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微软平板电脑surface4 Pro 4做工怎么样

越用越顺手 Surface Pro 4试用评测
从第一代Surface&RT到最新发布的Surface&Pro&4,微软经过3年的努力,终于让Surface系列走上了正轨,也有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钟情于Surface。
而在今年,随着苹果iPad&Pro的出现,就让大家产生了选择上的分歧。从内部来讲,Surface&Book作为“终极PC”拥有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抢去Surface&Pro&4不少风头。但随后Surface&Book出现的一些小问题,“Surface急功近利”的说法不胫而走,但当我们正式拿到Pro&4的时候,这些流言与困惑却瞬间烟消云散:这是一款真正贴合使用习惯而改进的全新产品。
本次带给大家的是Surface&Pro&4的i5处理器256GB版本,这款更加人性化的新产品不但延续了上一代的精致做工,更是在外观、性能上都有了不小的提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外观上更简洁实用
Surface&Pro&4在外观上变动不大,依然延续了前代的设计风格,只是在各处细节上有不少的调整与完善。
环绕Pro&4的上半圈,依然是辅助散热的散热孔,这也是在使用中要注意防尘防水的地方。
而为了实现机身左侧支持触控笔磁吸附,Pro&4将音量键由左侧改动到上方唤醒按键旁。
背后支撑板上的Logo,也由“Surface”文字该换为了四格图标版本。
材质不变 机身更纤薄!
Surface&Pro&4在机身尺寸上并没有做出改动,依然保持Pro&3的长宽292.10x201.42mm设计,但在机身厚度上变得更为纤薄,从9.14mm减少到了8.45mm,显得更为纤薄精致。
而在虽然机身的重量方面,官方的宣传上是786g,但在实际重量测量中Pro&4的重量大概为806g左右,不过20g左右的差距对于整体的握持感受来说,几乎感觉不到有明显的差别。
Suface&Pro&4同样使用了银灰色镁合金机身,保持良好的质量和手感。此外,在Surface&Pro3中引入备受好评的“无级变角”折叠支架被沿用了下来,倾斜角度可从0°调至150°。在支架阻尼方面,20°角以内的阻力较小,可以轻松扳动便于打开支架,在其他角度范围内,则一如既往的牢靠好用。
屏幕布局调整 屏占比增大
之所以说“屏幕更大”,并非是一句虚言。此次Pro&4的升级,得益于Win&10系统的更新,在操控性上更为方便灵活,微软也就舍弃了延续已久的正面“Logo”触控按钮,从而搭载了更大的12.3英寸屏幕。
不但屏占比更高,分辨率也从提升至,PPI从216提升到267,要高于当下主流的超极本和平板。配合触控笔的升级,能够体现出更多灵活细腻的色彩,更加适合各种随性的创作。
为了提升触控感应的使用效果,Pro&4&搭载PixelSenseTM显示屏,支持的压力感应级别也从Pro&3的256提升到了1024。此外,微软针对触控笔的大脑落点与实际电子落点有差距的问题做出了算法上的改进,使得落点的精确度更高。&
三摄像头构架 人脸识别解锁
Surface&Pro&4将后置摄像头像素提升到了800万的级别,同时支持自动对焦及1080P高清视频拍摄。前置摄像头则是500万像素的高清镜头,整体达到目前市场中高端水准,能够更优秀的满足视频会议、会话需求。
因为搭载了Windows&Hello服务,所以在屏幕正中的主摄像头左侧,还有2颗红外摄像头,其中最左侧的主管红外信号发射,第二颗则为信息接收镜头,用来提升人脸识别的效率,如今刷脸登陆将更加顺畅。
扬声器采用与Surface&Pro&3一样的杜比立体双扬声器,分别设置在屏幕上部分的两侧,麦克风则在前后摄像头旁各有一处。
轻盈简洁 触控笔功能升级
打开Surface&Pro&4的包装盒,取出Pro&4之后,就会看到更新后的Surface触控笔安静躺在盒底。
本次Pro&4使用体验更新,自然少不了对触控笔的优化,新触控笔重量为21g,整体握持感受几乎与真实笔类没有区别。
Surface&Pro&4的手写笔拥有1024级的压力感应,同时搭载自家研发的G5触控芯片,优化了手势触控以及手写笔操控的流畅度与精准度,可以有效降低手写笔和手势触控的延迟,此外这颗芯片还会额外借助GPU加速,从而进一步降低延迟。
笔身之前的双按键,现在已经优化为单按键,隐藏在磁吸附条的前端。搭配售价98元的Surface笔尖工具包,现在的触控笔可以更换2H、H、HB、2B&等不同硬度铅笔触感笔尖,满足更多的设计需求,同时也兼容Surface&Pro&3的使用。
而触控笔尾部的橡皮擦,如今已真正实现“擦除”的功能效果;在单击时,依然可以唤出One&Note应用,随时随地完成笔记工作;而此次增加的“Cortana唤醒”功能,则可以通过长按尾部按键来进行互动。
Type&Cover键盘 输入更为顺畅
Type&Cover键盘经过几代的更替到了Surface&Pro&4,微软终于带来一款具有实用价值的键盘盖。新一代键盘盖重新调整了键盘布局,键盘一直延伸到盖体边缘10mm处,按键面积变小,对按键手感影响很大的键程也提升到了1.3mm,几乎与正常笔记本电脑键盘相当。
同样,一个好的触控板则更加重要,即便Surface&Pro&4预装Windows&10操作系统且支持触控操作,但对于大多数笔记本用户来说,触控板才是最习惯的。新的触控板尺寸增大40%,达到101x53mm,触控材质改成了玻璃材质,使得触控板的体验更为精准。
总体来说,新的Type&Cover输入体验完全可以媲美主流超极本,价格依然为988元,颜色选择上目前只提供了黑色,其他颜色将延后推出。不过这一代的键盘盖还是没有配备非常流行的指纹识别功能,让人颇感遗憾。
拓展坞分体化 轻便多能
随着Surface&Pro&4的推出,微软也在拓展坞上有了改动,价格与Surface&Pro&3拓展坞一样,都是1488元人民币,但构造上变化颇大。
Surface&Pro&4拓展坞采用分体式构造,不再提供赘余的嵌入支撑。接口上则支持4个USB&3.0端口、2个Mini&DisplayPort视频输出、千兆以太网端口、3.5mm音频接口以及安全锁插槽。
Surface&Pro&4拓展坞使用Surface&Connect技术,在使用时可以将外围设备连接到Surface拓展坞,然后通过磁性Surface&Connect连接线上高速传输视频、音频和数据。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继续使用Pro&3的拓展坞,不过需要3D打印一层0.69mm厚度的垫片来提升稳定性。
性能稳定提升
本次Surface&Pro&4在外观上并没有做出太大改动,但在性能上,却有了一些新的变化。Suface&Pro&4首批搭载了英特尔Skylake&U系列处理器,是先期上市的第六代酷睿M3、i5及i7三个版本,目前官网仅发售了i5系列两个版本,M3及i7配置还无法选购。&
Surface&Pro&4
12.3英寸Pixel&Sense&TM显示屏&o&分辨率:2736&x&&PPI)&
Iris(锐炬)540
500万像素前置,800万像素后置自动对焦摄像头
以及1080p高清视频拍摄功能
292.10&x&201.42&x&8.45mm
7388元/9688元
本次拿到的评测产品是酷睿i5高配版机型,搭载英特尔酷睿i5&6300U处理器、8GB内存、256GB固态硬盘,同时采用了HD&520核芯显卡。从硬件水准上来看,较Pro&3已有不小的提升,属于目前市场的高端配置行列。
Surface&Pro&4
Macbook&Pro&13
Surface&Book
第六代英特尔
双核英特尔
第六代英特尔
292&x&201&x&8.45mm(806g)
314x219x18mm(1580g)
312x232x22mm(1510g)
12.3英寸PixelSenseTM
(267PPI)
13.3英寸Retina屏
(227PPI)
13.5英寸PixelSenseTM
(267PPI)
扩大散热面积&续航未能提升
前几代Surface&Pro的产品散热一直受到用户的诟病,特别是第四代酷睿处理器让Surface&Pro&3的功耗惊人,更是热的烫手。微软在Surface&Pro4对散热铜管的走向进行了重新设计,引入双路混合散热。
两条散热铜管中的一条向右侧延伸到屏幕右上角位置,同时在这里设计了风扇进行主动散热;而另外一条铜管则从中部向机体下方正中位置延伸,并且在内部设计了散热片进行被动散热,Surface&Pro&4这种分散式散热设计让温度更加均匀。
续航方面,Surface&Pro&4基本维持Surface&Pro&3的水平,连接WiFi观看视频5小时基本无压力。但由于Surface&Pro&4的屏幕变大、厚度变薄及各项服务的增多,这样的续航能力倒也能够接受。
Surface&Pro&4性能稳中有升,在功耗发热上的体现尤为明显,现在已经感受不到之前背面右上方区域的烫手高温,整体温度更为均匀。Surface&Pro&4带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完全贯彻了微软目前的经营理念,无论是机器本身还是各配件,都在搭配着自家服务项目进行发展,不断提升着用户的使用体验。&
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说,Surface&Pro&4并没有在外观、配置方面进行划时代的改进。但从使用体验上来说,Pro&4则会给我们一种更为顺畅自然的使用体验。微软在Surface系列发布时的二合一产品设计理念,在Surface&Pro&3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而Surface&Pro&4则在便携性、可用性和实用性方面做基础提升,重点在于深度融合各方面服务的综合体现。
Surface&Pro&4是对Pro&3的一次补完与提升,让需要经常处理数字媒体内容等工作的用户获得更快捷的使用方式。Surface&Pro&4生产力上的改进更多地体现在与新一代手写笔和Type&Cover键盘盖的结合使用上,即使是低配版本的Pro&4,也能从这些配件中获益。但对于轻办公使用的用户来讲,酷睿M3处理器版本在重量上的优势,则会让你在移动办公中更加轻松。
原文链接:/home/index/detail/id/1824.html
{{news.title}}&&[&& 原创&&]&& 作者:&&|&&责编:李诺
·扩展坞非常实用&&Surface&Pro毕竟是主打便携的产品,因此在扩展性上总会有捉襟见肘的时候,而微软为用户提供的解决方案就是扩展坞。我们今天拿到的是小的扩展坞,下面来看看具体情况。扩展坞提升扩展能力&&扩展坞的做工真的是无话可说,非常的细致,拿起来的手感也很不错。我们姑且把有Microsoft标识的这一面称为前面。这里配置了2个USB&3.0接口。设计做工非常精致&&扩展坞右侧配有安全锁孔,背面则配有电源插孔、RJ-45以太网口、1个3.5mm音频插孔,同时还配有2个Mini&DP接口和2个USB&3.0接口。配有安全锁孔&&扩展坞直接可以通过Surface&Connect接口来使用,这个接口也是的电源接口。与Surface&Connect连接使用比iphone&6&plus小两圈&&扩展坞的体积并不算大,表面积与iPhone&6&plus相比大约小两圈,不过整体比较沉,外出携带的话不太适合,放在办公室里使用的话是最佳状态。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产品定位 屏幕尺寸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69995¥52996¥57997¥69998¥45999¥459910¥7099
最新科技资讯下载ZOL APP【JMedia】Surface Pro 4评测:表面之下的微软“调优”|界面新闻 · 科技文/Shaosen
平板电脑究竟能不能替代笔记本?过去三年微软一直在验证这个命题,当然微软也没有找出合适的答案,不然就不会有Surface Book这样纯正的笔记本产品推出。
回顾过往几年微软在Surface思维上的转变,我相信微软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笔记本归笔记本,Surface归Surface&。
2012年的Surface Pro上,微软并没有想的太多,一款结合触控、配合Windows 8理念的样板设备足以。Surface Pro 2上,微软在前代销量不佳的背景下思考,是否Surface还不够适应笔记本的应用场景,于是添加了集成支架的多角度支持。
到了Surface Pro 3,其实在设计层面微软不再想要取代什么 ,而是将Surface Pro本身做的更加出色,扭转颓势。但Surface有它的固有短板,比如膝上体验、触控板、支架等,这就让Surface Pro 3虽然绝大多数时候干的是笔记本的事情,却始终无法完全替代笔记本。
毕竟对于用户来说,不想要一台可能在某些场景下体验不尽如人意的设备。就像是很多学生习惯在宿舍躺着看网页,传统笔记本能够通过铰链让屏幕朝下寻找一个合适的角度,但Surface Pro 3就不可能满足这样的场景。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除非重构Surface的设计,否则别无办法。既然如此那就让Surface Pro归Surface Pro,笔记本交给Surface Book吧。
Surface Pro 4的推出是进一步优化了Surface Pro系列。Surface Pro 3已经证明Surface Pro的可用性,而Surface Pro 4就是要打造目前为止最为精致的Surface Pro。如果你能够接受Surface Pro这样的定位,那么它就是最佳选择。
缺少颠覆但并不平庸
正如我在前一篇文章中说的,Surface Pro 4与Surface Pro 3你几乎难以从正面的外观上分辨出两款设备的区别。整体上,Surface Pro 4延用了Surface Pro 3的设计,拥有相同的外形尺寸、银色镁外壳、集成支架以及正面外放与摄像头的位置。
微软在这上面的做法,有些类似追求精品的意味在其中。试图通过一个最稳妥的方式,通过Surface Pro 3到Surface Pro 4的延续,确立Surface系列的品牌和形象。
Surface Pro 4上的一切都是消费者所熟悉的,另一个方面考虑,微软能够享受去年一整年Surface Pro 3的宣传红利,教育市场的工作Surface Pro 3都已经完成,那些仍在观望或者寻求全新设备的消费者,将成为Surface Pro 4最好的受众。
这样做法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对微软从来不客气的BusinessInsider说,Surface Pro 4这样的更新,对绝大多数用户而言是极好的选择,我们愿意在购物季推荐用户购买。而The Verge已经在购物季来之前,将Surface Pro 4列为最值得购买的科技产品之一(Surface Book并未上榜)。
但很遗憾的一点会是,Surface Pro 4不会拿到太多奖项,去年Surface Pro 3就被《时代》周刊评选为2014年度25大最佳创新。
重要的是它更精致了
当然两款设备之间也有不同之处,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是,你可以将它看作是iPhone 6到iPhone 6S这样的升级,变得更加精致了,但这些都只有在深入使用时候才能体现出来。
Surface Pro 4更轻、更薄,M3版本只有766克(无键盘)、i5与i7版本都是786克(无键盘),比Surface Pro 3轻上14克。一个五角硬币的重量是3.8克,Surface Pro 4大概轻了4个五角硬币的重量,大家可以自己掂量一下。同时,Surface Pro 4比起Surface Pro 3厚度要薄上0.03英寸(0.65mm),实话说可以忽略不计。
外形重量没看点,但屏幕却有着重要的升级。参数上看屏幕分辨率从&2160 x
PPI)&更新到&2736 x
PPI)&,尺寸上的变化是屏幕略大0.3英寸,得益于更窄的边框和Windows徽标键的取消,Surface Pro 4能够有大一点的屏幕空间。
可这背后,微软为Surface Pro 4配备的是&PixelSense&显示屏。而这里的&PixelSense&并不是过去微软那台桌面电脑&PixelSense(后续产品叫三星SUR40)&,而是一个指代Surface Pro 4的屏幕技术,&PixelSense&用来替换过去的&ClearType&品牌。
这块屏幕并不仅仅只是显示,更加重要的是起到 I/O 的作用,&PixelSense&技术让Surface Pro 4的屏幕集成了触控感应器,能够识别手指和触控笔的输入,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缩减屏幕的厚度,让Surface Pro 4拥有更好的压感表现和更短的触控响应时间。
同时屏幕外层所使用的第四代康宁大猩猩玻璃,又能够很好的保证硬度和耐磨性,触控笔的使用并不会在屏幕上留下太多痕迹。
而在软件层面,微软将之前收购的N-Trig技术应用到其中,能够更好的识别用户的输入,同时以更加复杂的算法降低屏幕延迟,在触控这个Surface Pro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上,提高用户触控操作的准确性。
遗憾的是Windows 10对于桌面体验的回归,让触控能够发挥的场景越来越少。庆幸的是,现在包括QQ、PhotoShop在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始支持高分屏显示,屏幕的视觉表现更加优秀。
此外,得到升级的还有Surface Pro 4的摄像头,后置摄像头从500万升级到了800万。在前置摄像头位置,Surface Pro 4加入了红外感应,并不是之前我们所熟悉的英特尔RealSense 3D摄像头,主要还是受限于RealSense 3D摄像头模块的大小。
经过一周的体验来看,Windows Hello的扫脸体验只能说比密码强的有限。当你开机或者解锁屏幕的时候,红外感应这时候就会启动,开始寻找坐在屏幕前的你,识别的过程和微软演示的一样快速,但是识别成功率有限,比如你戴上帽子,或者带上眼镜,就有一定的概率无法识别。
另外还有诸如机身背面Logo的变化,音量键位置、USB与Mini DisplayPort位置的变化。
优秀的性能表现
全新Skylake架构的英特尔酷睿6代处理器真的是赋予了Surface Pro 4太多。
和过去一样Surface Pro 4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处理器配置,但这次最低端配置的设备使用的是英特尔酷睿M处理器,与其他两个配置不同,酷睿M3处理器的Surface Pro 4将是无风扇设计,所以它的重量比常规版本轻19克。
而我正在使用的是使用i5-6300U的Surface Pro 4,主频为2.4GHz,支持超频到3.0GHz,比起前一代使用Haswell架构酷睿i5 4300U的Surface Pro 3来说,运行效能要高上5%~15%。
实际体验来看,日常我们所需要的应用工具和游戏都能够在Surface Pro 4上轻松运行,在我测试过的:PhotoShop(图像处理)、After Effects(视频后期)、Auot CAD(工程图像)等工具上,并不存在任何运行卡顿和吃力的问题;Warcraft III、火炬之光2、LOL等常规游戏,在中等特效下也能保持较好的体验。当然这时候Surface Pro 4的风扇就会开启高速状态,噪声对使用体验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另外续航表现相比过去基本是不变的。我从上午7点使用到11点,同时打开5个网页(Chrome)、MarkdownPad2、QQ、Wechat、网易云音乐,剩余电量还有20%。经过一周使用综合来看,轻度使用能够支持7~8个小时。
超棒的TypeCover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缺少TypeCover以及触控笔的Surface,体验是不完整的。在Surface Pro 4上这样的感觉更加明显。
这一代TypeCover拥有全新的设计,孤岛式按键布局、更大的按键区域、更加大的触控板,对这样的变化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说是致命性的,它已经消除了组织文字工作者选择Surface Pro 4的最大障碍。
微软已经做过三代不同的TypeCover,其实Surface Pro 3上的TypeCover已经达到还算不错的手感,但是当你使用了Surface Pro 4的TypeCover之后,你会发现最直观的变化是TypeCover变硬了,比以往任何一代都要硬。这个变化其实比按键的改变更加重要,在吸附到Surface Pro 4屏幕下沿之后,在你输入的过程中,TypeCover不会如过去一样大幅度晃动。
按键本身的键程有所增加,同时孤岛式按键让我们在输入的时候更加从容,微软还增加了F区的功能键,以及5级调整的键盘背光。但是一个需要适应的变化是,在键盘的Ctrl与徽标键之间,添加了一个Fn按钮,实际使用上太容易误操作,特别是那些之前使用Surface Pro 3的用户。
Surface Pro 3用户如果看到前面的外观和性能表现,没有太强烈的更新欲望的话。一块全新的TypeCover将会是你最好的选择,因为接口都是通用的(买带指纹的最好 160美元)。
迄今最好的Surface Pro
就如WIndows 10一样,我也认为Surface Pro 4是迄今最好的Surface Pro,它并不是单纯的平板电脑,也不能取代你的笔记本,但它能在绝大多数时候让你的生活与工作所需的生产力保障。
它的造型与设计在过去已经被认可,而其上更加细致的改进与提升,将让你的使用体验进一步提升。
对于现在使用Surface Pro 3的用户来说,升级Surface Pro 4的效果可能并没立竿见影,但却是能够在各种细节改进上,如MicroSD卡能够按压弹出,让你感觉到Surface Pro 4与Surface Pro 3之间微软对于用户体验的进一步优化。
而还未用过Surface Pro的用户,Surface Pro 4会是你体验Surface特殊魅力的最佳选择,虽然一开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但顺手之后,将为你提供绝佳的生产力体验。
更多专业报道,请
0界面JMedia联盟成员一个关注微软生态的万花筒,Windows Phone、Windows、Xbox、Office、WindowsAzure、Bing等等,有关微软的一切,均聚焦于此。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软平板surface4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