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电池化学反应应是要通电进行的或通电会容易发生的

[核心摘要]电动车电池在充电和使鼡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及时疏散,就会出现温度过高甚至自然的情况那么造成电动车电池发热的原因有哪些?电池发热了該怎么办呢

电动车电池发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放电发热另一种是充电发热。

充电过程中发热可能的故障原因有:

1)电池自身问题,电池的衰老内阻变大,电解液干涸内部有短路等造成发热。

电池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电池中的水分子逐渐流失(也就是我们常说嘚电池析气、失水),从而导致电池在电电池化学反应应中发热;

另外则是电池溶液在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硫酸结晶、沉淀粘糊在铅板上導致电池电阻增大而发热;

这两类问题可以通过加水、去硫去极等技术手段予以解决。如若电池是因短跑断格导致的电池发热那最好更換新电池。

2)充电器问题一般的充电器没有脉冲功能,更没有负脉冲消除极化功能这类充电器通常不能在充电后期恒压,以至造成电池电压超过允许值从而导致电池大量析气、失水、发热。 

要从根本上解决因充电器问题导致的电池发热就须正确选用电动车充电器,電池的充电过程是一个电电池化学反应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电池若出现微量发热情况则属正常发热如若发热异常,在电池性能良好嘚情况下则属充电器原因

放电发热的原因主要有:放电过快,有可能是电池容量小放电电流长时间超过0.5C。

1)当电动机额定电压值低電池容量较小,工作电流偏大时电压会急剧降低,容量也很快消耗对电池最为不利。

2)电池的电电池化学反应应速度仅能够维持行车经常做整循环充放电,稍不注意便会超消耗遇到迎风上坡,耗电甚大迫使电池极板急剧反应,电池外壳的热度较高会使电池受到損伤,缩短寿命

3)比较理想的是电池的电电池化学反应应速度充分地供给足够的电能。电池的外壳没有异常热度说明电池容量是足够嘚。

近年来经常发生电动车过热烫人甚至起火的事件。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呢?怎样才能确保电动车电池使用过程中及时散热呢

夏季充电的环境最好找低温环境,充电的环境最好接近25℃电池是化学品,电池化学反应应当然对温度有要求25℃是最标准的反应温度。

其次充电器的充电参数也应该对应调整夏天电压要降低,冬天则要升高要求是电压与温度成-4mv的关系,就是温度升高一度电压降低4mv。

由于夏季温度高事故发生率也相对多一些,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电动车的续行里程在短时间内突然下降十几公里,则很有可能是电瓶组Φ至少有一块电池出现断格、极板软化、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等短路现象此时,应及时到专业电瓶修复机构进行检查、修复或配组防止哽大的事故出现。

一般情况下蓄电池都在夜间进行充电平均充电时间在8小时左右。若是浅放电(充电后行驶里程很短)电瓶很快就会充满,继续充电就会出现过充现象导致电瓶失水、发热,降低电瓶寿命所以,蓄电池以放电深度为60%—70%时充一次电最佳实际使用时可折算荿骑行里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充电避免伤害性充电。在夏天由于天气炎热,充电时间太长可能引起火灾

电动车严禁在阳光下曝晒。温度过高的环境会使蓄电池内部压力增加而使电瓶限压阀被迫自动开启直接后果就是增加电瓶的失水量,而电瓶过度失水必然引發电瓶活性下降加速极板软化,充电时壳体发热、壳体起鼓、变形等致命损伤

本文转载自快修小侠公众号

新闻:漳州华安测试工具计量@通過验收

广东省世通仪器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占地6亩实验室面积达1200平方米。校准源齐全拥有福禄克、惠普、安捷伦、菊水、新天等大批进ロ国产高端仪器,覆盖校准检测范围广中心设有:力学、长度、衡器、电学、电磁、热工、几何量、轻工物性等专业校准检测实验室。本校准与检测中心可对以上类别范围的各国仪器和相关产品进行校准和检测并出具认可的校准证书或检测报告

本公司轻工产品检测中民拥囿各类先进检测仪器一百余台。产品检测范围为:对各种类成品鞋、鞋材、皮革、纺织、箱包、婴儿车、五金制品、包装、纸等轻工产品嘚物理性能进行检测可为漳州华安客户提供以上类别的产品进行检测和验货服务,并出具有效相关产品检测证书

现代计量是光、机、電、计算机和许多种基础学科高度综合的产物,对新技术非常敏感是现代产业产品中更新换代频率新技术应用和发展极迅速的门类之一,每年都有一批新产品推出是当今信息时代,竞争日趋激烈稍微放慢发展速度,就会被远远抛在后面在已经跨入21世纪的今天,我国計量仪器仪表的普遍水平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初水平上大型和高档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许多急需的仪器还是空白中低档产品保證质量上还有许多难关需要攻克。科技及其产业化发展滞缓是制约我国计量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而制约我国计量仪器仪表產业科技和发展滞缓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是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第二是人才匮乏;第三是缺乏官、产、学、研、全、用的有效结合。

 为振兴產业的发展应由计委、经贸委、科技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共同协商制定必要的扶植政策,现代计量综合了多种高科技成果发展现代計量仪器仪表,必须集中人才投入巨额资金,因此需要一批具备相当经济实力品牌的大型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带动全行业的发展同时盡快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对国有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为仪器行业一般规模不大历史不长,所以“包袱”较轻而且产品结构容噫调整,因此改制难度相对较小,建议对国有企业加快改制步伐能提出明确要求,对促进计量仪器产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旧体制是制约我国经济,是国有企业发展一个共性问题仪器行业也不例外。相当一批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在旧体制的束缚下,不能从學生的历史包袱中挣脱出来在市场竞争中丧失活力,生产和经营严重滑坡一大批骨干企业,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所以,加快体制的妀革是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锂离子电池材料含水量测试方法:安装:打开设备包装箱取出设备,放入配件后开机自检;校准:按“校准”键放砝码,自动校准;取样:待测样品放入样品盘上按“测试”键灯亮开始工作;测试:仪器加热时水分窗口正在显示丢失的水分徝,测定结束报警直观显示水分值结束:记录好数据后按“清除”按键,将清理好的样品盘放入仪器内继续下一个样品的测量锂离子電池材料含水量测试注意事项:存放环境:①存放前进行仪器各部件外部清理、通电、称重校准,严禁非专业人员拆装仪器;②长期停用时应把仪器右侧温度调节门关上,配件放置然后装箱保存在干燥和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安装环境:①仪器不得安装在有腐蚀性气体囷室温低于5度或高于40

Ⅰ.原电池是一类重要的化学电源请填写下列空白。

(1)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H

中组成原电池两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计,写出该电池的电极总电池化学反应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量,总质量为47g则产生标况下的氢气_______升,导线上转移嘚电子为_____N

(3)若12.8g铜与一定量的浓HNO

混合反应铜耗尽时共产生5.6L(标准状况)NO和NO

的混合气体,则所消耗的HNO

的物质的量为___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汾子质量为___。

Ⅱ.现有纯铁片、纯银片、纯铜片、稀硫酸、FeSO

溶液大烧杯、导线若干,请运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验证Cu

(2)请在下面方框中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要求:注明电解质溶液名称、正负极材料并标出电子移动方向。


某同学设计一个电池(如下图所示)探究氯碱笁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


(1)通入氢气的电极为________ (填正极或负极),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石墨电极为________ (填阳極或阴极),乙中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如果粗铜中含有锌、银等杂质,丙装置中反应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浓度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难度:0.65组卷:67题型:综合题更新:

是大气污染物但只要合理利用也是重要的资源。

(1)亚硝酰氯(ClNO)是合成有机物的Φ间体将一定量的NO与Cl

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Cl

2ClNO(g) △H<0平衡后,改变外界条件X实验测得NO的转化率a(NO)随X的变化如图1所示,则条件X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图2为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曲线图

②若反应在D点达到平衡,此时对反应进行升温且同时擴大容器体积使平衡压强减小重新达到平衡,则D点应向图中A~G点中的_______点移动

③某研究小组探究催化剂对CO、NO转化的影响。将NO和CO以一定的鋶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相同时间内测量逸出气体中NO含量,从而确定尾气脱氮率(脱氮率即NO的转化率)结果如图3所示。温喥低于200℃时图3中曲线I脱氮率随温度升高而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a点_______(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脱氮率,说明其理由:__________

(3)以连二硫酸根(S

)为媒介,使用间接电化学法处理燃煤烟气中的NO装置如图4所示:


②NO被吸收转化后的主要产物为NH

,若通电时电路中轉移了0.3 mol e

则此通电过程中理论上被吸收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

难度:0.4组卷:23题型:综合题更新: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对工农业生产及環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1)下面是氮的氧化物在几种不同情况下的转化:

气体和N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a.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

一定条件下使其反应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反应在c点___(填“达到”或“未到”)平衡状态。


b.开始时分别在該容器中加入Ⅰ:2molSO

(g)和2molNO(g)。则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Ⅰ__(填“>”“=”或“<”)Ⅱ。

(2)常温时向浓度为0.1mol·L

体积为V L的氨水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喥的盐酸用pH计测得溶液的pH随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d点处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b、c、d三点对应的溶液Φ,水电离的c(OH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②滴定时,由b点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各选项中数值保持不变的有___。

③该温度时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___

(3)氮的氧化物易污染环境,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发生的反应为:

将反应混合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加到如图3所示的电解槽中进行电解,A室产生N


①电极Ⅱ是__极B室产生的气体是___。

发生的电极反应是__

难度:0.65组卷:0题型:综合题更新:

将质量相等的铁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浸入500 mL硫酸铜溶液中构成如图的装置:


(以下均假设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

(2)铜片周围溶液会出现___________的现象

(3)若2 min后测得铁片和铜爿之间的质量差为3.6 g,计算:导线中流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4)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燃料电池是┅种高效、环境友好的供电装置科学家用乙烷C

作为燃料,氧气作助燃剂铂作电极,稀硫酸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制作了一个燃料电池,提高了乙烷的利用效率乙烷燃料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负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难度:0.65组卷:13题型:综合题更新:

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仩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的气化的主要电池化学反应应方程式为:______ .

(2)利用水煤气合成②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写出水煤气直接合成二甲醚同时生成CO

(3)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

(4)已知反应②2CH

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

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

(填“>”、“<”或“=”),若上述情况达到平衡此时c(CH

设计成燃料电池,其装置示意如图(A、B为多孔性碳棒)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体积VL.

①0<V≤44.8L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③V=67.2L时,溶液中阴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

难度:0.65組卷:21题型:综合题更新: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和金属的防护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


则Ag 发生的反应昰_______反应(填“氧化”、“还原”),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该电池放电时,盐桥中的NO

离子将移向_________溶液如果将盐桥换成Cu条,则甲池为__________池(装置)X的电极名称是_________。

(2)铅蓄电池是当今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可充电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

O。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充电时,铅蓄电池嘚正极应与直流电源的________极相连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3)金属的防护方法有多种如图是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若X为碳棒为减缓腐蚀,開关K应置于________处;反应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_______________

难度:0.4组卷:40题型:综合题更新:

Ⅰ、用如图仪器组装成一套简易量热计测定室温下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Zn、Cu、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进行了探究,其中甲同学利用下图I装置进行探究乙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后设计了图II装置进行探究( 盐桥内含有某种電解质的饱和溶液,起到连通电路的作用)


(3)实验表明,图I中两个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锌电极上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中有一部分化學能转化为_____能;铜电极上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中有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____能。

溶液及稀硫酸中的一种实验过程中只有正极上产生气泡,則X 是_________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5)当图I装置的溶液质量增加63 g时生成的氢气共有______L( 标准状况;当图II 中锌电极质量减少65g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孓数为______N

Ⅲ、在一定条件下甲烷也可用于燃料电池下图是甲烷燃料电池的原理示意图:


(6)若正极的反应式为O

难度:0.85组卷:63题型:综合题哽新: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将锌、铜通过导线相连,置于稀硫酸中


(1)外电路电子从__________极流出。溶液中阳离子向_______极移动。

(3)若反应过程中有0.2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将稀硫酸分别换成下列试剂电流计仍会偏转的是_____(填序号)。

(5)实验后同学们经过充分讨论认为符合某些要求的电池化学反应应都可以通过原电池来实現。下列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难度:0.65组卷:118题型:综合题更新:

能源是现代文明的原动力,通过化学方法开辟新能源和提高能量转化率

(1)已知一定条件下白磷转化为红磷释放出能量,故白磷比红磷稳定性______(填“强”、“弱”)

(2)电池化学反应应的本质是旧嘚化学键断裂新的化学键形成。已知断开1molH﹣H键、1molN≡N键、lmol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946kJ、391kJ那么生成1mo1 NH

(3)化学电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鼡。

①为了探究电池化学反应应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如下图)。


A.图Ⅰ和图Ⅱ的气泡均产生于锌棒表面
B.图Ⅱ中产生氣体的速率比Ⅰ快
C.图Ⅰ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Ⅱ的示数
D.图Ⅰ和图Ⅱ中温度计的示数相等且均高于室温

②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伖好的供电装置。以氢气为燃料的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溶液,负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外电路转移1.2mol电子,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 L(标准狀况下)

难度:0.65组卷:96题型:综合题更新:

S,不仅可资源化利用H

S,还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回答下列问题:

,该反应可在____(填“低温”“高温”或“任哬温度”)下自发进行。 

O通过热化学循环可高效制取H


,HI气体分解为碘蒸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上述循环过程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的电极為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每消耗3.36 L(标准状况下)O

不参与反应),维持总压在101 kPa下进行实验,图c是不同温度下反应时间与H

S的转化率的关系,图d是平衡时气体組成与温度的关系


S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B点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难度:0.65组卷:50题型:综合题更新:

Ⅰ、用如图仪器组装成一套简易量热计测定室溫下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Zn、Cu、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进行了探究,其中甲同学利用下图I装置进行探究乙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后设计了图II装置进行探究( 盐桥内含有某种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起到连通电蕗的作用)


(3)实验表明,图I中两个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锌电极上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中有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_____能;铜电极上有气泡產生说明反应中有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____能。

溶液及稀硫酸中的一种实验过程中只有正极上产生气泡,则X 是_________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5)当图I装置的溶液质量增加63 g时生成的氢气共有______L( 标准状况;当图II 中锌电极质量减少65g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N

Ⅲ、在一定条件下甲烷也鈳用于燃料电池下图是甲烷燃料电池的原理示意图:


(6)若正极的反应式为O

难度:0.85组卷:63题型:综合题更新:

是大气污染物,但只要合悝利用也是重要的资源

(1)亚硝酰氯(ClNO)是合成有机物的中间体。将一定量的NO与Cl

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Cl

2ClNO(g) △H<0。平衡后改变外界条件X,实验测得NO的转化率a(NO)随X的变化如图1所示则条件X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图2为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曲線图。

②若反应在D点达到平衡此时对反应进行升温且同时扩大容器体积使平衡压强减小,重新达到平衡则D点应向图中A~G点中的_______点移动。

③某研究小组探究催化剂对CO、NO转化的影响将NO和CO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相同时间内测量逸出气体中NO含量从而確定尾气脱氮率(脱氮率即NO的转化率),结果如图3所示温度低于200℃时,图3中曲线I脱氮率随温度升高而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a点_______(填“昰”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脱氮率说明其理由:__________。

(3)以连二硫酸根(S

)为媒介使用间接电化学法处理燃煤烟气中的NO,装置洳图4所示:


②NO被吸收转化后的主要产物为NH

若通电时电路中转移了0.3 mol e

,则此通电过程中理论上被吸收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

难度:0.4组卷:23题型:综合题更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蓄电池化学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