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17年赴日旅游警告 年 6 月 9 日北大赴美交流硕士章莹颖女士失踪一案

如何看待 2017 年 6 月 9 日发生的北大赴美交流硕士章莹颖女士失踪一案? - 知乎13183被浏览分享邀请回答/UIpolice/?hc_ref=PAGES_TIMELINE&fref=nfWe have received many pieces of information and our detectives continue to work around the clock to develop new information in our search for Yingying Zhang. We continue to work with rideshare companies like Uber and Lyft and cellphone companies. We are checking vehicle records and we have pursued other information offered to us by members of the public. We are very thankful for this information and continue to encourage anyone who may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black Saturn Astra or anyone who may have information about her whereabouts to contact us by phone at 217-333-1216 or email, police@illinois.edu.不知道警方是基于什么判断,但我认为他们的信息应该比公开的信息多。我倾向于认为这位同学不是不注意安全,不是轻易被骗的。bless8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如何看待 2017 年 6 月 9 日发生的北大赴美交流硕士章莹颖女士失踪一案? - 知乎13183被浏览分享邀请回答findingyingying.github.io/Library/fbi-yingying-zhang.pdf附上官方问题集,对一些大家关注的问题作了回应:相信案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加油,祝福!----------------分割线美国时间6月15日更新美国方面发布全美搜寻章莹颖倡议书,由于本人国外社交软件关注度很有限,所以在此发出希望各位Facebook,twitter大V能看到并且多分享扩散,感谢!附倡议书链接:FBI海报链接:ps:现在全美征求线索的话,悬赏或许可以重新纳入考虑范围了,毕竟除了华人,很难保证大部分人会多加留意并有提供线索的热情。最后不得不小吐槽一下,美国警方连是否逃出州外都不能确定,这监控和搜寻能力真的堪忧吖,还是咱国家的天网好。------------------分割线美国时间6月14日更新觉得的分析有很大的可能性,自己又重新看了几遍视频,在其图片的基础上(图1),附加两张截图加以佐证(视频是不够清晰的,所以以下分析仅供参考)。图1是视频中车辆即将驶出监控的瞬间,大家发现了没,副驾驶位置疑似是无人的!!!回顾视频中,上车是在47秒,开车是在52秒左右。仔细看的话一开始副驾驶是有一点白色反光的,应该是女生上车后脸部的反光(图2)。而到了52秒的开车前,副驾驶这个反光感觉没了,变成了黑色(图3)。根据物理学原理,黑色是吸光的,这时应该是只有副驾驶座位了(yingying已被弄倒?)。就是说从47秒到52秒,你会发现视频中副驾驶有一段从白到黑的渐变,很有可能是这段时间就已经被制服了,所以后面经过时副驾驶已经没有人了。这很可能是一起有预谋的犯案,手段给人十分娴熟的感觉;并且车里有可能不止一个犯罪人。因为迷晕药是不可能那么快起效的,只能是物理性击倒。其实如果假设分析是对的,进车后马上有事情发生了,视频中近的监控头应该是可以看出这一幕的,没公布可能是警方基于一定的考虑。原海外网最新消息称FBI已掌握车辆信息经核实后为虚假信息,已删除。
另外有报道称由于当事人还没有信用卡,已排除约车可能。上车前交谈时间亦可能长达5分钟,这么长的交谈时间真的十分可疑!!分割线-----------------------------美国时间6月13日更新Facebook上两组留言更新:
1:Matt留言说他于美国时间周一早上8点左右在事发地点附近发现疑似莹颖女性,被两名亚洲女性控制,其中一名抓住其手臂,另一人四处张望。
2:Mariam留言说她邻居驾驶同款黑色轿车,是个亚洲女性,该款车型在美国极少极少,难道就是嫌疑犯,而且有男有女?!
留言者已报案,案件可能会有重大突破!
1) 以上两则留言不约而同指向亚裔,女性,这是否就是莹颖没有明显反抗的就进入车内的主要原因(一直觉得这是本案最大疑点之一,警方根据刑侦手段和经验能分析出来的话,应该就离破案不远了);
2) 如果留言属实的话,疑犯为何要冒那么大风险q带莹颖再次出现于街上,是否有不得不出来的理由;莹颖为何没有向路人求救,是否被强行服用某些精神类药物,使神智不清;
3) 警方应该正在核实留言者提供的情报并开展调查,没有进一步公布应该是出于保密的考虑(警方说之前公布的线索是为了能让大量群众提供情报协助),这符合一般办案的逻辑。情报属实的话,最大的好消息是莹颖还活着,平安归来希望大增,bless!分割线--------------------
感觉真相越来越接近了!本科学妹,希望最后能平安无事。配合下图几个重要的地点进行一些分析。
如图1所示,莹颖于美国当地时间周五下午1:52分从地点1下公交(图3),并约定2点10分在地点5公寓办公室进行租房合同的签订(两地点距离约为1.3英里)。现将图1绿圈部分放大,即图2。如图2所示,莹颖下车后本可原地换乘22路公交前往目的地5。然而,从今天警方最新公布的监控录像可以看出(图4),莹颖于2点左右出现在地点4的公交站旁疑似等候公交,这时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向她,此时距离约定签约时间还剩10分钟。交谈约40秒后,莹颖登上这辆黑色轿车继续前行(图5)。最终,手机最后一次信号出现在地点6,远离目的地5。随后,莹颖开始失联至今。疑点1:为何要穿过三个公交站点(地点123)于地点4等候公交?
疑点2:为何在上车前交谈一段不短的时间?
疑点3:为何手机信号最终出现在地点6?
推测1:莹颖原本打算沿着公交路线边步行边等候公交,但后来从谷歌地图发现公交要比预定时间晚,于是临时决定呼叫uber,这解释了疑点1为何没有在原地点1等候公交。但当uber到达时,其发现与手机软件上的司机外貌车辆型号不符,于是便有了录像中的长时间交谈(我们坐过uber等打车软件可知不可能长时间在车外交谈,一般会先核对车牌号然后进车里),最后司机作出解释,上车,并继续往北前行。有可能司机是有预谋的,故意在uber上登记错误信息逃避责任。后续这些都可以在警方对uber公司的取证调查中进一步确认。
推测2:美国论坛上的假警察传闻。帖子中讲述最近几天事发地点出现一人伪装警察(有伪造胸章),驾驶黑色轿车拦截少女,并强行要求进入车内接受调查。但当事人均拒绝,随后离开。当事人有报案,目前警方正在核实两件案件是否相关。个人倾向于推测2,因为整段录像莹颖上车过程并没有明显的抵抗,很明显是自愿的。而且从图4可以看出,莹颖当时是背对着路面看手机的,不像在等候uber。而从连续的录像可以看出,当车到达时,莹颖扭头发现时第一反应是诧异的,如果是约了车,不应该是这种反应,除非约的车与实际不符。有可能嫌疑人伪装警察,与莹颖交谈后假装答应送其到目的地,随后自愿上车。如属实,应可根据附件路段或商铺大楼摄像头查出黑色轿车牌照或去向。同时应调动地点1-4路面监控,可观察yingying是否从地点1步行前往地点4等候公交,这段时间该可疑黑色轿车是否出现于录像当中发现莹颖并绕圈尾随。
不盛感叹,从地点4到目的地5只有1 mile之遥,可这短短的1 mile,有时可能就是生与死的距离,人生似乎真的就是那么变幻无常。最新进展会及时更新,最后希望莹颖最后能平安无事,感恩!24424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如何看待 2017 年 6 月 9 日发生的北大赴美交流硕士章莹颖女士失踪一案? - 知乎13183被浏览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北大附中开放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