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看苏州中医院普通门诊表医生说是普通感冒怎么吃了药还越烧越高了怎么回事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善治感冒 健康长寿+一目了然的感冒治疗图表+中医经典之中藏良方:孩子发烧真的需要打点滴吗?中医是这样解释发烧的!!+揭开西医治疗感冒的骗局 | 吃感冒药不但不能治病 ,反而会制病
我的图书馆
善治感冒 健康长寿+一目了然的感冒治疗图表+中医经典之中藏良方:孩子发烧真的需要打点滴吗?中医是这样解释发烧的!!+揭开西医治疗感冒的骗局 | 吃感冒药不但不能治病 ,反而会制病
善治感冒 健康长寿&&作者:郭生白&&&&&&&&&&我七十九岁半,每月从北京到杭州独来独往。白天门诊,晚夜著文,从来不知疲倦。有人问我:怎么你这样健康,练什么功,有什么妙招?我常常回答说:我有两个宝,一是“天人和一”观念,二是善治感冒。“天人和一”理念今后讲,善治感冒今天说。&&&&&&&&&为什么说善治感冒能健康长寿呢?人人皆知感冒生百病。为什么感冒生百病呢?在上两期里我简单的介绍过。感冒是病毒侵入人体引起的“排异”反应。什么是“排异”?“排异”是人体生命本能。当有害物质进入体内,排异本能便把异物排出体外。但是排异的通路是因异物所在的部位不同而排异的通路也不同。感冒之类是身体的外表面为排异的通路,如汗腺,或咳痰、喷嚏、眼泪、小便等等通路。比如流行性感冒的排异反应是发热到40度以上,全身肌肉颤抖畏寒、身疼、骨节疼、腰疼、头疼、呕、喘;身上皮肤干燥,不出汗。脉搏浮浅,脉率加快。这些表现都是向外排异的表现。颤抖是肌肉组织制造体温提高体温作发汗的准备,身体本能要以排汗的方式把异物排出体外。身体疼痛是异物不得排除。喘,是向外散热,喷嚏、呕、涕、泪,都是向外排异的表现。中国人聪明,两千年以前就发现了人体生命排异本能。看到感冒的这个现象,就用顺势利导的方法帮助肌体发汗。用麻黄汤,一服汗出,所有的症状如烟消云散,一身轻松,痊愈了。这种顺势助动的治法,是最好的。感冒痊愈了什么症状都没有了。但是,对这种感冒并不都是这种顺从病理趋势用助动的治法,很多人是用对抗的方法。一见发热,不问为什么发热,便用水袋或酒精擦身以及其他方法如抗生素、激素等等药物退热。结果,把排异本能压制了下去,身热虽然降下来了,汗不出了,病毒物质排不出了,后遗症却造成了!鼻炎、咽炎、气管炎、膀胱炎、心肌炎、胆囊炎、胰腺炎等等,最可怕的是“亚健康”!零三年的非典,死亡的不谈,侥幸活下来的有没有不留后遗症的?而邓铁涛先生治的五十余例全部治愈不说,为什么没有一例留下后遗症?上世纪五十年代蒲辅周先生在石家庄治疗一百六十七例乙型脑炎,为什么全部治愈,一例后遗症也没有?一句话:用因势利导的排异法,彻底排除了病理物质!&&&&&&&&&&&&&&&&&&&您知道了这个道理,再看感冒的后遗症,再听“感冒生百病”这话,您该明白了:生态医疗是多么智慧!下面我介绍中医对四种常见感冒的治法。&&&&&&&&&&&&&一、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发热常高达三十九至四十一度全身颤抖畏寒不出汗。皮肤干热、头疼、身疼、骨节疼、腰疼、气喘、呕逆。脉搏浮浅,脉率快,脉管紧张。比其他感冒症状表现急剧。病理趋势虽然都是向外排异的反应。但流感的特征是身体高热畏寒颤抖,不出汗。只要汗出来,排除了病理物质,身热便退下来,恢复正常体温。流感必须与中毒性痢疾区别开。中毒性肠炎痢疾有下利腹疼;流感没有。与麻疹区别:麻疹的发热是一阵轻一阵重,初起体温一般不会三十九度以上。与脑炎区别:脑炎初起有全身疼、头疼但无剧烈畏寒颤抖,而有昏睡的表现。&&&&&&&&&&&&&流感病势是向体表作排异反映,但排汗的条件不够,不能排汗。所以全身肌肉组织剧烈颤抖以制造热量提高体温这个发汗的条件。我们看这个趋势,便用“麻黄汤”治。麻黄汤是升高血压,温通血脉,开张汗腺的作用。所以一服汗出便热退身安,所有症状与没有发生一样。但汗出病愈不要急于外出,在室将养一、二日便好了。麻黄汤方:麻黄、桂枝、杏仁(研)甘草。&&&&&&&&&&&&&用量可根据病人强大与弱小斟酌。一般麻黄10克,杏仁20克(研),桂枝25克,甘草13克,水煎三十分钟,滤汁,药渣加水300毫升再煎二十分钟,滤汁,两汁相合,每次服二分之一,服后喝些热开水,温复身体,发汗前感觉不舒服,等汗逐渐发出,症状逐渐缓解,到全身都有汗,手足亦有汗时,这个“排异”反应到最佳程度。但不可因贪凉爽而去掉衣被,贪图一时凉爽。这样排毒不彻底,必会再发热。但我们发汗的目的是“排异”,而不是为排汗。所以不可大汗淋漓。只要身上有汗便好。千万不要大汗淋漓,病会因伤津液不能彻底痊愈。最好是通身有汗,保持十个小时以上才好,麻黄汤一剂分两次服,服下二分之一汗出病愈,剩下的药不必再吃。扔掉即可。如汗出失败,可服第二次仍如第一次服药一样将息。服麻黄汤禁食生、冷、粘滑、肉、乳、辛辣、酒、酪、臭、恶等物。&&&&&&&&&&&&&&&&流行性感冒在初起,高烧畏寒颤抖时用麻黄汤发汗。常一剂便身和神清彻底痊愈。如果非法治疗,以退热降体温为目的,用冷水、冰袋或激素及化学药,常会因失去排异的时机,导致病毒入肺造成肺感染。发生了肺感染,高烧不退,咳嗽多痰,病情恶化了。但不要怕。肺感染仍有排毒的趋势,可以由大便与利尿两个通路因势利导排毒。一般病情,两三剂药也便痊愈了。这便需要有经验的中医来完成。如继续用激素与化学药退热,多危!必须守住:1、流感发病早治;2、不可误治。慎之!&&&&&&&&&&&&二、 普通感冒(伤风)&&&&&&&&&&&&&这种感冒初起体温常在三十八至三十九度左右,时而汗出。汗出时体温下降,时而汗止,无汗时体温上升。身体酸软无力,畏寒、头疼、鼻塞、流涕泪。脉搏浮浅而脉率不快。&&&&&&&&&&&&&从症状看:为什么有汗而身热不能解呢?虽然汗出,但时出时止,不能排除病理物质,所以身热时升时降。怎么办呢?病势是向外排异的反应,汗腺是张开的,所以只用温通血脉的桂枝与芍药、甘草,加上生姜、大枣以助药力,服药后再吃热稀粥以助津液。衣被盖暖,发微汗,保持周日身体微似有汗,不可大汗淋漓,如服麻黄汤相同。只要身上有微汗,不再时有时无病便痊愈。&&&&&&&&&&&&桂枝汤方:桂枝30克,芍药30克,甘草13克,生姜25克,大枣12枚切碎。上药加水600毫升煮沸,文火煮30分钟,滤汁。药渣加水400毫升再煎取200毫升,两汁相合,分两次温服。每早晚各一服。一服汗出病愈,不再服。如不愈,原方再服一剂。仍不愈可如法每日三服。取汗不是目的,排毒是目的。只要能如要求服药,能周日保持身上微似有汗,便会彻底痊愈,如果延误治疗时机,或用激素化学药退热,或发汗过多如水流漓,必然会造成许多这样那样的病情逆转。其转变常见大约有十八种。最可怕的是亚健康。但不要紧,中医早已有成功的对应治疗方法与方药&&&&&&&&&&&&三、感冒咽疼&&&&&&&&&&&&这种感冒体温不甚高,一般在三十七度到三十八度左右身体疲软无力不甚明显。主要是咽痛、扁桃体红肿,有分泌物,有咳无痰。这种感冒不可用麻黄汤、桂枝汤发汗。如果发汗会使病情加重,千万注意。如用抗生素几日后,急性期过去,有的病例可以自然慢慢痊愈;有的病例造成慢性咽炎。造成慢性咽炎的,平时无甚大感觉。有分泌物时,有轻微的咳,分泌物多时咳也加重。但容易感冒,每次感冒必咽疼,红肿。极难痊愈。&&&&&&&&&&&&&这种咽疼的感冒要用“透表法”排毒清热,用“银翘牡丹汤”金银花25克、连翘30克、牛蒡子25克(打碎)、牡丹皮18克、怀牛膝30克、山豆根25克、甘草13克上药加水1000毫升,浸渍30分钟,加热煮沸,文火煮30分钟,滤取300毫升。药渣加水再煮20分钟滤汁200毫升。两次药汁相合。每早晚饭前服二分之一。服后禁忌烟、酒、辛辣,其他如麻黄堂禁忌法。服一剂不愈的的,再服一剂,如不愈可连服三剂五剂。药性平和。&&&&&&&&&&&&&四、感冒咳喘&&&&&&&&&&&&&这种感冒身体无大热,一般在三十七度——三十八度左右,个别幼儿、少年有体温在三十八度以上者,但喘咳而有汗,或咳时上身有汗。咳时有稀痰,粘而痰中有泡。这个感冒病位在肺。肺的排异通路与身体表面相同,体表用汗解而肺与体表又稍有不同。体表汗出来便完成了排异。而肺组织把病理物排出来还要通过小支气管排入大支气管,咳出来才可以完成排异。所以在治疗用药有所不同。麻黄发汗又利尿,杏仁去痰,生石膏清热通大肠。肺与大肠有表里关系。所以肺热可以由大肠排除出去。这种感冒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疗。“麻杏石甘汤”方:麻黄10克、杏仁20克(研)生石膏30克(研)甘草13克上药以水400毫升浸30分钟,煮沸文火煮30分钟滤汁,取200毫升。药渣加水300毫升再煮20分钟,取汁200毫升。两次药汁相合每服二分之一。一剂服尽不愈,再作一剂服,乃至三五剂,病愈而止。&&&&&&&&&&&&&&&&这个病宜早治。初发病时只觉上呼吸发干,有轻微咳嗽时即宜用“麻杏石甘汤”治疗,早治早愈。如果迁延不治或治疗错误,肺中有害物不能排除,出现体温升高到三十九度——四十一度,身无汗而喘,咳嗽痰涎增多。发生肺感染时,麻杏石甘汤不能应用了。肺感染应用“娄半银苓泻肺肺汤”治疗。如一误再误则发肺痛。&&&&&&&&&&&&&以上这四种感冒是最常见的。在六十年前,这些病基本上都是中医药治疗的。治疗感冒,中医普遍是以伤寒论与瘟病学的理法治疗的。治疗如法是没有后遗症的。在六十年前也有误治,如用冷水喷身退热或用火针取汗,用泻药也会造成不良的结果。近三十年滥用抗生素、激素治感冒,是造成后遗症的主要原因,同时善治感冒的中医药被冷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总之,提请大家注意:感冒这个病,正确的治疗,一定是因势利导,排毒外出;一切的对抗治疗都违悖生态规律,是错误治法。即使麻黄汤、桂枝汤、等方剂服后不发汗也不能痊愈。感冒的急性期过去,也就是发热、畏寒、头疼、呕逆期间过去,只留有后遗症时,上面的麻黄汤、桂枝汤便不能再用。因为人体向外排异的趋势已经没有了。再用也没益处了。这发汗法、透表法以及、吐法、下法等等都是“因势”而“利导”,达到“排异”的目的。作一个未必正确的比喻: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不也是因势利导吗?这是个东方人的哲学理念。感冒误治造成的后遗症很多,举一部分病例如下:1、发汗都是要求身上微似有汗,保持时间要长一些,最好能有20小时以上。千万不要出大汗,如水淋漓。这样的大汗,必不能痊愈。病毒虽然排除了,但因为汗出的太多了,体液、体温散失的也太多了,体温低于正常值了,因为体温太低,全身的肌肉组织剧烈地颤抖来制造体温以维持生命需要。而全身的汗腺因为体液缺乏而功能低落,不能闭合。这就造成了全身汗出不止,全身剧烈颤抖,手颤抖的不能握筷子,嘴颤抖的上下牙相碰撞如敲鼓,不能喝水。体温低落至三十六度以下。这是人为的坏病。怎么办?用“桂枝加附子汤”治,一、二剂便愈。2、素有喘病的人(气管炎)普通感冒后喘会加剧。对这种病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疗,感冒痊愈后喘病不会加剧。如果这种病人用激素、抗生素退热,又用安茶碱、麻黄素、激素类治喘,后遗症会很严重。特别是喘病会因感冒逐次发生而喘病逐次加重,而越来越易感冒,恶性循环,后果严重。3、感冒治疗失误造成慢性鼻炎,经常鼻塞不通,或流黄粘或稀或稠分泌物,或不闻香臭等症状严重者有头疼。这种慢性病不宜用消炎药,中药不宜用寒凉药。应该用“辛夷汤“温通药内服,外用麝香散搐鼻则愈。4、感冒后遗症的慢性咽炎,时轻时重,轻时咽部有异物感,重时吞咽时微痛。常发痒,有分泌物引起咳。这种慢性咽炎,消炎药与清热解毒中药都难以治愈。甚至有迁延不愈达十年二十年之久的。这种咽炎用提升免疫的方法才能治愈,服“健脾汤”慢性咽炎患者多有是亚健康者。健脾汤治疗慢性咽炎与亚健康同愈。5、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与亚健康大多是并发的。对于这类与亚健康并发的疾病,治亚健康。亚健康痊愈,这些病便先痊愈了。治疗亚健康用“健脾汤”同步治疗。为什么这些病要治亚健康才能痊愈呢?这是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中有一个“共生性”关系。各个器官组织都是相互依赖而生存的所以各器官组织之间有共生共患的关系。具体的说,有很多慢性病因为免疫功能低落而不能痊愈。上述这几个慢性炎症便属于此类。而亚健康是什么病呢?是分泌功能、代谢功能与免疫功能都偏低的状况。这三个系统是一个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免疫功能不可能单独提高起来。必须是有了良好得分泌功能,才有良好的代谢功能,而免疫功能,是依分泌与代谢功能而存在的。临床家都知道:分泌不好,代谢便不好,免疫也不好。中医有“四时脾旺,邪不可干”的说法。所以把提升免疫功能放在健脾的治疗上。本人在数十年的临床中充分验证了健脾可以提升免疫的真实性。注3:大柴胡汤, 应用时机就是小柴胡汤的症狀加上便秘.附方:苓桂术甘汤:几乎所有的晕都有效,包括內耳、前庭神经不平衡、低血压…等。晕车(上車前就吃或用浓缩药粉填在肚脐,再上貼透气胶布亦可;吃了不但不伤胃,反而胃口大开又健胃)。芍药甘草汤:中药的止痛药,雖然不一定百分之百可以止痛,但简单安全有效。全身一切挛急疼痛都可以用,尤其---痛经、小朋友半夜哭闹、治腹痛如神、爬山回來小腿肚痛。打嗝、呃逆、放屁。肩腰腿脚痛、结石痛、腳无力…等,皆可缓解。麦门冬汤: 熱咳,干咳—咳嗽无痰,喉咙痛、沙哑,或扁桃腺发炎。也是常说话者,最佳保养药方。平胃散: 肚子不舒服、胀气、消化不良、吃坏东西(肚子痛、拉肚子)。胃苓汤: 拉肚子、水泄、上吐下泄(包含某些霍乱)、一吃就拉。拉肚子不是很痛,拉的几乎都是水。 (注:平胃散┼五苓散=胃苓汤 *孕妇平胃散、胃苓汤不可吃)葛根芩连汤:急性肠炎、一切细菌病毒感染之拉肚子(大便黏黏稠稠似稀饭)。拉肚子來勢汹汹、肚子会绞痛、大便黏稠、肛门重重的,一直想拉卻老是觉得拉不干净,口会渴,嘴巴也会干。小柴胡汤:感冒的中间期(已经不再发烧、恶寒,或有轻微的发烧,而不恶寒)口苦、咽干、目眩、心烦、胸胁闷痛、食欲不振、有想吐的感觉。眼睛、耳朵、咽喉不太舒服、耳鸣、淋巴结节。非感冒而有以上任何症狀时,亦可服用。往來寒熱(发烧時不恶寒,恶寒时不发烧,但两者明显交替发作)莫名其妙的发烧。头痛(痛在太阳穴附近)。小建中汤:小儿脾胃不好,吃饭不好,身体素质差,易感冒,生病的保健方,可经常服用,且味道甜而不苦,小儿喜吃,若无饴糖,可用蜂蜜或红糖代替,量以入口甘甜为度。大人也可食。方药组成:1.桂枝汤:桂枝10克生白芍10克生姜二片炙甘草10克红枣十枚,服用此汤药后需要喝一点粥,来帮助药力达到四肢末梢,如此就可以将感冒病毒清除于体外2.麻黄汤 :麻黄5克桂枝10克杏仁5克炙甘草10克(如果有心脏病者,就不可以用麻黄,可用荆芥12克防风9克浮萍9克代替麻黄。以下有用到麻黄者,同理。量酌情加减)3.葛根汤:葛根15克 麻黄5克 桂枝10克 生白芍10克 生姜二片 炙甘草10克大枣十枚同时这个处方我们也可以给正在发水痘而发烧的小孩吃,在退烧的同时可以将水痘逼出体外,小孩服用后的第二天会全身起水痘,看似很吓人,其实病已经好转,病人烧退,体力也同时会好转,当病人烧退同时胃口恢复时就可以停药了。4.大青龙汤:是麻黄10克 杏仁10克 石膏20克 炙甘草10克 桂枝15克 生姜二片 大枣十枚5.小青龙汤 :麻黄10克 生白芍10克 干姜5克 细辛5克 桂枝15克 五味子10克 炙甘草10克 半夏10克6.小柴胡汤 :柴胡15克 半夏15克 黄芩15克 党参15克 生姜二片大枣十枚 炙甘草10克如果同时有严重的痛经问题,可以在方中加入茜草15克,生白芍25克7.麻杏甘石汤:麻黄5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石膏24克8.大柴胡汤:柴胡15克炙枳实9克生姜4片 黄芩9克 芍药9克 半夏9克 大枣10枚9.葛根芩莲汤:葛根20克炙甘草6克黄芩9克 黄连9克10.白虎汤:知母18克、生石膏40克、甘草6克、大米一撮儿11.射干麻黄汤:射干9克麻黄12克生姜3片细辛、紫菀、款冬各9克 五味子6克(碎) 大枣7枚 半夏9克12.麦门冬汤:麦门冬20g 半夏8 g 甘草6 g 大枣4枚党参15 g 大米一小把13.苓桂术甘汤:茯苓25g、桂枝15g、白朮20g 甘草10g14.芍药甘草汤:生白芍20g 炙甘草20g15.平胃散:苍术15g 厚朴10g 陈皮10g 甘草5g 生姜2片 大枣2枚16.胃苓汤:苍白术各10g 厚朴8g 陈皮8g 桂枝8g 茯苓15g 猪苓10g 泽泻8g 甘草5g 生姜2片大枣2枚17.小建中汤:桂枝10克生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 生姜3片饴糖40克1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1方(即桂枝汤)基础上加厚朴6克 杏仁6克后注:1.本文是根据张孟超中医师(图表部分)和皮沙士中医师之良方十贴由博主整理汇编而得。2.本文简洁明了,即使不懂中医者,仔细对照亦可自选方药治疗,且小儿常见外感多不出以上几种情况。所用方药多选用医圣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常有“一剂知,二剂已”的效果。且大多方子不怎么苦,甚至还很甜,小孩容易接受。3.方中煎药所用水,每一剂可用水两碗约1200毫升(一般矿泉水瓶差不多两瓶),大火熬剩下约400毫升即三分之一,大人每次200毫升,小孩减半,每3小时一次,情况严重者,比如药后1小时情况还无好转,可1小时一次,直到缓解为止。方中半夏均为清半夏,买回来需用水另外冲洗几遍,大枣要掰开。4.服药期间,应饮食清淡,如米粥之类,且禁食牛奶、可乐之类饮料及一切生冷。每次治疗应遵循“中病辙止”的原则,也就是,病好了,就要停药,尤其发汗类药(麻黄…),发汗过多,会伤身体水分(12、17平日用于保养时除外)。中医经典之中藏良方:孩子发烧真的需要打点滴吗?中医是这样解释发烧的!中医怎么解释发烧的?人为什么会发烧?为什么有的人会高烧不退?孩子发烧真的需要打点滴吗?关于发烧的种种问题,这一篇深度长文让你哑口无言!!!张仲景的《伤寒论》在汉代写成,距今1800年了,但是它仍是中医学的最经典的著作之一,地位非常之高,堪称「方书之祖」。伤寒论经历了接近两千年的时间流传至今,其中确有着很多深刻的中医学原理至今仍可为我们所用。&在这本书里面,就非常详细的讲述了各种关于退烧的方法,包括各种药物的使用,各种基本的理论和各种退热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我们如果很深入细致的了解这本书,我们就可以很好的掌握关于发烧和退烧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所以,在这里我特别强调学习伤寒论对于提高我们中医的认识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发烧,简单来讲,就是体温的升高,就是我们用手触摸身体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皮肤温度的升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体温的升高就是我们俗称的发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发烧。&皮肤的温度实际上是由阳气的聚集来维持的,就是说皮肤能有温度,是因为阳气聚集在皮肤,所以才会有温度,包括我们正常的体温,是一种良性的,持续的阳气的存在状态,正式因为阳气的持续存在,所以才能够让我们的皮肤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个阳气聚集过多的时候,就会造成体温的升高,造成皮肤温度的上升,怎么样来理解呢?不一定是发烧的时候 ,比如说你静静的坐在这里,你摸一下自己的手臂,会感觉到一定的温度,然后你在室内做一些运动,比如说仰卧起坐,哑铃操,跳跳健身操,或者去外面跑几圈回来,你会感觉到手臂发热,他为什么温度会上升呢,就是因为阳气向皮肤聚集造成的。为什么呢?因为你在运动的时候,阳气就会从你的肺脏蔓延到皮肤从而造成皮肤温度的升高摸上去凉凉的,这也是肺主皮毛功能的失调的一种表现。■中医里面有一种说法叫“肺主皮毛”。什么意思呢?文字看起来很简单,实际意义却很丰富。可能很多人包括在中医院校里面学习的同学对于这个专业的词汇非常的熟悉,可是未必就真正理解到它真正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才叫肺主皮毛呢?完整的解释就是说“皮肤的阳气是由肺脏所管理的,同时皮肤的阴液也是由肺脏来管理的”因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所以说“肺主皮毛”也必然有两个方面。&▲一来是肺脏能管理皮肤的阳气▲二来肺脏也能同时管理皮肤的阴液或者叫阴气气液本身是不同时间段的不同状态,他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统一的称为肺也可以管理皮肤的阴,那另一面是肺可以管理皮肤的阳。这是非常重要的理解,这个理解来自于《伤寒论》,虽然这是老师本人在经过对伤寒论长期的研究整理过后得出的一些规律。正是因为皮肤的阳气来自于肺脏的“输布”,“输布”的意思就是输送和布散。从肺脏出来以后去往全身的皮肤。我们全身的皮肤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皮肤互相连接,是没有缝隙,从而维持了我们皮肤所有的温度,当肺脏的阳气向皮肤运送过多的时候,就会造成皮肤温度的增高;如果阳气输送的过少,就会相应会造成皮肤温度的下降。&中医里面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肺主宣发,这个里面讲的是肺脏的功能,主要功能是向外透散宣发。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肺脏的阳气要经过皮肤外面的腠理宣发透散,透出去,散出去,这样才能维持保证我们的肺脏功能的正常。皮肤是会呼吸的,实际上讲就是阳气向外持续的疏散。讲到这里,就引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我们受凉的时候,着凉的时候,比如说我们晚上睡觉,开个窗户,冷风吹进来。开个空调,温度太低了,晚上冷空气吹进来,或者很多小孩子晚上睡觉被子没盖好,早上起来就出现发烧。■为什么会发烧?就是因为寒气损伤了人体。进入到人体的皮肤表面,然后关闭了一部分的毛孔,就会导致皮肤里面的阳气在向外疏散的时候出现障碍,闭住了。&阳气会在皮肤的下面持续的聚集,就像下班了,你要从公司的门口出去,有人把公司的门堵住了,那么是不是全公司的人都要聚集在门口?这时候是不是门口声势很好大,人群躁动,表现出一种想冲出去又冲不出去的感觉,被困住的感觉。人体也会出现这样的反应,阳气就会大量的聚集在输布的通道毛孔的附近,从而造成一种阳气的持续聚集。然后肺脏会对这些阳气重新进行调配,调配到其他出口。但是,阳气对周围阳气的布散就会引起皮肤温度的升高,从而导致体温的上升。闭的阳气停留在皮肤得程度和量会越大,人就会出现体温38度,甚至烧到39、40度,这就是不同程度的阳气在皮肤聚集所导致的。这种持续的发热呢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表证,表的意思就是在体表的意思,除了发烧之外还会怕冷,为什么?因为是寒气,寒气从皮肤的毛孔进入到皮肤的下面,它不一定就停留在表面,由于寒气要进来,所以引起一种寒颤,怕冷的现象,合起来就是恶寒发热,就是怕冷和发烧都存在,这就是感冒的一种表现。在中医学里面把他叫做伤寒表证,所以张仲景写的这个伤寒论为什么这么重要,伤寒的额意思就是阳气被寒气所伤,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病。比如我们刚刚提到的发烧实际上就是这其中的一种。正是因为伤寒讲的就是发烧,包括我们以后要讲的便秘啊,腹泻啊,这些每天都会碰到的问题。所以说掌握之后,对于我们的养生保健。回到刚刚说的问题,讲到了这个伤寒表证,讲到了发烧的基本原理。■问题来了,为什么有的人会高烧不退?我们讲,寒气闭住了毛孔腠理造成阳气持续不能向外输散,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发汗剂,或者叫辛温发散药。我们在中医学里面有个非常有名的方剂叫麻黄汤。我们吃的很多的感冒药都有麻黄碱 这个成分,麻黄碱就是从麻黄中提取出来的作为一种成分浓缩之后作为一种西药,这些都是来自于麻黄。但是我们中药里面不讲究提炼,我们更讲究原生药材,因为我们讲究搭配,比如说麻黄汤里面还有其他药物。&那么这种辛温发汗的药物,入肺经然后能够帮助肺脏的阳气向外输,这个是最关键的。大家可以看一下,现在用的很多退烧药吃完之后都有一种效果,就是出汗。只有出汗才能退烧,结合上面的内容,我们就知道其作用原理就是通过出汗,让肺脏的阳气通过毛孔,向外宣散,加速宣散。通过这样的引导以后,阳气不在聚集在皮肤的表面,从而导致体温的下降,皮肤的温度就下来了,这才是退烧的一个基本原理。除了这个寒气闭住毛孔会引起发烧之外,其次伤风也是会引起发烧的。风,在中医里面属于阳邪,我们刚刚讲的寒邪是属于阴邪。那么这种属于阳邪的风邪,进入人体后就会伤到阴。阴气重就会伤阳,阳气中就会伤阳。那么这个阳邪伤到阴液也会引起发烧。阴液受到损伤之后,阳气就会聚集,特别是风邪,进来以后也会造成体表温度的升高。但是他跟寒邪入侵皮肤的不太一样,风邪主疏泄,就是嫩扩张毛孔,不止让你发烧还能让你出汗。而且他是直接闭住,不让它(阳气)出来,所以伤寒是没有汗的,而伤风是有汗的,这是一个最根本的区别。所以这就是我们中医学伤寒表证,中风表证是不一样的。一个伤阳,一个伤阴,那么伤风表证,除了要把风邪赶出去之外,还要维持这个阴液的平衡。&那么我们刚刚讲,肺主皮毛,肺不仅仅管理皮肤的阳气,还管理皮肤的阴气。伤寒论里面又有一个著名的方子桂枝汤,它就是专门用来平衡在伤风感冒后阴液失调的,也是专门用来治疗伤风感冒的,这两个方子是非常有名,一个叫麻黄汤,一个叫桂枝汤,想在很多方子都来源于这两个最基础的方剂。正是因为发烧都要分伤风感冒,伤寒感冒,或者是其他。今天我们不推开讲。要想只用一两副药就解决感冒发烧,就需要准确的辩证论治,也就是把证辨准了,才能用正确的药物去给与治疗,这样才能做到立竿见影,不然辩证错误,后面引导出来的方药也会是错误的。中医所说的理法方药,理都错了,更别提后面的方药了。这里就提一个问题,有一些人发烧之后,喜欢打吊瓶打补液,说:“朱老师,我不用你这个方子,我去医院打两瓶补液,烧不就退下来了吗?”没错。有些人是可以通过打补液得到缓解,是可以打到退烧的效果的 为什么有部分人是可以通过打补液起到作用的呢?&打进去的这个液体,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葡萄糖,一种是生理盐水,那么这两种物质本身,在中医里面都属于阴的范畴,那么加上液体,被稀释的盐和糖,含有水的成分,合在一起,统统归在阴液的范畴,而肺脏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肺朝百脉,就是我们全身的血脉最后都会回到肺脏,要朝向肺脏去流。这样一个意思。不管你从从哪里去输液,最后都会回到肺脏,这个实际上就是给肺脏增加一些阴液,你要知道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讲中医学始终是要讲阴阳的,就是一个调整阴阳平衡的学问,在处理发烧的时候,肺脏的阴阳平衡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大量的液体补充肺脏,就会潜藏肺脏的阳气。大家注意,你发烧的时候,阳气大量聚集在体表,打了补液之后,就会引起肺部的阳气的潜藏 阳气收住了,不再往皮肤去,或者本来在皮肤的阳气撤了回去,因为阴阳要平衡。肺脏里面的阴液多了,那体表的阳气就得回撤,你就会发现,经过打吊瓶之后,肺脏的阳气回收之后,体表温度就下来了,你就退烧了。所以很多人乐此不疲,总觉得应该打吊瓶,因为立竿见影, 可是你不知道体表的邪气没有驱散的话,阴阳平衡也只能维持一时。今天打了吊瓶,阴阳暂时平衡了,但是再继续下去,由于体表的邪气没有祛除,很快阴阳又会失去平衡。持续失调,人会怕冷,可是你很快又会怕冷,甚至怕风。阴阳又再次失去平衡,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打了吊瓶退了烧,下午又发烧又来打吊瓶,以为持续打吊瓶会好。这时候就产生了问题,持续的向肺脏输送阴液,虽然经过一段时间,邪气在体表一直停留,逐渐来回折腾之后,这样反而好的慢。有时候医生说不用啊,但是还坚持要打,这就不对了,医生会识别到底需不需要继续打吊针。体表邪气在体表有停留时间的,可能过了六七天,人体正气上来了就把邪气驱散掉了。过度的补液又造成了新的问题,肺内的阴液开始过度的积聚,所以你开始咳嗽了,开始有痰了 ,之后你会有疑问,为什么烧好不容易退下来了,为什么又咳嗽了,所以这个跟肺脏的阴阳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说,并不是打吊瓶打补液就一定能够退烧的,有一些人老是要求医生给他打消炎针。 消炎针一般都是抗生素,就是在盐和糖里面加入抗生素,从中医来讲,抗生素都归为清热解毒药,这种要在很大程度上都能打击人体的阳气,消解掉人体大量的阳气。能够平衡很多聚集在皮肤体表的阳气,能够退热,实际上也是损伤了自己的阳气,这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情况,所以在补液打了几天之后,就出现了其他的一些症状,是咳嗽,咳痰的症状。因为阳气损伤过度,所以说真正要退烧,特别像这种伤风感冒,伤寒感冒引起的发烧,不是要马上打吊瓶,而是吃一些宣透的药让肺脏的阳气正常的向外宣散,通透了自然了就好了,不需要进入后面的流程,不需要去打吊瓶。&那么今天我只是简单的讲了发烧的一些基本原理,还有关于伤寒感冒伤风感冒引起发烧的基本原理和解决办法,首先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思路,以后遇到了这种情况,你有大概的一个思维框架,不至于病急乱投医,盲目的要求医生开一些不必要的药物,现在打补液要非常慎重。不要盲目的要求医生,比如特别一些孩子发烧,家长就非常紧张要求医生赶紧给孩子打补液退烧。揭开西医治疗感冒的骗局&|&吃感冒药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制病导读西药退烧不以人体能量多少、不以身体元气的意图为指引,不管身体需要不需要,都会强行退烧。因为是以退烧为目的,所以。只要把毛孔打开就可以通过流汗退烧。但这时的汗液里可能并没有充分夹带寒气,导致汗出来了,寒气还留在体内。这样的退烧,不久之后,身体还会再组织一次兵力以发烧的形式抗敌排寒。来源:豆瓣 &作者:空壳从高雄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我一直从事西医基层医疗,依健保局统计,民众就医以看感冒最多(约70%),而对西医治疗感冒的模式,我一直很怀疑。在欧美所有被诊断为感冒的疾病医师几乎是不开药的,只会叫你回去休息。卫生署在感冒流行时期也只会呼吁:「请多喝水,多休息,少去公共场所」。从来没说过要民众吃药这一回事。但是,民众到西医的诊所(或医院)看病,虽然是感冒,医师几乎都会开出一堆的「感冒药」,吃了之后,病情却也减轻了。&卫生署告诉我们:感冒要多喝水、多休息,从没叫我们吃药。奇怪的是,我们吃了医师开的感冒药可以让感冒病情减轻, 二者有没有矛盾?&卫生署的「说法」与临床医师的「作法」显然存在着差异,如果医师开药是对的(有效),那麽卫生署就是在愚弄老百姓囉!但是,感冒的对策,卫生署从来没改口过,显然医师习惯开的感冒药是有问题的,应该说大多数的民众吃感冒药,其实是在毒害自己还不自知。1. 感冒没有特效药,吃药只是把症状掩盖,实质上会更糟糕在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地区,医师对感冒的病患通常不会开药的,民众与医师都清楚的知道:感冒没有特效药,吃药只是把症状掩盖,实质上会更糟糕。但是西医传到台湾却变了质,开感冒药成了医师最容易赚钱的方式,开得越重,赚得越多。医师很乐于用很强的感冒药去掩盖感冒症状,民众以为是「药到病除」,实际上却是在削弱自己的免疫力。通常大人会忍耐,感冒了忍几天不吃药(这种作法还算对),而对小孩的感冒就会急着找医生,(大部份反而在害小孩),因为台湾大部分的医生为了拉拢病人,对不该开药的感冒,习惯都会开药来让症状减轻,而且药开得越重,症状减轻的越多,病人会越信赖,排队来诊的病人就越多。严格来讲,这样医生所赚到的钱都是「黑心钱」 。&感冒,大多数是因病毒感染所致,目前西医对病毒仍然没有特效药。幸好人体本身有自我防卫的能力,这些自我防卫就是利用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甚至发烧等机转来达成。西医所发明的感冒药,不但不能对抗感冒病毒,反而都在打击这些自我防卫:「抗组织氨、假麻黄素」让鼻塞打开,鼻涕减少、不打喷嚏;「气管扩张剂、类固醇」让气管门户大开,让痰的分泌减少,表面上症状改善了,事实上,却是「门户洞开,引狼入室」。&在台湾过敏性鼻炎与气喘的发生率随着诊所的越普及反而越来越高,原因何在?很少人去想到:基本原因是感冒药吃太多了,将免疫力给破坏,身体的防线由第一道的鼻腔,退到最后一道的肺泡所致。&原来一直吃感冒药不但不能「治病」 ,反而会「製病」。&小孩第一次罹患感冒,通常约5-7天抗体产生后,就会自然痊癒(而且也没有任何西药可治感冒)。但是父母不放心,媒体又推波助澜,急着带去给医师看,大部分的医师会开出症状治疗药(其实是消灭免疫力、伤害小孩的药),父母遵从医嘱,规规矩矩照三餐给小孩灌药,果然小孩症状很快消失,但从此也走上不归路,以后小孩抵抗力越来越差,感冒次数越来越多,感冒症状越来越严重,感冒药越用越重,恶性循环结果,终致演变成过敏性鼻炎、气喘。&在美国,这种医师会被列入黑心医师,医学界会介入调查,但在台湾,这种医师反而因门庭若市,很容易变成名医。&很多医师常感慨:「开业所用到的,和学校所学、医院训练的都不一样」很多人的健康被这样的医师开药给伤害了,却还很感谢医生,真是可怜。真不知道台湾的医学界与卫生单位在监督什麽?&2. 美国FDA要求明文禁止「6岁以下幼童」吃感冒药&美国FDA(相当于台湾的卫生署)的一个委员会于10月19日作出决议,要求明文禁止「6岁以下幼童」吃感冒药。国内各大媒体在10月21日都以相当的篇幅报导,以下这一段是摘自10月21日TVBS电视台的文字旁白:&小朋友生病,一定要吃感冒药吗?美国研究发现,小朋友吃感冒药,根本没效,美国药物食品管理局FDA还要求明文禁止「6岁以下幼童」吃感冒药,原因是已经有1500个小朋友吃类似的感冒药产生副作用,123个人死亡。国内小儿科医师把话说得更白,感冒药本来效果就不大,还要小心幼童心脏不舒服,本来就有致死危机。&小朋友感冒生病,该怎麽办?家长:「先来看医师啊,主要是吃药为主。」如果告诉你,小朋友吃的感冒药根本没用,甚至会伤身,这才让人头皮发麻。&美国联邦食品药物管理局更呼吁,直接禁止6岁以下小朋友服用咳嗽药和感冒药,讲白了,就是这些药根本无效。台安医院副院长卓莹祥:「两个人都感冒,一样的症状一个人有吃,一个人没有吃(药),最后你会发现好的时间就一样,有的小朋友可能吃了,可能发生一些心脏的问题,心律不整,或有的人引起神经方面的副作用。」&小儿科医师看法与美国一致,以往开药,就已经减少非常多的剂量,主要是感冒药裡,治疗鼻塞和过敏的药物,有抗充血和抗组织胺的成分,有可能冲击小朋友心脏。美国的调查发现,至少有1千5百个小朋友,吃药引发併发症,有123个人死亡。卓莹祥:「死亡桉例一定会发生啦,因为他有(可能)心脏发生心律不整,是可能发生,但比例不是很高,但总是有可能发生(死亡)。」&医师说,感冒即使不吃药,3到5天,身体自己也会康复,吃感冒药没有效,但还是建议要看医师做诊断,因为怕就怕会有併发症,或根本不是感冒,都有夺命的危机。&吃感冒药不但无效而且伤身,我早在8月16日发行的第一期通讯就报告过。医学院所受的教育裡,病毒性的感冒是:「没有药物可治疗的」,要靠自己的免疫力来对抗。感冒药会降低身体抵抗病毒的能力,不但对六岁以下的小孩有伤害,对大人的健康也没有好处(卫生署只建议:「多休息,多喝水」)。只是大人因为要工作,只好吃药来减轻不舒服感。所以,感冒药的正确用法应该是:「有症状、不舒服时才用」。但是很多家长误以为要吃感冒药,感冒才会快好,这是医界没有尽到卫教的责任。&当记者拿这件新闻去问卫生署时,卫生署似乎并没有要做任何因应,看来民众的健康还得自求多福。禁止感冒药的贩售,当然会冲击到许多药厂的利益与利润,但到底是药厂的利润重要呢?还是民众的生命重要?在美国,医师不会随便开感冒药美国与台湾国情不同的是:在美国,医师不会随便开感冒药,在台湾则是:找医师看感冒,大多数都会开感冒药(而且,某些医师开的感冒药还特别有效)。在台湾的开业医师如果规规矩矩教病患「多休息、多喝水」的几乎都不容易生存。问题的症结在于:如果第一个医师按照教科书教民众「多休息、多喝水」,病患很快会再找第二个医师,第二个医师察颜观色,立刻开出「特效药」,感冒症状很快解除,这时候病患不但不会去怀疑第二个医师,还会臭骂第一个医师「医术不好」。&就我所知,台东某大医院的小儿科就有位医师一直坚持感冒不随便开药,发烧也不必急着退,他还常常演讲说明感冒随便退烧的坏处,但是相信他的民众终究还是少数,多数的家长宁愿选择「开药,感冒症状很快解除」的医师。&感冒药吃多了,小孩子的抵抗力会越来越差,看病的频数也越来越多。其中的道理,我在第一、二期的通讯裡都分别论述过了。感冒药把第一道防线破坏,让病邪很容易入侵,久而久之,就演变成鼻过敏,再继续用气管扩张剂,就演变成气喘。依据「台湾气喘卫教学会」的资料,台湾的气喘盛行率由民国63年的1.3%,到民国91成长到19%。30年来增加了15倍,诊所越普及,就医越方便,气喘盛行率反而越高,这是甚麽道理?难道大家都没有怀疑:“你吃了太多不该吃、也不必吃的药!”?&鼻子过敏与感冒一样,都会有打喷嚏、流鼻水、鼻塞……的反应,其实这些反应都是人体保命所必要的。感冒时,入侵的病毒毒力较强,所以反应比较激烈,会有酸痛、倦怠、头痛、发烧等症状。鼻过敏时打喷嚏、流鼻水、鼻塞则是对一些并无伤害的刺激起过度反应。感冒与鼻过敏的本质都是身体「虚」,因为「虚」才容易被感冒病毒侵犯;因为「虚」,所以连无伤害的刺激也需要用激烈的动作来回应,这就是过敏。&感冒时,虚弱的肺部怕被病毒入侵,所以祭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的方式来防卫,但是所谓的感冒药却都在破坏这些防线,让病毒得以深入,气管扩张剂让病毒更易深入到达肺泡,这时终末细支气管平滑肌全面收缩就演变成气喘。长期吃感冒药,演变成气喘绝对是指日可待。3. 激素是西药中治疗疑难杂病的所谓"灵丹妙药激素是西药中治疗疑难杂病的所谓"灵丹妙药",很多难治的病使用激素后有控制病情的效果,如顽固的皮肤病,哮喘,肺心病,肺气肿,红斑狼疮,头痛等。但是,使用激素的危害就是这种病情减轻的假相蒙蔽了患者,因为身体虚弱(正气不强)是各种怪病的本质原因.我们再来看看中医治病,这种使用自然草木治病的方法是利用草木温凉寒热的性能,清通宣补的方法,使人体逐渐恢复体质。&激素这种化学合成的西药使用量只有几毫克到几微克,却能骤然“控制病情”。这是不符合自然原则的。&中国古人说的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哪里会有仙丹一粒就灵。对于不得已使用激素的虚损性疾病,在少量使用激素后,一定要使用中药排邪气,扶正气,因为激素实质上是透支了身体的元气,拆了东墙补西墙。比如我们看到长期大量使用激素的病人,会发生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病情。&哮喘病人往往在长时间使用激素后,激素就不起作用了,同时哮喘变得更加严重,这就是激素耗尽了肾气。中医认为,肾是人体藏元气的藏器,同时中医认为肾主骨,所以骨质疏松和咳喘加重是人体正气透支的信号。&所以敬告各位使用激素的患者,逐渐减少激素用量,用中药和食疗的方法来帮助身体逐渐恢复健康。&4. 与其说中药退烧,更应该说中医退烧西药退烧不以人体能量多少、不以身体元气的意图为指引,不管身体需要不需要,都会强行退烧。因为是以退烧为目的,所以。只要把毛孔打开就可以通过流汗退烧。但这时的汗液里可能并没有充分夹带寒气,导致汗出来了,寒气还留在体内。这样的退烧,不久之后,身体还会再组织一次兵力以发烧的形式抗敌排寒。所以西药退烧后很快就会再发烧。因为退烧都会泄掉消耗了不少的兵力阳气能量,退烧越多,能量消耗越大。小孩子总能够发烧很高温度是因为能量充足,足以打一场大战役。但后面的发展,随着退烧次数的增加,发烧的温度越来越低,慢慢变成低烧,就是能量不足严重了,没有能量速战速决,就只能打持久战了。中药的退烧很注意身体元气的意图,通过辨证的方法了解身体是否有足够兵力能量打仗,有多少兵力能量,能够持续打多久,什么时候可以退兵,什么时候需要退让而不是勇往直前发烧打仗。打仗了还要看时机:敌军深入腹地【深部寒气】,还没有赶到边界【皮肤】,就不可以打开城门【退烧流汗】。需要慢慢赶【持续低烧】,把敌人全部祛除到城门边了,再选择我军大部队汇合实力最强大的最合适的时机【气血流注到敌军所在区域 比如下午3~5点 在足太阳膀胱经 或者临晨1~3点 足厥阴肝经】开打 所以 在那个最佳时段内往往会高烧 往往就可以一战而胜 汗出烧退 又因为我军是优势兵力 于是就可以实现最小的兵力能量消耗。&所以,与其说中药退烧,更应该说中医退烧。体现的是中医生的辨证水平,在最合适的时机用最合适的方法打最合适的仗。药物只是物质基础,相当于兵力。不同的医生,就像不同的军师,同样的兵力兵法【同样的方剂及用药法则】,但是临场应变的高低就导致了战斗结果的截然不同。但是,敌人病气其实没有那么聪明,还没有周瑜那种级别的。问题是,我们的诸葛亮也很少。所以才导致了貌似敌人很厉害的感觉。5. 伤寒论就是中医界的孙子兵法。应对与病气打仗绰绰有余。相对而言,西医就是一群机械军团,不管和什么人打仗,都用同一套不会变化的战术同一量级的兵力。培养出来的满天下的军师都是像电脑固定程序一样规范或叫死板操作的。这样的水平,只能叫技法,根本不够格叫兵法。总言之:同样是退烧,正确的中医治疗下,能量会越来越充足,同时发烧间隔时间会越来越长,每次发烧温度会很快达到高点,但是也很快就会退烧,同时精神状态越来越好!西药的退烧,可以很快的退烧,但是很快的又会再发烧。发烧间隔时间会越来越短,每次发烧温度达到高点越来越慢,退烧时间越来越久。能量越来越不足,再接下来发展,就连发烧都不会——没能力发烧了。同时伴随着精神状态越来越不好,脾气暴躁,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能量不足的表现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治失眠去哪个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