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拇指老手指脱臼扳回去就好了一揉一推就好了

宝妈手记:宝宝一流清鼻涕打喷嚏就自己推拿,一推就好!你呢?
宝妈手记:宝宝一流清鼻涕打喷嚏就自己推拿,一推就好!你呢?
一位学小儿推拿已经一个月的妈妈很兴奋地说:孩子特别容易感冒,特别在换季的时候,很容易导致咳嗽感冒等等,所以就开始接触小儿推拿,原来小儿推拿有这么多的奥秘,这么奇特。她现在是宝宝一流清鼻涕,打喷嚏就自己推拿,一推就好!推出经验来啦。她感叹说:当妈妈学小儿推拿我觉得是非常正确的选择,给自己的孩子就能治病,给自己的宝宝当医生,好有成就感。
有一次,天气不是那么冷了就带我家闺女去公园玩,玩热了,她自己就把衣服慢慢蹭下来了,刚开始我觉得没事,毕竟今天温度在20度,后来我们就回家,一回家可好,开始咳嗽了,鼻塞也开始了,流清鼻涕。当时就想真的是着凉感冒了啊,不过发现的早,治疗的也早,宝妈就赶快让孩子喝葱姜水,让孩子躺下,开始给孩子推拿了不到半个小时,孩子鼻子通了,不流鼻涕啦,咳嗽感觉也没那么多了,孩子没受罪。她说做了这几个手法,效果特别好,两次就痊愈啦!因孩子没发烧,当时也就没用清天河水。
小儿感冒就会伴有流鼻涕,流鼻涕大多属于风寒感冒,小儿流鼻涕也可以适用小儿推拿来缓解,同时也要针对宝宝流鼻涕的性状来适当的调整推拿。宝妈们先了解风寒感冒的症状:
1、刚开始的时候,症状表现会咽喉不适,然后会出现鼻塞现象,咳嗽痰稀。
2、鼻涕是清涕,或者是白色的,本来没鼻涕的喝点水就会流清涕,这也是风寒感冒。
3、头痛,主要是后脑袋疼痛,身体痛。
4、怕风吹,怕冷,很想穿的厚一些,这样才觉得比较舒服。
5、舌苔是白苔,偏薄。
6、无汗,浮脉。
她主要做了外感四大手法、揉一窝风解表发汗,平肝清肺这些手法,为了亲爱的宝贝儿,大家一起看一看、学一学吧!
担心大家看不明白,我发个动画图,给力吧!
第一大手法——开天门:
天门穴又名攒竹,位于两眉中(印堂)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两拇指交替自印堂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线,称“推攒竹”或称“开天门”。(若自眉心推至囟门,约30~50次,称为“大开天门”。)
第二大法——推坎宫:
坎宫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
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分推50-60次。
第三大手法——运太阳:
眼角和眉角连线交点向后一指宽有一个凹陷处,这便是太阳穴。
用两大拇指推运50-60次。
第四大手法——揉耳后高骨:
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用拇指或中指揉50-60次
揉一窝风这个穴位时间要长,最好揉到发汗为止。特别是外感风寒初期,效果特别好!
位于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中。用大拇指揉一窝风5到10分钟。
肝穴位于食指指纹面,肺穴位于无名指指纹面。两穴同推,由指根向指尖直推3到5分钟。
小儿推拿时的注意事项:
给孩子按摩时,要特别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按摩的时候,可以借助滑石粉、淀粉、婴儿油等介质,以润滑皮肤,增强疗效。
风寒感冒给宝宝按摩,一天两次以上。
按摩时间,一般20分钟,宝妈手法不熟可以延长时间,效果更好。
如果大家感兴趣,也可以学习一些使用一些外感风寒的食疗偏方调理,效果更快:
1、取紫苏叶、生姜和橘皮各6克,三者加水煎汁,加红糖即可服用。
2、淡豆豉30克,葱白3根,加水煎服,出汗后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要注意避风。
3、生姜6克,紫苏叶10克,加水煎服,要趁热的时候喝,出汗后能得到缓解。
4、大葱白5根,切碎,新鲜生姜末10克,加水煎几分钟,趁热喝下去,白天一次,晚上睡前一次。
5、生姜末6克,辣椒1个切碎,加水适量、加红糖,煮汁后再倒入一小杯食醋,喝下即可。
6、红糖30克,生姜15克,加水煮20分钟,趁热喝下去,喝到微微出汗,效果最佳。
7、醋2小杯,白胡椒末2克,用开水冲服即可。
8、葱白2根,生姜6克,大枣5枚,三者加水煎汁,趁热的时候喝下,发汗即可。
同时,特别要注意小儿感冒的护理方法:
小儿感冒是常见的幼儿疾病,有些宝宝还经常性出现小儿感冒的情况,病后反复。这是大多数是因为小儿感冒的护理方法不当。那么小儿感冒的护理方法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儿感冒的护理方法,以避免频发地患上小儿感冒。
1、忌寒凉食物:咳嗽时不宜吃冷饮或冷冻饮料。中医认为身体一旦受了寒,就会伤及人体的肺脏,而咳嗽大多是因肺部疾患引起的。此时如果再吃冷饮,就容易造成肺气闭塞,症状加重,日久不愈。同时,痰的多少还跟脾有关。过多进食寒凉食物,还会伤及脾胃,造成脾的功能下降。
2、忌肥甘厚味:中医认为咳嗽多为肺热引起,儿童尤其如此。日常饮食中多吃肥甘厚味会产生内热,加重咳嗽。此外,油炸食物也不宜多吃。因为油炸食品会加重胃肠负担,滋生痰液,使咳嗽难以痊愈。
3、忌鱼腥虾蟹:咳嗽患儿在进食鱼腥类食品后咳嗽会加重,这与腥味刺激呼吸道和对鱼虾食品的蛋白过敏有关。尤其是对某些鱼、蛋过敏的孩子更应注意避免这类食物。
4、忌甜酸食物:酸食会敛痰,使痰不易咳出,导致咳嗽难愈。多吃甜食会使炎症难以痊愈。
5、忌食用橘子:许多人认为橘子是止咳化痰的,其实,橘皮确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橘肉反而会生热生痰。下巴脱臼了怎么自救?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889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5,807分享邀请回答55917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7610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纠纷处理 (9:00-18:00)
图书审核 (9:00-18:00)
成功加入购物车
艺术品藏品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请选择所在地
卖家超过10天未登录
商品分类:
商品描述:
"本店图书库存一般在10本内,请您尽量在订单确认当日付款!所有图书均为正品行货全新,与您亲临地面商店选购的商品享有同样的品质保证!基本信息书名:一推就好:张宇小儿推拿速效秘方集原价:39.90元作者:张宇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日期:ISBN:3字数:页码:160版次:1装帧:平装开本:16开商品标识:jd编辑推荐\n《一推就好》,孩子法宝,预售一个月销售近万册,上架十天又销售近万册。祖传4代经验传承,贡献出秘籍穴方,24个穴位,4种手法,为你效力;还愁日常保健无从下手?提供8种天天可以操作、保持健康的方法;160套速效简易调病穴方。为了健康,你家准备了吗?内容提要《一推就好:张宇小儿推拿速效秘方集》是张宇(新浪名博大V:张宇中医小儿推拿)祖传4代经验传承和自己20多年临床实践经验采撷,重在呈现中医小儿推拿简单、实用和疗效迅速的特点。书中介绍了小儿推拿简单常识、24个穴位、4种手法;8种天天可以操作、保持健康的方法;家长的实践速效反馈;切断病源的方法(日常如何把控七情、平和心态,如何衣、行、吃、喝、拉、撒、睡等);张宇临床实践疗效显著的小儿常见病及疑难病。本书以实例问答形式解释常见病的原因、归经和解决方法,有160套速效简易穴方供你选择使用,一学就会。还愁孩子有病束手无策吗?由张宇中医小儿推拿学起,从根入手,还你健康。目录脏腑病症归经推拿法1.肝热或胆热2.肝阴虚或肾阴虚3.心热或小肠热4.心气虚或脾气虚5.脾热或胃有积热6.胃肠虚寒7.肺热或大肠热8.脾肺阳虚9.肺胃感受外邪10.脾胃积食11.肾或膀胱有热12.肾或膀胱气虚第4章:实例问答2——宝宝和大人常见问题解答第5章:精彩案例分享1.腹腔囊肿2.喉室息肉3.腮腺肿物4.胃部肿物5.颈部活动障碍6.鞘膜积液7.化脓性中耳炎合并乳突炎8.牙周炎9.化脓性扁桃体炎10.耳聋11.渗出性湿疹12.过敏性紫癜13.哮喘14.血尿15.尿潴留16.先天性尿失禁17.脑瘫18.风疹合并心肌受累19.夜游症20.抽动症21.&脖子软﹑腰软22.&黄疸23.&霰粒肿附:博友互动——成功案例选摘作者介绍张宇,1972年1月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中医世家,&为家族小儿推拿第四代传人,专注小儿推拿22载。CCTV《影响力对话》特邀嘉宾,《名医大讲堂》小儿推拿主讲人,50余家媒体报道了张宇中医小儿推拿,调理儿童疾病140余种。发表过多篇论文。22年来,张宇敢于创新,在大量的实践中摸索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开创了“横搓、竖搓、叩拍”“穴位组合数字化”和“一方多用,同病异方&”的妙法。&\n李春英,师承父亲,学习小儿推拿和针灸。行医50年,总结出大量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女儿张宇。现已退休。文摘病是养好的,只重视治,不重视养,很难治好病,甚至会越来越重,很难恢复健康。提高健康意识,保养生命是一辈子的事,无时无刻的事。养就比不养强,不让小病变成大病﹑重病,从而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这是人类的最高智慧。如何“养”?按照“天人合一”的规律生活,即日落休息,日出劳作。心平气和,不生贪念,少操心,知足常乐。每日吃五谷杂粮和蔬菜,水果适量,少荤多素。早餐和午餐要吃好,每顿八分饱,晚餐少吃。宝宝和大人的推拿保养法:每天上下来回推胸腹背部或横搓胸腹背部,大人自己若没法搓背部,可用背部撞击门框,以舒服为度;来回搓胳膊腿或叩拍胳膊腿,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打通瘀阻不通之处,使脏腑功能好起来,精气神足起来,健康起来。现在就从如何吃喝拉撒睡、穿衣出行、情志调养等方面谈谈如何“养”。生活就是要讲究“度”,过度则会打破人体的阴阳平衡,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1.如何吃体内有热者:不吃辣的食物(包括各种调料、辣味蔬菜等),少吃甜食,适当吃点苦味、酸味、偏寒的食物。体内有寒者:不吃生冷的食物(包括各种瓜果、生的蔬菜、没有加热过的冷食等),不过吃咸的食物、酸的食物、苦的食物,适当吃点辣食、甜食。平时最好少聚会。孩子的脾胃娇嫩,聚会时容易吃多吃杂,这样容易生病,轻者食欲不振,重者出现呕吐、腹泻、发热、咳喘,若调理不及时,甚至可导致发育迟缓。大人若经常大吃大喝,也会把脾胃、胰腺、肝胆吃坏,导致心、肺、肾相继出现问题。正确的吃法是:清淡饮食,不要吃撑或感觉到饱,不要重口味。不要因为喜欢而只吃某一样食物,久而久之身体就会阴阳失衡。因为食物有寒、热、温、凉的属性,吃进去后对人体也有寒、热、温、凉的作用。根据自身的体质选择食物,就能吃出健康;反之,胡吃海塞,就易得病。现在的孩子生病大多是因为喂养失调,护理不当。孩子病了,很多父母不是平和地找问题、找原因,而是把医生当作救命草。焦虑的情绪还会感染孩子。由于不清楚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所以往往这次病好了,下次还会犯病。因此,我们要调整好自己和孩子的饮食和作息习惯,让气血保持畅通,这才是调养好身体的关键。2.如何喝如何喝水:每天水的总摄入量不要超过3000毫升,超过了会发生水中毒。由于每天摄入的蔬菜、水果、汤、饭里有水,所以再额外喝毫升水就够了。不过,这还要看摄入的食物所含水分的多少来决定,所以“毫升”这个数字不是固定的。当然了,如果是热性体质者,喝的水量会多,因为要“饮水灭火”;寒性体质者,喝的水量会少,因为体内生寒湿,会厌恶水,水喝多了会加重寒湿,引起消化不良。如何喝酒:白酒是热性的,少量饮用可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但喝多了则会消耗体内的阴精,导致肝肾阴亏而致病。啤酒是温性的,适量喝点有健脾的作用,但喝多了会导致脾胃湿热,影响消化,引起肥胖。红葡萄酒是寒性的,适量饮用可补肝血和心血,喝多了可加重体内寒湿。3.如何拉撒畅通体内吃出热来,或捂出热来,或患了热病之后,会导致肠腑有热,出现大便干臭,小便黄少,尿频﹑尿痛﹑尿床等症。病久或热久,会使脏腑阴液亏虚,&大便呈羊粪球状,尿少等。过食寒凉也会导致脾肾阳气不足,推动二便无力,拉撒出现异常。所以,不要让孩子大热﹑大寒,保持大、小便畅通。4.如何睡孩子晚上9点前一定要睡觉,因为晚上9~10点是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候,这个时间段睡着了有利于长高。大人晚上11点前一定要睡觉,因为晚上11点到凌晨1点间是胆经当令,人体会自动分配更多的血液来濡养胆经,如果此时不睡觉,就会把人体分配来的血液消耗掉,胆经没有得到濡养,久而久之,胆经就会出问题。肝和胆就像一家人一样,胆经出现问题,必将累及肝经;肝经出现问题,心经会有异常;心经问题必将影响到脾胃;脾胃有问题将导致肺经异常;肺经异常,则导致肾经缺水而不能滋养肝木;最终加重肝胆疾患,形成恶性循环。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个整体,彼此相生,又相互克制,保持着平衡。睡好觉是保持健康的前提条件之一。5.如何穿衣给孩子穿衣的原则:在室内活动时以不出汗为度,手微凉为好。夏天,孩子不能光着身子在空调底下直接吹,这样容易中寒邪。孩子属于纯阳之体,怕捂,一旦捂多了就会“上火”而致病,而且捂多了毛孔总开着,容易感受外邪而致病。有的孩子平时穿得较多,毛孔总开着,一旦少穿衣服就立刻感冒,形成恶性循环。6.如何出行孩子小,五脏六腑的功能不充实,对外界环境﹑食物的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合远行。旅行时容易消耗人体的能量,也容易生病。1.肝或胆热表现:烦躁,爱发脾气,两肋骨处胀或痛,头发稀少焦枯,脑震荡后颅压增高、昏睡,夜睡不安,脸红,血压高,眼红、肿﹑痛﹑痒,有黄眼屎,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舌面干。例1回复:揉总筋5分钟,揉新阳池5分钟,揉肾纹10分钟,每日2次,别吃发物。提问:您好,我儿子3岁3个月,最近经常无故流眼泪,有点眼屎。怀疑是泪囊炎,但通泪腺太恐怖了。请问张姐推拿疗法可以调理吗?谢谢。例2回复:揉新阳池5分钟,推下六腑4分钟,每日2次。提问:张姐,我家1岁的宝宝爱抓扯别人的头发,爱尖叫,可以推哪里啊?求助。例3回复:揉小天心5分钟,推肾水7分钟,揉新阳池7分钟,推天河水3分钟,每日2次。提问:张姐,宝宝刚刚从楼梯上摔下来,眉骨肿得很高,现在用冰块敷着。这次吓着了,应该怎么处理?例4回复:这病多因“上火”或生气所致,首先要控制情绪,清淡饮食,然后每天向下推两肋10分钟,横搓肝胆区、脾胃区各20分钟,泻新板门7分钟,揉新小横纹10分钟,推下六腑7分钟,每日2次。提问:张姐,我婆婆患有胆囊息肉、肝囊肿、糜烂性胃炎、高血压,怎么办?例5回复:泻新板门5分钟,推天河水7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每日2~3次。提问:眼里有霰粒肿,好像现在又长了麦粒肿,挺大的疙瘩,每天早上起来,黄色的眼屎把眼睛都迷上了。怎么办?例6回复:肝经、脾经都经过大腿根,患儿的体内有湿热。推肾水5分钟,推天河水5分钟,泻新板门7分钟。每日2次。提问:张姐,我儿子总是抓挠大腿根,说那里痒,可我看那里也没什么小疙瘩,现在皮肤都被挠破了,还伴有烦躁哭闹,这是什么原因呢?例7回复:的确与摔跤有关,脑震荡后颅压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揉新阳池7分钟,泻肺金5分钟,推天河水5分钟,每日2次。提问:我家宝宝15个月,最近摔过两次跤,撞到了后脑勺,之后开始不睡午觉了,早上提前两个小时醒。是不是和摔跤有关?怎么推拿改善呢?谢谢。例8回复:很可能是中耳炎或外耳道湿疹。“上火”、伤食或外感都可以引起。泻新板门7分钟,推下六腑5分钟,每日2次。清淡饮食,若是母乳喂养,妈妈也要忌口。提问:张姐,我家宝宝8个月,这几天晚上睡觉老是抓耳朵,狠命地抓,抓得很红很红,好像是她耳朵里面痒,但是又抓不到,很烦躁的样子。请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该怎么办?谢谢!例9回复:肝气犯胃又刑肺,肺气克制不了肝气。清淡饮食,推天河水5分钟,清肺金7分钟,每日2次。提问:张老师,我女儿只要一哭就会嗓子沙哑,有时候还伴有干呕,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该如何推拿治疗呢?谢谢!例10回复:属于严重的血瘀。首先要调整心态,别生气,否则会导致气滞血瘀。清淡饮食,辣味食物和热性食物都不宜吃。每天坚持推前胸和腹部,从上向下,先中间后两边,各推15分钟。然后泻新板门10分钟,推天河水10分钟,推肾水20分钟,推下六腑10分钟,每日2次。提问:请问我妈妈的舌头发黑,有黑点和裂缝,这属于血瘀吗?而且常常整夜失眠。她绝经很晚,患有严重的更年期综合征,曾患日光过敏和牛皮癣,本来肝功能就不好,还患有胃炎,如今胃寒得厉害。怎么办呢?……媒体推荐暂无"
一推就好:张宇小儿推拿速效秘方集/张宇
正版包邮/ 一推就好-张宇小儿推拿速效秘方集 、张宇,李春英 著、
张宇,李春英
艺术品收藏张宇:一推就好,非常实用的小儿推拿穴位及手法
▲张宇 厦门张宇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著有《一推就好》。
比如:新阳池穴,在前臂背面,一窝风穴上1寸多,桡骨和尺骨相交的凹陷中。简易取穴法:用中指的中间指节从手腕关节正中向小臂背面量起,新阳池穴距离一窝风穴正好是中指的中间指节的长度。作用:利水肿,清脑,止头晕、头痛,降颅内压,降血压,通便。
来源:《一推就好——张宇小儿推拿速效秘方集》
注:以下内容均以左手为例讲述。
位置: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呈一直线。
作用:泻心火,安神,除烦,利尿,化热痰,退心火引起的发热等。此穴性凉,虚寒证者忌用。
手法:向心推,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10分钟。
位置:掌后腕横纹中点处。
作用:清心火,除心烦,消口疮,降血压,镇静安眠。此穴性凉,虚寒忌用。
手法:顺时针揉或左右揉3~5分钟。
位置:手掌面大、小鱼际交接处的凹陷中。
作用:通全身经络,清心火,发汗祛邪,安神,止惊,促进睡眠等。
手法:顺时针揉3~10分钟。
位置:手掌根部,从小天心穴开始向两侧分推,为阴阳穴。只推向靠拇指大鱼际侧的为阳穴,只推向靠小指小鱼际侧的为阴穴。
作用:平衡阴阳,消积食,化痰,帮助消化等。分推阳穴适用于体内“寒大”者;分推阴穴适用于体内“火大”者。
手法:分推阴阳,用双手拇指指腹自小天心穴向两侧分推,操作2~5分钟。①分推阳穴:从小天心穴开始向大鱼际分推2~5分钟。②分推阴穴:从小天心穴开始向小鱼际分推2~5分钟。
位置:在大鱼际手掌与手背交界的赤白肉际处。
作用:清脾胃热,调理气滞,化积食,止胃热引起的吐泻和发热等。
手法:来回推(清法)5~10分钟,用于有些胃火,但胃火不是很大者;离心推(泻法)5~15分钟,用于胃热或胃气上逆者。
位置:在拇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
作用:增脾阳,化脾湿,散脾寒,增进食欲,化寒痰,退寒邪引起的发热,止寒咳、寒喘。脾土是个热性的穴位,体内有热者忌用。
手法:拇指弯曲,向心推,由拇指尖推向拇指根,为补法。脾阳虚时,用补法3~10分钟。
位置:在手掌面,以手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周,八卦即在此圆圈上,分别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区。
作用:逆运左手内八卦可降气,消导,化痰,止咳,平喘;顺运左手内八卦可提气,用于阳气不足、食欲亢进、气陷而致脏腑下垂等。
手法:做圆形运法。①顺运左手内八卦:由乾卦起,顺时针方向连续运转,最后停止在兑卦,操作2~10分钟。②逆运左手内八卦:由兑卦起,逆时针方向连续运转,最后停止在乾卦,操作2~20分钟。
新四横纹穴
位置:手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根部横纹处。
作用:通气,化积食,消腹胀,清脾胃之热,促进食欲等。
手法:推法。用拇指指腹上下来回推,推的顺序是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新小横纹穴
位置:手掌面,第5掌骨和第5指骨关节间的缝隙处。
作用:通肺气,化痰,退热,消腹胀,疏肝郁等。
手法:顺时针揉或左右揉5~10分钟。
位置:整个小指掌面。
作用:补肝明目,补肾益脑,止肾虚喘。与热性穴位搭配可补肾阳,与清热穴位搭配可补肾阴。没事不要过度补肾水,否则会引起脾胃消化不良。
手法:向心推(由小指尖推到小指根)5~20分钟,肾水只能补不能泻。
位置:小指末节的整个指腹。
作用:止汗,消水肿或囊肿,收敛元气。
手法:顺时针揉2~10分钟。
位置:整个无名指掌面。
作用:清肺热,利咽止咳,降气化痰,通便。
手法:来回推(清法)3~10分钟,用于有些肺火,但肺火不是很大者;离心推(泻法)3 ~ 1 0分钟,用于肺火旺者;向心推(补法)3~10分钟,用于肺气虚、肺寒者。
位置:前臂桡侧,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
作用:补阳气,活血化瘀,散寒气,发汗,退热(寒邪引起)。此穴性热,体内有火者忌用。
手法:向心推2~10分钟。
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呈一直线。
作用:止泻,清大肠热。
手法:来回推(清法)3 ~ 1 5 分钟, 用于有些肠热,但肠热不是很明显者;离心推( 泻法) 3 ~ 1 5 分钟,用于肠热很明显者。
位置:小指尺侧缘,自小指尖到小指根呈一直线。
作用:止腹泻,利尿,去心火。
手法:离心推,即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腹,由小指根推向小指尖5~15分钟。
位置:前臂尺侧,从肘横纹至腕横纹呈一直线。
作用:凉血,止血,解毒,退实火引起的发热,消炎,消肿,化热痰等。此穴性寒,虚寒证者忌用。
手法:离心推3~10分钟。
位置: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作用:发汗退热,祛外邪。
手法:左右揉3~10分钟。
位置:在前臂背面,一窝风穴上1寸多,桡骨和尺骨相交的凹陷中。
简易取穴法:用中指的中间指节从手腕关节正中向小臂背面量起,新阳池穴距离一窝风穴正好是中指的中间指节的长度。
作用:利水肿,清脑,止头晕、头痛,降颅内压,降血压,通便。
手法:顺时针揉2~10分钟。
位置:手背中,与内劳宫相对,手背第3掌骨的1/2处。
作用:补阳气,止腹痛或关节寒痛,收敛阴水。此穴性热,体内有火者忌用。
手法:顺时针揉3~10分钟。
二人上马穴
位置:手背无名指、小指掌指关节间的凹陷中。
作用:利尿,利湿,补肾阴,能把“火”往下引。与热性的穴位搭配,可以补阳利尿;与凉性的穴位搭配,可以清热利尿。
手法:顺时针揉或上下揉3~15分钟。
位置:手背中指根本节(中指掌指关节前方)两侧的凹陷处。
作用:发汗,退热,止喘。
手法:上下揉,即用食指、中指指腹按住穴位,上下揉动2~10分钟。发热的同时伴有汗多者,此穴不宜用。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易取穴法:将拇指和食指并拢,骨缝处的肌肉最高点处即是该穴。
作用:降肺胃之气,清咽,止喉痛、牙痛, 止呕吐, 增进食欲, 清肠热,通便。
手法:顺时针揉或上下揉2~10分钟。
位置:手掌面,小指第2指间关节横纹处。
作用:清心热﹑肝热,明目,消除眼睛红肿、热痛、干涩,化热瘀,止眼出血、鼻出血,退高热,可用于真热假寒证。
手法:顺时针揉或左右揉5~10分钟。
位置:在手背,第4、5掌骨歧缝间。
作用:化热痰,活血,破血,散瘀结,用于眼睛出血﹑红肿疼痛﹑胬肉﹑白内障等症。
手法:按住穴位,上下揉2~10分钟。
【延伸阅读】
推拿专家许丽:6岁前每天做推拿,如今女儿20岁了基本没生过病
许丽 浙江省中山医院小儿推拿科主任
浙江省中山医院小儿推拿科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中山医院小儿推拿科主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许主任的女儿今年20岁,除了得过一次化脓性扁桃体炎,基本没生过什么病,身体棒棒的。其中的“秘诀”,就是小时候每天做推拿。许主任用的基本保健手法是摩腹和捏脊。
来源:杭州日报养生道(ID:hbjkgzs)
这段时间全浙江省儿科门诊都挤爆了。在庞大的患儿群中,很多孩子是呼吸道疾病,流鼻涕、发烧、咳嗽。
“其实,刚出现症状时,用一些小儿推拿的手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浙江省中山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小儿推拿科主任许丽说。
许主任的女儿今年20岁。在她印象中,女儿除了得过一次化脓性扁桃体炎,基本没生过什么病,身体棒棒的。其中的“秘诀”,就是小时候每天做推拿,打下了好底子。许主任用的基本保健手法是摩腹和捏脊。
另外,她还介绍了几个治疗小孩便秘、腹泻以及助睡眠的手法。各位奶妈奶爸耐心看完,肯定会有收获。
退烧:剑指直推天河水穴
前臂内侧的中间,从手腕到肘关节,中间呈一条直线,是天河水穴。可用食指和中指直推这个穴位。
从手腕到肘关节的方向,单方向直推。推的时候可以用一些介质,如矿泉水,沾上水后在皮肤表面推,有散热作用。速度每分钟要达到200次以上。坚持10分钟以上,可以看到宝贝出汗。温度没有降下来,可以反复做,不会损伤机体。
一般建议38.5℃以下,孩子精神状况还好,可以在家做这个手法。高烧39℃以上,也可作为退烧的方法之一,但不能作为唯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
咳嗽:把握“三部曲”原则
第一步:止咳,点揉天突穴。颈部下端,胸部上端的凹陷处,是天突穴。天突穴下面就是气管和食管,直接按下去,反而要引起咳嗽。所以,妈妈在做的时候,手指要稍微勾起来一点,轻轻的点揉,一般做20次。
对小朋友来讲,点揉可能稍微有点不舒服,毕竟是在喉咙部位,有时候会拒绝。有些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数数,跟着他数数的节奏,1、2、3……做20次就可以了。有些比较敏感的孩子,点揉20次,可能会有呕吐的感受。那就让他吐,一口痰吐出来,咳嗽就会好很多。
第二步:化痰,按揉膻中穴。这个穴位在两乳之间的正中,用手指按揉一两百次,或者用拇指上下来回擦。
第三步:温肺,搓前胸后背。很多孩子,特别是一些体质比较差的孩子反复咳嗽,其实是因为肺功能比较虚弱,或者容易受凉引起。晚上睡觉前,坐在孩子的侧面,一手放在胸前,一手放在后背,两手相对沿着前胸和后背来回地反复搓,搓到他感觉到发热为止。
流鼻涕:按揉迎香穴
感冒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流鼻涕。可以用“黄蜂入洞”的手法缓解流鼻涕,大一点的宝贝自己可以做。
这个手法,以前是用食指和中指放在小孩鼻孔的下缘进行按揉,“黄蜂”指的是手指,“入洞”就是鼻孔。这样做,有些妈妈和孩子会感觉不适,毕竟在流鼻涕啊。那么,可以稍微变通了一下,把手指放在鼻翼的两边。按50-100次,往往流鼻涕或鼻子不通,就能缓解一些。临床上,称这个手法为按揉迎香穴。
便秘和腹泻:推大肠穴
许丽主任从事小儿推拿已经20余年了。从临床来看,以前是腹泻的孩子多,一是因为小孩子先天脾胃虚弱,二是吃得不卫生、受凉。
“现在城市里的孩子,父母都很在意孩子的卫生,腹泻也少了。”她说,这几年反过来了,便秘的小孩子越来越多了。一方面和环境有关,另一方面和生活习惯有关,条件好了,吃得太精细,白开水喝得少,整天吃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
“食指上的大肠穴,同一手法不同方向,一个穴位可以管腹泻,又管便秘。”许主任说。
食指桡侧的线状穴是大肠穴。
治疗腹泻的手法,可以用“补大肠”。从指尖到指根,直推食指上的大肠穴;
治疗便秘,则反过来,从指根到指尖,直推大肠穴。每次做10分钟到半小时,就可以。时间不要太长,如果超过半个小时,有些敏感的孩子可以从腹泻变成便秘,或者从便秘变成腹泻。
保健:摩腹捏脊,旋推手指
小儿推拿适合6岁以下的孩子,3岁以下的孩子效果最好,年龄越小推拿效果越好,6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配合一些成人的手法一起推拿。在女儿6岁前,许丽每天都给她摩腹和捏脊。
摩腹蛮简单的,就是用搓热的手掌贴在孩子的肚子上。顺时针方面按摩可以通便,逆时针方面按摩可以止泻。如果便秘和腹泻的孩子,可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都做一会,称为平补平泻,可以增强孩子的胃肠功能。
捏脊,许主任给这个动作取了个很可爱的名字“爬蚂蚁”,技术难度稍微高一点。左右手大拇指顶牢皮肤,食指和中指捏住背部皮肤。走形之前,稍微提起一定皮肤,食指和中指在前捻动,拇指在下方始终助推。手不要太垂直,要稍微斜一点,角度斜向孩子的脊柱方向。躲在后面拇指的动作很关键,拇指要往前推,才能保证食指和中指在前面走。
许主任说,女儿小的时候每次起床和睡觉前,都要给她捏5-10遍,这让孩子形成了一个习惯,捏脊完毕就等于告诉她该起床了或该睡觉了,“来我这里做推拿的孩子,每次其他治疗手法做完,最后一个收尾动作就是捏脊。这个手法,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另外,她还推荐一个手法,旋推手指。从大拇指到小拇指,分别对应人体的脾、肝、心、肺和肾。小孩子脾胃较弱,肺和肾的功能较虚,需要补,可以用你的手指在小孩的拇指、无名指、小拇指表面旋推。一个手指推200次左右,手法要快。
睡眠:掐揉小天心摩囟门穴
有些孩子睡眠不好,晚上容易醒来。其实,你可能不知道,手上的小天心和头顶上的囟门穴是小儿推拿中助眠的两个重要穴位。睡前和宝宝一边讲个睡前故事,一边握着他的手掐揉小天心,摩一会儿囟门穴,既是宝贵的亲子时光,也能够帮助宝宝安然入睡。
手掌掌根部位,两块肌肉的当中凹陷的穴位是小天心。可以先掐10次,轻轻掐一下会留下指印,那就再往两侧揉10次,掐揉为1组。每次做10组,掐揉各100次。
囟门穴,很多妈妈可能不知道这个穴位,但都知道宝宝在生下来后头顶有一块骨头可能没长好,是软的,有些孩子哭得时候还会一跳一跳。这个部位,是不会让他人轻易触碰的。摩囟门穴,就是在头顶上方按摩,每次做3-5分钟。
最后提醒家长,给孩子做推拿按摩,要在愉快的环境下进行。你可能要给他唱儿歌,可能要给他跳舞,可能要给他讲故事,得让他觉得很亲近,让他觉得你在跟他玩。■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一推就好——张宇小儿推拿速效秘方集》,张宇著;浙江日报养生道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联系电话(微信):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
内容合作请加微信: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拇指脱臼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