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中午犯困怎么办就犯困,不知道为什么很困

→ 每天一到下午就困,不知为什么?
每天一到下午就困,不知为什么?
女 | 42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的时间了,不知道为什么一到下午就困,就想睡觉,趴在办公桌上就能睡着,请教这是怎么回事。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教这是怎么回事,我该怎么治疗。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4920次
&&&&&&您好!您所说“胃口挺好的,劳累的感觉有,没有有气急的现象,休息也正常,就是一到下午就困,我的血脂有点偏高,不是高很多,是不是血稠呀,会不会得血栓?”&&&&&&劳累的感觉有的话可以吃红枣炖白木耳接接气血,效果很好,另外注意&晚间睡眠要充分!血脂有点偏高的话不要紧,注意饮食结构就行了,不是血稠也不会得血栓!
&&&&&&您今年42岁了,每天一到下午就困这是您所说的一种症状,此外,还有别的没有,比如说是否胃口差?下班后是否感到很劳累?走路稍快,是否气急?等等。您的这些情况,很有可能是气血不足加上精神疲倦所致。不妨服用红枣炖白木耳羹;此外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服用一些中成药,如附子理中丸调理一下,会很快好的
胃口挺好的,劳累的感觉有,没有有气急的现象,休息也正常,就是一到下午就困,我的血脂有点偏高,不是高很多,是不是血稠呀,会不会得血栓?
擅长: 内科常见疾病·儿科疾病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668次
&&&&&&病情分析:&&&&&&您好,下午有困倦的情况考虑与日常睡眠有关。&&&&&&指导意见:&&&&&&建议平时注意一下作息时间,按时休息避免熬夜,保证睡眠时间充足,可改善下午困倦的症状,同时白天可适当的做些运动,改善一下精神状态,也可缓解这种症状的。
在医生 潍坊市中医院&& 医师
擅长: 甲亢,糖尿病,高血压,月经不调,痤疮以及妇科各种疾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7647次
&&&&&&病情分析:&&&&&&你好&你还是下午比较容易犯困&还是和你自身的工作性质和作息是否规律有很大的联系&&&&&&&指导意见:&&&&&&所以建议平时还是应该注意要按时作息&同时如果有条件&中午还是要午休一段时间&同时平时也是可以服用健补脑神的中成药来调理& &&&&&&以上是对“每天一到下午就困,不知为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6464次
&&&&&&您这情况的话可以拍个头颅CT看看&&同时适当的吃点安神补脑的药物看看&&&&&&再就是注意适当的休息和睡眠&&&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9679次
&&&&&&你好,是不是工作太劳累了,还是晚上睡眠不好呢?&&&&&&调整好自己的休息时间,就不会有这种情况的
参考价格:12
参考价格:15
参考价格:17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止咳,祛痰,平喘。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所致的咳嗽痰多...
参考价格:¥11
镇静安神,清热化痰。用于四时感冒,风寒时疫,烦躁...
参考价格:¥18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 >>白天老是犯困没精神,一到中午就想睡觉,怎么办?
白天老是犯困没精神,一到中午就想睡觉,怎么办?
病情描述:
晚上12点睡,8点起床,一到中午就犯困,一定要睡午觉2个小时,睡完还是感觉没精神,没精力。
医生提醒:微信加医生为好友,快速帮您诊断
已回答21025条
医生建议:你好犯困中医认为多是脾受湿困,多是雨季或潮湿等引起,建议可用芳香化湿药一剂即可其药组成多采用佩兰芳香化湿,砂仁白蔻醒脾化湿,桔梗枇杷叶宣肺化湿.琥珀滑石木通去,大黄厚朴枳实,通肠利湿,等配合袪湿解困.
(不少于10个中文字符)
直购热线:400-
可能相关的药品
向专家医生提问专业医生在线,十分钟内快速回复!
请输入您的问题
看过本问题的人还看过
相关用药指导
相关健康资讯
电脑与健康热门问答
电脑与健康专业医生在线
已帮助 5672896 位患者
相关疾病问题
【利胆排石片(昆中药)】
补肾益脾,强健腰膝。...
健客价:¥298.00
清热消肿。用于急慢性...
健客价:¥36.00
阿仑膦酸钠维D3片:治...
健客价:¥399.00
活血散瘀,温经镇痛。...
健客价:¥10.00
男子阴茎内藏有包皮垢...
健客价:¥3.80
用于预防因维生素和微...
健客价:¥30.00
清热除湿,化瘀散结。...
健客价:¥62.00
益气补血,滋养肝肾。...
健客价:¥37.00
用于预防盒治疗因维生...
健客价:¥46.00
用于帕金森病、帕金森...
健客价:¥35.00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胡任大夫本人发表
一到中午就头晕乏力想睡觉怎么回事
状态:就诊前
头晕,主要原因主要有:
1、脑供血不足。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脑血管逐渐硬化、变细,血流量减少,脑组织营养不足;
2、美尼尔氏综合征。主要是内耳迷路水肿,平衡障碍;
3、颈椎病。多有颈椎的骨质增生,可以压迫脑血管及神经等有关组织而出现症状;
4、病。血压升高,动脉硬化,脑组织发生痉挛性缺血或血管变细,供氧量不够;
5、脑部梗塞。不知不觉,眩晕就来了;
6、。单位时间血供氧量不足而眩晕;
7、高血脂、高血粘度。
8、失眠、焦虑、疲劳等原因,致眩晕等。
可以在神经内科专家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对症治疗。
疾病名称:化脓性鼻窦炎和抗:O增高&&
检查及化验:心电图和查血,都没问题
治疗情况:鼻窦炎口服液,头胞克污
病史:从三月十一日起一直觉得头晕,乏力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希望医生建议怎么样进行下一步治疗
疾病名称:头痛,头晕&&
希望得到的帮助:能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我总是头晕吗,不知道贵医院能否查到我的病情,做什么检查能完全...
病情描述:医生,我的头以前也经常晕,但有时睡好了也会好些,所以也没怎么用过药,可这次我做无痛人流20多天,我的头一直好晕,脑袋好像盖了一个锅一样,晚上还好一点,白天好晕
疾病名称:头痛&&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头两侧阵痛,发晕,尤其蹲起后,炸了一样疼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未去医院就诊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想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去医院看那科
疾病名称:心脏不适,头晕&&
希望得到的帮助:查出头晕原因,并如何治疗
病情描述:主要是头晕,持续有1个月,未查出头晕原因。后期如何治疗。
疾病名称:头晕
近两年数次晕倒伴心里难受&&
希望得到的帮助:解决头晕伴难受的症状
病情描述:头晕数年
近两三年晕倒几次
伴心里难受和发冷
均显示无病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胡任大夫的信息
胡任,男,内科医师,临床医学专业,现于二甲公立医院内科工作。
普通内科可通话专家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肝胆胰内科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副主任医师
银川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沂源县第二人民医院
聊城第四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德济医院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
头晕知识介绍
耳鼻喉科好评科室
耳鼻喉科分类问答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你到底吃了什么,一到中午就想睡觉?_网易新闻
你到底吃了什么,一到中午就想睡觉?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如果你逛过宜家的商场,一定看过中国人在松软的沙发和床铺上旁若无人地呼呼大睡。从2015年开始,宜家就陆续发布了各种通知,要求中国人不要在他们的商场里“蹭睡”了。但对逛街的中国人来说,就算是在众目睽睽的商场里,午后的床铺、沙发似乎都有吸铁磁石一般的魔力,牢牢黏住了他们的四肢,最终让他们在人声鼎沸中酣睡。在宜家小憩只是中国人午睡的一个小小缩影。在德国摄影爱好者Bernd Hagemann创建的中国人睡姿网上(sleepingchinese.com),我们还可以看到午睡大军在街头巷尾、餐厅商场等等公共场合安然入眠。多数中国人都有午休习惯,和夜间休息不同,我们在午睡时分常常遭遇“无处可睡”的尴尬。为什么只有中国人这么爱午睡?无处可睡的中国人又该何去何从?大家一起去午睡午睡在中国真正兴起的时间其实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八十年代走向衰弱。这两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为我们提供了解读中国式午睡的新线索。日,杭州东郊,一名男孩睡在父母上班的车间里。该男孩是留守儿童,暑假与父母团聚,白天与母亲一同在车间待着。/网易看客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就规定了公民工作间隙休憩的权利:“国家规定工人和职员的工作时间,并逐步扩充劳动者休息和修养的物质条件”。此外,日的《人民日报》对劳动者的休息时间作了更加详细的表述:“每天睡眠八小时,吃饭、休息四小时,共十二小时,必须保证。”其中的“吃饭、休息四小时”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为每日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午休的全国惯例。彼时,国内在生产、消费、资源分配等方方面面都是统一调控。午休因此平添新的意涵:“休息得越好,干的劲头越足,劳动的效果越大;计划好的作息助力于实现计划中的产量。”公社中的男女老少在被计划的午休时间做着“赶英超美”的梦。日,台州椒江港内,一名工人躺在小山般的“洋垃圾”上睡觉。/网易看客除了有政策规定在保驾护航,单位体制对午休全民实践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众所周知,过去的单位,不仅仅是工作场所,还是把成员的家庭、社会生活以及政治管理统一到一起的空间组织,包括向单位成员及其家属提供宿舍、食堂和学校等等。在单位,几乎可以解决90%的生活需求。公共空间(工作场所)和私人空间(住所)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下了班,隔壁邻居或许就是你领导或者同事。“单位11点放工,在食堂用过午饭后回家睡上一觉,2点返工”——诸如此类的作息习惯就变得稀松平常起来了。日,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一菜市场内,小贩们正在就地午睡,他们通常凌晨2点钟便起床为了生计忙碌。/网易看客回忆当时的日常生活,在体制下成长的那代人描述道:时针指向11点,街道倏地就热闹起来了。从单位放工的人群三三两两回家。午睡是每日最具仪式感的环节,需褪下长裤罩衫,需打开朝晨叠好的棉被,需拉拢窗幔遮蔽天光。家人常在耳边念叨,午休期间不准去邻家串门,因为常会撞见人家未着长裤的尴尬样。1980年《人民日报》刊登美国记者琳达·马修斯的文章“中国人的午睡”。马修斯讲到,一位美国工程师在参观南海近海石油钻井台时,被钻机工人在中午关闭机器,集体去午休的行为吓得不轻。琳达·马修斯尝试去解释这种集体午睡的习惯,并将原因归咎于当时中国的社会政策:“人们捧着保障终生职业的‘铁饭碗’,自然没有了工作热情,整天昏昏欲睡。”“全民午睡”最终在八十年代受制于多股压力,并逐渐开始消解。“中午是社会交流的黄金时间,却被午休打断了,显得中国整体节奏缓慢迟钝。”午睡本质上不能像工作、社交那样带来效益,人们也意识到,过去它给生产、流通、消费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日,浙江嘉兴两名用自行车支撑纹帐席地而睡的工人。/网易看客改革开放之后,曾经囿限在单位封闭环境的成员,有了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人群渐渐走出单位的筒子楼,转之迈入市场经济的产物——商品房。不同于单位内部“工作—社交—休憩”三位一体的空间结构,当时多数位于城郊的商品房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通勤时间和通勤成本。中午想回家睡上一觉的心愿变得难以实现。就这样,全民午休管理在质疑声中走下了神坛,午休时间不再受官方统一安排。当时,一些新兴成立的外资企业、外贸公司干脆拿去了午休时间段。“调和式的资本主义模式在欧美崩溃后,休养生息变得不再重要,因为供人休息和恢复精力的时间实在太昂贵了。”保留午休作息的学校、机关等也将午休时间顺应缩短,并随季节调整。无可救药的食困症现如今,单位制逐渐消解,不再强制午休了,午睡已经完全变成了一种个人选择:“昨天熬夜了,现在稍微趴一会儿”,“今天挺精神的,直接上手干活吧!”但大多数中国人,无论是私企还是国企,还是一到中午就犯困,吃饱了饭就是要趴一会儿。这到底是为什么?日清晨,嘉兴站临时购票大厅里长长的队伍中,一名小伙子身裹棉被正在睡觉,等候火车票开卖。/网易看客很多欧洲人和美国人不午休还能满血工作。细心的网友对比发现,英国人午间喝咖啡提神但不睡午觉后感慨:“难道只有我们想午睡吗?”其实,和中国一样拥有悠久午休传统的国家其实不在少数。如,以“嗜睡”而闻名于世的西班牙,地处热带、亚热带的菲律宾、哥伦比亚等国,为躲避正午时分的炎炎烈日,午睡传统也一直保留着。昏沉的晌午,那些在杏树荫下酣睡的人也常见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回到中国。中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如果说,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的中国人都因为太热才午休,显然是以偏概全的。&“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立刻就能睡着”/sleepingchinese Bernd其实,真正让我们中午昏昏欲睡的,是我们最爱吃的大米饭。我们不妨先回到一句俗语上,“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实际上,很多人的早餐是在上班途中随便打发的;晚饭也不敢多吃,过饱容易引起肥胖、结石等健康问题。所以饕餮时刻往往留到了相对“无害”的中午。白米饭与酱排骨齐飞,宽面条共白斩鸡一色。横批拿白居易的“食罢一觉睡”,岂不极妙?而让很多人困惑的问题是,那些下肚的米饭面条、排骨鸡块,为何就生出了睡意呢?首先是饮食结构的差异。欧美的农业结构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平衡发展,因此食物中除了谷物蔬菜,肉类蛋奶比例也极高。以美国为例,从谷物摄入的平均热量占比22%,肉类蛋奶加起来就已经27%,蔬菜吃的比较少,只占8%。中国人的食物来源则主要是种植业,谷物占主要成分,中原地区直到东周以后,70岁以上老人和贵族官员才能吃得上肉。因此,我们的饮食结构一直以来都是大米、面食等谷物类为主食,占据了我们日常摄入的47%,水果蔬菜15%,肉类蛋奶加起来才23%。这种饮食结构的差异,带来的最大的“恶果”就是,我们吃饱了饭就想睡觉。要明白其中的原理,需要先了解下升糖指数(GI)这个概念。当我们吃进含葡萄糖的食物后,血糖值会上升,通常以食用100克纯葡萄糖后2小时内身体血糖增长值为标准,即GI值为100。对照标这个准值,不同食物食用后两小时内的血糖增值和增速,就是它们的升糖指数。一般认为,GI值高于55的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在常见的食物升糖指数数据库中,我们可以发现,平时我们爱吃的主食大米、面食都是排名第一的高升糖指数食物。吃了这些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后,我们体内的血糖值会快速上升,刺激大量胰岛素的分泌。而胰岛素会使食物中的色氨酸进入脑部转化为血清素,继而代谢成褪黑激素。其中,血清素和褪黑激素都是稳定情绪、促进睡眠的脑内荷尔蒙,这就是午后催生睡意的元凶了。而且食困症跟基因、人种的关系不大,欧美人吃了中餐后也会无精打采。甚者还有出现“食物昏迷”(food coma)的问题,需要依靠大量咖啡补救。要改变个人的饮食习惯尚且不易,谈何整个国家的饮食结构。这样看来,倦意和中国人平素摄入的主食,打从一开始就是对双生儿。日,一名来自四川在浙江桐乡种蘑菇的菜农正在睡觉。/网易看客无处可睡我们在追溯午休传统时已经发现,八十年代伴随单位制消解,新兴商品房出现,工作地和住所被划分得越来越远。在如今的一线城市,“家住城东南角,去西北角上班”的年轻人比比皆是。人们普遍都会面临一个问题:“中午‘饭’困了,睡哪儿?”回家是不可能了,通勤成本太高,在办公室将就将就?趴着睡长此以往不利于血液循环,还会影响消化、视力和脑供血。日,浙江嘉兴房展会上,一名销售人员午间小憩。/网易看客除了那些无奈委身办公桌前的,午睡一族还会在街头巷尾、餐厅商场,甚至办公室的厕所里呼呼大睡。德国摄影爱好者Bernd Hagemann拍摄的中国人睡姿照就是很好的佐证,到处午睡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无处可睡啊。对不想掏钱去咖啡馆,也不想去商场睡觉的人来说,最适合的公共休闲场所就是公园。以中国的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公园数量为例,深圳、广州表现突出,分列全国2、4位,公园绿地面积分别有19241公顷和27200公顷。深圳是得益于几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撑场子,广州则是占了老城区的优势,绿化面积没有被大面积吞没。“这一刻,我是鱼”/sleepingchinese Bernd相反,另外两座城市连全国前200名都没排上,在四座一线城市的CBD办公集中区,上班族最需要休息的地方,都没有想配套的中心公园。为什么这么少,因为一线城市寸土寸金,不舍得用来建公园啊。同样受困于爱吃大米、中午想睡觉的日本,绿化面积达到66%,仅次于芬兰和瑞典,世界排名第三,即便是东京,人均绿化面积也达到3.01平方米,公园总面积达1969公顷,人均公园面积是上海的11倍,建这么多公园,就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休憩的需要。日,许多东京市民和年轻人在公园享受初夏六月的阳光。/视觉中国而在欧美城市里,草坪也是他们天然的床铺,午休、聚餐、会议、锻炼、甚至避难,都可以在草坪上进行。对很多不想掏钱去咖啡馆、不想在拥挤的商场里午休的年轻人来说,写字楼附近的草坪是最好的最便利的休息场所。跟日本、欧美的公园不一样,今天我们的城市公共空间经过全面规划,其中一项就是防止人在里面睡觉,影响市容。常用手法包括长椅的隔断设计,把表面抬高以防有人靠上去,草坪都用围栏围起来,不能踩踏,更别提躺在上面午休了。“再多的栏杆也阻挡不了我睡觉”/sleepingchinese Bernd为什么我们的草坪不能踩踏?跟欧美的草坪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很多人认为,不能踩踏草坪是因为中国人太多,按这个逻辑推导下去,大意就是中华960平方公里的大地容不下14亿人。相反,根据最新的政府报告,截至2016年底,全国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5平方米,完全足够你躺下来睡个午觉。事实上,草坪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要耐踩踏,而我们的草坪种类在一开始就没打算给人踩,属于观赏草坪。以北方城市为例,为了延长绿期,通常用的是冷季型草种,如黑麦草、高羊茅、早熟禾等。这些草种根系浅,茎杆脆弱,踩踏过度容易死得快,围栏围起来不让踩的目的就是减少维护成本。因此,想要靠草坪解决上班族的午睡难题,只能期待我们的科学家培养出超级稻一样的“超级踩”。“像家里的床一样软”/sleepingchinese Bernd此外,睡草坪、睡公园真的是一种不文明行为吗?其实困了就躺下睡是人之本能。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的研究中提醒我们,睡眠这项本能,很大程度上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二战时期大兵们见缝插针地补充睡眠,不论地点场合;在极寒的火地岛,原住民习惯围着火堆集体入眠。美国学者乔纳森·克拉里则认为,如果一个人愿意把自己最为脆弱的睡眠状态曝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心无挂碍地入睡,反倒说明这个社会的安全指数较高,他可以放心地把自己交给他人和社会的保护。在草地上休息的老大爷/sleepingchinese Bernd除了室外草坪自由休闲,在同样保留午睡习惯的西班牙,出现了更贴心的午休服务——休憩吧(nap bar)。它不仅提供单人客房、上下铺位,还有沙发、摇椅等供午睡者选择,类型更加多样化。体验者表示,为了防止睡过头错过工作时间,工作人员还提供人工叫醒服务。今夏,在北京、上海、成都出现了和西班牙“休憩吧”很像的另一种公共休息室,美其名曰“共享睡眠舱”。扫描二维码,开舱即睡,一分钟才两毛钱。然而,操作便捷、价格低廉的共享睡眠舱,甫一问世就遭遇了未热先撤的尴尬境遇。体验者直言舱内闷热、枕头被褥潮湿、隔音效果差。相关部门更是以消防、卫生、治安等管理问题勒令停业整改。这样看来,午饭后打盹儿的上班族们,就差一张飞往西班牙的机票了。参考文献[1] Bjorklund,E M(1986)‘The DANWEI: Socio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work units in China’s urban society”,&Economic Geography, Vol.62,No.1,pp.19-29[2] Chenhall, Richard & Glaskin, Katie eds.(2013)&Sleep Around the World: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m[3] Crary, Jonathan (2013)&24/7 Late Capitalism and the Ends of Sleep, London & New York: Verso[4] Mauss, Marcel (1968)&Sociologie et Anthropologi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5] Phelan, Stephen (2017) Siesta & Go Review: What Happens When You Pay for an Afternoon Nap in Madrid City Center, Independent
[6] Yi, Li (2003)‘Discourse of mid-day napping: A Political Windsock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Steger, Brigitte & Brunt Lodewijk.(eds.)&Night-time and Sleep in Asia and the West, London: RoutledgeCurzon, pp.45-64[7] 風向新聞(2017)餐後缺氧愛睏 高升糖食物惹禍[8] 人民日报(1958)关于做好当前人民生活的几项工作的规定[9] 人民日报(1980)中国人的‘午睡’[10] 人民日报(1980)关于‘午睡’的两种不用意见[11] 祝浩杰(2017)共享睡舱之问
本文来源:湾流
作者:翁慕涵
责任编辑:于方_NX240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午犯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