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各国应持什么态度

> 【答案带解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开放各国市场,消除贸易壁垒,推动和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国际...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开放各国市场,消除贸易壁垒,推动和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国际社会一直在做坚持不懈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澳大利亚联邦、中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认识到在处理它们在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稳定增长、实现世界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以及扩大货物的生产和交换为目的,期望通过达成互惠互利安排,实质性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从而为实现这些目标做出贡献。
——节选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材料二& 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1996年1月1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目前,世贸组织的贸易量已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
世贸组织的基本职能有:管理和执行共同构成世贸组织的多边及诸边贸易协定;作为多边贸易谈判的讲坛;寻求解决贸易争端;监督各成员贸易政策,并与其它同制订全球经济政策有关的国际机构进行合作。世贸组织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节选自《世贸组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成立关贸总协定的原因。2分
2.关贸总协定成立后,有没有实现其初衷?为什么?3分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异同。6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贸组织的作用。3分
(1)原因: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2分
(2)没有。它不是一个常设组织,而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变贸易协定,存在诸多弊端,特别是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3分
(3)同:旨在通过市场开放、消除贸易壁垒、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来...
考点分析:
考点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⑴ 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⑵工业革命的强大动力使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⑶ “二战”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⑵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⑶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发展消除了政治障碍;⑷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全球化疏通了流通渠道
3、表现: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4、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在世界市场上,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优势,往往是获利者;而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⑵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⑶破坏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
5、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之所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因为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同时存在,总的来说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消极作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破坏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
(2)态度:
①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② 发展中国家要抓住全球化这一机遇,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③ 发展中国家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要努力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由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尼克松主义”,其要点是美国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
&(1)二战后,美国以世界霸主自居。为什么此时美国能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3分)
(2)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其基本倾向在于收缩美国的海外势力,收缩的重点是亚洲。那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亚太地区收缩力量的表现。2分
材料二&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3)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变化?(1分)
(4)“‘冷战’结束后,美国能否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为什么?(3分)
日,中日韩三国外长在上海举行了有关朝核及东亚共同体议题的会议。日本外务省发言人儿玉和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东亚共同体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梦想,……理想状态是,这个共同体应该是综合性的,不仅讨论政治问题或者经济问题,安全问题也可以在共同体框架内讨论。”目前,与理想中的东亚共同体性质相似的区域性集团是
A.上海合作组织&&&&&&&&
B.欧洲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亚太经合组织
中国画里面,与《日出·印象》在表现手法上不同,但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A.《女史箴图》&& B.《游春图》
C.《清明上河图》 D.《墨梅图》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而第三次征服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耶林格认为罗马法律对世界的征服最为持久的理由是①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奠定了基础②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③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④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
C. ①③&&&&& D.③④
19世纪末,外国传教士主办的《万国公报》在介绍欧洲社会主义时,第一次向中国人披露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派梁启超和一些留日学生,也开始零星、片段地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孙中山也曾发表演讲,称赞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但是,当时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在中国传播开来。主要是由于
A.俄国十月革命还没有爆发&&&&&&&&&&&&&
B..没有五四运动的有力推动
C.没有新文化运动创造的有利条件&&&&&&&
D..缺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题型:综合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3秒后自动跳转至网站首页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已从原来的商品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和信_国民经济 - QQ志乐园
您的当前位置: &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已从原来的商品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和信息交流,回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应
来源: |人气:822 ℃|时间: 01:23:16
为了解决用户可能碰到关于"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已从原来的商品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和信息交流,回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应"相关的问题,志乐园经过收集整理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解决办法,请注意,解决办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同意其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已从原来的商品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和信息交流,回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应"相关的详细问题如下: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已从原来的商品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和信息交流,回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第一个问题:第一、生产和国际化。第二、市场的国际化第三、资金的国际化第四、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第五、信息传播国际化 我们应该持广泛交流的态度,把国外的确良先进优势加入到本国的生产与经营中来.为本国的利益而服务.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金全球化。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的迎接挑战,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点击排行共同推动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
扫一扫 手机阅读
  今天,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习近平主席向年会开幕式致贺信。贺信强调,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以&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为主题,体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国家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关注。希望与会嘉宾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解决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贡献智慧,共同推动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进程。
  亚洲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离不开亚洲。亚洲经济更有活力,世界经济就会有更充沛的动力。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上的发言指出:&亚太是世界经济的重要阵地,孕育着无限希望,也承载着重大责任。&今天的亚洲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世界各国纷纷&向东看&,都希望搭乘亚洲发展的&顺风车&,抢抓亚洲发展机遇。无疑,更有活力的亚洲经济可以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的发展必将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带来更多机遇。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加强互联互通、产业合作、金融支持,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落地,带动了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改善了民生福祉,获得了初期收获。持续深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将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更好造福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复杂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在发展和变革的大潮中,把握世界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总结亚洲经验,弘扬亚洲智慧显得格外重要。以更加包容的发展理念,携手推动经济全球化与自由贸易,共同打造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经济发展的曙光才能早日到来。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愿和亚洲、世界人民一道,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做亚太安全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推进器。习近平主席指出:&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历经苦难,所以更珍视和平;中国致力于发展,所以更需要和平;中国期待美好未来,所以更爱护和平。&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中国将始终站在和平稳定一边,站在公道正义一边,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同周边国家深化互联互通和友好合作,着力营造睦邻互信、共同发展的周边环境。
  中国开放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而且随着发展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坚持长远和战略眼光,我们要坚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我们要坚持开拓进取的精神。中国愿同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新贡献。&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一个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和亚洲也必将让世界经济释放更多潜力,实现更好发展。
  本报评论员
编辑:钱景童
责任编辑:王敬东(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22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10积分
10人评价63页
0人评价18页
3人评价21页
0人评价18页
0人评价26页
1人评价53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下载:10积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