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第2版中国医学史讲义错误的刊正

&& 《》 &&
&& 两宋时期校正书局与医书大量刊行
两宋时期校正书局与医书大量刊行
一、政府编纂、校正、颁行的医书
宋王朝对医学事业较历代为重视,政府多次组织官员学者集体编纂医书,更建立专门机构校勘、刊行,医书得以广泛流传。
(一)政府组织编纂的医药学著作:
在书籍方面宋政府曾7次组织人力、物力对大型药物学著作进行修订、校正。在方书和学著作方面政府也曾4次组织医官集体编纂大型方书,并组织官铸,编纂图经。最值得一提的是的成立。
宋以前医籍多赖辗转手抄,流传,以致讹误、衍脱很多。宋政府在开国不久即诏令征集收购医书,进行整理、修订。嘉祐二年(1057)仁宗采纳了枢密使韩琦的建议,设置校正医书局于编集院,集中了一批著名,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校正工作,并命直集贤院、校理、校勘、等为校正,后又增命、、为校正。这是我国出版史上首次由政府设立的医书校正专门机构。校正医书局设立后,搜求佚书,征集众本,进行严肃认真地校正,“正其讹谬,补其遗佚,文之重复者削之,事之不伦者缉之”(见高保衡等《新校备急千金要方序》),几乎一言去取必有稽考。每完一书则作序陈述校正崖略并予以评价。随即奉请皇帝,亲览,然后交由国子监刻版刊行。经过校正的医书大部在熙宁间()陆续印行。宋代对医籍的校正和刊行对促进中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使许多濒临亡佚的重要医籍得以保存;又得力当时的印刷术和造纸术的革新,改变了手工抄写的落后局面,使这些古代医籍能够刊行流传至今,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其历史作用不可低估。
经校正医书局重修、刊行的医药书籍,现在可知的有:
1、注《》,校正后改名为《》;2、《》;3、《》;4、张仲景《》;5、《》;6、《》、《》;7、《》;8、掌禹锡等《》;9、苏颂《》宋代刻书,可分为官刻本、家刻本和仿本三大系统,官刻本指的是政府机关刻书。官刻本又有中央和地方所刻的区别,中央所刻之书以秘书省国子监最为著名。当时国子监除镂刻经史外,也很注意校刻医药书籍,印行书籍还可公开售卖,并允许读者付款续印。中央官刻本以北宋时为多,地方官刻本则多见于南宋,南宋地方政府各司用公库钱刻印的书总称“公使库本”。此外,各州、军学、部学、府学、县学、宫以及书院也都有刻书。宋代印本书籍已大为普及,官刻的医书种类最多,数量最大。
北宋初中央官刻医书有;《》、《》、《》、《黄帝内经素问》;《》、《》、《》、《》。校正医书局所刻刊行的医书计有《补注神农本草》等10部,已如上文所述。
南宋偏安江南后,国势衰弱、财力日础,因而中央官刻医书种数极少,仅三、四种。
北宋时期,地方官刻医书种类很少,主要有:熙宁二(1069)两浙东路茶盐司本《》40卷。南宋时期地方官刻医书种类和数量都比北宋时为多,主要有:司库副本9种,郡斋本8种、书院刊本10种。
此外,地方官也有医书刊刻,如《》、《》和《》等多种。
二、书商与医家个人列刻的医书
(一)书商刊本
书商所刻之书统称为坊刻本。宋代书坊有很大发展,有的刻书馆历史悠久,刻书流传广泛。宋代坊刻较多,以浙江杭州印的浙本为上、四川刻印的蜀本次之,福建刻印的闽本又称建本或麻沙本最下。
闽刻本主要有:《》等4种,麻沙刻本主要有《》等4种。浙刻本及其他坊刻本主要有《》等4种。
(二)医家私人刊本
宋代医家多有私人出资命工刊刻自著或其他医书,以广流传。主要有的《》;门生魏炳刊刻的《);曾校刊《》、又刊刻自著《》及《》、《》;刊刻《);寇约刊刻《本草衍义》;刊刻自著《》。
出自A+医学百科 “中国医学通史/两宋时期校正书局与医书大量刊行”条目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中国医学通史/两宋时期校正书局与医书大量刊行”的留言:
目前暂无留言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中国医学史题目汇编重点.doc 2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中国医学史
第一·二章
下列为人类最初的疾病的是 ( D )
A 口腔疾病
B 创伤性疾病
C 孕产和小儿疾病
2、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B)发明了针灸
3、古代导引疗法是在哪种最早的卫生保健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D)
4、人类最早发现的药物是(A)
D、以上都是
5、据现代对甲骨文的研究得知,殷商时期对人体部位已有基本认识、定位、命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象形字“心”表明当时已经观察到心的形状
B、骨、胫、肘等字说明对骨髓腔和关节的一定认识
C、对人体内脏器官的命名很多
D、发、髯等字是对人体生理现象和功能观察的结果
6、下列不是以主要症状命名的疾病是(C)
7、某本历史文化典籍突出反映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如:“服之不狂”、“食之不疽”出自(B)
A、《诗经》
B、《山海经》
C、《礼记》
D、《周礼》
8、在婚姻嫁娶方面古人认识到“同姓”近亲结婚对繁衍后代不利,(D)载“礼不娶同姓”
A、《周礼》
B、《山海经》
C、《诗经》
D、《礼记》
9、环境与疾病密切相关,下列哪项体现了这一点(C)
A、轻水多疽与痤人
B、甘水多尪与伛人
C、重水多尰与躄人
D、苦水多秃与瘿人
10、下列哪项与酒无关(A)
A、使单味药向多味药转变成为可能
B、大量饮服可产生麻醉
C、秦代以前用来处理尸体
D、“通血脉”、“行药势”
11、中医药起源于(A)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早期
D.封建社会中期期
12、在先秦文献中,最早记载药物功效的是(C)
A.《周易》
B.《诗经》
C.《山海经》
D.《周礼》
20、为百药之长的是(C)
21、相传创制汤药的是(C)
22、以下哪部医药类书籍不属于夏到春秋时期的医学著作 (D)
D本草经集著
23、以下不属于夏到春秋时期的治疗疾病的方法是 (D)
24、不是医药起源的是
A动物本能说
D 植物本能说
25、《周礼》将当时的宫廷医生分成四类,这四类是
A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B食医,疾医,疡医,牙医
C食医,疾医,疡医,溃医
D 疾医,疡医,牙医,溃医
26、下面选项错误的是 (B)
A《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山海经》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古籍,汉代以后都 大多认为是历史书
C《礼记》是论述先秦礼仪制度,孔子与弟子回答等内容的著作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转)(德)文树德:西方的中国医学史研究:成就、方法及展望
&&&&&&&&&&&&&&&&&&&&&&&&&&&&&&&&&&&&&&&&&&&&&&&&&&&&&&&&&&&&&&&&&&&&&&&
文树德 (Paul U. Unschuld)
德国慕尼克大学医学史研究所
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
本文纪录七十年代以来部份有关中国医药卫生历史的著作,并探源近年中国医学史的快速发展。在过去三十年,有关的学者人数正慢慢增加。他
们已发现中国医药卫生科学的历史及其社会文化条件是极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因此,在这段期间出版了相当数量的相关专题研究、概论式的著作、少量的原文翻译及
愈趋可靠及有用的研究工具书。此外,用作研究中国医药卫生科学的历史材料,亦从医学文献扩展至小说、历史专著、官方记载及其他出版物,以至手稿、艺术品及
行医制药的各种器物。尽管如此,医学史在中国研究中,尚未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
一、引 言
在整个二十世纪,西方的中国研究一直未能系统和持续地探研中国人的健康与疾病理念的发展,以及治疗与医学的社会制度。这种现象值得大家留意,因为一个文明对抗疾病及死亡的经历,比其他方面更能反映该文明的内涵。
健康科学汇合了哲学与宗教、伦理与礼仪、科学与天文学、占星学与数学、植物学与科学、经济因素与社会结构、语言与符号、科技与个人经验,本土传统与外来影响,及更多的其他因素。因此,我们与其孤立地研究以上诸题,不如将健康科学作为了解一个文化精神特质的出发点。
西方的中国研究情况却非如此。到今天,没有一间研究所或者一个大学教席是专门为研究中国健康科学的历史与现况而设的。从前极少有学者专注於这些研究,今天亦一样。只有少数学者闯入这领域,但他们大多不敢寄望能建立一番事业。
尽管如此,在过去二十年左右,西方的中国医学史研究已有显著的进步。一个刚进入该领域的学生,比较过去二、三十年前的前辈,要读更多材料才能掌握该学科的研究概况。和1960或者1970年代我们刚开始研究时不一样,今天大家对很多中国医学史的基本知识和特性已经耳熟能详,学界新手需要深入查证或否定的理论和假设已经不多。
健康科学的历史研究大致可分成两类:
第一种专注於有关健康和疾病知识的发展,另一种是关於这些知识产生和应用的文化环境。不知从甚麼时候开始,它们被冠以内史(internal
history of medicine)及外史(external history of
medicine)的名称。这种分类的确十分有用,可使学生在广泛研究领域中,得知何处才是其兴趣所在。
不过,任何内史研究早晚亦会涉及外史,外史亦不能独立於内史之外。我们研究周朝末年及汉代的经脉理论和血、气流行说的起源时,不能不参
考战国末年及秦汉诸代的政治动态。同样,我们要探讨古代中国医学的特性,就不可能无视道家与药物学、儒家/法家与医学的系统相关性。还可以列举更多的例证
来说明,内史必须依赖外史的研究成果,反者亦然。
以下我将专注於几位欧洲学者,以求道出一些二十世纪首七十五年,可以反映西方对中国医学史认识的重要课题和研究进展。中国医学史的研究方法在1970年
代中期以后有重大改变。欧洲及美国的学者愈来愈觉得中国医学史并不是满足个别人对异国文化好奇心的游乐场,而是一个真正值得珍视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欧
美学者和东亚的同侪紧密联络,也使他们醒觉到,假若能为中国医学史研究注入新能量,甚至可裨益跨文化研究。因为今天大量的东亚人在欧美居住,并为当地的繁
荣福祉作出贡献,而欧洲文化亦持续影响东亚经济及社会,所以大家须致力去掌握这两个传统的异同。跨文化研究会有助於整合未来的世界。
研究中国医学史及比较中国与欧洲医学史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寻求科学知识和发掘更多有趣的资料。科学、医学哲学和医学社会学,及其他更多
的科目,都受益於中国及欧洲的学术思潮。中国文化建基於儒家、法家及道家的世界观,而欧洲文明的世界观则反映於不同派别的基督教义之中。我们关心的很多问
题,诸如人类如何建立他们的生存环境,并且从一片混沌中创造秩序等等,只能在不同的世界观对照下,方能清晰地提出和解答。
然而,研究中国医学史及比较中、欧医学传统的一个愈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为各种传统的交流和互动,建立一个更稳实的基础。不管是西方学
者要创造一个真正的「传统中国医学」的宏愿,还是要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医疗伦理的要求,都须借助比较中、欧医学史所提供的资料方能达成。只有事实和数据,而
非臆测才能支持有关的讨论,以及这些宏愿和要求所必需的政治、专业及经济方面的决定性因素。
二、缘 起
在1960年代,当我对中国医学的今昔发生兴趣时,慕尼克的各大图书馆仅有几本由德国及其他地区学者写成的作品,当中最出色的,是胡博特(Franz
H&botter)於1929年在莱比锡出版的《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医学及其发展历程》(Die
Chinesische Medizin zu Beginn des XX.
Jahrhunderts und ihr historischer
Entwicklungsgang)。
早在1913年即已出版《中国和西藏及蒙古药物学研究》(Beitr&ge
zur Kenntnis der chinesischen sowie der tiberisch-mongolischer
Pharmakologie),
「古代中国名医师」(Ber&hmte chinesischen Aerzte des
Altertums)
及「寿世编:中国古代的接生术」(Shou-shi-pien: ein
&Chinesisches Lehrbuch der
Geburtshilfe),
并且在1924年以英文发表《中国古代医学研究者及医学著作简录》的胡博特,
比起一百年后的一些同业更能掌握他的研究课题。胡博特不仅是个医生,更曾研读哲学,中文、土耳其文及波斯文。他师承几位出类拔萃的欧洲学人,如沙宛(Eduard
Chavannes),顾路柏(Wilhelm Grube)及孔好古(August
Conrady)。当他在中国湖南省益阳(Yiyang)的一所挪威医院工作时,他写成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医学》一书。精通英文及法文,亦能阅读拉丁文的胡博特,不但细读了他所研究的中国文献,亦参考过大量有关中国医学的欧洲文献。
胡博特自知是这领域的先锋。第一所设於大学的医学史研究所,於1907年由苏特荷夫(Karl
Sudhoff)在莱比锡(Leipzig)
创立。当普遍的医学史家还只专注於欧洲的状况时,胡博特开始对中国的有关问题产生兴趣。当时的医学史针对的问题和今天的不同。胡博特知道二千多年来,中国
的医学典籍累积了非常丰富的医学史知识。同时,他不能想像中国医学如何在二十世纪抗衡以科学为基础的西方医学。对他来说,中国医学史快要走到它的尽头。当
时的急务,是要重整史实,并且比较中国与西方的见解及医疗保健方法。他深信欧洲的科学会给予欧洲医学一种传统中国医学不能相抗的优势。
王吉民(K. Chiming Wong)及伍连德(Wu
Lien-Teh)所著的《中国医学史》参照了胡博特的看法。
两位曾在东三省防疫处工作的医生,在他们的作品中提供了大量有助后来研究及讨论的资料。然而,书中引言重申了胡博特的观点。他们两位都不能摆脱他们的时代
的精神。他们强调:「中国医学史不能只专注於历史悠久的本土理论及实践,更须兼及在上一个世纪有非凡进步的现代医学的成就。中国医学的知识及重要性需要整
体评估。它根殖於四千多年的经验,但若真的要作出重大贡献,它必须借助近代医学的观察、实验及调整等等重要原则,否则不可能有进步。」
在这两位医生的观点中表现的科学偏见一直至二十世纪下半叶仍影响医学史研究。当胡博特、王吉民及伍连德进行他们的研究时,那些从医疗人
类学、社会学、文献研究等等学科衍生出来,而且今天被视为不可缺少的方法,仍然鲜有人认识,或者仅仅开始被应用在研究中。五十年之后,一个真正的质变也清
这不是说这个时期没有任何作家尝试从人文科学的角度去探讨中国医学史。也许第一个为中国医学史费尽心力的德国汉学家应是哈尔特拿(Willy
Hartner)。
他的视野比胡博特宽广。他专注於疗法(Heilkunde),而并非医学(Medizin),所以他的历史著作中有不少被胡博特视为迷信或者与医疗无关的中国古代医疗伦理。哈尔特拿使用的中文材料远较胡博特的多。他也能论及中国传统的医学伦理,并且揭示了与欧洲大相迳庭的中国医疗保健组织。
在哈尔特拿之后,出身药物学,并且在莱比锡的卡尔‧马克思大学(Karl
Marx University)东亚研究所受到著名汉学家艾尔克斯(Eduard
Erkes)教导的施让姆(Gottfried
Schramm),集中研究中国医学的语词,并且出版了第一部关於中医语词的析论。
指出了认识中国医学语言历史的重要性,因为它让读者正确地解读医学以至非医学文献中的医学用语。施让姆是最早指出一个存在数十载的错误做法的其中一人:这
错误在於以现代医学概念去理解古代中国的医学用语,并且强行翻译。这种做法将医学用语抽离原有背景,并且扭曲了它们从前包含的内涵。
因为他的药物学背景,施让姆很自然地与他的伙伴摩斯格(Alfred
Mosig)阅读了《本草纲目》这本最重要的中国药物学汇编。
几十年后,欧洲的汉学家也觉得需要多花点时间钻研这作品。
在施让姆及摩斯格的时代,法国两个医学史家,胡雅尔特(Pierre
Huard)及他的中国藉同伴王明(Ming
Wong),准备撰写《几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医学》(La M&decine Chinoise au Cours
des Si&cles)。
法国的研究条件是独特的。它拥有印支半岛殖民地,因此比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更能与东亚及东南亚维持密切的联系。就算是占据香港的英国也比不上它,因为香港一地的中医事业不比法属印支旺盛。因为中国医师源源不绝由印支半岛涌入法国,也因为大量法国学者,如雷格鲁尔(J.
Regnault)、沙尔符(Chamfrault),尤其是摩伦(Georges
Morant)在二十世纪初的努力,法国是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初最盛行针灸的欧洲国家。所以,法国医师对胡雅尔特和王明发表的中国医学史观点并不感到陌生。但在其他国家,例如在1919年失去了所用东亚殖民地,并且无缘继续与东亚各国交流的德国,情况就不尽相同。
无论如何,胡雅尔特及王明都强烈指出从宋代开始,中国医学因为断绝了和非中国文化的交流,所以失去了经验的基础。如同整个中国文化一样,中国医学进入了冬眠的状态。直至十九世纪末,中国医学的代表人物才开始重新欣赏这门学科的古典成就,并且将之与西方医学并用於医疗之中。
1970年,身兼医生和汉堡大学(University of
Hamburg)中国研究教授两职的拿尔(Jutta
Rall),出版了一部著作。它可算是中国医学史变为人文学科之前,其中最后一本以纯医学角度写成的作品。
拿尔从西方医学的角度审视金、元时代两位重要医师对中国医学的贡献,并且断定那些医师的发见在六至七个世纪后仍被肯定。不过拿尔的作品并没有触及一些后来的研究者较感兴趣的问题。
不久之后,受过药物学及中国研究训练的文淑德(Ulrike
Unschuld)撰写关於十四世纪《汤液本草》的作者王好古的博士论文时,已将研究重点转到另一个方向。
她的作品看似纯粹关於中国医学内部发展的研究——只集中於五德终始和阴阳学说和药物的关系,但实际上,她将这些问题置於一个更大的社会及哲学背景中。简单说,她在同时期的中国社会及哲学环境中,找寻驱动同时期中国医学的概念变化的因素。
三、通论作品
先回到我在本文之首提到的问题,就是当我因缘际遇,开始专注於中国医学和药物历史的时候,西方的中国医学史研究概况。在当时,胡博特、
拿尔、施让姆、胡雅尔特及王明的作品是可供参阅的最重要二手材料。除此以外,我没法寻到一本由中国学者写成的作品。即使有,它们大概只能提供一些不同的资
料,但却没有不同的的观点。
直到1970年前后,也没有任何可协助快速及准确查证中国医学名词的专用字典。魏廼杰(Nigel
Wiseman)在上世纪末出版的佳作,实能介绍统一及准确的古代医学术语用法,但这书毕竟是二十五年后的作品。
同样地,一套以欧陆文字出版的古代医学经典完整汇编始终久奉。对个别中国医学史的专题,如医学道德及其他相关科目的初步研究亦严重缺乏。
我和我的太太文淑德,在缺乏和德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同道的联系下,开始迳自开辟研究之路。到今天,我们的研究,在那时候其实和今天一样,仍然引起不少人谈论,有时甚至是仇视。就在一九七○年代,美国总统尼克逊(Richard
Nixon)访华之后,中国医学先而被西方传媒「发现」,继而被那些对西方医学感到失望,并且视中国医学为潜力无穷的新出路的西方医疗人员及病人所重视。1976年,
当我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来的一个演讲中,大胆质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鼓吹的中国共产式的医疗制度和赤脚医生时,一群狂热群众的叫骂声压倒了我。我努力严正地
分析中国医学及药物学历史的企图,似乎困扰了那些认为中国医学能西方医学所不能的群众。在这气氛中,我的博士论文的英译本《当代台湾的传统中国医疗:以药
物学为中心》(The Practic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ealth Care
System in Contemporary Taiwa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harmaceutics)无缘在美国出版。
一间出版社的总监引用一个评论者的报告说,我的作品对中国医学有太负面的评价。其实,我的书只是报导了我在1969至1970年,留台期间所见所闻。纵使如此,我很高兴见到在二十五年之后,我从前期盼在这研究领域中发展的,都已真正发展起来了。但是,好像在西方那种可以诱使更多学生及知名学者全情投入研究的制度,今天还是缺乏的。
我的作品并不完整,价值也很短暂。它并非一个有系统的研究,而是我对几个偶然遇到的问题的反思。基本上,我的研究的内容可分为四项:
概论中国医学和药物学发展趋势,翻译一些富启发性的中国医学文献,深入研究中国医学及药物学的个别专题和发表有助本科学生学习的教科书及语言导引。
藉著我们在药物学的背景,1969年我和我的太太在台北接触到那琦博士。我们从他那裏认识到日本本草学专家冈西为人(Okanishi
Tameto)。几年之后,我有缘遇到冈西为人博士。那琦博士的教导和冈西为人的早年作品,诱发我利用汉代至清代的医学史料去撰写一本中国药物文献史。在后来的英文版本中,我加入了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官方药典。
就现存文献而言,药物学并非中国传统医学的最大领域。因为我的能力所限,而可供我研读的中、日学者的作品又不多,所以我只能专注於《本草》的研究,而略去了大量其他的医疗典籍,包括方书。
使如此,我对二千多年来有关《本草》文献的概述,是第一部让西方读者认识到这门中医学问至今的发展历程的作品。除了让西方读者看到大量从前只有通晓中、日
文的人士才能看到的资料外,该书传递了另外一个重要讯息。不少鼓吹援中医入西医的西方作者,都认为理念及实践经验兼备的中国医学,早在二千年前已发展为一
个成熟完整的系统。千百年的临床经验正好证明东方的医学见解和疗法,比一百年前的西方医学有更卓越的成就。
这种非历史的观点当然经不起历史研究的检验。所以,有必要对本草文献的发展及当中蕴藏的知识作出综述,以求详细说明,中国医学发展的历史远较1970及1980年
代的学者所建构的复杂多变。这综述的最后一个影响,就如其他的导论一样,表面地触及了一些作品,却引发相关的深入研究。我的作品所引述的百多部本草学作
品,几乎每一部得都值深入研究。李时珍於十六世纪写成,但至今天才被西方汉学家留意到的《本草纲目》,就尤其值得研究。这并不是说以前没有关於《本草纲
目》的研究。著名的汉学及民族植物学家马蒂尔(Georges
Metaile),就曾对多个与《本草纲目》有关的课题进行研究。
当然,我们希望西方汉学家认识到潜藏於李时珍的自然历史及药物大百科中的无尽内涵。长远来看,我们亦希望西方学者如同东亚学者一样重视这个人类文明的重大财富。
最近,鲁桂珍(Lu
Gweidjen)的纪念文集展示了大量在物质治疗理领内的有趣课题,好像安格尔赫特(Ute
Engelhard)的论文「唐代的食疗及首部食疗著作」“Dietetics in Tang China
and the First Extant Works of Materia
Dietatetica”
及奥宾尔亚(Fr&d&ric
Obringer)的研究「药物学的新改进:关於砒霜及砒霜花的应用」(An Innovation in
Pharmacotherapy: Some Remarks on the Use of White Arsenic and
Flowers of Arsenic)。
我的第二部概论作品专注於中国的医学伦理。
尝试从一个社会学角度去观察二千多年来的医师的执业经历。其实不少的有关问题,诸如医师的社会地位,在指定时期专业化的程度,世界观及宗教义理对医疗的影
响及中国与欧洲的医疗道德的异同等等,一直没有被提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可帮助我们了解特定的社会及经济环境和专业政策怎样影响医师的地位。同时,中国医学
伦理的研究提供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们在一个异域文化处境中,去检证舒拿(Max
Schelers)所说的「明确」(explicit)及「隐含」(implicit)伦理的有效性。
就如我的本草研究一样,这本关於中国医学伦理的小书,因为未能精确分析几本中国典籍,所以只能视为详尽研究中国生物及医学伦理历史的起
点。在全球化的年代,在大家共同关注医学及科技对人体的干预的年代,不但东亚的人们要了解那些在西方医疗传统发展出来的价值及态度,西方人亦同样要认识在
东方传统产生的价值和态度。只有在这互相理解的基础之上,有价值的讨论及对话方能进行,误解才能避免。
近年,我在郑金生教授协助下,研究过一本看似是江湖郎中手册的作品。在书中,佚名的作者讲述他如何宣传自己的医技,如何招徕及说服顾客接受他的意见,并且使他们付出诊金。
这本手册是私人手稿,其中的分析显示出一个刊行文献没有表露的世界。很明显,单靠刊行文献去研究中国医疗伦理,我们难以真正了解病人与医者的真实关系。当然,刊行作品指出了社会冲突及结构,是有待我们从多方面研究的宝贵资料。
我们要留意迪柏(Catherine
Despeux)和奥宾尔亚,联同马斯(Mi&ko Mac&)、美亚(Fernand
Meyer)及瓦里(Elisabeth Rochat de la
Vall&e)写成的综合论述《中古中国疾病》(Disease in Medieval
China)。该书集中研究汉至宋的咳嗽疗法。
作者明确地指出「中国疾病分类学是尚未开垦的园地」。
时供西方的中医学生阅读的书本,一般对中国传统医学及疾病分类得过简,但这无碍汉学家学习并且显示中国疾病分类学的本来面目及多元性。基本上,研习者并不
需要现代医学知识基础。像我较早前的一篇利用中国传统的天人相应学说去解释麻疯病的文章,大抵只借助汉学知识。而关於麻疯的知识可以从其他有关文献中得
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尤其在我和眼科专家柯友耕(J&rgen
Kovacs)合作研究中古中国眼疾概念后,我尤其觉得一些特别课题需要涉及医疗和汉学知识。
在这裏最后要谈及的概论作品是我的《中国医学观念史》(Medicine in China: A
History of Ideas)。
到我太太研究宋、金、元医学和新儒家思想的关系的启迪,我开始研究整个中国医学思想的历史,并将之联系到帝制时代中国的社会哲学和社会政治结构的重要转变
及发展。这个研究的显著成果使我建立了全新的假设,最近这假设已变成以下的论说:导至医疗思想系统兴替,或者是医疗思想系统内在变化的主要动力,是医学以
外的因素,而不是临床观察和实验累积而来的识见。临床实验的结果只是用作检证那些看似可以初步接受的理论。而这些看似可信的理论都是建基於社会秩序和危
机,与身体健康和失调的类比之上。
同时,《中国医学观念史》亦有助於诠释欧洲医学史。不过,自这书出版近二十年以来,我们对中国医学史的认识已大有进展,而该书的偏见亦变得很明显。当我撰写该书时,我全神贯注於功能—系统理论(functional-systematic
approach)在中国医学史的角色。当时我并没有留意到实体理论(ontic
approach)。
虽然实体理论和功能—系统理论在中国医学史上同样重要,但实体理论被那些供行医者参考的文献所彻底忽视。原因可能是,这些文献的作者只想表达他们认为西方
医学缺乏的东西,他们因而略去了中、西医互通的部份。汉学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要修正这些偏见,并且引领西方读者进入中国传统医学思想的宝库。
四、编辑与翻译
将所有中国医学文献译成西方语文的一大原因,就是为了要打开通向中国医学知识的通道。以往我申请经费进行翻
译计划时,一再有人质疑为何要将这些作品全数翻译。无论如何,要做好一本注解《黄帝内经素问》英译本需要大笔经费。现在,这个十年前定下的计划已接近完
成,但有人仍会问这是否有价值。
二十年前,根本没有一本欧洲语的中国古代医学作品可用,1979年当我开始翻译《难经》时,
我以为这部被晚清及二十世纪所有中文材料引用的作品,是《黄帝内经》的点评。我的假设是,在钻研《黄帝内经》之前,我必须专注於前人对《难经》的评述。今天我知道这个假设是错的。《难经》并非《黄帝内经》的点评。事实上,在与田和曼(Hermann
Tessenow)
及郑金生联手翻译及分析这两部作品之后,我怀疑《难经》可能成书於《黄帝内经》之后。《难经》的成书时期可能和《黄帝内经》的《素问》的一些部份相同甚至
更早。《素问》和《灵枢》都被公认是成卷於公元一至三世纪的相同期。它们都取材於同样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在之后几世纪陆续散失。
无可否认《素问》及《灵枢》都借助大量不同以至互相矛盾的材料,但《难经》却是一部独立完整的作品。这即是说,《素问》及后来的《灵
枢》只是整辑而成,而且是并不完整的作品。整辑它们的人,在第一至第三世纪之间就部份章篇加插了黄帝和他的大臣之间的对话,但在其他部份却没有这种增添。
整辑者也没有删去混淆的地方和概念上不衔接之处,纵然他们大抵和今天的读者一样察觉到这些问题的存在。相反,《难经》的八十一章首尾呼应。它没有显著的内
在矛盾,亦似是由一个作者,利用《素问》及《灵枢》二书同样引用过的资料写成。明显地,《难经》的作者从一些《素问》没有记载的诊断及疗法中得到独有的见
解,但这不代表《难经》较《素问》迟问世。
在这段期间,除了《黄帝内经·灵枢》外,所有在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三世纪写成或辑要的重要中国医学文献都被译成英文。夏尔柏(Donald
Harper)出版了马王堆文稿中的整个医学部份的翻译及分析,为研究中国医学提供了极为简捷的门径。
米切尔(Craig Mitchell)、冯晔(F&ng
Y&)及魏廼杰则新近出版了《伤寒论》(约公元200年)的译本,方便大家认识这时代早期的最后一本著作。
加上伊莉莎伯˙许(Elisabeth
Hsu)对於《史记》列传105:「扁
鹊仓公列传」的翻译和分析,及即将出版的英译《黄帝内经素问》,两汉时期将会是中国医学史中受到最全面研究的部份。这应该是近代汉学的一大成就。回到先前
的问题:这些工作是否值得?答案是肯定的。不懂中文的西方学者快将能够阅读到大部份中国中代的医学典籍,也能自行评价古代中国医学的内容和性质。他们不须
再依赖那些早经过滤和满载不准确的资料的西方文献。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有一个极大的资料库,可用作比较研究中国、亚洲及印度的医学发展,这种广大的视野
将有极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汉学有两大使命。第一,为其他不懂中文的文科学者提供准确的资料,使他们能进行比较研究。其次,给予有志於应用中国医学於临床实验的人士各种材料,使他们公平地比较东亚与西方医学传统。在第一项工作上有卓越成就的是布尔(Paul
Buell)及安达臣(Eugene N.
Anderson),他们曾注译忽思慧在1330年著的《饮膳正要》。
书不但是元代宫廷营养师记载元代宫廷膳食的优秀著作,更是中世纪欧亚文化史不少专题的重要材料。研究「新历史」的人会特别觉得有用。正是因为大家逐渐醒悟
到研究古代社会与文化不可仅仅看重政治事件,或某些时代的重大成就,新历史才得以发展。历史家需考虑更多看似平常无奇,但实际上同样重要的历史事件。
在布尔及安达臣撰写他们的作品之前就累积起来的大量资料,可以刺激汉学家去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可幸伦敦韦尔金医学史研究所(Wellcom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in
London)赞助的《韦尔金亚洲医学丛书》(Wellcome Asian Series of
Monographs)给予高水准的研究一个发表的场地。这套丛书的首两部作品,夏尔柏的马王堆手稿研究及布尔及安达臣的《饮膳正要》译本正为西方的中国医疗历史文献研究定下了标准。
我应该在这裏介绍一下麦礼(Brian E.
McKnight)注译宋慈()的法医作品《洗冤集录》,因为它代表了中国文明的一个里程。
所有的文明都重视公义,找寻死亡的原因和追查非法害人致死的凶手。中国较其他文明更早发展出精确的方法,帮助法医及官员去达到公平及正确的判决。对今天的汉学家及比较研究者而言,不少从中引伸出来的问题都是值得留意的。
1969年当我第一次到台北时,我在南京路买的第一本书是徐大椿()的《医学源流论》。当时我不了解此书及其作者,但合该有事,印在此书背后的书名吸引了我。当时我文言文水准及中国医学基础均有限,只能看懂每页的几句。这本书长时期被我束之高阁,直至1980年代我想起它那小章篇的结构,我再次翻阅,试图找寻一些可助我撰写一本中国医学史的教科书的材料。
当我重新阅读徐大椿的作品时,我马上被这个中国儒医的智慧、见识和幽默感吸引。我察觉到徐大椿和欧洲伟大的生物形态学家摩尔加尼(Giovanni
Morgagni)於同年去世。我也发现徐大椿的作品中有一篇「腹内痈论」。我觉得把《医学源流论》译成英文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计划。这样可让读者自行判断徐大椿和摩尔加尼共通和相异之处。
我也曾希望《医学源流论》的英译,可以鼓励其他人更全面地研究该书作者的生平及其他作品。
我们对中国医学史上个别的医师和学者知得太少了。我们颇认识欧洲医学史上的要人物,但对中国的医师和学者却仅识之无。对徐大椿的研究正是个叫一个古代医师兼学者重生的机会。他留下的大量文献不仅和医疗有关,不少更涉及哲学以至灌溉,足够我们全面地认识他。
这裏简单陈述汉学中的医疗文献研究的成果及潜力,证明了汉学所能作出的贡献,我想强调这种工作是在中医学研究中的独特领域,比起其他主题,这更能容许汉学突破它的框框。1986年我在慕尼克主办的会议,给予从事中国医学文献翻译的同业一个宝贵的交流机会。
在这段期间,在统一中医术语的英译方面,进展尤其显著。上面提及魏廼杰的字典,可以作为在这方面发展情况的最佳指标。
五、材 料
在此后几年,新近进入这领域的年青学者大幅地加了研究课题。纪念鲁桂珍的文集介绍了现时不同研究方向。简单说,累积了二千多年的中国医
疗文献,可供研究之处不会比欧洲医学文献少。但因为专攻后者的研究所及人员远较前者为多,所以我们对这两个传统的认识,在未来一段时间,仍会有相当差距。
无论如何,我们仍须尽力指出中国医学文献的丰富内容和它们提供的研究机会。医学和药学文献对内缘及外缘医学研究同样有用。医师的著作及供医师参考的作品不
但藏有关於医学概念、知识及实用疗法等内在发展的资料,不少同时指出古代中国卫生发展的社会条件.
不仅这类型的文献值得我们研究。好像伊达玛(Wilt
及较近期古伦(Christopher Cullen)及柏格(Daria
Berg)都展示非医学文献诸如小说,在研究中国医学史的作用。
我们从这些非医学文献,得以知悉一些医学文献不会记载的资料,好像医师的社会地位。基本上,任何与医疗有关的中文材料都可以作研究之用。
就如针对胡乱行医的法例及判例,可以是研究中国医疗伦理及医师社会地位的重要材料。
另外,在尚未印行的材料中尚有不少珍贵的材料。
先,在中国医学史研究,手稿的重要性直至今天仍然大大被低估。因为中国的印刷技术早就问世,我们不必惊奇手稿研究在中国远没有像在欧洲医疗研究中般受到重
视。所以,纵使马王堆手稿、敦煌文献,及其他材料近年颇引起关注,但是汉学界似乎对十九至二十世纪的医疗文献少有研究。不过,初步观察柏林民俗学博物馆(Museum
of Ethnology in
Berlin)的大量中国医疗文献所得,这些材料的重要性尚未被人发现。
这些材料原本只供私人或者少数人传阅之用,并非预算广泛印行。它们纪录了一般印行材料并未收录的知识、疗法及伦理。上面提及的医师手册只是其中一个例子,
更多更多的材料有待进一步探讨。
其次,欧洲与美国的医学博物馆一直都有从事收集与医学有关的艺术品及器物,但利用这些材料作为医学史料是最近的事。这情况在中国医学史
研究亦一样。几所有关博物馆业已成立,但内藏的展品并未引起应有的关注。就如文稿一样,这些器物藏有印行文献没有的重要资料。据我所知,印行的资料从未收
录宋代以来,有关走方郎中推销成药的策略的资料。我们能从这些成药盛器中认识到传统中国药学的另一方面,这可能与陈套的药物典故大相迳庭。与此同时,这些
器物证明了中国古代医疗经济学的发展,并可以和现代的药物工业作比较。
另一个例子就是医师和药剂师印制广告所用的本刻印模。在已印行的文献中,我们找不到任何医师自夸能耐的材料。但从这些印模印出的单张,我们得以了解中国医学史的另一个面貌。
六、结 论
总的来说,汉学和中国医疗史已建立起一种有利的关系。中国医学史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拓展,而它的发展潜力亦被
越来越多的年青汉学学者认同。中国医学史研究有双重的成果。它不但推动汉学研究,同时强化其他的学科,甚至影响医疗政策,以至鼓励西方人认真地接受中国医
学的理论和应用。这多方面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推动这学科的发展,最终会产生一个有助研究的制度。
Franz H&botter, Die Chinesische Medizin zu Beginn des
XX.Jahrhunderts und ihr historischer Entwicklungsgang (Leipzig:
Verlag der “Asia Major”, 1929).
Franz H&botter, Beitr&ge zur Kenntnis der chinesischen sowie der
tibetisch-mongolischen Pharmakologie (Berline/Vienna,
Franz H&botter, Ber&hmte chinesische Aerzte des Altertums.
Archiv f&r Geschichte der Medizin 7 (1914):
Franz H&botter, Shou-shi-pien, ein chinesisches Lehrbuch der
Geburtshilfe (Berlin/Vienna, 1913).
Franz H&botter, Kumamoto, 1924.
K. Chimin Wong and Wu Lien-Teh,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ng a Chronicle of Medical Happenings in China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Period, reprint edition (Taipei: 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 1985).
Ibid., vii. Georges Soulie de Mornat, a contemporary of Wong and Wu
and, fluent in Chinese and having studied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
for many years, an advocate of Chinese acupuncture in its own
right, criticize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by K.C.
Wong and Wu Lien-teh, as “actually a history of European medicine
in China.& The authors, who studies in English
colleges in Hong Kong, have studied neither Chinese literature nor
language.” Paul Zmiewski, ed., George Souli& de
Morant, Chinese Acupuncture (L’Acupuncture Chinoise), trans. L.
Grinnel, C. Jeanmougin, M. Leveque (Brookline, MA: Paradigm
Publications, 1994).
Willy Hartner, Heikunde im alten China.
Sinica XVI (1941): 217-265, and XVII
(1942): 27-89.
Gottfried Schramm, Schriftzeichenanalysen medizinischer Termini
technici in der chinesischen Sprache (Leipzig: VEB Otto
Harrassowitz, 1958).
&&& Alfred
Mosig and Gottfried Schramm, Der Arzneipflanzen- und
Drogenschatz Chinas und die Bedeutung des Pen-ts’ao kang-mu als
Standardwerk der chinesischen Materia Medica (Berlin: VEB
Verlag Volk und Gesundheit, 1955).
&&& Pierre
Huard/ Ming Wong, La M&decine Chinoise au Cours des
Si&cles (Paris: Les &Editions Roger Dacosta, 1959).
&&& Ibid.,
Rall, Die vier groβen
Medizinschulen der Mongolenzeit. Stand und Entwicklung der
chinesischen Medizin in der Chin- und Y&an-Zeit
(Wiesbaden: Franz Steiner Verlag, 1970).
&&& Ulrike
Unschuld, Das T’ang-yeh pen-ts’ao und die &Ubertragung der
klassischen chinesischen Medizintheorie auf die Praxis der
Drogenkunde.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Munich,
1972. See also, Ulrike Unschuld,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An Analysis of its Development in the Thirteenth Century,”
Isis 68 (1977): 224-248.
Wiseman, 英汉 汉英 中医词典 English-Chinese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1995. Nigel Wiseman and Feng Ye, A Pract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Medicine (Brookline, MA: Paradigm Publications,
U. Unschuld, Die Praxis des traditionellen chinesischen
Heilsystems. Dargestellt an der heutigen Situation auf Taiwan unter
besonderer Ber&cksichtigung der Pharmazie (Wiesbaden: Franz
Steiner Verlag, 1973).
U. Unschuld, Pen-ts’ao. 2000 Jahre traditionelle pharmazeutische
Literatur Chinas (M&nchen: Heinz Moos Verlag, 19730; revised
and enlarged English version: Medicine in China.
A History of Pharmaceutic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domain of pre& script& ion works
has been neglected by sinologists almost entirely. A rare exception
is Catherine Despeux’ study of the “Can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Sun Simiao’s 孙思邈 formulary
Qianjinfang千金方: Pre&
script& ions d’acuponcture valant mille onces
d’or. Trait& d’acuponcture de Sun Simiao
du Vlle si&cle (Paris: Guy Tr&daniel,
Georges Metailie, Des mots et des plantes dans le Bencao
gangmu de Li Shizhen, Extreme Orient 10 (1988): 27-43.
By the same author, “Historie naturelle et humanisme en Chine et en
Europe au XVIe siecle: Li Shizhen et Jacques Dalechamps,” Revue
d’Histoire des Sciences 42 (1989): 4, 353-374; “Botanical
Terminology of Li Shizhen in Bencao gangmu,” in Essays on
Science, ed. M. Said (Karachi: Hamdard Foundation
Press. 1990), 140-153. Georges Metailie and Elisabeth Hsu, “The
Bencao gangmu (Classified Materia Medica) of Li Shizhen & An
Innovation in Natural History?” in Innovation, Convention and
Controversy in Chinese Medicine. Festschrift in Memory of Lu
Gwei-Djen, ed. David Cullen and Elisabeth Hsu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Forthcoming.
Forthcoming.
U. Unschuld, Medizin und Ethik. Sozialkonflikte im China der
Kaiserzeit (Wiesbaden: Franz Steiner Verlag, 1975), English
version: Medical Ethics in Imperial China. A
Study in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
U. Unschuld, “Der chinesische Wanderarzt und seine Klientel im 19.
Jahrhundert. Rekonstruktion eines Dialogs,” in Das andere China.
Festschrift f&r Wolfgang Bauer zum 65. Geburtstag, ed. Helwig
Schmidt-Glintzer, Wolfenb&tteler Forschungen, Vol. 62 (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1995), 129-175.
Catherine Despeux et Fr&d&ric Obringer eds., La Maladie Dans La
Chine M&di&val. La toux (Paris: L’ Harmattan, 1997).
&&& Ibid.,
U. Unschuld, “Lepra in China,” in Aussatz Lepra
Hansen-Krankheit. Ein Menschheitsproblem im Wandel.
Part II: Essays, ed. J.H. Wolf (W&rzburg:
Deutsches Auss&tzigen Hilfswerk e. V., 1986), 163-183.
English ver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Theory and Real
Nosological Units. The Case of Hansen’s Disease,” Medical
Anthropology Quarterly 17 (1985): 1, 5-8.
&&& J&rgen
Kovacs and Paul U. Unschuld, Essential Subtleties On The Silver
Sea.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the Yin-hai jing-wei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U. Unschuld, Medizin in China. Eine
Ideengeschichte (Munich: C. H. Beck Verlag, 1980),
expanded and revised English version: Medicine in China: A
History of Idea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U. Unschuld, The Chinese Medical Classics. Nan-ching. The
Classic of Difficult Issues. With Twenty Commentaries by
Chinese and Japanese Autors from the Third through the Twentieth
Centu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Donald
Harper, Early Chinese Medical Literature (London: 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1997).
Mitchell, F&ng Y&, and Nigel Wiseman, Shang Han Lun. On Cold
Damage (Brookline, MA: Paradigm Publications, 1999).
Buell and Eugene N. Anderson, A Soup for the Qan. Chinese
Dietary Medicine of the Mongol Era as Seen in Hu Szu-Hui’s Yin-Shan
Cheng-Yao (London: 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2000).
&&& Ibid.,
E. McKnight, tr., The Washing Away of Wrongs: Forensic Medicine
in Thirteenth-Century China (Ann Arbo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1).
U. Unschuld, Introductory Readings in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Sixty Texts with Translation, Vocabulary, and A Guide to
Research Aids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achun, Forgotten Traditions of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The
I-hs&eh y&an liu lun of 1757, ed. & trans. Paul
U. Unschuld (Brookline, MA: Paradigm Publications,
U. Unschuld, ed., Approaches To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Proceedings of a Symposium on Terminologies and Translation
Methodology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L. Idema, “Diseases and Doctors, Drugs and Cures: A Very
Preliminary List of Passages of Medical Interest in a Numb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Novels and Related Plays,” Chinese Science
II (1977): 37-63.
Christopher Cullen, “Patients and Heal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Jinpingmei,” History of Science 31
(1993): 120-137. Daria Berg, The Xingshi yinyuan zhuan: A Study
of Utopia and the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in Seventeenth Century
Chinese Discourse. 2000. Forthcoming. See also, Paul U.
Unschuld, Medicine in China. Historical Artifacts and
Images (Munich: Prestel, 2000), 107.
&&& Robert
P. Hymes, “Not Quite Gentlemen? Doctors in Song and Yuan,”
Chinese Science 8 (1987): 9-76.
U. Unschuld, “Arzneimittelmiβbrauch und
heterodoxe Heilt&tigkeit im China der Kaiserzeit. Ausgew&hlte
Materialien zu Gesetzgebung und Rechtsprechung,” Sudhoffs
Archiv 61 (1977): 353-389.
interesting aside, the very first slapstick movie by a Chinese
director, i.e., Zhang Shichuang’s A Laborer’s Love of 1922,
provides evidence of an attitude towa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at was shar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by virtually all forces seeking to reform China to help it
regain its former strength.
U. Unschuld and Zheng Jinsheng, “Handschriften als Quellen
chinesischer Medizingeschichte,” Monumenta Serica, 2000,
forthcoming.
above note 23; also, Unschuld, Medicine in China. Historical
Artifacts and Images, 75 ff.
&&& Ibid.,
&&& Ibid.,
56 ff., 142 ff.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文见刊后出现错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