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能不能拒绝患有糖尿病能不能吃南瓜的人上班?

得糖尿病半个多世纪的刘年桐,学习、工作、生活三不误,秘诀只有四个字!
核心提示:刘年桐说:一路走来,我离不开亲人和朋友的关怀,无论家庭还是社会,工厂还是学校,都有那么多关心和帮助我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和病友不同,今年66岁的刘年桐提起如影随形般跟随她半个多世纪(51年)的糖尿病,没有丝毫抱怨和沮丧,甚至用了“伙伴”这两个字。   
&  与这突如其来并相伴终身的“伙伴”第一次见面,是在1965年,那年刘年桐15岁。这个“伙伴”改变了她的一生。  从上学读书,到上山下乡,工厂做工,最后到学校教书,作为一个糖尿病患者,她的经历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抗糖:疾病悄悄地来了  第一次和这个“伙伴”交锋是在初二下学期。她突然发现,学校食堂供应的不再那么难以下咽,甚至还不够吃!天真的她以为自己是通过忆苦思甜教育思想觉悟提高了。课间10分钟,别的同学去操场玩,她却迫不及待地上厕所、喝水,即使这样,仍然奇渴难耐,……  渐渐地,她的精神越来越萎靡不振,月经也不来了,人也一天天瘦下去。妈妈赶紧带她去医院,但医生根本没往糖尿病上想,各种检查都做了,也没有结果。  辗转到初三开学,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来到北京301医院,因酮症酸中毒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  治病:曲折求医路  住院两个月,尿糖没有了,胰岛素也一点点减掉了。当时没有1型糖尿病和蜜月期的概念,她只带着口服药“降糖灵”出院了。回家后,妈妈给她买了酒精灯,试管等,配置了班氏液。但很快尿糖开始频繁出现加号。接着又吃中药,用各种匪夷所思的偏方。最后妈妈带她来到天津总医院糖尿病科找张钧主任看,张主任坚决地拿掉了口服药,重新制定了胰岛素治疗方案。从此开始了与胰岛素终生相伴的日子。  
&  1989年,她的右眼看不见了,这个打击使她对生活几乎失去信心。是天津眼科医院的李琴主任,告诉她赶紧去北京做激光治疗(因当时天津眼科医院的激光机器坏了)。李主任深情地叮嘱:“你才40岁,千万别耽误。”……  没有犹豫,赶紧去北京。在协和医院工作的表姐帮助下,找到眼底科的张承芬主任做了激光和玻璃体切割手术,终于保住了左眼,右眼也恢复了部分视力。  生活:上山下乡不甘落后  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风起云涌。不甘落后的她带着胰岛素和注射用针、酒精灯等,和同学们一起,到内蒙和林格尔插队落户。到了那里,只是每天打针,根本没有验过血糖和尿糖。勉强坚持了半年,最后病退回到天津。1972年,分配到工厂当工人。  学习:考考考,终当教师  1978年我国开始恢复高考,渴望学习的她禁不住心生向往。她只是66届初中毕业生,在2个月的时间内,她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去辅导班听课,回来再自学。夜以继日,殚精竭虑。最后成绩虽超过当年大学录取分数线,却因为体检不过关,被大学拒之门外。  但她没有放弃,又考上了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电子专业,经过三年艰苦学习,补上了高等教育这一课。  1987年经过社会公开招考,她来到天津塘沽第八中学,当了一名人民教师。她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肯定。  回首往事,刘年桐说,虽然因病失去了很多,但我的人生依然充实,快乐。  治疗:控糖秘诀就4个字  从患病开始,她就拿出一贯的认真态度和全家人一起面对这个不请自来的“伙伴”。  刚诊断糖尿病时,当时没有太多的渠道去认识、了解这个病。手里只有一本蒋国彦编写的《糖尿病知识》。对于并发症,更是一无所知。加上从心里没拿自己当病人,她只是一心放在学习和工作上。  有了并发症,才知道了糖尿病的厉害。开始认真对待。2005年退休后,没有了工作的牵绊,她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于如何更好地控糖上。她认真看书、杂志,在互联网上搜集整理了大量的糖尿病知识和国内外最新的医疗资讯。规律生活,吃饭定时,定量,坚持每天出去散步,定期去医院检查。  加入糖友群,大家互相交流控糖经验,大大减小了血糖的波动,再没有发生需要别人帮助的严重低血糖。  刘阿姨说,“控制好糖尿病,重要的就是四个字:知识+用心”。  支持:没有他,我早就去见了上帝  因为糖尿病,她34岁才结婚。她把自己的病情告诉他时,这位同是老三届,同样上山下乡,自己带着一个7岁小姑娘的回城知青平静地说: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好。30多年过去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可以信赖的男人。“没有他,我早就见了上帝。”刘阿姨说。  
  刘年桐说:一路走来,我离不开亲人和朋友的关怀,无论家庭还是社会,工厂还是学校,都有那么多关心和帮助我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亲人和朋友;感谢班廷,感谢胰岛素,是它保证了我能和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生活。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本栏目介绍糖尿病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女人除了怕不孕之后更怕的是一身妇科疾病缠身,怀孕的就那……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宝宝哭的原因有哪些?有些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莫名地哭泣,…… []
轻度脂肪肝一般多坚持一定量运动,少食动物内脏等过油食物…… []
目前糖尿病的早期治疗主要是通过口服药物抑制肝脏的生糖作用。与之相比,由胰腺合成产生的胰岛素具有促进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防止血糖水平过高的作用,新研究发现如果在早期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可以更小的代谢副作用换取同样有效的治疗效果。100人有11个患糖尿病 患者有年轻化趋势
资料图()-()讯(记者 苏奇 通讯员 陈芳 石青青)据统计,国内18岁以上的人群中,每100人就有11人是糖尿病患者。开设闽西南首家糖尿病专科教育门诊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年门诊量达10余万人,年出院病人1500余人次。该院内分泌科在甲亢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水平方面,也居省内领先地位。患者应每年足部筛查 防止下肢组织病变年过七旬的王女士是“老糖友”,因患糖尿病多年,腿疼得不敢下床走路,左脚大脚趾出现了破溃。医生说,这是糖尿病引发的下肢缺血造成的,入院治疗后总算保住了腿。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沈兴平提醒,糖尿病患者每年最好进行足部筛查1-2次,严重者可每3个月筛查一次。糖尿病患者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易造成下肢组织病变。据了解,中山医院内分泌科开展胰岛素泵治疗、动态血糖监测、气压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及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筛查等项目,提高了糖尿病的综合诊治水平。科室开展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实验研究,获多项省市级科研基金。生活在海边的孕妇,碘营养状况并不理想内分泌科门诊医生说,经常会有孕妇拿着促甲状腺素高的化验单,来咨询是否需要补碘。她们总是会问:“厦门是沿海城市,我经常吃海鲜,还要补碘吗?”沈兴平说,虽然厦门地处东南沿海,拥有丰富的海产资源,但厦门孕妇的碘营养状况均低于WHO的推荐值。孕妇早孕反应以及中晚期易发生妊高征、水肿等并发症,需要限制食盐的摄入,碘的摄入量也有所下降。沈兴平提醒,无论是在碘充足地区还是缺碘地区,孕妇都是易缺碘人群,切莫因为地理位置而主观判断碘营养状况及需求。“孕妇、哺乳期妇女除正常食用碘盐外,还应常食用富碘海产品(海带、紫菜等)或补充富碘维生素。”年轻女性患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可能导致不孕林女士今年28岁,1米6的身高,体重却达到72公斤,属于典型的肥胖女。近10年来,她一直月经不调,近日到中山医院内分泌科检查发现,她患有糖尿病,同时还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沈兴平说,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很多月经紊乱、肥胖、高雄性激素血症的患者都会被诊断出患有这种病。对年轻患者来说,最大的危害之一就是不孕。“林女士这种情况,除了控制体重,定期接受体检和营养测定外,还要合理使用药物治疗,这样月经也会恢复规律,生育能力也可提高。”【链接】中山医院打造网上糖友交流平台据最新的《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调查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6%,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50.1%,且糖尿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中山医院早在2014年就开通了一个内容丰富的公益网站——糖尿病教育网,通过网络宣传糖尿病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为医患创造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该院内分泌科医护团队还精心制作了教育片《认识糖尿病》,由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杨叔禹参与录制,推广大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分级诊疗,使广大糖友得到便捷的全程照护。在首批“全国糖尿病教育管理认证单位”评比中,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摘得全省第一,被授予糖尿病教育认证单位,并开设闽西南首家糖尿病专科教育门诊。此外,中山医院内分泌科对肾上腺、垂体、性腺疾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痛风等疾病的诊治,也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本文系转载,不代表()的观点。()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新闻客户端 更多惊喜送给你
想了解福建古闻、习俗、人文、美食等可以订阅精品原创栏目《光阴福建》
《翁进谈心》有专家为你解读情感方面的问题,让你生活更加美满。
关注原创栏目《康师父》,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的方方面面,让你更为养生。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廖文焱,赖旭华来源]
福州市交警公布14条电动车行人违法处罚标准
厦门半马本周六海沧开跑 最美路线助攻周末“跑旅”
关注排行图片排行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因为生病现在不能正常上班,工厂要辞退怎么办 - 110网免费法律咨询
您的位置: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
该问题已关闭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因为生病现在不能正常上班,工厂要辞退怎么办
江苏-南京&06-16 22:01&&悬赏 0&&发布者:默默芊芊 & 回答:(2)
你好,在一个工厂做了10年,但是还不到退休的年龄。但是因为身体问题,做了左肺切除手术,而且因为患有糖尿病已经休息了一年,但是已经不能正常上班了。现在工厂要辞退我,请问该怎么处理。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福建-福州]
回复时间: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江苏-南京]
回复时间:
这个得看如何理解治疗期间了。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职工非因工负伤,在治疗期间,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应支付赔偿金,即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二倍。
如果是正常的辞退原工,可支付一个月通知金加补偿金。
如果单位不同意支付,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问题答案可能在这里 →
无锡推荐律师
最佳律师解答
(杨冬梅)()&
(陈铠楷)()&
(程智华)()&
(程金霞)()&
(李建成)()&
最新回复律师
人气:95112
北京 海淀区
人气:822432
上海 普陀区
人气:17940
人气:326500
人气:113971
人气:17111上班族病友抗“糖”攻略
核心提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其发病与大吃大喝、不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有明显关系。上班族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应酬增多.运动时间减少等因素,其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那么,得了糖尿病后,还能不能工作?如果可以,患者在工作中有什么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将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一.患糖尿病后还能工作吗?
  回答是肯定的。糖尿病患者在医师的指导下控制了血糖,可以继续工作。因为充实的人生,需要自身价值的体现和社会的承认,工作就是最有效的手段。糖尿病目前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控制后,患者可以享受正常人的健康生活方式。病情得到控制的糖尿病患者继续工作,可以不脱离社会,增强自信心,在工作中接触人群,使自己不感到孤独,保持心情开朗,这些都有助于血糖的控制。同时,工作可以增加经济收入,从而改善患者的就医条件;工作可以增加患者的活动量,有助于血糖的控制。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控制好病情的情况下坚持工作是有益无害的。目前,很多工作岗位都有糖尿病患者的积极参与。有一位奥运会4块金牌得主就是糖尿病患者,其中两块奥运会金牌是在患糖尿病后获得的。
  二.糖尿病患者在工作中应注意什么?
  虽然糖尿病患者可以工作,但毕竟是有病在身,所以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劳。在工作的同时,不要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坚持做到:
  1.保证合理的饮食
  在医师的指导下,根据每日的工作强度计算好自己应该摄入的热量(即每日进食量),定时定量进食。防止过度劳累、误时进餐而发生低血糖。切记不能时饱时饥,这样容易使血糖时高时低,这种血糖的波动更易引起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在工作中如需应酬赴宴,尽量不要饮酒,绝不能酗酒,少吃油腻食物,不要吃得过饱。
  2.在医师的指导下坚持服药或注射胰岛素,不能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治疗
  如果工作地点离家较远,可自备保健袋,携带治疗药物和血糖监测仪上班,以保证按时治疗。目前的糖尿病治疗和监测工具都比较小巧,便于携带,不会给患者增加太多的麻烦。每天出门带钱包是为了生活方便,每天出门带保健袋是为了身体健康,将保健袋和钱包同等看待,就不会增加带药的思想压力了。
  3.坚持血糖和尿糖的监测
  许多糖尿病患者没有自觉不适,病情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血糖和尿糖的变化上,所以需注意血、尿糖的监测。特别是当饮食、生活不规律时,血糖变化可能会更大,更加应该监测,然后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在工作中保持心情愉快
  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但不应过于争强好胜,尤其是在身体状况欠佳的情况下。患者不必刻意隐瞒病情,加重自己的精神负担。人生在世很难逃脱疾病的折磨,没人敢说自己永远健康,糖尿病患者也不必自怨自艾。况且糖尿病也不是传染病和不治之症,与同事互相了解各自的身体状况,有助于互相帮助。
  5.尽量避免危险的劳动环境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低血糖的危险,低血糖容易使人大脑反应迟钝,甚至昏迷,所以糖尿病患者不适合危险的劳动环境,应避免高空作业、长途驾驶等,以免发生意外。
  总之,糖尿病是可治之病,在良好的控制状态下,患者可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享受生活。由于患糖尿病后可能更关注自身的健康,所以有人因为患了糖尿病而寿命更长,这是可能的。
  小贴士
  糖尿病上班族的就餐对策
  点菜与就餐对策:逐渐累积食物营养成分知识。如果不知道某种食物的热量,先不急着点,可以先点知道的食物来吃。回家后查阅有关书籍,知道能吃多少后下次再吃。
  1.仔细看菜单,选择健康的食物,多点蔬菜类菜肴。
  2.嘱咐师傅少放油、盐和糖,不放味精。
  3.选择蒸、煮、烩、炖、氽、拌、炝等烹调的食物,避免煎、炸。
  4.有浓汤或勾芡的汤汁,最好不要吃,因为它们含有很多的淀粉和油脂。
  5.拒绝糖醋、蜜汁等高糖份菜。
  6.尽量少吃火锅。
  7.面包避免糖分和油脂多的,可选法式面包或无甜味面包。
  8.西式快餐尽量少吃。
  9.不要以为沙拉没热量,千岛沙拉酱每20毫升就相当于一份主食的热量。
  10.方便面要少吃。市场上的方便面90%以上是经油炸而成的,含油20%以上。
  无忧出差无虑行
  随着糖尿病患病翠的节节升鬲和发病年龄的年轻化,糖尿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也加入到糖尿病群体中。年轻力壮的病友们所承担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比老年病友沉重许多。他们要工作、应酬和交际。出于事业的需要,也可能要经常出差。因此,他们的生活受外界的影响很大。那么,这部分糖尿病病友怎样才能工作、治病两不误呢?
  一.饮食方面
  外出时,饮食是最难控制的一个因素,但这又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
  1.进餐尽量做到定时、定量。
  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是最科学、最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对于病友们来说,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定时定量。在长途旅行中,有些人会吃一碗方便面或几片面包草草了事。可是,人体的感觉和调节是非常灵敏和迅速的。如果病友某顿饭吃得少,一方面,可能因摄入固定量的药物而发生低血糖;另一方面,机体会在下一餐时增加食欲、加快食物吸收和能量储备,造成下一餐的高血糖。所以,糖尿病病友应该每隔4~6小时进食一次。三餐的能量分配可以是早、中、晚餐各占1/3,也可以早餐稍多一些(为一天的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占40%,中、晚餐各占30%。
  2.食物力求多样化,别忘蔬菜和水果。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了。外出期间,病友们可以去饭店点一些适合自己的清淡饮食。如果在火车的餐车里,也可明确告诉厨师自己是糖尿病患者,炒菜不要加糖。而经济条件稍差的病友,可以预先准备一些新鲜的蔬菜、瓜果,如黄瓜、番茄等,清洗干净后用塑料袋包好,便于食用。这些低热量的蔬菜,营养丰富,可补充病友所需的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另外,每天一个水果也是糖尿病病友所必需的,苹果、梨、猕猴桃、柚子等均可。
  二.运动方面
  有人说,出差哪有时间运动啊?其实,运动可以因地制宜、见缝插针。病友们应该充分利用时间。比如乘坐长途汽车时,虽然是坐着,但可以做一些关节保健操,活动相应的肌肉和关节,同样也能增加能量的消耗,举例如下:
  ①提踝运动:双脚平放,腰背挺直,双手置于膝上,大腿与小腿呈垂直状态。然后,将双足跟抬起,腓肠肌作收缩运动。每节8拍,做3~4节。其要领是:动作要缓慢,足跟提 起后,稍微保持几秒钟。如果觉得太简单,也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比如将包放在膝盖上或双手稍向下用力,增加其抵抗力。
  ②足背翘起运动:坐姿同前,足跟不要离地,将脚背抬起,每节8拍,做3~4节。
  ③高抬腿运动:双手撑住椅子以保持平衡,双膝盖抬起努力靠近胸前,上身尽量保持笔直。每节8拍,做4节。
  ④屈肘抬肩运动:肘关节呈90度,从身体前面抬起与肩平,以此锻炼肩部和背部的肌肉。双手可轮流交替,每节8拍,做4节。
  ⑤颈部运动:颈部尽量朝后仰,拉伸颈前部的肌肉,然后抬起头用下颌带动头部向前伸,拉伸颈背部。再做左右侧转运动。每节8拍,做4节。
首页上一页1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我国从1991年起,配合国际糖尿病联盟,在每年的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前后,以共同的年度主题,从事大规模的宣导活动。2009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教育与预防”。与以往“世界糖尿病日”每年一个新主题不同的是,从2009年开始至2013年,“世界糖尿病日”一直沿用这一主题,以强化人们对糖尿病的防控意识。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女人除了怕不孕之后更怕的是一身妇科疾病缠身,怀孕的就那……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宝宝哭的原因有哪些?有些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莫名地哭泣,…… []
轻度脂肪肝一般多坚持一定量运动,少食动物内脏等过油食物…… []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在中国成年人的患病率已近十分之一,而大约三分之二的糖尿病病人没有进行足够的血糖控制,导致糖尿病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394被浏览208,253分享邀请回答6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能不能吃蜂蜜 的文章

 

随机推荐