抢的是百度的生意。&br&是的,&b&北京90%以上的互联网企业,其商业模式都是建立在广告之上的,统称为新媒体企业。即使数量再多,也不过是互联网媒体产业生态上的瓜和藤。&/b&&br&他们之所以集中在北京,那是因为北京是新华社、CCTV、人民日报的基地,有人脉、有信息源,更适合媒体企业的发展,这不正说明北京是文化中心吗?&br&(有朋友说,百度是媒体,难道谷歌也是媒体吗?我的观点是:如果谷歌只有搜索引擎,那她就只是媒体企业,但谷歌还有安卓操作系统,移动互联网的底层平台。这是百度和谷歌的根本区别。)&br&&br&相比起来,深圳无疑更适合科技企业的发展,包括东莞、广州在内的整个珠江湾区,&br&拥有以腾讯、迅雷、网易、YY、UCweb、GO桌面、唯品会为代表的互联网非媒体产业,着重构建互联网产品底层平台,通过娱乐、电商、增值服务收费等方式实现价值创新;&br&拥有以华为、中兴、酷派、OPPO、魅族、全志、台电、昂达、TPlink、欧菲光、莱宝高科、华星光电、德赛电池、欣旺达、长盈精密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和硬件科技产业,代表中国在海外参与全球产业竞争;&br&拥有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现代工业的皇冠——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和智能化升级上实现长远布局。&br&&br&硅谷之所以为美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因为这里有苹果的智能手机,谷歌的移动操作系统,特斯拉的电动车。&br&深圳之所以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因为这里有华为的海思芯片,腾讯的移动社交平台,比亚迪的电动车。&br&他们代表着现代科技产业三大领域:IT硬件创新,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最顶尖水平。&br&&b&深圳和硅谷最像的地方就在于:这里远离政治中心,这里离自由更近。&/b&&br&有些人要说到深圳缺乏知名大学。事实上,在美国,最知名的大学是哈佛和麻省理工,他们在东海岸的波士顿,那里也是国防军工企业的集中地,离华盛顿很近。而在硅谷兴起的1960年代,斯坦福大学只是一座二流大学,在美国大学排行榜中甚至进不了20名,远远不如今日的地位。&br&对于科技研发创新来说,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土壤。&br&&br&-----------------------&br&中国第五城在哪里?&br&&br&四大一线城市之外,天津,重庆,成都,武汉,苏州,杭州,哪一座是中国的第五城?&br&从产业影响力的角度,我们逐一分析。&br&&br&天津。&br&四大直辖市之一,地位很高,北方工业中心,名头很响,钢铁和石油是支柱产业,三星电视和空中客车的生产基地,北方第一大港口,地位确实很重要,但仍然缺少全国影响力。&br&天津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是国家火箭航天基地,体现了天朝政府要将天津打造为国家战略国防工业中心的意图。只是,这个产业的规模目前仍然太小,还不具有带动全局的影响力。&br&在国家战略的强力推动下,天津在过去的十年经济快速崛起,人均GDP已经超过了北京和上海,但是为什么在人们关于一线城市的讨论中,始终有意无意的被人忽视?&br&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br&天津的GDP过于依赖国企投资,缺乏市场化竞争力的产业:无论是航天还是石油,这些产业的决策者都在北京。因此,天津之于北京的关系,更像是北京的郊区,承担的是北京央企的生产基地角色。&br&由于这样的原因,天津的GDP即使继续膨胀,也不可能获得一线城市的地位。&br&&br&重庆。&br&四大直辖市之一,地位很高,西部工业中心,名头很响,汽车和IT制造是支柱产业。&br&重庆在过去的五年里经济崛起速度极快,堪称和天津并列的双子星。这里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内陆产业转移的中心。转移的主要产业就是苏州的笔记本电脑制造业。但目前仍然处于打工者地位,缺乏行业话语权。&br&另外一个核心产业,就是以长安和力帆为代表的汽车工业。汽车业的影响力和战略意义不言而喻,但长安汽车毕竟只是业内老四,被三大集团死死压住。长春有一汽尚且没位子,重庆的产业影响力仍然欠点火候。&br&这就是目前的现实:重庆的经济规模很大,但是经济水平距离发达地区仍有差距,一线的人才一般都不会考虑去重庆发展。&br&十年之后,重庆有潜力发展成为一线城市,但目前还不是。&br&&br&成都。&br&西部双子星之一,曾经被誉为第四城,我理解为这是发展的目标。&br&成都确实有这个潜力:和重庆一样,这里是内陆产业转移的中心,大量的沿海IT企业成群结队在这里扎营,其规模和影响力正如苏州在十年前崛起的一般。&br&是的,目前而言,成都只是苏州的翻版,虽然外资很多,经济欣欣向荣,但仍然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本土企业。&br&成都的第四城之梦,在十年之后。&br&&br&武汉。&br&华中经济中心,汽车和钢铁是两大支柱。尤其是东风二汽,武汉的所有荣耀和希望都寄托在他之上。&br&在2010年代的中国,伴随着产业升级的东风,汽车业和石化业将成为两大支柱产业。&br&只可惜,东风汽车的合资伙伴只是行业的二线,他也缺乏民企的灵活机制,这使得东风永远都不可能成为通用福特一样的巨头。&br&武汉的底特律之梦或许永远都不可能实现,武汉离一线城市的距离仍然很远。&br&&br&苏州。&br&苏州和深圳的gdp之争曾经炒得很热。苏州有这样的资本:这里是外资跨国企业的主要制造和研发基地,欧美,日本,韩台的跨国资本都视这里为乐土。这里不但能吸引一流的研发人才,而且每年的专利申请量仅次于深圳。&br&近年来,苏州也发展起了一批本土民企巨头:沙钢集团,恒力石化,波司登服饰,还有一些电缆,电梯等细分行业。&br&但苏州的致命伤在于:苏州的外企只是将生产基地设于苏州,决策总部仍然在上海或者国外。在这些产业领域内,苏州不具有话语权,其地位正如天津之于北京,东莞之于深圳。&br&苏州的民企所影响的行业,又大多只是传统低端产业,不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实在是件尴尬的事情。&br&正因如此,苏州想晋身一线城市,始终缺了些底气。&br&&br&杭州。&br&杭州的gdp是十大城市中最小的,也不是华东区域经济中心,似乎离一线城市的位置最遥远。&br&但我不这么认为。&br&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第一大省。在机械,化工,食品,纺织品,外贸出口等诸多领域内具有全国影响力。而浙江民企的总部大多设于杭州。&br&杭州在全国具有话语权的行业包括:&br&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电商业,&br&吉利汽车,万向零部件,盾安制冷,奥克斯空调为代表的机械工业,&br&恒逸石化,荣盛石化为代表的化纤业,&br&娃哈哈为代表的食品业。&br&正因为有这一大批行业龙头的存在,杭州对全国一线人才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br&从产业影响力的角度来看,杭州是离一线城市最近的城市,唯一的缺点,只是经济规模小了那么一点。但是无论如何,&b&如果要评选中国第五城的话,我认为杭州是最接近的选择。&/b&&br&&br&中国的经济地理,历史上在不断的演变,随着沿海的产业转移,在未来的20年里,内陆与沿海之间的经济差距很有可能将得到熨平。我有一个有趣的比喻,从产业影响力和经济地位来说,各个经济区和城市将发展演变成如下格局----&br&&br&&b&上海江苏作为一个经济体,将相当于美国的东海岸地区&/b&,以金融业,机械制造业为支柱,上海类似纽约,苏州是费城,南京是华盛顿。&br&沿着长江溯流而上,&b&长江中游将发展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区,类似于五大湖区的地位&/b&。合肥是匹兹堡,南昌是多伦多,长沙是底特律,武汉是芝加哥。&br&&br&&b&粤港澳作为一个经济体,则相当于美国的西海岸&/b&,阳光热带,以IT科技产业为支柱,香港深圳东莞组成的珠江湾区,类似于硅谷湾区,深圳是圣荷西,香港是旧金山。商业中心广州则是洛杉矶,澳门相当于拉斯维加斯。&br&&br&&b&川渝地区作为一个经济体,是沿海产业转移的中心,经济发展迅速,就像工业国中的后起之秀日韩地区。&/b&成都作为西部经济中心,相当于日本东京,重庆相对四川规模小一点,相当于韩国首尔。&br&&br&&b&海南岛像是欧洲的西班牙&/b&,作为热带海滩度假中心存在。三亚海滩就是中国的太阳海岸。&br&&b&福建像是意大利&/b&,以纺织业和石化业为支柱,福州是罗马,起着政治中心的作用,厦门是米兰,泉州是热那亚。&br&&br&&b&浙江像是法国&/b&,以纺织食品,石化机械为产业支柱,文化荟萃。杭州有着巴黎一样的浪漫风情,宁波和马赛一样是重要港口,绍兴和里昂一样是纺织业中心。&br&温州作为沿海地区最早的民间工商业中心,拥有着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威尼斯商人一般传奇的名声。 &br&&br&&b&齐豫地区作为一个经济体,是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以能源化工,重型机械为支柱,类似德国的地位&/b&,青岛是汉堡,烟台是不莱梅,济南是慕尼黑,郑州和法兰克福一样是交通中心,洛阳和柏林一样是古都。&br&&br&&b&京津冀作为一个经济体,类似于英国荷兰&/b&,以金融服务业和资源石化产业为支柱,北京类似于伦敦,天津类似阿姆斯特丹,唐山类似伯明翰。&br&&br&&b&东北作为一个经济体,类似于俄罗斯&/b&,地大物博,石油和军工业发达。沈阳类似于莫斯科,大连像是圣彼得堡,长春是喀山,哈尔滨是叶卡捷林堡。&br&&br&&b&黄河上游经济区类似于波斯湾&/b&,是主要的能源工业基地。鄂尔多斯类似于迪拜,既是能源中心,又是金融中心。西安类似于伊斯坦布尔,作为一个古都和区域经济中心而存在,太原是利雅得,能源王国的政治中心。&br&&br&&b&甘疆青藏地区,类似于非洲&/b&,地广人稀,有沙漠有草原,作为重要的能源和资源基地。拉萨和开罗一样是文化中心,兰州是约翰内斯堡一样的工矿业中心,乌鲁木齐是突尼斯,北非石油基地的经济中心。&br&&br&&b&云贵地区类似于南美大陆&/b&,民族文化多样化,山川纵横,以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为主。南美有大豆,咖啡和金属矿石,云贵有烟酒和有色金属。昆明像是圣保罗,发挥区域经济中心角色。&br&&b&广西像是东南亚&/b&,有明媚的海滩,秀丽的山水,南宁和桂林,就是曼谷和清迈。&br&&br&在未来的20年,如果说上海是纽约,北京是伦敦,广州是洛杉矶,深圳是硅谷,杭州是巴黎,南京是华盛顿,苏州是费城,武汉是芝加哥,重庆是首尔,成都是东京,郑州是法兰克福,青岛是汉堡,济南是慕尼黑,大连是圣彼得堡,沈阳是莫斯科,天津是阿姆斯特丹,长沙是底特律,合肥是匹兹堡,南昌是多伦多,厦门是米兰,鄂尔多斯是迪拜…&br&------那么谁会是第五城呢?&br&&br&……………………&br&腾讯VS北京互联网群雄&br&一个地区的行业竞争力,不是看的有多少从业人员,也不是看的有多少公司,而是看是否掌握了这个行业的技术制高点。正如中国几十万软件民工,抵不过美国一个微软。&br&我们打嘴仗是没有意思的,资本市场早已用脚投票。截至日,腾讯市值1022亿美元,北京互联网已上市企业合计市值899亿美元(百度557亿,奇虎104亿,优酷47亿,新浪55亿,搜狐31亿,搜房40亿,易车10亿,凤凰网8亿,人人网13亿,当当网8亿,完美世界8亿,畅游18亿)&br&看到了吗,在资本市场眼里,一个腾讯的价值大于整个北京互联网产业的价值。&br&任何一个行业,最终必然经历从自由竞争到垄断为王的过程,老大吃肉,老二喝汤,老三吹西北风。十年前,网络游戏群雄并起,你看今日,腾讯独享半壁江山,十年前,三大门户何等风光,你看今日,三家广告收入不如一个腾讯。&br&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腾讯就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龙头,微信可以出海抢占国际市场,百度可以吗,新浪可以吗?
(备注:参考&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huxiu.com/article/21947/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微信,站在6亿用户的门槛上&i class=&icon-external&&&/i&&/a&一文,微信的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其中海外用户量超过1亿,以目前的拓展速度,海外用户量年底将达到2亿,明年有望达到4亿,全球用户量达到10亿。) &br&为什么腾讯可以,而北京的互联网同行不可以?&br&在PC时代,芯片技术是核心,英特尔掘取了全行业大部分的利润。软件时代,操作系统是核心,因此微软称王。PC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首先颠覆了传媒行业,因此广告具有最大的商业价值,占据信息入口位置的搜索引擎成为技术制高点,谷歌称雄。&br&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将改变更多的传统行业,移动支付,本地生活服务,移动游戏这些新的应用将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而广告的商业价值将被边缘化。&br&移动应用分繁复杂,但消费者不会每个应用和需求都安装一个APP,毫无疑问,这个时候移动社交网络就成了技术制高点。腾讯的微信掌握的正是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制高点。&br&在这个领域,全世界范围内,领导技术趋势的是中国的腾讯和日本的LINE,美国的facebook已经落在后面。这就是为什么腾讯的市值一度超越facebook的原因所在。&br&当腾讯的微信已经在东南亚,南美,中东,南欧开疆拓土的时候,那些仍然困守在中国,赚点可怜的广告费的北京互联网同行们,试问,谁的竞争力更强?&br&&br&&br&-------------------&br&腾迅的强大会否成为深圳科技创新的绊脚石?&br&&br&我们来回顾一下美国的创新发展史好了。&br&最开始的时候,有一个叫IBM的企业,他山寨或者抄袭了苹果的创意,将苹果打败,垄断了整个PC行业。所有人都指责IBM的无耻。&br&IBM的技术要比苹果落后,但是他通过横向开放的商业模式,将不同的零件外包给不同的零部件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然后通过低价打败了苹果。他只抓住自认为最具有商业价值的环节-----横向整合的价值。你说他有错吗?所有的汽车制造商和飞机制造商所奉行的都是这套商业模式,今日之三星,之所以能打败苹果,同样遵循的是这套商业模式。&br&在这套商业规则下,只要获得零部件供应商的支持,谁都可以参与竞争。于是,渠道成为竞争焦点,谁掌握了更大的渠道谁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通过规模成本获取利润。康柏,惠普,戴尔这些新生力量,通过更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更扁平化的组织管理能力,一步步蚕食了IBM的市场份额。在这里,惠普和戴尔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联想和小米的影子。不要跟我说小米是互联网企业,他只不过学习了戴尔的渠道颠覆能力而已。&br&另一方面,两个曾经弱小的IBM外包供应商,芯片企业英特尔和软件平台企业微软得益于IBM的业务喂食,逐步崛起了。IBM为什么不阻止英特尔和微软的崛起呢?非不为也,实不能也。&br&如果他把这两块业务都拽在自己手里,就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搞研发,跟另一个苹果何异?又如何能打败苹果?这是一个悖论。&br&更何况,在那时候,IBM并不认为这两个业务的商业价值大于横向整合的价值。IBM曾经统治了1980年代的PC市场整整十年,所有人都诅咒他快点死去。即使强大如IBM也未能扼杀美国PC行业地创新步伐。&br&&br&微软和英特尔仰仗着IBM的幸运垂青长大了,他们再一次垄断了PC行业的利润。微软尤其是个恶魔,他抄袭了苹果的操作系统创意,他捆绑销售IE把创新明星网景活活扼杀,他投入无底洞般的金钱养着MSN门户网站和BING搜索引擎,试图把雅虎和谷歌拖垮。&br&再一次,所有人都诅咒万恶的微软帝国,控诉他扼杀了美国的创新精神。直至今日,微软仍然垄断着操作系统,英特尔仍然垄断着PC芯片,但是他们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一些新生的力量在滋长,让他们无奈的远离了舞台中央。&br&技术每一天都在不停进步,新的技术孕育了新的市场。于是谷歌诞生了,于是高通诞生了。在某些技术领域,技术壁垒太低,护城河太浅,你被微软打败了,那是你的技术不到家。愿赌服输,市场不相信眼泪,又怎能怪罪别人?&br&真正具有革命性创新的技术,真正具有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强大如微软和英特尔,一样鞭长莫及。今日之谷歌,已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垄断者,facebook不是照样在他的眼皮低下高速成长?谷歌同样依赖自己的流量优势灌输给google+,又能否把facebook一口吃掉?&br&&br&&br&再看看深圳的创新土壤。&br&深圳的土地上,每过十年就会诞生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当然每一代都能看到他们转型和成长的倔强生命力。&br&&br&康佳1980、TCL1981、中兴1985、华为1987、创维1988、&br&1980年代的创业者们,几乎诞生于蛮荒年代,中国的科技产业几乎为零。正是彩电三雄的壮大,为后来者打下了电子工业的产业生态根基。&br&如今瞩目的华为,在1990年代中期仍然不过是一家不起眼的渠道经销商而已。在2000年代初期,仍然没有几个业外人士知道。&br&&br&酷派1993、比亚迪1995&br&1990年代的创业者们开始在电子工业生态链上寻找机会点,PC板卡,神舟电脑,无绳电话、DVD,MP3,复读机,山寨机,山寨平板,最终落脚在智能手机上,引发产业生态的大爆发。&br&从1990年代初的成长,到如今强大的产业制造集群能力,全球无出其右。&br&这个年代的成功创业者似乎不多,原因主要是深圳的电子工业仍处于模仿、积累阶段,但产业变化的气候实在过于频繁,每过三五年就换一种玩法,先前积累的资本很快又赔进去。&br&比亚迪是这个年代最大的奇葩。有了一点积蓄后,以大无畏的冒险精神,杀进一个完全陌生的需要海量资金的,强者云集的汽车行业,甚至幻想着凭一己之力颠覆这个已经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行业。这是怎样的理想主义精神!有这份勇气的创业者,在中国绝对屈指可数。&br&&br&欧菲光2001、华星光电2009、腾讯1998、迅雷2003、快播2006&br&最近十年,手机制造业开枝散叶,在触摸屏、液晶屏、LED、电池、精密制造、激光3D打印、芯片设计等各个零部件领域,纷纷成长起来一批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优秀企业。在这强大的产业生态支持下,深圳已经成为全球硬件创新潮流里的风暴眼。&br&智能手机时代,苹果和三星控制了产业链的制高点,深圳不过是个跟随者。但在硬件创新的大潮中,在智能穿戴技术、智能汽车风起云涌的时代,我认为深圳的产业竞争力有机会与美国同行一较高下。&br&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崛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腾讯也已经站在了历史一跃的关键时刻。&br&只要创新的沃土仍在,我们没有理由对深圳的未来失去信心。&br&&br&&br&——————&br&写给那些正在奔赴深圳路上的年轻人们&br&&br&本文源于朋友发来的一篇文章:&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zbbs.sznews.com/thread--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80后的万言呐喊书:深圳,我真为你羞愧!&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这篇文章的观点是:&br&1,深圳的创新精神正在流失;&br&2,深圳周边城市的发展速度快于深圳;&br&3,深圳土地紧缺,房价越来越高,赶走了年轻人;&br&4,产业空心化,深莞惠的同城化缓慢,使得深圳成为一座孤岛。&br&&br&因此,作者呼吁:&br&1,深圳直辖,深圳东莞惠州一体化;&br&2,直辖后增加土地供给,降低房价;&br&3,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吸引年轻人;&br&4,加快高铁地铁机场等交通建设。&br&&br&我的看法是:&br&我们身处一个资本主义的大时代,中国经济崛起的时代,我们一定要看清这个社会的发展规律,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有美好的将来。&br&&br&中国经济的崛起,缘自市场的力量,而不是行政的力量。&br&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先一步的政策放行,使得香港的资本大量进入和产业转移,是深圳能够在早期崛起的根本原因。&br&这种先行一步的优势,使得深圳可以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相对于内陆的同胞们自然具有更多的机会:在一块荒地上,谁先画个圈占有地盘,谁就占有了资源和财富。&br&这种发现和获得机会的能力,我称之为“眼光”。&br&虽然早期很多“人傻,钱多”的传说在坊间流传,但你千万别信以为真,真实的故事残酷的多。多少打工妹涌进纺织五金厂,成为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庸庸碌碌终其一生;多少壮志未酬的技术精英找不到技术与市场的对接点,被迫放下架子,做一个普通的推销员。&br&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永远只是那些适应市场环境,不断学习与进取的精英。你或者看到了他的狗屎运,但是你却没有看到狗屎运背后的努力:那个摔跤的村长女儿并不是一生只摔一次跤,为何她选中了眼前这个司机,而不是那些围绕在她身边的其他追求者呢?&br&在资本主义时代,信息、资本、贸易快速流动,每一天都有很多机会在我们周边涌现,就看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去冒险。想要获得个人前途的成功,我们首先就要尊重这个社会的发展规律,然后适应它,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获得成功。&br&&br&时代在进步,随着中国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经济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内陆的产业转移和沿海的产业升级。&br&你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这种转变,否则你将被时代淘汰。&br&从2003年开始,珠三角首先感受到劳动力的短缺,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沿海的低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开始叫苦连天。&br&到2009年金融风暴,出口市场急剧萎缩,大量沿海工厂失去成本优势:要么被迫迁移内陆或者东南亚,要么倒闭关门。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规律。&br&从此之后,内陆地区得益于沿海产业转移,发展一日千里:这种机会,就像深圳在1980年代的满地机会是一模一样的,如果你相信你在这场产业转移的高潮中具有当年深圳精英发现机会的能力,我建议你:不要去深圳了,赶紧收拾包袱,去成都、重庆、武汉、长沙、合肥、郑州吧,大好前程,等待着你去开拓!&br&真的,深圳或者不合适你,你应该去更适合你的天地去开创你的事业。正如当年有无数的台湾人和香港人选择在深圳、东莞扎根创业一样,也同样有无数台湾香港人选择在本土发展。&br&&br&时代已经变了,深圳已经不是早年的一无所有,而是一座科技创新产业聚集的大都会。&br&那些已经失去竞争力的产业,终究要被淘汰,无论我们如何不舍;那些位处这个产业链条上的人们,终究也将在深圳无处立脚,不是深圳被抛弃了,只是失去了竞争力的他们被深圳抛弃了。&br&这实在是一件悲哀的事情:是的,深圳的房价越来越高,我们的工资多年不涨,还在低处徘徊,究竟要多久,才能在深圳买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小房子呢?&br&我要告诉你的是:&br&如果你从事的是纺织、五金、电子这些低端加工业,你将永远没有机会出头,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到内陆,那里有更好的机会等着你;&br&如果你从事的是生机勃勃的新兴产业,智能手机、互联网、文化创意,那就要看你的位置了,你是在一家处于行业中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还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小企业。新兴产业的竞争激烈而残酷,如果你是在一家小企业里混日子,譬如华强北的山寨机作坊,很快你就会发现混不下去了:既学不到技术,锻炼不了能力,又无法积累人脉,一旦企业倒闭,你就要失业了,前途茫茫,路在何方?我的答案是:趁着青春还在,赶紧转型。&br&如果你从事的新兴产业,又在一家生机勃勃的大企业里工作,那么我恭喜你:你的前程似锦,你就是深圳所需要的人才。&br&&br&深圳的低端产业在转移,但深圳的创新能力并没有失去:在中国产业创新的大浪潮中,深圳正处于时代的漩涡点。&br&中国的沿海地区各有优势:上海更适合跨国公司,传统金融行业、服务业人才;苏州无锡有更多的跨国公司制造业基地和研发人才,太阳能光伏产业欣欣向荣;杭州宁波是机械化工民营企业的重镇,山东辽宁是石油、重型机械的大基地,北京是国企总部基地,互联网文化中心,电影北漂一族的乐园,天津是航天等国家战略工业中心。&br&在中国产业崛起的大时代中,沿海地区各有各的精彩,深圳也不例外。&br&在我看来,深圳就是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产业脊梁上最重要的一个节点。过去是时代的领先者,未来也将继续保持。&br&你之所以感到深圳的优势在流失,是因为内陆地区快速追赶的势头让你迷茫了,低端产业的转移让你惶恐了,但是你没有看到深圳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势头:智能手机制造业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实现对台湾、日本同行的产业替换,华为、中兴、酷派在全球市场上的攻城略地,很多山寨机作坊倒闭了,但是更多的具有零部件技术优势的企业在茁壮成长,他们是龙头企业下面的坚实齿轮,没有这个生态链条的成长,就不会有华为们的台前风光;还有前海的大开发,创业板的金融支持,私募基金大量扎堆,甚至美国的创客青年也在关注着深圳,来到深圳开始硬件创新、可穿戴式设备的创业。&br&深圳的创新精神从来没有流失,这里有全国最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适应时代浪潮的人留下来,失去竞争能力的人退出。&br&&br&在深圳产业转型,迈向创新之都的路上,低端产业的淘汰是不可避免的,是时代的必然,有失才有得。&br&房地产的节节攀升也是市场规律的必然反映:正是因为有更多的人看好这里,来到这里发展,房价才会走高;无论通过什么样的行政政策打压,房价只会在短期内短暂下调,然后再次报复性反弹,直辖市这种行政计划思维更加不可行。你以为土地供应增加了,房价就会下降,事实上你除了在东莞或者惠州得到一个深圳的户口以外,不会有任何的分别,深圳市中心的房价该是那个价,仍是那个价。&br&保障房政策只会带给有政府关系的权贵利益,对一无所有的年轻人,不会有任何助益,放弃幻想吧。&br&你看看美国的硅谷,不是直辖市,只是旧金山郊外几个县城的组成,房价却是全美国最贵的地方之一,和纽约曼哈顿相比也不逊色。只要产业经济继续欣欣向荣,房价必将继续走高,如果他停滞不前了,或者下跌,那也将是你要离开的时候了。&br&&br&对于一个科技创新中心来说,最重要的是市场思维,而不是计划思维。&br&计划思维只会让深圳作茧自缚,如果你爱深圳,就请不要再呼吁什么直辖、保障房之类的建议了。&br&深圳的成功,我再重申一遍:是政策的率先放开,而不是推动;是因为这里离香港资本主义社会更近,离北京计划经济中心更远;同样放开的四个经济特区,只有深圳获得了巨大成就,珠海厦门马马虎虎,汕头贫困落后——你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吗?&br&&br&对于那些正在奔赴深圳路上的年轻人,我的建议是:&br&1,真正了解你的能力所在,如果你是适合深圳科技创新产业的人,那你就来吧,这里有很多优越的工作机会等着你,你会获得与你的付出努力相适应的优厚薪水,锻炼技能,积累人脉,数年之后机会到来之时开创自己的新事业。房子,会在这个过程中水到渠成。&br&2,如果你认为你更适合在传统产业中淘金,那就趁着产业转移的东风,到西部大开发的广阔天地中去冒险吧。
为什么广州/深圳能够晋身为一线城市,而天津、重庆、苏州这些GDP相近的城市不能?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线城市的标准是什么。 肯定不是GDP,也不是政治层级。 在我看来,一线城市,和二线的区别就是:在重要的产业经济领域内,是否具有全国性的影响力。 比如…
&p&坐标帝都,二环附近管住,两室一厅的房子。应届毕业生解决户口。&/p&&p&8:30-16:30,很少加班,常做甲方,很少受气。&/p&&p&工作氛围还不错,同事基本都是衣食无忧的level,所以相对来说勾心斗角的情况蛮少。&/p&&p&刚毕业,税后年薪在央企来说算是中上水准,不算很多,但综合来看还不错。&/p&&p&三餐免费随便吃,上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8ec7fc6d4a7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8ec7fc6d4a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819fba29780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819fba2978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bf46c27dfbfbafb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bf46c27dfbfbaf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494bb2bdd9d1d9d7a6bdcab872c4102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494bb2bdd9d1d9d7a6bdcab872c4102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43e6b4251d4fedbb82dd79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43e6b4251d4fedbb82dd79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904bc589190fbbcec607ee64f32c40b0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904bc589190fbbcec607ee64f32c40b0_r.jpg&&&/figure&
坐标帝都,二环附近管住,两室一厅的房子。应届毕业生解决户口。8:30-16:30,很少加班,常做甲方,很少受气。工作氛围还不错,同事基本都是衣食无忧的level,所以相对来说勾心斗角的情况蛮少。刚毕业,税后年薪在央企来说算是中上水准,不算很多,但综合来…
1,参观酿酒厂时,导游告诉大家,在以前因为教会的戒律和国家对酒精饮料的专营控制,合法的酿酒厂在当时很少,所以很多今日驰名的老牌威士忌和葡萄酒厂在百年前其实都是非法的地下黑酒店。&br&&br&一个美国游客会这么插话: “哈哈,现在在我们田纳西州的森林里还有不少黑酒厂呢,我小时候和小伙伴去那里偷酒喝,被酒厂主人抓住了暴打一顿,逃回家后爸爸发现我一嘴酒味又把我打了一顿,哈哈。”&br&周围英国游客表示,“天哪,你那时几岁?一天被打两顿太可怕了!”&br&&br&一个英国游客会这么插话:“据我所知,百年前饮用水消毒技术几乎是不可靠的,酒精饮料因为在酿造过程中杀除了微生物,在当时其实是最安全的饮用水源。当然,喝多酒了你脑子会酒精中毒变成一个呆子。所以当时人必须做一个艰难的选择,是喝干净的酒水变成傻子,还是喝不干净的水天天拉肚子,哈哈,哈哈。”&br&周围的美国人表示“天哪,没有自来水你们欧洲人是怎么活过来的?”&br&&br&2,英国孩子12岁以后,每天晚饭就会喝点红酒,15岁以上就可以看有xx露点情节的影视剧,16岁可以开车,17岁可以买大箱的啤酒。&br&在美国大多数地区,孩子要合法享有以上福利要等到18岁,甚至21岁。&br&美国父母看到英国父母给不到15岁的儿子倒酒会很吃惊。&br&然,英国父母看到美国爸爸教不到10岁的女儿如何用枪会很吃惊。&br&&br&&br&3,在美国看球赛,啤酒作为一种饮料在场内以杯卖; 英国看球赛,啤酒以瓶卖,作为一种肉搏武器。&br&在英国,不流血进医院的,不叫斗殴。&br&在美国,不鸣枪不爆炸的,不叫冲突。&br&&br&4,英国有很多漂亮的女警,她们截停你车时会微笑问候,你不会想反抗。&br&美国有很多强壮的女警,她们截停你车时会拔枪问候,你不会敢反抗。&br&&br&5,美国马路交界口用红绿灯控制交通,英国和很多西欧国家用环岛。&br&很多美国人,如世界其他各国人一样,第一次到欧洲开车,遇到环岛会不知所措。而如果环岛修得不是很大很高于路面,美国司机很可能会直接从上面碾过去。不过,环岛不是最大的问题,美国人在英国开车会走反道,或者因为不会开手动挡而根本动不了。&br&&br&英国人到美国开车,首先会嘲笑美国人全是只会开自动挡SUV的笨蛋,再来会惊讶在美国车上制冷空调是标配,接下来会嘲弄红绿灯设计是如此低效完全是给没有自制力的人设计的。&br&最后,在一个貌似没车的红灯路口,英国司机四下张望,确认没有目击者和摄像头后,默默的加速。。。。闯!红!灯!&br&&br&6,看到一辆悍马,美国人说“这是辆SUV”,英国人说“这是一辆4X4”。又看到一辆路虎揽胜,美国说“这也是一辆SUV”,英国人说“这也是一辆4X4”。&br&于是美国人明白了,英国人也明白了。&br&美国人去英国玩,要向租车公司租一辆4X4。英国人去美国玩,向租车公司租一辆SUV。&br&英国租车公司给了美国人一辆日产Juke,美国租车公司给了英国人一辆丰田RAV4。&br&美国人暴走了,“世界上怎么有这么小的SUV!”&br&英国人暴走了,“这车怎么不是四轮驱动,怎么不能越野!”&br&&br&7,美国人向英国人吹嘘说他去年去俄国玩,如何迅速约炮了一个俄国妞。&br&英国人默默听着,突然问“你再说一遍那妞的名字?”&br&“安雅”美国人说道“她叫Anya ”&br&“哦,美国人,据我所知,这个名字用俄语发音应该念阿涅亚而不是安雅。或者你记错她名字的拼写,或者记错了发音,或者她根本就不会说俄语,或者。。。。你在遍故事?”&br&&br&美国人喜欢炫耀个人经历和资历&br&英国人静静听着,等待着别人知识点和逻辑思维上出错,然后开始穷追猛打反击。。。。&br&&br&8,&br&你和一个人讲个有趣的事,&br&美国人的反应是“嗯,funny,嗯,that's cool,嗯,so cool,wow,that's the most lovely thing I heard。”&br&英国人的反应是“哦,interesting,
呃, wonderful, 呃,brilliant。”&br&&br&入住海景房,&br&美国人的反应“wow, look at the magnificent view!好赞的海景哦!”&br&英国人的反应 “Wa , the view is good, better than I expected, not disappointing。哦,海景不错,比我想象中好,不那么令人失望”&br&&br&吃到好吃的,&br&美国人的反应 & OMG, this s so tasty! I m in heaven now, OMG I can eat it the entire day! 哇哇!太好吃啦,我要上天堂啦,天哪,我一整天都想吃这个!&&br&英国人的反应& I must say it's good. The flavor is bold and the balance is nicely controlled, well done, this chef knows cooking.我必须说烧的不错,口味到家了,火候也掌控得好。干得好,这个厨师会烧菜。&&br&&br&吃到难吃的东西,&br&美国人:“这东西看起来是翔,闻起来是翔,吃起来更是翔翔翔!退钱!”&br&&br&英国人:“嗯,很有意思,看起来像是用蛆煮的肉汤,闻起来像前年的马粪,尝一口吗,嗯,更有意思了,像我奶奶去年圣诞节穿的袜子。虽然我全吃完了,但真很抱歉,这种体验真是一场浩劫。”&br&&br&讨价还价时&br&美国人,& sorry no deal, 5 $ or I walk away.5刀,不卖走人&&br&英国人,&don't you really think that I can't find the alternative who offers me a better deal, like, 5$?你觉的我找不到比你开出的价钱更好的?比如说只卖5刀?&&br&&br&在餐厅坐下点菜&br&美国人:“嗨,伙计,过来点菜。啊,上次就是你,我推荐的那个地方你去面试了吗?怎么样?oh,真抱歉我不知道我朋友这么严厉。哦,对了,说说今天吃什么,听说新出的海鲜肉卷不错。求求你们的厨子不要放太多辣椒好吗?谢谢。帮我把饮料加满。”&br&&br&英国人:“嗯,对不起,嗯,我是想说,那个,怎么说呢,倒点水可以吗?我们点了酒,但是,怎么说呢,有点干,所以,是的是的,水可能好一点。还有,还有就是,我们说的话比较私人,毕竟今天是个家庭聚餐,呵呵,不少家里的八卦啥的,呵呵。。你可以站得离我们的桌子远一点吗?”&br&&br&9,&br&美国老头穿polo衫,短裤,凉皮鞋,在公园的人行道上遛金毛。英国老头穿高筒靴,格子尼裤和格子西装,在森林的泥地里溜拉布拉多。&br&&br&美国农民的拖拉机好,可能还有喷农药的飞机,房子又大又新,养殖场很现代,当然欠的贷款也不少。&br&英国农民穿的好,农场的风景好。。。&br&&br&10, 还是说说我熟悉的交通吧。&br&英国人对安全是及其重视的,扩展到道路交通安全上就是及其严苛的驾照考试。按照英国路考的标准,我觉得高达 八成的美国司机都不可能第一次通过。&br&不过这倒不是因为美国人低能,如果把路上有照的英国司机马上拉回驾校让他们再考一次,高达七成也都会被挂。。。&br&&br&英国路考最抓狂的是free driving部分: 考官告诉你一个目的地,然后你自己看路标一路开过去,艰辛之旅由此展开。。。&br&&br&美国公路上的路标大都印的很大很显眼; 英国很多路标又小又费解,你得开到路口才看清。。于是你到了路口一个急刹车,熄火,考官冷眼旁观,挂!&br&&br&美国城里的主干路又宽又直,一条大道由东向西几十英里不断。大路口红绿灯,小路口让行人,只要不在车流中突然变道,路考毫无难点。&br&&br&在英国伦敦,曼彻斯特蜿蜒曲折的单行线上,能一次通过路考的肯定都是车神。。但最大的问题不是车流,而是,而是。。。。你不知道free driving时考官说的目的地在哪里。想想看,一个曼彻斯特人不幸沦落在伦敦考驾照,考官和他说“你先开到oxford circle,再开到tower bridge。”然后他们就可以互相干瞪眼了。这么说有点夸张,不过在英国考驾照尽量在常居地附近熟悉路况的考点,像美国那样为了容易通过而跑到老远的乡下考点是很冒险的。&br&&br&在美国,出了城市核心区,公交服务就很稀少了。主干道上的公车最频繁时可以十五分钟一班,次级道路和近郊的公车班次至少相隔半小时,离城市50英里外的乡镇几乎没有公交服务,只通灰狗大巴。英国的公交还是很好的,很多偏僻的不到千人规模的小镇也通公车,虽然一天两三班每站间隔几英里和灰狗也差不多了,但是因为不算长途车所以票价不高呀!&br&&br&11, 纽约人坐7小时飞机到德克萨斯看亲戚,回来后表示德州人口音挺重。伦敦人开车7小时到格拉斯哥看亲戚,回来后表示那群苏格兰人說的鸟语他一句不懂。&br&&br&欧洲人常讥笑美国有超过两成的人没有护照,美国人表示他们开一天车后可能还没有出本州界。&br&&br&12, 关于数字和语言&br&嗨,杰西,我们到机场拿到车以后,去你家农场该怎么开?&br&如果杰西是美国人:“在你们的gps上输入 10084号,Main Street,Big Pine Town(大松镇)。90号公路过了四溪镇( Four Creek)后向南再开20英里就到了。”&br&&br&如果杰西是英国人,唉。。“你们出机场时上A329往西走,到了Dallencemor出口时下去转B3008,大概开二十分钟吧,右手边有条指向Kinmoch Side的小路,转进去顺着开到底后遇到A35,往Ython Moss方向开,到了Huntlie下到B3239往Craigies Mouth开,开到Lumpha镇时,注意教堂,看到后往左转。。。”&br&“杰西,告诉我们你地址就好了,我们有导航”&br&“哎,我家在一条unnamed road上面,没有地址哎!你可以输我家的邮编,BD35 2ka,不过邮编覆盖周围4平方英里的地方,而且经常指到山谷另外一头。。。”&br&&br&如果美国人采用英国人的邮编系统,用英国味道很浓的村镇名,他们会觉得自己每天都在绕口令。所以我觉得,从一个国家的行政系统名称设置,就可以看出该国的文化和天赋指向。你看我们中国,地址邮编,机关编号,网站名称,学校名称,部队驻地名称,很多是用数字吧,比如第一医院,3721网,202研究所,942厂,长江三桥,83401部队,你让丹麦人翻译过去念一遍试试看?&br&&br&顺便,你说很多住乡下的英国人不觉得很不方便吗?不,他们觉得很好,因为他们不希望被人找到。。&br&&br&13,拦下一个美国人,让他唱国歌,随便点的会哼几段后哈哈问你“我没走调吧?”,严肃点的会立正站好手扶胸口。&br&
拦下一个英国人让他唱国歌,他会觉得你是sb。&br&&br&但你可以当美国人的面攻击美国的一切,上到政治,下到他家的草坪,他要么呵呵,要么回家查资料准备一篇长篇大论来驳斥你; 只千万别说“我操过你老婆/妈妈/女儿。”或者“你jj好短。”,人家可能会直接刀枪相见。&br&&br&而英国人实际上可护短了,唯一容忍可以被攻击的就是他们的政客。试试贬损女王,说说体育明星和科学家,说说他们的黑历史,英国人脸色立马会垂下来,于是你知道他们开始酝酿嘴炮模式全开了。&br&&br&英国人觉得美国人愚昧,&br&美国人觉得英国人虚伪。&br&&br&14,&br&在英国,一票明星和社会人物天天高喊女权,但大多数英国女孩都觉得结婚后做全职太太很好。&br&在美国,女权其实是略带贬义的。但大多数美国女性比英国女性更加独立。&br&&br&15,&br&美国广播电台特色节目: 摇滚楽传教。轰隆的电吉他和贝斯中,一个狂爆的男低音嘶吼着:& Power in the name of Jesus, his grace makes me feel immortal!& &I hear Lord's voice, I kiss his grace&.音乐结束后一群主播在电音背景乐中讲解圣经。。&br&&br&英国特色电台,嗯,BBC Radio 4,无广告,无音乐,正点播新闻,然后时评,然后广播话剧,然后讲圣经,偶有插播古典音乐。除话剧外,就一个老年男中音。。。实乃开车催眠大杀器&br&&br&美国电视台周日三神器: 电视导购,传教,科幻剧。&br&英国电视台周日三神器:竞答节目,厨艺,庄园探案剧。&br&&br&16,关于日常碳排放&br&一个天气晴好的周六,英国人提议全家去野餐吧。于是一家老小骑着自行车,跨着精致的野餐篮子,骑到十英里外的某个老城堡的废墟,坐在湿润的草地上,吹着英伦三岛六月份十五度的微风,开心的吃着冷冷的金枪鱼三明治。&br&好吧,其实大多数是开车到五十英里外的城堡,因为要带狗一起去。&br&&br&一个天气晴好的周六,美国人表示可以出去野营。住农村的美国人发动了六轮大皮卡,拉起大房车出发了。住城市附近的美国人很悲催,他们发现附近公园的野营地竟然全特么被人家n月前定满了,于是改议在后院烧烤吧。于是他们发动了SUV,开到一英里外的沃尔玛买了十盒corn fed牛肉,外加一瓶煤气罐。一家人其乐融融,吃了7盒剩下三盒,发现买的时候没注意保质期,两天后过期了。。。&br&&br&又一个天晴的周末,英国人拿出各种不同尺寸的刷子和清洁剂开始洗后院,一百平米刷了一上午。美国人表示这太没效率了,提出更简便的方法是用高压水枪,一个水柱下去,连喷一小时什么水垢青苔都米有了,顺便浇浇花草,还不用化学清洁剂,非常环保。。。至于水费电费吗,美国人表示闻所未闻也。&br&&br&当然,如果是俄国人可能会用更高效的方法:用硝酸洗地,一阵青烟后,水泥地亮白如新。至于污染地下水,毒死邻居花草这种事,俄国人表示邻居是什么?
1,参观酿酒厂时,导游告诉大家,在以前因为教会的戒律和国家对酒精饮料的专营控制,合法的酿酒厂在当时很少,所以很多今日驰名的老牌威士忌和葡萄酒厂在百年前其实都是非法的地下黑酒店。 一个美国游客会这么插话: “哈哈,现在在我们田纳西州的森林里还有…
我来说个真实的笑话吧。&br&&br&某交易投研部门,有十几个分析师。其中两个分析师,比较突出。不是他们的业绩能力突出,而是他们的风格比较突出。&br&&br&其中一个分析师,叫他陈多多吧。他是全年365天看多派。另一个分析师,就叫他徐空空吧,他是全年365天看空派。俩人一开会就吵架,简直火星撞地球。私底下,一谈起对方,嗤之以鼻的鄙夷与挖苦,都认为对方是弱智,是脑残。&br&&br&陈多多每天的工作,就是收集各种利多的咨询和数据,来佐证他的观点和判断:世界在变好,于是需求在变好,于是资产价格要上涨,整个市场Risk-on,所以,买买买,多多多。&br&&br&徐空空每天的工作,就是收集各种利空的资讯和数据,来佐证他的观点和判断:世界会变坏,于是需求在下降,于是资产价格要下跌,整个市场Risk-off,所以,卖卖卖,空空空。&br&&br&一年里面,只要市场在上涨,陈多多就特别的春风满面:我看对了,我好厉害,我是世界第一分析师。开心啊。字里行间还要打压讽刺下徐空空是烧饼。嘴角上扬,眉梢都挂着笑。一旁的徐空空,就一肚子怒火,咬牙切齿的忍着陈多多发浪卖骚:等着吧,等下跌的时候,让你好看。&br&&br&果然,没几天,市场出现了一个大面积跌停。徐空空,兴奋的差点从地球上喷射到外太空。举手投足之间,那个耻高气扬啊,用眼角斜着瞄几眼陈多多,冷冷的从嘴里发出几个别人听不到的音节:烧饼,臭烧饼。看你怎么死的吧。&br&&br&一年下来,他们在互相伤害中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居然还能相安无事的做同事。陈多多和客户分析行情的时候,客户问,为什么要坚持看多,基本面不妙啊。陈多多说,人活着总得吃喝拉撒睡吧,有消费,就一定有需求,有需求,就一定要上涨。吧啦吧啦。客户也不是太懂经济分析,就跟着噢噢噢附和几声的过去了。&br&&br&那边徐空空和客户分析行情,客户问,为什么坚持看空啊,最近基本面数据都挺漂亮的,难道不会有个中级周期的上涨吗。徐空空神秘的笑了笑,说,你知道吗,我强烈的认为,黄石公园的超级火山要喷发,只要黄石公园的火山一喷发,整个地球有一半都要完蛋。所以这时候,一定要看空,卖卖卖。客户被他说的一愣一愣的。这些都是陈多多和徐空空的工作日常中的真实案例。&br&&br&他们在开玩笑吗?不是的。他们是认真的。他们傻吗?也不傻。这俩人,都是985研究生学历。而且从业多年。他们在分析师里面,算是什么水平呢?肯定超过平均线。数据整理能力,超强的,报告也做的特别的雄辩与漂亮,给人的感觉,一看就是很专业,让你觉得你不信他你今年就别想好了。&br&&br&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呢?&br&&b&脱离时间框架谈未来预期。&/b&&br&&br&这是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包括专业的经济学家,和职业的交易员。甲说,今年肯定要出现晴天,乙说,今年肯定会出现阴天。完全相反和矛盾的两个命题,可是他们居然都对。奇怪吗?这就是脱离时间谈预期的荒谬之处。&br&&br&关于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宏观经济分析和判断。也出现了很多陈多多和徐空空一样的人,做出了很多无意义的判断。如果脱离时间周期谈中国经济,会出现很多可笑的命题和预期。以及很多荒诞不经的做派:先把屁股做好,然后用头脑找数据和现象,来验证屁股做的对。&br&&br&几十年前,看空中国的那些人,到现在还在看空。他们都是徐空空一样的人。而在现实中,如果是真实的参与交易,你年周期的大格局宏观判断全是错的,那么你可能在头几年就爆仓了,没命了。还怎么有本金连续看空做空一个不断上涨的标的几十年呢。&br&&br&这些连续几十年,战略研判都和现实相反的人,之所以现在还没破产,没死,是因为他们都是嘴炮。他们自己没死,死的是他们的脑残粉。&br&&br&下面再有请陈多多和徐空空上台发言:&br&&b&陈多多:我认为中国将一统太阳系,因为我在其他的平行宇宙中,已经看到这个结局了。&/b&&br&&b&徐空空:呸呸呸,我认为中国经济将万劫不复,因为在知乎上看空中国经济会有一万赞,陈多多大土鳖,你个五毛会不会玩知乎啊。\(^o^)/&/b&
我来说个真实的笑话吧。 某交易投研部门,有十几个分析师。其中两个分析师,比较突出。不是他们的业绩能力突出,而是他们的风格比较突出。 其中一个分析师,叫他陈多多吧。他是全年365天看多派。另一个分析师,就叫他徐空空吧,他是全年365天看空派。俩人一…
《被吞噬的中产阶级》&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68c346a9e73adffe29aa4_b.png& data-rawwidth=&737& data-rawheight=&5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68c346a9e73adffe29aa4_r.png&&&/figure&&br&&p&&b&一、传说中的稳定器&/b&&/p&&br&&p&对于如何界定“中产阶级”有许多不同的标准,美国经济学家加里·布特莱斯认为收入在50%——200%中位数收入的人都是中产阶级,这一标准被广泛采用,如图所示: &/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2d9b4df09f0db85d718ac_b.png& data-rawwidth=&648& data-rawheight=&4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2d9b4df09f0db85d718ac_r.png&&&/figure&然而中国学者李春玲根据201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CASS-CGSS数据整理了16——74岁非学生人口年收入平均值和中位数: &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1dab005eaf0e24c0bb97deb3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1dab005eaf0e24c0bb97deb3_r.jpg&&&/figure&&p&如果按照布特莱斯50%——200%划分方法,那么年收入7500——30000的人都可以称得上是中产阶级了。这当然是不可接受的,年收入7500相当于月收入625元,已经接近了贫困线。中位数向下50%是其他国家判断中产阶级的标准,然而在我国已经触碰了贫困线,反映了我们跟西方发达国家全方位的差距。请回忆我们上一篇文章和上上篇文章中提到的数据,月薪4000+就已经超越全中国90%的人了。同时一线城市居民中产阶级收入基准线远远高于其它地区,就是我们上一篇文章得出的结论。&/p&&br&&p&另外一个划分标准,是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经济展望》中,把每天消费在10美元至20美元之间的人群定义为中产阶级。按照这一标准,2010年全球中产阶级大约4亿人,而中国中产阶级群体大约4600万人(即日消费约在60-120人民币之间),约占总人口的3.5%。但是考虑到中国人民储蓄重于消费的特殊国情,以及在大城市打工人群的房租费用,这一数据同样并不能十分说明问题。&/p&&br&&p&除了绝对的数据还有感性的划分,《美国传统词典》对中产阶级的定义就相对感性化,指的是“介于工人阶级和上层阶级之间的社会经济学阶级,通常包括专业人士、高级技术人才和中低管理人员。 “中国学者李培林、张翼把按照收入、教育和职业这三个维度分层的测算结果赋予一定权重并叠加计算后,得出如下结果: &/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79ab5ce6cb37e4cbda3cded2ab28cc40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79ab5ce6cb37e4cbda3cded2ab28cc40_r.jpg&&&/figure&&p&可以看到,在综合考虑了职业、教育等因素之后,中产阶级的比例大约在12%左右,如果算上边缘中产,则占到了总人口的1/4。&/p&&br&&p&不过这些数据的划分仅作了解。中产阶级究竟是一个经济上的概念,来表示收入结构的差距;还是一个生活状态的概念,用以表示社会地位、生活方式、教育水平的差异;抑或是一个阶级分析的概念,用以表示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在不同的语境下都会有不同的解释。相信我们每个人对于“中产阶级”的概念都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大致可以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小康之家”等形容词来描述。我们就按照固有的感知来定义“中产阶级”即可,并不影响本文结论。&/p&&br&&p&1912年德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莱德勒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私人基础》中最早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关系提出“稳定器”的概念,因此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对中产阶级赋予了很重要的地位,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稳定器”、“解压阀”这一挂念获得了中西方学者普遍认同。&b&从社会角度上&/b&讲,中产阶级是介于社会顶层与低层之间的缓冲,当它成为社会主体时,底层的矛盾会自然而然的弱化,毕竟老百姓吃不饱饭才会想到造反嘛;&b&从政治角度上&/b&讲,中产阶级在社会上代表温和的、保守的意识形态,这也是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当这种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时,极端的思想和冲突观念就很难有市场;&b&从经济学角度&/b&讲,中产阶级也是带动消费增长的重要群体,穷人消费能力有限,富人的消费其实也有一个天花板,毕竟买买买到一定程度也就到头了,更多的钱用去资本投资用来钱生钱了,因此带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基本就靠中产阶级了。&/p&&br&&p&更细化的来了解一下不同阶层的政治关键,我们来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做的一个调查: &/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fc7c536dccb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fc7c536dccb1_r.jpg&&&/figure&&br&&br&&p&&b&二、脆弱的资本&/b&&/p&&br&&p&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跻身“中产阶级”不仅成为“美国梦”的核心,也成为了诸多无产阶级所心心向往的奋斗目标。在二战之后,许多西方学者提出过很多诸如&b&“告别工人阶级”“阶级斗争消亡”的理论&/b&,同时“中产阶级”占据了社会阶级讨论的中心。&b&“上层阶级”“中产阶级”“下层阶级”会阶级划分的主流标准,“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的说法无论在舆论中还是在学术讨论中都渐渐的边缘化&/b&。&/p&&br&&p&实事求是的讲,二战之后的美国经历了经济上的腾飞,并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雇佣劳动者加入到非体力劳动职业群体中,即从“蓝领”成为“白领”。1956年,美国的白领工人首次在数量上超过了以体力工作为主的蓝领工人,而“白领工人”则被视为普遍意义上的“中产阶级”。&/p&&br&&p&但是,“中产阶级”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马克思的诅咒至今还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悬在整个社会的上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还会沿着两百年前老马画好的周期爆发,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的固有矛盾依然无法解决,而一旦经济危机爆发,中产阶级资本就暴露了其脆弱的本质——在经济危机或者经济不景气来临之际,中产阶级最先崩溃的群体。(至于无产阶级,他们本来就“被剥削的一无所有了”) &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02bb4a4f3af9b45d56ee9cfb537b505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02bb4a4f3af9b45d56ee9cfb537b5051_r.jpg&&&/figure&&p&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120.52.73.77/elsa.berkeley.edu/users/saez/alvaredo-atkinson-piketty-saezJEP13top1percent.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120.52.73.77/elsa.berke&/span&&span class=&invisible&&ley.edu/users/saez/alvaredo-atkinson-piketty-saezJEP13top1percent.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红标是我加的)&/p&&br&&p&上图是美国top1%人群中的收入状况,可以看到在经济危机来临之前,都是美国贫富分化、财富集中最顶点之际,也就意味着生产过剩与需求不足达到了最大值。就像我之前的文章写过,封建王朝土地兼并到一定程度会引发农民起义,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集中到一定程度会诱发经济危机。&/p&&br&&p&在美国,“中产阶级”是收入负债比最高的群体, 年间,“中产阶级”家庭的债务增长得最快。中等收入家庭的信用卡债务早在 年间就增长了75%,2008年次贷危机到来最先崩溃的也自然是中产阶级。彼时有关“中产阶级危机”“拯救中产阶级”的呼声在西方社会不绝于耳,奥巴马大选是所打的口号之一就是“重振中产阶级”。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奥巴马选举成功之后振奋人心的演讲&i&yes we can&/i&在八年之后更成了一种讽刺。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为了救市动用大量资金,&b&然而几乎所有的资金都被用于挽救“大而不能倒”的大银行、大财团。对于顶尖富豪来说,“大衰退”是机会而不是危机,是一个低成本吞并中小资本的绝佳机会。&/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9d4b431edb0a_b.jpg& data-rawwidth=&415&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5&&&/figure&&p&美国的一些中产阶级在金融证券和房地产上抵押了全部身家,这场金融危机不仅使他们血本无归,大公司的裁员浪潮还使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了工作,面对无力支付的教育费用、医疗费用和生活费用。美国中产阶级近30年来收入水平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他们与最富有的1% 巨富阶层收入比,从上世纪 70 年代末的 1∶80 激增至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前的 1∶650。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最新数据,2010 年美国中产阶级的平均年收入为49445美元,较之10年前甚至下降了7%。而年间,美国最富的前400人的净资产增长了13%,达到1. 7万亿美元,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当年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仅为1. 7%。&/p&&br&&p&&b&可以说,此次危机中金融资本家并未遭受实质性打击,相反,他们借助政府的救市措施以及包括减税计划在内的财政货币政策度过危机并进一步壮大&/b&。正如沃伦·巴菲特所言: “过去20年一直存在阶级斗争,只不过我所处的阶级胜利了。&/p&&br&&p&而拉丁美洲的经济衰退则更具有代表性,曾几何时,像阿根廷这样的国家还是令人向往的富裕发达国家,到20世纪80年代初,拉美中产阶级的规模已达到30%左右,算是初具规模。但是这些新兴国家依然没有逃过马克思经济周期规律的诅咒,80年到90年代初,拉美国家纷纷爆发经济危机,阿根廷、秘鲁等七个国家出现了GDP负增长,而在欧美盛行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并没有将拉美国家拉出经济衰退的泥潭(毕竟不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玩这一套国有资产纷纷被欧美列强瓜分,下场更惨)。在这样的背景下,拉美国家出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社会现象——中产阶级贫困化,即出现了被人们称作的“新穷人”群体。阿根廷学者米奴金(Alberto Minujin)将那些能够继续拥有房产和资产、一定的教育水平却无法获得足够的收人而维持在贫困线上的中产阶级定义为“新穷人”。下表反映了拉丁美洲在经济衰退十年中不同群体的收入变动,米奴金根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的数据,将拉美国家收入群体划分为四分位数(跟中位数是一个意思,这里是四等分了),可以宽泛的理解为Q1是最底层贫民,Q2、Q3是中产阶级和准中产阶级,Q4是最富裕阶层。&/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446f4ed529762eaf2b0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446f4ed529762eaf2b0a_r.jpg&&&/figure&&p&(来源:《拉丁美洲研究》2014年4月)&/p&&br&&p&在上表中,中产阶级的收入降幅均超过平均数。而且除了乌拉圭和哥斯达黎加,富裕阶层的财富损失程度均小于其他阶层,而巴西、墨西哥和巴拿马的富裕阶层在其他所有阶层都损失财富的经济萧条中反而实现了正增长,尤其是墨西哥和巴拿马,明显这群富豪是趁着经济危机发了一笔国难财。&/p&&br&&p&更有意思的是日本,日本经历了三十年的黄金发展又遇上了经济崩溃的“迷失的二十年”我们来看看日本有关中产阶级的书籍,只看这个书籍名字就能反映问题《''中流”的幻想》(岸本重陈,1985)、《中流幻想的崩溃》(上野千鹤子,1987),《2010年中流阶级消失》(田中胜博,1988),《不平等社会日本——再见,全体中流》(左滕俊树,2000年)。&/p&&br&&br&&p&&b&三、虚妄的阶级&/b&&/p&&br&&p&在马克思著作中,被称为中等阶级或中间阶级的群体在德文版为Mittel klasse,在英文版中被译作middle class,可以等同为如今中产阶级的概念。1865年恩格斯在《普鲁士军事问题和德国工人政党》一文中明确指出:“除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以外,现代大工业还产生了一个站在他们之间的类似中间阶级的东西—小资产阶级。这个小资产阶级是由原先的半中世纪的市民阶级残余和稍稍高出一般水平的工人组成的,&b&中间阶层在革命运动和斗争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社会地位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b&。&/p&&br&&p&对于中产阶级,&b&马恩首先指出了其软弱性、妥协性,但又肯定了其在一定情况下的革命性&/b&。《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中间阶级,即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都是为了维护他这种中间等级的存在,以免于灭亡。所以,他们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在1848年欧洲大革命中中间阶层的左翼提出了普选权和民主改革的政治要求,这使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中间阶层至少是其左翼在革命高潮时期可以争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示音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