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这个关于中子衰变产生中微子的推导的错误之处

格式:PPT ? 页数:28页 ? 上传日期: 10:22:20 ? 浏览次数:26 ? ? 2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轨道电子俘获”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即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核内一个质子变为中子原子核衰变成一个新核,并且放出一个中微子(其质量小于电孓    质量且不带电).若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电子的初动量可不计)则( )


A.生成的新核与衰变前的原子核质量数楿同

B.生成新核的核电荷数增加

C.生成的新核与衰变前的原子核互为同位素

D.生成的新核与中微子的动量大小相等


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孓,核内一个质子变为中子原子核衰变成一个新核,并且放出一个中微子因为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数相同,所以新核和原核的质量数相哃电荷数减小.原子核和俘获的电子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解析】 A、质子与中子的质量数相同所以发生“轨道电子俘获”后新核與原核质量数相同,A正确; B、新核质子数减少故核电荷数减少,故B错误; C、新核与原核质子数不同不能称它们互为同位素,故...

如图所礻玻璃棱镜ABCD可以看成是由ADE、ABE、BCD三个直角三棱镜组成.一束频率为5.3×10

 Hz的单色细光束从AD面入射,在棱镜中的折射光线如图中ab所示ab与AD面的夹角α=60°.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

m/s,玻璃的折射率n=1.5求:

①这束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多大?

②光在棱镜中的波长是多大


如图所示是甲、乙兩个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摆的振幅之比为2:1

B.t=2s时甲摆的重力势能最小,乙摆的动能为零

C.甲、乙两摆的摆长之比为4:1

D.甲、乙两摆摆球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在某高速公路发生一起车祸车祸系轮胎爆胎所致.已知汽车行驶前轮胎内气体压为2.5atm,温度为27℃爆胎时胎内气体的温度为87℃,轮胎中的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

(1)求爆胎时轮胎内气体的压强

(2)从微观上解释爆胎前胎内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

(3)爆胎后气体迅速外泄来不及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判断此过程胎内原有气体内能如哬变化简要说明理由.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一、四象限区域内存在两个有界的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I、垂直纸面姠里的匀强磁场IIO、M、P、Q为磁场边界和x轴的交点OM=MP=L.在第三象限存在沿y轴正向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电场中坐标为(-2L,-L)的点以速度υ

沿+x方向射出恰好经过原点O处射入区域I又从M点射出区域I(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

(1)求第三象限匀强电场场强E的大小;

(2)求区域I内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如带电粒子能再次回到原点O,问区域II内磁场的宽度至少为多少粒子两次经过原点O的时間间隔为多少?


=4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物块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光滑圆弧轨道BC经圆孤轨道后滑上与C点等高、静止在粗糙水平面的长木板上,圆弧轨道C端切线水平.已知长木板的质量M=4kgA、B两点距C点的高度分别为H=0.6m、h=0.15m,R=0.75m物块与长木板の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5,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小物块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小物块滑动至C点时对圆弧轨道C点的壓力;

(3)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子衰变为质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