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适合全面屏的指纹识别陶瓷盖板盖板工艺?

全面屏没地方放指纹识别 这件事有救了
作者:来源:中关村在线 15:32
  技术方案大乱斗 哪种Under glass才是最终赢家
  目前市面上的指纹识别大致有两种类型,区分点就是需要按压和不需要按压。这些外挂式的指纹模块体积较大,而且需要在机身或者玻璃面板上开通孔用以放置。这些相对成熟的指纹解决方案在Under glass方案完善之前,会一直是手机指纹识别行业的主流。在这里并没有解析的必要,我们单说一下Under glass方案。
  Under glass方案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目前来说就已经有产品采用了这种方案。比如联想的ZUK Edge,小米的小米5S,这些都属于Under glass方案,但这些并不是Under glass方案的最终形态。而且Under glass方案也分光学识别、电容传感器、生物射频三种,刚才提到的小米5S采用的是生物射频原理,ZUK Edge则是电容式原理。
  ZUK Edge
  目前来说相对成熟的就是电容式的Under glass方案。2014年9月,汇顶科技发布了“IFS(Invisible Fingerprint Sensor)指纹识别与触控一体化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电容式指纹识别技术,手机厂商无需在手机前面板或后壳上开通孔放置指纹传感器模块,而是将指纹传感器隐藏于TP面板之下,可支持玻璃面板也可支持蓝宝石面板。
  但这种方案存在的短板就是电容式的指纹模块不能与手指直接接触,智能手机正面2.5D玻璃面板的厚度超过0.7mm,而根据电容式指纹识别的原理,如果在芯片上方存在的盖板玻璃厚度超过0.3mm时,其识别精确度将大幅降低。汇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玻璃盖板上开盲孔,让指纹识别处的玻璃面板厚度保持在0.2-0.3mm,使信号可以有效的传达。所以我们看到的ZUK Edge,以及同样采用IFS方案的华为P10,在指纹识别处都有一个开槽。也就是说,这种指纹识别的开槽不仅仅是为了让用户方便指纹定位,更多的是为了提升识别的成功率。
  华为P10
  相对于电容式的Under glass方案,超声波式(射频式)Under glass方案目前还并不成熟,小米5S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电容式的Under glass方案虽然对手湿难以识别的问题进行了算法改进,但终究还是改变不了电容传感器本身的短板。而超声波式的Under glass方案可以对湿手指有高达99%的识别率,并且只会对人的真皮皮肤有反应,从根本上杜绝了人造指纹的问题。超声波指纹识别可以产生高质量的指纹图像,这就允许了传感器尺寸的缩小,并且无需牺牲认证的可靠性,从而使成本得以下降。所以一旦超声波式Under glass方案成熟,电容式指纹识别将很快被替代。
  小米5S
  在目前来说,应用到光学式传感器的手机指纹识别Under glass方案对消费者还属于“黑科技”。在MWC2017展会上,汇顶科技发布了全球首创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显示屏内指纹识别技术。这种隐藏在OLED显示屏下的光学指纹并不影响屏幕显示,而且屏幕并不需要特殊定制,展会现场展出的样品就是用三星Galaxy S7与vivo Xplay6改装的。但这种方案也并未成熟,识别位置只能在屏幕的特定位置,在灵敏度和识别率上还需进一步改进。
  屏内指纹识别在MWC首秀
  这种光学指纹的具体技术细节我们还不得知,据推测,为了与手机显示屏中的RGB可见光相区分,同时减少环境光线的干扰,光学式指纹识别可能采用近红外光的光源。整个产品的核心除了算法之外,在硬件端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多了近红外光源、光学器件、图像传感器等。
  据悉,苹果公司已经计划在OLED和MicroLED显示屏幕的发光层内加入具备指纹识别功能的传感器,形成“交互像素”,即在每一个传统的RGB像素点旁边添加指纹识别像素点,到那时就不再需要指纹识别芯片这个概念,因为显示屏幕已经成了一块大号的指纹识别芯片。
  看到这里,相信读者已经对指纹识别Under glass方案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总结来说,电容式的Under glass方案在超声波和光学方案都未成熟前会成为主流方案。但一旦其它两个方案成熟,电容式Under glass方案便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因为不知道会不会有更好的光源进行图像反射,所以还不清楚光学式Under glass方案的识别率能不能有质的飞跃。但从行业的整体趋势来看,超声波和光学式的Under glass方案将会成为未来指纹识别的主角。
中证公告快递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报纸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
中国证券报官方微信中国证券报法人微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面屏指纹识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