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大学比星巴克上班很累很难吗还累

90后大学生工作1年辞职 因上班坐公交太累_网易教育
90后大学生工作1年辞职 因上班坐公交太累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刘佳佳是一名90后,工作刚一年,她就坐不住辞了职。已有一年工作经验的她昨日满怀自信地到人才市场找工作,没想到吃了个闭门羹。
重庆晨报讯 昨日早上7点过,家住陈家坪的刘佳佳便起床为找工作做准备。穿上整洁的毛呢外套、干净利落地梳好马尾,又检查好了包里复印好的10份简历,她自信满满地出了门。
去年7月,刘佳佳从四川一所普通专科学院毕业。大学头两年,她几乎没为自己的未来担忧过,每天忙着谈恋爱、看闲书。因为在刘佳佳心里她有一套自己的原则,“听学长们讲,大学没毕业用人单位多半不要,与其过早为工作烦恼,不如到非找不可的那天再烦。”
刘佳佳学的是旅游专业,大三那年,在学校安排下,她进入了一家酒店办公室工作。可每天除了和另外4个同专业的同学闲聊、看报纸,最多就是帮着正式员工做做清洁、倒倒水。“其实收获的就是一张实习鉴定,什么也没学到。”刘佳佳说。
进入小公司一年后辞职
实习结束后,刘佳佳又回了一段时间学校,不过这时她仍然没有对找工作上心。直到毕业前半个月,同寝室两个同学在父母的安排下进了不错的单位,她开始急了。
除了跑每周比较大型的招聘会,她也频频往网上投简历。可现场招聘会上的岗位,对经验要求太高,招聘方问的问题又太专业,她答不上;网上简历投了又总是石沉大海,连个面试通知都收不到。
去年9月中旬,她主动给投过网络简历的南坪一家食品公司打去电话,没想到公司最后录取了她。虽然干着专业不对口的行政工作,转正后工资也仅有1800元/月,不过在经历过找工作之痛后,刘佳佳对这份工作特别满意。
从去年9月25日入职,到今年国庆,刚干了一年,刘佳佳开始坐不住了。“我住在陈家坪,工作单位在南坪,”天天坐着公交车奔波让刘佳佳很心烦。公司是私营的家族企业,不仅周六要上班,公司里的人情世故也让她特别害怕。
在没有考虑退路的情况下,刘佳佳冲动地选择了辞职。
没找到工作她开始后悔
休息半个月后,凭着所谓的一年工作经验,她重新加入求职队伍,却仍然困难重重。“我最近跑了很多招聘会,发现很多招聘广告上打着招聘‘行政人员’、‘人事专员’,结果却是叫我去干销售。”虽然如今刘佳佳已下定决心要继续做行政工作,却没了找第一份工作时的好运气。
因为频频跑招聘会,刘佳佳自我总结出了一个辨别招聘公司是否真正想找行政人员的方法,“如果对你太热情,肯定就是要找销售。”
昨日招聘现场,刘佳佳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行政工作,对于自己当初冲动辞职,刘佳佳已经开始后悔。“小公司干了一年,专业又不对口,那里学到的东西根本谈不上经验。”刘佳佳表示,有合适的工作她不会再草率辞职了。
选第一份工作该想清楚
到底是否适合自己
重庆联营人才市场副总裁曾华表示,毕业生工作不久就急着换工作,首先是因为当初选择这份工作时自己并不喜欢、不满意,做决定时又太盲目,不少人是因为父母、家庭的期望被动接受这份工作。
曾华认为,90后有自己的个性,但其中有些人缺乏责任感,这也是他们工作不久就坐不住的原因之一。曾华表示,要想沉下心来长时间干一份工作,当初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就应该考虑清楚,这份工作必须和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文中刘佳佳为化名)
本文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为什么我的大学过得比高中还累? - 简书
为什么我的大学过得比高中还累?
不要让安逸毁了你大好的青春。
大家都说学生时代最苦最累的时期是高中,最自由最轻松的是大学。因为高中号称人生的转折点,每个人都在为此竭尽全力奋力一搏。大学是人生的休息站,每个人都在尽情挥霍剩余不多的青春。记得高中时听到最多的一句安慰话就是“等你熬过这三年,上了大学你就解放了。”这句话我信了,而且一信就是三年。那个时候,大学就是我心中的象牙塔,就是我梦想逃离的城堡啊。寒窗苦读十多年,感觉终于要在大学看到终点解放的曙光了。然而梦想越美好,现实就会给你一记越响的巴掌。“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应该是打从我上大学以来领悟得最透彻的八个字。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以前老师说大学是爱情的发源地、是作业的绝缘体、是朋友圈的放大镜,但是为什么现在的我却依旧单身?周末还要早起去图书馆只为了抢个座位做作业?身边能说真心话的朋友越来越少?被事实泼了一盆凉水之后,突然感觉自己就像个被骗了十几年的傻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发现自己也是个怀旧的人,回忆是我生活的必需品。上小学的时候,我开始怀念幼儿园;上初中的时候,我开始怀念小学;上高中的时候,我开始怀念初中。不可避免的,现在上大学的我开始怀念起曾经信誓旦旦的说再也不愿重新经历一次的高中。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是高中生活的常态,没日没夜地把自己泡在题海里,就连晚上做梦都经常梦见自己正在考试。成天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书、做不完的试题,觉得自己就像愚公,虽然累但却斗志高昂。还记得毕业那年,我最想做的事就是把那些折磨了自己三年的书统统卖掉。大好的青春本该疯狂,无奈却被各种函数、文言文、ABCD、天文地理给缚住了手脚。但就是这么一段不堪回首的苦逼日子,现在回忆起来却觉得无比珍贵。高中虽然忙碌,却充实;大学虽然自由,却迷茫。大学没有升学的压力,也没有工作的压力,更不知道赚钱的辛苦;没钱买买买了,一个电话钱马上就能到卡里;吃的好,穿的好,用的好但就是学习不好。大学三年,我没有任何收获,无论专业知识、爱情还是友情。平时上课从来不听,用室友的话讲就是换了个地方玩手机而已;为了应付期末考试熬夜看书,但是考完就忘;爱情似乎迷路了,兜兜转转还是没有遇见那个对的人;同学那么多,能够说真心话的却没有几个。高中三年,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精通各种计算,看的了文言文,读得懂英文,我想那大概是我学识最渊博的时候了。那个时候,朋友圈不大但却和每个朋友都有聊不完的话题说不完的悄悄话,就连课间上个卫生间都要手拉着手一起去。我怀念那个夏天没有空调,只靠几个转起来吱吱作响的风扇撑过整个夏天的教室,虽然热成狗,但更多的是因为热情。我怀念那个从早到晚都坐满熟悉面孔的班级,虽然吵吵闹闹,但心里很踏实。我怀念那群点名时帮忙打掩护的义气小伙伴,虽然每个人异口不同声,把自己说得像会分身术一样,但心里满满的感动溢于言表。曾经的高中是三点一线---学校,家,食堂;现在的大学一样是三点一线---教室,宿舍,食堂。每天都在重复一样的生活,虽然枯燥但却懒得去改变,就这样虚度了将近三年。明知故犯却还不知错就改是我现在的真实写照。明明知道继续这样颓废沉沦下去很不好,但我就是不愿意去改变。说白了就是早已经习惯了现在这种舒适安逸的生活状态,不想改变,因为怕吃苦。明明知道梦想就在那里,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时间跟自由,却从未下定决心想过要靠近实现它。心比天高却始终在原地止步不前。我讨厌现在的自己,做什么永远都是三分钟的热情,计划制定了好几页,最后真正坚持下来去实行的几乎为零。众人口中轻松自在的大学我却过得比高中还累。“我好累啊”这四个字几乎成了我的口头禅。除了吃饭、睡觉、追剧、玩手机,我没有做过一件“正事”,但就是觉得每天都过得很累。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三年,我也认真想了三年,终于在大学将要拉下帷幕前找到了答案。正是因为从没有做过一件“正事”,所以内心空洞乏味。没有为完成一件事忙碌过,所以没有了高中时的充实;没有为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所以没有了高中时的方向;没有为梦想努力过,所以没有了实现时的成就感。因为成天无所事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苟且让你感觉空虚、迷茫、挫败感把你包围,甚至像块石头压在心里喘不过气来。因为安逸滋生了懒惰,懒惰趁机消磨了你的斗志。失去斗志的你就像一帆没有了方向的小舟,就算很努力地在划桨,也始终到不了岸。你觉得你已经很尽力在往前走了,但是你却迷路了。越努力越心安。努力做一件事情或许最后的结果会不如人意,但至少在做的过程你是心安的。结果是很重要,但也不及心安理得来得舒服。时间从来不会因为你还没有准备好就停下来等你,更不会因为你之前的浪费为你重新来过。想的再远也没有实际踏出原地一步来得实在。知道这样不好就要努力去改变,而不是一边担心受怕一边又无动于衷。大学四年的大好时光,不要在结束的时候,一切还不及高中毕业时的模样。如果你觉得累,大抵是你没有好好努力。希望每个你都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大学回忆,而不是一事无成的追悔。只有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可爱模样,你才有资格说累。一切不曾努力过的喊累都是在逃避现实。
感恩每一个素未谋面但喜欢我文字的可爱的你。
不做文字的搬运工,只做原创的生产者。(转载请私信并注明出处,谢谢你啊)
新浪微博:小小晓晓lucky
微信公众号:小小晓晓
一个安静写文但并不优秀的努力姑娘。真相为什么很多人的大学过得比高中还累
真相为什么很多人的大学过得比高中还累
以前高中寒窗苦读总是安慰自己大学就轻松了结果你的大学上得比高中还累数不清的ddl?去不完的聚会?聊不完的天?......身边也有很多喊累的大学生但是你的累真的有价值吗?一、大多数人都只不过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在大学,你每天能够和室友一起去上课,一边玩手机一边听老师讲几句;中午挤食堂吃一顿可口的饭菜;下午没课有时候去参加社团,学生会,班级,学校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动和会议;晚上把作业做一下,或者刷最近大家都在看的电视剧。晚上睡觉前发条朋友圈:今天做了......很开心,很充实,明天继续加油。你觉得自己过得好累,事情好多,忙不过来。你不是忙不过来,你只是在瞎忙活,你不能为自己规划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有时候你也会想想这个问题,但是现实的安逸让你妥协了,大多数时候你都在逃避,你让自己默认不去选择。在遇到想要努力的领域的大牛的时候你会为自己打一针强心剂:我也要像他这样厉害。可是三天之后你还是原来的那个你。可是你根本就不明白,你只是在当时的环境下选择了一种让自己更舒适的选项,乍看起来你确实也很勤奋,但是这种勤奋能不能解决问题就要另当别论了。瞎忙瞎累,有意思吗?二、成就感阈值上升在高中你只需要学习好就够了,学习好都能有坐公交车不用投币的错觉,老师会围着你转,父母也对你呵护备至,周围的亲朋好友也会夸你,爸妈也很有面子。所以在这样的环境里,你要做的就只是学习。这样的生活虽然也累,但是你只要成绩能进步,考试考好了,家长老师都会夸你,会有很强的满足感,你也会有更强大的动力。但是大学里的评价每个人的标准太多了,你一下子应接不暇,贪心的你想包揽对你有利的每一件事。你要做班干部,要做社团骨干,要进学生会,要入党,要拿奖学金,要巴结老师,要积累给别人吹牛逼的资本,要搞好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要有女朋友,你要得到各种你想要的利益,你要取悦各种人群。你什么都想要。你活得这么累,神仙也救不了你。三、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乌合之众“我们被安排了18年,到了大学得到了苦苦寻求的自由,却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要的还是那种被别人安排的井井有条的生活,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詹姆斯.惠特摩 饰演的老布已经习惯了监狱中体制化的生活,50年的服刑结束后,不能适应外面的生活只能选择自杀一样。大多数人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没有形成独立的价值观再加上自己学识和能力上的浅薄,平庸的根本驾驭不了这突如其来的自由。所以我们就尽量让自己合群,跟随别人把体制要你做的事情做得中规中矩,不做出头鸟,用这种合群做挡箭牌掩饰自己的无能。难道那些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努力的人不累吗?当然累,但是这种累和那种茫然无措的累是完全不同的 。极致的成功,极致的痛苦。那些做着不被周围人认同的事情的人可能还要承受来自外界质疑的压力,他们的生活有时也会混乱不堪,但他们很快就会让自己走上正轨,他们有清晰的方向。你选择为什么事情所累和被生活推着往前走所累是完全不同的。文章内容来自知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小鸟/question//answer/想知道大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怎样学习,怎样进行人际交往,如何让自己的大学四年更有价值,微信搜索“师兄指路”,有经验的师兄师姐为你答疑解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再有feel的人生也有套路,师兄指路少走弯路
作者最新文章当前位置: >
> >新生大学:工作再苦再累,生活也是甜美的
新生大学:工作再苦再累,生活也是甜美的
来 源:来稿
  3:58  Loveless  来自新生大学▲& ▲& ▲&  日本的电视台很喜欢在深夜的时候报复社会,日剧圈中最知名的两部美食剧《孤独的美食家》和《深夜食堂》都是在深夜播出。&  最近,日本又拍出了一部《侠饭》,电视台一如既往地选择在深夜,在人灵魂最饥饿的时候,播放这部美食剧。&&  《侠饭》讲述的是一个落难黑道组长柳刃龙一暂住在颓废宅男若水良太家中躲避仇家的故事。情节很简单,遵循着深夜美食剧固有的套路:每集龙一做一顿饭菜,良太感悟一个人生哲理。对于阅片无数的我来说,这部剧在情节上并没有太大的惊喜,许多情节都在我意料之中,比如说:&  良太在用餐前没有说 “我开动了”,龙一呵斥了一句,良太连忙说一声 “我开动了” 再开始用餐。&  龙一是个黑道组长,过的是刀口舔血的日子,不知何时就会一命呜呼,所以特别珍视一日三餐,不愿意随便应付。良太吃饭前连 “我开动了” 都懒得说,那散漫的态度激怒了龙一。&  日本人说的我开动了,原文写作いただきます,是 “我得到了” 的意思。意在感谢食物,因为食物以其命续己命。&  天主教徒以及基督教徒在用餐前做的饭前祷告也是要表达感谢之情,不过和日本人有点不同,他们感谢的是主,主赐予他们食物,让他们得以延续生命。&  我们国人在用餐前似乎没有感谢食物的传统。但吃饭作为一种一家团聚的活动,我们也有用餐前要守的规矩。&  小时候过年在祖屋吃饭,饭菜上好之后想偷偷夹一块热气腾腾的红烧肉放进嘴里。妈妈一巴掌打掉了我的筷子,说:“叫人吃饭了吗?” 当时我是家族中辈分最小的,按我们那里的传统,我需要把每位长辈都叫一遍才能起筷吃饭。&  我连忙叫在座十几位长辈吃饭,长辈们听了后很开心,纷纷夹红烧肉到我碗里。&  那时候爷爷为了让我不再被妈妈打掉筷子,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叫人吃饭了才叫吃饭,你不叫人吃饭就自己吃,那就和动物一样,叫进食。”&  现在想起来爷爷说的话未免太重,按照他的理论,我一个人的时候是别想吃饭了,我只能进食。&  但我又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我吃饭就是像进食一般。工作一旦忙了起来,有时间吃饭已经是难得,不论是楼下小店还是随意叫的外卖,面对食物就是一通狼吞虎咽,三五分钟吃完一个饭,还没来得及感受食物在胃中散发的暖气,又坐回办公室继续做项目。&  那种情况下吃的饭,不就是和动物一般为了维持生命而进行的进食吗?&  那不然呢?一个人吃个饭还要吃出个花来?《孤独的美食家》就是一个把饭吃出花来的人的故事。&  《孤独的美食家》的主角名唤井之头五郎,他是一名独身的中年男子,独自经营着一家进口杂货商店。这部剧讲述的是五郎在工作间隙前往餐馆独自用餐的故事。此剧着重表现主人公吃饭的场景以及心理活动。&  五郎吃饭时的心理戏很足,吃个冬阴功,他能听见老式火车尖锐的汽笛声;吃个蛋包饭,他觉得自己像在春天的草地上打滚;吃个烤串,他觉得自己是个江户的武士,行侠仗义,快意人生。每集《孤独的美食家》,都是五郎与几道美味之间的周旋角力。像五郎那般尽情地享受食物带给自身的欢愉,当真称得上是无愧于食材和厨师。&  五郎之所以能够尽情享受吃饭的乐趣,是因为在享用食物的时候,五郎不再是一名杂货店店主,他是一名孤独的美食家。  而我进食的时候,我还是那个在工作时的我。&&▲& ▲& ▲&  我们都有许多不同的身份,每个身份又代表着我们的一种状态。我们的身份因我们所做的事的不同而不同。平时工作,你是公司的员工;朋友失恋,你是陪TA买醉的挚友;回到家里,你是父母的子女。你会发现,当你用工作的身份去面对自己的亲人时,你会极其地不耐烦,你知道自己不对劲,却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问题就在于我们不能很好地转换身份,很容易一直陷入一种身份所代表的状态之中无法抽身。&  说 “我开动了”,做饭前祷告,喊长辈吃饭这种带有仪式感的举动,能帮助我们从原来的状态中抽离出来,进入本该进入的状态。  仪式感是最近很火的一个概念,有仪式感的人,能把生活过得像诗一般。有仪式感的人能吃上自己亲手做的精致的早餐,家里井井有条,每天的着装都让人觉得干净舒适。这一切看似难以实现,但其实有仪式感的人和没仪式感的人的差别就在于对待每件事情的状态不同。&  单以工作而论,为了做好工作,着装、家里的卫生,都是可以舍弃的,因为着装和家里的整洁并不能提高你的工作成果。你可以一直以工作的状态生存下去。问题在于,生命不只有工作,还有生活。&  用工作的状态去过生活,只会把生活过得乱七八糟。因为当你以工作的状态去过生活时,你的身心是不一致的,饭吃不香,觉睡不着。最后工作和生活都乱了套。&  吃饭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之一。吃饭不仅能补充我们生命所需的能量,还能放松我们的心情。在工作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好好吃饭来放松自己,让接下来的工作更有效率。好好吃饭,正是转换状态的第一步。为了工作随便应付自己的午饭和晚饭,看似省下了一些时间,却牺牲了自己更好的工作状态。  用正确的状态去对待每件事情,工作和生活才能得以平衡。&  《侠饭》中龙一呵斥良太,不仅仅是想让良太说 “我开动了”,更是想把良太从颓废的状态中拽出来,让良太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活。&  说 “我开动了”,做饭前祷告,喊长辈吃饭其实都是仪式,假如在吃饭的时候能把自己从工作的状态中抽出来,不说 “我开动了”,不做饭前祷告,不喊长辈吃饭,我们依旧能享受食物带给我们的满足与快乐。当然,我们要讲礼貌,喊长辈吃饭这个还是要喊的。&  那些让人艳羡的充满仪式感的生活,距离我们也就是一个转换状态的习惯。用正确的状态做事,仪式感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侠饭》中龙一想喝罐装啤酒的时候让良太去拿杯子。良太很是疑惑,直接用易拉罐喝不就好了,为何要先倒进杯子里再喝。龙一告诉良太,罐装啤酒本来就是以让你倒进杯子里喝来设计的,倒进杯子的时候啤酒中冒出的气泡能充分地激发啤酒的美味。&  用杯子装罐装啤酒喝这一举动看似矫情,但我推荐大家去做,因为这样喝啤酒真的会更好喝。好好吃饭也许会让你和身边的同事格格不入,我也推荐大家去做,因为这样吃饭真的会更好吃。而且当你习惯了在做生活上的事之前先从工作的状态中抽离出来之后,你会发现:&  工作再苦再累,生活也是甜美的。
[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稿件均不代表本网的观点,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客服电话:010-
传真:010-
投稿邮箱:
微信公众平台
手机触屏版
中国新闻网
中国经济网
北方网教育频道
中国网教育
新浪教育频道
河南法制在线网教育频道
主管部门实名审批:中华教育网&&&& 备案号:京ICP备号-1&
中教嘉润国际教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北京信诚律师事务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3号万达4号楼150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班苦上班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