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3 2本科分段培养和本科养

您的位置:政策解读:“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
江苏招生考试网
江苏招生考试网讯 江苏省第二阶段高招咨询会28日在南京国展中心举行,来自省内众多高校参与本次咨询会。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咨询会现场,很多考生及家长对今年首次实行的高职本科分段培养兴趣浓厚,省教育厅有关人士表示,结束3年高职学习后不会再进行全省统考,具体考核办法由对口的两所高校自行制定。
家长:3+2分段培养是否还要再考试?
专家:不进行选拔性考试,无全省统考。
“请问你们和本科分段培养,3年后还要再考试么?淘汰率有多高?”咨询会现场,一位家长焦急地问着南京某职业院校招办工作人员。她的儿子是理科生,今年考了298分,打算A填报一所本三院校,但是听说今年有11所高职院校与7所本二院校分段培养,5年后可以拿到本二院校文凭,便兴冲冲地前来打听。
记者发现,今年试行分段培养的高校中,对3年后的本科对接规定不一。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规定:前三年在该院接受高职阶段的专科教育,后两年在南京林业大学接受普通本科阶段的教育。符合毕业条件的,同时发放该院专科毕业证书和南林大本科毕业证及学士学位证书。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规定:学生在学院学习三年,两年后在南京工业大学就读,符合标准的学生取得南京工业大学毕业证、学位证。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承诺:符合普通本科教育的学生,可以继续接受南京财经大学的培养,获得本科毕业文凭,符合条件授予学士学位。
那么,考生完成3年的高职学习后,究竟是否需要进行选拔性考试,又有多少考生能圆本科梦呢?
南京林业大学是今年实行分段培养的本科院校之一,其对应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该校教务处处长闵永军表示,“学生完成高职学习后,会进行考核,但不会再进行选拔性考试,也不一定有考试,但肯定会有淘汰。”他表示,前3年,双方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南林也会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察,但至于最后以何种方式考核,目前还没有实施细则。
“学生们结束高职学习后,全省不会再组织统考,由对接的两所高校联合制定考核方案。”昨天,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徐子敏告诉记者,该项目是按照五年一贯制的目标设置的,“正常情况下,学生只要能顺利完成高职学习,应该都能升到本科学校,淘汰率很低,但也不排除个别成绩差的学生是会被淘汰的。”
编辑推荐:
更多信息 !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账号(jszkwx)
加入江苏高考QQ群,为您高考答疑
2017高考文科家长群&&&&&&&&&
2017高考理科家长群&&&&&&&&&
江苏省自主招生交流群&&&&&&&
江苏自主招生交流群2群&&&&&
2017高考理科家长群2群&&&&
2017高考文科家长群2群&&&&
热门推荐:XXXXX学院;苏州XXXXXX职业技术学院;实行高职与普通本科教育分段培养;二O一二年三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第二章项目可行性论证;第三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四章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第五章结论;附件:;1.分段培养联合办学协议书;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自动化专业);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软件工程专业);第一章项目概述;一、项目的由来;为深入贯彻落实
苏州XXXXXX职业技术学院
实行高职与普通本科教育分段培养
二O一二年三月
项目可行性论证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1.分段培养联合办学协议书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自动化专业)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软件工程专业)
一、项目的由来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建设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研究编制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日,教育部在南京召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教育厅沈健厅长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汇报,丁晓昌副厅长、杨湘宁副厅长出席会议。
鲁昕副部长指出,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国家专项规划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09年是梳理问题,理清思路的阶段。2010年是问题入手,研究措施的阶段。2011年是重在行动,探索体系建设的阶段。为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推动我省职业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制度,增强职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今年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苏教高〔2012〕5号(以下简称《通知》)。
根据《通知》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报请苏州市教育局同意,XXXXX学院与苏州XXXXX职业技术学院决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联合申报高职与普通本科教育分段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项目。
二、项目基本设计
1.合作学校:XXXXX学院、苏州XXXXX职业技术学院。
2.分段模式:“3+2”学制。
3.培养模式:五年一贯制系统化整体设计。
4.“衔接”规则:学生在苏州XXXXX职业技术学院学习3年,经过资格审查,直接转入XXXXX学院接受本科教育,学习2年。
5.招生与就业:分段培养班学生由苏州XXXXX职业技术学院以XXXXX学院的本科专业负责招生,单独组班实施教学,学生本科毕业后由XXXXX学院负责实习与就业。
6.收费与管理:分段培养班学生前三年由苏州XXXXX职业技术学院按本校收费标准收取学费并负责学生的培养与管理,后两年由XXXXX学院按本校收费标准收取学费并负责学生的培养与管理。
7.技能鉴定:(1)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本科段完成工业自动化技术综合训练课程后,可申请参加教育部管理信息中心的全国工业自动化人才初级工程师(PLC应用工程师)认证,或参加西门子公司PLC应用技能认证。(2)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相关课程。
三、项目的政策依据
1.《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
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3.教育部召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精神
4.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项目可行性论证
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地方产业和社会发展对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有较大需求 苏州“十二五”规划对苏州经济转型做出明确部署,即“鼓励制造业分离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软件与服务外包、科技和信息服务等产业,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在由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同时,保持生产型经济的基础地位,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注重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生产型经济产业升级,是苏州未来保持经济活力和竞争优势的保证。”这一宏伟战略,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人才结构优先调整是实现苏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备条件,人才结构如果得不到优先调整,产业升级就不可能得到真正实现。令人堪忧的是,苏州目前的人才结构现状还不能适应这一趋势。就苏州人才资源处于相对优势的XXXXX来说,以园区工业经济的两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产业为例,其产业人才结构尚处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过程中,从业人员以低层次人才为主,高层次人才聚集度低,资源分散,人才结构不合理,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从制造业中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质上就是通过生产性服务业来引领和支撑高端制造业发展,依靠人才引领使得制造业由原来产业链附加值最底端向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生活休闲娱乐、专业论文、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78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报告 参考等内容。 
 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 共同领导机构, 由高职和本科院校...报告、表格等,设计项目化、任务化的教材, 使学生边...参考文献: [1]李珏,对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  科学实施“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首先要厘定清贯通分段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这既区别 于普通本科,又要区别于高职专科,要建立起协调机制,来协调高职院校与衔接本科...  已实施的高职与普通本 科分段培养的模式主要有“3+2”或“5+2”分段培养。该模式面向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接受 完三年或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后通过考试进入本科...  龙源期刊网 .cn 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 索与实践 作者:杨诚 来源:《价值工程》2015 年第 07 期 摘要: 本文以常州信息...  江苏高职与本科专本分段培养_院校资料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专科成绩也...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招生人数总计 400 以上高校排名不分先后,本文档仅作参考,若...  三、分段培养试点,包括 3+2(4+2)、3+3 中高职衔接不同于五年(六年)一贯制, 包括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办,要整体设计,分工合作,明确各自的职责权益。既要分段...  软件专业专本分段培养与一般专科学生对比研究报告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软件...本科专业名 称 中高职专业 名称 最高 分 最低 分 平均 分 自动化 软件工程...  实施中职本科3 4分段培养的现实思考_工学_高等教育...该模式面向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在 接受完 3 年或...2012 年发布的《全国职工教育培 训统计报告》显示,...  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龙源期刊网...中职高职衔接、职业 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电子邮件:
地址:连云港市新海新区春晖路8号
邮政编码:222061
电话:2(校办)/(招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 2本科分段培养和本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