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生升吉祥号码疏升三次吗

★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1:正确使用词语 考情概述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本考点几乎是必考题。成语的考察频率最高,辨析选用近义词语的考查频率加 大,不容忽视。做好这类题目,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尤其是有特定适用对象,有固定搭配,有特定句子成 分的词。 考点解析 1、近义实词辨析的方法 A 从意义方面辨析,看词义的轻重,看词义的范围,看词义的侧重点 B 从用法方面辨析,看适用对象,看成分搭配,看词性语法,看可数与不可数,看习惯用法 C 从色彩方面辨析,看感情色彩,看语体色彩 2、虚词辨析常用法 看词性异同,看搭配情况,看词语的适用范围,看语气辨析,看虚词位置,看句子结构,看语体色彩,看 标点符号,看表达作用 3、熟语 高考对熟语的考查侧重于成语的辨析使用。归纳方法如下: A 看是否望文生义 B 看是否用错对象 C 看是否谦敬错位 D 看是否语义重复 E 看是否褒贬失当 F 看是否符合语境 G 看功能是否混乱 H 看是否轻重失当、范围适度 I 看是否顾此失彼 J 看是否形近混用 K 看是否自相矛盾 提升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愤青们赏识的是自己的情感,他们总觉得自己是忧国忧民的,这诚然有道理,但是须知,只有用理智指导情 感,方能百战百胜。 B.“女汉子”一词的走红,是对阳刚之气的肯定和呼唤,男人柔弱,转而向女性身上寻求阳刚之气,岂不可悲? C.他平时做事总是毛毛躁躁的,而且他目光短浅,目无全牛,以致一些简单的事情他都做不好。 D.九月的天气,秋风已带来了寒意,百花园中多种鲜花早已纷纷凋落,青春不在了,唯有菊花万紫千红 ,大显 神威。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 项,赏识: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 赞扬(多用于上对下)。此处当用?欣赏? 。B 项,走红:①遇到好运气;②吃得开,受欢迎。C 项,目无全牛:形容技 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此处不合语境。D 项,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颜色艳丽。此处不合语境。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在电子商务方面,他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他没有 ,而是瞄准了新的领域。 ②有分析家指出,西班牙队坚持旧的战术是 ,没有取得好成绩是理所当然的。 ③在新的环境下,我们对于行情的理解也要变化,不能 ,用旧有的思维模式来指导自己的操作。 A.固步自封 抱残守缺 墨守成规 B.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固步自封 C.抱残守缺 固步自封 墨守成规 D.固步自封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抱残守缺? ?固步自封? ?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 ?固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规矩办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春节回家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每到春运,许多人因急于回家或到达目的地,明知车辆超员却仍然选择乘 坐,结果使得车厢里的所有乘客几乎都重足而立,东倒西歪。 B.长期以来,市民对日益堵塞的交通怨言颇多。但市民在怨天尤人的同时,能否深刻反思自己是否有过对红 灯视而不见,横穿马路,跨越防护栏等不可理喻的行为。 C.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中国人寿的一张宣传画上是一个鼎,其寓意是中国人寿一言九鼎,决不食言。 D.沈从文以他的独特审美视角构建了一个如诗如画 ,恬静淡远,风格独具的“湘西世界” 。翠翠是这个世界 养育出的一个天真可爱,纯朴善良,玲珑剔透的小姑娘。 答案 D 解析 A 项,望文生义。 ?重足而立?指两脚并拢站着,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不能理解为?站不住脚? 。B 项,不合语境。 ?不可理喻?指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C 项,不合语境。 ?一言九 鼎?指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该词并不是表明诚信的。D 项,?玲 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也形容人聪明伶俐。 4、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中国文人对审美具有 的感知力,他们可以在安然怡悦中 瓣簌簌飘落的声音,他们喜爱“ ”那种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 A.精细 用心倾听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B.精细 凝神谛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精确 凝神谛听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D.精确 用心倾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答案 B 解析 鸟翼几乎无声的扑动,还有花?精细?指精密细致,精明细心,侧重于?细致?;?精确?指非常准确,非常正确,侧重于?准确? 。 ?感知力?,用?精细?更贴切。 ?倾听?指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谛听?指仔细地听。 ?鸟翼几乎无声的 扑动?,用?谛听?更贴切。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描绘壮观的场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摹写自 然景色的清幽静谧。 ?那种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更贴切。 专题 2: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情概述 高考对病句的考查形式分两种,一是辨析病句,二是修改病句。做好本类型题要在掌握语法、逻辑、 修辞的基础上,牢记考查的六种病句类型,同时培养自己的阅读语感。 考点解析 1、辨析语序 A 记典型例句,如多重定语、多重状语的排列顺序 B 看句中关联词,检查关联词的位置是否恰当 C 看并列词语,句中并列词语间有时间先后,空间距离,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情感流程,时局变化 , 对应承接关逻辑关系 ,看看有无违反的情况。 D 看到分句较多的复句,检查分句之间的因果,递进等关系是否颠倒,从而造成语序不当。 2、分析搭配不当 A 采用句子紧缩法,提取主干,看主谓宾宾之间能否两两搭配,有一对不能搭配,就叫作“搭配不当”。 B 看句子的修饰成分,修饰成分是指定语、状语和补语,看这些成分能否修饰、限制它们的中心词。 C 看介词的运用,尤其是介宾短语的搭配。 D 看并列的词语或短语之间前后是否搭配。 E 看句中“能否”“是否”“有没有”之类的两面词,考虑是否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或多余 A 进行语法分析,理清主干,从内容上准确识别成分残缺 B 看见介词打头的句子,检查是否主语残缺。 C 看见定语过长的句子,检查动词是否带有宾语的中心词。 D 看见介词短语,检查是否缺少与之搭配的名词。 E 看见句中有并列短语,检查是否意义包容。 F 分析中心词,对照修饰词,注意抓近义词,看句中是否有重叠的意思。查词词或语句重复。 4、结构混乱 A 运用“紧缩法”,即提取句子的主干。 B 查看句子两头。如果感觉句子不通,就查看句子两头是否采用了两种讲述方式,看改换或去掉一端后句 子是否通顺,尤其要注意介词短语中介词结构是否完整。 C 抓语言标志。结构混乱的语病,往往有一些明显的语言标志,抓住这些重点词语,辨析起来事半功倍。 5、表意不明 A 熟悉产生歧义的各种原因,对容易造成表意不明的词汇和结构方式保持足够的警惕性。重点抓三类词: 多音多义词、数量词、指示代词。 B 注意肯定、否定变化,辨别句意是否明确;变换节奏,注意轻重音、停顿、标点等,遇到这类词注意 检查语句是否有歧义。 C 辨析真歧义和假歧义。真歧义是指一句话既能这样理解,又能那样理解,使人无所适从。假歧义是指 有的句子从局部看具备了歧义句的特征,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会让人产生不同的理解。 6、不合逻辑 A 注意句中出现的多个并列的概念,弄清关系,检查是否概念不清。 B 注意句中一些表示范围、判断、程度的词语,是否自相矛盾。 C 注意理解分句间的关系 ,检查是否弄错关系,特别是因果的错误。 D 通读全句,看句意与事实、事理是否相符,看句内前内是否存在不合事理的情况。 E 否定不当要查明原因。 7、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四字诀”: A 添。对成分残缺的病句,用添加法。 B 删。对成分冗余的病句,用删除法。 C 换。用词不妥当的,用替换法。 D 调。对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的病句,用调换法。 提升训练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等方式 ,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 ,解决当前存在的 房源不足。 B.人大代表提议,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填 补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法律空白。 C.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 ,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 原创性诗词。 D.凭借着在本届澳网比赛中的超强发挥,李娜成为第一个晋级大满贯赛决赛的亚洲球员,从而奠定了她中国 体坛一姐的宝座。 答案 B 解析 A 项,成分残缺,缺少?解决?的宾语,应在?房源不足?后加?的问题? 。C 项,句式杂糅,?将围绕…… 为主题?应改为?将以……为主题? 。D 项,?奠定?与?宝座?搭配不当。 ?奠定?宜与?基础?搭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国政府认为进行财产申报的目的是旨在减少腐败和防止政府官员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利 ,因而官员财产 申报在中国受到了广泛关注。 B.发改委日前宣布,在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同时调整成品油定价机制,将调价周期缩短至 10 个工作日,并 取消上下 4%的幅度限制。 C.青年作家韩寒在 4 月 21 日发布博文《地震思考录》,他建议,在救援最重要的 72 小时内,名人、明星和 志愿者暂时不要前往。 D.冯小刚在电影行业颇有影响 ,从几年前的《非诚勿扰》到而今的《一九四二》 ,票房令业内人士羡慕 ,具 有很强的观赏性。 答案 B 解析 A 项,结构混乱,?目的是? ?旨在?删掉其中一个;C 项,不合逻辑,?名人、明星和志愿者?概念交叉, 并列不当;D 项,不合逻辑,主语暗换,最后一句的主语应为?电影?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财务报表中,獐子岛公司在每一次“消耗性生物资产”暴增的数据后边做出解释:主要原因是虾夷扇贝 底播面积及苗种投入增加所致。 B.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享受着各式各样的服务形式,但是,稍不小心,你就可能遇到你不愿意掏钱却又不得不 消费,或者说是“过度”消费的情况。 C.2014 年 12 月 13 日是我国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当代话剧《中山 码头》正是为这一天特别策划创作的。 D.文明寻根是一条永恒的道路 ,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但在创新还未能及时跟上的时候,守住传统文明则成为 能否激发创造潜能的关键。 答案 C 解析 A 项,句式杂糅,删去?原因?或?所致?;B 项,搭配不当,?享受?与?形式?不搭配,删去?形式?;D 项,不合逻辑,应在?守住传统文明?前面加?能不能?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国房地产将呈现中速增长常态,进入白银时代,政策和市场都将迎来根本变化,人们期待 2015 年被看作 中国房地产的“转型元年” 。 B.当今时代的主角应是勇于实现梦想的年轻人,政府为他们解开了束缚手脚的政策,投资人和创业服务机构 给他们备足了“弹药” 。 C.在本报对 104 国道沧县段黑加油点乱象报道后,引起了沧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沧县政府经研究决定在全县 范围内深入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D.2015 年春晚凸显“中国元素”,以“中国情”打动人心,以“中国魂”凝聚人心,以“中国梦”鼓舞人心, 处处体现“中国味” 。 答案 D 解析 A 项,句式杂糅,?2015 年被看作中国房地产的‘转型元年’ ?和?人们期待 2015 年是中国房地产的 ‘转型元年’ ?保留其一。B 项,搭配不当,?解开……政策?搭配不当,把?解开?改成?取消?或把?政策? 改成?绳索? 。C 项,主语残缺,?引起?没有主语,应删去?在……后?中的?在?和?后?,并在?报道?前 加?的?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都要满足老百姓最基本的愿望――有园上、离家近、上得起, 但目前两者在经营理念上却存在着较大差距。 B.许多人的办公桌椅高度存在问题,久坐会产生疲劳感 ,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应该根据工作性质先把办 公桌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再调整座椅的高度。 C.春节前记者走进某医院烧伤整形科病房,看到护士们忙碌不停,而病人中婴幼儿及老年人居多。护士反映, 近一个月以来儿童烧烫伤是主要就医人群。 D.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指出,为了应对收入差距扩大,发达国家传统的办法是实施再分配和构筑社 会安全网,这样做的缺点是打压了人们的干劲。 答案 A 解析 B 项,中途易辙,第一句的主语是?高度?,后几句的主语是?人?;C 项,搭配不当,应把?儿童烧烫伤? 改为?烧烫伤儿童?;D 项,成分残缺,?应对?后缺少宾语中心语。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霍洛岛位于菲律宾南部的苏禄省,那里由于完全没有法律可言 ,所以不受菲律宾当局管控,成为绑匪们关 押人质的“理想场所” 。 B.实行“限购令”后 ,有些房产中介权钱交易 ,违规操作,深圳市检察院最近就处罚了一批利用非法手段办 理房产过户的职务犯罪案件。 C.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家庭经济条件差、所处地区欠发达的孩子 ,很难获得充足的教育投入,他们要胜出, 需要通过个人加倍的努力。 D.长寿乡巴马在建设混乱、环境污染等问题出现以后 ,广西构建以桂林、北部湾、巴马为核心的国际旅游 “金三角”的设想恐难实现。 答案 C 解析 A 项,不合逻辑。 ?完全没有法律可言?是因为?不受菲律宾当局管控?;B 项,搭配不当。 ?处罚?的 对象是人而不能是?案件?;D 项,结构混乱。 ?长寿乡巴马?的后面是状语,缺了谓语部分,而下一个句子自有 主语。可将?在?放在?长寿乡巴马?前。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工商总局网监司发布的《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 ,实际是行政指导座谈 会会议记录,不具有法律效力。 B.中国举办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活动,目的在于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表明维护二战成果、 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C.如果治疗及时,脑积水治疗效果会很好。一旦延误治疗,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不仅可能危及生命,甚至会 导致孩子脑瘫。 D.近几年,随着全民摄影时代、全媒体时代 ,出现了高清视频截图技术 ,以生产静态照片为职业的摄影记者 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 答案 A 解析 B 项,?目的在于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句式杂糅,改为?目的在于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或 ?是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 ;C 项 ,不合逻辑 ,应将?不仅可能危及生命 ,甚至会导致孩子脑瘫?改为 ?不仅会导致孩子脑瘫,甚至可能危及生命?;D 项,成分残缺,应在?全媒体时代?后面加上?的来临? 。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人们把高空坠物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带来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像不定时的炸弹,困扰着市民,严 重威胁着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B.全世界的博物馆几乎都是金字塔形的藏品结构,塔尖上是镇馆之宝、珍贵文物,腰身上是量大面广的一般 文物,底层是待研究、待定级的资料。 C.研究发现,不仅这种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而且还有获取方法简单、体外培养容易等 特点,同时还能分泌大量神经营养因子。 D.为了缓解早高峰交通压力 ,确保考生按时抵达考场 ,韩国政府发布政令公告 ,增加全国地铁和巴士的早高 峰时段发车频率――早上 7 时至 8 时集中运行。 答案 B 解析 A 项,结构混乱,应将?人们把高空坠物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 ,带来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改为 ?高空坠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其带来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C 项,语序不当,应将?不仅?移到 ?这种细胞?之后;D 项,搭配不当,?增加?不能与?频率?搭配,应将?增加?改为?提高? 。 专题 3:正确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考情概述 正确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这一考点要求我们在熟练掌握句式特点、修辞手法的基础 上,灵活运用,写出符合句式特点的句子,写出语句的意蕴,正确表达符合题意的思想感情。主要是对学 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考察。 考点解析 1、自由仿写的技巧 A 审请题目要求,选择恰当话题,学生解题时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话题,这样写起来才有话可说。 B 要形神兼备,弄清例句的结构特点、句型、语气,同时还要弄清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等,做到句式统 一。 C 仿写的句子要有文采,应在表现句子的意蕴上多下功夫,力求使所写的例句内容新颖,讲究文采, 展现自己的文学素养。 D 句式、字数、修辞等与例句保持一致。 2、解答修辞手法运用题的注意事项 A 熟悉九种修辞手法的特点。九种修辞手法分别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 问、反问 B 熟悉九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提升训练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 从直觉上来看,要使脑力变强,最明显的方法就是增加大脑容量。然而, 。科学家发现, 用动物大脑的体积和身体体积的比值能更准确地表现大脑容量,科学家由此发明了一个概念――脑商,也就 是某一物种的实际大脑重量与根据体重预测的脑重的比值。 A.决定智力高低的唯一因素并不是大脑容量的大小 B.决定智力高低的唯一因素并不是大脑容量 C.大脑容量的大小不能决定智力的高低 D.大脑容量的大小并不是决定智力高低的唯一因素 答案 D 解析由空格前后的内容可知 ,空格处内容的表述主体是?大脑容量? ,且在内容上与前文构成转折关系。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发现,A、B 两项表述的主体?决定智力高低的唯一因素?与前后文的表述主体不一致 ,C 项说法太过绝对。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 。我国古代有甲骨文 , 两河流域有泥板楔形文字 , 古印度河流域的文字则刻在印章 上。 ,各地发掘的印章有 2000 多枚。据推测,这些印章多用于商业贸易,有的还具有宗教性质。 A.文字的发明就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印章可以说是古印度河流域文化的一大特色 B.文字的发明就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古印度河流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可以说是印章 C.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文字的发明 印章可以说是古印度河流域文化的一大特色 D.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文字的发明 古印度河流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可以说是印章 答案 C 解析 由语境可知,第一个空格,要说明的是?人类文明的n志是文字的发明?;第二个空格,要说明的是?印 章是古印度河流域文化的特色? 。分析四个选项 ,A、B 两项中的第一个空格处的内容,颠倒了表述对象的主 客体;B、D 两项中的第二个空格处的内容,颠倒了表述对象的主客体。 3.仿照画线的句子在下面的横线处续写两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 ,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 头的阴云; ; 。 答案 谅解是一场绵绵的春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 谅解是一阵柔和的清风 ,能吹灭堆积在人们 心中的怒火 解析 本题解答需要注意运用比喻修辞,同时意境统一。 4.仿照下面的诗歌,为这首诗歌再续写一节。 墨 香 你香醇如酒 我沉醉不归 屈原的傲 文天祥的骨 都在你的浓郁香味中气贯长虹 答:答案 你潇洒如诗 我深情吟诵 苏轼的豪 辛弃疾的放 都在你的激越韵律中穿越时空 解析 这是一个话题式仿写。题目要求为?这首?诗歌续写 ,可见陈述的对象还是?墨香? 。从墨香一词中 可以感知后面要写的是文人的?傲骨?让我?沉醉?,仿写也要注意这种隐性的要求。 5.仿照画线的语句,在空格中续写相关的语句。要求 :句式、使用的修辞手法与画线句相同 ;语句连贯、得 体。 小小戏台 , 把万重关山几度春秋 , 挤进抑扬顿挫的唱腔里。水袖一甩 , 舒展几多衷情 , 抡圆几多冀 盼; 。奸诈阴险,在丝弦上慢移; 。 答案 高腔一声,震落几多热泪,撼醒几多慨叹 仁义忠勇,在锣鼓中铿锵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和仿写的能力。注意分析画线句的句式特点和使用的修辞手法等。 第一个画线句 ,描写的内容是演员舞水袖的样子 ,那接下来要仿写的语句可以体现演员的动作、神态、唱腔 等;第二个画线句,写的是在戏文表演中演员塑造的舞台形象,要仿写的语句可以表现其他形象的特点等。 6. 仿照下面的例句,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要求:引用恰当的古诗文,句式一致,内容积极。 何谓真正的“白富美” ? 身为女子 , “出淤泥而不染” , 做到洁身自好 , 是为“白” ; “腹有诗书气自 华”,做到饱读诗书,是为“富”;“一片冰心在玉壶”,做到心清如水,是为“美” 。 何 谓 真 正 的 “ 高 富 帅 ” ? 身 为 男 子 , , 是 为 “高”; ,是为“富”; ,是为“帅” 。 答案 (示例)?不坠青云之志?,做到志存高远 ?天生我材必有用?,做到自信满满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灭?,做到从容淡定 解析 基本句式为? ‘……’,做到……?;引用古诗文句要恰当,与?做到?后的内涵一致;内容要积极乐观、 健康向上。 7.根据材料内容,仿照画线的句子,运用比喻的手法再写三个句子,并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式。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景观是人类文化的记忆库。你说阳关,我也说阳关。阳关是军士们日夜把守的要 塞,是信使们更换马匹的驿站,是商人们打尖歇脚的旅店,是游子们t望故乡的危 楼, , , ??阳关累积了太多的历史记忆与文 化想象,当人们有了闲暇,就要来看看它,来看看自己心中的阳关。 答案 是思妇们怀念亲人的坐n 是诗人们抒情言志的意象 是后人追寻历史的符号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式与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画线的句子均为简短的判断句,在动宾结构中宾语是 一个由主谓短语作定语构成的偏正短语。题目要求运用比喻修辞并合乎画线句子的句式 ,明白了这点,再通 过联想与想象,写出与?阳关?相符的语句即可。 专题 4: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考情概述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个考点考查的内容相对比较复杂,涉及的题型比较 多,综合性比较强,其中语言表达连贯属于每年高考必考题,语言表达简明有时单独考查,有时以综合形 式出现。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多与图文转换、拟写标语等结合在一起考查,有时也与一些创新题型 结合考查。 考点解析 1、 语言表达简明四法 A 围绕中心,抓住要点 B 善于概括,巧用借代 C 避免含糊,消除歧义 D 仿止重复,删除多余 2、 语言连贯应遵循“四个原则”,抓住“三个抓手” A 四个原则 1 话题一致的原则 2 句式一致的原则 3 情调、氛围一致的原则 4 逻辑一致的原则 B 三个抓手 1 抓中心 2 抓思路 3 抓标志 3、 语言得体 A 用语要看对象 B 用语要看场合 C 用语要看语体 D 用语要看目的 E 用语要看谦敬 4、 语言准确的小技巧 A 符合情景 B 符合语法、逻辑 C 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 D 符合事理及对象 E 准确表达范围、程度及心理 5、 语言表达鲜明的方法 A 审请题意,明确答题方向和要点 B 根据考查重点运用适当的词语、句式来组织答案,使之符合题目要求 6、 语言表达生动的方法 A 善用特殊词语,如使用表现力强的词语,使用色彩浓重的词语 B 多用修辞手法,增加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C 讲究句式安排,注意句式整散结合,错落有致,或整齐匀称,讲究音节和谐,力求语言的声律美, 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提升训练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 , , 。我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红色的大 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 ①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 ②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 ③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 ④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 ⑤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 ⑥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 A.①②④⑤⑥③ B.①⑥②⑤③④ C.⑥②⑤①④③ D.⑥⑤③①④②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首先确定起始句,横线之前说?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 觉?,而⑥中?现在? ?离开?能与之呼应,确定为起始句。剩余 5 句?按图索骥?,寻找句与句之间的衔接点、 呼应点即可。这里注意?我? ?你?人称的转变,⑥⑤③的称谓都是?我?,且因要?离开?所以?哼出?歌 曲,并?发现它?好,这构成因果顺承关系,而下文围绕?变?抒发感慨。①中?没什么不同?又与④中?改 变?形成转折关系。最后是②,?这时?指代④中?回过头来? 。 2.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 A.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B.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 研究落实。 C.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要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D.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答案 D 解析 A 项说自己?将于百忙之中专程前来致谢?不得体;B 项?责成?一般用于上级要求下级做某项工作, 这里说学生会?责成?学校领导,不当;C 项?指点? ?不吝赐教?不应该从?自己?嘴里说出。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关于中国文化符号的调查显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外国公民有着比较统一的认识,即长城和龙,而对于 中国当代文化符号, ① ,比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令人震惊的新式建筑等。诚然文化符号有助于 中国 ② ,被外国民众所认识。但是它也限制了外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全面认识。应该让外国民众更多 地了解中国文化的不同侧面,以便 ③ 。 答: 答案 ①他们的认知普辫比较分散 ②在世界传播自己的文化 ③全面了解中国文化 解析 根据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①处应填?外国公民……?,②根据前后内容一致的原则,应填?在世界传 播自己的文化?,③处是总结全文,应填?全面了解中国文化? 。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 A.通知:兹定于 6 月 5 日下午 3 时在报告厅召开高考考务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参加。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答案 A 解析 B 项?垂念?,指上对下挂念,也用做敬辞,指别人对自己挂念(如,承蒙垂念,不胜感奋)。而选项中是说 ?学生垂念师恩?,谦敬失当,应把?垂念?改为?感念? 。C 项?家严?,又称?家君? ?家尊? 。是在别人面 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而选项中是 询问,应是问对方,故应将?家严?改为?令堂? 。D 项?府上?,对别人的家或老家的尊称。而选项中说的自 己家,故应将?府上?改为?寒舍? 。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电商搞促销的目的无外乎两个,其一,增加销量;其二,① ,进而促进良性循环。陈静表示,从一 些官方统计数据来看,很少有能做到第二点,即通过促销带来更多新增顾客的。有的商家因为没有做好促销 规划预案,往往是过了促销期之后,产生高库存,② ,不得已而延长促销期。这样一来,就③ ,对 于整个店铺的长期发展而言,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要求: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7 个字。 答: 答案 ①吸引更多新顾客 ②为了消化库存 ③形成了恶性循环 解析 由下文?即通过促销带来更多新增顾客的?可得出①应从吸引更多顾客角度组织答案;从?不得已? 的原因和目的可知,②应从为了消化库存角度组织答案;由上文促销的目的?促进良性循环?,下文?负面影 响?可知,③应从形成恶性循环角度组织答案。 6.阅读下面的一则报道,本着语言文字要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 科学院举行①超对称性和超引力学术讨论会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性粒子物理会议,中 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②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③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 究和探讨。 ④“超对称性”和“超引力”是 70 年代在国际上才引入物理学中的新概念。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 国内外⑤对于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研究的情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⑥学术讨论,⑦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 一些新见解。 (1)应删除的两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 (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这句可改为 。 答案 (1)②⑥ (2)⑤ 对于这两个问题 解析 后面③处交代了会议的内容,为避免重复,所以应删除②。n题、导语都已说明会议是?学术?讨论 会,所以⑥处的?学术?与上文重复,应删去。上句已经出现?超对称性?和?超引力?这两个概念,⑤处再 一次出现会议主题,显得重复累赘,但又不能删除,因此改用指代性词语作复指。 7.城市升级持续进行,城乡大地发生巨变,勾起城市几代人对过往历史的追思。有感于此,《城市日报》开 展题为“寻找城市记忆”活动,面向社会征集老照片,老故事,然后编辑成册。现在请你为册子撰写一段卷 首语以吸引读者,要求:主题突出,语言鲜明生动,连贯得体,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50 字。 答: 答案 找寻旧照片,拂开历史的浮尘,领略当年的风采;讲述老故事,打开历史的话匣,找寻城市的记忆。让你我 共同分享老照片,寻找曾经的记忆。(比喻) 一张照片,一段故事;一组照片,一段历史。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见证了城市某些重要但已被遗忘了的记忆,您愿 意和我们共同分享回味吗?(对偶、设问)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白?卷首语?的写作要求。卷首语,顾名思义,就是一本书籍或杂志中由编者放在 正文前面的文章,主要用来阐述正文的主要内容和旨义,即导读。 ?卷首语?一般要求短小精悍,以小见大。一 篇好的卷首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根据这个要求,再按照题目给定的情境构思。 专题 5:图文转换 考情概述 图文转换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也是考查读图(表)的能力。解题时,表达是重点,读图(表) 是关键。读图(表)要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有个整体了解,要重视数据变化,图表细节,正确分析图表中 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内在联系和本质内涵,然后把握考题要求,简要归纳概 括。 考点解析 1、表格类试题解题流程及方法 简单地说,此类题目的解题流程是: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准确答题的方法可概括为: A 读懂图表,注重整体阅读 B 重视数据变化 C 注意图表细节 D 把握考题要求,简要归纳概括 2、徽标类图文转换 徽标是带有特殊含义的图标、徽章。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其 内涵。 A 细心观察,领会意图。 B 留心文字,抓住主体 C 善于联想,理解变形 D 梳理内容,避免遗漏 E 有序说明,规范语言 3、漫画类转换题的解题方法 A 答题步骤,1 看标题 2 看画面 3 看画中文字 4 看夸张处 B 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 C 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4、图片类图文转换 A 激发感官,转换画面。注意观察、捕捉画面的细节,把握图画的深层内涵,充分利用和挖掘画面信息 B 合理想象,丰富画面 C 结合提示,准确理解。注意标题、漫画中的文字、标题中的提示 提升训练 1.请阅读下面某校对高三部分班级高三第一次作文书写及错别字情况的统计表 ,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4 分) 高三(1)、(20)班第一次作文书写及错别字情况统计表 书写 错别字 班级 备注 整洁 潦草 无 有 高三(1)班 40% 60% 17% 83% 理科班 高三(20)班 85% 15% 70% 30% 文科班 请用简明的语言分别概括两个班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要求:不得直接引用表中统计数字,每条不超过 30 字(含标点符号)。 答: 答案 解析 问题。 2.下面是海南省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流程图 ,请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不超过 75 个字。 (示例)①理科班过半同学书写及错别字两项问题很大 ,后者问题尤为严重。②文科班过半同学两项统 基本情况:包括书写、错别字统计内容的班级基本情况。主要问题 :班级在统计数据中显现出的主要计情况良好,错别字问题比书写问题大些。答: 答案 解析 居民档案的建立从登记居民个人基本信息开始,逐步完善为家庭基本信息,再汇总为居民健康档案,最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一是审清试题要求 ,即根据初步构思框架构思一段话 ;二是充后按照新生儿、儿童、成年(孕产妇)和老年四类人群进行分类。 分利用试题材料,将其体现在语段中;三是注意要求。 3.认真观察下面北京申办 2022 年冬奥会标识“墨舞冬奥”,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请用简练的语言描述该标识的构图要素及特点。要求不超过 120 字。答: 答案n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融为 2022,生动自然。此外左边还有申办城市,下面有五环。n识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 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能力。此n识的重点在?冬?字上面 ,因为这既是 中国书法,又与滑道、冰雪运动形态结合在一起 ;此外要点明? 2022?的特点。另外,举办城市和五环也不要 丢掉,这也是构图要素。 4.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图后的说明和你所了解的知识,写出你思考的结果。说明:图一是泰国皇宫洗手间的一句中文告示 :请便后冲水!图二是珍珠港景区美国人特意在垃圾桶前写下 的中文告示:垃圾桶在此!图三是巴黎圣母院的一则中文告示:请保持安静! 据说,这是他们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而其他国家的游客没有这种“礼遇” 。 答: 答案 在国外的一些旅游景区,一些中国游客有不注意卫生、不讲文明的习惯,以致受到特别提醒。 解析 来了。 5.如图是一组真实的照片。二十年前奶奶推着孙子,二十年后孙子推着奶奶,照片拍摄于同一个地点。请紧 扣画面细节,续写下面一段话,不超过 100 字。(5 分) 解答本题应该抓住两个要点 :一是结果,二是原因。结果指的是画面上的文字信息。分析时可以采用 由果溯因法,思考外国景区为什么专门用中文告示告知游客,那么中国游客的行为怎么样,由此便可以推断出时间都去哪儿了,二十年匆匆而过,我长大了,您却老了。?? 答: 答案 解析 (示例)二十年前,您用小小的童车推着我快乐的童年,推着我幸福地成长。二十年后,您身后的小树早已 两幅照片对比,可以提醒人们: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面对时间的流逝,我们一定有很多感慨,用富有枝繁叶茂,而您却已华发苍颜。如今,我愿用我的青春年华,推出您安康的晚年。 文采且有抒情性的语言进行描写。 6.下面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 ,名为“月亮之上”,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要求 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少于 80 个字。 答: 答案 以书法的笔触勾勒出一轮圆月 ,一双脚印踏在其上 ,象征探月的终极梦想是登月。圆弧的起笔处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飞。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简洁明朗,中国味十足,体现 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 解析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两点:题干的提示,注意图n中的文字――中国探月;挖掘变形图n?月?的 内涵。通过认真观察可知 ,该图n由图形、文字和字母组成 ,主体部分是一双脚印图形镶嵌在?月?形图案 中,预示着中国人登月的梦想。答题时从三个层次来回答,构图要素――月、脚印;寓意――圆弧的起笔处形 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飞,象征探月的开始;图案评价――简洁明朗的笔调将传统和现代完美结合,展 现出中国人的追月梦。★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 1:文言文阅读 考情概述 文言文阅读的考查,重点突出,兼顾拓展。实虚词的考查以大纲要求的 120 个实词和 18 个虚词为 主,信息筛选重点考查人物言行主张、品德形象,分析文意强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翻译题突出多 义实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考查。 考点解析 1、文言实词的解题思路方法: (1)联想推断法 在进行文言文阅读时,由此及彼地联想到所学过的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互相比照,确定其实词的含义。 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如速祸焉“中的“速”是什么意思,不得而知。成语“不速之客”是我们熟知的, 其中的“速”是“邀请、招致”的意思,我们有妨把此义带进去一试,发现文通字顺,可以断定这里的 “速”也是“邀请、招致”的意思。 (2)音训推断法 此法也叫通假字推断法,就是借助音近通假,联系上下文,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我。如 “张良出,要项伯” , “要”与“邀”同音, “邀”的意思符合这里的语境,可推知“要”与“邀”通假, 是“邀请”的意思。 (3)词性推断法 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如“杀人如不能举,刑 人如恐不胜“,这一句是对仗句, ” “杀”和“刑”对称, “杀”是动词, “杀死”的意思,由此推知“刑” 的词性是动词,在句子中可以理解为名词用作动词,其义是“处罚” 。 (3)句式推断法 古人作文,讲究句式整齐,相对应词语的意义要么相近要么相反,我们可以借助对仗句和互文修辞的 这一特点推断词义。根据前后同认推测,如“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借助“愈”推断出“弥”也作“越, 更加”讲。 (4)语境推断法 语境可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 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环境,即上下文。如“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 “敬”的意思可从句子的 内部环境考虑,由“慎”推断出“敬”的意思可从句子的内部环境考虑,由“慎”推断出“敬”也作“谨 慎”讲。 (5)邻字推断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 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6)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 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2、文言虚词 备考文言虚词掌握虚词推断“五法”和备考“三抓” 。 “五法”是指: (1)语境推断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用“焉” 作例子来说明。例“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 “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故为之说,以俟 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的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看到 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 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的“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的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 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而“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中的“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 词。 (2)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 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 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 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3)对称分析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 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例如“舟遥遥以轻愚,风飘飘而吹衣。 (陶潜《归 去来兮辞》)”中“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 的连词。再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贾谊《过秦论》) ”中“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 “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 指有利的形势。 (4)语法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 之乎”句,“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再如“相如因持璧却立。”考察语法 结构,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 “持璧却立” 不会是连动结构,作谓语,由此可见,故句中“因” 的用法作“于是、就”解。 (5)代入检验法。 将判断出来的意义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如“而、且”都有表承接、 转折的意义,若判为承接,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为转折,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 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说明判断不准。 “三抓”是指: (1)抓重点。 《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 18 个,一定要个个落实,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 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同类集中。 (2)抓课文。虚词的考查方式,多为选择题,每个选项两个句子,一般必有一句出自课本。根据这一特 点,考生应立足课本,结合经典例句,归纳整理,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3)抓落实。对于典型用例,经常复习,防止遗忘。 3、古代文化常识备考要领 (1)关注课文中出现的文化常识,以便触类旁通。重点关注:人的称谓、官吏任免、科举制度、古 代地理知识。 (2)概括总结同义别称的词汇。 (3)结合实例快速识记。 (4)除了课堂时间学习之外,还要充分利用课下时间,每天掌握一点,日积月累。 4、 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 文言文翻译三字经: 忠实履行文言文翻译“三字经” :信达雅。文言文翻译必须掌握好这三个字。这三个字是翻译文言文的 原则。它是《进化论》翻译者严复首创的文言文翻译原则: 信:忠实原文。不能随便更改原文的意思,丢失原文的信息,避免歪曲作者的本意。 达:通顺晓畅。翻译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注意语句的顺畅通达,避免句子表达拗口。 雅:语言优美。用优美的语言传达内容键是环节,语言优美,典雅大方是翻译追求最高境界。 古文翻译,有其顺序。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句不离段,词不离句。难解句子,前后联系。仔细斟 酌,揣摩语气。省略句子,适当补齐。遇有倒装,调整词序。专有名词,不必翻译。常见虚词,因句而 异。实词活用,考查全句。增删留变,合情合理。如无标点,审慎断句。对照原文,力求直译。直译不 便,酌情意译。 提升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原涉,字巨先。祖父武帝时以豪桀自阳翟徙茂陵。涉父哀帝时为南阳太守。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 ① 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时又少行三年丧者。及涉父死,让还南阳赙 送,行丧冢庐三 年,繇是显名京师。为大司徒史丹举能治剧,为谷口令,时年二十馀。谷口闻其名,不言而治。 专以振施贫穷赴人之急为务。人尝置酒请涉 ,涉入里门,客有道涉所知母病避疾在里宅者,涉即往候。 叩门,家哭,涉因入吊,问以丧事。家无所有,涉曰:“但洁埽除沐浴,待涉。 ”还至主人,对宾客叹息曰:“人 亲卧地不收,涉何心乡此!愿彻去酒食。 ”宾客争问所当得 ,涉乃侧席而坐,削牍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 ② 含之物,分付诸客。诸客奔走市买,至日i 皆会。涉亲阅视已,谓主人:“愿受赐矣。 ”既共饮食,涉独不饱, ③ 乃载棺物,从宾客往至丧家,为棺敛劳g 毕葬。其周急待人如此。 遣奴至市买肉,奴乘涉气与屠争言,斫伤屠者,亡。是时,茂陵守令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知 涉名豪,欲以示众厉俗,遣两吏胁守涉。至日中,奴不出,吏欲便杀涉去。涉迫窘不知所为。会涉所与期上冢 者车数十乘到,皆诸豪也,共说尹公,尹公不听,诸豪则曰:“原巨先奴犯法不得,使肉袒自缚,诣廷门谢罪,于 君威亦足矣。 ”尹公许之。涉如言谢,复服遣去。 更始西屏将军申屠建请涉与相见 ,大重之。故茂陵令尹公坏涉冢舍者为建主簿。涉本不怨也。涉从建 所出,尹公故遮拜涉,谓曰:“易世矣,宜勿复相怨!”涉曰:“尹君,何壹鱼肉涉也!”涉用是怒,使客刺杀主 簿。 涉欲亡去,申屠建内恨耻之,阳言:“吾欲与原巨先共镇三辅,岂以一吏易之哉!”宾客通言,令涉自系狱 谢,建许之。宾客车数十乘共送涉至狱。建遣兵道徼取涉于车上,送车分散驰,遂斩涉,悬之长安市。 (节选自《汉书?原涉传》,有删改) [注] ①赙(fù):送财物助人办丧事。②i(dié):太阳偏西。③劳g:劝勉。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B.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C.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D.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文言断句的题目 ,要注意考虑语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 ,以此判 断语句的停顿点。如?殷富?的主语是?天下?,其后要停顿;?二千石?是修饰?死官?的,中间不能断开; 而?受?的主语是?妻子? 、宾语是?之?,可以判断?妻子?前、 ?之?后要停顿。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冢庐”指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B.“吊”指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 C.“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此后重要性减 少。 D.“长安”为古都城名,在今陕西西安一带,汉高祖七年定都于此,隋、唐、北宋等朝也于此定都。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北宋未在长安定都,其都城为汴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原涉重视传统,恪守孝道。他父亲去世,他退还了南阳郡人送的丧葬费用,依古礼为父亲守丧服孝三年,当 时少有守丧三年的,因此在京师有了名气。 B.原涉有同情心,能急人之难。他听说母亲生病的那一家避居在里宅,便去看望,得知病人已去世,家贫无法 安葬,便让人置办丧葬用品,使丧事妥善办理。 C.原涉因家奴惹祸,招来麻烦。他的家奴买肉时与屠夫发生争吵,砍伤屠夫,致其死亡,茂陵守令尹公因此大 为气愤,要拿他治罪,使他处境窘迫。 D.原涉因旧怨杀人,终遭杀身之祸。他与申屠建的主簿尹公有旧怨 ,一怒之下让人杀了尹公,申屠建用欺骗 手段同意他自首,却派兵将他逮捕并杀害。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原文说的是?斫伤屠者 ,亡?,意思是原涉的家奴用刀砍伤屠夫并且 逃跑了,选项中的?致其死亡?错误。且根据原文,?是时,茂陵守令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可知尹 公大怒还有原涉没有拜见他的缘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茂陵守令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 译文: (2)申屠建内恨耻之,阳言:“吾欲与原巨先共镇三辅,岂以一吏易之哉!” 译文: 答案 (1)这时茂陵的守令是刚上任的尹公,原涉没有去拜访过他,尹公听到这件事后大为恼怒。 (2)申屠建觉得蒙受了耻辱因而对原涉怀恨在心。他假意说 :?我要和原巨先共同镇抚三辅一带 ,怎么会因死 了一个小吏就改变主意呢! 解析 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1)是时,这时。视事,刚上任。谒,拜访。(2)耻,意动用法,以之为耻。阳通 ?佯?,假意。易,改变。 参考译文 原涉,字巨先。其祖父在汉武帝时以豪杰的身份从阳翟迁徙到茂陵。原涉的父亲在汉哀帝时担任南阳太 守。当时天下非常富裕,担任大的郡县的太守死在官位上,所收到人家送来助办丧事的钱财都在千万以上,妻 子儿女全数得到这笔钱,便可以用来Z办产业。当时又很少有人能够为死者守丧三年的。等到原涉的父亲死 后,原涉不仅退还了南阳郡人赠送的助丧钱财,还住进了冢庐,为父亲守了三年丧,因此他在京城有很大的名声。 由于受到大司徒史丹的推荐,说他能处理繁难事务,原涉便当上了谷口县令,当时他才二十多岁。谷口县的百 姓早就听到过原涉的名声,他没有发什么号令,谷口就安定了。 原涉专门将赈济施舍穷人和为人排忧解难作为自己的要务。有人设宴请原涉 ,原涉刚到里门 ,客人中就 有人告诉他说,他所知道的母亲有病的那一家,现在因病避居在里宅。原涉立即前往探望。敲开门,听到家中 有哭丧声,原涉于是进去吊唁,又询问治丧的情况。这个人家里一无所有,原涉说:?只管打扫台阶和沐浴更衣, 等着我。 ?回到宴会的主人那里,对宾客叹息说:?人家母亲去世了,躺在地上不能收殓,我怎么有心思享用这些 酒食啊!请撤去酒席吧。 ?宾客都争着问应该买些什么,原涉于是侧着身子席地而坐,削好木简开出了一份购物 清单,详细地记下所需的衣服、寿被、棺材,甚至小到死者口中所含的物件,分交给宾客准备。宾客们分头奔 走购买,到太阳偏西时都又回来会集。原涉亲自检查完毕,对宴请的主人说:?现在能接受您的赐宴了。 ?大家 一起喝完了酒吃完了饭,只有原涉一人没有吃饱,就载着棺材等物件,率领宾客前去办丧事的人家,为死者入殓, 劝慰家人,把丧事全部办完了。原涉就是这样急人之难、诚心待人的。 原涉派仆人到集市上买肉,仆人仗着原涉的气势和屠夫争吵,用刀砍伤了屠夫,然后逃跑了。这时茂陵的 守令是刚上任的尹公,原涉没有去拜访过他,尹公听到这件事后大为恼怒。他知道原涉是有名望的豪侠,想借 这件事来显示威严,严肃风纪,他派了两个差役守候在原涉的家门两侧。到了中午,仆人还没有出来,差役便想 杀了原涉再离开。原涉非常困窘不知该怎样做。恰好原涉约好一起扫墓的朋友乘着几十辆车到了,他们都是 当地的豪杰,便一起去劝说尹公,尹公不听。这些豪杰就说:?原巨先的仆人犯法,不能缉拿归案,那就让原巨先 本人脱衣自缚,到衙门前谢罪,这对维护您的威望也足够了。 ?尹公答应了,原涉按照豪杰们所说的办法去谢罪, 尹公让他仍穿着衣服回家去。 更始帝的西屏将军申屠建请求原涉与他相见,对原涉大为器重。曾经捣毁原涉坟墓房舍的那个原茂陵守 令尹公,现在做了申屠建的主簿。原涉本已不再怨恨尹公。当他从申屠建的官府出来时 ,尹公故意迎上去拦 住拜见原涉,对原涉说:?改朝换代啦,不应当再怀着怨恨了!?原涉说:?尹君,你为何专把我当成鱼和肉任意宰 割啊!?原涉因此而被激怒,便派宾客去刺杀了主簿尹公。 原涉打算逃走,申屠建觉得蒙受了耻辱因而对原涉怀恨在心。他假意说 :?我要和原巨先共同镇抚三辅 一带,怎么会因死了一个小吏就改变主意呢!?宾客把此话传给原涉,并让他去自首投案,向申屠建谢罪。申屠 建同意这样办。于是,宾客们便乘着几十辆车一同送原涉去监狱。申屠建派兵途中拦截,在车上将原涉拘捕, 护送的车辆一时分头疾驰逃散,于是当即就将原涉问斩,头颅被悬挂到了长安市上。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谢尚字仁祖,豫章太守鲲之子也。幼有至性。七岁丧兄,哀恸过礼,亲戚异之。八岁,神悟夙成。鲲尝携 之送客,或曰:“此儿一坐之颜回也。 ”尚应声答曰:“坐无尼父,焉别颜回!”席宾莫不叹异。十余岁,遭父 忧,丹杨尹温峤吊之,尚号啕极哀。既而收涕告诉,举止有异常童,峤甚奇之。及长,开率颖秀,辨悟绝伦,脱 略细行,不为流俗之事。好衣刺文F,诸父责之,因而自改,遂知名。善音乐,博综众艺。司徒王导深器之,比 之王戎,常呼为“小安丰”,辟为掾。袭父爵咸亭侯。始到府通谒,导以其有胜会,谓曰:“闻君能作鸲鹆舞, 一坐倾想,宁有此理不?”尚曰:“佳。 ”便著衣帻而舞。导令坐者抚掌击节 ,尚俯仰在中,傍若无人,其率诣 如此。 转西曹属。时有遭乱与父母乖离,议者或以进仕理王事,婚姻继百世,于理非嫌。尚议曰 :“有心之人, 决不冒荣苟进。冒荣苟进之畴 ,必非所求之旨,徒开偷薄之门而长流弊之路。或有执志丘园、守心不革者 , 犹当崇其操业以弘风尚,而况含艰履戚之人,勉之以荣贵邪?” 时安西将军庾翼镇武昌,尚数诣翼谘谋军事。尝与翼共射 ,翼曰:“卿若破的,当以鼓吹相赏。 ”尚应声 中之,翼即以其副鼓吹给之。尚为政清简,始到官,郡府以布四十匹为尚造乌布帐。尚坏之,以为军士襦F。 大司马桓温欲有事中原 ,使尚率众向寿春 ,进号安西将军。初,苻健将张遇降尚尚不能绥怀之遇怒据许 昌叛尚讨之为遇所败收付廷尉。时康献皇后临朝,特令降号为建威将军。 桓温北平洛阳,上疏请尚为都督司州诸军事。将镇洛阳 ,以疾病不行。升平初 ,又进都督豫、冀、幽、 并四州。病笃,征拜卫将军,加散骑常侍,未至,卒于历阳,时年五十。谥曰简。 (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九》,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苻健将张遇/降尚/尚不能绥怀/之遇怒据/许昌叛尚/讨之为遇所败收/付廷尉 B.苻健将张遇降尚/尚不能绥怀之/遇怒/据许昌叛/尚讨之/为遇所败/收付廷尉 C.苻健将张遇/降尚尚不能/绥怀之遇怒/据许昌叛/尚讨/之为遇所败收/付廷尉 D.苻健将张遇降尚/尚不能绥怀之/遇怒/据许昌/叛尚讨之/为遇所败/收付廷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回答本题,要对所给语段进行分析。句中?尚?指谢尚,可作主语或宾语。 ?遇?指张遇,?遇怒?前应断开。 ?尚讨之?语意完整,其前后应断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掾”,原为“官僚”的意思,后作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如掾吏、掾属、掾佐。 B.“鼓吹”既指古代的器乐合奏曲,亦即《乐府诗集》中的鼓吹曲,也指演奏乐曲的乐队。 C.“郡府”,文中指郡守的官署。 “郡”,古代行政区域;“府”,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 D.“大司马”,官名,西汉常授给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A 项,?原为‘官僚’的意思?错误,?掾?原为?佐助?的意 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谢尚小时候就有卓绝的品性。谢尚的兄长去世时,谢尚只有七岁,但他哀恸的情感超出礼法;十岁时,父亲 去世,他号啕大哭后向别人诉说经过,言行不同于别的孩子。 B.谢尚行为洒脱,不拘小节。谢尚在父亲为宾客饯行的酒席上告诉人们,人群中没有孔子就不能辨别出颜回; 后来,十分喜欢穿绣花的衣裤,在父辈们的劝说下才改正。 C.谢尚广通多种技艺 ,率真任性。在一次盛会上 ,王导问谢尚能不能在这儿跳《鸲鹆舞》 ,谢尚不假思索地 答应下来,然后穿衣戴头巾,跳起来,旁若无人。 D.谢尚为官清廉,关爱军中将士。有一次,谢尚刚到任上,郡府用四十匹布为他造了一个黑布的帐篷,但谢尚 马上把这个帐篷拆开,把布匹拿出来给将士们做了衣裤。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 项,谢尚在父亲为宾客饯行的酒席上的话体现出来 的是谢尚的聪明早熟,但不是行为洒脱、不拘小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长,开率颖秀,辨悟绝伦,脱略细行,不为流俗之事。 译文: (2)冒荣苟进之畴,必非所求之旨,徒开偷薄之门而长流弊之路。 译文: 答案 (1)等到成人后,谢尚显露出聪明秀异,分辨理解的能力无与伦比,他行为洒脱、不拘细节,不做平庸粗俗 的事。 (2)贪图荣耀苟且仕进之辈,必定不是所追求的宗旨,这只会打开苟且不淳厚的大门,成为相沿下来的社会弊端。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注意句中关键词语的翻译。 (1)颖秀,聪明秀异。脱略,放任,不拘束。流 俗,平庸粗俗。(2)冒,贪图。徒,只。偷薄,浇薄,不敦厚。 参考译文 谢尚字仁祖,是豫章太守谢鲲的儿子。从小就有卓绝的品性。七岁时兄长去世,他哀恸的感情超出礼法, 亲戚对其感到惊异。八岁时,就已具有高超出奇的智慧。谢鲲曾带谢尚为宾客饯行,有客人说:?这小孩子是 座中的颜回啊。 ?谢尚应声答道:?座中没有尼父,怎能辨别出颜回!?一席的宾客没有不赞叹惊异的。谢尚十 多岁时,父亲去世,当时丹杨尹温峤来谢尚家吊唁,谢尚号啕大哭,哀伤至极。之后擦干眼泪诉说经过,举止言语 异于平常的孩童,温峤觉得很奇异。等到成人后,谢尚显露出聪明秀异,分辨理解的能力无与伦比,他行为洒脱、 不拘细节,不做平庸粗俗的事。喜欢穿绣有花纹的裤子,叔叔们责怪他,他因此改掉了这一嗜好,于是显名于世。 谢尚擅长音乐,广通多种技艺。司徒王导十分器重他,把他比作王戎,常称他为?小安丰?,召他为自己的属官。 谢尚又世袭父亲爵位咸亭侯。他刚到司徒府通报名帖时,王导因府上正有盛会,便对他说:?听说你能跳《鸲 鹆舞》,满座宾客渴望一睹风采 ,不知你可否满足众人意愿 ??谢尚说:?好。 ?便穿好衣服戴上头巾翩翩起舞。 王导让座中宾客拍掌击节,谢尚在席中上下起舞,旁若无人。他就是如此率真任意。 谢尚后来迁任西曹属,当时有些人因遭逢战乱与父母离别,议论者认为仕进是治理君王之事,婚姻是延续 百世之事,在情理上没有影响。谢尚议论说:?有心的人,决不贪图荣耀苟且仕进。贪图荣耀苟且仕进之辈,必 定不是所追求的宗旨 ,这只会打开苟且不淳厚的大门 ,成为相沿下来的社会弊端。有时候有人志在田园守心 不变,还应推崇他们的节操以弘扬高洁的风尚,更何况那些含悲怀痛的不幸之人,还要去鼓励他们谋取富贵荣 耀吗?? 当时,安西将军庾翼镇守武昌,谢尚多次到庾翼处商议军事。曾经和庾翼一起射箭,庾翼说:?你如果射中, 我就把军中的鼓吹奖赏给你。 ?谢尚应声射中,庾翼就把他的备用鼓吹送给谢尚。谢尚为官清廉,理政简易,他 刚到任时,郡府用四十匹布为他造乌布帐。谢尚将其拆散,拿去为将士们做了衣裤。 大司马桓温想北伐中原,让谢尚率部进军寿春,进号为安西将军。当初,苻健部将张遇向谢尚投降,谢尚对 他不加安抚。张遇十分恼怒,便占据许昌谋反。谢尚讨伐张遇,被张遇打败,并被拘捕送交廷尉治罪。当时康 献皇后临朝执政,便特令只将谢尚降职为建威将军。 桓温北伐收复洛阳,上书朝廷请求任命谢尚为都督司州诸军事。谢尚准备前往洛阳 ,但因病未上任。升 平初年,又被朝廷任命为豫、冀、幽、并四州的都督。谢尚因病重,被征召回朝,授卫将军,加散骑常侍,还未到 任,就在历阳病逝,终年五十岁,谥号简。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4 题。 陆澄,字彦深,吴郡吴人也。祖劭,临海太守。父瑗 ,州从事。澄少好学,博览无所不知,行坐眠食,手不 释卷。宋泰始初,为尚书殿中郎,议皇后讳班下应依旧称姓。左丞徐爰案司马孚议皇后不称姓 ,《春秋》逆 王后于齐,并不言姓。澄以意立议,坐免官,白衣领职。郎官旧坐杖,有名无实,澄在官积前后罚凡至千数。 齐建元元年,骠骑谘议沈宪等家奴客为劫子弟被劾宪等晏然左丞任遐奏澄不纠请免澄官上表自理言旧 例无左丞纠中丞之义。诏外详议。尚书令褚彦回检宋以来左丞纠正而中丞不纠免官者甚众 ,奏澄“谀闻肤 见,贻挠后昆,上掩皇明,下笼朝议。请以见事免澄所居官” 。诏澄以白衣领职。 永明元年,累迁度支尚书,寻领国子博士。尚书令王俭自以博闻多识,读书过澄。澄谓曰:“仆少来无事, 唯以读书为业;且年位已高。今君少便鞅掌王务,虽复一览便谙,然见卷轴未必多仆。 ”俭集学士何宪等盛自 商略,澄待俭语毕,然后谈所遗漏数百十条,皆俭所未睹。俭乃叹服。俭在尚书省出巾箱几案杂服饰,令学士 隶事,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澄后来,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复各数条,并旧物夺将去。 转散骑常侍,秘书监,吴郡中正,光禄大夫,加给事中,寻领国子祭酒。竟陵王子良得古器,小口方腹而底 平,可容七八升,以问澄。澄曰:“此名服匿,单于以与苏武。 ”子良详视器底有字,仿佛可识,如澄所言。 隆昌元年,以老疾,转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未拜,卒,谥静子。澄当世称为硕学 ,读《易》三年不解文 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厨也。 ”家多坟籍,人所罕见,撰地理书及杂传,死后乃出。 (选自《南史?列传第三十八》,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骠骑谘议沈宪等家奴/客为劫子弟/被劾宪等/晏然左丞任遐奏澄不纠/请免澄官上表/自理言旧例/无左丞 纠中丞之义 B.骠骑谘议沈宪等家奴/客为劫子弟被劾/宪等晏然/左丞任遐奏澄/不纠请免澄/官上表自理言/旧例无左丞 纠中丞之义 C.骠骑谘议沈宪等家奴客/为劫子弟被劾宪/等晏然左丞任遐/奏澄不纠请免/澄官上表/自理言旧例/无左丞 纠中丞之义 D.骠骑谘议沈宪等家奴客为劫/子弟被劾/宪等晏然/左丞任遐奏澄不纠/请免澄官/上表自理/言旧例无左丞 纠中丞之义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要注意把握语句中的专有名词、句末语气助词和动词谓语 等。 ?宪? ?左丞任遐?均为主语,其前均需断开。 ?子弟被劾?是一个语意完整的结构,前后均需断开。最后, 用排除法就能得出答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文中,“白衣”的意思指以受处分官员的身份担任。 B.“博士”,古代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士,秦因之,诸子、诗赋、术数、方伎皆立博士。 C.“卷轴”,指裱好有轴可卷舒的书籍或字画等。现在书籍都装订成册,卷轴专指字画。 D.“单于”,汉时匈奴人对其君主的称呼,后泛指外族首领。 《塞下曲》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C 项,?卷轴专指字画?错误,卷轴专指有轴的字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陆澄很小就喜欢学习,常常手不释卷 ,因此知道很多的事情;后来,在陆澄担任官职后,被他的同事王俭开 玩笑说是“书橱” 。 B.陆澄有两次以受处分官员的身份担任官职的经历。第一次是陆澄提议宣布皇后名讳时应该称姓 ,第二次 是尚书令褚彦回上奏陆澄少见寡闻而掩盖皇上盛名之后。 C.陆澄读书较多,熟知很多典故。王俭认为自己博闻多识,读书超过陆澄,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有一次,陆 澄指出王俭遗漏的材料达百十条,都是王俭没有看过的。 D.陆澄知识丰富、全面。有一次,竟陵王萧子良获得一个古器 ,小口方腹平底、容量有七八升,拿来问陆澄 是什么器物,陆澄说是服匿,结果在相关书籍中找到了根据。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D 项,?在相关书籍中找到了根据?错误 ,应该是古 器底部的字证实了陆澄所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郎官旧坐杖,有名无实,澄在官积前后罚凡至千数。 译文: (2)家多坟籍,人所罕见,撰地理书及杂传,死后乃出。 译文: 答案 (1)按照旧例郎官犯罪要受杖刑,当时已有名无实,陆澄任职期间,前后受处罚的杖刑加起来有一千。 (2)陆澄家里藏有很多文献古籍,是人们很少见到的,撰写的地理书以及杂传,他死后才流传于世。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涉及重点实词、虚词及文化常识。 (1)旧,按旧例。坐,犯罪。凡,总共,累加起来。(2)坟籍,文献古籍。撰,写作。乃,才。 参考译文 陆澄字彦深,吴郡吴人。祖父陆劭,任临海太守。父亲陆瑗,任州从事。陆澄年少好学,博览群书无所不知, 连行走坐卧吃饭,手中都不放下书卷。宋泰始初年,任尚书殿中郎,提议皇后名讳在向百姓公布时依旧称姓。 左丞徐爰按照司马孚的说法认为皇后不称姓 ,《春秋》里在齐国迎娶王后 ,都不说王后的姓。陆澄按照自己 的想法表达了意见,因此被免去官职,以受处分官员的身份兼任职务。按照旧例郎官犯罪要受杖刑,当时已有 名无实,陆澄任职期间,前后受处罚的杖刑加起来有一千。 齐高帝建元元年,骠骑谘议沈宪等人家奴的客人打劫,子弟被弹劾,沈宪等平安无事。左丞任遐上奏陆澄 不追究罪责,请求免去陆澄的官职。陆澄上表自我辩解 ,说按例没有左丞纠劾中丞的道理。诏令朝外详细议 论。尚书令褚彦回翻检宋朝以来左丞纠正但中丞因不纠罪被免官者很多 ,奏陆澄?少见寡闻 ,给后人造成混 乱,对上掩去皇上的盛名,对下笼制朝臣议事。请就所见到的事情来罢免陆澄所任的官职? 。诏令陆澄以受处 分官员的身份兼任职务。 齐武帝永明元年,连续升迁任度支尚书,不久领国子博士。尚书令王俭自认为博闻多识,读书超过陆澄。 陆澄对他说:?我少年时没有什么事情,只以读书为业,而且年龄官位已经很高。您现在年轻,便忙于朝政,即使 看一辫就熟悉,但所看的书,未必比我多。 ?王俭召集学士何宪等人盛大热烈地研讨问题,陆澄等王俭说完,然后 谈到王俭所遗漏的材料百十条,都是王俭没有看过的。王俭于是叹服了。王俭在尚书省拿出巾箱、几案以及 各色衣服饰物,让学士引用典故,引用的多的就奉送物品,人人都得到一两件。陆澄后来,又举出了诸人所不知 道的典故,而且又多出几条,把原来所有的物品都拿了去。 改任散骑常侍,秘书监,吴郡中正,光禄大夫,加给事中,不久领国子监祭酒。竟陵王萧子良获得一个古器,小 口方腹平底,容量有七八升,来问陆澄。陆澄说:?这个名叫服匿,单于把他送给苏武。 ?萧子良仔细看器物底部 有字,大略可以认出来,正如陆澄所说。 隆昌元年,因为年老多病,转任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未任命就去世了,谥号静子。陆澄被当时的人称为大 学者,读《周易》三年却不理解其文意,想撰写《宋书》结果没有写成。王俭开玩笑说:?陆公,是个书橱。 ?陆 澄家里藏有很多文献古籍,是人们很少见到的,撰写的地理书以及杂传,他死后才流传于世。 专题 2:古代诗歌阅卷 考情概述 古代诗歌阅卷,主要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其中,对“形象”的考查集中在意象和意境上,对“语言”的考查集中在诗眼和炼字上,对“表达技巧” 的考查,体现在常见的表达技巧上。 以唐诗宋词为主,以律诗和绝句为主,其实是词,兼顾元明清时代的诗歌 考点解析 1、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1) “四角度”把握人物形象: A 抓住背景,知人论世 B 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人物特点 C 抓住景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D 结合形象,明确指出其作用或效果 (2) 、鉴赏景物形象的“四要素” A 诗中赏画 B 画中品诗 C 缘景明情 D 双层挖掘 (3)鉴赏事物形象的“五关键” A 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B 关注色彩色调,辨析物象特征 C 解读表现手法,把握事物形象 D 明确解题关键点,把握形象特点 E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2、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语言,可从语言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入手。依照诗词鉴赏家的观点,就是要 注意“表情达意之美,语言特色之美、表达效果之美”。 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做好这类试题首先要熟知 诗歌中有哪些表达技巧,各有什么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分析,分析时一定要联系到诗歌的思想感 情。 4、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分析诗歌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①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 ②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③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意志追求、生活经历; ④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2)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等。 ②情感载体:杨柳――离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等。 ③抒情方法:直抒胸臆、叙事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用典抒情等。 提升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诉衷情近 柳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 ,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尽日空凝 睇。 (1)词的上片中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前后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2)请简要分析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并赏析结句的表达效果。 答: 答案 (1)词的上片中,前四句写雨晴气爽、江水澄明、远山苍翠 ,给人以平远开阔、清新优美之感。后三句抓住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勾勒了一幅荒江日暮秋色图,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 (2)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秋光已尽?的迟暮之感和久望不见的怀人之悲。 以词人?凝睇?的神态描写作结,情感表达含蓄蕴藉;以定格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与开头 ?伫立?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的空落和无奈之 感。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词的上片中的重要意象。如,前四句中的?雨晴? ?气爽? ?水生光? ?山耸翠?等,给人以辽阔、清新优美之感;后三句中的?断桥? ?幽径? ?渔村? ?孤烟? 等,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由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第一问 ,要注意抓关键词句 ,如?残阳? ?黯然情绪? ?愁无际? ?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等,这是词人悲秋所生的迟暮之感与身处异乡所生的怀人之悲的混合。解 答第二问,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如描写手法、结构、炼字等,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分析即可。 2.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 赋得残月似新月 袁宗道 一钩曾挂暮霞里,半i还悬晓雾中。 醉起忽迷钟早晚,山行误认峰西东。 从他乌历干支换,且喜蛾眉首尾同。 安得人生也似月,苍颜皓首又如童。 (1)首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2)尾联的“安得” “如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 (1)①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钩? ?i?比喻不同时期不同状态的月亮。②采用互文的形式将新月与残月进行对照,用富于动态的词语精确地刻画了两者的相似之处。 (2)?安得?的意思是?哪里能够得到? ,?如童?的意思是像童年一样 ,表达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及对人 生的美好愿望,即希望人生如月一样。新月与残月形态相同,而人生的暮年与童年虽形态不同,但人可以把握 住现在,活得自在、洒脱。 解析 首联?一钩曾挂暮霞里,半i还悬晓雾中?直接点明题意,描写出缺月的形态。作者用?一钩? ?半i? 两个词形象生动的描绘出新月与残月的特点,采用互文的形式将后者进行对照。 ?挂? ?悬?二字写月增添了 画面动感。尾联作者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想,?皓首又如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美好愿望。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侧犯?咏芍药 姜夔 恨春易去,甚春却向扬州住。微雨,正茧栗梢头弄诗句。红桥二十四,总是行云处。无语,渐半脱宫衣笑 相顾。 金壶细叶,千朵围歌舞。谁念我、鬓成丝,来此共尊俎。后日西园,绿阴无数。寂寞刘郎,自修花谱。 (1)“无语,渐半脱宫衣笑相顾”的修辞手法是 。 (2)词的下片分别描写了芍药和词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 (1)比拟 (2)①词的下片描写了正在盛开的芍药花,花朵金红,绿叶细密,人们在花丛中尽情地唱歌跳舞,刻画了芍药的美 丽形象。②?鬓成丝? ?自修花谱?等描写了词人年事已老 ,自觉迟暮而孤寂的形象。③词人通过对芍药花 的盛开和人们的热闹的描写,对比自己的孤独和寂寞,表达词人的孤寂和悲凉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作答时注重分析词句描写景物的具体特点。这句以比拟手法写芍药的曼妙风情,化物为人,写芍药之有情,也正是人之有情。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形象及情感的能力。概括人物、事物、景物等的形象,注重把握诗歌对这些内容的描写。 比如词的下片对芍药的描写有两句:?金壶细叶? ?千朵围歌舞? 。第一句是正面描写 ,表现芍药花的美丽;第 二句是侧面描写,通过人们的喜欢来表现芍药花的美丽。至于词人的情感,词中的?鬓成丝? ?自修花谱?等 表现了词人的孤寂、悲凉等。 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3)题。 【南吕】四块玉?洞庭湖 马致远 [注] 画不成,西施女,她本倾城却倾吴。高哉范蠡乘舟去。那里是泛五湖?若纶竿不钓鱼,便索他学楚大夫 。 [注] 楚大夫:楚人大夫文种,与范蠡同入越国辅佐勾践灭吴,后为勾践所杀。 (1)第三句的两个“倾”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 答: (2)第四句塑造了范蠡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3)最后三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①第一个?倾?的意思是?倾国倾城? ,表现了西施美丽的容貌。②第二个?倾?指?倾覆? ,说明了吴国的灭亡是因为西施。 (2)该句通过对功成名就的范蠡乘舟而去的描写,塑造了一位功成身退、不恋荣华富贵的隐士形象。 (3)最后三句,用一个反问、一个假设,指出范蠡避祸远害是不得已之举,揭露了越王勾践的刻薄寡恩和残酷无 情,表达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懑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之炼字的能力 ,首先要理解?倾?这个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然后在解读出表 达的情感。(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第四句写出了范蠡乘舟离去 ,远离官场,隐居山水的生活。作 者用?高哉?加以评价,由此可以概括出形象的特点。(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诗歌的思 想情感,需要抓住诗歌中表现情感的字词,理解诗句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同时要注意是否运用了表 达技巧。 ?难道真的是想泛舟在五湖上?如果他不是拿起钓竿去钓鱼,就会像那楚大夫一样落个被杀害的下场? 一个反问,一个假设,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懑。 5.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 咏风鸢学江东体 赵执信 节候迁移物象分,春深城野见纷纭。 偶缘涂饰能成质,才有因依便入云。 线影暗凭童稚引,风声高逼帝天闻。 伤鸿病鹤知多少,息羽垂头合让君。 江东体:晚唐诗人罗隐的咏物诗往往寄意遥深,语含讽喻,因他自号江东生,所以这类作品被称为江东[注][ 注] 体。 (1)诗歌中间两联刻画了纸鸢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2)尾联使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诗歌中间两联通过描写纸鸢因机缘巧合被涂抹上漂亮的颜色 ,由此能够飞上天空 ,虽然还是被孩童的线牵着,但声音却能够让天帝听闻,刻画了一个青云直上但虚有其表的纸鸢形象。 (2)①比喻(象征)。诗人用鸿、鹤比喻(象征)那些德才兼备的君子。②对比。用鸿、鹤无人援引提拔身处卑贱 的地位与纸鸢在高空施展威风对比,表达了对像鸿、鹤一样遭际坎坷的才德之士的同情。 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形象的能力。赏析诗歌形象 ,要注意把握形象的特征。如颔联 ,描写了因为偶然 因素纸鸢被涂上色彩,就有了凭借,可以上天入云。颈联,描写了虽然被孩童牵着,但其声音还是能被天帝听到。 (2)从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关系分析,诗人用鸿、鹤与纸鸢对比,从使用的写作手法角度分析,诗人用鸿、鹤来比 喻身处社会底层的有知识、文化的君子。专题 3: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考情概述 本专题选材固定,主要考查初高中要求背诵的 64 篇名家名作。诗歌为主,兼顾文言文名篇。注重读 写结合,注重名句的理解。 考点解析 1、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 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2、要留意具体环境 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 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3、 要留心语句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一部分学生不知就里,往往观其大略、不求 甚解,导致把语句顺序颠倒,白白丢了分。 4、要注意语句出处 很多名句经过长期流传,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 。但是,在演变流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 分的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了新的说法。这样答题时,就一定要看清句子后面的出处。 提升训练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不积小流,无 以成江海” 。 (2) 韩 愈 在 《 师 说 》 中 认 为 “ 弟 子 不 必 不 如 师 , 师 不 必 贤 于 弟 子 ” 的 原 因 是 “ , ” 。 (3) 李清照在《声声慢》的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来表现自己愁苦无聊、寂寞哀伤的语句是“寻寻觅 觅, , ” 。 答案 (1)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2)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3)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要注意不漏字,不写错字,如本题中的?跬? ?至? ?凄? ?戚?的写 法。考生对文句中的虚词也要很好地把握 ,因为这些虚词一般易疏漏 ,考生平时阅读背诵时要留意书写的正 确性。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使至塞上》的“ , ”两句,以“飘蓬” “归雁”自比,叙事写景,一 石两鸟。 (2) 杜 甫 《 登 高 》 中 写 自 己 漂 泊 他 乡 , 见 秋 而 悲 , 拖 着 多 病 的 身 体 登 台 远 望 的 句 子 是 “ , ” 。 (3) 在 《 赤 壁 赋 》 中 , 苏 轼 饮 酒 甚 酣 扣 舷 而 歌 , 借 用 “ 美 人 ” 来 抒 发 情 怀 的 两 句 是 “ , ” 。 答案 (1)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 方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南宋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 , ”,表达了 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 (2)南宋词人姜夔在《扬州慢》中有“ , ”之句,化用了杜牧《赠别》里的 诗句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令人感叹。 (3) 《 卖 炭 翁 》 中 体 现 诗 人 深 刻 地 理 解 卖 炭 翁 的 艰 难 处 境 和 复 杂 的 内 心 活 动 的 句 子 是 : “ , 。 ” 答案 (1)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3)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 天寒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 为提出了批评。 (2)杜甫在《登高》中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 , ” 。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 , ”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 悲壮、残酷的气氛。 答案 (1)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2)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3)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5、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中,诗人从“追梦”中醒来 ,知道那梦已经远去,并且当时就不太分明 ,流露出无可奈何 的情怀的名句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 。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阐述将士们甘愿战死疆场的原因的诗句是“ ” 。 (3) 刘 禹 锡 在 《 酬 乐 天 扬 州 初 逢 席 上 见 赠 》 中 写 自 己 回 到 故 乡 , 恐 怕 是 恍 如 隔 世 的 诗 句 是 “ ” 。 (4)李煜在《虞美人》中用比喻来表现自己愁思无限的诗句是“ ” 。 (5)杜牧在《赤壁》中议论孙刘联军赤壁之战获胜关键的诗句是“ ” 。 (6)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答案 (1)只是当时已惘然 (2)报君黄金台上意 (3)到乡翻似烂柯人 (4)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东风不与 周郎便 (6)郁邑余髻奄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老师和弟子才能的句子是“ (2)《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任的两句是“ , (3)《诗经?氓》中表达女主人公的愤然决然之情的句子是“ , , ” 。 ” 。 ” 。 答案(1)( 是故 )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 反是不思亦已焉战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通过鲜明的对比,批驳当时流俗耻于从师的错误风气:“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今之众 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 (2)曾子曰:“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 论 语 ? 泰 伯》)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 下时的军容之盛。 答案 (1)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2)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3)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 1:论述类文章阅读 考情概述 论述文高考命题,选材特点突出。一是范围广泛,选文往往涉及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化学、文 艺学、美学、教育学等广泛的社会科学领域。二是选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丰富 的人文性,选 文多出自 社会科学大师之手,多从阐释文化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介绍民间艺术等方面选材。综观近几年的考卷, 以客观单选题为主,兼有多选题和主观表达题。 考点解析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概念一般涉及三点: (1)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 (2)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 义; (3)根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首先要抓住句子所处的具体环境,找准句子所在的语段,注意与之相邻的上下句和与之对应的解说句,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推敲句子,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既要统观全局,又要有的放矢。也就是既要掌握布局谋篇的顺序和文章的中心 意思,又要找到具体选项的来源和含义。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把握文章思路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形式上要特别注意具有前后衔接勾连、照应作用的语言标 志,内容上抓住能体现思路的主要语句,如中心句、提挈句。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归纳内容要点,首先应知其大意,其次要概括各段的中心意思,特别要理清文中存在的诸如并列、 层进、对照、总分等关联方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归纳整合段落的中心意思。 (2)概括中心意思。应从议论说理的角度来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没有分论点,选用哪些材 料来证明论点等等。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不能只盯住局部。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 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如起始句、 结束句、文章的结论性语句等,把握这些句子,才能正确地分析概括。 提升训练 (一)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达尔文把这一行为称作?最独特和最具人类特征的表情? 。达尔文早在研究 进化论时就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他发现,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在感到难为情时都会面红耳赤, 而包括一些灵长类在内的高级动物却不会出现脸红。达尔文解释不了这种奇怪的现象。著名生物学家、美 国埃默里大学的弗朗斯〃德瓦尔教授也把脸红描述为?进化史上最大的鸿沟?之一。他说:?我们是唯一对 尴尬情境或者谎言被揭穿时脸会变红的灵长类动物。 ?可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表达内心情感的信号呢?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 ,脸红是由人的大脑决定的。当遇到特殊刺激时 ,人们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受器官 把刺激信号传给大脑皮质,而大脑皮质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刺激肾上腺,而肾上腺受到刺激,就会分泌出肾 上腺素。肾上腺素在体内由酪氨酸转变而来,它的作用特点是,少量分泌时能够使血管扩张,尤其引起脸部的 皮下小血管扩张 ;可是大量分泌肾上腺素的时候 ,反而会使血管收缩。当外界刺激比如害羞等信号传入大脑 的时候会分泌少量肾上腺素,就引起面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血的颜色是红的,所以容易引起心理性脸红。 科学家认为,如果用?险恶、野蛮和无礼?来描述人类早期社会是正确的话 ,那么冒犯是可能导致暴力 冲突的。结果,人类就发展出了表达歉意的方法,以告诉别人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事而感到后悔。 想想你们家那条狗的表现 ,当它在你的院子里刨坑被你发现时 ,它就在地上打滚。你的狗躺在地上向你 展示它的肚子 ,告诉你它不想在此时挑战你的愤怒――这是痛悔的表示。对大多数人来说 ,很难对一条在地 上翻滚的狗继续保持愤怒。与此类似 ,脸红可能是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懊悔的n志。通过脸红 ,我们可以 告诉别人我们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对,我们正为此付出代价。而此时看到我们脸红的人则可以了解我们在那 一刻所经历的不快感受,脸红也许就是我们对所犯错误表示歉意的身体语言。 当然,对人类来说,语言才是最主要的交流方式。但是语言是受意识控制的 ,可以进行欺骗,而不受意识控 制的脸红却能透露真实的想法,这些想法有时是你想用语言掩饰的。脸红发出的信号有时甚至比语言还要准 确:脸红会让人们的撒谎变得困难。因此脸红使人类保持诚实可信,促使群体更团结。 在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具有三色视觉,能够看到由三原色组成的彩色世界,其他哺乳动物都是色盲。 如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 3 种颜色,如同我们 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感谢造物主让人类有一双最敏感的眼睛,也只有这双眼睛才能捕捉到脸红的信息。 1.下列关于“人类脸红”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类的脸红是不分国家、不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教祈福吉祥文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