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3个月长牙正常吗什么时候长牙

宝宝长牙顺序图:什么时候出什么牙?_家有宝宝育儿网
宝宝长牙顺序图:什么时候出什么牙?
编辑:pang
内容简介:宝宝的第一颗牙齿,也称为乳牙,通常会按照某一特定的顺序出现。图解宝宝的长牙顺序,一目了解,爸爸妈妈们可以做好了解和准备哦。
宝宝的第一颗牙齿,也称为乳牙,婴幼儿长牙通常会按照某一特定的顺序出现。
通常先出现的是下颌中切牙。萌出年龄一般正值宝宝5至10个月大。牙齿发育是具有遗传性的,所以如果您在婴儿阶段萌牙很早的话,那么您的宝宝也很可能和您一样。
下颌中切牙
然后出现的是上颌中切牙,萌出年龄一般都在6个月至1岁之间。上颌中切牙通常是成对出现的。
上颌侧切牙
在宝宝9个月至1岁1个月大时,您可以看到他的上颌门牙左右两侧的乳侧切牙。这时,宝宝上颌就拥有了四颗紧密相连的牙齿。
上颌侧切牙
10个月至1岁4个月时,宝宝下颌门牙左右两侧的乳侧切牙就长出来了。在这个阶段,宝宝对您微笑时会露出一嘴的小白牙!
下颌侧切牙
第一乳磨牙(臼齿),其位置在口腔后部,体积更大,在宝宝1岁至1岁6个月大时出现。
上颌第一乳磨牙
下磨牙与上磨牙同一时间萌出。
下颌第一乳磨牙
在1岁4个月至2岁10个月之间是宝宝上尖牙萌出的时候,其填补了侧切亚和第一磨牙之间的空隙。
下尖牙也是与上尖牙同时萌出。值此阶段,宝宝的牙齿比任何时候都要闪亮,因为乳牙比恒牙更加洁白。
宝宝到了1岁8个月和2岁7个月大时,下颌第二磨牙开始萌出。
下颌第二乳磨牙
宝宝到了2岁1个月至2岁9个月大时,萌出乳牙中最后一颗牙齿&&上颌第二磨牙。大多数孩子到了3岁的时候,就已经拥有20颗完整的乳牙。这个阶段的宝宝对你微笑时,会露出一口闪亮洁白的牙齿。
上颌第二乳磨牙
美国家庭医师学会对如何照顾正在出牙的宝宝提出了七点建议
1、出牙一般是不疼的,但有些宝宝会感到不舒服和烦躁。可以用干净的手指或湿润的纱布,放入孩子的口中磨擦牙龈,这样会对他有所帮助;凉凉的出牙环也可以用来缓解孩子出牙时的牙龈不适。
2、要谨慎使用牙胶,过多地使用牙胶对孩子没有好处。
3、出牙不会引起发烧。如果孩子发烧,应该带他去看医生,可能另有原因。
4、母乳喂养对宝宝的牙齿发育是有利的。
5、宝宝6个月大时就可以使用水杯,1岁时就别再给他用奶瓶了。这些有利于他的牙齿发育。
6、在两餐饭之间只要添加些水或普通纯牛奶即可,不要让孩子喝果汁或其他饮料,因为里面存在大量的糖。如果你想给宝宝喝些果汁或加了甜味剂的牛奶,可以直接让孩子在用餐时饮用。
7、宝宝出第一颗牙时,就应该帮他刷牙了,一天两次。最重要的一次是在晚上就寝前。要用轻柔的婴儿牙刷,挤上少量的牙膏,轻轻地帮他刷牙。注意不要让孩子吞食牙膏。
最后提醒:需要注意的是,牙齿萌出的早与晚,不是衡量宝宝生长发育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牙齿萌出的早晚和遗传因素、身体发育以及牙胚的位置都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出现牙齿较早长完或是迟迟不长,无须过于着急,只要孩子全身的生长发育和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属于正常的生理范围就可以了。
大家都在看
家有宝宝怀孕、育儿、你想要的都在这里!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重庆市软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会员单位
重庆市互联网协会会员单位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单位
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联系 QQ育儿快速导航
妈妈必看:宝宝长牙时间表
核心提示:牙齿的萌出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标志,乳牙一般在出生后6-8个月萌出,少数婴儿4个月可出乳牙,若10个月以后仍未出牙,可能与遗传和佝偻病等有关.乳牙的萌出按一定的顺序,即下中切牙、上切牙、下侧切牙、上侧切牙、第一乳磨牙、尖牙、第二乳磨牙。
专家提醒:
孩子吃得多、吃得好,就一定长得高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权威告诉你,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如果吃了过多这三种食物,不但不长个,还会伤身!孩子长高一定要避免的三种食物是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长高 查询结果。
宝宝长牙时间表
  有的宝宝到了7个多月了还没有长牙齿,妈妈很着急,这是为什么?难道是缺少什么或某些元素?
  牙齿的萌出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标志,乳牙一般在出生后6-8个月萌出,少数婴儿4个月可出乳牙,若10个月以后仍未出牙,可能与和等有关.乳牙的萌出按一定的顺序,即下中切牙、上切牙、下侧切牙、上侧切牙、第一乳、尖牙、第二乳磨牙。乳牙共20个,一般在两岁半全部出齐。2岁内乳牙数可用下列公式计算:乳牙数=(月龄—6),即10个月的婴儿应出4个乳牙。
  牙齿萌出时间和顺序
  名称       萌出年龄   牙数 总牙数   注
  下中切牙    4-10个月   2  2    牙齿对
  上中、侧切牙 6-14个月   4  6 称,左
  下侧切牙   6-14个月    2  8   右萌出
  第一乳磨牙  10-17个月  4 12   一般
  尖牙     16-24个月  4 16   先下后
  第二乳磨牙  20-30个月  4 20   上
  婴儿出乳牙一般无不舒服感,个别婴儿即可有睡眠不安、哭闹、流口水、喜欢咬硬东西或咬手指、喂奶时咬奶头。这些现象都是牙齿萌出时压迫神经所致,有的还可出现牙床充血或出现紫泡,多在出牙后即自然消失。孩子出牙期,方面宜加脆性,如、烤片,以帮助乳牙的萌出。
  所以宝宝出牙是有一定顺序的,妈妈们切勿心急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育儿观点PK台
婴儿洗衣液评测
育儿频道精彩热文
育儿 相关话题
人气38256/2人气7402/7人气64554/2人气19921/5人气41243/11人气39234/2
向在线育儿专家提问
宝宝喂养、发育儿科
新生儿、儿童常见病儿科
儿童营养、心理行为儿科
请详细描述您的疑问,有助医生快速帮您解答!
只要填资料就能免费领取巧虎早教课程...
宝宝需额外补DHA?专家说吃这些就够了....
如何预防春季咳嗽
39育儿频道
扫描关注智慧妈妈微信
很多家长会发现小宝宝在某段时间内,会喜欢揪耳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耳朵出现了什么问题还是其它原因?宝宝什么时候开始长牙才是正常的?宝宝什么时候开始长牙才是正常的?贝比去哪儿啦百家号长牙是每个宝宝必经的过程,虽然长牙时宝宝容易生病发烧,但是不及时长牙宝爸宝妈们估计要急得跳脚!宝贝缺钙了?宝贝缺维生素了?别激动,宝宝的生长发育是一个个体差异化的过程,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时间都是不一样的,只要在一个标准区间内就是正常的。标准长牙时间:5~10月龄 上下各长两颗乳中切牙6~14月龄 上下各长两颗乳侧切牙10~17月龄 上个各长两颗第一乳磨牙18~24月龄 上下各长两颗乳尖牙20~30月龄 上下各长两颗第二乳磨牙以上是一般情况下宝宝的长牙时间,具体到个人的话就不一定了。有的宝宝从出生就带有牙齿了【极少】,有的宝宝4个月就开始长牙了,也有的宝宝9个月才开始长牙,这个过程受到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宝宝晚于13个月还没开始长牙,才是出牙迟缓。影响宝宝长牙早晚的因素有哪些?遗传因素:基因遗传就是这么神奇,长牙时间也是可以遗传的。营养因素:缺钙是引起宝宝出牙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宝宝平时获取营养的渠道有限,如果没有获取足够的钙质,需要及时给宝宝补钙。同时维生素AD也是促进钙合成的关键,缺乏维生素AD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佝偻病等。环境因素:6个月以后,宝宝就可以添加适当的辅食了,辅食不仅仅是对宝宝营养的补充,而且可以锻炼宝宝的咀嚼和吞咽技巧,促进宝宝牙齿的生长。要注意调整辅食的硬度,过于细烂的食物不利于宝宝牙齿的萌出与排列。你家宝贝的第一颗牙齿是什么时候长的呢?欢迎宝妈们留言探讨分享!更多育儿信息可以关注我进我的主页查看!欢迎宝爸宝妈们留言讨论分享育儿知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贝比去哪儿啦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分享育儿经验感悟,与宝爸宝妈们共同成长!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开心俱乐部
育儿网用户登录
欢迎您nickname
专家在线回答网友问题。
婴幼儿护理
情商与品德
赏识与挫折
感知觉训练
行为与习惯
艺术潜能开发
儿童常见病
玩具游戏运动
玩具游戏运动
发育关键期
发育关键期
&&&宝宝一般几个月开始长牙?
宝宝一般几个月开始长牙?
我家宝宝5个多月了,经常吐舌头,用舌头磨牙根,请问是不是长牙的现象啊?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吗?
小儿乳牙大概在六个月开始萌出,在12月左右会长出6颗牙齿。小儿出牙多数情况有的是自然萌出,没有什么感觉,也有的宝宝会伴有局部发红、发痒、流口水、咬奶头等情况,这些大都在出牙后自然消失,期间可以给宝宝用用磨牙棒和牙胶。
但宝宝如果快1岁还没有出牙迹象,家长就需要给宝宝补钙,宝宝缺钙可以服用龙牡壮骨颗粒治疗,龙牡内含有机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D,容易吸收,不刺激肠胃。龙牡壮骨颗粒给宝宝补钙补充维生素D,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求。按说明书剂量1天3次服用龙牡壮骨颗粒,一般1-2个月改善出牙迟、牙釉质发育不良等症状。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谢
宝宝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最晚2.5岁出齐.
1岁以后宝宝的出牙速度要慢于婴儿期.宝宝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要萌出8-10颗牙,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仅萌出10-12颗牙.而且牙齿的萌出并不是出完一颗紧接着再萌出新牙,而是要有一段间歇期.一岁以后间歇期较婴儿期长,一般需要4-5个月.
宝宝的牙齿萌出不仅需要钙和维生素D等的支持,也需要给宝宝稍硬的食物,用以刺激牙床,这样才有利于牙齿的发育,另外,牙齿萌出的快慢还与胚胎期牙胚的发育情况有关.
宝宝出牙的征兆及护理
萌牙期常见的4种不舒服表现:
1.发烧。有的宝宝出牙时会发低热,体温多数在38.0(肛温)以下。
2.流涎。牙齿刚萌出时刺激了齿龈上的神经末梢,使唾液分泌增多,但宝宝一下子又不会吞咽过多的唾液,造成不自主地流口水。
3.痒。胚芽由于萌出时向上顶,会让宝宝常有发痒、不舒服的感觉,因而喜欢咬乳头、咬人、咬坚硬的东西,以消除不适感。
4.哭闹。牙齿不仅白天长,晚上也在长,由于痒痒和不舒适,出牙期间宝宝晚上经常哭吵,难以入眠,这些现象会一直持续到牙齿萌出。
1.牙齿的发育需要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D、C)和矿物质(如钙、磷、镁、氟等),因此,宝宝出牙期间的饮食调理很重要,富含蛋白质、钙质、维生素类的食物,如肉类、鱼和虾皮、蛋、牛奶、豆浆、豆腐、水果、蔬菜等,都有助于宝宝牙齿的健康发育。甜食是影响牙齿的大敌,糖果、带黏性的甜食或碳酸饮料都会引起蛀牙,还会影响食欲,因此要避免宝宝就餐前尤其是睡前吃零食或糖果。
2.要有良好的喂养习惯。每次给宝宝喂养食物后,再喂几口白开水,以便把残留食物冲洗干净,如有必要父母可戴上指套或用棉签等清除食物残渣。
3.经常带宝宝到户外活动,晒晒太阳,这仅可以提升宝宝免疫力,还有利于促进钙质的吸收。
3.发现宝宝有出牙迹象,如爱咬人时,可以给些硬的食物如面包、饼干,让他去啃,夏天还可以给冰棒让他去咬,冰凉的食物止痒的效果更好。
4.入睡前不要让宝宝含着奶头吃奶,因为乳汁沾在牙齿上,经细菌发酵易造成龋齿。睡前喂牛奶,不要加糖。
5.注意纠正宝宝的一些不良习惯,如咬手指、舐舌、口呼吸、偏侧咀嚼、吸空奶头等.
注意哦:长牙快慢与营养无关
不过长牙速度的快慢,以及萌牙的早晚,还是有个别的差异性;健康正常的孩子可能在新生儿时期便长出俗称“鬼牙”的初生牙(natal tooth),也有人晚到十五个月大时才长出第一颗牙齿。其实只要孩子的营养摄取正常,生长发育及智能发展都在正常范围内,外观也无异常,基本上便不须担心他长牙快慢的问题。君不见,报纸上报导的非洲难民儿童,以及媒体上屡见不鲜的战乱、饥荒当中的儿童可怜的身影,瘦小、羸弱的个子,仍旧长了一口大白牙,显得相当突兀,也不禁让人油然而生同情之心。不过这也相当明白地显示,长牙与营养状况之间不必然有相关性,也就是长不长牙、何时会长牙是“天注定”,是由个人的遗传特质在操控,其他的因素纵有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当您了解了这样的实情之后,相信您会大为放心。
第一只乳牙萌出的月龄早的是3~4个月,稍晚些可以到10~12个月。极个别新生宝宝出生时已有牙齿长出,这种牙齿称为诞生牙。诞生牙的牙根部松动,容易脱落吸入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医生主张及时将其拔掉,免得发生意外。
出牙的顺序:下中切牙上中切牙上下侧切牙第一乳磨牙单尖牙第二乳磨牙。
当然,有个别牙齿萌出顺序与上面介绍的有所不同。有的宝宝出了几只牙后,会隔几个月才陆续长出新牙,遇到这种情况您也别着急,属正常现象。您也别拿自己的宝宝与别人同龄的宝宝相比,如长牙少了、多了等等,因为各有各自的出牙规律。宝宝大约到30个月时20只乳牙出齐。
个体有差异
孩子牙齿的萌出个体差异很大,有的早些,有的晚些,但就某个孩子而言,都是正常的。牙齿萌出早的孩子,可能在4个多月下切牙就开始萌出;大部分孩子都是6~8个月开始萌出;而很少一部分孩子是1岁以后,有的接近1岁半牙齿才萌出。但对这些孩子而言,如果没有全身发育异常,就是正常的。
虽然,孩子牙齿的萌出有的开始的早,有的开始的晚,虽然牙齿的萌出总会有一定的顺序,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按照这个顺序不变萌出,有时萌出的顺序会有些少许变化,这也属于正常的范围。
记得专家门诊有这么一个咨询:“宝宝7个月,5个半月出的下面两颗牙,现在上面的牙也要出了,但不是出的2个门牙,而是门牙两边的小牙,出门牙的地方已经发白,请问正常吗?”从孩子妈妈的叙述来讲,这个孩子牙齿的萌出是正常的。有时在前牙区,无论是上牙还是下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会有所变化,对孩子来说,都是正常的。并不是因为孩子牙齿的萌出,跟书上说的有轻微的变化,就不是正常的,这种观念和想法都是错误的。
每天的门诊,跟孩子打交道,遇到最多的疾病就是孩子的龋齿,也就是大家说的“蛀牙、虫牙”。龋齿的发病有3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牙齿的发育不好,矿化程度低;二是不良的喂养、饮食习惯和口腔清洁习惯;三是细菌的作用。对于婴幼儿来讲,主要的致病因素是不良的喂养、饮食和口腔清洁习惯。
孩子牙齿的发育,早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了,最早开始于孕期的14~16周,直到孩子出生后一年,在这段时间内,只要出现影响妈妈(孕期)和孩子(生后)健康的不良因素,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牙齿的发育缺陷,而发育缺陷的牙齿因为存在先天不足,所以在同等条件下,就更容易患龋齿。但有时,有的家长往往很难区分是牙齿发育缺陷还是得了龋齿,在前牙区发生这种情况就更为明显了。
上前牙好发婴幼儿龋齿,主要因为不良的喂养、饮食习惯和不良的口腔清洁习惯,再就是牙齿靠近牙龈(牙床)的部分矿化相对其他部位要程度低。而且这个部位,往往食物软垢和菌斑容易堆积,加上这些部位孩子很难清洁干净,所以往往这些部位先发生龋齿,有的会一块块、一层层剥脱,变色呈深黄色、黄褐色、褐色。而远离牙床的那一部分牙冠,则是正常的。这里需强调,如果家长怀疑和发现孩子的牙齿有异常,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治疗。
釉质发育不全
记得专家门诊时,有这么一个咨询:“我女儿32个月,从她6个月的时候长牙,之后每月长一颗,直到9月份长了4颗牙。后来就慢了,大概18个月是长全了,就是2颗门牙刚长出来的时候就只长了一半,上半靠牙根的地方还很正常,下半段却是咖啡色,请问是什么原因,我看到书上说是先天性牙釉质不全。现在孩子一切正常,就是笑起来露出牙齿的时候,门牙象蛀了一样。请问到孩子长大了,会不会一直这样呢?”
从家长的叙述,我更倾向于是牙齿的釉质发育不全。至于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要基于病史和家族史。当然,真正确诊,还应到门诊进行检查,这样便可一目了然,毕竟有时家长的描述会有出入。当然,在换牙前,乳牙的釉质发育不全不会消失,父母要做的一是认真帮宝宝清洁牙齿,防止发生蛀牙;二是考虑修复治疗。如果家长的叙述是门牙“上半靠牙根的地方是咖啡色,下半段还很正常”则就有可能是蛀牙。
定期口腔检查
上周的门诊看到一个3岁的男孩,因为右下磨牙(槽牙)疼痛和不敢吃东西才来就诊,小家伙整个右侧脸都肿了起来。一问家长,才知道到目前为止,孩子从没有到医院来检查过,这次如果不是牙痛,还不会就诊。
完成了孩子的这次治疗,我在想,如果孩子早些就诊和检查,就会早发现龋齿,可能通过简单的治疗,一次就能完成。而发展到目前这种状况,治疗需几次,而且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会增加许多,孩子遭受的痛苦也会增加许多。
婴幼儿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是龋齿,常见的咬合异常主要是反咬合,这些主要与不良的口腔喂养和清洁习惯有关。孩子定期检查,就会尽早发现:第一个检查方面,孩子是否开始采取口腔清洁习惯,方法是否科学和正确;第二个检查方面,孩子是否存在不良的口腔喂养习惯;第三个检查方面,孩子是否有口腔发育的异常;第四个检查方面,孩子是否有一些口腔疾病。
早期检查4大好处
首先,如果对孩子从小就采取科学、正确的口腔清洁习惯和科学、良好的喂养习惯,就会避免和预防龋齿、反咬合(由不良喂养习惯导致)的发生,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心理成长都有益处。
其次,还会使孩子免受疾病的痛苦。
第三,对一些发育异常,通过早期发现,可以找到治疗的最佳时机,避免延误治疗。
第四,尽早发现孩子的口腔疾病,尽早治疗,避免治疗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也避免孩子遭受更多的病痛,家长也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是要长牙,一般的宝宝都是6个月左右开始长牙,早的4个月的也有,宝宝长牙时会往外吐唾沫吹牙现象这是,你可以用纱布给宝宝擦拭牙床轻轻的按摩一下牙床,帮助他长牙,以后要做好宝宝牙齿的清洁工作
应该是长牙了
一般在六个月左右长
我家宝宝八个月了还没长牙怎么办
宝宝几个月长牙齿才最好
6个多月吧,大致都这样
看宝宝流口水,吃手,就有长牙的征兆,最早长牙3个半月
小孩早的四个月就长牙了,有的八九个月才长牙
你好,每个宝宝长牙齿的时间都不一样的,有可能是宝宝要长牙齿了吧,不用太担心的。
相关未解决
高悬赏问题client: 221.228.166.33, server: 0b3d685, tim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长牙早好还是晚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