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好一个幼儿园怎么办

幼儿犯错怎么办?聪明的幼儿园老师都这样做!
惩罚的目的,是让幼儿体验犯错的后果,进行自我反思,进而改正自己的行为。3-6岁是最爱捣蛋的年纪, 也是立规矩的最佳时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惩罚不仅要考虑幼儿自身特点,还要综合考虑惩罚的目的、采取的方式、希望达到的结果等因素。下面小编就和大家来谈谈教师在实施惩罚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有错必罚
幼儿犯错后,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必须要接受惩罚,不能朝令夕改。如果因为教师心情好随意取消对幼儿的惩罚,就会削弱既定规矩对幼儿的威慑力,长此以往,幼儿对教师设立的规矩就会置若罔闻。
二、惩罚前先警告
有时幼儿并不知道自己犯了错,教师要及时终止幼儿的行为,告诉他这么做是不对的,并进行温馨提醒,给幼儿改正错误的机会。如果幼儿对提醒不闻不问,依然再犯,再实施惩罚。
三、明确起止时间
惩罚幼儿时,教师应告诉他惩罚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或者什么程度结束,以及惩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在约定的惩罚时间结束时,一定要及时、明确地告知幼儿惩罚结束了,避免幼儿一直处于胆战心惊、惶惶不安的状态。
四、就事论事莫牵连
教师训诫幼儿时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忌翻陈年旧账。有些教师在批评幼儿时喜欢东拉西扯、横牵竖连,将幼儿从前犯过的种种错误一一道来,却忽视了本次谈话的主题。教师说的问题太多,幼儿抓不住重点,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五、及时惩罚不拖延
教师一旦发现幼儿犯错就应该立即实施相应的惩罚,惩罚得越早,达到的教育效果越好。如果当时的情境不允许教师立即做出反应,事后要尽早创造条件,让幼儿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和他一起回顾、总结当时的错误言行,帮助他反思、改正。
在幼儿园,幼儿犯错的时候教师通常都会先对其进行口头教育,但是因为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发展还不完善,自我约束能力也较弱,有时会出现反复犯同一个错误的现象。此时,口头教育的方法就不那么奏效了,就需要教师对幼儿实施一些具有“行动力”的惩罚手段。
在班上开辟一个专门的区域,当幼儿犯错后请他坐在那里,安静反思自己的行为。这种惩罚方式是为了让幼儿能够脱离集体的情境,意识到自己与别的小朋友的差别,从而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
隔离的时间不宜太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对于小班的幼儿,起初可能会因为不适应而哭闹着要离开,这时教师需要耐心陪伴在他身旁,直到计时结束,等幼儿情绪平复后,再和他讨论对所犯错误的看法。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与同伴发生冲突,或者教师一再强调纪律要求,但幼儿仍不能很好的遵守时,教师可以要求幼儿暂时退出这个游戏,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禁止幼儿参与游戏后,教师要引导他想明白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应该怎样改正,比如向被伤害的同伴诚挚地道歉,在旁边当个小小监督员看谁不遵守游戏规则等。当幼儿为自己的错误接受了惩罚后,教师应让他重新返回游戏。
当幼儿犯错后,让他做出相应的行为来弥补,比如打翻了牛奶可以让幼儿自己去拿抹布收拾干净,撕坏了图书可以让幼儿自己用胶布粘好等。
这种惩罚方式更适合“无心之失”,“赎罪”的过程还能让幼儿学会更多技能,可谓一举两得。教师要仔细观察、分辨幼儿的行为,防止有的幼儿因为好奇想尝试而故意去犯错。
有的教师会在班级内开展定期评选活动,对幼儿的优秀表现进行奖励,例如吃饭又好又快的幼儿可以获得1个贴纸,集齐5个贴纸就可以当一回餐具分发员。当教师发现幼儿在进餐时有挑食、聊天行为,就可以收回他的1个贴纸以示惩罚。看到自己辛苦挣来的荣誉被剥夺,幼儿会触动很大,自然也就牢牢记住了这次教训,不敢再犯。
注安亲宝,让我们的孩子多一点安全感!
安亲宝(www.anqinbao.net)是专门为小学生托管,儿童托管打造的应用,能随时随地手机查看托管班情况,能和托管班在线交流,每日都能看见孩子的生活情况,是您孩子课后托管的好帮手!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宝宝不去幼儿园怎么办?怎么劝导小孩去幼儿园
发布时间: 18:50
宝宝不去幼儿园怎么办呢,即将过半的暑假是不是让许多家长都很惊慌呢,9月份就有许多小朋友要开始上幼儿园了, 大师有些小朋友会大哭大闹,怎么办呢,一起看看。
  宝宝不去哭闹怎么劝导  子最喜欢,所以自然会想要一直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去上幼儿园等于要离开熟悉的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被陌生人所包围。试想一下,即使是把我们成年人放到陌生的环境里,我们也会觉得不安,想要逃避,孩子也同样如此。  此外,去上幼儿园还等于要离开父母,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很难理解为什么自己要和爸爸妈妈分开,甚至会担心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所以会觉得非常不安。  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换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对每一个的孩子来说,最初去上幼儿园会感到不安、因此而哭闹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恰恰是他和爸爸妈妈关系良好的明证。  所以如果一个宝宝在初入园的阶段就对上幼儿园没有表现任何抵触的话,反而值得父母的关注。  通常情况下,这是因为父母一直强力向孩子灌输“必须要去幼儿园”“你必须要乖乖的”的观念,孩子才会勉强地表现得愿意去幼儿园。此时,孩子的内心中对去陌生的幼儿园感到不安,却又不能表现出来,其结果,就会造成很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会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比方说,有些孩子虽然嘴上说想去幼儿园,但却常常在早上要出门时突然,这并不是孩子在装病,而是他们压力的体现。如果孩子常常出现这些状况,家长就一定要注意反省了。  当孩子说“不想去幼儿园”时,他们是真的不想去,因为他们对陌生的环境和离开父母非常不安。当孩子那样说的时候,很多无可奈何的父母会用“你怎么能不想去幼儿园呢”“幼儿园多有意思啊,爸爸都特别想去幼儿园”等等来回应孩子。其实,这就犯了否认孩子真实感受的错误。  当孩子抵触上幼儿园时,首先要理解、承认孩子的感受,“是啊,你不想去幼儿园啊,我知道,你会想妈妈啊。”然后再说一些能让孩子安心的话:“妈妈也一样会想你的,到○○点妈妈就来接你,你又可以和妈妈在一起了。”这样做才能让孩子逐渐放心。  小孩子都是最敏感、最会察颜观色的生物,爸爸妈妈的所思所想,即使没有通过语言直接表达出来,孩子也往往能感受到他们的情绪。  在孩子上幼儿园这件事上,您是不是有过太多焦虑和不安呢?“幼儿园老师会不会对孩子不好啊”“我的孩子能不能好好地自己吃饭啊”,这些焦虑和不安都会传达给孩子,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是件很可怕的事,所以自然会产生抵触了。  很多孩子在初上幼儿园时都不“完美”,有的孩子不会自己上厕所,有的孩子不会自己系扣子、穿,有的孩子不会自己吃饭。因为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里要吃苦头,妈妈们常常急于让孩子学会这些技能。  各位妈妈们自己一定有真切体会,过于焦虑不安时,学习也通常会失败;要想学好一件事,首先要有自信。可是,和孩子说“你不会吃饭到了幼儿园可不行”“你还是上不好厕所,到了幼儿园可怎么办呢”,这些话可没法帮助孩子建立起信心,反而会给孩子“幼儿园很可怕、我去不了幼儿园、我做不到”的印象。  要想建立孩子的自信,就不要从未来的角度寻找孩子的不足,而是要把孩子和过去的他自己进行比较,找到孩子的进步,对他说:“你今天吃饭这么棒,去了幼儿园也一定没问题的。”  爸爸妈妈们常常在无意之中拿“去幼儿园”当了惩罚的手段,比方说:“你现在这么不听话,等明天去了幼儿园让老师好好管管你”“你现在折腾吧,看去了幼儿园你怎么办”“再不听话,明天就送你去幼儿园”。这样,相当于把幼儿园放在了孩子的对立面,让幼儿园成为了孩子的敌人,潜台词就是在告诉孩子:“去幼儿园是一件不好的事”。这么一来,孩子当然就会对上幼儿园产生抵触了。  相应地,能不能把“不去幼儿园”当作奖励呢?“你今天表现不错,明天同意你不去幼儿园了”,这样,实际上和把“去幼儿园”当作惩罚一样,都把幼儿园放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可是事实上孩子不去幼儿园确实会很开心,那到底该怎么和孩子说呢?这种时候要换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和孩子说“你今天表现真棒,作为奖励,明天一整天你都可以和妈妈一起待在家里”,这样,焦点就从“去不去幼儿园”,转移到了“能不能和妈妈在一起”上,不会造成对幼儿园的负面印象。  宝宝不去幼儿园怎么办  1.环境创设法。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多带孩子进入集体的环境,让孩子能够一下子见到很多成人和同龄人,让他熟悉集体的概念。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论各种情况下鼓励孩子与人接触,不要有“我的孩子吃亏了怎么办?”的心理。咕咚2岁左右上过半年的早教,我对于早教能够给孩子带来的开发没有期望,只是我们当时的小区是个老城区,同龄孩子基本没有,全是老爷爷老奶奶,我只希望在早教中心让他看到更多的同龄人,让他感受很多人一起做某事的班级概念。  2.心理建设。其实目前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缺乏玩伴的,能够跟玩伴一起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家长一定要在孩子入园一年至半年时就会时不时描绘幼儿园有好多小朋友,可以一起做好多小游戏,真是太开心了。让孩子从心里对幼儿园的生活充满向往。切记有的老人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悲观的态度,“玩会吧,等上了幼儿园就该受管制了。”这些话以及这种负面的情绪绝对不能在孩子面前表露。  3.图书教育。有很多不错的绘本是描述幼儿园生活的,推荐法国的一本绘本叫《我爱幼儿园》,从孩子的视角描述了幼儿园的生活,书中完全没有回避入园第一天的哭泣事情,从去幼儿园的路,到幼儿园的生活,幼儿园的学习,幼儿园里见到的各种老师,都有趣味的描述,看完这本书孩子就会知道原来幼儿园的生活是这样的。人们恐惧的往往是未知的,等到他知道了,他就不会恐惧了。  4.。家长可以在孩子入园之前多和孩子玩“幼儿园”的游戏,前提是妈妈要对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流程非常了解。妈妈当老师,孩子来幼儿园。“XXX,来了。现在请洗手、漱口、放杯子。”“要这样洗手,这样漱口。”“现在是区域活动时间,你想玩什么?”“户外时间到了,我们要去外面玩了。谁想拍球?谁想骑小车?”“该吃午饭了,今天的午饭是…”….孩子们一定会乐此不疲的玩这个游戏,等到了幼儿园,孩子发现原来这就是幼儿园,自然没有恐惧和抗拒的心理。“幼儿园游戏”还可以在入园之后玩,一段时间后,孩子对于规律性的生活会比爸爸妈妈还清楚,这次就轮到孩子当老师了,父母当学生。咕咚的“幼儿园”游戏一直持续到了一个学期,搞得爸爸都快崩溃了,怎么每天都要玩这个游戏啊?!是的,这就是他们的每日生活,幼儿园就是一个游戏!  5.教师沟通。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家长要以谦虚和积极的心态和老师沟通,将自己孩子的特性及时与老师沟通,是外向、慢热、喜欢画画等等,让老师及时知道,这样老师就能及时针对孩子有沟通和有良好的互动了。  常见的不肯去幼儿园的理由  1、幼儿园没有在家自由  幼儿园虽然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玩耍,但幼儿园终究没有家里自由,小朋友要受到老师的约束,定时吃饭,按时睡觉,不能像在家里一样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干什么。因此,即使每天放学时好好的,早上起床时,小朋友还是会对上幼儿园心生抗拒。  2、假日综合症  周末或长假过后,小朋友抗拒上幼儿园的情绪更加明显。好不容易到周末,家长就会由着孩子晚睡晚起,带孩子去做他喜欢的活动,孩子在幼儿园建立的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乱,这样的生活与上学时的情景形成强烈对比,孩子自然不想被约束。  3、生病后找到拒绝上幼儿园的理由  孩子一生病,家长就会尽量让孩子留在家里养病,孩子不仅可以不去幼儿园,还会得到全家人的悉心照料,有些心疼孩子的家长还会放弃平时的原则,满足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这样一来,孩子病好后,就会想方设法找借口拒绝上幼儿园。  4、其他原因  孩子答应其他小朋友的承诺没有完成、在幼儿园被老师批评等原因也会成为孩子上幼儿园的借口。相关阅读:& 搜索“图老师”或者“tulaoshi_com”加关注,每天最新的美食、健康、育儿、美妆、、手工DIY等生活小技巧,30天变身小巧妇!【扫描下图可直接关注】
点击查看更多与《》的相关经验
相关知识点
相关育儿百科推荐咨询热线:400-676-8333
手机找法网
您的当前位置:
幼儿园的做法对吗?我应该怎么办?
请问幼儿园里一个老师看多少个孩子为宜?学校以各种理由要求一个人管将近30个孩子共两个班。并且不给任何报酬。
陕西 - 渭南
你好,你可以到教育卫生部门咨询。
2条律师回答
协商处理为好
你可以咨询教育管理部门。
其他类似咨询
你可以起诉解决的,这是出卖人的义务
你好,按照人身损害依法进行赔偿,赔偿涉及医疗费,护理费,因为骨折还可能存在伤残等级的问题,可来电咨询,以便为你提供详尽的律师意见及建议。
你好,要看双方当初是如何约定。如有不明可电话联系或面谈,奎文区人民法院南邻,山东潍州律师事务所
你好!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伤残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可以主张经济补偿
建议去当地社保具体询问为妥!
你好,这个要看银行方面的审批
如果法定节假日小孩没有在幼儿园生活的话,则无需交生活费。如果法定节假日,小孩是在幼儿园生活,则需要交生活费。
学校承担赔偿责任
你好,建议向当地工商教育部门申请。
更多类似咨询(7)
免费在线咨询
年累计为超过
用户提供了在线咨询服务
版主/行家律师招募
最新法律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淮南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宿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福州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南京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鹤壁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阜阳用户的咨询
来自枣庄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九江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
来自用户的咨询宝宝总是不愿去幼儿园怎么办?
[摘要]宝宝第一次离开父母,每天都呆在父母身边的他们自然就有各种不愿上学的理由。作为家长,你知道你的宝宝为什么不愿上幼儿园吗?面对他们提出的各种奇葩理由,你又该如何对症下药、见招拆招呢?【对症下药】宝宝不愿去上的原因有很多,在排除宝宝确实身体不适的原因外,父母有必要先分析原因再对症下药。原因1:害怕跟爸爸妈妈分离,怕父母丢下自己。对策:家长在离开幼儿园之前,要好好跟宝宝分别,给宝宝一个吻,让宝宝感觉到你的爱,然后和宝宝解释清楚你要去上班了,并答应宝宝“妈妈一定会早点来接你回家”。原因2:宝宝真的没睡够,想赖床。对策:妈妈可采用一些温柔的办法,例如,给宝宝放一些平时爱听的歌曲,音量适中,让轻松、优美的音乐声唤醒宝宝的好心情,然后再要求宝宝起床。原因3:离开了家人的关注,觉得在幼儿园孤单不安。对策:家长可以让两个玩偶来帮忙。妈妈首先要让宝宝意识到,这两个玩偶分别代表爸爸和妈妈,它们一直陪伴在宝宝左右保护他,就像爸妈一直在他身边一样。另外,还可以要求老师帮宝宝安排一个小朋友坐在他的旁边,一起吃点心、做。【小编叨叨】大部分宝宝不想去幼儿园是因为分离焦虑,宝宝内心也很不安,所以妈妈还是要温柔对待喔!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儿子认真地问:妈妈,你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的什么时间出生的,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 我答:我是XXXX年XX月XX日出生的。 他再问:那是上午还是下午呢? 我再答:是凌晨5点多出生的。 儿子惊叹道:那你妈妈肯定很爱你,那么早就起来生你!
【蜜芒果】1.先将芒果切成条状;2.在碗底放一勺蜂蜜,再将芒果条放上去;3.在芒果条上淋一些蜂蜜,散上玫瑰花瓣。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幼儿园事故频发 以后怎么办|幼儿园|竞争|红黄蓝_新浪育儿_新浪网
幼儿园事故频发 以后怎么办
  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炸了,真正的一个全民话题,平日里完全不关心时事的人都忍不住骂街了。这倒也没什么奇怪的。尽管事情只有几个家长的视频,还在进一步调查中,有多严重的确需要等调查结果。
  从不久之前的携程幼儿园事件到今天好像全面爆发的幼儿园问题,人们已经快崩溃的,加之北京赶人,任何人在社交媒体上刷出来的都是一片负面情绪。
  但是愤怒之余,我相信多数人都更关心,接下来怎么办,有什么有效的机制能让这样的事情少发生。
  当然有。很多人也一定觉得有,但完全是两种想法。
  这是一个我闭上眼睛都能完成的回答,因为不管是只言片语还是完整的对教育问题的解释,我自己都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然而结果也并不乐观。就像一旦战争发生就必然导致政府权限的蛮横扩张一样,这种事情一出来,人们习惯性地就会想到呼吁更严厉的管制,通常他们脑子里对“管制”两个词的理解,监管啊,监视啊,至于这个过程的实质成本和动机来源,一概不去想,反正,乱了,就是需要一种秩序,秩序就是规矩,就是严查,就是各种审核。
  所以,其实下面这个微博上的投票结果也并不算意外。
  这个结果还是在众多包括我在内的支持自由市场的人们带动后的一个投票结果。可想而知,如果彻底做一次更大范围的调查,比例会更悬殊。
  人们迷信监管。
  还记得很多年前,一次打工子弟学校的墙体倒塌,一堆意见领袖愤怒,要求政府管一管,对权力而言,这是一次行使权力的请求。结果就是,大批大批的打工子弟学校被关闭。也很符合逻辑,定个高标准,不合格的关闭,学校没了,哪儿来的事故呢?不会的,再也不会这种事故了。孩子哪里上学?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当然值得更好的学校。公立学校资源极其有限,僧多粥少,对不起,严格审核来,各种证件去天南地北跑一圈,你以为就可以有学校可上了,想得美。供需严重不平衡,怎么轮到打工子弟学校呢?私立学校呢?非常贵。为什么私立的非得那么贵,以前的那种破破烂烂的就很便宜,对不起,不符合标准,不够安全。对,管制的结果就是,教育资源被严重限制了,孩子只能回老家。
  哦,你以为有钱就能跨过这一切。红黄蓝算是有钱人读的幼儿园吧,怎么样呢?这时人们更加不信任私立学校了,甚至觉得红黄蓝这种事情就是市场化的错。
  首先你需要知道,在教育资质被官方垄断的情况下,这不是什么市场化,这是牌照,是特权经营。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下办一个幼儿园难度有多大。这里的市场化程度不比以前的出租车好多少。这样的结果是什么?是拿到牌照的就是大爷,市场上有意愿提供更好服务的幼儿园连资格都没有,怎么跟我竞争?这时,幼儿园这边自然高枕无忧,一个学生收你5500一个月,随便找几个能接受3000左右工资的闲杂人等来当老师。你看你看,还不是因为一心想着盈利才导致了这种局面!!为什么不请个年薪数十万的幼教!把教育当成生意是造孽啊!
  这些人永远不知道,最好的监管永远是竞争。对,再读一遍这句话,最好的监管永远是竞争。大家参考一下其他行业,你知道,我又要举例饮食行业的例子了,对,因为这个例子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是有历史记忆的。曾经的国营饭店会挂出“本店绝不大骂顾客”的告示。生在今日中国的你会觉得相当滑稽。这说明了什么,以前饭店的服务员是打骂顾客的,为什么,因为没有竞争,烤鸭就本店有,你爱吃不吃,不吃滚蛋。你现在去任何一家餐厅,试试看服务员是什么态度。
  如果幼儿园充分竞争,那么任何一个学校老板都要严格培训自己的员工,并且给予最大的激励机制,因为这是核心竞争力。想尽一切办法消除家长们的顾虑,用尽浑身解数来招生。这个实际上你可能想到了,如今很多英语培训机构就是如此,费用不低,但服务绝对让你觉得值。想当年新东方在那个年代出现,不成功都不可能。因为正常一点的服务都太缺了。
  事情发生了,非常恶劣,但是人们的记忆最多几天也就被更新的热点掩盖的,该干嘛干嘛,等到政府出台说要对幼儿园的资质有更严格的审核,要对从业人员有更高门槛的要求,人们松了一口气,好像事情得到了解决,殊不知,这不仅仅让上学变得更贵更难,而且类似的事情是一定会出现,一定。
  自由竞争永远是最好的监督,这句话真的值得每个人熟知。
  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到这里就算结束了。
  最后,我还想对那些总是他妈逼的跟我说你这种理想主义行不通的,人们知道了又如何,你为什么就觉得你说的是对的,你只会写你做什么了blablabla的大傻逼们说一句,踏踏实实地当一个大傻逼挺好的,但来到别人的微博或者微信指手画脚就有点不礼貌了。当傻逼也要讲礼貌。
  事件回顾
  相关链接:
  新浪2017育儿相关链接:
  火热报名:新浪2017早幼教高峰论坛
  火热报名:新浪2017婴幼行业盛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孩子好动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