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学习环境 教师应该持有什么态度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集成数字化学习环境成发展趋势.pdf 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8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习环境成发展趋势
第三,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教师研究,
如信息化教育视角下的教师角色,教师教育
技术素养,教师教学信念与教学效能,教师
使用教育技术的困境 ,网络环境下教师教学
培训,基于ICT教学职业能力的发展等。
第四,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学生研究,
如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对技术院校的创新能
平 台、数字化教学
力的培养,网络化档案评估中学习者反思
本刊讯 日到8日,第十
资源库管理、试题库管理系统 、线上专题导
二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 育应 用大会
向学习管理系统等。除了上述独立系统的
会议论文也关注了数字化学习效果 ,
(GCCCE2008)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举
研究外,更加关注多系统独立构建带来的 新技术对教学的影响研究 ,以及合作协同
行,来 自全球50多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
“信息孤岛”问题。因此,研究构建数字化
式学习模式研究等方向。另外 ,一些台湾
议。历时两天的会议中,与会者非常关注
学习集成环境成为 目前的一个重要趋势。
学者关注了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 日益深人。大会
第二,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课程与数
讨论最多的主题是数字化学习环境。围绕
字化内容建设,如学习资源的共享与共建 ,
更多的信息请登录网站 :http://www.
该主题探讨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对外汉语教学网络课
gccce2008.org。
第一 ,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设计方法与
(供稿: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韩锡斌)
国内外高校关注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本刊讯 日至30日,2008 Learning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
Learning的发展能否切实有效进行的重要因
年的e— 砌 ing论坛在新加坡举行。来 自香
期,如何充分认识现阶段校际关系 、师生
素。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和普及 ,如
港、台湾 、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澳大利
关系和新时期学生主要关注点的显著变化, 何有持续性的提升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困扰
亚等亚太地区的数百家e—Learning领域的
利用科技发展的优秀成果提升教学质量 , 院校管理者的难题,同时,如何转变学校
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与会者就e— 促进 e—Learning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是业
的角色 ,通过新的教学手段充分满足新时
Learning的发展 、教学法 、具体应用实施等
内人士都需要密切关注和深入思考的关键
代的学生特点也是热烈争论的焦点之一。
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问题。中国人民大学 自引进美国Blackboard
据悉,亚太区域的台湾逢甲大学 、香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徐二明
教育软件以来 ,凭借着长期的探索和不懈
港城市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等知名高等学
博士做了 《如何应对e—Learning带来的挑
努力,使e—Le砌 ing已经深入到广大师生的
府均在 e—Learning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建设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规划方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建设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规划方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收藏帮助信息
教研研究教师营养悦读
当前地址:
iPad课堂之旅 探访嘉定实小数字化学习应用班
&来源:《上海教育》
  从投影仪、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再到iPad,引入课堂的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教育已经迎来了“E时代”。2012年,嘉定区实验小学大胆尝试,在一年级开设两个实验班,用iPad进行常态化教学。此举一出,引起社会热议:如此高科技“装备”,是否必要?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回避和抵触数字化产品,都是不切实际的。在校长花洁看来,“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让技术‘为我所用’是关键。”前行在探索的路上,嘉定实小变“堵”为“疏”,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利用相关的软件教会孩子自主管理时间、安排作业,以图像、声音、视频让孩子能直观地了解原本抽象的概念,借助网络平台使师生、生生、家校之间增进了交流。
  数字化学习应用班是继嘉定实小实施互联移动课堂两年后开展的,课堂上综合运用电子白板、iPad、协作平台来进行数字化学习,更尊重与关注个体的学习差异,进一步加?强家校协同。“我们旨在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记忆力、表达力,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与能力,以及掌握运用科技的途径与方法。”花洁说。
  在开设实验班的时候,我们就明确了目标:时间管理,科技应用。让每一个学生拥有自主管理时间的能力,更好地运用iPad这个学习工具;更恰当、更合理地运用技术,让学生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明白小组合作中每个人的分工任务。
  教育“E”时代还有多远
  如今,嘉定实小每个实验班的学生人手一台iPad,课上课下都有使用。与其他学校由校方提供iPad不同,实验班里,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是家里现成有iPad的,他们自带iPad上课。在过去看来,这是需要投入大量经费、高端和前沿的教学项目,其实并非如此。
  早在一年级新生开学之前,花洁就着手做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90多位孩子家里都有iPad。于是,一个大胆的念头在花洁的脑海中慢慢成型,“何不让孩子们自带iPad上课?”花洁召集了家长们,向他们表明了学校以“创造适合孩子快乐学习的数字生活”为办学理念,以“构建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为核心,基于网络的社会、家庭、学校协作办学为手段的数字化校园”为办学目标,致力于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的决心;实验班的任课教师们,也向家长们详细讲解了计划如何用好iPad,如何改变教与学的模式,如何进行课堂的转型……校长和教师的用心和真诚打动了家长。学校、家长、学生达成了共识,共同开始了探索与尝试。
  “进主课、常态化”,这是嘉定实小在打造数字课堂上迈出的第一步。在实验班的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学科的日常教学中,学生每天都有一节课的课堂学习会使用到iPad。“在一年级课堂上引入iPad教学,初衷是学校要探索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如何更好融合。”花洁说,根据初步的设想,“孩子们可以在数学课上运用iPad,通过在限定的时间内计算,提高注意力及反应速度,发展思维能力;通过游戏活动,丰富学生选择、尝试和创造的体验。语文课上可以使用笔画学习软件,巩固所学生字;建立自己的啪啪主页,发表学习所得。英语课上通过英语儿歌学习软件,积累词汇;通过学习软件进行模仿和录音对比,学会正确发音。”
  认识时间是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在《时间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上,数学教师李慧婷一声令下,学生们立刻在自己的iPad上,选择了自己心仪的钟面,玩起了“时钟拼图”。由于课前预习过,孩子们几秒钟就进入了学习状态,发现了许多关于时间的小秘密。当讲台上方的电子白板上出现一个大大的卡通钟表时,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声此起彼伏:“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刻度,还有数字!”“时钟的数字是顺时针转的!”“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就是6时!”接下来,李老师让孩子们继续闯关寻宝,进行下一个环节“调整时钟”。在iPad上的钟面上,动手转一转,就能调到正确的时间,每做对一题,“真不错,你得到一颗星星”的鼓励声让孩子们兴致勃勃。
  “太有意思了,老师您看,我还发现了原来有两个4时半,上午一个下午一个,上午的4时半加上12,就是下午的4时半。”课后,一(5)班的沈知涵兴奋地告诉李慧婷,他的发现源于随着时钟指针的转动,iPad屏幕的右下角会显示白天黑夜,以及小朋友一天的生活作息的图片。
  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思考,“课前-课中-课后”,这是iPad串起的一条新的学习时空链,不仅链接起了孩子们学习的进程,而且链接起了家长和学校。
  家长和学校是教育伙伴,共同帮助孩子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在嘉定实小,家校互动已经走出了传统的家长会模式,走出了学校举办活动时请家长当义工的模式,走向了家长直接关注学生的学习,直接了解并参与学生的学习。
  以往在家长的眼中,iPad只是个玩具,孩子拿着它总是无休止地玩游戏,如今,它却变成了家长心目中超级实用的工具。学期刚开始时,李袁霏的妈妈还有些担忧,直到她看到孩子拿着iPad听英文歌曲,玩英文单词小游戏;在啪啪软件平台上看到了自己孩子发布的学习情况,以及其他孩子、家长、教师的积极参与,她才真正认识到iPad的作用。她说,“数字化学习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家长,都是一项全新的尝试。获益的不光是孩子,作为家长,我对信息技术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数字化学习带来了全新的家校协同,然而真正触及教与学内核的,是评价方式的变革。嘉定实小拿出了智慧和勇气,实现了考核方式的变革。这项基于活动、基于技术的创新评价方式,不仅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而且与上海“绿色指标”评价体系很好地结合起来。
  对实验班的孩子们来说,一年级的期末考查可能是最特别、最难忘的。他们不用参加期末考查,取而代之用“游园闯关”的方式来检验学习成果。在“数学小超市”,商品中有买一送一,也有打折的,每个持有20元券的学生必须购买三件商品,然后算出剩余的钱。教师许燕告诉记者,“这是为了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游园闯关的考查方式共设有“闪亮小主播”“啪啪新闻串烧”“智慧乐园”“英语我来做”等语数外10个项目,最后的评分标准也很有意思,不打分,只分一二三颗星。“很有趣,平时考查只能坐在座位上考,现在可以走来走去到任何班级,一点儿也不紧张。”孩子们开心地说。
  技术为教育服务,为教师所用
  数字应用学习既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时代的发展趋势。学生们对iPad的学习往往上手很快,但对于教师来说,要在教学中用对、用好这个新工具,可比投影仪、电子白板复杂得多。使用iPad开展数字应用学习,如何往更深层次发展,如何解决教学软件的同步、教学资源比较少的问题,成为摆在嘉定实小面前的一道难题。
  “必须把教师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任务,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的发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花洁坚信,在数字化学习建设过程中,技术只是工具,教师的理念、信息化水平、教学环节的设计才是变革教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模式的关键。
  “我们依托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黎家厚教授领衔的研究生导师团,合作开展了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项目培训,聘请上海市教科院蒋鸣和研究员作为顾问,进行项目的决策咨询和理论指导,确立了‘利用iPad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花洁向记者介绍,学校现在有相关的培训机构、企业的技术支持,以及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进课堂听课和反馈、参与课程设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会产生各种问题,但在这些有力的支撑和帮助下,很快就能被解决。
  在这支多元化的队伍帮助下,嘉定实小的教师们在教学软件的选用上越来越熟练。iPad平台的软件应用非常多,许多教师在挑选软件时,常常挑花了眼,但是他们都把握好这么一条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寻找最适合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数学教师金一鸣是学校里有名的“iPad达人”,他在反复地实践中,发现“小学数学口算”这款软件适合进行课堂教学,他告诉记者,“这款软件界面操作十分简单,适合低年级的孩子;反馈方便及时,利于课堂课后师生互动交流;评价有激励性,能充分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还有就是功能可以及时更新,方便教学。”
  尽管熟练掌握了对软件的筛选技能,一线教师们还是不满足于单纯的“拿来主义”。因为有些在苹果商店上能下载的资源偏重于大众化、娱乐化,并不完全适合课堂教学使用;还有些软件缺乏对一线课堂、一线教师的调研,开发出的工具华而不实,不是教师们最想用、最好用的。
  于是,借助专业化团队的帮助,嘉定实小的教师们开发制作出独一无二的电子书课件。打开金一鸣制作的《认识人民币》电子书,记者惊讶地发现,从硬币到纸币,从图片到习题,短短十几页就将如何“用钱”的方法讲解得清晰透彻,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操作。
  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实验班孩子们作业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对于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能开口说英语尤为重要。但是以往,口头类、听力类等作业一直是教师无法涉足的“沼泽地”。课题组组长倪青说,“教师们希望作业不仅能反映出学生做得对不对,更需要知道学生是怎么想的。现在,我们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口头作业不再是难题,学生的作业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比如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师没必要布置大量的计算题让学生回家去算,完全可以布置些口头作业。如&#你是怎么算的?说出你的计算过程。”学生在家里就可以对着啪啪软件轻松地录下自己的口语作业,并上传到平台。当天晚上,教师就可以在家里查阅学生的口语作业,并可即时作出点评,无需和学生面对面即可做到一对一的反馈和个性化辅导。即使教师暂时没空也不要紧,作业一直被保存在啪啪平台上,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和反馈,拓展了作业检查的时间和空间。
  正是由于专业化团队的支撑,以及教师们的不断努力,学生不仅在课堂上享受到了数字化学习的乐趣,而且在回家后,学习的兴趣也丝毫不减。兴趣是孩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如今,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英语教师张遐蓉在啪啪上布置的一项口语作业,后面立刻跟着70多条学生的英语语音回复。
  变革学习方式,未来皆有可能
  2012年开学时,学校特别请来专业的第三方测评机构“思来氏”为一年级8个班级的171名学生进行了科学评估;一学年快结束时,又进行了第二次跟踪测评。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相较于2012年即将入学时的状态,实验班在注意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理解能力、精细动作和平衡与协调上保持领先,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领先更是明显加大;此外,实验班在注意力、表达能力、精细动作的提高程度上优于普通班。
  实验班之所以与众不同,不是因为孩子们上课都带着一个iPad,而是教师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性有了极大的转变。对此,花洁有感而发,“在开设实验班的时候,我们就明确了目标:时间管理,科技应用。让每一个学生拥有自主管理时间的能力,更好地运用iPad这个学习工具;更恰当、更合理地运用技术,让学生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明白小组合作中每个人的分工任务。”
  iPad进入课堂后,作业不再是令孩子们头痛的任务了。回家后,孩子们不仅会主动做作业,甚至还怀着一种热烈的期盼和劲头。一(5)班的庄茗婧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作业中,请勿打扰”的牌子摆上,然后打开iPad中的“作业通”软件,开始计时,认认真真地做作业。当她完成所有作业的时候,发现只用了教师建议时间的一半,她高高兴兴地在“作业通”里给自己的每一项作业都打上了五颗星。
  如今,实验班孩子们的回家作业,全部记录在“作业通”管理软件上。作业前,只要打开“作业通”,点击开始键,就可以开始作业。作业完成时只要点击“停”即可。“作业通”可以记录每一项作业的完成时间,孩子也可以根据自己每天作业的表现进行自评和调整。在“作业通”的帮助下,很多孩子提高了时间管理的能力,养成了自觉、专心的作业习惯。
  正是源于学校一直强调的时间管理,控制孩子每天使用iPad的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如今一学年快过去了,视力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孩子视力与其他班没有显著差异,学生视力正常。
  iPad课堂互动性强,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也要求着学生。在一节理解方位的数学课上,学生们先是在iPad的电子书里做练习题,自己检测答案,反馈给教师;接着小组之间互相合作,打开教师之前布置在啪啪上的问题,讨论后由组长回答,同时还听听其他组的回答;然后再听教师在explain everything里面的音频题目,按照要求拖动动物,放到小房子里;最后,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猜谜游戏,每个学生说一段话,放到啪啪里,请其他同学猜一猜小动物放在哪一个格子里。
  一节课下来,从实验班的学生身上,可以明显感受到,在常态化的信息技术运用过程中,孩子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从实验班成立伊始,就一直参与项目研究的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杨晓哲,对这些孩子们的评价很高,“一点也不夸张地说,他们虽然只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却正在具备着五年级,甚至初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常常以为数字化学习应用班的孩子们由于写字的机会少了,字会写得差些。但是一年的实验下来,教师们惊奇地发现,实验班孩子的字写得反而比其他班级好。对此,语文教师张琛晖说,“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欲望,写得好的作业可以在班级的软件平台上展示给大家看。这一激励使得孩子每天的作业都写得格外认真和仔细。”
&编辑:怡然
平均分: 1.0
评分人数: 1
访问次数:3675
图片新闻推荐
推荐栏目:&
推荐链接:&&
上海市教委直属单位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教育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
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市教育报刊总社
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
上海市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部
上海市教育基建管理中心
上海远程教育集团
上海教育电视台
上海师资培训中心
各区教育信息网
黄浦区教育信息网
静安区教育信息网
徐汇区教育信息网
长宁区教育信息网
普陀区教育信息网
闸北区教育信息网
虹口区教育信息网
杨浦区教育信息网
闵行区教育信息网
嘉定区教育信息网
宝山区教育信息网
浦东区教育信息网
松江区教育信息网
金山区教育信息网
青浦区教育信息网
奉贤区教育信息网
崇明县教育信息网
其他教育网站
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中国
上海教育网
徐汇学前教育网
上海浦东学前教育网
上海嘉定学前教育网
上海市金山区学前教育网
中国学前教育网
北京学前教育网
山东学前教育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1.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内涵【1】
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组认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数字化设备达到生机比1:1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学习的教与学模式。&
2.技术支持的学习模型【2】
图1:用技术支持的学习模型
《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提出如上用技术支持的学习模型,这一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1.&与传统的由一个教师以同样方式向所有学生传播相同信息的课堂教学相比较,该模式让学生处于中心地位,使他们能通过几个方面提供的灵活性来控制自己的学习。&
2.&在此模型中,通过提供有吸引力的环境以及能帮助理解和记忆内容的工具来实现技术支持的学习。&
3.&在该模型中,技术提供远比在课堂上能得到的更为广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还可连接到更为多样、更高质量的&教育专家库&(库内成员包括名师、家长、校外专家和课外指导者)。对有效学习的参与,可以为特定的学习者做出不同的安排(无论是学习进度还是学习需求都可因人而异),甚至可实现个性化的&按需学习&,即学习的进度、内容或主题都可量身定制,以便与每个学习者的兴趣以及他原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
,此种模式有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借鉴上海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组对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论述,及《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提出的技术支持的学习模型,我们认为,一对一数字化环境是由教师创设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19981999,,,
(一)何谓&4+2&
&4&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开展自主学习的四个环节,即;进入情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拓展提升;&2&,是指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使学生能有效开展一对一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创设学习环境、组织与调整教学两个方面。
(二)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过程
1.进入情境:学生通过情境信息,了解学习原因、目标、过程,建立积极主动的学习心向。
2.自主学习: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依托教师提供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动手实践、主动探究、自主思考,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完成对知识的个性化建构过程。虽然此过程中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但是学生也可以求助于家长、同学。
3.合作交流:学生通过在学习共同体的的合作互动,拓宽、加深、内化有关知识,掌握有关工具,完成知识的社会性建构过程,达成学习目标。但是交流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加深理解,建构意义,达成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合作意识及交流、表达能力,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网络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是三个不同层次的交流活动。
4.拓展提升:学生应用已掌握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高级思维,锻炼21世纪核心技能。
(三)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1.创设学习环境: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搭建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包括补习前需知识、导入学习情境、告知学习目标、建议学习过程、促进交流合作、提供学习资源、提供学习支架、个别化调整、促进成果发布、提供评价工具、组织实施评估等9大助学事件。【9】
2.组织与调整教学: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价,适当调整教学活动(包括内容、方法、进度等),进行个别化指导,并围绕共性问题组织全班的交流讨论,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中文7.2版
【2】何克抗,关于《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学习与思考,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8-23
【3】李如密、刘玉静 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及其特征,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9期,37-40
【4】【6】李广,姜英杰 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建构与特征分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152-156
【5】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74-81
【7】陈琦,刘儒徳 《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80-203
【8】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94
【9】闫寒冰,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34-38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