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药治疗痛风怎么治疗效果好效果好吗?

有一朋友患有痛风好多年,试了不少药,结果痛风没治好,反到把肠胃也吃坏了,尤其是秋水仙碱的副作用很大,大家知道有什么好一点的中药吗?
全部答案(共3个回答)
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 王玉明
《家庭医药》2003年1月号
痛风虽然与遗传有着密切关系,但后天的一些因素对痛风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一旦注重预防,我们就会让痛风无隙可入。
首先,饮食与痛风的发生关系很密切。很多人把大吃大喝作为一种享受,乐此不疲。殊不知美味佳肴多为高嘌呤食物,过多摄入高嘌呤食物是诱发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原因,是痛风的罪魁。因此,人们要管住自己的嘴,调整饮食结构,合理选择饮食。
按嘌呤含量的高低,人们把饮食一般分为高嘌呤、中嘌呤和低嘌呤三类。
高嘌呤食物,即100克食物中含有150~500毫克嘌呤。这些食物主要有:动物内脏、海鲜、沙丁鱼、凤尾鱼、带鱼、蚶、蛤、鸡汤、肉汤等。痛风患者尽量禁食这些食物。
中嘌呤食物,即100克食物中含有50~150毫克嘌呤。这些食物主要有:家禽家畜肉、鱼、虾、蟹、鳝鱼、白鱼、扁鱼、鲢鱼,各种豆类及花生、芝麻等。痛风患者应尽量少吃这类食物。此外,一些蔬菜也含有较高的嘌呤,如韭菜...
防“风”于未然
北京相关信息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 王玉明
《家庭医药》2003年1月号
痛风虽然与遗传有着密切关系,但后天的一些因素对痛风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一旦注重预防,我们就会让痛风无隙可入。
首先,饮食与痛风的发生关系很密切。很多人把大吃大喝作为一种享受,乐此不疲。殊不知美味佳肴多为高嘌呤食物,过多摄入高嘌呤食物是诱发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原因,是痛风的罪魁。因此,人们要管住自己的嘴,调整饮食结构,合理选择饮食。
按嘌呤含量的高低,人们把饮食一般分为高嘌呤、中嘌呤和低嘌呤三类。
高嘌呤食物,即100克食物中含有150~500毫克嘌呤。这些食物主要有:动物内脏、海鲜、沙丁鱼、凤尾鱼、带鱼、蚶、蛤、鸡汤、肉汤等。痛风患者尽量禁食这些食物。
中嘌呤食物,即100克食物中含有50~150毫克嘌呤。这些食物主要有:家禽家畜肉、鱼、虾、蟹、鳝鱼、白鱼、扁鱼、鲢鱼,各种豆类及花生、芝麻等。痛风患者应尽量少吃这类食物。此外,一些蔬菜也含有较高的嘌呤,如韭菜、菜花、黄豆芽、豌豆苗、扁豆、菜花、紫菜、菌类等,最好不吃或少吃。
低嘌呤食物,即100克食物含有的嘌呤量小于50毫克。这些食物主要有:鸡蛋、鸭蛋、牛奶、奶酪等。这些食物可吃。水果,蔬菜中的萝卜、胡萝卜、番茄、白菜、土豆等,含嘌呤特别少,为痛风患者的推荐食品。有研究显示,进食无嘌呤饮食7天后血中尿酸浓度可降低度1.2毫克/升左右。
痛风病人的主食应以细粮为主,如精面粉做的面食,精大米等,不宜吃粗粮,因为细粮制品中嘌呤含量较粗粮少。避免饮酒,酒中的乙醇使体内乳酸增加,而乳酸可影响肾脏排泄尿酸易引起泌尿系统结石;乙醇还可使体内嘌呤合成增加,特别是啤酒,在发酵过程中可产生大量嘌呤,对痛风病人非常不利。
其次,保证足量的水分摄入,每天喝2000毫升左右的白开水,不包括牛奶、汤、稀饭等流食。因为人体70%左右的尿酸要从肾排除,每日尿量要达到1800毫升左右。夏季多汗饮水量还要增加。
再次,注意生活规律,按时作息,定时进餐,七分饱为宜。保持理想体重。避免劳累及精神刺激。适当锻炼,但不可剧烈运动,如踢足球、快跑、滑冰、游泳、登山等,它会使体内乳酸产生过多,抑制肾脏排泄尿酸的功能,使血尿酸增高,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另外,要定期体检,争取早期发现高尿酸血症,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痛风发生。
● 作者简介:
王玉明,198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学院中医系,一直从事风湿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曾经师从于全国著名风湿病专家王为兰教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风湿病及疑难痛症取得良好疗效,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专业杂志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控制痛风不再“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 刘钢
《家庭医药》2003年1月号
痛风的常见表现形式为急性关节炎。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常用药为秋水仙碱,每次均为0.5毫克,第1天口服3次,第2天和第3天均服2次,第4天及以后每天服1次,用至关节症状消失。
患者在刚开始接受痛风的治疗阶段,常会有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这时可将每日口服1次秋水仙碱的时期适当延长,以预防急性痛风关节炎反复出现。在症状刚出现时服用秋水仙碱,效果能达到最好。若出现明显炎症才用药,所需药物的剂量在允许服用的剂量范围内需增大,所用疗程也需延长。
此外,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时还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如扶他林、莫比可、瑞力芬、奈普生等,任选其中一种口服。若采用秋水仙碱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止痛,抗炎效果比单用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疗效好。
在急性关节炎症状消退后,应该使用降低血尿酸浓度的药物。降低血尿酸的药物按作用机理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干扰尿酸的生成,另一类为促进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若患者肾功能正常,则可以选用促进肾脏排泄尿酸的药物,如苯溴马隆等;或降低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也可两者合用。若肾功能不正常,则只能选用别嘌呤醇,以防止尿酸在肾脏排泄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而造成肾功能损害。由于别嘌呤醇亦通过肾脏排泄,此时要根据肾脏功能减退情况对它进行调整。此外,还可加用碱性药物小苏打,增加尿液酸碱度(ph值),提高尿酸溶解度,防止其结晶沉积、损害肾脏。
当痛风未得到及时治疗时,尿酸结晶将大量沉积,患者耳廓及关节周围会出现痛风石,急性间歇发作的关节炎也会演变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这种关节炎的病程常迁延很久,间歇发作的特点已不明显。此时治疗的措施与急性关节炎有所不同,主要是运用降低血尿酸的药,并辅以非甾体抗炎药和小剂量秋水仙碱进行治疗。
有少部分患者就诊时,肾脏功能已明显受损,此时应使用别嘌呤醇以降低血尿酸。但需对别嘌呤醇减量。此外,还应使用改善肾脏功能的药,防止肾脏功能进一步减退。如果患者肾脏功能已经进入尿毒症期,则需要进行相应治疗。
● 作者简介:
刘钢,1954年生,1979年至1982年就学于华西医大硕士研究生班,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长期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并于1997年开始系统从事风湿病防治工作,曾师从我国风湿病学奠基人张乃峥教授及董怡、唐福林、张奉春、曾小峰等著名风湿病学家。作为第一作者在《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免疫学杂志》、《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1999年,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四川省科委科技研究项目1项;作为副主编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风湿病诊治手册》。
现代富贵病——痛风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主任、教授 刘维
《家庭医药》2003年1月号
我们病房曾收治过一位姓张的患者,42岁,中等个子,是一个豪爽、热情、善交朋友的汉子,平时就喜欢与朋友一起喝酒聊天。也许正是这个缘故,他的身材明显发胖。一日,他与朋友开怀畅饮后,带着浓浓的醉意,回家倒床便睡。半夜睡得正酣时,突然被右脚大趾剧烈疼痛痛醒,只见大趾局部红肿,不可触摸。在家人的劝说下,来我院就诊。待到我院就诊时,他已不能行走,且右足不敢穿鞋。经化验检查,诊为痛风急性发作。
痛风是什么病
在我们身体里有一种名为嘌呤的物质,它分解代谢后形成一种产物——尿酸。正常情况下,尿酸能通过肾及大肠排出体外。
如果人体摄入含嘌呤物质过多,或者嘌呤代谢发生紊乱,或者尿酸排泄减少,血清及体液中的尿酸都会异常升高,出现高尿酸血症。尿酸若不及时排出,进一步积聚会形成结晶。这些结晶沉积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皮下组织、肾脏组织等,从而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等。可见,痛风是一组代谢障碍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它的前奏曲,是诊断痛风的主要依据。
痛风可分为两大类: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患者中,约10%~25%的患者有痛风阳性家族史;约1%~2%的患者有先天性酶缺陷,使嘌呤合成与分解代谢发生障碍;其他病因则至今不明。继发性痛风就是由某些疾病,如肾脏病、白血病、肿瘤等,或者由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化疗药等,或者由肥胖症饥饿疗法等引起高尿酸血症所致。
痛风好发于30~50岁。早期的临床表现,往往是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典型表现十分剧烈,多数起病急骤,且多在午夜突然因足痛惊醒。关节呈红肿热痛,痛不可触;疼痛在48~72小时内达到高峰。发作时呈“刀割样”、“咬噬样”或“烧灼样”剧烈,多数病人难以忍受,有的患者无奈之下只有“抱足痛哭”。70%以上的患者首发关节为足跖趾关节,其次累及踝、膝、 指、腕、肘关节等。每次急性发作时间约1周,其后自然缓解。
痛风的“升级版”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首发者,多数可以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缓解后感觉不到任何症状,但千万别以为万事大吉了。一旦不对其进行及时、系统地治疗和控制,任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它将会象电脑一样不断升级换代——进入痛风慢性期。
慢性病程中,可出现痛风石形成。痛风石发生的典型部位在耳廓,也常见于拇趾、指、腕、膝、肘的弯处。痛风石在关节沉积逐渐增多,痛风发作也就越频繁,受累关节也就增多,乃至引起骨质侵蚀、缺损及周围组织纤维化。结节由软变硬,由少增多,使关节发生僵直畸形。关节也因此容易磨损、破溃形成瘘管,瘘管处有白色糊状物排出,并可查出尿酸盐结晶。瘘管周围组织呈慢性炎症肉芽肿,不易愈合。
另外,在痛风病患者中,约有30%的人可出现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痛风性肾病和尿路结石。
痛风性肾病,早期表现为轻度浮肿,腰痛,中度血压升高,间歇或持续蛋白尿,是尿酸盐在肾脏沉积从而影响肾功能所致。如果肾病变加重,晚期出现肌酐清除率下降,尿素氮升高,进而发展为尿毒症,最后死于肾功能衰竭。
尿路结石,因患者尿呈酸性,致使尿中尿酸浓度增加而出现尿路尿酸结石。较小的结石可随尿排出,无不适感。较大的结石可梗阻输尿管而引起肾绞痛、血尿,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也可继发感染成为肾盂肾炎。巨大结石可造成肾盂肾盏变形、肾盂积水。
痛风不再陌生
在这里,肯定有读者要问:痛风既然这么严重,为什么以前很少听说有这种病?
其实痛风病古已有之,只是以前在我国发病率较低罢了。而在西方国家则较多,以致很多人都认为,痛风只是西方国家的一种常见病,而东方民族较少见。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我国不科学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人们摄入含嘌呤食物增多,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一大样本调查显示,我国约5%的人患有高尿酸血症,其中约10%~20%的人将已患或发生为痛风。痛风的发病已证实与进食高嘌呤饮食有关,与经济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所以人们把痛风称为现代“富贵病”,不无道理。
● 作者简介:
刘维,女,满族,生于1962年,1985年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0年天津中医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为津门已故名老中医王云鹤的关门弟子,随师诊治多种内科疑难杂症,颇得真传。对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诊治有较高的造诣。
痛风(解惑篇)
《家庭医药》2003年1月号
问:痛风病人需做哪些检查?
刘维教授:痛风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并检测尿尿酸排出量。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发作的患者,还应检测血白细胞计数、血沉。严重的病人应做关节腔穿刺取滑囊液检查,可发现针形尿酸盐的结晶。对于一时无法确诊的患者,可行秋水仙碱的实验性治疗,患者多在服药后出现好转。
慢性痛风病患者还应行受累关节的X线检查,了解骨与关节的破坏程度;行肾脏的影像学检查,了解是否存在肾、输尿管结石。病程长者还应行肾功能的检测。此外,痛风石的活检可以证实尿酸盐结晶的存在。
问:长期服用秋水仙碱有何毒性作用?
刘钢主任医师:秋水仙碱是一种细胞毒药物,对细胞浆内的微管功能有抑制作用,在痛风急性发作时,通过它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因此它是一个对急性痛风发作非常有效的药物。但是它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当接近,故患者按医嘱服药后,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表现,这是秋水仙碱对胃肠道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所致。此外,它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可导致血白细胞减少;还可引起脱发;对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功能及精子的生成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所以不要大剂量长疗程使用秋水仙碱。对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秋水仙碱宜用较小剂量,因为此时肾脏对它的排泄非常缓慢,容易导致蓄积中毒。
问:中医治疗痛风有何好办法?
刘维教授:中医最根本的治疗是辨证论治,突出治疗个体化特征。我们认为痛风发作多与体内湿、浊、淤邪相关。一般而言,急性期我们多采用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湿泻浊的方法。稳定期则在祛淤通络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化浊的药物。我们常用的有治疗急性发作的痛风止痛汤剂,控制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汤剂,以及化淤通脉汤剂等,临床疗效还是比较满意的。
问:痛风患者不宜服哪些药?
王玉明副主任医师:患了痛风的病人在积极服药治疗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有些药最好不用或慎用。这些药物有青霉素、四环素、利尿药、含有利尿药的复方降压药、维生素B1、B2、阿司匹林、烟酸、华法令、利福平、雷米封等药。因为有些药物影响尿酸的排泄,服后使体内尿酸浓度升高,可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或加重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另外维生素C和维生素D也应慎用,因其可促进泌尿系结石形成,加速痛风病人肾脏的损伤。
问:儿童容易患痛风吗?
王玉明副主任医师:儿童不容易患原发痛风。这是因为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尿酸水平开始上升,约3天后达到稳定水平,一直持续至青春期。青春期后血中尿酸值增加较快,然后维持高峰状态。中年以后血尿酸值逐渐增高,此后易患痛风。所以儿童患痛风很少见。但是有一些疾病,如肾功能异常、白血病化疗后、先天性代谢紊乱疾病等,可引起继发性痛风。对于患了这些疾病的儿童应预防痛风的发生。
问:痛风与类风湿关节炎有何不同?
刘钢主任医师:痛风与类风湿关节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痛风是一组代谢障碍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属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范畴。前者好发于男性,后者好发于女性。前者常呈急性发作,好发部位常为第一脚趾的跖趾关节,发作时局部红、肿、热、痛,疼痛难以忍受;后者呈慢性发作,好发于手的腕、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疼痛一般能承受。前者发作呈间歇性,缓解期可无关节症状,但长期反复发作,最终可出现关节破坏、畸形,肾脏受损者可进展到尿毒症;后者晚期可引起关节畸形、脱位。
当痛风病变位于手指关节时,它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手指关节病变相似,都可有指间关节肿大。但检查中仍可发现痛风患者肿大的手指关节呈结节分叶状,有时在皮肤表面可见白色的痛风石沉积,部分患者局部皮肤溃破后,可流出“石灰石”样的尿酸结晶。而类风湿关节炎检查时,早期可见近端指间关节呈梭形肿大,病变具有左右对称性,受累的关节数目比痛风多,有时关节周围可见类风湿结节,X摄片检查可见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晚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虫蚀样破坏;血清中常可查见高浓度的类风湿因子。
由于这两种疾病发病机理完全不同,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对这类并发病或继发病的病理,可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按照不同证型论治,即是对病辨证论治。
痛风性肾病主要是由高尿酸血症所致,结合西医病理,抑制尿酸形成,促进尿酸排泄,有针对性地用药或处理,即是对病论治。尽管目前西药有秋水仙碱,别嘌呤醇等药物治疗,对部分病人有一定疗效,但仍有不少病人与肥胖,原发性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综合关系密切,另用西药后易引起肝肾功能损害,造血功能异常。种种原因还限制了西药的使用,很有必要寻找有效副作用小的中药来治疗。 现代药理认为,土茯苓 ,菝葜,可降低血尿酸,威灵仙,秦芄,能溶解尿酸结晶并解除疼痛,泽泻,车前子,地龙,能增加尿酸排泄,泽兰,当归,地龙可抑制尿酸合成,临床上可根据辨证选用,以提高疗效,痛风性肾病应高度重视饮食关系,膳食不当,可导致病风性肾病发生,病情加重,高嘌呤及影响尿酸代谢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特别是动物内脏)、海鲜,花生,豆类,菠菜,洒、酒类,等应加以限制,多饮水,碱化尿液,可促进尿酸排泄,减少痛风性肾病发生与结石的形成,鸡蛋、牛奶水果,和不含嘌呤的可放心摄入。这些也是防治痛风性肾病的有力措施。
痛风性肾病和痛风性关节炎可表现为多种症状。当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针对主症或重要症状,用一种快速便捷的方法,便症状得到缓解消除,即是对症论治。如有蛋白尿选用芡实,金樱子,血尿选用三七粉,泌尿结石选用金钱草,鸡内金,郁金,上肢关节闯疼痛用桑枝,姜黄,下肢疼痛选用木瓜,牛膝,遇热疼痛加重选用水牛角、犀角,生地黄,丹皮,赤芍,得热减轻者选用桂枝,细辛,制川乌,关节僵硬变形选用白芥子,炮山甲,皂角刺。
痛风性肾病是一种漫长过程,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常与年龄老化,动脉硬化,肾结石或感染相伴,也可合并其他疾病,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对此需要采用对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论治的办法进行治疗,临床对症首先要辨清何种病引起,如以血尿为例,痛风性肾病可以出现,痛风性肾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核,尿酸性结石,糖尿病肾病,泌尿系肿瘤,紫癜肾等同样也可以出现。一种症状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疾病中,而不同疾病的预后相差甚大。 其次,再辨别证型,选好方药。如血尿是由痛风性肾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所致,可辨证为湿热伤络,清热利湿,用小蓟子饮加减。2肾虚火旺伤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丸加减。3气郁化热伤络,用四妙散加味。同时不论哪种一种证型,均可适当选加以下三四味药:茵陈,金钱草,生地黄,泽兰,菝葜,车前子,三七,血竭,女贞子,墨旱莲。
中医治疗分为四型:
1.风湿热毒型,祛风除湿、清热通络。药用石膏、知母,桂枝,赤芍,白芍,忍冬滕,海桐皮,甘草。
2.湿热下注,络脉瘀阻,清热利湿,化瘀通络,药用苍术,黄柏,薏仁,忍冬滕,牛膝,土茯苓,菝葜,晚蚕沙。
3.肝紧亏虚,浊瘀阻络。补益肝肾、化浊祛瘀。药用狗脊,续断,牛膝,木瓜,杜仲,丹参,赤芍,地龙,水蛭,土茯苓。
4.脾肾阳虚,寒湿瘀滞,温补脾肾,化湿祛瘀,药用党参,黄芪,肉桂,制川乌,制草乌,细辛,当归,赤芍,威灵仙,猪苓。前两型多见于急性关节炎,后两型多见于慢性关节炎,当区分辨治。
饮食方面究竟要不要 “ 忌口 ” ,这是许多病人十分关心的问题。虽然食物中所含的嘌呤不是痛风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低嘌呤饮食 7 天后也仅能使血尿酸值降低 1-2 毫克/分升,但是无节制的饮食可使血尿酸浓度迅速达到随时发作状态,因此,控制含嘌呤高的食物,减少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次数仍然是必需的。猪、牛、羊肉、火腿、香肠、鸡、鸭、鹅、兔、鸽、沙丁鱼、海鳗以及各种动物内脏 ( 肝、肾、心、肺、肠、脑 ) 、骨髓、蛤、干贝、松花蛋、蟹等含嘌呤量高,应尽量少吃,另外,火锅中的肉类、海鲜和蔬菜等混合涮食,由于嘌呤具有很高的亲水性,汤汁内含有极高的嘌呤,亦应少吃;鱼虾类、菠菜、蘑菇、香菇、香蕈、花生米、扁豆等含有中等量嘌呤,要少吃;大多数蔬菜、豆制品、各种水果、牛奶和奶制品、鸡蛋、米饭等含嘌呤很少,当然可以吃。应多食碱性食物,如白菜、油菜、胡萝卜与瓜类等,此类黄绿色蔬菜呈碱性,可促进尿液中尿酸溶解,增加尿酸排出量,防止形成尿酸性结石。
  为促进尿酸排泄,宜多饮水,要使每日尿量保持在 2000 毫升以上,因尿路结石的发生和小便尿酸浓度及小便的酸碱度有关,必要时可服用碱性药物,以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
  严格忌酒,尤其不能酗酒。酒中所含的乙醇能使血乳酸浓度升高,后者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可降低尿酸的排出;同时乙醇还能使尿酸合成增加。研究表明,乙醇对痛风的影响比膳食严重得多,特别是在饥饿后同时大量饮酒和进食高蛋白高嘌呤食物,常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即使啤酒,因其中含有大量的嘌呤,也不宜饮用。
  还应注意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饿。不喝浓茶、咖啡等饮料。
使用抗痛风药须知
贵阳市华烽医院主治医师 张少武
源于高尿酸血症的痛风发病率,随着生活方式变化而逐年在增加。高尿酸血症不仅是痛风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包括痛风在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极易并发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和高血压等有关的疾病。源于高尿酸血症的各种疾病,当改善生活方式和控制含高嘌呤食物、控制饮酒和适当运动仍不能改善时,则应通过医生使用抗高尿酸血症药物。由于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痛风常并发多种疾病,因此,在用药时还要注意药物间相互影响。
1.一般注意事项
促进尿酸排泄药苯溴香豆素(痛风利仙)、丙磺舒等对肾结石和高度肾功能障碍患者,可因尿酸排泄量增大而使症状加重,因此应禁用。同时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也禁用,否则可使症状加重。另外,苯溴香豆素可引起严重肝功能障碍,因此,肝功能障碍患者禁用。
2.与其他药物的相互影响
具有阻碍黄嘌呤氧化酶作用,因此可使6-硫基嘌呤、硫唑嘌呤和茶碱类药物在血中浓度升高;另外,别嘌呤醇可抑制法华令、环孢菌素等类药物在肝脏代谢,使其作用增强,因此都不能同时使用。
  丙磺舒
与丙磺舒相互影响的药物种类较多,因此,用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和请教医生。可使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水杨酸制剂和消炎痛等排泄作用受抑制,从而使其作用增强;对法华令、磺脲类口服降糖药、青霉素类、先锋霉素和阿昔洛韦也因同样作用而使作用增强,因此,同时使用要慎重,必须同时使用,要请教医生。
3.其他注意问题
⑴遵守用法、用量
要根据医生指示用药,如盲目多用,血清中尿酸值可急剧下降,使关节中尿酸易形成结晶而诱发痛风性关节炎。
⑵充分饮水
使用尿酸排泄药,尿酸大量从尿中排出,因此,要充分饮水,每日保证饮水两升以上。
⑶服用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主要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一般在预感发作时服用1片(0.5毫克),发作缓解3~4小时后可再用,但每日不得超过3~4毫克。疼痛缓解后应停止继续使用,不宜长期使用。
⑷忘记用药怎么办
别嘌呤醇应注意按时用药,一旦忘记服用,已接近下次用药时间,不宜再服;其他尿酸排泄药忘记服用时,如与下次用药时间接近,就不要再服,否则,可因尿酸急剧下降而诱发痛风发作。
痛风:用乌龟壳*15克,黑木耳10克,煎成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服5~7天,忌动物内脏、鲤鱼、酸物。 这是偏方你试试。
到目前为止,痛风尚无根治的方法,因此每个痛风病人,都应长期不懈地坚持自我保健与合理治疗。治疗痛风的总体原则是:合理的饮食控制;充足的水分摄入;规律的生活制度;适当的体育活动;有效的药物治疗;定期的健康检查。以这个总体治疗原则为前提,力求能够达到下列目的:(1)减少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从而纠正高尿酸血症,使血尿酸浓度经常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以争取病情好转。(2)尽快地缩短与中止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复发次数,从而防止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形成与关节损害,保证关节功能正常。(3)防止痛风性肾病的发生与泌尿系统尿酸结石的形成,以保持良好的肾脏功能。(4)控制或纠正其它并存的代谢紊乱和疾病状态,例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以消除中风(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威胁生命的严重并发症。(5)稳定病人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控制病情发展,使病人能正常的生活与工作。(6)对已有皮下痛风石或泌尿系统结石形成的病春,更应加强各种治疗措施,以中止尿酸沉积所引起的组织器官损害,使病情长期稳定而不再发展,达到带病延年的目的。
疲劳与高嘌呤饮食是最为常见的诱因。临床上,有的是在边疆加班加点干活,或长途出差,或搬迁新居等情况下因疲劳过度而发病;有的则是在饱食大量鱼、肉类食物后发病。其它常见的诱因包括饮酒、受凉、关节局部劳损或扭伤、过度运动(如长跑、游泳、踢足球等)、精神紧张、呼吸道感染等。少数病人因房事过度而诱发关节炎急性发作。平时用药物能有效控制血尿酸而长期无关节炎发作的病夫,在停止服药手也可引起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有的病人往往可发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诱因同时存在,如饮酒加进食多量的鱼、肉类;疲劳加受凉;精神刺激加饮酒;运动过度加关节劳损或扭伤等。也有为数不少的痛风病人找不到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诱因。
痛风发作时非常疼痛,严重时甚至连走路都有困难,但在疾病早期即使不治疗也会在数天内自然痊愈,来去如风,因此有人称之为痛风。
痛风发病的源头为高尿酸血症。
有一些特效药,但是那个一般是西药,对人体起副作用,其实痛风有治好的先例,我大学同学他父亲在张家口长年遭受疼痛折磨,也是多方求医最后是被广州一家研究饮液的药业单位...
痛风用药分成两种:止痛药和降尿酸药物。
可以应用的止痛药分两类: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剂和秋水仙碱
1、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剂(如Indomethacin-吲...
痛风对患者的危害是极大的,早期关节会出现剧烈的红肿热痛等关节炎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引发如肾机能障碍、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等严重的并发症。痛风非不治之症,关...
痛风(gout)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
痛风(gout)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
痛风(gout)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
痛风(gout)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治疗痛风效果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