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癌症死亡人数都有上百万的人在癌症等疾病的折磨下绝望死去英语怎么说

&img src=&/v2-35fff68c783abccdc21c_b.jpg& data-rawwidth=&749& data-rawheight=&5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9& data-original=&/v2-35fff68c783abccdc21c_r.jpg&&&p&这些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词儿。往往冠之以“神”。例如,很牛的学生,起初称为学霸,后来称为学神。在互联网上,大V已经很少了,每个平台的牛人都称神了,例如知乎大神,简书大神。在流行文化里,这个现象早已不新鲜。例如股票玩儿的好的,叫股神。赌场高手,称之为赌神。在玄幻小说里,神就更多了。从古代神话到当代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们对“神”的向往是一贯的。&br&&/p&&p&不同的是,在今天,永生、成神已经不仅仅是科幻、神话或者哲学问题,而是一个现实问题。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学家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写道,“在21世纪,人类的新议题其实只有一个(但有许多分支):取得神性”。&/p&&img src=&/v2-03bbaa352ed2fce93a410b1_b.jpg& data-rawwidth=&749& data-rawheight=&8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9& data-original=&/v2-03bbaa352ed2fce93a410b1_r.jpg&&&p&21世纪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p&&blockquote&“人类在20世纪的伟大成就:克服饥荒、瘟疫和战争,都是为了让所有人享有富足、健康与和平。至于21世纪的新议题:获得永生,幸福快乐、化身为神,也同样希望为全人类服务。”&/blockquote&&p&获得永生只是取得神性的一个分支。什么是神性?赫拉利写道:&/p&&blockquote&&b&“纵观历史,人们通常相信绝大多数的神并不是无所不能的,而只是拥有特定的超能力,比如能够设计和创造生命,能够改造自己的身体,能够控制环境和天气,能够读心及远距离沟通,能够高速移动,当然也包括能够长生不老。人类正努力取得以上所有的能力,甚至更多。”&/b&&/blockquote&&p&实现上述能力涉及的科学技术多种多样,而且都在加速推进。迄今为止,我们看不到任何因素能够阻挡让这种加速的趋势。&/p&&p&对于永生问题的讨论,只有两种。一种是不疼不痒的评论而已。另外一种是,认真的。这种认真分为两类,一类就是赫拉利这样的学者。对于学者而言,所发表的见解,要么是垃圾和无足轻重之物,要么会引起关注。无论是造成哪种反应都想当重要,因为这直接跟作为学者的职业生涯挂钩。另外一类认真的人是企业家。他们对此的见解不是别人看法的问题,而是他们压上了资金的赌注。于是,关于这个主题,我们只考虑这两类人的见解。&/p&&p&&b&1. 永生的可能性&/b&&/p&&p&许多人都在质疑人的生命永生是否可能。在这个问题上,有两个方面的认知,近乎可以让这个讨论终结。&/p&&p&第一,理论上的可能。&/p&&p&跟生命直接相关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一直向长寿和永生敞开着大门。物理和化学上是容易理解的,原子的寿命长达几十亿年。如果这个时间尺度放到人类寿命身上,虽然不是绝对,但已经算是名副其实的永生了。在数学上,这叫近似。&/p&&p&而在生物学上,迄今没有任何原理、原则为生物的寿命设置了上限,包括人。&/p&&p&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说:&/p&&blockquote&“在所有生物科学领域中,没有任何线索是关于死亡的自然规律,这是最引人注目的事情之一。如果你说我们想做永动机,在研究物理时,我们就发现了足够多的定律说明,要么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要么这些定律是错误的。但是在生物科学里,尚未找到任何表明死亡必然性的证据。这暗示我,死亡并非是不可避免的。在生物学家发现究竟是什么引起了我们故障之前,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可怕的世界性疾病以及人生的短暂都将会被治愈。”&/blockquote&&p&我们说这样的科学现状,让“是否能够永生的问题”讨论近乎终结是指,我们现在尚未发现导向死亡的必然性的科学原理。但不排斥,有一天会有这样的科学原理被发现。&/p&&p&第二,操作上的逼近手段无穷。&/p&&p&在科学技术时代,疾病和衰老,已经成为了技术问题,这一点已经人所共知。既然是技术问题就是可以解决的。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一百年来人类平均寿命已经延长了好几十年,平均寿命已经是100年前的两倍。&/p&&p&最夸张的是,既然疾病和衰老问题是技术问题,可以不断解决的更好,那么这就意味着,在技术上,可以无限的延长人的寿命。因为以往,造成人的不可避免的死亡,无非疾病和衰老而已。&/p&&p&关于通向永生的技术途径,介绍的最充分是Google项目负责人库兹韦尔的著作《奇点临近》。&/p&&p&所以,在绝大多数人还在琢磨永生的可能性问题,或者举出各种理由论证起不可能的时候,科学技术专家们,已经卷起袖子努力延长人的寿命了。而企业家们,则为此注入了大量资金,试图把长寿、永生变成产业。例如Google近两年成立的新公司。包括阿里,都转向健康了。&/p&&p&日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在阿斯塔纳经济论坛上表示,人类在30到40年后将发明治愈癌症的药物,然后还将发现永生的秘密,200年后将立法禁止永生。马云认为,现在进步人类关注的是对人类身体的研究。他表示,根据目前掌握的技术和数据,在今后的30到40年里,人类将揭开身体的奥秘,我们将能活得更长,我们能攻克癌症。有可能在200年后,还会立法禁止寿命超过200年。&/p&&p&&b&2. 人类不再平等,不死就在眼前&/b&&/p&&p&由于生命问题变成了技术问题。那么永生和成神就取决于技术发展的速度了,例如基因工程、再生医学、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的飞快发展,让预言越来越乐观。&/p&&p&有专家认为,人类到了2200年就能打败死亡,也有人认为是2100年。而库兹韦尔等人更乐观,他们认为到了2050年,甚至2045年就能实现。例如,俄罗斯媒体大亨发起了一个项目——阿凡达计划,顺便成立了一个致力于永生技术的公司,他们已经拟定了一份永生计划时间表。&/p&&img src=&/v2-2eefbf54f8d9476adc06b18_b.pn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6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2eefbf54f8d9476adc06b18_r.png&&&p&2011年,32岁的俄罗斯媒体大亨德米特里·伊茨科夫发起了“全球未来 2045”计划,他耗费巨资聘请了一批科技精英,试图研究和打造真实版的“永生人”。“俄罗斯 2045”计划已经获得俄罗斯科学教育部的大力支持。这一计划又称为阿凡达计划!&/p&&p&德米特里·伊茨科夫宣称,他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聘请了 100多位科学家进行这项研究,并且正在寻找更多科学家参与。他说,这项名为“阿凡达”的计划将带领人们走上长生不老之路。伊茨科夫说:我知道这个目标对许多科学家来说都是一项艰巨挑战,但我相信如果你们将全部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某件事上,最终就能将梦想变成现实。伊茨科夫称,这项计划的初步目标是在 10年内实现将人脑通过手术移植到机器身体里,这个新的身体将拥有完美的脑控机制接口和人脑维生系统,这样大脑就可以在体外长期生存。在这一目标实现后,研究将专注于创造仿真人脑,在不进行手术的情况下,直接将人类思维“上传”到装有仿真人脑的机器身体内,永生不死。伊茨科夫还希望能与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 DARPA)合作,该机构正开始研究利用思维遥控机器人,让人类士兵远离战场的技术。&/p&&p&阿凡达计划究竟是什么?我们在“全球未来2045”计划的官方网站上找到了原文,翻译如下:&/p&&p&&b&2045计划的未来展望&/b&&/p&&p&&b&&/b&&/p&&p&机器人“阿凡达”被创造出来,靠脑机介面控制,并得到广泛使用。与新生科技相融合,“阿凡达”将给人们带来广阔的前景:能够在危险的环境下工作,执行救援任务,能够在极端环境下运行,等等。&/p&&p&“阿凡达”被部分的运用于医疗,通过驱动假肢以及感官功能的修复,应用于残章患者的部分或者全部机能的康。&/p&&p&&b&&/b&&/p&&p&为联入机器人的人类大脑创造自动化的生命支撑系统,“阿凡达”能够拯救躯体已经完全损伤或者不可逆的损伤的人类。任何个体,只要还保存着未受损的大脑,就可以复原拥有完全功能的躯体生命。这样的技术将扩大人机结合的生物电子设备的可能性,并由此创造一种新的IT革命,并创造出各种电子和生物系统相叠加的新技术。&/p&&p&&b&&/b&&/p&&p&创造出大脑和人类意识的计算机模型,并且发展出将个人意识传送到人工智能载体上的各种技术途径。这一进展将深刻的改变世界,它不仅给于每个人在人机结合体意义上永生的可能性,而且创造出一种友好的人工智能,拓展人类的能力,并且对普通人存储和不断重整自己的大脑提供机会。这一阶段的最后成果是一场在理解人类本性上的真正的革命,这将彻底改变人类以及基于人性的技术前景。&/p&&p&&b&2045&/b&&/p&&p&届时,独立于介质的心智(mind)将收到新的躯体,这些机体将具有远超过普通人类个体的能力。人性(humanity)的新世界到来!变革将在人类的所有活动范围内发生——能源产生、交通、政治、医疗、心理学、科学、等等。&/p&&p&今天,难以想像这样一个未来,当包含大量纳米机器人的躯体得以实现,并且采取各种可能的形式存在。难以想像,躯体的全息系统能够控制物质。然而,这是清晰的: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实现了可自我控制的进化变革,最终成为一个新的物种。并且,大规模的移民星际空间成为了现实。&/p&&p&&b&2045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b&&/p&&ul&&li& 国际社会运动&br&&/li&&li& “永生我”(&a href=&/?target=http%3A//immortal.m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immortal.m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的社会网络&br&&/li&&li& “2045全球未来”公益基金建设(2045基金)&br&&/li&&li& “永生计划”科学研究中心&br&&/li&&li& 商业孵化器&br&&/li&&li&
“永生”大学&br&&/li&&li& 对人类永生计划做出贡献者的年度奖金&br&&/li&&/ul&&br&&p&也就是说,届时,只要身体健康,钞票也够多,人类都可以骗过死神一次,从而长生不死。&/p&&p&&b&3. 永生可能引发怎样的问题?&/b&&/p&&p&家赫拉利关注的是包括永生在内的增强人类技术,或者说“成神”的技术,在人类社会引发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原因非常简单,贫富差距。富人首先运用这些技术,让自己长寿、永生甚至成神,而穷人则比较晚,甚至没有机会运用这样的技术。于是产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不平等的局面。&/p&&p&21世纪可能出现的不平等不再是身份、阶层、财富、权力这些外在不平等,而是生物意义上的不平等。新的不平等可能将社会分裂为两个截然对立的部分:一边是新的“经过升级的精英”(upgraded elite),一边是新的“百无一用的普罗大众”(useless proletariat)。由此引发的问题,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p&&img src=&/v2-abcaf0cbbc3d205_b.jpg& data-rawwidth=&749& data-rawheight=&5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9& data-original=&/v2-abcaf0cbbc3d205_r.jpg&&&br&&p&在这个意义上,人类迈向永生或者成神的“升级”是一场酷刑。经历过这场酷刑活下来的人类社会,将不同以往,因为构成新社会、新文明的个体的人性,已经再也不同以往。&/p&&p&赫拉利说,“如果科学的努力宣告获胜,就会引发激烈的政治冲突。过往历史上所有战争和冲突的规模,很可能都将远远不及接下来的这场争斗:争夺永恒的青春。”&/p&&p&那么由于这种不平等引发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吗?答案是,社会发展会因为理论预言而改变轨迹,所以有这种可能性,但不是不可避免。&/p&&p&&b&4. 历史的悖论&/b&&/p&&p&19世纪中叶,卡尔.马克思提出了卓越的经济见解,并据以预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冲突将日益激烈,无产阶级必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马克思猜想,革命将率先发端于工业革命的领头国,例如英、法、美,接着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区。&/p&&p&但150年过去了,马克思的预言并没有完全实现。原因不是马克思的理论有误,而恰恰是因为他的理论的深刻,以至足以改变历史的方向。&/p&&p&原因是,资本家也会读书,甚至他们更会读书。当马克思的著作出版之后,起初只有少数人认真对待、仔细研究,甚至作为发起运动的思想武器。随着社会主义的火炬逐渐得到追随者而壮大,资本家开始有所警觉,也开始研究《资本论》,并采取了许多马克思的分析工具和思维框架。在20世纪,大批的年轻人和各国首脑都接受了马克思对经济和历史的思考方式。即使是极为抗拒马克思主义预测的资本家,也在利用马克思主义的预测。&/p&&p&例如美国中央情报局分析20世纪60年代越南和智利的情况时,就将社会分为不同阶级。在尼克松或撒切尔夫人考虑全球局势时,也会自问是谁控制了生产工具。从1989年到1991年,老布什眼看着苏联帝国走向败亡,但在1992年总统大选时却被克林顿击败。克林顿取胜的秘诀就只有一句话,“笨蛋,问题在于经济!”这正式他的竞选口号。赫拉利认为,即便是马克思本人,也没法说得更好了。&/p&&p&当资本家和政治家们采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时,也就随之改变了自己的行为。许多资本家都开始主动改善工人待遇,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并让工人参与政治。因此,当工人开始能在选举中投票、工党在一国又一国陆续取得权力时,资本家也就能够继续高枕无忧了。今天的公司,已经不同以往。商业竞争白热化,为了激励员工,许多企业采用了全员持股的方式以提升战斗力。日本的稻盛和夫白手起家创造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京瓷集团和第二电电,有些员宁愿死后都埋在公司。&/p&&p&于是,马克思的预言未能实现。英美法等工业强国并未发生大规模共产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也未在这些国家登上历史舞台。这正是历史知识的悖论,也是历史的悖论。&/p&&p&学者们预言人类“成神”这件事可能引发的种种危机,最大的意义在于,避免危机的发生。永生、“成神”引发的问题极有可能发生,但绝非不可避免,无论如何,这将是一个人们必须面对的难题。&/p&&p&&b&5. 永生的好处&/b&&/p&&p&从个体的角度看,永生是否是一场酷刑呢?同样,我们还是选取认真面对这个问题的人。那就是真的想要长生的企业家。他们一方面对自己的个体生命付诸行动,另外一方面,他们堵上金钱,想要把这件事变成产业。其中的一个代表是彼得蒂尔。&/p&&p&47岁的彼得蒂尔,作为硅谷超级投资人而闻名。由于他的投资已经获得了成千上万倍的回报,所以有些人称他为硅谷“投资之神”。彼得蒂尔是PayPal的联合创始人,Facebook最大的个人投资人,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合作伙伴。他是鼓励大学生辍学创业项目的发起人,他投资数百万美元创建漂浮的城市。但是他最疯狂的想法是运用技术大大的延长人的寿命,远远超出现在通常的生物学、社会学和哲学的考量。&/p&&img src=&/v2-b53f1b298a5f5b68f72299_b.jpg& data-rawwidth=&422& data-rawheight=&2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2& data-original=&/v2-b53f1b298a5f5b68f72299_r.jpg&&&p&华盛顿邮报对“永生问题”对彼得蒂尔做了一次深入的访谈。之前闲来无事翻译如下:&/p&&p&&b&为什么会关注衰老?&/b&&/p&&blockquote&&p&我一直有一个强烈的看法,死亡是非常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我甚至认为,死亡是一件反常的事情。大多数人最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区分化处理,他们以某种奇怪的方式即否认却又接受了死亡,但是二者的结果使人消极。&/p&&p&&b&我宁愿挑战死亡。&/b&&/p&&p&几乎每一种主要的疾病都与衰老相连。千分之一的人会在30岁之后患癌症。1971年尼克松向癌症宣战,却只取得了令人失望的缓慢进展。85岁以上的人里面有三分之一人会患有阿尔茨海默综合症或者痴呆,而我们甚至都没有鼓起勇气向阿尔茨海默宣战。最终,我们需要做的更多。&/p&&/blockquote&&p&&b&你的所有公益项目都建立在这样的一个观点上:现有系统的某些地方出了问问题。以你的视角,你看到生物医学研究面临什么挑战?&/b&&/p&&blockquote&我担心FDA过于保守了。制药公司又过于官僚化。NIH(国立健康研究院)只投入了九牛一毛用于真正的抗衰老研究。在对待抗衰老这件事情的方式上,像是买彩票一样。这个问题的部分原因在于,抗衰老研究并不总是导向一种有巨大商业价值的产出,但它仍然是一个公益投资项目的重要领域。&/blockquote&&p&&b&你的途径有什么不同?&/b&&/p&&blockquote&&p&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项目经费的决策是共识导向的,聚焦于某些前沿学者组成的委员会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因此,最终能够得到批准的研究项目是非常保守的。&/p&&p&另一方面,DARPA( DARPA是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简称,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看起来是成功的。它运作的很好,直接给钱(没有繁杂的申请程序)。它更关注实质,而较少关注项目申请书。那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我担心现在,我们有许多善于写申请书的人,正是他们拿到了研究经费,而把更具创造力的人们排挤开了。&/p&&/blockquote&&p&&b&你正在资助的Cynthia Kenyon, Aubrey de Grey 以及一大批其他的致力于抗衰老的研究者。是什么让这些人和他们的工作引起了你的关注?&/b&&/p&&blockquote&他们的思想远远超出传统的思维框架,而且对于我们将来能够做到的更加乐观。我认为,这对于推进研究非常重要。&/blockquote&&p&&b&生理学家Leon Kass ,在年期间担任总统委员会生物伦理方面的负责人,以及其他一些杰出的历史学家、哲学家和伦理学家曾经宣称反对延长人类寿命。例如,曾经宣称,长生是不自然的,我们最终将失去某些人性。对于他们的担忧,你是怎么想的?&/b&&/p&&blockquote&&p&我相信,生物进化是自然界的真实过程,但是我想,我们应该努力尝试逃离它,或者在我们的社会超越它。我认为,生物进化中真正正确的东西,将对所有的自然都是正确的。甚至最基本的口腔治疗。如果你的牙齿掉落是自然的,那么你就不应该换牙?在19世纪,人们曾争论,产妇生孩子的疼痛应该是自然的,所以就不应该打麻药。我认为,这种是否自然的争论,是非常错误的。&/p&&p&我认为,不对抗死亡恰恰是反人性的。&/p&&/blockquote&&p&&b&你怎么看创新停滞?有些人认为,如果你能永生不死,那么你就不会有动力去创造新东西。&/b&&/p&&blockquote&这来自于乔布斯2005年的一次演讲中的观点,他如此努力工作的原因是他知道他即将死亡。我不相信那是真的。有许多人停止尝试恰恰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因为他们已经85岁了。但是这个85岁的人,本可以在65岁至85岁期间获得4个博士学位。之所以没有这样做,因为他并不认为还有足够的时间。我认为,这个观点会产生两种趋势。某些人可能会因此没有动力。而更多的人却会增加动力,他们将会由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有意义的、伟大的事情。&/blockquote&&p&&b&寿命多长才足够?是否存在最优化的人类寿命长度?&/b&&/p&&blockquote&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让人类永生,我们应该那么做。我想,这是绝对的。&/blockquote&&p&&b&你正在资助的研究者们,正在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减缓或者阻止衰老——这些疗法将在细胞或者分子层次进行工作,再生医学技术则试图替换身体的组成部分,并且对其进行控制。如果科学家们能够发现某种途径可以延长人类生命,你认为那将是怎样的方式?&/b&&/p&&blockquote&那将会是一种技术混合的产物。我不认为答案会是某一个单一的途径。我想,会有一系列的再生技术和一系列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治疗途径。我认为,很可能会是这两种途径的某种组合,从而形成关键。然后,还有一些问题留下来了,需要其他的途径来解决,例如人如何避免大脑功能的衰退。&/blockquote&&p&&b&如果未来每个人都活的很长,比如150岁,那将会是怎样的情景?&/b&&/p&&blockquote&显然,如果我们都能活过100岁,那将是一场变革。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坏消息是:如果你不相信好消息,你并没有为退休生活积攒足够的积蓄,你将会在你的年老之时长期过着贫穷的生活。我怀疑,如果人们活的长一些,他们或许会给退休生活留出更多的时间。虽然,每个人的经济计划将会呈现不同的面貌。&/blockquote&&p&&b&我想,人们在一个家庭里会有几世同堂。人们会有儿女的儿女的儿女的儿女,这在今天是非常罕见的。而且,如果你有足够长的寿命,未来的问题将变得不那么重要。22世纪将会是怎样的呢?&/b&&/p&&blockquote&关于职业生涯,我想,你可以先成为教师,然后成为一名作家,然后再做医生。这些都是全然不同的职业生活。如果是今天,某个人想要从事这几项职业,这个人通常会被看作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头脑混乱的人。但是,在未来,你或许能够拥有所有这几种职业生涯。或者,你可以同时从事这三种职业,以某种混合的比例。&/blockquote&&p&&b&那么,你对来来持乐观态度吗?是否有一些著作和影视作品对你的思想产生了影响?&/b&&/p&&blockquote&我确实喜欢一些持乐观态度的科幻作品,我并不认为这样的作品足够多。我最喜欢的一部科幻作品是Arthur C. Clarke写的《城市和群星》(The City and the Stars )。它展现了遥远未来的地球,在一种静态的社会中,人们试图打破沉闷。我有一种感觉,我们正处于这个无尽旅程的开端。我是原著《 太空堡垒卡拉狄加》(Battlestar Galactica )的粉丝,也看了一些改编版本,这些改编版比原著负面。Cylons成为敌人,这通常是坏的技术实验。我更喜欢原著。&/blockquote&&p&&b&你呢?如果你知道你将活的那么久,你在你以后的生命种将会如何度过?你想成为摇滚明星,还是高尔夫职业球员,还是什么?&/b&&/p&&blockquote&&p&我不是很确定。但是,我将尝试返回到某个特定的技术研究领域,在那里,我可以致力于真正理解某些领域的科学。我总是感觉到,我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学习我很想学习的东西。&/p&&p&如果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永生项目并没有产生突破,你希望在你的有生之年你的公益项目会产生怎样的成果?你愿意作为什么而被历史铭记?&/p&&p&我想,如果我们在衰老问题上做出了真正的进展,我认为那将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遗产。我对我在商业上去的的成功感到幸运,因此,我愿意去鼓励、协助并且资助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和创业者,他们将来带技术的未来。对我来说,因为取得某个特定的发现而被铭记并不重要,如果我可以作为一个支持者、协助者和资助者,我感觉到那就是正确的事情。&/p&&/blockquote&&p&&b&Peter Thiel’s quest to find the key to eternal life&/b&&/p&&p&&b&作者:Ariana Eunjung Cha&/b&&/p&&p&&b&日期:April 3, 2015&/b&&/p&&p&&b&来源:华盛顿邮报&/b&&/p&&p&&b&原文地址:&/b&&/p&&p&&b&&a href=&/?target=https%3A///business/on-leadership/peter-thiels-life-goal-to-extend-our-time-on-this-earth//b7a-11e4-891d-713f_story.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eter Thiel’s life goal? To extend our time on this Earth.&i class=&icon-external&&&/i&&/a&&/b&&/p&&br&&p&&b&6. 对于大众永生意味着什么?&/b&&/p&&p&常言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即便对于人类永生的可能性,当然有许多批评意见,但万一实现了呢?&/p&&br&&p&对于大众来说,在这个大趋势下,只有一个选择:好好活着,努力奋斗!&/p&&br&&p&科幻作家刘慈欣写过一篇文章《永生的阶梯》。文章的末尾写得好:&/p&&blockquote&&p&我们看到永生技术绝不像我们初看一眼时那么单纯,从社会学角度看,一个永生的世界充满着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东西,可能在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方面彻底颠覆现有的人类社会形态,出现一个全新的文明。&/p&&br&&br&&p&但永生的诱惑将战胜一切,人类肯定会踏上这个阶梯,并有很大可能最后成功。 如果真是这样,那人类社会将完全变成另一个形态。 在这里,我们看到永生技术绝不像我们初看一眼时那么单纯,从社会学角度看,一个永生的世界充满着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东西,可能在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方面彻底颠覆现有的人类社会形态,出现一个全新的文明。 &/p&&br&&br&&p&说这么多,只有一个意思:不要嫌养生麻烦,不要拒绝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并不仅仅是以你放弃许多快乐为代价多活那么微不足道的几年,现在,人类的航船正航行在生命之河的下游,已经接近出海口,就要进入广阔无垠的生命之海了,多活一年就多一点机遇,差一步差万步,不要死在距永生阶梯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哦。&br&&/p&&/blockquote&&br&&p&人活着无非三件事:活下来,不负生命;尽一切可能保护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不负有情;探索宇宙人生,开发自己的潜能,不负天地。&/p&&p&即便,永生时代来临,也仍然如此。所以,好好活着,努力奋斗吧。万一这些科技狂人的梦想实现了,说不定,你会体验到永生的感觉。&/p&
这些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词儿。往往冠之以“神”。例如,很牛的学生,起初称为学霸,后来称为学神。在互联网上,大V已经很少了,每个平台的牛人都称神了,例如知乎大神,简书大神。在流行文化里,这个现象早已不新鲜。例如股票玩儿的好的,叫股神。赌…
&blockquote&关于人的成长,没有比意志力和自控力更重要的问题了。无论你想学习任何知识、技能,养成任何新习惯,成为任何领域的专家和牛人,意志力和自控力提升都是必经之路。&/blockquote&&img src=&/v2-36cff81e08a8d525bda7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36cff81e08a8d525bda75_r.jpg&&&p&&b&第一,所有自我控制失败的心理过程都与你所描述的一样。&/b&&/p&&p&正如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麦格尼格尔所说,“意志力挑战就是两个自我之间的冲突。一个你想的是自己的长远利益(比如减肥),另一个你则想及时行乐(比如吃巧克力)”。&/p&&br&&p&&b&第二,自我控制是可以训练。&/b&&/p&&p&从运动员、到特斯拉这样的神人,有不同的档次。自控力越强的人,越牛。各个阶段的感受各不相同。了解这些人的故事,不仅励志,而且有操作上的启发。&/p&&br&&p&&b&第三,意志力和自我控制是心理学研究热点,而且有行之有效的方法。&/b&&/p&&p&有大量的科学原理和实验研究。也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训练意志力和自控力的方法。包括,从最微小的握拳,到锻炼身体(训练意志力的灵丹妙药),改善饮食,睡眠充足,改变身边的小环境约束自己,以及通过塑造未来的自己来监督当前的自己,等等。&/p&&br&&b&1.缺乏自控力的典型表现&/b&&p&缺乏自控力的微观过程,正如你所说。而整理来看就是下面的情况。&/p&&img src=&/v2-0d4a8c862ea9e70b34424e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0d4a8c862ea9e70b34424e_r.jpg&&&img src=&/v2-62df2b5e733bd7d32111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62df2b5e733bd7d32111_r.jpg&&&br&反之,自控力的本质就是“双手互搏”。你想要的那个“我”和你不想要的那个“我”的思想和行为之间的较量。&br&&img src=&/v2-705c8e343e1ad70c566d2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705c8e343e1ad70c566d2_r.jpg&&&br&&br&&br&&b&2.高水平运动员全都是自控力的行家&/b&&p&偶然的机会,我在国家队做过两年教练。其中的半年是科研助理教练,一年是全职教练,还有半年的科研组组长。我目睹并参与了国际水平的比赛,包括顶级的国内选手和国际选手,参与了我们自己的选手拿到亚洲冠军、世界冠军的过程。其中跟意志力最密切是,“程序化参赛方案”。&/p&&p&顶级选手,都有这样一套程序——按照严格的日程行动,而且都是私人订制。在公开的著作中,见国际象棋冠军维茨金的自传体著作《学习之道》。&/p&&img src=&/v2-aace1d6ff9aa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ace1d6ff9aaf_r.jpg&&&p&程序化参赛的目标是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仔细想一想这事儿,就知道难度有多大。饮食、睡眠、天气、装备、所思所想、情绪等等所有这些,都会影响一个运动员的体能和注意力,从而影响他的水平发挥。&/p&&img src=&/v2-15db1c8b9a3e1c5ac81cb779cf93e200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15db1c8b9a3e1c5ac81cb779cf93e200_r.jpg&&&p&&b&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身心状态稳定,并处于最优状态,必须有一套操作程序。这就是程序化参赛方案。&/b&上面写满了,比赛之前的晚上,什么时间整理装备,什么时候分析技术,什么时候睡觉,到第二天早晨几点起床,早餐吃什么,用多长时间,几点出发,几点到达比赛场所,什么时候开始做第一次热身,什么时候做第二次热身,每次热身内容是什么。等等,好几页的表格。直到上场前的1分钟做什么、想什么,上场前的30秒做什么想什么,等等。&/p&&br&&p&这套程序,就像火箭发射一般精确。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拿到冠军。对于竞赛项目,冠亚军的差别在零点零几秒之间。&/p&&br&&p&程序化参赛方案最关键是精确执行,而执行的关键是意志力。意志力都是在平日训练出来的,包括体能训练、认知训练,以及程序化流程的在日常训练中的演练。高水平的选手,在他们的训练环节,就像机器般的精准。但同时,还要爆发出人类的激情。这是竞技体育令人着迷的地方。&/p&&img src=&/v2-ac97a9be3e84284afd3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c97a9be3e84284afd3b_r.jpg&&&p&&b&&u&运动员的意志力,是日复一日的训练出来的。&/u&&/b&&/p&&p&有关运动员的意志力,有极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所有的高水平的运动员的目标都极为清晰,那就是拿冠军,无论全运会、亚运会,还是世界杯、世锦赛,直到奥运会。大家直到,这些比赛冠军的奖金是惊人的。这种对冠军强烈渴望和想象,是运动员意志力的最强大的来源。&/p&&br&&p&正如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麦格尼格尔所说,“未来的自己会对我们现在的付出感激不尽”。因为塑造出来的未来的自己,会让现在的自己异常强大。&/p&&br&&b&3.“破釜沉舟”的写作&/b&&p&著名作家乔纳森弗兰森(Jonathan Franzen)曾公开讲述过自己“破釜沉舟”坚持写作的故事。和很多作家和白领一样,他也很容易被电脑游戏和网络分心。接受《时代》杂志的采访时,他解释了自己是如何拆掉手提电脑,防止自己因受诱惑而拖着不写东西的。他从硬盘中卸载了所有浪费时间的软件,包括所有作家的天敌——纸牌游戏。他拆掉了电脑的无线网卡,还把网络接口弄坏了。他解释说,“你要做的,就是把强力胶挤进网线里面,然后把接口使劲拧下来”。&/p&&br&&p&这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Kelly McGonigal)写的一个故事。收录在他那本畅销了几百万册的书里中,书名叫做《自控力: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心理学课程》。这本书的英文名字是,《意志力:如何自我控制,为什么它很重要,怎能才能得到更多》(The Willpower Instinct:How Self-control Works,Why It Matters,and What You Can Do to Get More of It.)&/p&&br&&p&麦格尼格尔说:&/p&&blockquote&&p&受诱惑的自我是无法预料的、不可靠的敌人。正如行为经济学家乔治安斯利所说,我们需要“像对待另一个人一样,逐步预测并约束那个自我”。这就需要诡计、勇气和创造力。我们必须研究受诱惑的自我,看清它们的弱点,用理性的偏好来束缚它们。&/p&&/blockquote&&br&&b&4.没有坚强的人,一切都是枉然。&/b&&p&维托里奥·阿尔费里在晚年自学,用极大的毅力克服了基础阶段的单调乏味。这位在当时就成为世界名流的人,着手学习拉丁语,一直坚持到成为一个文学家,而且靠他的热忱的天赋,成为我们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那句关于他转变的话,在意大利常常被教师引用,&b&&u&“我坚持,不断地坚持,全力以赴地坚持”。&/u&&/b&&/p&&br&&p&维托里奥.阿尔费里作出这个重大“决定”之前,只不过是他所爱的一位任性的社交界贵妇人的玩物。他感到自己若继续做感情的奴隶,就会毁了自己。一种内在的冲动促使他想提高自己。&/p&&br&&p&他感到自己本可成为伟大的人,浑身充满了无限的潜在力量,他很想利用这些力量,听从它们的召唤,将自己的一生交付给它们。但是,那位夫人香气溢人的短柬又把他拉回到戏院的包厢里,和她厮混在一起,白白地浪费掉了一个晚上。这位夫人的吸引力战胜了他本该高兴地抵御这种诱惑的意志力。但是,他在戏院里看着那些无聊透顶的戏时,忍受了极大的愤怒和苦恼,使他产生了强烈的痛苦。他最后感到自己憎恨那位迷人的夫人。&/p&&br&&p&他采取了具体的行动,决定在他们之间设立一种不可逾越的障碍。他把代表他出身高贵的装饰粗发辫子剪掉,没有了发辫,他便羞于出门。他然后用绳子把自己捆在椅子上,在那里度过了心神不定的日子。他几乎一行字都看不下去。不管他多么想到心上人那里去,但他身体不能动弹,头上又没有了发辫,只好静静地呆在屋里。&/p&&img src=&/v2-a9ab9a6a06e8d062d8750c1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a9ab9a6a06e8d062d8750c1_r.jpg&&&p&他正是“坚持,不断地坚持,全力以赴地坚持”,才使自己得到自由发展。他正是这样,才将自己从无所作为和毁灭沉沦的深渊中拯救了出来,成了一个名垂千古的人。&/p&&br&&p&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蒙台梭利在《教育中的自发活动》中引用了这个故事。她说出了另外一句名言,&b&&u&“没有坚强的人,一切都是枉然”。&/u&&/b&&/p&&br&&b&5.最接近神的男人特斯拉&/b&&p&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科学家、发明家。特斯拉被称为“创造出二十世纪的人”。钢铁侠著名的电动汽车就是以特斯拉命名的,这是向这位伟人致敬。&/p&&img src=&/v2-b6f37fbffadf1035ffdc0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v2-b6f37fbffadf1035ffdc0_r.jpg&&&p&尼古拉·特斯拉的头衔:&/p&&blockquote&&p&交流电之父、无线电之父、免费能源之父、雷达之父、电脑之父、网路之父、X光摄影之父、太阳能之父、人造卫星之父、火星探测之父、太空旅行之父、人造闪电之父、人造地震之父、人造气象之父、意念控制之父、空间传送之父、粒子墙之父、引力墙之父、等等。&/p&&/blockquote&&br&&p&尼古拉·特斯拉的业余头衔:&br&&/p&&blockquote&&p&诗人、哲学家、音乐鉴赏家、养鸽专家、语言学家、吠陀专家。 精通八种以上的语言,至少能阅读十一种文字,至少可以使用六种语言进行复杂的专业沟通。 (英语、法语、德语、梵语、拉丁语、捷克语、匈牙利语、义大利语、塞尔维亚语...)&/p&&/blockquote&&img src=&/v2-370f0cecb9da3f4c6db1db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370f0cecb9da3f4c6db1dba_r.jpg&&&p&特斯拉为什么会如此厉害?&/p&&p&在他的成长史上,有一件事是独一无二。在科学家、甚至在文学艺术家中,找不出第二个人来。那就是对自我控制的训练。&/p&&br&&p&以下就是特斯拉在《回忆录》中写下的相关内容。&/p&&p&&b&(1)把自控力练习当做第二天性&/b&&/p&&p&一次,我找到了一本名为《阿奥菲》的小说,是匈牙利著名作家Josika(约西卡)的作品的。不知何故,这本小说唤醒了我沉睡的意志力,我开始练习控制自我意识。起初,我的决心就像四月的雪那样很快消失了,但不久,我克服了缺点,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情了。&/p&&br&&p&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积极的心理练习成了我的第二天性。刚开始,我的愿望常常受到压制。但是,慢慢地,愿望和意志统一起来。经过几年的训练,我完全控制了自己的意志,甚至开始以游戏心态控制自己的爱好,一些足以毁灭意志最坚强之人的爱好。&/p&&br&&p&在某个阶段,我染上了赌癮,使得父母终日忧心忡忡。对我来说,坐下来打牌是最大的乐事。父亲过着一种堪称世人典范的生活,他绝对不允许我浑浑噩噩地浪费时间和金钱。当时,我意志非常坚定,却没有健康的人生哲学。我总是对父亲说:“只要我愿意,我随时都可以洗手不干,但是放弃那种在天堂才可以买到的快乐,值得吗?”父亲会时不时地冲我发泄他心中的愤怒和不满,但母亲却不同。她了解男人的特点,知道要想解救一个人,必须要通过他自身的努力。&/p&&br&&p&我记得有一天下午,当我输光了所有的钱,渴望再大赌一场的时候,母亲带着一沓钱走到我面前说:“去痛痛快快享受吧,你越早把钱输个精光越好,我知道你会幡然悔悟的。”她是对的,我当时就控制了自己的欲望。我唯一感到后悔的是,如果那种欲望再强烈一百倍就更好了,那样更能体现我意志的强大。我不但战胜了赌瘾,而且把它在心中撕得粉碎,不留丝毫念头。从那次起,就像对剔牙一样,我对任何形式的赌博都不感兴趣了。&/p&&br&&p&在另外一个阶段,我又吸烟无度,最终危害到了健康。接着我的意志力又发挥了作用,不仅戒了烟,而且戒掉了所有不良嗜好。&/p&&br&&p&很久以前,我患上了心脏病,直到后来才发现,是每天早晨喝咖啡的习惯引起的。于是,我立即把它戒了,尽管我承认那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p&&br&&p&就这样,我克服和抑制了其他陋习和欲望,不仅保活了生命,而且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p&&img src=&/v2-6ea32bca96e802db0bec67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6ea32bca96e802db0bec675_r.jpg&&&p&&b&(2).内省&/b&&/p&&p&既然是控制自己,那当然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想法,而控制自己想法的前提是要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知道自己想什么的办法就是自省。&/p&&br&&p&从孩提时期,父母就强迫我要注重自省。这给我带来了很多痛苦,但父母认为这是一种先苦后甜的训练。他们认为,这种训练可以让我认识到自省对于人生的无上价值,同时自省也是获得成功的手段。职业压力和通过各种知识渠道源源不断地涌进我们大脑的各种外界印象,使现代社会在很多方面对我们具有危害性。&/p&&br&&p&大多数人过分关注对外部世界的思考,完全忽略了自己内心正在进行的活动。数以百万计的人之所以过早去世,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即便在那些懂得养生的人当中,也存在着一个普遍错误,他们逃避想象,忽视真正的危险。这说法适用于个人,或多或少也适用于所有人。&/p&&br&&p&我一直不喜欢禁欲,但我确实从自己正在经历的以及令人愉快的经验中得到了丰厚回报。&/p&&br&&p&朋友经常说我的衣服穿起来很合身,就像手套一样服服帖帖。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些衣服都是按我十五年前量的尺寸定做的,此后我的身材从来没有改变过。在此期间,我的体重一磅都没变。关于这一点,我可以讲一个有趣的故事。&/p&&br&&p&1885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爱迪生先生,爱迪生照明公司董事长爱德华·H·约翰逊、经理巴特切罗先生,还有我,一起去位于第65弗思大道的公司办事处。其中有人提议互相猜体重,大家叫我站到体重称上。爱迪生摸了摸我全身,说道:“特斯拉体重152 磅,精度以一盎司计算。”他猜得非常准确。我那时的净体重是142磅,现在仍然是。于是,我低声问约翰逊:“爱迪生能如此精准地猜出我的体重,这怎么可能?”&/p&&br&&p&“嗯,”他放低声音说。“我是相信你才告诉你的啊,你千万不要讲出去。爱迪生在芝加哥屠宰场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他每天都要称几千头肥猪呢。这就是原因。”&/p&&img src=&/v2-e8fb4abbade12_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v2-e8fb4abbade12_r.jpg&&&p&一天,我和叔叔沿着河边散步,当然我也没忘记随时练习。当时夕阳西下,水中的鲑鱼嬉戏着并不时从水中跃起,鱼鳞闪烁着光芒,在远处礁石的映衬下鲑鱼轮廓分明。当然,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任何孩子都可能击中一条鱼,但是我要完成更加艰巨的任务。我提醒叔叔,让他注意我的每一个细节。我告诉他,我会用石头击中鱼,并且让它撞在礁石上断成两截。说时迟那时快,整个过程分毫不差。叔叔盯着我,就像见了魔鬼一样,惊得灵魂出窍。他大声喊道:“撒旦,快从我身边滚开!”&/p&&br&&p&此后连续几天,叔叔都没再跟我说话。还有一些光辉事迹,都随着时光流逝已经淡忘了。但是,这些丰功伟绩足够我安逸地吃上一千年的老本了。&/p&&br&&p&&b&(3).创造学习奇迹。&/b&&/p&&p&当意志力用于指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用来学习的时候,人就像计算机一样的吸收知识。特斯拉在大学时代正是这样。&/p&&br&&p&(上大学时)我决心给父母一个惊喜。第一学年,我经常每天凌晨三点开始学习,直到晚上十一点结束,即使周末和节假曰也不休息。我的大部分同学在考试中都可以轻松过关,而我则在所有科目上都获得了创纪录的髙分。那一年当中,我通过了九门考试,教授认为我的成绩已经超过了最高标准。带着他们几近吹捧的成绩证明,我回家去休假,希望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父母面前。&/p&&br&&p&无论做什么事情,我都狂热地想要尽快完成,这往往让我陷入困境。曾经有一段时期,我开始阅读伏尔泰(Voltaire)的著作,我吃惊地发现他的全部著作都是用小字号印刷而成的,而且厚厚的将近一百卷。这个“怪物”每天喝七十二杯黑咖啡,才把这些著作完成。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它们读完。当我放下最后一本书时,感到无比欣慰,心想:“我再也不看了!”&/p&&br&&p&一天下午,这是曾在我的记忆中出现的场景,我正跟朋友在城市公园一边散步一边背诵诗歌。在那个年龄,我可以整本整本地背诵书籍的内容,而且一字一句都不会错误。其中,歌德(Goethe)的《浮士德》(Fau-st)便是我所能背诵的一本著作。&/p&&img src=&/v2-8c1cafd027e1e1b1a0050e_b.jpg& data-rawwidth=&444&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4& data-original=&/v2-8c1cafd027e1e1b1a0050e_r.jpg&&&p&&b&(4)特斯拉的意志力原理&/b&&/p&&p&特斯拉晚年的时候,在他的自传里,对自控力的原理做出了清晰的描述。只有两条。&/p&&br&&p&第一,我们都是无意识自动结构&/p&&blockquote&&p&特斯拉一生都在研究各种自动装置,他发现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架高度自动化的装置。例如,身体自动化的呼吸、自动化的血液循环、自动化的免疫、自动化的消化吸收、自动化的处理感官信息,等等。如此,你就不难明白特斯拉下面的话。&/p&&p&我们的身体结构都是类似的,并且处于相同的外部环境作用下。于是,我们便会做出类似的反应,出现总体活动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之上,才形成了我们所有的社会规则和法律。我们都是由媒介力量完全控制的无意识自动结构,就像被随意丢弃在水面上的软木塞一样,常常将外部作用的影响当成自由意志的结果。我们的运动和其他行动都是为了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虽然表面上看似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不同,实际上我们是由一些看不见的链条联系起来的。只要机体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它就会准确地对刺激性媒介做出反应。当时,当一个人出现某种精神错乱时,他的自我保护能力就遭到了破坏。&/p&&/blockquote&&br&&p&一个感觉非常敏锐,非常富有观察力的人,他高度发育的机能完好无损,并精确按照环境变化行动,就会拥有及高品质的机械感知能力,就有能力躲避那些无法直接感知的危险。如果他与那些控制器官存在严重缺陷的人接触,这种感觉就会开始作用,他就会感知到那种“宇宙性”痛苦。&/p&&br&&p&第二,只有理想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p&&p&既然人是自动机,那么谁在控制这架自动机呢?睡觉的时候是大自然。醒着的时候,绝大部分也是自然。但只有人意识到自我,意识到理想、目标的时候,才能对这架自动机施加控制。特斯拉说:&/p&&blockquote&&p&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拥有一个理想,这样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获得内心的满足感。但是,它必须是非物质形式的,例如某种宗教、艺术、科学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只要能起到一种非物质力量的功能即可。&/p&&/blockquote&&br&&p&这个神一般的男人,在做出了一系列惊世骇俗、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并揭示了人的自我控制秘密之后,于86岁离开了这个世界。&/p&&br&&b&6.我已成为(自己的)上帝&/b&&p&在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里面。还有另外一个人,得出了跟特斯拉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结论。虽然角度不同。但这个人对人类科学的贡献,几乎是难以估量的,至今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大。这个人就是埃尔温·薛定谔,量子力学重要的创始人之一。&/p&&img src=&/v2-925fc92fd96b98e158013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925fc92fd96b98e158013b_r.jpg&&&p&薛定谔写出的量子力学波动方程,也称为薛定谔方程,至今都是量子力学的核心原理。无数的量子力学家,至今还在应用他的方程,还在试图破译这个方程的密码(例如描述宇宙,为什么必须用到复数)。&/p&&br&&p&埃尔温·薛定谔晚年的时候在都柏林大学做了一系列演讲,后来这些演讲结集,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名为《生命是什么》。这本书,直接影响到沃森和克里克发现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因此,薛定谔也被称为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p&&img src=&/v2-73f66d1f2e96a5f2af24804f4dba04ba_b.jpg& data-rawwidth=&527& data-rawheight=&7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7& data-original=&/v2-73f66d1f2e96a5f2af24804f4dba04ba_r.jpg&&&p&在《生命是什么》中,题为“决定论和自由意志”的跋,才是全书最精彩的地方。&/p&&p&薛定谔说:&/p&&blockquote&&p&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能否从下面两个前提中引出正确的、不矛盾的结论来:&/p&&p&(1)我的肉体作为一架纯粹的机器,是遵循自然界的定律而起作用的。&/p&&p&(2)然而,根据无可置辩的直接经验,我知道,我总是在指导着肉体的运动,并且能预见其结果,这些结果可能是决定一切的和十分重要的,在那种情况下,我感到要对运动负起全部责任。&/p&&p&我认为,从这两个事实得出的唯一可能的结论是,我——最广义上的我,就是说,凡是说过“我”或者感觉到“我”的每一个有意识的心灵——总是按照自然界的定律在控制着“原子运动”的人,如果有这样的人的话。&/p&&p&大约2500年以前,或者还要早一些。根据早期的著名的奥义书,印度人在他们的思想里已经认识到阿特玛(ATHMAN,我)=梵(BRAHMAN)这一概念(即个人的自我等于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永恒的自我),这是一点也不渎神的,而是代表了对世上事件最深刻的洞察的精髓。&/p&&p&许多世纪来的神秘主义者,每个人都独立地,但彼此完全和谐一致地,描述了他或她一生的独特经验。这些经验可概括成一句话:我已成为上帝。&/p&&/blockquote&&p&这短话浓缩成一句话,那就是:你是你的上帝。&/p&&br&&p&薛定谔的另外一本小册子《物质和意识》,对现代意识科学的研究产生了促进作用。要知道,在薛定谔所在的那个时代。心理学被行为主义主导,曾经一批心理学家甚至要把“意识”、“意志”这样的词汇排除在心理学之外。因为这些概念,不可测量,不实在。但是今天,这两个领域是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乃至当代自然科学前沿最热门的研究领域。&/p&&br&&b&7.推荐两本书&/b&&p&下面推荐的这两本书就是基于20年来人们对意志力和自控力进行严格的科学研究所得出结论的大综合。是面向大众的科普书。例子丰富,而且提供了训练意志力和自控力的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只要关注这个方面,那么这两本书就是必读书。&/p&&br&&p&《自控力》的实用性更强一些,畅销上百万册。&/p&&img src=&/v2-af830e5a3a1c946c7bf4e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f830e5a3a1c946c7bf4e1_r.jpg&&&p&《意志力:关于专注、自控与效率的心理学》理论性更强一些。作者非常厉害。罗伊·鲍迈斯特,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发表450多篇科学论文,一直是世界上论文引用率的心理学家之一。&/p&&img src=&/v2-c6de0f53a7af73d482db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c6de0f53a7af73d482dbc_r.jpg&&&br&&br&&p&&b&==&/b&&b&核聚相关文章&/b&&b&===&/b&&/p&
&ol&&li&&a href=&/p/?refer=hejupai& class=&internal&&逆袭利器:自强学习法和进步本 —核聚专栏文章&/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如果可以,怎样做?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样才能从英语很糟糕的人变成英语很厉害的人?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长时间高效学习?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a&&/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 知乎核聚的回答 – 知乎&/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碎片阅读如何形成知识体系?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么样才能让学习体系化,效果更好?-核聚的回答-知乎&/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对获取知识的方法论的疑惑?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每天坚持英语学习为什么还是学不好?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你有什么道理后悔没有早点知道?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a&&br&&/li&&/ol&&br&&p&知乎专栏: &a href=&/hejupai& class=&internal&&核聚&/a& &br&&/p&&p&微信订阅号: &b&核聚&/b&&/p&
关于人的成长,没有比意志力和自控力更重要的问题了。无论你想学习任何知识、技能,养成任何新习惯,成为任何领域的专家和牛人,意志力和自控力提升都是必经之路。第一,所有自我控制失败的心理过程都与你所描述的一样。正如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麦格尼格尔所…
&blockquote&谢谢你的邀请,为了你这个问题,我今天思考了一天,现在是对你的一个交代。&/blockquote&&p&你的感受,在我研究生期间,以及刚刚进入工作的时期,近乎作为我的生活背景存在的。这种感受一直在那里,挥之不去。而你问的问题,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我首先回应其中比较简单的部分。后面再回答复杂的部分。&/p&&br&&p&首先,一门比较常见的技能达到顶级水平,可以让人从中获得生活和财富自由。所以,不要小看一门技能的精深掌握。例如英语学得好,可以当老师、当翻译、可以用来创业。例如俞敏洪,马云。写作也是如此,唐家三少只写玄幻小说,一年的版税1亿多。编程的技能,造就了比尔盖茨,造就了扎克伯克,造就了马斯克,也因此造就了微软,造就了脸书,造就了SpaceX。&/p&&br&&p&其次,被人际关系所困扰,迷茫、焦虑和纠结,根源在于实力和自信。所谓艺高人胆大。胆大的意思是,错了又何妨?马云宣称阿里绝不做游戏,后来还是做了。他曾经连续15年到处宣称要做102年的企业,今年又说,我们这些企业阿里、腾讯、Google、Facebook,三五年之内在不在都难说。这些,皆是自信。&/p&&br&&p&自信的源泉在于价值输出。简单来说,谁对别人产生了更多更强的积极价值,谁的自信度就越大。无论价值输出是出于自私还是无私,都不会改变效果。这是法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解决这些心理困扰的根本是增强实力和自信,归根结蒂又必须靠价值输出。&/p&&img src=&/v2-3aef399eefb2fdb294154a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v2-3aef399eefb2fdb294154a_r.jpg&&&p&对于庞大而复杂的各种学科和知识、乃至技能,如何应对?这是一个大问题。下面我们回到这些问题的根源。&/p&&br&&p&你在提问中用到了“方法论”这个词儿。什么是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方法,是如何产生方法的思维。也就是说,方法论是用来产生具体的方法的。&/p&&br&&p&在学习知识和技能这件事情上,方法论来自于对学习、知识、技能、成功、情感体验的原理性认知。&/p&&br&&strong&1. 学习的本质&/strong&&p&&strong&认知到学习的操作本质是按照模仿的榜样的重复练习,那么,模仿就是一个根本性的学习方法。&/strong&无论英语、写作、书法、数学、还是投资、编程,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不同的对象,具体的模仿操作不一样。例如书法里的模仿,有描红、临帖,等等。而写作的模仿,包括改写。英语的模仿,包括发音模仿,语句互译的模仿,文章、著作的模仿。等等。对于初学者,无模仿不学习。中国人学了十几年英语,还是讲不出10句标准的英语。因为,学校里的学习,违背了学习的本质。学生们不知道模仿对象是谁,也没有模仿。&/p&&br&&p&&strong&认知到学习的神经系统的本质是,学习意味着改造大脑。&/strong&那么,学习过程中的复习就非常关键。如果不按照遗忘曲线规律进行复习,那么学习这件事儿等于是黑洞,可以浪费无限时间的黑洞。违背了记忆法则,原则上一个人学习一个知识,学1000遍,也学不会。相反,如果把握遗忘曲线的规律。那么,合理的复习5遍,就很难忘记了。当然,此后需要应用学来的知识和技能。如果长时间不用,还是会忘掉。所以高手都会周期性的有意练习他们已经学到的技能,防止手生和技能丢失。例如查理芒格。&/p&&br&&p&&strong&认知到学习的人体结构本质是,学习意味着生命重塑。&/strong&第一,你所学的东西,通过情绪,通过技能运用产生的一系列效应,会影响你的生命状态。所以,选择学习内容很重要。第二,人的生命状态会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所以,锻炼身体是重要的学习方法。锻炼身体,提升人体供氧量和利用氧的效率,有助于注意集中、有助于记忆力、有助于反应速度提高。锻炼身体,有助于缓解压力、焦虑、抑郁等等负面情绪。这样节省了大量时间,也增加了学习过程中的注意集中。所以,想学的深入、学得多,就必须注重身体锻炼。马云练太极拳。巴菲特打乒乓球,晚年又迷上了长跑,他通过跑马拉松的表现选择接班人。&/p&&br&&p&&strong&认知到学习的情绪本质必然包含痛苦和快乐,那么必须正视学习过程中的情绪体验。&/strong&例如,学习必然意味着从无知到得知,从不曾掌握到掌握,学习必然要离开心理舒适区。那么,反过来,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困难、没有苦,就很可能不在精进的状态。既然如此,要精深的掌握任何一门知识和技能,没有愉悦,没有达到上瘾的程度,就难以克服和超越这个过程中的苦,也因此无法可持续精进,最终难以达到高深的造诣。所以,必须让学习过程有愉悦感、甚至有上瘾。&/p&&br&&p&与高度愉悦对应的,是心流的方法和理论。其核心是,目标、专注与反馈。目标设置不能太低以致无聊厌烦,目标也不能定的太高,以致恐慌绝望。专注,是排除内外干扰,锁定目标。反馈是指,及时获得丰富的反馈,以便知道距离目标还有多远,以便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包括成就感、爽、美妙,都是对这种情感的描述。&/p&&br&&p&学习的最高状态是忘我,“忘我胜仙佛”。儿童对这个原理和方法的把握是本能的。他们把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变成了充满愉悦的心流过程,所以孩子的笑容频率,平均比成人高100多次。《道德经》里面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佛学里,描述菩萨的境界有“童真地”。科学大家,往往是顽童,例如费曼、爱因斯坦和惠勒。而武学里的顶尖高手,也是顽童,比如周伯通。这些,都是通过训练达到的境界。&/p&&br&&p&&strong&认知到学习的社会关系本质,那么学习的目的必然是输出价值。&/strong&意义和价值的含义,是相对其他存在的关系。如果没有关联,就不可能有意义和价值。因此,人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建立在相对其他存在(生命)的联系上。从社会而言,个体的社会价值(包括收入、影响力等等)都建立在个体对其他人的价值输出的基础上。由此,学习的效果最终形式必然通过价值输出体现。由此,学校里绝大多数学习评估方式都是不充分的,例如成绩、名次等等,以及个体内在感受,例如记住了多少个单词、会编多少程序。在社会关系层面,学习的终极评价标识只能是价值输出,也就是所学必须对其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参与小组讨论,包含价值输出。产生一个作品,包含价值输出。等等。反过来,把握住价值输出这个“终极目的”,有助于调节学习效能。原则上,一切学习过程都可以伴随着价值输出。例如,几岁小孩儿画的画,或者牙牙学语的声音,已经给成人带来了许多欢乐,甚至可以作为珍藏的纪念。总之,高手都是用价值输出来倒逼学习全过程。巴菲特直接在经营(比如卖口香糖、爆米花)中练习经营,在投资中练习投资。马斯克在编写软件产品的过程中练习编程,在创业中练习创业。&/p&&br&&p&在互联网时代,输出价值可以跨越空间和时间,形式多种多样。价值输出可以让一个人的实力倍增。输出,反过来促进个体的学习,极大的拓展人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我把互联网时代作为个体价值输出的根本方法称之为“网络生命体”。在互联网上有自己的ID,基于这个ID不断发布作品,你的网络生命体就诞生了。网络生命体是个体自然生命的一部分。只不过在数字时代,网络生命体能够让个体生命获得无限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生命持续性上获得近乎无限的时间(原则上数字空间存在、这个生命体就存在、这个生命体的信息随时可以得到激活)。&/p&&br&&p&&strong&认知到人的学习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链接,那么教学相长就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strong&首先,人要跟人学习,甚至跟人学习如何学习。所以,巴菲特学投资拜师格雷厄姆(分三个阶段,精熟他的书,上他的课跟他讨论,到他的公司就职)。所以,马斯克要研究乔布斯,以及所有他最想要达到或者超越的企业家。孙正义研究松下幸之助。等等。从另外一个方面,教别人是最好的学,也是产生价值的过程。教,既包括狭义的教,也包括广义上的知识、观念、理念传播。巴菲特从研究生毕业之后,到夜校里讲授投资学。马云到处所演讲。前者是狭义的,后者是广义的。对于一个个体,在不同的阶段,这两种方式可以递进,在同一阶段可以共存。例如巴菲特有专门的学校里的教学,也有随时随地、各种规模的演说。在学习金字塔的研究中,相比于听课、看书,教是最好的学。&/p&&br&&p&《道德经》将这条原理表述为,“既以与人己愈多”。最突出的是,儒释道三家学问的传承,科学研究之中也有明显的传承,例如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学派,语言学的乔姆斯基学派。但这种显在的传承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可能极大的促进传承效率,但也可能会显著的束缚人的思维。对于后者,崇拜就是一种极端的模式。智者慎之。总之,从这个本质来看,学习的捷径有二。一是找到那个领域最牛的人,向他学习,或者通过实际接触,或者通过研习他们的著作。二是,力所能及的教别人,同时输出价值。&/p&&br&&strong&2 知识的本质&/strong&&img src=&/v2-58a43a996d2fe8fa06876fbcc5d12c38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v2-58a43a996d2fe8fa06876fbcc5d12c38_r.jpg&&&p&&strong&知识的本质,是学问。&/strong&学问的本质是问答。因为,人类的一切认知起源于解答问题。无论是抽象的问题还是实际问题。抽象的问题,比如万物的起源是什么。实际的问题,比如,如何丈量土地面积。物理学家惠勒说,“没有问题,没有答案”,正是对知识本质的凝练。所以知识的学习,本质上没有问,就没有学。&/p&&br&&p&促进知识学习的最佳办法就是提问,在提问中寻找解答。解答中有产生新的问题,新的问题又产生新的解答。如此,思维就是活的。甚至,有些极其困难的知识,必须要用问答的方式才能突破。例如,我曾经阅读了100多遍《童年的秘密》,有感悟,却无所得。用提问的方式,一周之内就产生了质的突破。突破,包括主观上的思维清晰,也包括客观上的撰写论文,以及在国际研讨会上作报告等等。&/p&&br&&p&&strong&现代知识最高级的形态是公理化。&/strong&几条简单的公理,可以推出无限多的命题,可以解决无穷多的问题。人们认为现代科学的起源于古希腊,那是因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牛顿创立的力学的标志是,《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量子力学的早期不叫量子力学,而叫做量子论,因为都是零星发现,而没有形成原理。即便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的概念,爱因斯坦解释了光电效应,波尔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这都不能称之为原理。只有薛定谔建立了薛定谔方程,海森堡建立了不确定性原理,量子力学才真正诞生了。因为在这时,量子力学能够以公理化的形式进行无限延伸。&/p&&br&&p&公理化的本质是,知识可以无限延伸。例如牛顿的的三个定律,加上万有引力定律,可以推导出无穷多的命题。它可以用来揭示潮汐,可以用来解释日食月食、行星的运动,可以用来计算飞机的升力,轮船的阻力,可以用来计算血管里的血流压力,等等。牛顿力学和空气运动结合产生空气动力学,用于研究生物产生了生物力学,用于研究材料的性质产生了材料力学,等。&/p&&br&&p&所以对于钢铁侠马斯克,当问及为什么能够做三家开创性的公司(太阳能,电动车,火箭)时,他回答说,“我确实认为,有很好的思维框架(framework for thinking)。那就是物理学。那是一种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我通常这样做,把事情一直拆解到他们最基本的事实,并且从那里开始推理,而不是简单的运用类比。物理学本质上是一种发现新事物的方法,即便作出的发现是反直觉的,就像量子力学。”&/p&&br&&p&反过来看,公理化的本质是信息压缩。大量的信息,浓缩为几条基本的原理。例如,巴菲特的投资的所有法则的最根本的法则,是复利法则。而复利法则的根源,实际上是数学上的指数原理。看起来不大的复合增长率,累计起来的数字是惊人的。例如每天百分之一的增长,累积365天,将达到原来的37倍。&/p&&br&&p&因此高效的学习,必须掌握你所学事物的原理。&/p&&br&&p&&strong&知识体系的本质是思维框架。&/strong&任何一门知识中都有大量的细节、数据和事实。正如,一个家庭里有许多种不同的物品,书籍、衣服和各种装饰物。知识中的各种细节,是由思维模型或者思维框架统领的。就像,要想让衣物整齐,就必须有衣柜。想要衣服取放便捷,就必须有衣架。思维框架、思维模型,就是用来悬挂各种事实、数据的。有思维框架,就像有各种衣柜和衣架,可以整齐收纳各种衣物。而没有思维框架,就只能随地乱扔,大量浪费了。&/p&&br&&p&思维框架的类型有许多。最常见是语义树,也就是数目形状的思维结构,这与人的神经结构有很大的相似性。马斯克说,“我想,大多数人都能学到比他们想象的更多的东西。他们太容易放弃了,而没有尝试。一点建议:重要的是,把知识视为一种语义树。确保你理解最基本的原理,在你进入任何枝叶之前,确保你把握了树木的主干和枝干,否则,这些细枝末节将没有悬挂之处。”&/p&&br&&p&把握知识背后的思维框架,能让你的知识多而不断,极大的增强你的知识吸收和整理能力。芒格说,掌握了100个模型,你的知识就会在大脑中发生核聚变!它们的综合效能是惊人的,能够帮你洞察事物的本质,做出明智的判断。&/p&&br&&strong&3 技能的本质&/strong&&img src=&/v2-c9a083b43f0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v2-c9a083b43f0_r.jpg&&&p&知识的特征是多,技能的特征是少而精。&/p&&p&技能的本质是达到一定目的的操作程序。&/p&&br&&p&因此,知识的起源在技能。任何知识在本质上都是思维技能的产物。同一个思维技能可以产生无穷的知识。例如,阿西莫夫一生写了460多本书。欧拉一生写了800多卷作品,彼得堡科学院为了整理欧拉的作品,忙活了47年。马斯克创建了三家伟大的公司。而Gross创建了200多家公司。&/p&&br&&p&&strong&把知识当知识学,甚至把技能当知识学,是学习的大坑。反过来,把知识当做技能学,则是学习的捷径。&/strong&&/p&&br&&p&许多人把数学当知识学,苦不堪言,数学的知识无穷无尽,哪怕是其中一门学科的知识点都数不胜数(例如微积分)。记忆这些知识会让许多人头疼欲裂。同样,英语也如此。&/p&&br&&p&如果反过来,把知识当成技能学,不但是捷径,而且大大提升学习效率。例如把数学当做思维推理的技能来学,把英语的发音当做口腔体操,把英语的口语当做沟通技能。马斯克、巴菲特、芒格这些人,把所有的知识都当做思维技能去学习。马斯克和芒格所说的思维框架的重要意义也在于此。反复琢磨、运用思维框架,就是在训练自己的思维技能。&/p&&br&&p&技能的高境界是熟能生巧,是高度自动化。自动化是指,无需有意识的思考,就能产生合理的操作。例如一边骑自行车,一边说话。骑自行车就是自动化的。因此,无论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只有到了自动化的阶段,才能拥有了并行能力。&/p&&br&&p&所以,学习任何重要知识或者技能,都务必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样才不容易遗忘。而遗忘是消耗精力,浪费时间的重要根源。一项技能自动化,就可以与其他的学习过程、生活活动,达到并行的效果。多项技能的叠加,你的产出会产生飞跃。&/p&&br&&strong&4 人生的本质&/strong&&img src=&/v2-550ebc6fefbdea1f1f48c2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550ebc6fefbdea1f1f48c21_r.jpg&&&p&在我看来,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有三件。第一,活下来。不负生命。第二,尽一切可能保护爱我的人和爱我的人。不负有情。第三,发挥生命潜能。不负天地宇宙。&/p&&br&&p&&strong&活下来,或者生存,法则只有两条。&/strong&正如《天道》里面说的,能人所不能,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就需要一个人有一技之长,长到达到人群里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的程度。所以,训练自己的专长,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不能小视。这是生存之本。&/p&&br&&p&能人所不能,又来自忍人所不忍。股神巴菲特从6岁的时候开始卖报纸,在寒风冷雨中,冻得瑟瑟发抖。即便他到了大学,即将财富自由了,依然利用学业之余卖报纸。他为了学投资,把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证券分析》,学到倒背如流,这是忍人所不忍,又是能人所不能。金融大鳄索罗斯,大学期间打工维持生活,把腿都弄断了。马斯克初次开公司,整天工作在办公室,睡在办公室。除了吃喝拉撒,就是发了疯的编程。他给员工的第一条规定是,早上来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把他从睡袋里踢醒。如果马斯克那时活的像狗,那么马云则是修炼在粪坑里游泳。后者不解释。&/p&&br&&p&生存之道的另外一个层面是,把握机遇和规避风险。规避风险的原理是,识别自己的能力圈。涉及到生存的事情,要把它限定在能力圈的范围内。超出,则意味着风险。认知自己的能力圈,是人生要务,本质上依然是认知问题,是学习问题。聪明如牛顿,晚年高投资,弄得血本无归。如果没有皇家造币局局长的职务有固定收入,牛顿的晚年会生活的很惨。这是不了解自己能力圈的恶果。把握机遇的原则在于,分清事务的最大损失和最大收益。如果最大损失可以承担,最大收益远大于最大损失,甚至上不封顶,那就是难得的机遇。对于复杂而庞大的知识,也是如此。如果所学不广博,你会面临很大的风险。&/p&&br&&p&所以,毛泽东说,“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先博,是只不错失接触重大知识和技能的机遇。后约是指,一定要学有所长。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泛泛而学、泛泛而读,猎奇式的学习,可以作为工作或者一门知识技能精进过程中的调味剂。&/p&&br&&p&&strong&生活不只学习,生活的核心是人。&/strong&痴迷于学习者,痴迷于事业者,最大的问题在于忽略身边的人。无论是你所爱的人,或者爱你的人,他们的损失就是你的损失。而保护他们,则是更重要的学习。这种感情是生存、学习、工作的原动力。这个必须的担当,是衡量你的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标准。当你的知识和技能不足以保护他们的时候,你必须如饥似渴的学习,你必须奋不顾身的学习,亦如你必须奋不顾身的保护他们。作为成人,只有当你的知识和技能足以保护他们的时候,你才有资格追寻诗和远方。&/p&&br&&p&&strong&不负天地宇宙。&/strong&生而为人,是人生最大的奇迹。生而为人,却没有了解生命的深处,宇宙的广袤,必是人生一大遗憾。心灵深处、宇宙的壮阔,才是最远的远方。这些知识的学习就四个字,肆无忌惮。无用,而无不用。从无用来看,似乎无法运用在任何具体的事务上。从有用看,它们有大用,它们可以作为人生的定海神针。&/p&&br&&p&把握庞大而复杂的知识,必须依靠对学习、知识、技能和人生的深层次认知。别无他途。&/p&&br&&p&&b&==&/b&&b&核聚相关文章&/b&&b&===&/b&&/p&
&ol&&li&&a href=&/p/?refer=hejupai& class=&internal&&逆袭利器:自强学习法和进步本 —核聚专栏文章&/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如果可以,怎样做?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样才能从英语很糟糕的人变成英语很厉害的人?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长时间高效学习?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是一种什么体验?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 知乎核聚的回答 – 知乎&/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碎片阅读如何形成知识体系?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么样才能让学习体系化,效果更好?-核聚的回答-知乎&/a&&/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每天坚持英语学习为什么还是学不好?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a&&br&&/li&&li&&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你有什么道理后悔没有早点知道?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a&&br&&/li&&/ol&&br&&p&知乎专栏: &a href=&/hejupai& class=&internal&&核聚&/a& &br&&/p&&p&微信订阅号: &b&核聚&/b&&/p&
谢谢你的邀请,为了你这个问题,我今天思考了一天,现在是对你的一个交代。你的感受,在我研究生期间,以及刚刚进入工作的时期,近乎作为我的生活背景存在的。这种感受一直在那里,挥之不去。而你问的问题,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我首先回应其中比较简单的部分…
&p&直到高二,我对语文这门课的学习都是麻木的。考试也是如此。不好也不坏,平平淡淡,不上不下,难上难下。徘徊在90分左右。直到最后一年才有突破。&/p&&p&我对语文课的唯一印象是语文老师。这位老师跟我以往见到的任何语文老师都不一样。只要出现在学校,必然是西装革履,大背头。平时戴着大墨镜。威风凛凛,气质不凡。他讲课,满堂都是单口相声。&/p&&p&但是从高一到高二,长达两年的时间里,语文老师基本上不认识我。我印象中,都是我在后排欣赏相声,他在对着前面几排的同学表演。&/p&&p&高考结束的暑假。填报志愿这些事情都已经搞定。我懒洋洋的看了几天云彩,胡思乱想了一段时间,也跟小伙伴们胡闹了一阵子。随后,我报了学校计算机老师开的编程班。我遥想,上了大学,编程这技能一定很重要。很佩服自己的远见。&/p&&p&那位计算机老师也特喜欢相声。有一次上课,他提到了袁阔成的相声评书。有一回,袁阔成说道,曹兵曹将兵层层、甲层层,兵将无数,用计算机都数不过来。这老师对袁阔成的相声评书佩服的五体投地,唾沫星子四溅。自此,我特别喜欢他的课。大家都是明白人,有共同的爱好。&/p&&p&有一次编程课上,老师正在讲袁阔成相声评书。我们班主任从教室门口直接急匆匆步入教室,目无旁人。大家都愣住了。班主任直奔我而来。这是罕见的事儿。他边喊着我的名字,边拉我出教室。大家的眼神目送我俩走出教室门口,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我心理挺不痛快。老马长期担任班主任,虽然挺横,但这也太彪悍了。丝毫不顾及编程老师的面子。&/p&&p&刚刚走到教室门口,老马很生气的对我说,当初我就让你报清华,你不听我的,非要报北大。第一句话,我就有点儿蒙圈。老马什么时候这么关注我了,受宠若惊啊。我报北大,我喜欢啊。第二志愿我报浙大。&/p&&p&当初我考完填报的估计分数,大家以为我疯了,怎么能写这么高。基本上,被做了一番思想工作。然后,我少填了20多分。老马手里拿着一张纸,打印出来的。他说,你看看,你的成绩全市第一,没报清华多可惜。我听了之后挺高兴,但没有感觉到可惜。&/p&&p&我看到的成绩单里面。语文的成绩是120多分,不到130。是所有科目里,分数最低的。这跟我预料的情况一下,也跟我的努力目标是一致的。理科,包括数学在内,如果方法得当是可以达到和接近满分的。但语文和英语,要想得很好很好的分数,非常难。所以,我基本上把语文和英语的学习作为调节,主要精力都放在理科上面了。&/p&&p&本文所说的语文学习经验,适合比较轻松的拿到120-130的分数。但即便是要拿到更高的分数,如下几个方面也是必经之路。&/p&&p&现在回顾起来,我的语文突破是在高中二年级即将结束的时候。实际上也是我整个高中阶段的转折点。我从班级20名左右,随后沿着指数曲线,直到考到全市第一名。都发生在那个转折点。&/p&&img src=&/v2-1d9acfa1c5af49558bc0c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1d9acfa1c5af49558bc0c_r.jpg&&&br&&p&&b&1.逆袭利器:一天的学习为了什么?&/b&&/p&&p&我在高中走过了极为曲折的道路。&/p&&p&长期的焦虑、压抑乃至抑郁迫使我有一天问了一个让我直发傻的简单问题:一天的学习为了什么?&/p&&p&自从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后,我整个换了一个人。有关那段经历,我已经写在了文章里:&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如果可以,怎样做?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a&。&/p&&p&这篇文章发到知乎上,迄今已经收到上千份留言和来信。其中有一位网友的来信,把握了其中的一个核心要领。如下:&/p&&p&原越&/p&&blockquote&&p&对我来说,全篇基本上是废话,跟一般鸡汤文没任何区别,但是只有一句话,就是这一句话!简直是让我醍醐灌顶,就是这句话让我彻底明悟了“今天的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进步啊!”妈的,我们全在定目标,说下次考试要进步多少名,要考到多少分,考什么大学啊……卧槽,现在看来这都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学习啊,根本你学到了什么啊!这才是学习的结果啊!我们天天说天道酬勤,这简直愚蠢啊!我们只是写了一堆题,然后将他们漂亮地贴在了错题本上,但是我们有几人把他反复吃透了?!最多看几遍,然后又去做新的题目然后写了一大堆,感觉自己今天努力了,但是从没想过我今天写了这么多学到了什么啊!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p&&p&我是名高二的学生,在全省中最好的学校之一里的最好的理科班,我们每天做一大堆题目,我每天还要熬到深夜,但是分数上基本没进步,但是说真的,被答主这么一说,我分分钟能回忆起那些我吃的半透不透的题目或知识点,因为时间紧,只能搁置要不然今天任务根本完不成,不能睡觉上课又困……好辛苦,可是真的学的很迷茫,考试没考好心理落差又大……学习啊,早就忘了它真正目的是什么,其实我觉得答主的话可以拓展到人生,就是,我们现在所做的事就是为了此刻的目标而不是将来的。&/p&&/blockquote&&br&&img src=&/v2-a398eda4c8e0b48c20af015b356cc95a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398eda4c8e0b48c20af015b356cc95a_r.jpg&&&img src=&/v2-082c99b0ce795df272fb5a22f3706df9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082c99b0ce795df272fb5a22f3706df9_r.jpg&&&br&&br&&img src=&/v2-b90dbe155ad0ea8bd19df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b90dbe155ad0ea8bd19df_r.jpg&&&b&一天的学习为了什么?&/b&&p&&br&看似极其愚蠢的问题。让我想了很久很久才得到唯一确定的答案。我百分之百的确定,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进步,其他一切都是虚的。否则不如玩耍。不如各种混日子。&/p&&p&但是问题马上来了。我问自己:我昨天的学习进步了多少?有哪些进步?我立即发现,我根本不知道答案。这就是问题所在!如果说一天有哪些进步都不清楚,那么只表明一件事,过去接近两年的时间里,我是在糊里糊涂的学习。这或许就是我没有明显进步的根本原因。我不能确信这是不是根本原因。但是以上思维过程深深的把我震撼到了。糊里糊涂的学,不知道一天的学习进步了多少,有哪些进步,这种状态肯定是不良状态,是必须改变的。&/p&&p&那么究竟该怎么办?如何才能知道一天有多少进步,进步在哪里呢?我又想了一会儿。我想到的办法就是:把每一个学习收获都记下来。而且,这是唯一的办法!对此,我确信无疑。我的意思是说,没有半点儿怀疑。&/p&&p&这番思索过后,我就如同从长久关押着的洞穴里走了出来,重见光明。&/p&&p&从那天开始,遇到不会做的题,我都会记下来。无论是看参考书,还是问同学,搞明白了,就从头到尾记下来。做错了的题目,无论是因为粗心,还是因为知识点、解题方法,搞明白了,从头到尾记下来。新学到一个名言警句,记下来。起初是所有的东西都记在一个本子上,我称之为进步本。这跟现在流行的“错题本”、“订正本”、“错题集”,有本质的差别。&/p&&p&我的进步本是记录我的所有具体进步的本子,包括搞明白了的错题、不会做的题、还有新学到的各种知识,还要关于学习的一切总结、思考。这样,一天下来,一看这个本子,一目了然。记录了多少,就是有多少进步。记录了什么,就是哪里有进步。&/p&&p&但没过多久,我发现,记录下来,不等于进步。只有记在脑子里,不忘记,才是真正的进步。同样的错误再犯,同样的题型又不会了,同样的知识点下次遇到又模糊了,这些都不意味着进步。即便记到了本子上也没用。&/p&&p&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每天抽出专门的时间,把本子上面的题拿出来重新做。仅仅是睡觉前看一遍是不够的,因为看一遍以为会了,以为掌握了,实际上不一定。很可能是自欺欺人。事实上,我常常发现。重做的时候,还是有些会做错。所以,在重做的过程中,会对相关的知识点,解题方法进行重新的标记。也会对原有的知识型笔记,进行更多的标注。所以,这绝不是机械式的学习,而是理解式的学习。不断迭代,不断深入的学习。这种方式的学习,一切参考书上的东西,只要是我没有掌握的,都是我模仿、研究的对象。&/p&&p&没过多久,我又想明白了一件事。进步本,不是快速进步的一种方法,而是快速进步的唯一的方法。因为,如果犯过的错误还犯,如果弄明白的题目,下次还错,那么这根本就不是学习。或者,是效率极差的学习。相反,保证出错的不再出错,搞明白了一劳永逸的明白,是学习的底线。于是,我就坚定不移的这么做了。&/p&&p&我的人生命运轨迹就是从悟到“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进步,只是为了进步”那一刻开始,发生了改变。所有的人都始料未及。&/p&&p&这个方法运用到了所有的学科的学习。运用到了我今天的工作之中。&/p&&p&继续说语文。&/p&&p&语文的内容无非三部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作文。&/p&&p&下面,我们逐个击破,并且让这个学习过程不但不痛苦,而且乐趣无穷。&/p&&p&&b&2.语文基础知识打怪升级&/b&&/p&&p&跟其它所有学科不同,语文基础知识的唯一特质是什么?&/p&&p&两个字:有用。&/p&&p&没有任何一门课程的知识像语文知识这么有用。但这一点在高中生看来似乎毫不重要。而在今天的我看来,这一点却非常重要。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要像捡金子那样去学。这些都是你人生中的宝藏。&/p&&p&语文基础知识最大的特点是什么?&/p&&p&两个字:有限。&/p&&p&如果有四个字来概括:有限,易学。&/p&&p&实际上高中所有学科的基础知识都是有限的。命题、概念、定理、公式,统统都是有限的。所以,无论高中知识再怎么多,依然是有限的。而有限就意味着可以穷尽。可以穷尽就意味着可以拿到满分!&/p&&p&而语文基础知识在所有科目当中是最易学的。因为,这是我们的母语啊,兄弟姐妹们!有限+易学。那么语文就是最容易学的科目。&/p&&p&方法如下:&/p&&p&第一,分门别类刷基础知识的题目;&/p&&p&第二,把所有做错的、不会做弄明白的、新学到的知识,全都整理到进步本上;&/p&&p&第三,不断的复习进步本,直到这些内容不再忘记;&/p&&p&第四,刷更多的题目,直到穷尽所有的基础知识。&/p&&p&我不断重复上面的四个步骤,然后看着基础知识的分数不断上涨,直到满分。&/p&&p&这TM的就是个打怪升级的过程!没什么好说的。没拿高分的,都太冤。要么你根本不愿意努力,要么你只欠缺一个进步本+符合记忆规律的行动。&/p&&p&我这么做的时候,只有一个感觉:长驱直入,开疆扩土,成为国王!&/p&&p&记得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当早上来到学校,上课之前,前后桌的几个兄弟之间都会轮番相互提问名言警句和各种可能提问的语文基础知识。&/p&&p&比如,范仲淹撰写的《严先生祠堂记》一文,对严光大加称颂的那段话,“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种类型的句子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球每年癌症死亡人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